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工程化的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论文
1992年Reynolds等[1]首次从成年鼠的纹状体和海马中分离出能够自我更新的多潜能细胞群落,首此提出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概念。由于神经干细胞具备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的生物学特性,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愈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技术的日渐成熟,并伴随着基因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研究者们可根据不同的科研目的,对神经干细胞进行不同的基因工程改造,工程化的神经干细胞随之孕育而生。工程化神经干细胞的构建
工程化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是目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最具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研究者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不同的目的基因片段成功构建于脂质体或病毒载体上,之后再将其成功导入神经干细胞,这种受基因调控神经干细胞比其他普通干细胞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上具有优势。目前神经干细胞工程化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干细胞作为治疗基因的载体,在其中插入不同目的基因的基础片段,使神经干细胞的功能性细化,与转入的目的基因产生协同效果,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2)可示踪的神经干细胞,通过基因工程将某些可示踪的报告基因成功导入神经干细胞中,标记将要进行移植的神经干细胞,使移植后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增殖、分化等过程更为有利地、直观地观察和研究;(3)永生化的神经干细胞,通过基因技术的改造,阻止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使细胞在空间上处于未分化状态,并使细胞体外传代能力得到提高,永生化神经干细胞不仅提高了移植治疗的安全性及高效性,同时符合伦理道德研究,为神经干细胞研究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
1.1 基因治疗的工程化神经干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原因主要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某种特定的细胞先天性发育不良、后天损伤以及退行性变甚至死亡,这些原因造成神经系统中细胞难以或不能分泌功能性的细胞因子及神经组织结构的破坏。基因治疗技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基因治疗技术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研究者们利用基因治疗技术,并整合神经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充分运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携带目的基因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进病患体内,起到基因修复、基因置换及基因增强的作用,恢复因为疾病所造成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生理功能缺陷。目前以神经干细胞为靶细胞基因治疗主要包括,一是以调控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功能为主,导入神经干细胞的目的基因在移植体中可控制细胞向所缺失的细胞方向分化。二是以基因修复或置换为主,在基因治疗过程当中,在不涉及移植体中其他基因组的改变,矫正基因的异常序列达到治疗的效果。最后是以神经干细胞导入具有基因增强效果的目的基因,修复以破坏的神经组织,并分泌各种细胞因子,以保护神经系统。神经干细胞基因治疗始于治疗帕金森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的开端和代表,Anton等成功构建了酪氨酸羟化酶为目的基因神经干细胞,并将其移植进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纹状体中,实验结果显示构建的神经干细胞对帕金森病治疗效果明显并无明显异常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Klose等用转染白介素-10基因的神经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发现神经干细胞可作为白介素-10的稳定载体,使白介素-10成功表达,同时调节T细胞改善疾病的病程。对于神经干细胞分化、增殖方面,宋川等采用PCR、分子克隆与测序技术成功构建CDK52pEGFP表达质粒,后将CDK52基因片段成功转染入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中,研究显示CDK52成功表达后对神经干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分化后神经细胞的轴突生长、形态成熟,细胞分化明显、细胞多数为典型的神经元样或胶质细胞样。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坏死性疾病方面,汪雷等采用NEP1-40作为靶基因,神经干细胞作为载体细胞,在体外成功建立了能表达NEP1-40的神经干细胞,将神经干细胞转入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并通过行为学判断对脊髓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基因修饰后的干细胞能够进一步提高脊髓损伤恢复效果。Kim 等应用逆转录病毒作载体将VEGF转至神经干细胞并移植到大鼠脊髓损伤部位,发现转染细胞6周后神经干细胞增殖明显,多数分化为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并且VEGF在治疗中增加了脊髓损伤部位的血管密度及增强了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在神经系统肿瘤方面,闫超等利用慢病毒介导的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7-TK)融合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并将神经干细胞植入C6胶质瘤动物模型体中,观察发现植入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组较对照组肿瘤体积有明显的缩小,转染了CK-TK 基因的神经干细胞对胶质瘤细胞有抑制作用,与其他单一自杀基因相比抗肿瘤效果更佳明显。Karen等利用神经干细胞向胶质瘤细胞定向迁移能力且抑制肿瘤生长的特性,构建了具有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片段的神经干细胞,并与5-氟胞嘧啶联合移植入动物模型体内,病理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核型正常且抑制肿瘤组织生长效果明显,这种联合移植对于5-氟胞嘧啶安全性更加稳定。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演变过程极为的复杂,在不同的演变过程当中,不同的基因在其水平范围内起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基因工程改造的神经干细胞作为治疗疾病的新型技术,能整合于神经干细胞上的目的基因主要集中在细胞周期调节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肿瘤信号转导因子等。目前,能够与目的基因成功的整合成功是神经干细胞工程化的现阶段研究重点。
1.2 可示踪的工程化神经干细胞
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干细胞在活体中所起到的效用作用是显著的,但论其治疗过程如神经干细胞在移植体中存活、迁移、分化等情况还不尽完善,合适的示踪剂能够帮助研究者们在无创性条件下识别及监测神经干细胞治疗的过程及机制。神经干细胞导入可标志性的基因片段,能够很好地观测移植后神经干细胞治疗过程的生物学变化。常用的标志基因主要有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中的β-半乳糖苷酶(LacZ)、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研究表明逆转录病毒中可以插入LacZ、GFP等标记分子,通过感染分裂期的细胞,使标志基因得以表达,这样就可以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的全部过程进行监测。其中以荧光蛋白标记GFP 应用较多,1994年Chalfie等首次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了能发射绿色荧光的GFP,开创了GFP研究与应用先河。近年来,研究发现MRI对示踪活体神经干细胞的分辨能力具有较强的表现,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某些疾病与正常组织的T1甚至T2弛像时间无明显差别或差别不明显,另外,虽然有些病变异常信号表达较高,但诊断与鉴别诊断仍较困难,这些情况下就需要应用MR增强剂。超顺磁性氧化铁和超小顺磁性氧化铁可在体外标记神经干细胞,这种示踪剂具有一种独特的性质--超顺磁性,通过其独有的性质对神经干细胞进行标记,并利用MRI显像技术就可对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过程进行全程观测。国内有研究表明在构建后的帕金森大鼠模型中植入被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1周后MRI显像上可见移植区的变化呈低信号;10周后,移植区低信号表现在T2梯度回波仍可被观察到,证明了利用示踪剂超顺磁性氧化铁所标记的神经干细胞,在MRI显像上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其分布和存活情况。除去以上标记神经干细胞方法外,常用的标记方法还有利用细胞核中插入DNA 双链染料,非分离细胞的标记技术,Y染色体标记等方法。尽管在可示踪工程化神经干细胞上取得许多的进展,但在无创性条件下利用影像学技术依旧不能很好的从细胞水平显示神经干细胞治疗的全部过程。
1.3 永生化神经干细胞
永生化指的是在细胞发展的过程当中,利用基因工程化技术使细胞周期的连续性得以保存。通过体外基因调控神经干细胞得以永生化,其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编码后的癌基因蛋白的部分基因片段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导入胚胎神经干细胞中,细胞终末分化被阻止,在空间上处于未分化状态,细胞的传代能力被提高。目前证实不同部位、不同年龄结构的神经干细胞,通过转入不同形式的myc、nen、p53、腺病毒EIA以及SV40大T抗原使其具有永生化。细胞的自发性永生化几率非常小,人类细胞的__永生化几率更是罕见。因此,研究者们努力提高永生化的发生率,利用基因转染等技术手段,主要将各种外源性永生化基因导入靶细胞当中例如病毒、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体等达到细胞永生化的目的。端粒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有重复的TTAGGG序列,它具有防止染色体降解、端端融合、重排和染色体丢失等功能,研究者们对多种永生细胞的端粒长度检测时发现,永生化细胞分裂过程当中其端粒并未出现丢失的现象,这有可能提示细胞增殖能力的无限化可能与端粒长度的维持有某种必然的联系,这为神经干细胞永生化提供了相对的理论机制。神经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多分化潜能,而永生化的神经干细胞是否能够依然保持这种良好的特性。研究发现,多数永生化神经干细胞制备主要是通过利用温度敏感型突变SV40大T抗原,然而分析表明这种制备的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癌基因的表达不能够被充分地下调,如果去尝试使细胞最终分化将会导致细胞的凋亡。因此,在构建永生化神经干细胞时,若能充分下调癌基因的表达并使其具有可调控性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我们又要考虑到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若能构建不需要营养生长因子而能使细胞分化为目的细胞的系统那就更为的理想。Hoshimarn等使用了四环素控制的基因表达系统,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了LINXVmyc,并稳定转染于体外分离培养的成年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这种神经干细胞在体外可以稳定地转染克隆,v-myc转录是可被四环素所调节的,当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四环素后,本身分裂的细胞停止分裂,并且在添加四环素5 d后,NFH 阳性的细胞占绝大多数,tau阳性细胞半数以上,Vimentin为阴性,这些现象说明癌基因表达可被低浓度四环素所调控,呈现下调趋势,且细胞分化较为彻底。近年,有研究者成功建立了一种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系,通过转染技术将外源性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中,建立了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系,这种神经干细胞不仅保存了基本特性,而且在长期的体外培养中可传至50代仍生长旺盛,分裂速度更加地迅速,可作为种子细胞。永生化神经干细胞作为合适的体外转基因治疗载体,较普通神经干细胞具有更多的优势:(1)永生化神经干细胞较普通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研究表明移植治疗中,永生化的细胞在移植体中与组织地嵌合十分完整;(2)移植治疗当中不需要特殊的免疫反应药物,不引起免疫反应;(3)永生化细胞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细胞时,较普通干细胞更具有稳定性,基因表达更具备高效性;(4)目前研究表明利用药物控制的永生化神经干细胞表达系统,可调节被施加外源性作用因子调节的转移基因的表达;(5)永生化神经干细胞可控性较普通神经干细胞有较大地提高;(6)符合伦理道德。尽管,永生化神经干细胞的建立,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正常细胞的基因组以及某些遗传性状被改变之后才能制备成永生化细胞,对其应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评价。神经干细胞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基因修饰等技术构建的工程化神经干细胞能显著提高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效果。但是,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神经干细胞,在的移植治疗技术中尚属开端,其仍然面临各种的难题:(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复杂较为特殊,在治疗过程的当中需要多种基因的参与,一种或两种基因的参与难以完成;(2)针对永生化神经干细胞,它是由正常细胞的基因组以及某些遗传性状被改变之后才被制备而成的,对其生理机制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评估;(3)研究用神经干细胞大部分经胚胎干细胞培养而来,其来源尚有理论争议;(4)工程化神经干细胞在移植入人体后,其存活、分化、迁移通过何种指标能够明确显示,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总之,工程化神经干细胞的前途是美好的,它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面的价值终会得到体现。
第二篇:生物医学材料研究进展论文
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生工092班 范秋苹 090302219 生物医学材料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四大支柱之一。就学科研究的内容而言,涉及到化学、物理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学、无机材料学、金属材料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基础与临床医学、药物学、药剂学等多门学科。为了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还涉及到许多新的工程学和管理学的问题。生物医学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为医学、药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反过来这些学科的进步也不断地推动生物医学材料的进步发展。生物医学材料学正是多门学科的共同协作、互相借鉴、互相渗透、突破旧有学科的狭小范围而开创的一门新学科。这门学科作为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枝,对于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促进人类的文明发展,对于保障人类的腱康与长寿,必将作出重大的贡献。更可喜的是,随着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将诞生一系列崭新的高科技产品,一个新兴的产业——生物医学材料与制品业正在形成和发展之中,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世人的瞩目和重视。
生物医学材料:用于与生命系统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的,并能对其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断治疗、替换修复或诱导再生的一类特殊的,而对人体组织、血液不致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取得实质性进展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
不锈钢:
1926 含18%铬和8%镍,首先应用于骨科治疗,随后应用于口腔科; 1934 研制出高铬低镍单相组织的AISI302和304,在体内生理环境下的耐腐蚀性显著提高;
1952 开发出耐蚀性更好的AISI316不锈钢,逐渐取代AISI302;
20世纪60年代 为解决不锈钢晶间腐蚀问题,研制出超低碳不锈钢AISI316L和317L;
钴镍合金:铸造钴镍合金首先在口腔中得到应用; 20世纪30年代末 应用于制作接骨板、骨钉等内固定器械; 50年代 成功制成人工髋关节;
60年代 研制出锻造钴铬钨镍合金和锻造钴铬钼合金,提高力学性能,并应用于临床;
70年代 研制出锻造钴铬钼钨铁合金和具有多相组织的MP35N钴铬钼镍合金,改善钴基合金抗疲劳性能,应用于临床;
钛、金属钛:具有优异的耐蚀性、生物相容性、密度低; 20世纪40年代 制作外科植入体; 50年代 用纯钛制作接骨板和骨钉;
70年代 Ti6A14V合金(强度比纯钛高,耐蚀性和密度与之相似)、TiSAl2.5Sn合金和钛钼锌锡等合金获得应用从而使钛和钛合金成为继不锈钢和钴基合金之后的又一类重要医用金属材料;
70年代后 NiTi系为代表的形状记忆合金逐渐在骨科和口腔科得到应用,并成为医用金属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陶瓷 :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生物材料,例如:
多晶氧化铝陶瓷;低温各向同性碳;生物玻璃;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陶瓷);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引入活体细胞或生长因子的生物陶瓷构架等。生物医用高分子 : 始于20世纪50年代有机硅聚物的发展,例如: 有机硅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甲脂(骨水泥);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制作了人工心瓣膜、人工血管、人工骨、手术缝合线等。
20世纪90年代后,借助于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发展,由无生物存活性材料扩展到具有生物学功能的材料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促进细胞分化、增殖、诱导组织再生、参与生命活动等功能。
生物医用材料是研制人工器官及一些重要医疗技术的物质基础,综观人工器官及医疗装置的发展史,每一种新型生物材料的发现都引起了人工器官及医疗技术的飞跃。生物惰性医用硅橡胶:人工耳、人工鼻、人工颌骨等;血液相容性较好的各向同性碳被复材料:碟片式机械心脏瓣膜;血液亲和性及物理机械性能较好的聚氨酯嵌段共聚物:促使人工心脏向临床应用跨越;可形成假生物内膜的编织涤纶管:人工血管向实用化飞跃。
医用材料品种繁多,尤其是临床使用的要求多种多样,因此无论对于系统地研究医用材料的制备,还是对于开发已有医用材料的新应用,或是为了对医用材料进行安全性评价及质量管理,都涉及到对生物医学材料的分类问题。
按材料的属性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包括不锈钢、钴基合金,钛及合金等,广泛应用于人工假体、人工关节、医疗器械等 ;
生物医用无机材料:
主要是生物陶瓷:分为惰性生物陶瓷,如氧化铝生物陶瓷;表面生物活性陶瓷,如磷酸钙基生物陶瓷;可降解生物陶瓷,如β-磷酸三钙陶瓷等;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天然的如多糖类、蛋白类合成的聚氨酯、聚乙烯、聚乳酸、聚四氟乙烯等,用于人体器官、组织、关节、药物载体等 ;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不同种材料的混合或结合,克服单一材料的缺点,获得性能更优的材料;
按材料功能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硬组织相容性材料: 主要用于生物机体的关节、牙齿及其他骨组织; 软组织相容性材料: 主要用于人工皮肤、人工气管、人工食道等; 血液相容性材料 :
主要用于人工血管、人工心脏、血浆分离膜、血液灌流用吸附剂、细胞培养基材等 ;
生物降解材料: 主要用于吸收型缝合线、药物载体、愈合材料、粘合剂以及组织缺损用修复材料
按材料来源分类,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自体组织:如人体听骨、血管等替代组织
同种异体器官及组织:如不同人体之间的器官移植 异种器官及组织:如动物骨、肾替换人体器官 天然生物材料: 如动物骨胶原、甲壳素、珊瑚等 人工合成材料: 如各种人工合成的新型材料
按材料使用部位分类:
硬组织材料: 骨、牙齿用材料
软组织材料: 软骨、脏器用材料 心血管材料: 心血管及导管材料 血液代用材料 :人工红血球、血浆等
分离、过滤、透析膜材料: 血液净化、肾透析以及人工肺气体透过材料 目前被详细研究过的生物医用材料已超过1000种,被广泛应用的有90多种材料,1800多种制品。西方国家每年耗用生物医用材料量以10~15%速度增长,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研究起步晚(20世纪50年代),目前我国医用生物材料研究现状:我国生物材料和制品所占世界市场份额不足1.5%;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且产品单一;同类产品与国外产品比,基本上属于仿制,自主知识产权较少;生物医用材料与制品70-80%要依靠进口;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由于生物医学材料以其独有的医学应用特性推动了一个新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通过对生物材料特性的分析,把握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现状和动态,有助于制定相关的措施形成我国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篇:海洋溢油污染的工程化生物修复论文
海洋溢油污染的工程化生物修复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海上石油开采业和运输业的发展,海洋石油泄漏事故来势凶猛,危害严重。1978年Torrey Canyon号油轮在英国海岸失事,流出原油10万多吨;1990年7月28日,希腊油船Shinoussa与Apex油船在美国蒂克萨斯Galveston海湾相撞,只是大约3,000m3精炼油泄漏①。石油中的有毒物质可以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一方面对海洋生物有毒害作用,另一方面可通过食物链最终富集在人体内,从而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一、我国的溢油事故的状况及危害
专家指出,我国的进口石油大部分是通过海上运输进行的。从中东进口的原油大是由国际船舶市场租赁的大型油轮承运,而成品油和从亚太地区进口的原油,主要是由亚太地区和我国的小型油轮承运。这些油轮的特点是船龄长、技术标准低,在承运进口石油过程中,随时存在溢油风险。近年来,仅在渤海海域就发生过多起溢油事故。随着世界对石油及其制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海上开采、运输、装卸以及利用石油过程中的溢油事故正日渐增多。溢油不仅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而且由于石油烃类污染物的潜在毒性和生物积累效应会导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和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严重下降,破坏海洋生物系统的功能,对水产业和旅游业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海洋溢油污染的修复迫在眉睫。
二、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修复方法
人们通常采用物理机械、化学和生物三大类方法来修复海洋石油污染②。物理法包括拦截撇捞法、吸附法。主要是使用消油剂分散溢油;使用凝油剂包裹溢油;会用集油剂聚集溢油等等。化学法包括燃烧法和化学分散法。化学方法见效快,即使在恶劣的天气下也可以短时间内处理溢油。但是,物理和化学方法都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尤其是化学方法,成本高,工艺复杂,燃烧产生黑烟,浪费能源。
生物修复是国际上最兴起的海洋石油污染治理技术。可用三种方式处理石油污染;第一,投加表面活性剂;第二,投加高效降解石油微生物剂;第三,投加氮、磷等营养盐,促进海洋中土著降解菌的繁衍。与传统的化学、物理方法相比,生物修复经济花费少,仅为传统化学、物理修复的30%~50%;对环境影响小,不产生二次污染,遗留问题少;能彻底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就地处理,操作简便;操作人员直接暴露在污染物下的机会减少等优点。
由此可见,生物修复对于攻克海洋溢油污染有着很大的优势,接下来具体讨论一下修复的方法。在这之前,我们要先看看影响生物修复效率的一些因素。
三、影响微生物修复效率的因素
(一)营养物质
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一般利用有机污染物的碳源,但是微生物将有机污染物转化成为其自身增长的生物质,还需要其他营养元素。典型的细菌细胞组成为50%碳,14%氮,3%磷,2%钾,1%硫,0.2%铁,0.5%钙、镁和氯。土壤和地下水,尤其是地下水,氮、磷往往是限制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因素。为了达到完全的降解,适当的添加营养物比接种特殊的微生物更加重要。
(二)电子受体
微生物的活性除了受到营养盐的限制外,土壤中污染物氧化分解的最终电子受体的种类和浓度也极大地影响着污染物降解的速度和程度。微生物氧化还原的最终电子受体分为三大类,包括溶解氧、有机物分家的中间产物和无机酸根(如硝酸根、硫酸根和碳酸根等),第一种为有氧过程,而第二种为无氧过程。
(三)污染物的性质
对于微生物修复技术,污染物的可降解性是最关键。对于系列污染物,如多环芳香烃,其微生物降解性随着分子的增大而增大。污染物对生物的毒性以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的毒性,也是决定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否适用的关键。另外,污染物的其他性质也很重要。如污染物的挥发性,因为在微生物修复工程中,往往对环境介质进行充气,以保证微生物无活动有足够的氧,如果一个化学物质挥发性太高,往往挥发部分就大于降解部分了,造成污染物从土壤迁移到大气中,而并非溶解。
(四)环境条件
环境因素是指土壤颗粒的性质介质条件。有机质含量及结构决定这污染物的吸附特性,从而决定其微生物降解的生物可利用性,进入到有机质致密的刚性结构中的污染物很难再返回到土壤颗粒表面或土壤溶液中。
(五)微生物的协同作用
在自然界,多数生物降解过程需要两种或更多种类生物的协同作用才能完成。
考虑完了影响微生物修复效率的因素后,我们能够更好的探究海洋溢油污染的工程化生物修复方法。
四、海洋溢油污染的工程化生物修复法
人为修复工程一般采用有降解能力的外来源微生物,用工程化手段来加速生物修复的进程,这种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的生物修复又称工程化生物修复或强化生物修复。
自然生物讲解过程速率较慢,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溢油或油层较厚时,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影响生物法处理溢油的效果。可采取多种措施强化这种生物降解过程,如投加表面活性剂促进微生物对石油烃的利用,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提供O2或其他电子受体,施加营养),添加能高效降解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等。
(一)投加表面活性剂
微生物一般只能生长在水溶性环境中,但是很多石油烃在水中的溶解度甚微,而且以油珠或油滴分离相的形式存在,限制了微生物对石油烃和样子的摄取和利用。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使油形成很微小的颗粒,增加与O2和微生物的接触机会,从而促进油的生物降解。魏德洲和秦煜民③采用生物泥浆法,研究了油酸钠和十二胺对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的治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酸钠能明显促进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大幅度提高微生物的除油效果。
由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对生物有一定的毒性,取而代之的是安全有效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分泌产生的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可以增强非极性底物的乳化作用和溶解作用,促进微生物在非极性第五种的生长;还能形成大小适宜的邮递,有助于底物和养分向微生物细胞的输送,大幅度高石油的分解速率。
(二)提供电子体受体
好氧微生物一般以氧作为电子受体,除了溶解氧,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和无机酸根也可作最终电子受体。电子受体的种类和浓度也影响着石油烃污染物生物降解的速度和程度。据测算1 石油被微生物矿化需3~4g(2.1L 以上)氧,在石油严重污染的海域, 氧可能成为石油降解的限制因子,尤其是在细砂质海滩上,氧的自然迁移一般不能满足微生物新陈代谢所需氧气量。通过一些物理、化学措施增加溶解氧,可以改善环境中微生物的活性和活动状况。
石油烃也可被微生物厌氧降解。1988 年Evans and Fuchs发表了有关芳香烃化合物厌氧生物降解的文章综述,1991 年Aeckersberg 等报道了硫酸盐还原菌能够厌氧矿化鲸蜡烷,石油烃厌氧代谢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这有助于促进缺氧区和海洋沉积物中石油烃的降解。
(三)添加石油降解菌
油污染海滩的生物修复主要依靠微生物对石油烃的生物降解作用来实现。用于生物修复的微生物有土著微生物、外来微生物和基因工程菌。土著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潜力巨大,但生长速度慢,代谢活性低,并且受污染物的影响,土著菌的数量有时会急剧下降。20 世纪70 年代,人们开始在实验室和海滩进行微生物接种修复实验,实验室研究表明,添加油降解菌确实可以提高油的降解速率,但是在海滩进行的研究却表明添加油降解菌是徒劳的④。因为在修复环境中接种的外源微生物可能面临很多问题: 一是面临与土著微生物的竞争作用, 二是需要适应新的生长环境, 三是要经受环境污染物的毒性影响。这些压力使接种的外源微生物的存活率很低或者活性较弱, 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已使将降解多种污染物的基因转到同一种微生物细胞中形成具有广谱降解能力的超级细菌成为可能。但是不同学者对是否应该投入高效微生物以及高效微生物是否在生物修复中起作用意见不
一、分歧较大。并且欧美等国家对基因工程菌的利用有严格的立法控制。
(四)添加营养盐
海洋环境中本身就存在能降解石油的微生物,而且石油一旦泄露进入海洋,还能刺激油降解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如在未受烃污染的海洋环境中, 烃降解菌只占全部异养菌的1%或更少;但当污染发生后,烃降解的比例可升至10% ⑤。因此海洋土著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潜力巨大。石油中含有微生物能利用的大量碳源,海水中也存在各种无机盐,但是N、P 营养的缺乏往往是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主要原因。众多实验室和现场研究表明,添加营养对溢油的生物降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常用的营养盐有水溶性和亲油性两进油的生物降解。在实验室条件下,施加水溶性的N、P 营养盐能够有效地促进油的生物降解。在溢油现场, 由于受潮汐、波浪的影响,水溶性营养盐极易被冲刷掉。
五、小结
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具有高效、经济、安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通过投加表面活性剂促进微生物对石油烃的利用,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添加能高效降解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等方法可以强化海洋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加速修复过程。在溢油现场使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添加营养缓释剂以及菌种和肥料联合起来使用,来促进生物降解极具发展潜力。但也应注意生物修复往往很难快速发挥作用,而且任何单一技术或设备都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综合评判各种影响因素,针对不同气象、海况等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溢油回收手段是十分有意义的。海洋石油污染的防治应因地制宜将能够调用的多种技术优化组合,达到污染环境的综合治理和修复,保证海洋环境的可持续。
注释:
①RICHARD P · J · SWANNELL, KENNETH LEE, MADELEINEM CDONAGH Field Evaluations of Marine Oil Spill BioremediationMICROBIOLOGICAL REVIEWS, June.1996.第342 – 365 页.②璞文虹,周李鑫,杨帆,杨昌柱.海上溢油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海洋科学.2005 年第29 卷第6 期.第73-76 页
③魏德洲,秦煜民.表面活性剂对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影响。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9(2).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Apr.1998 Vol1.19(2).④TAGGER S, BIANCHI A, JUILLARD M, et.al.Effects of microbial seeding of crude oil in sea water in a model system.MarineBiology.1983.78.第13-20 页.⑤ATLASRM.Bacteria and bioremediation of marine oil spills.Oceanus.1993.36(2).第71 页
第四篇:有机合成化学研究进展课程论文
有机合成化学研究进展
课 程专业: 姓名: 学号:
文
论
有机合成化学研究进展
摘要
有机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二级学科。有机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它的发展不仅与化学学科的发展直接相关,而且也不断地影响和促进着其它自然科学学科的发展。同样,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其发展一直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机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与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连。我国有机化学事业在近年来得到显著发展,从事有机化学和与有机化学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越来越多,研究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对我国有机化学学科近2年发表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系统检索,本报告总结了有机反应、有机合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元素有机和生物合成等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
关键词 有机反应;有机合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元素有机
1碳-氢键活化
在比较惰性的碳-氢键活化方面,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本文以下简称为上海有机所)刘国生课题组通过在氧气存在下,金属钯催化烯丙基位碳-氢键的活化,实现了烯烃的烯丙位氨化反应,提供了一种从简单的烯烃原料合成烯丙胺的方法[1]。
在芳香烃的碳-氢键活化方面,北京大学化学系施章杰课题组通过芳香烃上的导向基团,在金属钯和氧化剂共同催化下,使芳香烃的碳-氢键活化,实现了一般芳香烃的直接芳基化,从而形成新的碳-碳键[2-5]。加成-环化反应及串级反应
上海有机所麻生明课题组继使用2种不同联烯的加成-环化反应生成α,β-不饱 和γ-内酯[6]之后,又通过金属钯催化联烯的加成-环化反应,生成了高张力的氮杂四员环[7]。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张俊良课题组发展了一种钯催化三组份加成-环化-偶联的高效合成多取代呋喃的方法[8]。
兰州大学化学系梁永民课题组通过钯催化加成-环化-偶联的串级反应,一步构建了苯并螺环,为合成此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9]。
上海有机所赵刚课题组研究了一系列邻炔基醛类化合物与有机锌试剂的加成环化串级反应。对于邻炔苯甲醛类底物,立体选择性得到了5-exo-dig型的成环方式,而对邻位的脂环炔烯醛类底物,则只生成并环的四取代类呋喃产物[10]。
上海大学郝建课题组巧妙地通过一锅法串级反应,在PPh3/CCl4/Net3/70℃反应条件下,对o-氨基苯乙醇类底物进行环合,合成得到了N-酰基二氢吲哚类产物[11]。
天津大学马军安课题组利用催化Nazarov环化和亲电氟化的串级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多取代的吲哚酮类产物[12]。烯丙基反应
北京大学焦宁课题组发现,和正常的Heck反应相反,在没有配体存在下的钯催化烯丙基酯的Heck反应中,离去基团没有发生消除而是被保留了下来[13]。
上海有机所侯雪龙课题组以芳香酮的烯丙基化反应为研究对象,实现了此类化合物的高立体选择性的α-烯丙基化[14]。
上海有机所卿凤翎课题组首次通过分子设计,利用Reformatskii-Claisen反应、烯烃复分解成环反应、钯催化烯丙基化反应等步骤合成了3’,3’-二氟-2’-羟甲基-4’,5’-不饱和环状核苷分子[15]。不对称加成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胡文浩课题组通过Rh/Zr协同催化重氮乙酸酯、醇和醛的三组份不对称加成,生成了高对映和非对映选择性的α,β-二醇羧酸酯[16]。
南开大学化学系周其林课题组发展了一种铜盐在手性螺环双噁唑啉存在下重氮乙酯与酚(或)水的不对称碳-氢键插入羟基反应,生成了高对映选择性α-羟基酸酯[17,18]。手性反应
上海有机所林国强课题组从环辛二烯经过关键酶拆分和有关化学转化制备C2对称的手性环戊烯并环双烯的新型手性配体,在金属铑催化芳基硼酸对磺酰亚胺反应得到高对映选择性手性仲胺[19]。
有机催化剂催化的反应
赵刚课题组利用廉价易得的脯氨酸衍生的氨基醇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以过氧叔丁醇为氧化剂,实现了没有金属参与的烯酮高对映选择性的环氧化,为合成手性环氧化合物提供一种实用的合成方法[20]。
上海有机所刘金涛课题组利用有机小分子催化,成功实现了含三氟甲基的α,β-不饱和酮与一般甲基酮之间的对映选择性醛醇反应,ee值高达95%[21]。大环合成
上海有机所陈庆云院士课题组首次利用锌粉还原β-四(三氟甲基)-meso-四苯基铜(Ⅱ)卟啉,得到了具有相对稳定的20π电子非芳香体系的isophlorin,产物结构通过了单晶衍射的确认,从而首次以实验结果证实了半个世纪前有机合成大师Woodward在研究叶绿素合成时提出的具有20 π电子的N,N’-二氢卟啉(N,N’-dihydroporphyrin or isophlorin)的假想结构[22]。
天然产物全合成
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和周秀芬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是国内较早从事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的团队之一,他们针对的对象主要以农用抗生素为主。在率先发表了井岗霉素(Validamycin A)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基础上,他们通过体内基因置换与体外生化相结合的方法阐明了糖基转移酶Val G和激酶Val C的功能;在报道南昌霉素(Nanchangmycin)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基础上,发现并系统研究了一个特殊的负责聚醚化合物生物合成中催化聚酮链解离的硫脂酶,并提出了可能的后饰-解离机制;通过对聚烯化合物杀假丝菌素(Candicidin)生物合成途径中聚酮合成酶功能域的调控,阐明了系列化合物的结构和可能的合成机制。另外,他们还克隆了肽核苷类抗生素灭粉霉素(Mildiomycin)的生物合成基因簇[23]。
上海有机所的刘文研究员课题组和唐功利研究员课题组合作,从事结构新颖的复杂聚酮、聚肽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研究。他们克隆了抗肿瘤化合物番红霉素(Saframycin A)、阿进霉素(Azinomycin B)和替曲卡星(Tetrocarcin A)的生物合成基因簇,提出了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包括非蛋白源氨基酸、螺乙酰乙酸内酯等独特结构单元的生物合成机理和抗肿瘤天然产物的组合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另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谭华荣研究员课题组的尼可霉素(Nikkomycin X)、杨克迁研究员课题组的嘉德霉素(Jadomycin B)以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王以光研究员课题组的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对生物合成基因簇中部分基因功能的研究均取得了进展。
结语
目前我国有机化学学科的科研人员在国际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质量不断增加、提高。与此同时,有机化学学科为国家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研究工作成果也不断涌现。为解决我国甾体药物工业生产中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即应用了长达近60年的甾体皂甙元铬酐氧化降解生产技术、每年产生约8000t含金属铬环境污染物),上海有机所田伟生教授小组经过十多年的坚持不懈努力,研究提供的用双氧水代替铬酐氧化降解甾体皂甙元的洁净生产技术[24]已经完成了中试研究,目前正在上海市科委专项项目支持下着手进行试生产。此技术在化工原料使用上遵循了“原子经济性”原则,实行了化工生产的“零排放”,为我国化学工业洁净生产给出了又一样板。此技术推广后,不仅可以实现每年减少8000t含金属铬环境污染物,还可以从此生产过程的废弃物中回收500t以上的手性试剂。此技术推广后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甾体药物工业发展,也有助于我国黄姜、剑麻种植、加工行业的环境污染的治理。作者们相信:随者我国有机化学学科不断发展,我国有机化学工作者不仅能够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扩大我国有机化学学科的影响,也能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参考文献 Angew.Chem.Int.Ed., 2008, 47: 4733.2 Angew.Chem.Int.Ed., 2008 47: 1473.3 Angew.Chem.Int.Ed., 2007, 46: 5554.4 J.Am.Chem.Soc., 2007, 129: 7666.5 J.Am.Chem.Soc., 2007, 129: 6066.6 J.Am.Chem.Soc., 2007, 129: 10948.7 Angew.Chem.Int.Ed.2008, 47: 4581.8 Angew.Chem.Int.Ed., 2008, 47: 4729.9 Angew.Chem.Int.Ed., 2007 46: 7068.10 J.Org.Chem., 2008, 73: 2947.11 J.Org.Chem., 2007, 72, 9364.12 Org.Lett., 2007, 9, 3053.13 Angew.Chem.Int.Ed., 2008, 47: 4729.14 J.Am.Chem.Soc., 2007, 129: 7718.15 Org.Lett., 2007, 9, 5437.16 Angew.Chem.Int.Ed., 2008, 47: 6647.17 J.Am.Chem.Soc., 2007, 129: 12616.18 Angew.Chem.Int.Ed., 2008, 47: 932.19 J.Am.Chem.Soc.2007 129: 5336.20 J.Org.Chem., 2007, 72: 288.21 Org.Lett.,2007,9, 1343.22 J.Am.Chem.Soc.,2007, 129:5814.23 Chembiochem.2008 9: 1286.24 田伟生等,中国专利CN1221563C 16-脱氢孕烯醇酮及其同类物的洁净生产技术。
第五篇: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进展论文
摘要:介绍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相关内容及国内外关于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现状,提出构建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医院竞争能力。
关键词:护理管理;胜任力;胜任力模型;绩效
自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1]提出胜任力以来,在企业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胜任力的概念传入我国,并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对护理领域胜任力方面的关注。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为人才的选拔、培训和绩效考核提供了新的视角。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对护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护理管理者的工作能力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概述
1.1胜任力
McClelland[1]于1973年首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即在某一特定工作岗位中,与绩效水平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自我概念、动机及特质。Spencer等[2]于1994提出了更为全面的定义:胜任力是指能区分某一特定工作岗位中绩效优异者和绩效平平者的个体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包含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可以被准确测量或计算的个体特征。此定义目前普遍为国内外学者所接受。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胜任力与岗位、绩效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个体是否适合某一岗位并有出色的表现。
1.2胜任力模型
1.2.1胜任力模型的定义
胜任力模型就是指承担某一特定的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即针对该职位表现优异者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3]。同一个组织中,不同的工作岗位对胜任力的要求不同;不同组织中,相同或类似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胜任力也不一定相同。故针对特定的岗位都应有适合自己独特的胜任力模型。
1.2.2经典的理论模型
经典的理论模型有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冰山模型将胜任力描述为一座漂浮在水面的冰山,水面上包括知识、技能等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和测量的部分,相对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水面下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征和动机等内在特征,是难以测量的部分,不容易随外界改变,但对人的行为及表现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够预测个体在工作中的长期表现。洋葱模型在本质上与冰山模型是一样的,但主要突出其层次性。最外层的是知识和技能,由外向内逐渐深入,最核心的是动机、特质,这是个体最深层次的特征,不容易通过培训改变。
1.2.3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国内外构建胜任力模型方法有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讨论法、文献研评、观察法、工作日志法等其他方法[4]。而行为事件访谈法[5]是目前构建模型过程中得到公认并最有效的方法,是对被访者进行访谈,让其叙述其认为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事情,然后研究者比较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的差异特征,来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方法。由于各个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因此,国内外的研究者在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时候,常常不是采用某一种方法进行构建,而是同时采用其中两到三种方法,吸取各个方法的优点,弥补其不足。如研究者经常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胜任力模型,经常采用文献研评和专家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制订并完善胜任力调查问卷[4]。
2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2.1国外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护理管理者的选拔通常是基于一些传统的标准,如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等。然而研究表明,自信心、高成就导向、分析思维和说服能力等胜任力对于一名优秀的护理管理者更为重要[6-7]。Chase[8]认为护士长应具备的胜任力包括技术性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概念性能力、领导力及财务能力这5个方面。Scoble等[9]将护士长应具备的胜任力归纳为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临床技能、变革管理能力、思考能力、经营管理及正直诚恳8个方面。Contino[7]认为护士长应具备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数据统计分析能力、战略性计划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5个方面的胜任力。Donaber等[10]认为护士长应具备自我发展、选人、育人、用人、留人5个方面的胜任力。Sherman[11]运用访谈法构建了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包括个人控制、人际关系、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同理心、系统性思考6个方面。Jennings等[12]分析了2000年—2004年有关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140篇文献,发现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前10项胜任力依次为人际交往能力、个人素质、思维技巧、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商业技巧、卫生保健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应变能力、信息管理。Susanne等[13]认为,对新护理管理者的岗前培训由护理管理能力、高级护理管理者的培训及书面和教室资源3部分组成,这样可以确保新护理管理者做好面对挑战的准备,护理管理者胜任特征包括临床判断、关怀实践、继续学习、倡导者、应变能力、合作、临床调查、系统性思考8个方面。McCarthy等[14]提出护士长的胜任力包括4个特征群,即计划与组织能力、团队建设和领导能力、临床实践和改善服务质量能力、目标管理能力。Lewis等[15]提出了护士长的压力管理胜任力模型,包括14项胜任力,并描述了每项胜任力积极和消极反应的定义。Pillay[16]通过自制问卷的调查方法,构建了护理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包含7个特征群(自我管理、控制力、临床/健康、组织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计划能力、法律/伦理能力)和51项胜任特征。随后,Pillay[17]进行研究发现,控制力最为重要,其次是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临床技能、计划能力和法律/伦理相对没那么重要,为针对护理管理者的培训提供了参考。Tanga[18]通过研究发现护理管理者的胜任力包括法律、管理、伦理、人道主义及实践能力。
2.2国内护理管理者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近几年,国内护理领域对胜任力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涉及临床护士、专科护士、护理管理者、护理教师等。王卫星等[19]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及核检表法建立了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并将其运用到护士长选聘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井西学等[20]研究了护理人员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构架,为护理人员胜任力及绩效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吴大志[21]依据先前的研究成果,即护士长通用胜任力模型,对山东省青岛市32名在职护士长进行了胜任力测评,模型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闫晓丽等[22]采用德尔菲法构建了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包含6个特征群(帮助与服务特征、成就与行动特征、冲击与影响特征、个人效能、管理特征、认知特征)、26项胜任特征,每项胜任特征包含4个等级的行为描述。张真等[23]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护士长胜任力测评问卷,对太原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实测,证明了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为护士长胜任力测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代绪波[24]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核检查表法等构建了军队医院聘用制护士长岗位胜任力模型,包括9项基准胜任力和12项鉴别性胜任力。昝涛[25]运用行为事件法和统计技术构建了护士长胜任力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行为方式、创新能力、知识技能、管理能力、人格特征、服务导向6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包括了若干项测量指标,并且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护士长胜任力各项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常玉兰[26]釆用德尔菲法,初步确立了三级医院护理管理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的内容及权重。温贤秀等[27]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护士长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和30项二级指标。
3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3.1胜任力模型包含的要素不完整
一个完整的胜任力模型应该包含3个要素,即胜任特征的名称、胜任特征的定义和行为指标的等级[3]。但目前大多构建的胜任力模型都只包含胜任特征的名称和定义,缺乏行为指标的等级描述。而行为指标的等级可以反映胜任素质行为表现的差异,可以使胜任力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更具有操作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完善胜任力模型的3个要素,构建更加完整的胜任力模型。
3.2缺乏对胜任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目前在构建胜任力模型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的是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大都涉及测量信效度的问题,不能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28]。而目前构建的胜任力模型,大多缺少大规模的实证研究,导致无法判定实际应用效果。针对同一个研究对象构建的胜任力模型选择的特征要素不同,在没有实证支持的情况下未能形成统一的标准,造成了实际使用过程中选择测量工具的困难。因此,在今后构建胜任力模型时,应该注重大规模的实证研究,而且在实证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标准,更利于实际应用。
3.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
护理管理者包括病区护理组长、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主任,但目前国内外对胜任力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护士长,对护理部主任的胜任力没有系统的研究,仅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探索,如邵文利等[29]对护理管理人员需具备的能力研究结果显示,护理部主任最重要的前3位能力是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能力。王爱红[30]认为护理部主任要培养卓越的领导力、科学的管理力、优秀的培养力、高效的执行力和良好的沟通力。李红梅[31]提出了情商修养对于护理部主任的必要性。今后可以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部主任胜任力的系统研究,为护理部主任的选拔、培训、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4小结
护理管理者对岗位的胜任情况直接影响着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而影响着整个医院的管理。在医院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只有选拔出优秀的护理管理者,才能够为医院的竞争实力加上更大的砝码。构建护理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不仅可以充实目前护理领域胜任力的理论研究,更能为实际运用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整个护理队伍的发展和医疗大环境的和谐。
作者:李俐 杨辉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D.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J].AmericanPsychologist,1973,28(1):1-14.
[2]SpencerLM,McClellandDC,SpencerSM.Competencyassessmentmethods:historyandstateoftheart[M].Boston:HayMcBerRe-searchPress,1994:85-90.
[3]时勘.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4):586-595.
[4]刘凤英,李孝民.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商贸,2012(7):117-118.
[5]McClellandD.Indentingcompetencieswithbehavioraleventinter-views[J].PsychologicalScience,1998,9(5):331-339.
[6]DubnickiC,SloanS.Excellenceinnursingmanagement:compe-tencybasedselectionanddevelopment[J].NursingAdministra-tion,1991,21(6):40-45.
[7]ContinoDS.Leadershipcompetencies,knowledge,skills,andapti-tudes:nursesneedtoleadorganizationseffectively[J].CriticalCareNurse,2004,24:52-64.
[8]ChaseLK.Nursemanagercompetencies[J].JNursAdm,1994,24(4):56-64.
[9]ScobleJ,RussellG.Vision2020,PartI,Profileofthefuturenurseleader[J].JONA,2003,33(6):324-330.
[10]DonaherK,RussellG,ScobleKB,etal.Thehumancapitalcom-petenciesinventoryfordevelopingnursemanagers[J].JContinEducNurs,2007,38(6):277-283.
[11]ShermanRO.Developmentofaleadershipcompetencymodel[J].JournalofNursingAdministration,2007,17:85-90.
[12]JenningsBM,ScalziCC,RodgersJD,etal.Differentiatingnursingleadershipandmanagementcompetencies[J].NursingOutlook,2007,55(4):169-175.[13]SusanneCB,PatriciaB,DianeH.Nursingleadershiporientation:acompetenceandpreceptormodeltofacilitatenewleadersuccess[J].TheJournalofNursingAdministration,2007,37(11):491-498.
[14]McCarthyG,FitzpatrickJJ.Developmentofacompetencyframe-workfornursemanagersinIreland[J].JNursAdm,2007,37(2):85-94.
[15]LewisR,YarkerJ,DonaldsonFE,etal.Usingacompetency-basedapprochtoidentifythemanagementbehabiorsrequiredtomanageworkplacestressinnursing:acriticalincidentstudy[J].IntJNursStud,2010,40(8):307-313.
[16]PillayR.Towardsacompetency-basedframeworkfornursingmanagementeduc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Practice,2010,16(6):545-554.
[17]PillayR.Theskillsgapinnursingmanagementinthesouthafri-canpublichealthsector[J].PublicHealthNursing,2011,28(2):176-185.
[18]TangaHY.Nursedrugdiversionandnursingleaders’responsi-bilitieslegal,regulatory,ethical,humanistic,andpracticalconsid-erations[J].JonasHealthcareLawEthicsandRegulation,2011,13(1):13-16.
[19]王卫星,杨芸,杨箱松.护士长岗位胜任力研究与实践[J].护理研究,2007,21(8B):2141-2142.
[20]井西学,曲海英,周翠霞,等.护理人员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构架[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2):42-44.
[21]吴大志.胜任力模型在医院护士长素质测评中的应用[J].屮国卫生资源,2008,11(1):27-28.
[22]闫晓丽,杨辉.护士长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初步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7A):1753-1755.
[23]张真,杨辉.护士长胜任力测评问卷的信效度检验[J].护理研究,2012,26(7C):201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