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00年后我国情色小说的出版与专著论文研究情况

时间:2019-05-12 23:0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析2000年后我国情色小说的出版与专著论文研究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析2000年后我国情色小说的出版与专著论文研究情况》。

第一篇:分析2000年后我国情色小说的出版与专著论文研究情况

分析2000年后我国情色小说的出版与专著论文

研究情况

相关才子以毕业论文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 小说出版情况。

亢继军《民间秘藏绝世孤本》(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包括《玉香金鉴》、《风同春情》等10套21种情色小说。《十大情缘小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藏本文库:古典十大禁毁小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中国香艳全书》(团结出版社2005),“明清稀见小说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中华古典小说名著普及文库”(中华书局2004),“中华古典名著家庭书斋”(珠海出版社2009),包括《野叟曝言》,《梼杌闲评》,《无声戏》,《快新编》,《玉娇梨》,《梦中缘》,《金石缘》,《巫梦缘》,《绣球缘》,《九尾龟》,《品花宝鉴》,《欢喜冤家》,《花月痕》,《蜃楼情梦》,《隔帘花影》,《青楼梦》,《隋炀帝艳史》,《歧路灯》,《风流和尚》,《五凤吟》等。

另外,如《野叟曝言》(上中下)(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中华书局2004)(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等多个单本小说的出版。

2.小说研究的专著情况。

首先,直接介入情色小说性表现的研究

《明清性爱小说的文化关照及文化阐释》(丁峰山2005),《明清艳情小说研究》(张延兴2005),《明清社会思潮与人情小说性爱观研究》(齐浚2004),《野叟曝言与儒家正统思想》(王慧秀2008),《中国古代艳情小说史》,《禁忌与放纵:明清艳情小说文化研究》(李明军2005)。

其次,与之相关的研究

齐浚《持守与嬗变:明清社会思潮与人情小说研究》(齐鲁书社2008),吴波《明清小说创作于接受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邱江宁《清代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研究》(三联书店2005),胡宏霞,刘达临《性文化七十七夜谈》(珠海出版社2005),张杰《趣味考据:中国古代同性恋图考》(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孙维民《水洗的欲望:中国式情爱心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冯尔康《生活在清朝的人们:清代社会生活图记》(中华书局2005),刘素萍《晚明名妓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陈正宏,谈蓓芳《中国禁书简史》(学林出版社2004),李花《明清时期小说比较研究:以婚恋为主》(民族出版社2006),楚爱华《女性视野下的明清小说》(齐鲁书社2009年版)等。

再次,此期海外相关主题的研究及翻译情况。荷兰的高罗佩《秘戏图考:附论汉代至清代的中国性生活(公元前二〇六年至公元一**四年)》(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英国霭理士《性心理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法国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美国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新星出版社2005),法国乔治·巴塔耶《色情史》(商务印书馆2003),美国莫德尔《文学中的色情动机》(文汇出版社2006)等。

3.小说研究的论文情况。

《明清艳情小说性描写的文化心理解读》(周晓琳2004),《明清性爱小说序跋及评点研究》(丁峰山2008),《明清艳情小说中性爱描写的价值判断》(刘书成2005),《姑妄言性描写评议》(王永健2002),《“情”“欲”的意义:姑妄言的夫妻情爱观》(段江丽2006),《野叟曝言的性描写艺术及对文本价值的影响》(杨旺生2005),《男性历劫和女性阉割的双重主题——试阐红楼梦的男性写作视角》(张媛2001),《奇情世界里的欲念与道德——《牟而钗》、《宜春香质》略论》(农雪玲2003),《艳情小说评介》(王汝梅2004),《中国古代小说的色诱母题》(魏崇新,陈毓飞2007),《禁毁小说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张慧禾2004),《21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之展望》(齐裕焜2005),《性描写的伦理思考和艺术原则》(周博2003),《论文学中性描写的审美标准》(蔡之国2001),《金瓶梅性爱描写的心理学审视》(范正生2004),《论这个古代小说男性躯体描写的“动物化”倾向》(李桂奎2004),《对文学中色情因素的伦理分析》(成海鹰2009),《谈谈台湾情色小说》(陈若曦2001),《明清艳情小说创作动机论》(刘书成2002),《晚清上海禁毁小说初探》(孟丽2008)等。

这些研究对于小说发展及研究带来的方便,同时对小说演进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二篇:《我国墓葬文化分析》研究论文(定稿)

《我国墓葬文化分析》研究论文

班级:1408 组长:吴岩松60 组员:廖志斌62 指导老师:曾伟平

自古以来,生命的终止都带给人莫大的恐惧。人死以后,我们所谓的灵魂会往何处?死又是什么感觉?人死后,尸体该怎么处置才是对死者最大的尊敬?这些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

关于墓葬,百度百科的定义是这样的: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或尸体的残馀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用以放置尸体或其残馀的固定设施,称为“墓”。在中国考古学上,两者常合称为 “墓葬”。根据迄今的调查发掘,中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在阶级社会中,墓葬文化突出地体现了阶级关系。在各个时代,民族和地区的特点,在墓葬制文化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查阅资料后,我们发现,古代的葬俗因时代、地方或是死者的身份地位有着很大的差异,有土葬、水葬、火葬、树葬、天葬、洞葬等,最常见的还是土葬。

土葬,一般是把人的遗体先装在棺材里,然后再把棺材埋于土中,墓碑或有或无,有的地方只立坟头石,并无文字。坟前或有祭奠台供后人祭奠。

带着好奇心,我们在上电脑查阅相关资料后又访问了曾伟平老师,得到了以下信息:

1.土葬的起源、发展、相关礼节、方式

土葬起源于原始社会,那时就有这个风俗,例如半坡文明,还有后来的夏,殷等朝代都是采用土葬。

进入阶级社会后,有了明显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至秦汉时期,统治者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由,禁民火葬,土葬遂成为汉民族的通用葬式,并世代沿袭。土葬之俗,在多数地区实行一次葬法,但在部分地区和民族中也实行二次葬法或多次复葬法。我国土葬在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形式特点虽有差别,但其基本观念都一样,即认为死者应保存完尸,“入土为安”,故土葬之俗,长期因袭。在个别少数民族中,也有视土葬为最坏葬法的,如藏族民间实行火葬、天葬、水葬,而对患有麻风、天花等传染病人或强盗及受刑而死的囚犯用土葬,认为可以根绝瘟疫流行和惩治罪恶,打入地狱,不得转生。土葬之俗,劳民伤财,滥占耕地,传染疾病,故新中国建立后已逐步为火葬法所替代,但至今在偏远农村仍有残存。

中国商代时为厚葬高峰期,不仅殉葬品奢侈,并迫使大量奴隶殉葬。西周时,墓葬大小、棺椁层数、随葬品的种类及多省,都按礼制作了规定。战国中晚期,又产生了以国君为中心的陵墓制度,秦始皇陵于即位后即开始营建,规模巨大。汉代盛兴选择风水的墓地之说,以人殉葬之俗语基本废止,随藜则以陶器、漆器为主。至三国、魏晋南北朝,渐演变为薄葬。自春秋时开始,出现在墓上封土建坟丘的习俗,汉代以下普遍行之。中国汉族、回族等民族实行土葬。土葬的主要形式有:竖穴墓、大石墓、瓮棺葬、石棺葬、砖石室墓、洞室墓、木椁墓、船棺葬等。夫妻合葬的形式起于先秦,汉以后一直流行到近代。《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礼记.檀弓上》:“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又“孔子既得合葬(父母)于防。曰:‘吾闻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2.土葬发展的详细情况及著名的墓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埋葬的发现,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按一定的方式埋葬死者。到新石器时代,墓葬已有了一定的制度。墓圹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

黄河中、下游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尸体在墓内的放置方式以仰身直肢的为多,偶然也有屈肢葬和俯身葬,后者可能是由于凶死。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除仰身直肢葬以外,还流行屈肢葬。仰韶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西;大汶口文化墓中的尸体头多向东。这些都说明不同的部族有着不同的葬俗。

墓中随葬品以陶器皿为最普遍,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亦偶有发现,有时还有谷物和家畜。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盛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着庞大的国家。因此,在商代的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规模。

河南省安阳的商王陵墓,有“亚字形墓”和“中字形墓”。亚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了王陵以外,其他贵族的墓也有中字形的,但规模略逊。在贵族的墓中,还有一种“甲字形墓”,只在墓室南面有一个墓道,规模一般都较中字形墓为小。商代绝大多数的墓,都是没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商代统治阶级墓葬的特点之一,是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殉葬者的葬式各有不同,其中颇多采用俯身葬。殉葬的牲畜,以马与狗为最多。各种类型的墓,都在墓底的正中设一长方形的小型坑穴,其位置正当墓主人尸体腰部之下,故称“腰坑”,坑内埋一殉葬的人或狗。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发现夫妻合葬的情况。商王和各级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包括各种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

西周的墓制承袭商代。由于尚未发现王陵,不知当时是否有亚字形墓。据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即所谓“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例如,在河南省陕县上村岭虢国墓地中,有一些大型和中型的贵族墓分别随葬七鼎、五鼎、三鼎或一鼎;墓的规模也依次减小。其中“七鼎墓”已被证实为虢太子墓。

发掘工作证明,西周已经有了合葬制度,其方式为夫妻分别葬在两个互相紧靠的墓坑中,即所谓“异穴合葬”。从春秋晚期开始,中国进入了铁器时代。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国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这种变化在墓葬制度上也有所反映。

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许多统治阶级的墓在地面上筑有坟丘。坟丘一般用夯土筑成,有的呈方锥状,有的形状欠明,现存最高的达十馀米。

在战国时代,墓室仍然保持商、西周以来的形制,有的大墓甚至还保留着腰坑。有些国君和大贵族的陵墓,如平山中山王墓、辉县魏王墓和邯郸赵国贵族墓,都在墓室的两面设墓道,与商、西周的中字形墓相似。有些国君的墓,如安徽省寿县蔡侯墓,则和许多贵族的墓相同,仅有一个墓道或没有墓道。

由于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发达,贵族墓内的随葬物,在种类、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达到空前的水平。当时漆器的制作已很精美,它们在随葬品中的比重显著增加。但是,礼器和乐器仍然被统治阶级看作是最重要的随葬品。

秦朝的墓葬文化,大部分仍沿用春秋战国时代的制度,这段时期的杰出代表当属秦始皇陵,自春秋时代开始,各诸侯国国君相继兴起了“依山造陵”的风气。而秦始皇陵墓造在骊山之阿也完全符合“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

皇帝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汉代普遍用横穴式的洞穴作墓圹,用砖和石料筑墓室,在形制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这是中国古代墓制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后普及到各地。在秦和西汉前期,贵族地主阶级仍沿用竖穴式土坑墓,墓中设木椁。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和北方的边远地区,竖穴式木椁墓一直延续到西汉后期,甚至东汉前期。在秦和西汉的竖穴式木椁墓中,棺椁制度沿袭周代的礼制,有严格的等级。有些汉墓还使用了所谓“黄肠题凑”。

汉墓中的随葬品和战国时代相比,青铜器减少,漆器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为了储存大量的食物和饮料,墓内常有许多大型的陶器。在汉代,以人殉葬是非法的。因此,在考古发掘中,除个别例外,已经见不到人殉。从商代开始的残酷的人殉制度,至此基本上终止。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墓葬制度,大体上承袭汉代。考古调查发掘证明,自魏晋以降,规模宏大、雕刻精致的画像石墓已很少见了。贵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砖室墓,有时设石门。和汉墓相比,墓室的平面布局简化,面积减小。但是,在墓室的细部结构和设施方面却有一些新的发展。例如:洛阳西晋墓中有角柱与斗拱,南京东晋墓中有直棂窗。

这一时期的随葬器物,主要是陶瓷器如杯、盘、碗、壶、果盒等饮食器皿和熏炉、唾盂、虎子等生活用具。其形制往往因地区而有差异,有的器物仅见于南方而不见于北方。总的说来,瓷器的数量激增,长江流域尤其如此。

在两晋南北朝时代,贵族官僚墓中多用陶制的牛车模型随葬。用陶制的 “镇墓兽”随葬,是从西晋开始的。西晋墓中的镇墓兽往往只有一件,作四足直立状。北魏墓中的镇墓兽成双,置于墓门的两侧,作卧伏状。到了北魏后期,墓中的两件镇墓兽,一为兽面,一为人面,都作蹲坐状。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始在墓内置墓志。

在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北方地区,北魏以来的墓葬制度,经隋代,至于盛唐,一脉相承。当时贵族官僚的大墓,都是采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很长的隧道;隧道顶部开天井,两壁设龛。天井和壁龛的多寡基本上与墓主人的官品爵位相一致。唐代帝陵除少数是“积土为陵”的以外,大多数都是“依山为陵”。

随葬品以大量的陶俑为主。大约从武周时开始,陶俑多施三彩釉。陶俑可以分为出行时的仪卫行列和家居时的家臣侍者两大类。前者自隋至初唐多武装俑,以后逐渐减少;武周时出现高大的马俑和驼俑。后者自初唐至盛唐不断增多,乐舞俑和游嬉俑等皆属此类。受佛教影响,镇守墓门的一对武士俑在盛唐时演变为天王俑,其特点是脚踏伏兽或鬼魅。镇墓兽继承北魏后期以来的形态,一为人面,一为兽面,而武周时则又进一步演变为头生角、肩附翼或手握蛇的怪兽。隋代开始出现的人身禽兽首的十二时辰俑,到开元、天宝之际更为流行。陶俑的数量,因墓主人身份而有不同的限额;懿德太子墓的陶俑总数达千件之多。方形有盖石墓志在唐代使用得更为普遍。墓志的大小,随墓主人的身份而有等级之分。

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北宋墓,最富有特色的是一种仿木结构建筑的砖室墓。北宋初年,墓室内的仿木结构还很简单。到北宋中期,才达到成熟的程度,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砖室墓。从这以后,墓室的平面又从方形或圆形演变为等边多角形,仿木结构则从简单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头绞项造”演变为五铺作重栱,从版门直棂窗演变为雕花格子门。一般多为单室墓,后期较大的墓则分前后两室。墓内多用壁画或雕砖作装饰,其内容主要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宋墓,与同地区的唐墓相似,除了竖穴土坑墓以外,主要是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后者往往两室并列,夫妻各葬一室。随葬品除陶瓷器外,颇有漆器和铜镜,偶尔也有银器。江西、福建省境内的宋墓,有用陶瓷俑随葬的,其中包括十二时辰俑和神煞俑。四川省境内的宋墓,除砖室墓外,还流行石室墓,后者多有雕刻,其题材为墓主人夫妇“开芳宴”,有的则为孝子故事。辽、金代的墓葬,主要是继承北宋的墓制。

元代的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主要发现于山西省境内。其特点是仿木建筑的结构日趋简化,有些已变成示意性的了。山西省中部地区墓内装饰以壁画为主,题材仍多为开芳宴,但突出了墓主人的形像而省略了伎乐的场面。山西省南部地区墓内多饰雕砖,内容多为孝子故事或花卉之类。五代、北宋以来的仿木建筑结构砖室墓,到元代已接近尾声。

南方的元墓沿南宋旧制,多为简单的长方形砖室墓,双室并列,分葬夫妇。作为时代的特点,许多墓里使用石灰、米汁、木炭等以加固墓室、防护棺椁,并在墓底铺松香之类,以利尸体的保存。到了明代,一般官僚地主阶级的砖室墓采取密封棺材,防腐措施又有发展,所以有的墓不仅尸体完好,而且衣冠服饰以及书籍、字画等易朽物品也保存良好。

明、清时期的墓多数有碑,易于识别;清朝九品官以上的墓较多,一般墓碑上刻有其官职;一经发现都要及时上报。明清以前的墓则很难在墓地表面分辩出来,因此在开发推土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明、清时期多灰砂墓;明清以前多土坑墓、砖室墓。葬具多为木棺,也有瓮棺、陶棺、石椁、石棺;有的因各种原因,下葬后又将死者遗体挖出来重新装棺或装在陶罐里,移到别的地方埋葬,俗称移(迁)葬,又叫二次葬。

其葬具多为陶罐,俗称骨罈。墓葬多有随葬品,明、清以前多以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陪葬,有的有专门用作陪葬的明器,如汉墓中出土的陶屋、陶灶、陶片、陶猪等;明、清时期,盛行薄葬,陪葬品很少,一般以装饰物如玉器、金银器为主。

在我国,土葬已被火葬逐步取代。国家划定范围作为火葬区,禁止土葬。多数经济不发达地区仍以土葬为主,绝大多数城市聚居地区已被禁止土葬或是设置墓园。

禁止土葬,是对传统的摒弃还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论这个问题,但至少,无论是以何种方式对待死者,我们都必须要尊重已经逝去的人。愿逝者安息。

第三篇:海商法论文研究与分析

海商法论文

试论海商法的调整对象

作者

倪学伟

提 要 我国是世界十大航运国之一,远洋运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居重要位置。1993年7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是近年来我国所颁布的法律中与国际惯例和国际通行做法接轨最多的法律之一。明确海商法的调整对象,有利于加强对海商法的研究。本文论述了海商法的四方面调整对象:海上企业组织、海上商业运输、海上损害赔偿和船舶担保法。

关键词 海商法 船舶 运输 提单

海商法一词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指作为法律的海商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英国海上货物运输法》等等;二是指海商法学科,即以海商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老的法律学科,一般又称为海商法学。本文从第一种含义上使用海商法一词,即本文所研究的是海商法法律的调整对象,而且主要以1992年11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为基础来研究海商法的调整对象。

海商法一词在大陆法系国家称为Maritime Law或The law of Admiralty,在英美法系国家称为Shipping Law。从词源上考查,海商法一词是与“海”和“商”有关的法律,是有关海洋商业的法律。海商法的调整对象各国学者认识不一,各国的立法实践也多有相异之处,这除了与法律传统、文化习俗、航运习惯等有关之外,还与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外贸地位等有关。我国海商法体系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为核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国籍船舶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环境保护法》、《北京理算 1

规则》、《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等以及中国参加的有关海上运输方面的国际条约为内容构成的,并以众所周知的航运习惯为必要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调整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维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海上运输和经济贸易的发展,制定本法。”由此可见,我国海商法律的调整对象是海上运输中发生的以及与船舶有关的各种关系,包括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横向的海商、海事关系和调整非平等主体之间的纵向的海商、海事及船舶行政管理关系。

一、海商法调整对象之一:海上企业组织

海上企业组织是从事海上商业运输和海上生产活动的主体。海上企业组织可以是法人、非法人的单位和自然人,在现代海上运输实践中,海上企业组织多以法人的形式出现,非法人的单位和自然人则较为少见。海商法对海上企业组织的调整主要是关于船舶所有人、船舶辅助人员以及船舶本身的规定。

船舶所有人是指对船舶本身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人,包括船舶所有人本人、船舶共有人和租船人。船舶所有人本人是完全的自物权人,享有充分的和全面的船舶所有权,除可以对船舶进行占有、使用和收益之外,还可以对船舶进行处分。船舶共有人包括船舶共同共有人和船舶按份共有人两类,他们分别依据民法上的共同共有制度和按份共有制度对船舶行使所有权。船舶由两个以上的法人或者自然人共有的,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租船人包括航次租船人、期租船人、光船租船人和船舶租购合同中的租船人。租船人对船舶所享有的权利属于他物权性质,即是在他人的船舶所有权的基础上对船舶享有的一种不完全的所有权,租船人对船舶可以行使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但不能对船舶进行处分。船舶租购合同中的租船人在缴纳完约定的租金并在约定期间届满时享有船舶的所有权,此时的租船人即成为完全的船舶所有人,可以对船舶行使处分权。船舶所有人是海上运输活动中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海上运输活动和海上生产活动都是围绕船舶所有人而展开和进行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海商法就是关于船舶所有人权利和义务的法律。

船舶辅助人员包括海上船舶辅助人员和陆上船舶辅助人员。海上船舶辅助人员是指受雇于船舶所有人、在特定的船舶上工作的船长船员以及作为独立营业者的引航员和与拖带业务有关的人员。陆上船舶辅助人员除包括与船东有雇佣关系的人员外,还包括代理人、中间人、运输经纪人等独立的辅助人。作为海商法调整对象之一的船员是指,基于与船舶所有人的雇佣关系而在特定船上连续从事船舶航行业务的人,包括处于船舶指挥地位的船长和在船长指挥下从事船务的船员。在传统的海商法中,船长在船上具有指挥者和船东代理人的身份,在国家权力难以到达的带有特殊危险的海上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具有公法和私法特权,可以行使警察权等公权和船东与货主的当然代理人等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对船长的公法权利和私法权利作了明确规定,如“船长在其职权范围内发布的命令,船员、旅客和其他在船人员都必须执行。”“为保障在船人员和船舶的安全,船长有权对在船上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人采取禁闭或者其他必要措施,并防止其隐匿、毁灭、伪造证据。”“船长负责船舶的管理和驾驶”。“船长管理船舶和驾驶船舶的责任,不因引航员引领船舶而解除。”等等。船员是在船长指挥下从事船务工作的人员,有高级船员和普通船员之分,他们都应经过专业训练并应持有相应的证书。其他的船舶辅助人员,海商法也作了相应的规定。

船舶是海商法规定中的物,是以商业行为为目的供航海使用的一种水面浮动装置。船舶的法律性质表现为三方面:

1、船舶是一个合成物,是由船体、桅樯、船机、甲板、船舱等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的一个统一体;

2、船舶是动产,但具有不动产的性质,在实践中都将船舶作为不动产对待;

3、船舶的拟人处理,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原告可以对船舶提起诉讼,即对物诉讼,这就是把船舶作为法律上的“人”而对待的。海商法除规定船舶的性质外,还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消灭,船舶的登记、检验和船舶证书等内容。

二、海商法调整对象之二:海上商业运输

海上商业运输主要是指海上货物运输和海上旅客运输,除此之外还包括海上拖航运输。海上货物运输是海商法调整的主要对象之一,又有两种运输方式,即提单运输(又称为班轮运输、定期船运输、件杂货运输或零担运输)和租船运输(又称为不定期船运输)。提单运输是指承运人承揽运输件杂货而应托运人要求签发提单并收取运费的运输,此时的运输合同是通过提单表现的,提单具有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承运人收受货物或将货物装船的收据、承运人凭以在目的港交付货物的物权凭证等三大法律功能。调整提单运输的国际公约主要有 1924年的《统一提单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Certain Rules of Law Relating to Bills of Lading)》,简称《海牙规则(The Hague Rules 1924)》,1968年的《关于修订统一提单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的议定书(Protocol to Amend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Unification of Certain Rules of Law Relating to Bills of Lading)》,简称《海牙一维斯比规则(The Hague-Visby Rules 1968)》

以及1978年的《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简称《汉堡规则(The Hamburg Rules 1978)》。《汉堡规则》已于1992年11月正式生效,因此,这三个国际公约都是目前现行有效的国际公约。但是,由于《汉堡规则》取消了承运人航海过失免责和管船过失免责的规定,动摇了海商法律的基础,与《海牙规则》的规定相去甚远,因而参加者寥寥,且参加的国家都不是航运大国。我国目前尚未参加这三个国际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关于提单的规定与《海牙规则》是一致的,只是在赔偿限额、诉讼时效、集装箱运输等方面有必要的修改,因而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海上租船运输是指船舶所有人以一定的条件向租船人提供船舶的全部或部分舱位以运输货物或旅客,由租船人向船舶所有人缴纳租金的一种运输方式。海上租船运输有四种方式,即航次租船运输、期租船运输、光船租船运输和租购船舶运输。租船运输没有既定的船期表,也没有固定的航线,而是随货源情况决定船期和航线。海上租船运输一般运送的是大批的、整船整舱的货物,每一个租船合同的条款通常是互不相同的,其租金是以载货量的大小或时间的长短来计算,租船合同本身就是运输合同而不是合同的证明。海上租船运输是海上货物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大宗货物的运输多采用这种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专设一章,即第六章“船舶租用合同”,专门对海上租船运输予以法律调整。

海上旅客运输是指承运人以适应运送旅客的船舶经海路将旅客及其行李从一港运送至另一港,而由旅客支付票款的运输形式。海上旅客运输与海上货物运输相比,对船舶的适航性要求更高,它不仅要求承运人在开航前和开航当时克尽职责使船舶适航,而且要求承运人在整个合同航次中,必须谨慎处理,使船舶始终处于适航状态。另外,在赔偿原则、责任限制等方面,海上旅客运输也与海上货物运输有重大区别。

海商法对海上商业运输方面的规定主要是关于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等的原则性规定,除关于承运人的最低责任方面的规定,如提供适航船舶的责任,管货的责任等是强制性的规定之外,其他方面的规定都是非强制性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契约自由”原则,经双方协商后予以变更。

三、海商法调整对象之三:海上损害赔偿

海商法关于海上损害赔偿的规定又被称为海事法,主要是对船舶碰撞、海上救助、共同海损、海上保险、海上油污、海事索赔责任限制等问题的规定。在这部分内容中,除船舶碰撞是强制性规范之外,其他内容都是非强制性的。

船舶碰撞是指在任何水域海船与海船或海船与内河船发生接触,致使有关船舶或船上人身、财产遭受损害的行为。海事法律研究船舶碰撞主要是研究船舶碰撞责任的确定以及如何处理碰撞所造成的船舶、人身、货物及有关财产的损害赔偿问题。

海上救助又叫海难救助,是指由外来力量在任何水域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和人命的全部或部分进行的援救。海上救助是以维护航行安全、增进贸易航海方便和利益为目的,以承认救助人的救助报酬请求权为手段来促进安全航行的实现。海上救助通常采取“无效果、无报酬(No Cure,No pay)”的形式进行,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救助形式。在现代海上运输中,对遇难油轮的救助通常采取“无效果、有一定报酬”的救助形式,以防止和减少海上油污事件的发生。

共同海损是指在海上运输中,船舶和货物遭受共同危险时,为了船货共同安全的需要,有意和合理地采取措施而产生的特殊牺牲和特殊费用。共同海损源于古老的法律谚语——“一人为大家作出的牺牲要由大家来补偿。”共同海损的牺牲和费用不是海上危险直接导致的结果,相反,它是为了解除海上危险而人为地、有意地造成的损失和费用。共同海损的牺牲和费用应由受益的船、货及运费方分摊。

海上保险是指保险人在被保险人从事海上运输发生损失时,按照约定的承保范围和险别负责赔偿的损害保险制度。海上保险有船舶保险、运费保险、货物保险、期得利益保险、船舶碰撞责任保险、再保险等。海上保险应贯彻赔偿原则、可保利益原则、绝对诚信原则和近因原则等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四、海商法调整对象之四:船舶担保法

船舶担保法是指关于海上运输和与其有关的行为所产生特定的当事人之间的特殊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包括船舶优先权和船舶抵押权两方面的内容。

船舶优先权是指海事请求人根据法律的规定向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经营人提出海事请求,对产生该海事请求的船舶具有优先受偿的权利。一般来说,以下各项海事请求具有船舶优先权:(1)船长、船员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编人员的工资、其他劳动报酬、船员遣返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给付请求;(2)在船舶营运中发生的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3)船舶吨税、引航费、港务费和其他港口规费的缴付请求;(4)海难救助的救助款项的给

付请求;(5)船舶在营运中因侵权行为产生的财产赔偿请求。船舶优先权不因船舶的转让而消灭。船舶优先权先于船舶留置权受偿。

船舶抵押权是指抵押权人对于抵押人提供的作为债务担保的船舶,在抵押人不履行债务时,可以依法拍卖,从卖得的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权利。船舶所有人或其授权的人可以设定船舶抵押权。在设定船舶抵押权时应签订书面协议,并应向船舶登记机关办理船舶抵押权登记,否则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船舶抵押权后于船舶留置权受偿。

第四篇: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探讨与分析论文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条件的良好与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也正是因为如此,近些年来,政府和相关部门都注重进一步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事实上,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诸多相关因素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水利工程的建设重于管理,最终导致水利工程积极效用的发挥大打折扣。为此,以“水利工程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立足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最终提出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举措,希望能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水利工程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利工程;工程管理

1前言

提及水利工程,我们通常认为就是那些为了有效缓解水害或者更加充分地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有防洪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以及水力发电工程等划分。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工程具有影响面广、规模大、投资多、技术复杂、工期较长等特点。

2水利工程管理的探讨与分析

2.1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内容多,覆盖面广,具体来说,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水利工程管理不仅仅要确保相关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投入使用,另外还要保证水利工程相关建筑物的良好状态。另外,就是要做好水利工程的正常修理与维护。事实上,与水利工程的建设相比,管理更加重要,科学管理不仅能够保证树立工程积极效用的发挥,同时也能够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再一个就是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调度水利。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要想真正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是涉及到诸多部门的系统工作,因此不仅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保证,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明确权责,划清责任,保证各项工作的水利开展,为真正做好水利工程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2.2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相关部门,都已经开始意识到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开始采取一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效果。然而,从总体情况来看,还是有许多尚待解决之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树立工程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支撑。很多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都带着“放心工程,质量工程”的旗号,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关系不清晰等因素的影响,放心工程和质量工程并未真正落到实处,甚至经常会出现因行业保护和区域保护的需要,存在一些不利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现象。其次,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说是做好水利工程管理的关键所在,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水利管理设计的相关单位,定性不明确,不同于事业单位,也有别于企业,这与水利工程自身的图书性质有很大的关系。水利工程既有一定的公益性,又伴有一定的经营性,这样很容易导致部门之间的管理关系不顺畅,权责不明确,最终导致内部运营机制不灵活,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等,最终无法有效保证水利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再次,水利工程管理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水利工程不仅建设周期长,而且投资也相对较大,在后期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维修,还是维护,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设备需要经费支持,人员使用同样离不开经费支持。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经费来源相对单一,经费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是不争的事实。第四,水利工程管理不及时。近些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人们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获取更理想的经济效益上了,盲目用水现象普遍存在。粗放的水利工程管理,对水利工程维修的忽略都导致其应有的积极效用无法得以发挥。最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专业化的队伍作为保障。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专业人才的匮乏,现有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2.3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要想真正做好水利工程管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首先,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关系着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一定要尽快转变观念,尤其是对于领导而言,要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如何做好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上,摒弃一些传统的、不科学的做法,不仅仅要重视工程建设,更要重视管理,做好建设与管理并重。另外,在实际开展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依靠传统的行政手段,更要懂得合理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第二,加大宣传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水利工程的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此,一定要依托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手段,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对水利工程有更加全面、深入和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来,有效拓宽资金的来源,为真正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第三,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的综合素养。加快专业人员的引进力度,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顺利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与此同时,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业务素养,不仅要让他们能够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也能够更加专业地去开展各项工作。

3结语

水利工程是一件惠民大事,不仅要加快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同时要做好后续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水利工程建设应有的积极效用。然而,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事情,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积极努力。为此,笔者建议,尽快树立先进的水利工程管理理念,以此为依托,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去进一步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学良,李燕妮.湖南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建设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10):58-60.[2]陈志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和维护管理的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4(,12):57-57.

第五篇: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的立法的分析与研究论文

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立法的问题从十年前就被人们提出,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权利实现的需要,公共场所的禁烟问题更加受到关注。为此我国先后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来控制公共场所的吸烟问题。但是在立法方面,我国有关公共场所禁烟的法律条款却大都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或是某此部门规章之中,而并未建立一部专门的有关禁烟的法律。

一、国内公共场所禁烟的立法现状

(一)全国性法律法规

如上所述,我国有关禁烟的法律条款散落在许多不同的法律法规中,例如199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1997年颁布的《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烟的规定》中都包含了关于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条款。2011年5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其中第18条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二)地方性法规与行业规定

目前,我国已经有100多个地区颁布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例如2008年银川市颁布了《银川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2009年上海市通过了《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此外,包括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款的行业规定常见于-此特殊行业中,最早提出禁止吸烟规定的是民用航空领域。早在1983年,我国民用航空局就规定禁止在国内航班上吸烟,而从2003年开始航空业成为了首个全面禁烟的行业,即在所有国内国际航班上实现全面禁烟。除航空业外,第二个对禁烟有着严格规定的行业是铁路运输业。1987年3月1日,北京火车站首次宣布设立无烟候车厅,铁路禁烟就此拉开序幕。

二、国外公共场所禁烟立法进展

在世界各国中,新加坡是禁烟效果较好的国家之一,其主要依赖的禁烟措施包括:严格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并禁止一切以媒体为载体的香烟广告。逐步扩大禁烟的范围,包括对公共场所范围界定的扩大和对吸烟人群年龄限制的加强。此外,政府还通过取消香烟的免税许可来增加吸烟的成本,从而达到控烟的目的。美国政府的禁烟运动,主要依靠的一个手段便是议会立法。英国的禁烟运动主要通过取缔电视香烟广告,在烟盒上印“吸烟有害健康”的警语,不断提高香烟价格以及严格的惩罚措施和较大的惩罚力度等,这此措施使得他们的禁烟运动取得了成功。法国自80年代初期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吸烟运动,并规定了“戒烟日”和全国“无烟日”。同时法国也通过提高香烟价格以及严禁香烟广告等方式进行控烟。加拿大政府在禁烟运动中,禁止了一切宣传中的香烟广告,取而代之的是电视、广播等媒介对以“吸烟有害健康”为主题的活动的大力宣传。与此同时,政府还积极开展“不吸烟的星期三”运动帮助宣传禁烟,提高人们的禁烟意识。此外,政府还将通过提高烟税取得的收入拿出一部分作为健康教育的研究经费。2004年,不丹通过了全面禁烟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实行全面禁烟的国家。不丹政府颁布的严苛的禁烟法极大地帮助不丹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全面禁烟。例如在其禁烟法中就有规定,警察如果发现房内有人吸烟,则有权破门而入,掐灭烟头,制止吸烟行为。

三、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立法的不足

从立法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公共场所禁烟存在着许多不足。这此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少一部专门的全国性控烟法律,而是把禁烟条款散落于不同的法律法规当中。其次,地方法规的位阶比较低,对于全国禁烟来说可操作性不强,不足以起到应有的法律效果。第三,不同的法律法规对禁止吸烟的场所界定不够统一。第四,对于违反禁烟条款的处罚措施缺失或者过轻,没有有效的法律制裁手段支持,不利于有效执行,不足以达到防治违法行为的目的。因此,我国应当完善公共场所禁烟的立法,从而提高禁烟效率,达到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最终效果。

四、完善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立法的建议

(一)我国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立法目的为了推动我国控烟进程,尽快实现公共场所禁烟,其最关键最有效的策略便是立法。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对公共场所禁烟进行立法,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也应该包括禁止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或赞助,以及杜绝向青少年出售烟草等。

吸烟行为的危害范围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吸烟者本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另一方面,吸烟行为对被动吸烟人群也存在着极大的伤害,即二手烟的严重危害。从权利的角度看,吸烟者有自由吸烟的权利,而不吸烟者也有拒绝遭受烟草侵害和呼吸新鲜空气的健康权利。人们有权实现自己的权利,但前提条件是要在不侵害他人权利的基础之上。而各国(包括我国)有关控烟禁烟的立法正是为了平衡吸烟者的自由吸烟权与他人的健康权。

(二)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的立法原则

立法原则是指立法活动中立法主体所要遵循的重要准绳,是立法实践中立法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立法的内在精神品格之所在。立法遵循一定的原则,将有利于立法者通过所立的法实现最初的立法目的。我国遵循的公共场所禁烟的立法原则是普遍保护原则,即所有人都有权受到法律保护,以确保所有人在所有公共场所免于接触二手烟草烟雾的侵害。

(三)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立法的主要内容

1、公共场所的界定

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公共场所是指“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展览馆、博物馆、美奉馆、图书馆;商场(店)、书店;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从禁烟方面来看,对于公共场所的界定能够直接体现国家禁烟的力度,影响禁烟运动的执行和效果。因此在将来的立法当中,界定公共场所将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必须清楚阐述的内容。笔者认为,在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的立法中应当明确,“公共场所”不应只是最早提到的医院、学校、影居」院等少数局限的公共场所,而应当是指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包括工作场所(如会议室)、公共交通工具,还包括饭店、餐厅、网吧等各类经营性的公共场所。

2、公共场所禁烟的措施

要想取得公共场所禁烟的最终成功,禁烟的措施必然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为了达到良好的禁烟效果,根据我国现实的国情以及地方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一些经验,同时借鉴国外取得良好禁烟效果的国家的有效禁烟措施,笔者认为在我国的公共场所禁烟过程中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完善禁烟立法。

第二,广泛开展控烟禁烟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宣传吸烟以及二手烟对身体健康和环境带来的危害。从而使得人们从心理上充分认识烟草的危害性并主动远离烟草。

第三,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应该率先禁烟,为公众禁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人民群众应当努力扭转当下的烟草社交文化,形成更加健康的烟草社会文化,例如在工作场所或公共场所不递烟、不吸烟,为促进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禁烟氛围。此外,严格禁止用公款送烟制品也是促进健康烟草文化形成的重要举措。我国已经开始认识到禁烟运动中领导干部带头禁烟的重要性。如201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四,针对烟草作为我国政府收入的一大渠道,我国政府应当逐步摆脱对烟草相关收入的过分依赖,这将大大提高政府禁烟运动的动力与支持力度。

第五,从源头上减少烟制品的产出,即严格限制烟叶、烟制品的生产总量,对于不种植烟叶的农民给予优厚的政治补贴。同时还需严格控制进口量,可通过提高进口关税达到控制总量的目的。

第六,提高吸烟成本。可以通过提高烟制品的税率或价格来达到提高吸烟成本的目的。使得青少年和生活水平较低的烟民无力消费烟草。

第七,禁止对烟草和烟制品进行广告宣传,包括影视作品中的吸烟镜头。反之,应在烟制品外包装上印有醒目的危害提示,达到对烟制品危害性的宣传目的。

第八,在禁烟的公共场所张贴醒目的禁烟标示,并且不设立吸烟区,以最大限度地防治二手烟对人身健康的危害。

第九,建立合理有效的处罚机制,以保证禁烟法律法规的顺利执行。

3、公共场所处罚力度

在我国以往的禁烟条款中,鲜有处罚条款,即使有也只是类似于“个人在公共场所吸烟可处10元罚款”等处罚力度过低的条款,这类处罚力度根本起不到控烟禁烟的效果。与之相对比,在禁烟颇有成效的英国,奉行的是处罚严厉,令行禁止的原则。英国的严厉处罚措施不仅作用于违法吸烟者,同时还作用于对禁烟措施处理不当的禁烟场所业主们。例如,如果业主在应当张贴“禁止吸烟”标示的场所没有按照规定贴出禁止吸烟的标记,那么这个场所将会接受到200英镑到1000英镑的罚款。再如对违法吸烟者没有及时做出制止行为的业主会面临最高可达2500万英镑的罚款。英国的所有这此严厉的处罚措施都对提高吸烟者或是公共场所的业主以及每个人的禁烟意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加坡对禁烟的处罚金额也为上千元人民币,远远大于我国规定的力度。因此,在我国未来的禁烟立法中,应当明确规定对违反禁烟相关法律规定行为的处罚措施,适当提高处罚力度。严格的处罚措施和较高的处罚力度无疑是有效的控烟禁烟宣传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禁烟法律法规顺利执行的坚强后盾。为了达到理想的禁烟效果,实施严格的惩罚手段非常重要。由此建议,在我国未来的禁烟立法中可以规定:个人在禁烟的公共场所违法吸烟且不听劝阻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而禁烟场所所在单位不能按照规定履行管理职责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除了金钱方面的处罚,对于情节过分者还应当辅以行政或民事拘留,甚至予以强制禁烟的处罚。

综上所述,人们的生命健康应得到尊重,他们有权利呼吸到不受烟草毒害的空气,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是维护不吸烟者的权利。因此,出台一部全国性的、专门的公共场所禁烟的法律对于我国尽快实现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

下载分析2000年后我国情色小说的出版与专著论文研究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析2000年后我国情色小说的出版与专著论文研究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导论 1.1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思路 第二章消费结构及ELES系统模型简介 2.1消费结构的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与研究(格式)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与研究 摘要: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财政支出的不足,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但是过度的举债行为亦会让政府......

    我国高校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我国高校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以2000-2010年发表的在核心期刊与中国知网上的研究论文为参考文献,对其中我国高校口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口语......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学生:XX 指导教师:XX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未成年人犯罪存在着: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

    对我国市场调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对我国市场调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2011级统计3班 赖 勇20112211013032市场调查行业是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的行业,它的存在对于政府、广大企业、广告商......

    网络安全技术分析与研究论文(大全五篇)

    摘要:“互联网+”是指以Internet为中心,将各种网络及服务连成一体化的信息化时代,从而达到万物互联的目的。针对“互联网+”的一体化、多样化及异构化等特征,文章从网络的不同层......

    古代小说生态研究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各种资源减少或枯竭等问题的频繁出现,人们对生态问题变得尤为关注,生态学、生态文艺学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关心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生态小说创作与......

    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

    [摘要]主体性教育是弘扬儿童主体精神、培养儿童主体能力、塑造儿童主体人格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和解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性教育的研究经历了探索与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