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指导过程记录表[范文模版]
XX 学院财经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记录表 姓名
学号
班级
论文题目
指导教 师姓名
职称
联系电话
教 师 指 导过程记录
指导内容:
指导时间:
指导教师意见:
本表由学生根据每次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如实填写,一般不少于 4次指导记录。
教 师 指 导过程记录
指导内容:
指导时间:
指导教师意见:
教 师 指 导过程记录
指导内容:
指导时间:
指导教师意见:
教 师 指 导过程记录
指导内容:
指导时间:
指导教师意见:
教 师 指 导过程记录
指导内容:
指导时间: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注:1、本表由学生根据实际指导情况如实记录; 2、可手写可打印,如不够可续表。
第二篇:毕业论文指导记录表
第 一 次指导主要内容记录
老师在授课时于我们分析了论文应该注意的事项,讲述了相关论文的格式和一些有代表性的论题以及阅读资料的重要性,大体内容如下:
1)首先是选题。题目的确定意味论文大致内容的确定。所以在这方面要选好想好。
2)有了题后,就要查阅论文的相关资料以及书写时注意论文的书写格式,要清楚哪个地方能用什么资料?用什么?哪个地方不能用?为什么不能用?
3)老师重点指导阅读相关资料,并指点写作方法。
学生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 二 次指导主要内容记录
就一些关于毕业论文计划进程表的制定等方面的问题。老师通过电话对我 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指导。从而让我对毕业论文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对我的论文提纲的提出修改意见,并在构思论文的框架、行文及思想表达上给于补充.从而我在整理上完成论文初稿。
学生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 三 次指导主要内容记录
审阅初稿,老师对初稿作出修改,提示论文观点存在的问题,调整文章布局,在行文、语言表达等提出观点。格式方面作出要求并提出修改的具体意见或建议。从而为我下一步的继续增加了信心。
学生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 四 次指导主要内容记录
老师对上一稿作出修改。并对文献综述进行指导。通过几次修改最终定稿,并做好注释、参考文献、资料装订等扫尾工作,最后我还是得到了老师的肯定,终于完成了论文,从而形成定稿。在这我很感激指导老师对我们的帮助,让我的大学时代有了个好的结束,为我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最后想说声,老师,您辛苦了!
学生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三篇:社区居民心理咨询过程记录表
社区居民心理咨询过程记录表
姓名:
年龄:
性别:
编号: 日
期 心理问题
一对一心理疏导过程 医师评价 自我满意度
第四篇:教学过程设计小组讨论记录表.
“教学过程设计”小组讨论记录表
讨论主题:问题化教学过程设计 主要形式:小组讨论
讨论时间: 2012.11.26 地点:网络
出席成员:曹亚娟 郭海军 曹潇
目标:
通过讨论,能够简单表述、教学情境、教学任务、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阐述自己在教学情境、教学任务、教学活动设计时的想法。
议题:
教学过程的作用有哪些?
为什么要设计教学情境、教学任务?
你设计的教学情境、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
讨论实录:(自己参与的讨论和主要意见)
1、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发展的中重要成果,教育技术参与教育过程,改变了整个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因此,我认为学习教育技术对我们来说,特别是
对去学校教书的人很有意义。
2、首先 要把好问题教学的设置关 课堂教学问题的提出 要基于文本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 要有明确的目的。把问题设在教学的关键处 思考的转折点 探究的规律上。要问到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热点”上 唯其如此 方能引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备课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备课中要占主导地位。课前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主动探索知识 为课堂提供基础 为教师的备课提供准备材料。教师要深钻细研教材 同
时还要重视学法指导。根据文本特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 形成具有针对文本特点的思维方法。但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 决不意味着搞“放羊式”教学 而是要求教师自己备课中感受学情的疑点 及学生自主探索中出现的疑问 重点加以筛选归类的过程 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案、学案 应随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不断加以修正。课堂教学问题的筛选 要充分利用合作讨论的形式。要从小组讨论中个人的“我怎么看”通过互动讨论变为“我们怎么看”统一组员的认识 为教师备课解题提供基础材料。新课堂教学设计再不能不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 不分析学情 依照教参式教案 面面俱到 做永不放心的讲解。总之 在新课堂教学中 问题教学要本着面向全体学生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宗旨 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新理念 构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观 扎实培养学生 创新意志和创新能力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评价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知识之母。教学经验表明,观察能力强的学生,通常能迅速、准确和完整的感知事物,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且在单位时间内观察到的事物多,因而在学习上,表现出知识积累的丰富。而观察力弱的学生,往往对事物的感知迟缓,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长远的观点看,观察能力的强弱将关系到学生毕业后从事创造性劳动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水平。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化学教学中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由于多种因素,过去的中专、中师升学,受目前升学压力的影响,特别是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以分数论,以学校升入重点中学的指标论成败的压力,使我们较多的化学老师在中学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学生“双基”的训练和自学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在升学考试中难以考查的实验操作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却时有忽视。于是,在黑板上“做”实验,在老师的嘴巴里“看”现象,单纯地让学生背实验操作,背化学现象的情况,可以说屡见不鲜。这样势必影响学生观察能力的增强而削弱其学习后劲,不利于他们今后学业的进一步提高。
自我评价:
1.我对本次讨论活动的态度(10分)2.我对本次讨论目标的达成度(10分)3.我对本次讨论活动的参与度(10分)4.我对本小组在讨论活动中的表现(10分)5.我对本次讨论的任务完成情况(10分)
综合得分:50
第五篇:记录表
2011.7.6 张明明的班长费用(7.7)问一下贝贝(租好了 但是王桂芳没给坐上,贝贝答应
和王桂芳说说)(订正完毕)
2011.7.7 BSC 考核完成(上午)注:分别计量处糖化 清酒的量
2011.7.8 报给王桂芳的奖金数额已经更正六月份的那三个人的2011.7.9 董晓红的200元放在工资里边了
2011.7.10 以后出现订单做不上的情况,积极向上汇报
2011.7.11 水电气 在一出现之后立即核对一个单耗 一旦数量多了 立即与李向红交流 2011.8.8财务部规定:每月六号之前打完自己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