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推荐5篇]

时间:2019-10-23 06:3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

第一篇: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

摘要 本文讨论了比较句中不对称的对象及其原因,笔者认为:比较句中的不对称是比较前项与后项的不对称,应该从句法语义层面来考察。同时造成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比较前项的隐含及后项的省略。

关键词 比较句 比较项 省略 隐含

一、引言

比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人类在对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感知经验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投射于语言,比较就成为语言中普遍存在表达事物异同和高下的语法手段。因此,比较句很早就受到语言学家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

比较句通常由比较项、比较点、比较结论、比较值四个方面组成。由于比较项的复杂性,所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在对比较句的比较项不对称现象进行研究时,有必要对比较项不对称的对象以及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

二、不对称的对象以及范围的界定

以往的研究观点认为:比较前项位于介词“比”之前,后项位于介词“比”之后且前项与后项在词类与句法结构上是完全相同的;同时“比”前的成分等于比较前项,“比”后的成分等于比较后项,若“比”前后的长度不相等,该“比”字句的比较项就是不对称的。如对于如下的例子以往的研究学者就认为这是不对称的。

(1)我的书比他多。

(2)我的书比他的多。

仅从形式上看,这两个句子中的“比”前后项的长度是不同的,故有人认为这两个句子都是不对称的。但在(1)句中,比较的是人,强调的语义比较的是“我”和“他”,也即比较前项是“我”,后项是“他”,比较点是书。因此,(1)句是对称的。在(2)句中,比较的是我的书和他的书,比较前项是“我的书”,后项是“他的”,比较点“书的数量”并没有出现。

在(2)句中,比较前项是名词性的偏正结构而后项是“的”字结构,两者在句法结构形式上是不平行的,自然也就是不对称的。

我们认为仅从形式来界定对称与否是不合语法事实的,这样只会无限制的扩大“比”字句不对称研究范围而造成无规律可循。真正意义上的对称与否应从句法语义层面来考察。首先对称与否是就比较项而言的,不是就“比”字句而言的;其次还应明确区分介词“比”前后成分与比较项的关系。能出现在介词“比”前后的不仅是比较项,如比较主体、比较点等也可以出现在该位置上。因此,比较句的对称应该是比较项的对称,只要比较的前项和后项的结构长度相同,那么“比”字句就是对称的。

三、造成不对称的原因

造成比较句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比较前项的隐含;二是比较后项的省略。

(一)比较前项的隐含

1、比较前项隐含以及原因比较前项和比较后项是句子中相异的两部分,是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理论上讲,这两部分往往不应该隐含,应该同时出现在“比”的前后,但是在语言中比较前项往往会隐含。试看以下的例句。

(3)气色比原来好多了。

在上例中,比较前项没有出现在原文中隐含了起来,从而造成了句子的不对称。那么比较前项为什么能够隐含?考察例句我们发现,尽管比较前项隐含了,但是比较后项都无一例外的强制性出现。从语义层面讲,比较前项是比较的主体,是目的物。而比较后项则是比较的客体,是比较的参照物。一般而言,参照物都是有定的,是先于目的物而存在的,且是必须先出现的。因此,作为参照物的比较后项必须出现在“比”字句中,否则就无从比较。例如:(4)他比你高。———*你比高。

一般情况下,由于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都属于同一基本的比较范畴,这样两者才有比较的价值和可比较性。那么,比较后项的必然存在也就确保了即使比较前项缺失句子也能独立成句的可能性。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比较后项的语义特征扩散激活出相关的前项来。

2、比较前项隐含的条件

(1)比较前项是“现在时”时———无条件隐含当比较前项表示的是现在的时间,比较后项表示的是过去的时间时,比较前项是可以隐含的。例如:(5)他比过去帅气多了。

我们可以根据比较后项表示的时间词语激活出前项来。根据比较句对比较项的要求,一般比较前后项都基本属于同一语义范畴,比较后项表示时间,那么比较前项自然也表示时间范畴,并且与比较后项表示的时间是不发生在同一时间段,这样二者才有可比性。时间不同于空间,是一维单向的,如果把时间看成一个线性连续的时间轴的话,能够与表示过去的时间段相比较的可以是现在时也可以是将来时。那么,如何来确定从缺的前项表示的时间段呢?认知语言学认为:从人们对于时间的认识心理来看,“眼见为实”是人类最朴实、最基本的认识原则。眼见的现实是“现在时”的认识基础,它不言自明,所以多数语言中现在时都是用的无标记形式。“现在”时间相对于其他时段的时间来说是最重要、最显著的,它与说话人的话语时间最紧密。因此,除非特别的说明,“现时”的时间是可以缺省的,交际双方也都默认“现时”的缺省。

由此,我们就能从比较后项的语义推导出从缺的前项来。

(2)比较前项是“过去时”———不能隐含比较前项表示的是过去的时间,后项表示“现在”的时间,前项一般不能隐含。例如:(6)她第一学期比这学期进步得快。———*她比这学期进步得快。

在没有上下文的语境情况下,省略了比较前项这些句子独立成句的合法性似乎值得怀疑。我们知道“时间”是流动的,跟现在时能形成比较的时间段可以不止一个。“现在”与“过去”与“将来”都能形成比较。当比较后项表示“现在时”,由于比较前项无法唯一确定,所以不能隐含。因为我们不清楚比较前项缺省的是什么,虽然可以根据其他成分的语义信息判断比较前项是表示“过去”的时间词,但最终不能确定它具体表示过去时间段。

(3)比较前项是“将来时”时———不能隐含(7)天气预报说明天会比今天热。———*天气预报说比今天热。

同样,在没有上下文语境的情况下,比较前项是将来时,后项是现在时,前项也不能隐含,因为比较前项没有办法进行唯一的确定。

(二)比较后项的省略

1、比较前项的省略有些比较句的不对称是由于比较前项的省略造成的例如:(8)李家的老人与祁老爷同辈,而且身量只比祁老爷不到一寸。(老舍《四世同堂》)在上例中,“比”字句的比较前项没有出现是空缺的。

(8)空缺的是“李家老人”。比较前项的空缺也是有一定条的:在一定的语境中,比较前项既是“比”字句的比较前项同时也是“比”字句的主语,且已经在上下文中出现过了,“比”字句中就不再重复出现了。这种比较前项的空缺是“语承前省略”造成的,真正意义上的“省略”。该类比字句是真正的不对称。

2、比较后项的省略

前面说过,在“比”字句中,比较后项必须强制出现,则无法构成“比”字句。但这并不等于比较后项完全不可省略。有时,比较后项的某些成分也是可以省略的。例如(9)我的孩子比他的大。

上例中,比较后项没有完全出现,中心语空缺。这种缺都是由于后项承前省略与前项的相同成分造成的。

四、结语

以上我们简要分析了比较句中比较项不对称的范围及原因。我们认为:研究比较句的不对称应该摒弃过去只形式的角度来判断不考虑语义的狭隘视角,只有明确了一点我们才能更科学地描写解释比较句不对称机制。

第二篇:比较句教案

比较句教案

总结格式

1、拿出英语课本和语文课本 这两本书哪本厚? 英语课本厚。

这时候我们还可以说:“英语课本比语文课本厚。”(板书)

2、拿出两支笔(绿色和黑色)这两支笔哪支粗? 绿色的笔粗

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绿色的笔比黑色的笔粗。(板书)

3、总结格式:A + 比 + B + adj(板书)操练

1、展示ppt,西瓜和苹果 西瓜便宜还是苹果便宜? 苹果便宜。

我们用“比”字句怎么说? 苹果比西瓜便宜。那么西瓜和苹果那个贵? 西瓜比苹果贵。那苹果大还是西瓜大?

引导学生自己说:西瓜比苹果大。那苹果和西瓜相比,哪个小? 引导学生自己说:苹果比西瓜小。过渡:

1、展示ppt(摩托车和自行车)摩托车和自行车哪个便宜? 提问学生—自行车比摩托车便宜 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提问学生-摩托车比自行车贵

对,摩托车比自行车贵,我们还可以说,自行车没有摩托车贵。(板书)

2、老师的头发长吗?黄叶笛的头发长吗? 老师的头发比黄叶笛的长。黄叶笛的头发比老师的短。用“没有”怎么说? 黄叶笛的头发没有老师的长。(板书)总结格式:A + 比 + B + adj B + 没有 + A + adj 操练:姚明高还是小贝高? 姚明比小贝高 小贝没有姚明高。看图说话

下面我们来比一下尾巴,猫的尾巴比鱼的怎么样? 猫的尾巴比鱼长。

鱼的尾巴没有猫的怎么样? 鱼的尾巴没有猫长。提问学生

孔雀的尾巴比猫漂亮。/猫的尾巴没有孔雀漂亮。天天比Cindy高。/Cindy没有天天高。Cindy比Angela瘦。/Angela没有Cindy瘦。出租车比自行车快。/自行车没有出租车快。

第三篇:国际反腐败比较研究论文

国际反腐败比较研究论文

题目名称:国际反腐败比较研究 系部名称:法律学院民商法

班级:1341班

学号:***

学生姓名:闫卉卉

指导教师:杨小辉

2014年4月

论文题目:阅读《双重悖论》有感

腐败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腐败”一直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人们常认为,腐败问题越严重,经济增长越缓慢,但《双重悖论》将颠覆你对“腐败”的理解。作者大胆提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腐败共存的悖论,腐败并没有遏制中国的经济增速。魏德安教授是一名专门研究腐败问题的资深专家。他深谙各国腐败的特殊性。在本书中,在剖析了韩国、中国台湾、赤道几内亚、塞拉利昂等国家或地区的腐败问题后,魏教授总结了发展性、退化性和掠夺性等几种腐败形式,然后指出:中国的腐败具有特殊性,虽然腐败的本质与上述国家或地区没有区别,但在对经济的影响上却大相径庭。

如果我们把中国经济与腐败问题摆在一起,则得到了一个悖论,经济学家们认为,腐败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但在1992年—1996年的中国清廉指数有所增长,腐败研究的新正统理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应该下降,经济发展受限。然而,我们看到腐败加剧,高增长率与经济高速发展。由此,我们发现有三个明显的矛盾之处:

1.腐败率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实施快速增长之前就明显提高。

2.经济增长最迅速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腐败态势加速恶化时期正好吻合,依据是被起诉的高官数量及粗略计算的受贿金额。

3.虽然清廉指数和专家对腐败真实程度的主观估计都翻了一番多,中国经济依然在快速增长,而腐败仍在加剧。

由作者的观点我们不难得出中国腐败问题恶化与经济快速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矛盾。虽然新正理论认为中国的腐败问题恶化会降低经济增长率,并且阻碍发展,但现实正好相反,出现了双重悖论。作者认为“中国特色腐败”与其他国家腐败并没有本质区别。中国的腐败不仅包括广义的腐败,还包括更严重的,过度的掠夺性腐败。作者认为对此现象可以用3点来解答:第一,在腐败问题恶化之前,中国已经经历过几轮经济改革,中国经济长期遭到的压力得以释放。经济改革后腐败才开始恶化,这种先行后续的关系决定了腐败对经济的影响方式。第二,腐败侵蚀的不是现有的价值,而是价格双轨制催生的新增价值。第三,随着日益恶化的腐败,中国开始开展腐败斗争,虽然这种斗争并不完善,而且效力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腐败,防止其恶化到不可控制的地步。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也加剧了腐败。不仅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如此,美国的波士顿“大挖掘”项目。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恰巧开始在经济增长快速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因此,国家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巨额资金加剧了腐败态势。

作者认为,20世纪80年代初腐败开始呈现增长趋势,但是高级别的腐败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加剧的,此时经济改革已经启动了10年。而腐败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启动经济改革后才开始迅速增加的,而且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而呈现了爆炸式、几何式的增长。经济改革刺激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刺激了腐败问题的恶化。

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中国特色的腐败”带来一个根本的问题:发展和腐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共生的还是寄生的?如果是寄生的,那么腐败会给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在增长较快的时候,这点可能不那么令人担心,但随着今后增长逐渐放慢,腐败的影响会变得日益沉重。如果两者的关系是共生的,那么过去由市场化带动的增长会催生更多腐败的土壤,而这种情况今后还会继续下去。

“中国特色的腐败”。在中国改革时代伊始,腐败只是零散而不集中的,并非“根深蒂固的”。朝着更市场化的体制来改革计划经济为加快增长提供了激励因素和动力,同时也为新的和更有利可图的腐败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在韦德曼看来,这种新形式腐败的核心就是“双轨价格体系”:也就是从计划经济的定价朝着由竞争性市场决定的价格的转变。这一改革过程影响了商品、投资、土地、建筑以及最突出的官员向市场买家出售政府资产的价格。这些买家既有私企,也有国企,这些国有企业本身也经历了通过向私人买主出售资产而实现不同程度私有化的过程。在这些交易中,更低的控制价格和更高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套利交易给参与者的寻租行为提供了非常有利可图的机会。

作者认为中国改革后“价格双轨制”为腐败官员的权力寻租行为提供了充裕的空间,这也是中国腐败独具特色的核心所在。同样地,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在改革后蓬勃发展,因此,腐败只是腐蚀了改革后经济增长的部分,还未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危害。但如果不能合理地抑制腐败,中国经济增长与腐败并存的双重悖论将不复存在。

对此,作者指出,国家控制应该从经济中“撤出来”,不管这种撤出对今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是遏制还是推进,都能够有效地削减腐败。他同时认为,中国政府的反腐决心和力度非纸上谈兵,中国有能力并且正在努力消除腐败。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自十八大以来,众多省部级高官下马,大小腐败事件都被揭露了出来。反腐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作者对中国腐败工作的乐观和信心。但是,新的形势下反腐斗争依旧严峻,我们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腐败。相信只有这样才会取信于民,深得人心。

第四篇:比较句语法教案

《今天冷还是昨天冷?》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 授课学时:1课时(45分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本课语法、句型,并在学习中巩固已学知识。

2、使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难点:掌握比较句及其变式句的用法及表达。

二、教学要求

语法

1、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本课的重点句式,掌握本课语法点的结构;

2、根据本课所掌握的语法知识,能够多造简单的句子,继而能够举一反

三、灵活运用。练习

能独立完成练习题目,要求正确率达到80%。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语法:

1、比较句的基本类型

2.比较句的变式句 3.比较句的否定式 4.比较句的疑问式

四、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语法内容

“还是”的用法:

2.学习本课的语法

提问“长沙的天气特点是什么?”引出课文中比较句的基本类型。

早晨

中午 凉。(板书)

① 比较句基本类型:A比B+形容词 例句:爸爸 比 妈妈 高。

苹果 比 香蕉 好吃。

今天 比 昨天 冷。练习:给出一组条件,让学生用“A比B+形容词”造句 条件:小明18岁,小丽10岁

苹果5元一斤,橘子2元一斤

第十课20个生词,第十五课25个生词

变换上述练习题的句式,引出比较句的三种变式。

小明 比 小丽 大多了。/小明 比 小丽 大八岁。

苹果 比 橘子 贵一些。/苹果 比 橘子 贵三元。

第十课 比 第十五课生词 少一点。/第十课 比 第十五课生词 少五个。

② 通过分析例句,归纳比较句的变式句型:A比B+形容词+一点儿/多了/ 数量补语

通过调换比较项A、B的句法位置提问。如果把“中午”放在前面,怎么说呢?

中午 没有 早晨 凉。(板书)

③ 分析例句,总结归纳出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否定式:A没有B+形容词

练习:改写句型1的练习

通过对话练习,引出比较句的疑问句式。

A:____________?(今天冷还是昨天冷?)(板书)B:今天比昨天冷。

A:_____________?(你高还是你弟弟高?)(板书)B:弟弟比我高。

④ 归纳比较句“A比B+形容词”的疑问式:A+形容词+还是B+形容词? 练习:用句型1中的练习题条件,做比较句疑问句的练习。

3.综合练习

1)用比较句完成对话

A:今天热还是昨天热?

B:________ A:爸爸年纪大还是妈妈年纪大? B:________ A:你比弟弟高多少?

B:________ A:今天比昨天高几度?

B:________ 2)句型变换(用其他三种句式改写)我比弟弟大两岁。他比我高5厘米。

4.布置作业:

1)复习所学语法,在日常交际中熟练运用。2)完成课后习题。3)预习下一课。

第五篇:对外汉语比较句教学

快捷汉语比较句教案简洁版学生用

-----刘冰冰

比较句

说明:比较句用来比较不同人或事物在性状、程度上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种格式。1.A + 比B + 形+(数量补语)例1:南方比北方热。肯定式。

例2:他比我高一点儿。数量词一定放形容词后,不可前置。

例3:这个问题不比(没有)那个问题难。否定式为“ A + 不比/ 没有+ B + 形容词”, 后边一般不加数量补语。

注意:形容词前一定不能有程度副词“很、最、非常”等。

2.A + 比B +“ 早、晚、多、少”+ 动+ 数量补语+(宾)例1:我比他早来半小时。例2:他比我少学了二个月汉语。注意:

1.“早、晚、多、少”等一定要放在来、学等动词前,不能放在“比”前。2.表示动作发生的语气助词“了”一定要放在动词后边,其他成分前边。3.这个句型的否定式“ A + 没有+ 比+ 早/ 晚/ 多/ 少+ 动”不常用。3.A + 比B + 动+“得.(形)”(程度补语)例1:他比我跑得快。

例2:他写汉字比我写得好多了。动词后有宾语时, 还可以说: 他汉字比我写得好多了。例3:他不比我说得好。否定式为“ A + 不比/ 没有+ B + 动+ 得+ 形”。形容词后不能再加“ 一点儿、一些”等。注意: 1.形容词补语后边还可加“得多“”一点儿“”一些“”多了”等, 但形容词前后不能加“ 很”“ 最”“ 非常”“ 极了”等词。

快捷汉语比较句教案简洁版学生用

-----刘冰冰

2.形容词补语后边不能加表示具体数量的短语,如“十分钟” 等。

4.一天比一天(一个比一个)例1: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 例2:我们班同学一个比一个聪明。注意: 1.主语一定要放在“一天比一天”等的前边。2.这个句型没有否定式。5.A + 比B + 更(再、还)..说明:这个句型表示“ B 已经是比较(很).., A更..”。

例1:这个房间比那个更大。那个房间是比较大的,这个则很大。例2:今天比昨天还热。昨天已经很热,今天非常热。

例3:我认识的人里边没有比她更(再)漂亮的了。她最漂亮。

例4:这件衣服就是比别的再便宜,我也不买。对这件衣服不满意,很便宜也不会买的。注意:这个句型的否定式为“ A + 并不比+ B + 更(再、还)..”。

6.A + 跟(和、同)+ B..一样

例1:他的大衣跟我的一样。否定式是“ A 跟B..不一样”,不能用“ 不”否定“ 跟”。例2:他跑得和以前一样快。“一样”后还可以加形容词。

例3:我汉语说得没有他好。否定式常用“ A 没有(不如)B..”来表示。

注意:1.强调A、B 很接近时,可以说“差不多一样”“几乎一样”“完全一样”,不能说“ 很一样”“ 非常一样”“ 最一样”。

2.一定不能把“比”和“(不)一样”“(不)相同”“差不多”等词一起说。

7.A + 有(没有)B + 这么(那么)+ 形

快捷汉语比较句教案简洁版学生用

-----刘冰冰

例1:儿子快有爸爸那么高了。肯定式。例2:北方没有南方这么热。否定式。注意: 1.“有”表示达到后边事物的程度。2.不能把“有”和“一样”一起说。

3.B 指近的事物时用“这么”, B 指远的事物时用“那么”。当A、B 同在近处时,可用“这么”、也可用“那么”。

8.A +(不)像 B + 这么(那么)...例1:这个小姑娘像她妈妈那么漂亮。肯定式。

例2:他不像哥哥那么爱游泳。否定式,也可用“A + 不如/ 没有+ B+ 这么(那么)..”。

9.A + 跟(同、和)B + 这么(那么)...例1:他的汉语水平跟高班学生那么高。肯定式。

例2:这个孩子没有姐姐那么聪明。否定式,也可以说“ A 没有B 这么(那么)..”。注意:否定式中,不能把“不”或“没”与“跟、同、和”一起用。

10.A 不如B...例1:我不如他努力。“A 不如B”后边常是形容词。

例2:他写汉字不如我写得好。“ A + 动+ 宾+ 不如+ B”后边要用“动+ 得+ 程度补语”。注意:这个格式只表示否定。

下载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汉语比较句比较项的不对称研究论文[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外动画的比较研究(论文)

    (一) 中国动画的现状随着近几年日本动漫的飞速发展,国内的竞相模仿也已到了令人反感的地步。这样的邯郸学步,甚至让日本动漫画家都提醒:中国的动漫要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内涵......

    数学与文化比较研究论文

    数学一直是形成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又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这种观点在许多人看来是难以置信的,或者充其量来说也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这种怀疑态度完全可以理解,它是一种普......

    比较学论文

    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历史、现状与问题 摘 要:中国的比较新闻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蹒跚起步的,而真有所发展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比较新闻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

    比较公共行政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01 比较公共行政 论文题目:浅析西方政府职能理论的演变 学生姓名 李依键 专 业 公共管理 层 次 专升本 批 次 132 学 号 w13......

    比较句语法教学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汉语初级水平的蒙古初中学生 学生人数:18人 课题名称:大卫比汉斯高 课时安排:2个课时: 1、 第一课时:比较句的基本用法和句式 2、 第二课时:比较句的否定式和拓......

    否定比较句-passage 11

    11. 否定比较句 I couldn't agree more.我完全同意。 You couldn't be better off, could you?你现在境况再好不过了,是吧? Nothing is farther from the tru......

    《论语》使动句和使字句的比较研究

    《论语》使动句和使字句的比较研究 【摘 要】在古代汉语中,使动句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它的动词和宾语之间关系虽然是“动宾”关系,但是较为特殊。而使字句是兼语式最主要的......

    中外行政征用制度比较研究论文

    按照《辞海》的解释,征用是指国家依法将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收作公用的措施。2我国宪法上对征用的规定出现在第10条第3款中,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