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版社版权侵权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一、出版社版权侵权风险发生的现状
侵权风险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版权的产生开始,就伴随着被侵害的风险。
相关人员在获得版权资源时,有责任与版权保护人员一起共同对专有出版权合同进行严格的制订和检查,审查其是否有潜在的侵权和被侵权的风险。
第二,版权转化过程中的信息泄漏。
在关键的制作环节,如果没有做到有效监管,版权信息很有可能被泄漏;在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监控和管理不到位将对产品的销售产生影响,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第三,发行过程中的版权侵权风险。
除了出版社自己的发行渠道以外,其他代理发行机构的非正规经营行为可能对出版社造成侵害损失。一些代理机构为了眼前利益很有可能进行非正规的经营,如利用自身权威影响力销售盗版等。第四,版权在传播过程中的风险。各种盗版商在获取版权内容后未经权利所有人许可,将版权内容进行盗版或部分复制,或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非法经营活动。
二、版权侵权风险控制问题及分析
出版社的版权侵权风险按生产流程来分,笔者认为可以分为选题阶段风险、成书阶段风险和发行阶段风险三个主要部分。
第一,选题阶段风险。
这一阶段的版权内容还处于创作阶段,著作权人还没有将版权转移到出版方,可能存在选题流失、版权内容侵权等风险。当然内容泄漏的风险也可能发生,虽然这一阶段的内容还处于创作阶段。
第二,成书阶段风险。
版权出版专有权在这个阶段已经确定,流程已经处于排版、印刷、入库等几阶段。在进入市场之前,这几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风险,例如内容在排版和制版环节可能由于技术原因或人为原因出现内容的泄漏;在印刷的环节,可能出现的印刷厂多印、盗印的风险。
第三,发行阶段风险。
出版社的发行主要有新华系统、主营系统和代理系统三个渠道,这三个渠道的版权利益分配就是版权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从发行渠道风险来分析,目前这个阶段的风险主要存在于代理系统。由于该系统是出版社的合作方,出版社无法直接进行管理,可能出现代理商盗印和售假的风险,而且破坏性大,严重损害出版社的版权利益。在这一阶段除了发行渠道的风险以外,在流通市场上,复制翻印、数字出版内容盗印等风险也广泛存在。出版社的版权侵权风险如果按类型来划分可以分为版权合同风险、内容侵权风险和版权盗版风险三个部分:
第一,版权合同风险。
这类风险主要发生在版权创作阶段。作为专有出版权的法律依据,版权合同的内容、履行、程序都存在着风险,规范和管理这类风险是确保版权收益的前提条件。在维护出版企业版权利益的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对于明确权利责任至关重要。
第二,内容侵权风险。
主要发生在版权创作阶段,这个阶段专有出版权还没有完全确定,内容还处于修改和待完成阶段,存在着诸如内容被转移、作者一稿多投、内容泄漏等风险。但是因为这一阶段,还处于选题阶段,内容还不完整,所以受侵害的损失还较小,风险程度较低。
第三,版权盗版风险。
可以发生在版权创作、生产、传播各个阶段,是在版权生产阶段的诸多环节,如发排、制版、印刷和发行阶段,其危害是最为巨大的,尤其是在发排、制版环节,因为这个环节图书的母版已经产生,只需大量印刷便可成书,如果发生版权信息泄漏,损失将非常巨大。作为传统的出版企业来说,图书产品的制作过程与版权密不可分,图书的选题、编辑加工、印刷、发行等出版活动,还有版权贸易和版权内容的扩散都与版权保护工作息息相关。从企业角度来考虑,为了扩大企业的利益,保护版权所用人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获得版权资源的优势,必须做好各个阶段和各个流程环节的版权侵权风险控制管理工作。
三、出版社版权侵权风险控制管理方案
出版社目前维护版权利益的策略主要以直接打击侵权行为为主——对于实体部分的打击盗版方面主要是以直接打击的手段为主;对于互联网上的打击手段,主要是获得盗版信息,然后举报网站管理方,停止危害行为;对于网下的实体书店进行取证查处,处理盗版图书,然后进行民事诉讼,严重的进行刑事诉讼;治理线上线下版权内容侵权的行为,主要是通过出版社各部门人员在工作中进行排查和搜集信息,以获得一些侵权线索,通过向侵权主体提出索赔,双方调解或通过第三方调解纠纷,调解不成再用法律诉讼手段来解决纠纷。
(一)设立专门的版权管理部门
从管理视角出发,出版社的版权保护优化方案首先要从机构优化设计开始,因为,良好的机构运行体制是基础工作的框架。版权保护工作的职能要求是机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前提条件。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版权资产。最高层管理者应该对版权资产安全管理直接负责,另外,机构的设置要求还包括国际、国内的法律法规对版权保护的支持、企业内部制度建设的支持、利用技术手段保护版权的措施以及运用经济手段开拓版权保护的范畴。根据我国出版社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版权保护工作进行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拟采用矩阵结构的管理模式,这样的设计可能会更加有利于版权保护工作的开展。矩阵结构中有职能划分垂直领导系,同时又根据不同项目设计项目小组。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的结构,有利于把组织垂直联系与横向联系更好地组合起来,加强各职能主管之间的协作。加强了横向联系,组织的机动性加强,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专业人员潜能得到发挥,能培养各种人才。同时,也要避免这种结构稳定性较差的缺点,这就要明确职能和项目的关系,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的情况下获得职能主管的支持;由于小组成员要接受双重领导,当两个意见不一致时,就会使他们的工作无所适从。所以必须加强沟通,避免指挥的混乱。
(二)版权保护的技术措施提升方案
出版社由于长年受到侵权盗版图书的侵害,深感维护版权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许多重点品种增加防伪措施的应用,例如防伪水印纸、防伪贴、防伪信息查询服务等技术手段。同时,在出版物的装帧设计、纸张设计、印刷设计方面也做了一些调整。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盗版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过去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环境的变化,提升版权保护的技术措施势在必行。值得注意的是,产品设计和防伪设计的改进和升级可能会增加产品的成本,由于出版社被侵权盗版的损失过于巨大,在这里,成本的增加与风险损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不能成为影响提升技术措施的障碍。因此,产品的销售量和反盗版安全问题应当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再者,这些改进和升级措施的改变,对于产品潜在的营利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图书品质的提升在价格上涨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有效挤压盗版的市场规模。
(三)运用定价策略治理盗版
目前,出版社打击侵权行为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直接手段来抑制侵权行为的行为。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依靠行政执法部门、法律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对侵权行为进行正面的打击。对违规的商家和个人采取强制措施,力图消除侵权行为的市场行为。直接的打击行为固然可以通过加大力度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侵权行为。所以,笔者通过对侵权行为原因分析,认为可以利用图价格策略对盗版行为进行打击。根据营销管理学的顾客认知价值理论认为,预期顾客评估一个供应品和认知价值的所有价值与所有成本之差。顾客认知价值建立在顾客在可能的选择中得到什么和付出什么的比较之上。顾客要对得到的利益和假设的成本进行比较。营销者们可以通过提高功能或者感情利益,或者减少花费来增加顾客的价值。消费者会在两项价值之间作选择。现在的客户对于产品的选择有着更多的渠道,有着更多的信息。他们在考虑使用正版还是盗版时,更多的是考虑产品的实用价值,而很少考虑到道德层面上的约束。通过价格歧视策略与客户认知价值,可以把定价策略与客户认可度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客户对企业正版图书价值的认同、增加对产品的满意度和客户对企业正版产品的忠诚度。从不自觉到自觉的使用正版图书,引导消费者向良性的消费习惯转变。
【参考文献】
[1]徐康平,等。图书期刊著作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2]许加彪。图书价格的竞争策略分析:价格歧视的理论视角[J]。编辑之友,2013(3):29。
[3]王家新。版权资产是国有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版权,2015(2):5—6。
[4]陈玉龙。版权管理现状与出版业的对策[J]。中国出版,2007(6):56。
第二篇:行政不作为侵权研究论文
[摘要]行政不作为并非必然违法,合法的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因而,对行政不作为是否构成侵权,不能只依据行政不作为是否存在的事实状态,还应当对其作出是否违法的价值判断。行政不作为侵权以行政不作为违法 为前提,因为不存在不当的行政不作为侵权。抽象行政不作为应当纳入行政侵权法调整的范围,其归责原则应以过错原则为补充。
[关键词]行政不作为、行政不作为违法、抽象行政、不作为行政、不作为侵权
行政不作为是与行政作为相对而言的,对行政不作为的认识由于划分标准不同而各异。根据行为方式标准,以行政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存在状态为依据,有学者认为,行政不作为系指具有消极动作的行政行为,如不履行法定义务等。(参见胡建淼著:《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274页。)有学者按照行政行为是否改变现有法律状态(权利义务关系)为标准,将行政不作为认定为行政主体维持现有法律状态,或不改变现有法律状态的行为,如不予答复或拒绝颁发许可证等。(参见马怀德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79页。)有学者从行政程序方面的认定标准出发,认为,行政不作为即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负有某种作为的法定义务,并且具有作为的可能性而在程序上逾期有所不为的行为。(参见周佑勇:《论行政不作为》,载于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15页。)根据这一观点,行政不作为的基本特征为违法性,即从法律后果上来说,行政作为既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违法的,而行政不作为则只能是违法的。笔者认为,应当完全按照行为的意思表示和行为形式来划分行政作为与行政不作为,只要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消极的未有意思表示或未实施行政行为,即可视为行政不作为。
一、违法的行政不作为
违法的行政不作为可以构成行政侵权。违法的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有积极实施法定行政作为的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未履行的状态。此定义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首先,行政不作为违法必须以行政主体具有法定义务为前提。这种法定义务是法律上的行政作为义务,不是其他义务。行政作为的义务来源于法律的明确规定,根据我国的行政组织法,各行政机关都有法定职责,同时,也有要求行政机关的履行法定职责时遵守法定程序的义务。在实体上的行政义务,主要是要求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应尽到保护的职责;在程序上的义务,由于我国行政程序法典尚未出台,行政程序的法定义务主要散见于各单行法律、行政法规及行政规章中,如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的表明身份的义务,告知的义务,听取申辩和陈述的义务等。有学者认为,作为行政不作为违法前提的义务是行政作为义务,它是法律义务,而且这种义务是现实的行政作为义务,不是一种泛泛的、抽象的法律义务。法定的行政作为义务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第一,法律直接规定的行政作为义务。这种法律正面规定的行政作为义务只能来自狭义的义务性法律规范,禁止性或授权性法律规范都不能正面体现行政作为义务。第二,法律间接体现的行政作为义务。所有授权性法律规范均隐含相应的行政职责,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行政作为义务。另外,行政相对人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规范也隐含行政主体的行政职责,从而包容着行政作为义务。第三,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政作为义务。第四,先行行为引起的行政作为义务。它指由于行政主体先前实施的行为,使相对人某种合法权益处于遭受严重损害的危险状态,行政主体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损害发生的作为义务。第五,合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行政主体因订立行政合同所产生的作为义务。(参见朱新力:《行政不作为违法之国家赔偿责任》,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上述五个方面的行政作为义务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其精髓是义务法定。因为对于行政主体而言,其义务即是其职责,而行政主体的职责必须是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的。这是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相对于行政法责任,如果行政职责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那么行政主体就不能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然后,现实中行政主体职责因行政行为形式的不同而变化多样,如行政附随义务即是先行行为引起的行政作为义务,从表现上看,只是因行政行为的发生而随机产生的另外一种义务。但实质上这一附随义务也是存在着法律依据的,也就是必须以先行行政行为的法定作为义务为根据。又如行政契约的作为义务。从表面上看,契约是合同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当然合同的义务也是双方约定的结果。但行政契约的最高原则不是意思自治而是法治原则,这与民事契约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行政契约的成立,是以行政主体法定职责为根据和内容,行政契约的订立过程也是就行政主体以职责范围的内容向行政对方发出要约,而相对方据此决定是否作出承诺。可见,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的作为义务不是合同主体双方约定的结果,而是先定于行政主体法定职责而存在。因此,尽管形式各异,行政作为义务贯彻的仍然是义务法定原则。
其次,行政不作为违法以行政主体没有履行法定作为义务为必要条件。行政主体的不履行法定义务表现为,行政主体没有作出任何意思表示,或不予接受、迟延办理。如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临人身权、财产权遭受侵害时,具有相应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予以拒绝或不予答复。再如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方提出的保护人身权和财产权的申请明确表示不履行或虽然未明确表示不履行但超过法定期限仍不履行,即在法定期限内,既不表示履行也不表示不履行。这里的“不履行”不是行政主体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是有履行能力却故意未履行、延迟履行。
除此以外,行政不作为的成立是否需要由相对方的请求为条件,也就是说,是否只有在相对方请求,而行政主体不履行法定义务时,才构成行政不作为;当行政相对方未请求时,行政主体的不作为可否视为行政不作为。从理论上说,行政主体的职责既然是法定的,行政主体就应严格依法履行,而不应以相对方是否申请为条件;然而在实践中,行政主体职责的履行往往指向特定相对方权益的保护,存在着相对方未请求行政主体也知悉的可能,此时,相对方是否提出申请,不影响行政主体对相对方法定义务的履行。如当某公民遭受歹徒抢劫时被治安民警看见,此时,即使该公民未向该民警申请保护,该民警也应当履行保护职责。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相对方不申请,行政主体不可能知悉,也就不可能履行法定职责。此时,相对方是否申请决定了行政不作为的成立。因此,不能在原则意义上将相对方的申请一般地作为行政不作为成立的必要条件,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行政不作为的侵权
从理论上,行政不作为可以构成行政侵权,并应当承担行政侵权责任。但是我国《国家赔偿法》关于行政赔偿中,并未明确规定行政不作为造成相对方损害的行政赔偿责任。由于行政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中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法律规定,在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违法的行政不作为可否构成行政侵权责任便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法律规定看,《国家赔偿法》并没有完全排除行政不作为的侵权赔偿责任。可以认为《国家赔偿法》中的“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或“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包括了行政不作为违法。从立法原则可以推定,违法的行政不作为是导致行政侵权的重要的行为方式,不应当也不可能将违法的行政不作为排除于行政侵权责任之外。确认违法的行政不作为的侵权责任,有利于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使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责任体系。如果对行政不作为侵权行为不给予否定评价,不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遭受的损害予以赔偿的话,就会出现有违法行为,而无有力监督;有实际损害,而无有效救济的现象。如果将违法的行政不作为排除于行政侵权责任的范围以外,无异于纵容行政主体可以任意的不履行职责。但《国家赔偿法》未明文规定,不得不说是其立法上的疏漏,当然国家赔偿法立法的缺失,可以通过完善立法加以弥补。2001年6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行政职责是否承担行政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中规定:由于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行政职责,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应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这一司法解释虽然针对公安机关,但一定程度地弥补了《国家赔偿法》立法上的不足。从国外情况看,凡是建立了行政赔偿制度的国家,没有完全排除不作为违法的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如根据美国的《联邦侵权赔偿法》规定,美国的行政赔偿责任的范围,不仅及于政府官员的违法作为行为,而且包括其不作为行为。例如,在公共场所发生打架斗殴事件,警察在场不加制止,警察局对其造成的伤害或损失应负赔偿责任。
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作为的基本区别在于,其不具有行为的实在性。从某种角度说,行政不作为只是法律上拟制的行政行为的存在。因此,对违法的行政不作为侵权责任的追究,也应当有别于普通的行政行为的侵权责任。关于行政不作为侵权的构成要件,有学者认为,行政不作为与行政行为在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的根本区别在于:由于行政作为有合法与违法之分,行政作为的侵权首先要认定行政作为的违法性质;而行政不作为只有违法一种情况,因而,对行政不作为的行为侵权责任的认定上,只要确定行政不作为是否存在,而没有必要分析行政不作为是否违法。(参见石佑启:《行政不作为引起的国家赔偿责任探讨》,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
行政不作为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应当遵循一般行政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原则性要求,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形式,行政不作为的侵权责任也表现为一定的特殊的规律性。有学者认为,行政不作为侵权责任必须具备以下构成要件:第一,必须是负有积极实施法定行政作为义务的行政主体(包括其工作人员、被行政主体委托的个人)的行政不作为违法行为。第二,行政不作为违法客观存在。第三,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损失无法得到其他赔偿,如果已经得到赔偿,国家就不再承担赔偿义务。第四,行政不作为违法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实际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参见王鉴辉:《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国家赔偿责任研究》,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1期。)
上述对行政不作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将“必须是负有积极实施法定行政作为义务的行政主体的行政不作为违法行为”同“行政不作为违法客观存在”分别作为行政不作为侵权责任的两个要件,似乎属于同义重复。因此,笔者认为,行政不作为的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应当包括:第一,行政不作为违法。一般行政侵权行为既包括违法也包括不适当,而行政不作为不存在不适当的问题,只存在违法的问题。这是由行政不作为这种行为的特殊形式所决定的。由于行政不作为是消极不作出某一行为,是法律上所拟制的一种行为形态,不具有具体的可感性和具像性。所以,对于行政不作为只有法律上的价值判断,不存在客观形态的事实判断。因此,只有行政不作为的违法侵权,而不存在行政不作为的不当侵权。第二,行政不作为已经造成了对行政相对方的权益损害。这一损害只要是行政不作为引起的,即可要求行政赔偿,而不论这一损害是否可能获得其他方面救济。同行政作为一样,行政不作为的行政赔偿也不应采用损益相抵的原则。行政相对方权益的损害程度决定着行政赔偿的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行政职责是否承担行政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在确定赔偿的数额时,应当考虑该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在损害发生的过程中和结果中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第三,行政不作为与行政相对方的权益损害的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行政不作为是由于行政主体不履行对相对人所负的作为义务而构成行政侵权的,因此它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质上是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只要行政主体违背了对权利人所承担的特定义务并因此导致其损害,就可以认为存在行政侵权的因果关系。对行政不作为引起赔偿责任的因果关系应认定为:只要行政主体的义务是为了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而设置的,而行政主体不履行义务并造成特定行政相对人损害,该行政主体不作为即构成行政侵权行为,它与行政相对人的损害结果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这样认定行政不作为的因果关系,才有利于行政相对方权益,才有利于促使行政主体积极地履行法定职责。对行政不作为引起赔偿责任的因果关系,不能简单从“外部条件”与“直接原因”来分析。(参见石佑启:《行政不作为引起的国家赔偿责任探讨》,《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第四,应当具有对作为的行政职责的法律规定。违法的行政不作为是对作为的行政职责的不履行,如果没有法定的行政职责,就不会有行政不作为。在这一点上,违法的不作为与违法的作为是一致的。
三、抽象行政不作为的侵权
在行政不作为中,还有一种抽象行政不作为。所谓抽象行政不作为是指具有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职权的行政机关,没有或者没有适时地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或者没有对不适合现实要求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和废止。行政不作为本身即具有虚拟性,抽象行政行为的不作为更具有隐蔽性。因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往往只是政府部门单方面的事,缺乏民众的广泛参与,因而,普通民众对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往往知之甚少。行政机关作为行政立法起草者、制定者,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扩大行政权的范围,强化相对人的法定义务和责任,或者行政主体从部门利益出发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常常发生冲突,使得行政机关各部门之间法定职责不清,从而导致抽象行政不作为的大量发生。
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特别是入世以后,迫切要求对我国现有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政府机关没有适时地履行立法职责,便是抽象行政不作为。不作为的抽象行政行为是否也可以构成行政侵权呢?行政机关不履行行政立法的职责或者对现有的不适应现实需要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及时地进行调整,会对行政相对方的权益造成重大影响,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2003年3月24日,江苏省南京市美亭化工厂厂长杨春庭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一份行政起诉书,状告南京市江宁区政府不按上位法规及时修改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致使自己损失惨重的行政不作为。这是我国公民首次以诉讼形式状告政府行政“立法”不作为。美亭化工厂位于江宁区东山镇。2002年5月,杨春庭接到江宁区建设局下属部门-科学园发展公司的拆迁通知,双方就拆迁安置补偿方式、补偿标准、补偿金额及适用法律法规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终因分歧太大未能达成拆迁补偿协议,杨春庭只好依法向区建设局提起行政裁决申请。同年7月31日,江宁区建设局依据1996年制定的《江宁县城镇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裁决科学园发展公司给予美亭化工厂拆迁补偿安置费用135万余元。杨春庭表示不能接受,因为根据他委托南京华盛兴伟评估公司对自己被拆迁资产进行的评估,并参照2001年《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测算,补偿安置费应为447万元。两者相差三百多万元,原因是双方所依据的法规不同,因此补偿标准也就不一样。区建设局依据的暂行办法,是在1996年依据南京市的拆迁办法制定的。2000年3月,南京市已制定了新的拆迁办法,同时废止1996年的拆迁办法。2001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一个月后,南京市据此再一次制定了新的拆迁办法并颁布实施,而江宁区政府却一直坚持延用7年前的暂行办法。由于南京市对旧的房屋拆迁办法进行了很大改动,两个文件(指南京市2001年的拆迁办法和江宁区的暂行办法)的差别很大,有关执行程序、补偿标准、对被拆迁人的界定范围都有明显差距。制定暂行办法所依据的南京市1996年拆迁办法已废止了7年,江宁区的这个暂行办法是否还有存在的法律基础;不按上位法规及时修改本地方的规范性文件是否属于行政不作为呢?有观点认为:南京市杨春庭的这个起诉,在我国行政诉讼中是没有先例的。作为一级地方政府,根据上位法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是其法定职责。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政府不及时按上位法规修改规范性文件的懈怠行为受到侵害时,公民有权起诉。但起诉的不是政府的抽象行为,而是与其相关的行政行为-要求政府履行其法定职责,这完全符合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原则。(参见薛子进:《公民状告政府行政“立法”不作为》,载《法制日报》2003年3月25日。)应当说,这是一起典型的抽象行政不作为的侵权案件,但政府怠于适时地制定规范文件或者疏于及时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从而造成行政相对方法益损害的,政府应否承担法律责任?既然在法治国家保证法制的统一是政府部门的法定职责,那么,政府对抽象行政不作为肯定应当承担责任。但这一责任的性质是什么?笔者认为,这一责任首先是宪法责任,因为这是一种重大的违宪行为。这是政府对国家的责任。同时,对于行政相对方而言,政府如果由于行政抽象不作为致其损害,还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由于我国正在处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转轨时期,且同时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冲击,过去多如牛毛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大多已经陈旧,如何清理旧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是目前紧迫任务。入世前后,国务院已经几次对其曾制定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而地方政府对其规章或其它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尚未普遍开展。目前抽象行政不作为带来的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由于抽象行政不作为本身具有隐蔽性,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使现实中大量的抽象行政不作为得不到法律的追究,政府机关也对抽象行政不作为处之泰然。特别是在理论上,对抽象行政不作为责任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抽象行政不作为可否作为一种行政侵权行为,而作为行政侵权行为其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和责任形式是什么?有些问题似乎至今尚未进入行政法学者的视野。
本着有侵权就有救济的法治理念,抽象行政不作为应纳入到行政救济范围。在法国,发生在行政立法领域中的行政不作为是可以受诉讼救济的,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立法者意图某个法律得到实施的时候,可以在法律或上级机关的条例中规定下级机关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障法律或上级条例的执行。即使法律和上级条例没有规定,如果行政机关由于所担负的职务而必须制定某种条例才能有效地执行职务时,行政机关也有制定条例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应主动制定必要的条例,否则,公民可以请求行政机关采取行动,并可对行政机关的不作为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由于法律、上级条例的出现,而使下级行政机关某项既存的条例丧失继续存在的合法基础时,利害关系人可以在法律和上级条例公布后2个月内,请求行政机关废除或修改不符合法律、上级条例的条例。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应该废除或修改不符合法律、上级条例的条例,否则就构成不作为,相对方可对此向法院起诉。第三,由于事实情况的重大变迁,因而使某项既存的条例丧失继续存在的合法基础时,利害关系人可以在任何时候请求行政机关废除或修改丧失存在根据的条例,并可对行政机关的不作为向法院起诉。(参见周佑勇:《论行政不作为》,载 于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67—268页。)在我国,从理论上,应当允许受到抽象行政不作为侵害的行政相对方向国家请求赔偿。作为上述法律措施的前提,应首先将抽象行政不作为认定为行政侵权行为。但目前在我国确认抽象行政不作为的侵权还是有些不切实际,它有待于通过立法将行政立法责任的法治化、规范化,有待于行政法制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第三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1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1.1电力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电力行业具有社会公用事业的性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电能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1.2电力的安全生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企业效益的好坏都关系到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电力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损失都会损害企业的利益,频频发生的事故也会造成整个电力企业的混乱。
1.3电力生产的特点需要安全生产
由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经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配电线路送到用户,组成了“产、供、销”统一的庞大整体。电力的存储需要相当大的科技支撑,所以其大规模的存储在目前尚不能进行,因此“产、供、销”必须同时进行,必须确保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善性,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全网的瘫痪。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简析
2.1电力的设备维护
电力设备维护工作包括运行中的维护和设备停运后的检修维护。因此必须要确保运行的设备性能的良好以及控制设备运行的人员素质,定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2.2电力运行维护
电力运行维护要求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观察检测各项参数来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流程根据设备的特性来进行操作,在发现异常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操作人员要随时掌握互感器、电压器等的运行状况,了解设备的保护动作原理以及报警动作的原因,认真对设备进行检查。
2.3电力系统维护
电力系统维护主要包括对现场设备运行数据的收集,运行数据的传输和分析处理,运行数据的传送。现场设备的数据收集有利于分析风险发生的设备状态,为改进设备提供重要依据。实际数据与主机系统之间具有传输联系,以保证操作的便捷性。
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电力生产的工作流程必须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电力的生产过程为电能首先经过升压型的变电站,再通过输电线路送往降压型的变电站,经过内部的转化之后最终由配电线路输送到广大的用户,这就构成了生产和供给以及销售有机统一的一个较为庞大的体系。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和电能的特殊性质,电能的大规模存储仍然难度较大,因此要求店里的“产、供、销”必须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这就要求电能的连续供应和生产,每一个换季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电力生产安全问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风险的控制非常重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多分布在人员、设备和工作环境中。主要表现为:①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导致操作不当,或者安全防护的措施不到位。②设备老化,硬件设施老旧,没有及时改进设备导致漏电等问题。③工作环境,电力生产过程中其工作环境为高压,电器设备多,而且也会存在一些易爆物品和有毒物质。这些潜在的威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将会危害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4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4.1提高人员的操作水平
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电力生产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必须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主要方式是对操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培训。首先应当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定时开展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方面的讲座和知识交流会,进行员工间的经验交流。最后,提高专业技能,电力企业应当加大对工作人员培训的资金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也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4.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更新设备
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安全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企业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降低故障设备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于已经老化过时的设备进行更新。在设备的建设期,严格检查设计院出具的设计方案,根据具体实际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设备,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严格做好检查和监督;在设备的运行阶段,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人员应当掌握设备的具体性能,根据具体规定和说明操作设备,减小设备的损坏率,延长使用寿命;在设备的检修期应严格遵照检修的规则对设备进行拆解检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在设备方面广泛运用的是代替法。主要指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低风险、低故障率的装备代替高风险装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手段是在保证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或者直接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例如将手工调节改为全自动控制调节,利用新型的清洗剂清洗零件等。
4.3提高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安全性工作环境中存在一些潜在威胁,其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环境中的高压以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在外界也会存在一些影响正常工作的有害物质,对于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方法:①隔离法。这是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指的是对于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隔离和控制,在合理的工作区域和范围内确保其可控性。例如在带电设备与维护现场之间设置防护栏,在设备工作结束之后及时关上电闸等。②个人防护法。外界环境中经常出现一些突发现象,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了威胁,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应当配备一定的劳动保护用品,例如安全帽、安全带等。
4.4行政方法
利用行政力量进行行政的监督,改进工作制度,进行人员的专业培训和选拔,保证电力生产管理的高质量。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电力企业的人员资源进行有效调动和合理分配,定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对于员工的工作做严格的监督和考核,并纳入行政机制。
5结语
电力的安全生产是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风险控制是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电力的安全生产主要包括电力设备维护、运行维护和系统维护。电力安全生产对于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企业自身的效益积累也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在其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人员、设备和工作环境中的问题,其风险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中主要应该从人员的素质、设备的维护、工作环境的改善方面进行。另外,应当加强行政的参与,进行适当的行政监管和人员的培养,通过这些方法实现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的风险控制。
第四篇:金融工具风险控制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以中航油事件为例探讨了中航油集团破产原因,并以此为基础阐明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与风险特征。最后针对当前衍生金融工具投资制度的存在缺陷,提出对投资风险合理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投资 衍生金融 风险 风险控制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公司经营的成功为其赢来了声誉,2002年公司被新交所评为“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奖,并且是唯一入选的中资公司。
中航油通过国际石油贸易、石油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其净资产已经从1997年16.8万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35亿美元,增幅高达800倍。但2004年11月,中航油因误判油价走势,在石油期货投机上亏损5.5亿美元。这一事件被认为是著名的“巴林银行悲剧”的翻版:十年前,在新加坡期货市场上,欧洲老牌的巴林银行因雇员违规投机操作,令公司损失13亿美元并导致被一家荷兰银行收购。曾经在7年间实现资产增值800倍的海外国企中航油,缘何短短几个月内就在期货投机市场上背负5.5亿美元的巨债?
2003年底,由于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即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权。每次挪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该风险在油价上升时呈指数级数的扩大,直至公司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断高涨的保证金,最终导致了破产的财务困境。应该说中航油能够在7年间实现净资产增幅800倍,到巨亏5.5亿美元,都是缘于“创新”及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诞生本来是为了规避风险的保值作用,但中航油却是毁于过度的投机。
衍生金融工具及其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是具有衍生特征的金融工具。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是期货、远期合约、互换和期权合约以及类似性质的金融工具,如利率上限与固定利率借款承诺等”。而我国一些学者认为,衍生金融工具是指价值派生于某些标的物的价格金融工具;其中,标的项目包括债券、商品、利率、汇率和某种指数等。也就是说,衍生金融工具就是在传统的金融工具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以风险存在为前提,并为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其交易有别于一般的金融现货交易,是以标准合约交易和保证金交易为基本特征的,其主要功能并不是交易,而是保值或投机。主要特征有六个:杠杆性,它能以极少的资金(合约保证金)控制较多的投资资金(出货或平仓时合约持有者应付的资金),来获取理财的收益;虚拟性,它在合约到期时可以履行也可以不履行;依存性,它依赖于传统的金融工具而存在,传统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最终会影响衍生金融工具;灵活性,它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衍生金融工具,以适应使用者的需求;表外交易,它通常不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定价比较复杂,因对其风险的度量非常困难。
近几年以来,衍生工具交易**不断,1994年1月,德国MGRM集团在美国高息筹资,投资石油期货损失13亿美元,相当于集团一半资产;1994年12月,美国加州橘郡财务长雪铁龙以政府名义筹资,进行票据投资,最后亏损18亿美元,地方政府宣布破产;同年12月,美国最富庶的奥兰冶县由于从事金融衍生交易失败而亏损15亿美元,不得不宣布破产;1995年2月23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出现“327国债期货**”,直接导致了国债期货市场在我国的暂停。
尽管出现上述情况,但衍生金融工具仍获得了巨大发展,美国《幸福》杂志在1995年载文声称,国际金融市场上当时已知的金融衍生工具已有1200多种,未清偿名义本金额超过20万亿美元。不仅如此,衍生工具的品种也正在创新中,目前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几乎能根据客户的任何特殊要求“量身订造”任何品种的衍生工具并为之创造市场,所以今后衍生工具的品种还将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关于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制度现状
我国十分注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意识。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我国不断发布各项规章制度:国务院1998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中规定:“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1999年6月,以国务院令发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期货交易。”第四十八条规定:“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期货交易总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量总量相适应。”2001年10月,证监会发布的《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第二条规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能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我国自2004年3月起施行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实施的范围为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法人,以及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行。目前,我国证监会共计批准中石油、中石化、中航油等27家企业可以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
企业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策略
以上一系列事件说明,必须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风险加以必要的控制,不能任其作为表外业务游离于会计报表之外。如果对该项风险极大的投机行为予以适当的披露,有适当的机制予以约束,提醒管理层和所有者的高度关注,就不会发生等事态无法收拾以后的巴林银行残局和中航油的艰难重组。对企业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风险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禁止过度投机,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杜绝“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建立严格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授权和核准制度。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应由高级管理部门、董事会或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授权核准,并进行合法、合规性检查;衍生金融工具的授权、执行和记录必须严格分工。如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负责人授权批准,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其他人员负责接收来自交易对方对交易的确认凭证;对交易伙伴的信誉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控制交易伙伴的信用风险;建立健全的衍生金融工具保管制度和定期盘点核对制度;建立投机项目的投资限额制度,规定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最高限额,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内;严格限定衍生金融工具的适用范围,除为了规避实际外贸业务中的不确定风险以外,禁止从事以投机为手段的投资行为。
加大对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准。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种类众多,业务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分析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风险,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避免巴林银行事件中因业务人员越权违规操作所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另外,必须使用信得过的交易人员,做到核心机密内部人掌握。中航油参与此次交易、掌握交易核心机密的交易员,均是外籍人,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像这种核心机密被外籍人士掌握和运作,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也是很少出现的。在美国的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公司,掌握最核心机密的关键位置交易员,一般都是美国人。
实施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外部监管,将作为“表外业务”纳入到表内披露。中航油从事场外交易历时一年多,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出事时的5200万桶,一直未向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报告,中国航油集团公司也没有发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金融市场的逐步国际化,衍生金融工具也必将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因而,我国必须完善法规制度,使企业在投资或投机衍生金融产品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能够对高风险的投机业务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以避免类似中航油事件的再次发生。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研究_风险管理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研究_风险管理
论文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机关的工作和发展各项事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主要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所进行的指导、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率。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内部会计监督,防范财务风险,保护资产、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论文关键词:行政事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为了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经营管理资产安全,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促进法律、法规能够得到有效遵循而由单位管理层及员工共同监督实施的一个权责清晰、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一项不断推陈出新、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内部控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率,是现代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安全运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单位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一、内部控制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应以经济效益为前提,而应以服务公共为目标来设计和建设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部门设置、职能权限等会受到外来制度和规定的约束,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空间相对企业来说要小;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来源、资本结构、会计处理等方面与企业有着很大的区别,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内容相对简单。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
1、内部控制意识不足。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有些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建章立制,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也没有意识到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仅仅把内部控制当作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手段。有的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不是照抄照搬,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就是根据单位现在的实际工作,随高就低,安于现状,内部控制制度根本起不到应该有的作用。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迄今为止,我国还缺乏一套对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指导性规范,也很少有事业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时间经验研究设计一套系统完整、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实际上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书面成文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是以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控制度,凭经验加以简单控制,仅就其开支范围、标准加以限制,对业务流程控制过于简单,出现问题时缺乏统一规范的处置依据和标准。
3、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据我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而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的,除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然而,目前我国个别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只是由不具备基础会计知识的办公室人员兼任,他们的财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匮乏,业务素质较低,对违反财经法规和违法违纪的行为缺乏辨别和拒绝能力。这些单位的财会人员还不能适应内部控制的要求,造成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不强,内控效果较差。
4、预算控制相对弱化。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预算控制得到了一定程度加强,但仍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一是预算编制还比较粗糙。目前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仍根据当年财政状况、上年收支实绩、预算单位自身的特点和业务进行核定,大部分都还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二是预算刚性不够。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预算调整追加较为频繁,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5、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制度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虽然,目前大部分行政单位成立了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人员一般由财务人员兼任,没有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缺少一定的独立性。而财政、审计部门作为主要的监督机构,其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仅停留在一般经济事项的监督上,缺乏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完善。
6、固定资产管理比较薄弱。相当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按规定建立起定期财产盘点制度,对于购置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未按规定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资产保管责任不明确,资产处置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不明确等,极易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账外资产也时有发生。
二、加强行政事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内部控制的不足,应该分别从上述方面加以改进,它们分别是: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考核。具体措施如下:
1、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可以通过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学习,以及各单位财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适时宣传等多种形式,使单位负责人真正确立起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2、对于预算管理、资金拨付与费用支出管理、报销审批程序以及对错误核算与错误支出的纠正等等经济活动等方面,确定单位自控的重点和目标,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关系,为每个组织划分责任权限,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因事设人,视能授权,责任到位,且责权对等,以增加组织的控制意识。加强单位内部牵制制度,建立健全授权批准控制和职务分离控制制度。在具体业务分工上,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有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并且与之衔接的部门或个人能自动地对前面已完成工作的正确性进行检查。
3、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相容机构和岗位之间全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而预防发生错误和弊端,做到防范于未然,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与完整。其次认真抓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避免会计工作手续不严与职责不清的现象发生。三是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按照会计处理程序所包括的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账簿设置与记账要求等内容。通过会计处理程序控制、手续控制和复核控制等措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四是严格内部核对制度。对已完成的经济业务记录进行复查核对,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是控制记录使其正确可靠的重要方法。会计复查核对主要在预算、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财产物资安全性等方面加以控制。
4、完善部门预算制度,首先是要进一步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力争将各部门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部门预算的实施范围,并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度;.其次是将部门预算与单位内部的责任预算有机结合。预算单位要增强法制意识,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控制集体舞弊行为的发生。着重抓好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财政授权支付资金的管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套取财政资金、挪用专项资金、挪用专项资金、随意更改预算以及占有、破坏集体资产以及不按照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申请使用财政性资金等问题要加以解决。
5、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层次,强化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对内部单位定期进行各项审计,并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效果及其实施的有效程度作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财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合规。内部审计人员要提高政治素质、审计业务素质、审计法规素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加强跟踪落实审计决定、审计意见,真正做到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
风险是造成损失的最大可能,防范和化解统管会计岗位工作风险,是会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应时刻把防范风险放在首位,充分认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性,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范该会计岗位的操作风险。为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收支行为,透明财政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均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主要有流水作业制和二人岗组制两种业务操作模式。
三、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造成的原因也相当复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算环节与结算环节风险;财务经营与决算环节风险;管理制度与员工素质风险;政策性与体制性风险。综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种种表现形式及成因,防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改革现行分散型的会计核算体制,建立新的集权管理型会计核算体系;深化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加大对员工素质的教育培训力度。参考文献 范青云.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4:53-54.2 牟宗田.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浅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4:256.3 林兢,黄志霞.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执行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2,08:86-110.4 宣杰,盛锁岩,常荣.河北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与建议[J].企业经济,2012,10:169-172.5 李莉.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机制[J].企业经济,2012,03: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