近六年来我国德育研究之主题分析的论文[精选5篇]

时间:2019-10-21 09:5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近六年来我国德育研究之主题分析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近六年来我国德育研究之主题分析的论文》。

第一篇:近六年来我国德育研究之主题分析的论文

【摘 要】我国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困境与危机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为德育的改革与发展做了艰苦探索,不断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对德育研究的主题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对过去六年我国有关德育的研究作一回顾与分析,发现个中尚存的缺陷和问题,找到其未来有待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推进德育研究。

【关键词】德育研究 主题 分析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我国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困境与危机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众多的教育工作者为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艰苦探索,不断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本文选择2005年至2010年为时间段,试图针对德育研究的主题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期对过去六年我国有关德育的研究作一回顾与分析,并作简略的评述。

一 研究对象的确定

期刊传递的信息具有快、新、全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了解最新、最近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其中《小学德育》是全国唯一一份全面反映小学德育工作的权威性杂志,《教育研究》则是一份声誉卓著的综合性的教育类核心期刊,该刊专设德育栏目刊登有关德育方面的文章。前者应用性较强,为广大教师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后者更多是反映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国内学者欲了解德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最权威、最精准的信息,恐怕绕不过这两份期刊。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搜集和整理了《小学德育》和《教育研究》两份期刊2005年至2010年六年间刊登的所有与德育相关的文章,并根据我们不成熟的见解对这些文章进行分类、统计和简要的评析。尽管是一孔之见,但仍期盼能通过对德育研究成果的梳理、对比与分析,发现个中尚存的缺陷和问题,找到其未来有待努力的方向,进一步推进德育研究。

在当代中国德育理论界,我们比较了中西方若干较有教育影响的工具书和德育学专著,如胡森(husen t.)等人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1990)、《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檀传宝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等。尽管表述和呈现形式有所不同,我们仍能发现其中关于德育本质、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课程、德育方法等基本课题及共同关注的问题。此外,随着我国愈发重视和加强公民道德的建设,出现了许多过去未曾涉足的,却又是当前热点问题的研究,如针对德育主体、德育的社会环境、德育范畴等问题展开论述。故我们认为,主题分类有十,分别是:德育范畴;德育本质;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德育主体;德育的社会环境。

二 德育研究主题之简析

诚然,十项主题在两份期刊中所占的比例不尽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强求其平均分布,应做的是要深究如此分布背后的原因,以及隐含着的问题,这将会对我们了解当前德育研究的动态和日后德育研究的导向有着较大的启示作用。下面我们按主题所占比例之大小分别对各项主题进行评析:

1.德育课程(占25.77%)

新课标对德育课程作了较大的修改,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德育课程的研究兴趣。“德育的学科课程”(包括专门的德育学科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中包含的道德内容)、“德育的活动课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约而同都被两份期刊大量收录,而且篇目逐年递增。其中《小学德育》期刊中应用性研究居多,占了“德育课程”类的96.59%。诸如“品德与生活”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德育的学科渗透”等内容的研究刊登得较多,分别有27篇、22篇和28篇,占293篇“德育课程”类文章的9.21%、7.50%和9.55%。此类研究为新课标下德育课程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当然,关于德育课程这一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例如:在基础研究方面,道德教育可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去开设?如果可以,它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是什么?德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相比,其特点何在?从应用研究来看,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活动化教学与情感教育,如何处理隐性课程与德育课程的关系,如何处理教材内容稳定性等。

2.德育过程(占17.85%)

一般来讲,可将德育过程概括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体验过程、意志过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的总和。其基本要素是由教育、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实施的步骤构成的。“德育过程模式”、“德育活动的组织与设计”、“解决德育过程的矛盾”等问题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对德育过程的计划性、多端性、引导性、整合性的认识逐步清晰。但具体到“德育活动的评价”、“德育过程的管理”问题,如评价的科学化、民主化,德育资源的分析、德育经营的投入、德育效益的追求等方面仍需要德育工作者继续积极地研究、实践和思考。

3.德育内容(占14.78%)

由于历史与文化条件的不同,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德育内容是各不相同的。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和《小学德育课程标准》中关于德育内容的规定,我们可以总结出四个层次的德育内容:一是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三是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四是较高层次的道德理想教育。在我们的统计中也发现,“德育内容”此主题下的研究与这四个层次的德育内容息息相关,且“团体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法律法制意识”、“心理素质教育”等一系列与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德育内容研究尤为丰富。这或多或少与新一轮课程改革和“德育概念的泛化”的现实有关。因此,关于“德育内容的决定性因素”的研究,即德育内容与德育目的、德育过程的关系问题,还是可以进一步探讨的,这样才不至于使德育的内容过于宽泛和无序,最终削弱德育的效果。

4.德育的社会环境(占13.10%)

影响德育的社会环境既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环境,又含大众传媒、社区、学校、家庭等,以学校自身环境最为专门和规范。我们发现关于德育的社会环境的研究较为丰富,而且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上升。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新课改对德育课程的改进。德育的社会环境正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内容如“社会环境与个体道德发展”、“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影响”、“青少年亚文化与学校德育”、“社区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方面可以在我们的统计中得到印证。其中又以微观系统建设问题的研究居多,“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的文章有31篇,约占“德育的社会环境”此项主题的22.46%。但关于“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影响”的文章却只占了其中的5.07%,可见网络传媒的新时代构建和优化还应得到更多学者和教师的关注。另外,正如一些学者所说,从宏观环境的角度看,如何使全社会建立起较为充分的对于德育的义务感和德育自觉也应该是日后德育研究的重要议题。

5.德育方法(占9.76%)

德育方法是德育活动目标达成的中介。如何正确运用德育方法也就对德育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关于德育方法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在我们收集到的此类文章中也证明了各类德育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情感陶冶法”、“行为训练法”等,在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试验、改进和完善。但是“如何选择德育方法及其组合”的问题仍是我们今后探究“德育方法”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6.德育主体(占5.81%)

对德育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是德育理论不断研讨的一个命题。但经过我们对两份期刊的分析,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主体性的建立仅仅着眼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理论上缺乏依据,在实践中有害无益,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不是已经提得太高,而是远远不够,因此研究人员逐渐把视线放在了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主体性作用与作用的发挥”、“主体素养结构与素养提升”等上面。

7.德育本质(占4.49%)、德育目的(占3.87%)、德育范畴(占2.55%)、德育对象(占2.02%)

此四项主题在本次统计中所占的比例都较少,不是常在两份期刊中出现。这可能与这些主题的理论性较强、时事性和实效性不突出有关,因此这些主题一般会在教科书类著作中专列一章介绍。但笔者认为,这并不代表这些方面的问题人们就已经认识非常清晰,从不多的文章中可以发现部分学者已经意识到当代的教育在现代化的转型中发生了变异,德育呈现出边缘化、外在化和知识化的趋势,正确认识德育范畴、德育本质、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对规范德育内容、制定德育方法、开展德育课程、指引德育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断对“德育何以可能”、“德育包括什么”、“德育本质功能”、“新时代赋予德育的任务”等问题进行思考并理清头绪是不断推进德育研究的前提条件。

德育所涉及的是人的精神中最深沉的部分,而从我们统计和分析的结果来看,德育改革的实践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不足以做出系统、完整的理论概括。正因为此,新的历史时期大的德育建设不能不是一项长征性的工程。以上是我们对过去六年关于德育研究的主题进行的统计与拙见,虽是管窥,但我们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人们对德育研究发展状况、趋势、成就、不足的思考,从中挖掘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领域,使德育事业能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

第二篇:《我国墓葬文化分析》研究论文(定稿)

《我国墓葬文化分析》研究论文

班级:1408 组长:吴岩松60 组员:廖志斌62 指导老师:曾伟平

自古以来,生命的终止都带给人莫大的恐惧。人死以后,我们所谓的灵魂会往何处?死又是什么感觉?人死后,尸体该怎么处置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尊敬?这些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

关于墓葬,百度百科的定义是这样的: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或尸体的残馀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用以放置尸体或其残馀的固定设施,称为“墓”。在中国考古学上,两者常合称为 “墓葬”。根据迄今的调查发掘,中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在阶级社会中,墓葬文化突出地体现了阶级关系。在各个时代,民族和地区的特点,在墓葬制文化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查阅资料后,我们发现,古代的葬俗因时代、地方或是死者的身份地位有着很大的差异,有土葬、水葬、火葬、树葬、天葬、洞葬等,最常见的还是土葬。

土葬,一般是把人的遗体先装在棺材里,然后再把棺材埋于土中,墓碑或有或无,有的地方只立坟头石,并无文字。坟前或有祭奠台供后人祭奠。

带着好奇心,我们在上电脑查阅相关资料后又访问了曾伟平老师,得到了以下信息:

1.土葬的起源、发展、相关礼节、方式

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那时就有这个风俗,例如半坡文明,还有后来的夏,殷等朝代都是采用土葬。

进入阶级社会后,有了明显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至秦汉时期,统治者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由,禁民火葬,土葬遂成为汉民族的通用葬式,并世代沿袭。土葬之俗,在多数地区实行一次葬法,但在部分地区和民族中也实行二次葬法或多次复葬法。我国土葬在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形式特点虽有差别,但其基本观念都一样,即认为死者应保存完尸,“入土为安”,故土葬之俗,长期因袭。在个别少数民族中,也有视土葬为最坏葬法的,如藏族民间实行火葬、天葬、水葬,而对患有麻风、天花等传染病人或强盗及受刑而死的囚犯用土葬,认为可以根绝瘟疫流行和惩治罪恶,打入地狱,不得转生。土葬之俗,劳民伤财,滥占耕地,传染疾病,故新中国建立后已逐步为火葬法所替代,但至今在偏远农村仍有残存。

中国商代时为厚葬高峰期,不仅殉葬品奢侈,并迫使大量奴隶殉葬。西周时,墓葬大小、棺椁层数、随葬品的种类及多省,都按礼制作了规定。战国中晚期,又产生了以国君为中心的陵墓制度,秦始皇陵于即位后即开始营建,规模巨大。汉代盛兴选择风水的墓地之说,以人殉葬之俗语基本废止,随藜则以陶器、漆器为主。至三国、魏晋南北朝,渐演变为薄葬。自春秋时开始,出现在墓上封土建坟丘的习俗,汉代以下普遍行之。中国汉族、回族等民族实行土葬。土葬的主要形式有:竖穴墓、大石墓、瓮棺葬、石棺葬、砖石室墓、洞室墓、木椁墓、船棺葬等。夫妻合葬的形式起于先秦,汉以后一直流行到近代。《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礼记.檀弓上》:“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又“孔子既得合葬(父母)于防。曰:‘吾闻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2.土葬发展的详细情况及著名的墓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埋葬的发现,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按一定的方式埋葬死者。到新石器时代,墓葬已有了一定的制度。墓圹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

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尸体在墓内的放置方式以仰身直肢的为多,偶然也有屈肢葬和俯身葬,后者可能是由于凶死。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除仰身直肢葬以外,还流行屈肢葬。仰韶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西;大汶口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东。这些都说明不同的部族有着不同的葬俗。

墓中随葬品以陶器皿为最普遍,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亦偶有发现,有时还有谷物和家畜。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盛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着庞大的国家。因此,在商代的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规模。

河南省安阳的商王陵墓,有“亚字形墓”和“中字形墓”。亚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了王陵以外,其他贵族的墓也有中字形的,但规模略逊。在贵族的墓中,还有一种“甲字形墓”,只在墓室南面有一个墓道,规模一般都较中字形墓为小。商代绝大多数的墓,都是没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商代统治阶级墓葬的特点之一,是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殉葬者的葬式各有不同,其中颇多采用俯身葬。殉葬的牲畜,以马与狗为最多。各种类型的墓,都在墓底的正中设一长方形的小型坑穴,其位置正当墓主人尸体腰部之下,故称“腰坑”,坑内埋一殉葬的人或狗。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发现夫妻合葬的情况。商王和各级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包括各种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

西周的墓制承袭商代。由于尚未发现王陵,不知当时是否有亚字形墓。据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即所谓“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例如,在河南省陕县上村岭虢国墓地中,有一些大型和中型的贵族墓分别随葬七鼎、五鼎、三鼎或一鼎;墓的规模也依次减小。其中“七鼎墓”已被证实为虢太子墓。

发掘工作证明,西周已经有了合葬制度,其方式为夫妻分别葬在两个互相紧靠的墓坑中,即所谓“异穴合葬”。从春秋晚期开始,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这种变化在墓葬制度上也有所反映。

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许多统治阶级的墓在地面上筑有坟丘。坟丘一般用夯土筑成,有的呈方锥状,有的形状欠明,现存最高的达十馀米。

在战国时代,墓室仍然保持商、西周以来的形制,有的大墓甚至还保留着腰坑。有些国君和大贵族的陵墓,如平山中山王墓、辉县魏王墓和邯郸赵国贵族墓,都在墓室的两面设墓道,与商、西周的中字形墓相似。有些国君的墓,如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则和许多贵族的墓相同,仅有一个墓道或没有墓道。

由于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发达,贵族墓内的随葬物,在种类、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达到空前的水平。当时漆器的制作已很精美,它们在随葬品中的比重显著增加。但是,礼器和乐器仍然被统治阶级看作是最重要的随葬品。

秦朝的墓葬文化,大部分仍沿用春秋战国时代的制度,这段时期的杰出代表当属秦始皇陵,自春秋时代开始,各诸侯国国君相继兴起了“依山造陵”的风气。而秦始皇陵墓造在骊山之阿也完全符合“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

皇帝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在形制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这是中国古代墓制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后普及到各地。在秦和西汉前期,贵族地主阶级仍沿用竖穴式土坑墓,墓中设木椁。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和北方的边远地区,竖穴式木椁墓一直延续到西汉后期,甚至东汉前期。在秦和西汉的竖穴式木椁墓中,棺椁制度沿袭周代的礼制,有严格的等级。有些汉墓还使用了所谓“黄肠题凑”。

汉墓中的随葬品和战国时代相比,青铜器减少,漆器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为了储存大量的食物和饮料,墓内常有许多大型的陶器。在汉代,以人殉葬是非法的。因此,在考古发掘中,除个别例外,已经见不到人殉。从商代开始的残酷的人殉制度,至此基本上终止。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墓葬制度,大体上承袭汉代。考古调查发掘证明,自魏晋以降,规模宏大、雕刻精致的画像石墓已很少见了。贵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砖室墓,有时设石门。和汉墓相比,墓室的平面布局简化,面积减小。但是,在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却有一些新的发展。例如:洛阳西晋墓中有角柱与斗拱,南京东晋墓中有直棂窗。

这一时期的随葬器物,主要是陶瓷器如杯、盘、碗、壶、果盒等饮食器皿和熏炉、唾盂、虎子等生活用具。其形制往往因地区而有差异,有的器物仅见于南方而不见于北方。总的说来,瓷器的数量激增,长江流域尤其如此。

在两晋南北朝时代,贵族官僚墓中多用陶制的牛车模型随葬。用陶制的 “镇墓兽”随葬,是从西晋开始的。西晋墓中的镇墓兽往往只有一件,作四足直立状。北魏墓中的镇墓兽成双,置于墓门的两侧,作卧伏状。到了北魏后期,墓中的两件镇墓兽,一为兽面,一为人面,都作蹲坐状。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始在墓内置墓志。

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地区,北魏以来的墓葬制度,经隋代,至于盛唐,一脉相承。当时贵族官僚的大墓,都是采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很长的隧道;隧道顶部开天井,两壁设龛。天井和壁龛的多寡基本上与墓主人的官品爵位相一致。唐代帝陵除少数是“积土为陵”的以外,大多数都是“依山为陵”。

随葬品以大量的陶俑为主。大约从武周时开始,陶俑多施三彩釉。陶俑可以分为出行时的仪卫行列和家居时的家臣侍者两大类。前者自隋至初唐多武装俑,以后逐渐减少;武周时出现高大的马俑和驼俑。后者自初唐至盛唐不断增多,乐舞俑和游嬉俑等皆属此类。受佛教影响,镇守墓门的一对武士俑在盛唐时演变为天王俑,其特点是脚踏伏兽或鬼魅。镇墓兽继承北魏后期以来的形态,一为人面,一为兽面,而武周时则又进一步演变为头生角、肩附翼或手握蛇的怪兽。隋代开始出现的人身禽兽首的十二时辰俑,到开元、天宝之际更为流行。陶俑的数量,因墓主人身份而有不同的限额;懿德太子墓的陶俑总数达千件之多。方形有盖石墓志在唐代使用得更为普遍。墓志的大小,随墓主人的身份而有等级之分。

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种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北宋初年,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还很简单。到北宋中期,才达到成熟的程度,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砖室墓。从这以后,墓室的平面又从方形或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仿木结构则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栱,从版门直棂窗演变为雕花格子门。一般多为单室墓,后期较大的墓则分前后两室。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装饰,其内容主要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宋墓,与同地区的唐墓相似,除了竖穴土坑墓以外,主要是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后者往往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随葬品除陶瓷器外,颇有漆器和铜镜,偶尔也有银器。江西、福建省境内的宋墓,有用陶瓷俑随葬的,其中包括十二时辰俑和神煞俑。四川省境内的宋墓,除砖室墓外,还流行石室墓,后者多有雕刻,其题材为墓主人夫妇“开芳宴”,有的则为孝子故事。辽、金代的墓葬,主要是继承北宋的墓制。

元代的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主要发现于山西省境内。其特点是仿木建筑的结构日趋简化,有些已变成示意性的了。山西省中部地区墓内装饰以壁画为主,题材仍多为开芳宴,但突出了墓主人的形像而省略了伎乐的场面。山西省南部地区墓内多饰雕砖,内容多为孝子故事或花卉之类。五代、北宋以来的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到元代已接近尾声。

南方的元墓沿南宋旧制,多为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双室并列,分葬夫妇。作为时代的特点,许多墓里使用石灰、米汁、木炭等以加固墓室、防护棺椁,并在墓底铺松香之类,以利尸体的保存。到了明代,一般官僚地主阶级的砖室墓采取密封棺材,防腐措施又有发展,所以有的墓不仅尸体完好,而且衣冠服饰以及书籍、字画等易朽物品也保存良好。

明、清时期的墓多数有碑,易于识别;清朝九品官以上的墓较多,一般墓碑上刻有其官职;一经发现都要及时上报。明清以前的墓则很难在墓地表面分辩出来,因此在开发推土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明、清时期多灰砂墓;明清以前多土坑墓、砖室墓。葬具多为木棺,也有瓮棺、陶棺、石椁、石棺;有的因各种原因,下葬后又将死者遗体挖出来重新装棺或装在陶罐里,移到别的地方埋葬,俗称移(迁)葬,又叫二次葬。

其葬具多为陶罐,俗称骨罈。墓葬多有随葬品,明、清以前多以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陪葬,有的有专门用作陪葬的明器,如汉墓中出土的陶屋、陶灶、陶片、陶猪等;明、清时期,盛行薄葬,陪葬品很少,一般以装饰物如玉器、金银器为主。

在我国,土葬已被火葬逐步取代。国家划定范围作为火葬区,禁止土葬。多数经济不发达地区仍以土葬为主,绝大多数城市聚居地区已被禁止土葬或是设置墓园。

禁止土葬,是对传统的摒弃还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论这个问题,但至少,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对待死者,我们都必须要尊重已经逝去的人。愿逝者安息。

第三篇:近五年来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我的个人论文

近五年来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择业,就业,这是毕业走出大学校门要面对的最大的事情。其实,一般来讲,我们大学生毕业后除了找工作,还有就是继续升学进修,我觉得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然而还有不少找不到合适工作,或者找不到到心目中理想工作的失业者。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状况 分析

引言: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一直是重要问题,也是社会一直普遍关注的问题,然而到底有哪些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我们大学生和社会该如何做,如何引导我们大学生就业,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良好的择业观、就业观,这些都至关重要。

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的大学生对当前就业的认识。

据统计,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困难,工作不好找。面对就业难,有一半多的同学已经树立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还有一部分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专业去选择对口的工作,剩下的学生则选择了继续深造或自主创业。调查中大家一致认为,“没有工作经验”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最大障碍,而所学专业、学校的层次以及家庭关系也是影响就业的因素。

第二点是大学生对就业地区、就业单位及薪酬的选择。

对于就业地区,大学生首选地为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大中城市占比重较大;选择在自己家乡就业的也占相当一部分,且选择这类就业方向的绝大部分为不愿意离家的女生;主动去边远地区就业的仅仅占很少的一部分;这真实地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对自身择业的期望值总体还是较高的,少数毕业生愿意去“老、少、边、穷”地方就业。

对于就业的理想单位,大学生选择到外资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其他的依次为:政府机关、私营企业、国有企业,选择基层单位仅有很少的一部分。目前较多同学首选去外企工作,是因为外资企业工资收入较高、工作环境较舒适,发展前景较好;选择去政府机关的同学则认为这些单位工作稳定、收入稳定;而基层单位由于条件艰苦、收入少、不稳定等因素,鲜有大学毕业生问津

对于初期薪酬,大学生毕业初期所希望得到的工资概况:一部分人选择了1000元以下,大部分人选择了1000-1500元,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1500-3000元,很少一部分人选择了3000元以上。这说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就业初期所希望得到的薪酬在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还是比较合理、理性的。

第三点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陈旧。大学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择业过于挑剔,不少人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有很多人希望到工资很高的公司就业,有人希望一毕业就能担当公司的要职等,这些想法都不切实际,充分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国语理想化,与社会的需求脱节。

然后是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欠缺。很多用人单位都把有相关工作经验作为招聘的必要条件,将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放在了首位。多数大学生缺乏实际意义上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当前教育模式下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既不具备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或专业能力,又缺乏工作经验,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导致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不断减少。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的个人能力亟待提高。

再者是学校传统教育模式滞后。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高校的学科水平、专业结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机制等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因此,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是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环节。

最后是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与美国相比,中国完全达不到美国大学的比例和规模,所以需求方面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点是寻求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方法。对于学生方面,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提高我们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大学毕业生要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生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能承受起挫折和失败。在学习和生活的同时,应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各种应变和应对能力,以尽快地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就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抓住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后是改变大学生及其家庭在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上出现的偏差。首先,为了更顺利地就业,我们大学生应该摒弃“急功近利”的择业观念,结合市场实际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综合考虑单位性质、地理位置、工作条件、各种待遇等等,到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一线去工作,去适合自己的地方工作,改变从众、盲目崇拜大城市、外资企业等心态,这样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应该摒弃浮躁的择业行为,以“诚实守信”来进行自我约束,以“诚信”为基础,改变毫无顾忌的“毁约”行为。

对于学校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是:

首先要加强学校与人才市场、用人单位、政府等的沟通与合作。学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劳动人事等其他相关政府行政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人才;学校还应该利用各地举办校企见面和人才交流会的机会,与用人单位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增进用人单位对学校和毕业生的了解,同时为学生提供广大的就业信息平台。

然后是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大部分的学生认为传统的就业指导无太大作用,这说明传统的就业指导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因此,学校要加强就业教育与指导,充分发挥在职业教育中的主要作用;要充分利用校园就业网络,方便学生查阅问得最多的普遍性就业问题,还可设立网络在线咨询活动,进行个性化辅导,使同学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及对就业认识的重要性;要努力促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之,我们大学生是社会的主力军,我认为能引导我们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对就业的正确认识,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切实掌握就业知识和技巧,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这一点对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至关重要。

第四篇:李华瑞近三十年来国内宋史研究方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取向分析与思考

李华瑞|近三十年来国内宋史研究方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取

向分析与思考

近三十年来国内宋史研究方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取向分析与思考

作者简介:李华瑞: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唐宋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辽宋夏金史及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

一、基本情况

1、学位制度的建立与博士生导师的分布

中国现代学位制度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宋史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大致稍晚于这一时期。从40年代开始至“文化大革命”之前,已故和健在的老一代宋史前辈多有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经历。

中国的博士学位制度则是在1980年以后建立的。1981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邓广铭先生获得第一批博士生导论文斧正老师Q1550116010师资格,其后,1984年,河北大学漆侠先生,四川大学吴天墀先生,1986年,云南大学李埏先生、杭州大学徐规先生等也先后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中国宋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由此展开。

1994年,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的审批权由国务院下放到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和科研单位,这使得博士生导师人数遽增。

此前,国务院审批的博士生导师共有五批。这五批当中,宋史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只有7人,而从1995年至2008年13年当中,据不完全统计,博士生导师人数达到52人,分布在21个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占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33个中国古代史博士点的2/3。

2、博士学位论文与青年学者的宋史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有了较大发展,博士学位论文已成为衡量和检视宋史方向青年学者论著水平的主要标识。尽管其中也不乏有高水准的硕士学位论文,特别是在90年代以前有较多优秀的硕士学位论文。从数量上看,到2008年,据初步统计,自建立博士学位制度以来,宋史方向博士学论文约计173篇,其中80年代9篇,90年代38篇,2000年以来126篇。再从质量上看,从2000年起,宋史学界开展的代表最高水平的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的评审,已可看出博士学位论文在现今中青年学者论著中的地位之一斑。

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成立于1999年,用于奖励海内外中青年学者(50岁以下,包括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所撰写的辽宋夏金史研究领域的优秀学术著作及论文。迄今已进行五届评审,共评出获奖论著22部(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修改稿计17部(篇),约占4/5。

二、论文选题的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8年6月底,从1986年起迄今共有173篇宋史方向博士学位论文获得答辩通过。按照传统的学科领域分类,制作下表,大致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宋史方向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取向。

近三十年宋史方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取向有三个特点。

一、1995年以前选题基本限于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其中又经济史为重;1997年以后,社会史受到关注,成为新的选题取向。

二、制度史一直受到较大的关注,但这里的制度史主要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典章制度,而用现代制度史理论者虽然也有但并不多见。且在整体研究中所占比重从199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

三、法律史的课题直到近五年才受到关注,而民族、人物方面的选题更是少之又少。可见,这些领域未能引起青年学子的注意。

这三个特点是一个大概的情况,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近三十年宋史方向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取向,还须再作细致的分析。先看经济史。经济史55篇,其中涉及商业(包括城市、货币、外贸、市场、信用、消费方面等)约20篇;财政(包括管理、专卖、新法、理财、分配思想等)9篇;地域或区域经济6篇;社会阶层及人口5篇;交通管理2篇;手工业2篇;土地制度2篇;其他还有军事后勤物质保障、西夏经济、农业管理、叶适经济思想、旅游经济、畜牧业、荆江河道变迁、黄河治理、城池建设等计9篇。显然,商业、财政问题受到较大关注,而农业、手工业,特别是土地制度、地租形态、社会阶级、经济关系等传统性的经济史问题受到冷遇。

政治史46篇,职官制度(任官、台谏、胥吏、武选官、枢密院、转运使、提点刑狱司、制置使、服饰制度、外交制度、通进银台封驳司、贬降官、荫补制度)16篇;军政(包含括收兵权、厢军、边防)7篇;官员群体(武将、宰相、谪宦、进士)7篇;政治文化(士人交游、科举理学化、官民沟通、占星历法、君主信息渠道)5篇;行政两篇;此外还有党争、士风、党禁、官员惩治、皇城宫苑、国家安全、吴越国史、荆南国史、仁宗政治等9篇。政治史的选题特点是以职官制度、军政为大宗,但进入21世纪后,政治文化受到较多关注。

文化史35篇,新儒学(包括理学和新学)9篇;宗教6篇;文化典籍研究5篇;新儒学学术史4篇;史学3篇;此外11年老编辑荐刊Q766085044文化史总论、文化重心、学校教育、禁书、年谱、书法教育、科技思想等8篇。新儒学学派的发展及影响是文化史关注的,其中北宋王安石和南宋朱熹是热点中的重点。

社会史19篇,基层社会组织与阶层6篇;家族、宗室5篇;巫文化2篇;女性婚姻2篇;此外社会救济、忠节观、茶、诗歌与社会等4篇。社会史的研究起步较晚,从现有的论文选题来看,主要集中在基层社会、家族和民间信仰三个方面。

总的来说,虽然范围广泛、题材多样是论文选题的主要特征,但还存在极不平衡的现象,如宋代法律、民族、政治人物、地理、科技、性别、军事等方面的选题留有很大的缺口,今后应当向这些选题薄弱领域拓展、开掘。

第五篇: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导论

1.1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思路

第二章消费结构及ELES系统模型简介

2.1消费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2.2消费结构的概念

2.3消费结构的分类

2.4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简介

第三章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

3.1基于ELES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静态分析

3.1.1 模型估计

3.1.2 基本需求分析

3.1.3 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3.1.4 弹性分析

3.2基于ELES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分析

第四章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4.1某些消费品零售价格偏高

4.2城镇居民收入偏低,差距不合理

4.3人口质量较低

4.4政府管理缺乏力度

4.5消费的市场环境不健全

4.6消费观念落后

第五章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对策

5.1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镇居民收入

5.2抓好教育工作,提高城镇居民人口质量

5.3加强消费教育,引导城镇居民科学、合理消费

5.4降低住房及医疗服务价格,扩大城镇居民消费需求

5.5强化市场监管力度,改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下载近六年来我国德育研究之主题分析的论文[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近六年来我国德育研究之主题分析的论文[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