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精选5篇]

时间:2020-10-28 15:01: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有效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第一篇: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育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与影响,很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展时,依然以知识灌输为重点,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阅读教学变得枯燥乏味,直接扼杀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与兴趣。对此,教师应该在深入反思的前提下,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引,通过对于阅读手段的优化,来提升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质量。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1

一、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

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为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在现今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禁锢小学语文教学的“三中心”被打破了。

1.破“课本为中心”

语文课不再是“教教科书”

语文不再当作纯粹的知识体系学习,教学目标为通过学生主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2.破“教师为中心”

师生关系得到一定调整,由以往的知识授受关系,调整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真正拥有学习的权利。

3.破“课堂为中心”

改变封闭、僵化的“小语文”,倡导开放的、生成的、充满活力的“大语文”。语文学习重整体感悟,重培养语感,重情感体验,重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成绩是可喜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今天的中小衔接教学研讨会,旨在互相了解,互相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三)小学语文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讨论、表演

2.多媒体的课件精美即是现代化教学的标志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是体现教学民主的好方法

4.多多提供课外资料就是有课程意识

5.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就是要反复读

6.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预设的问题

7.新课程的语文课要像活动课一样热热闹闹

8.学生质疑其实是走过场,问题是教师预设的

课程改革提倡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应该是主动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角,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反对教师满堂灌以及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

三、高年级阅读教学应当担负的任务。

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做有道德、有文化、有品位的人。

(要求:阅读教学要有较大的阅读量。要通过精读,学会朗读、默读,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通过略读,粗知大意;通过浏览,学会迅速提取有用信息,学会根据需要加工、应用信息。还要学会理解地读,批判地读,欣赏地读。有了一定阅读量的积累,有了阅读方法的积淀,便会形成较强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要求:阅读教学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应发展思维。要学会一边读一边想,读文章想画面,培养再造想象能力;要学会凭借文本,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会个性化、有创意的阅读,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学习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述见闻、表达思想的方法。

(要求:阅读教学既重视读,又重视写。很多高年级课文,都昭示着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的写法。教师要落实从读悟写,从读学写。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学读、学写,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四、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到。

课程内容>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语文学科特点决定的)

课文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当中。

语文难教,难在靠教师钻研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的问题。

1.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教师视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课文的教学目标。(钻进去,跳出来)

2.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结合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可以是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等。教学内容不宜多、泛、没有章法。扣住学生的疑点展开教学,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一种简便方法。

(二)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步骤清晰。

要下决心改变烦琐的问答式教学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的套路。

基本教学环节:

1.学生自由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句段,有初步感受(了解主要内容,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交流,整体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或理清文路。

3.梳理学生问题,结合教学前预设,确定本课教学重点。

4.学生默读重点段落,或感兴趣内容,体会语句含义,感受语言表达特点,练习写批注。

5.师生共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力求一课一得。

6.回归整体,对课文赏读、积累背诵或局部写法迁移的练习。

(三)教学方法多样,年段特点凸显。

因课文题材、体裁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高年段:

默读、浏览、感情诵读、自由读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品词析句、谈体会

问题少提,书要多读;读书要有目标,有层次。

一个学生,如果没有经历过痛苦的思考,并从思考过的地方生长出自己的思想来,那么,他就不能真正体会到受教育的快乐。一旦我们只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轻松感和单纯的心灵的愉悦,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考力便会被这种所谓的快乐教育所磨钝,再也没有力气去探看复杂的世界。

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如果教师的思考力已经赢弱得以至萎缩,我们就不能指望他的学生却拥有强大的思考能力。

(四)注重读写结合,加强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量145万字。

阅读,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幸福。

建议:

安排语文课上读课外书,读整本书,师生共读,注重读后交流。

教师应教给学生读书、看报的方法,做摘记的方法,写心得的结构。

坚持,坚持,坚持,最终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

(五)小学语文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的内涵:

(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知识与技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3)过程与方法:语文学习策略;语文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反思。

五、小学生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二年级)

教给学生几种常用的查字典方法后,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查字典比赛,并布置学生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进行预习。

(2)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入学后)

认真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对学生书写要求应明确,并坚持严格要求,重视鼓励先进。

(3)养成积累运用的习惯。(三年级)

中年段开始,指导学生建立摘抄本,鼓励学生分类摘抄,并积极运用。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一年级)

阅读是提高语文学习的关键。尽早取得学生家长的配合,和家长一起,保证学生有读书的时间与条件

(5)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五年级)

高年级开始,指导学生学会几种记读书笔记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定期指导学生写读后感。

(6)养成高声朗读的习惯。(一年级)

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句子、文章的意思,教师通过示范、配乐等方法指导学生高声朗读。教师可适时开展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7)养成背诵诗文的习惯。(二年级)

利用黑板报和上课前五分钟时间,鼓励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由学生抄写在黑板报上,教师定时或不定时指导学生背诵。

(8)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一年级)

通过指导学生练习说一段话、写几句话,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班级、学校、社会的变化,为习作积累素材。

(9)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二年级)

放低要求,注重鼓励,用教学零散时间鼓励学生加强交流。

(10)养成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的习惯。(入学后)

一年级入学后即教会学生如何听讲、如何发言。

六、教师应该终身学习

● 苏霍姆林斯基曾听一个历史教师上课,听课时竟忘了记录一个字,因为那课太精彩了。课后,他问那位历史老师:“你备课花了多长时间?”那位老师说:“我备这堂课直接时间15分钟,但是我一辈子都在备这堂课。”这就是所谓的,“用一生的时间备课。”

●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味;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七、教育家林格的观点

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八、小学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

教师要做个乐观、不抱怨的人

教师要做个好学、不懒惰的人

教师要做个精思、有涵养的人

教师要做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九、我们共同努力……

让小学生活成为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解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2

摘要:通常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效率来真正实现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也依赖于授课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要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第一要进行授课方式的创新与完善,第二是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的培养。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师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提出有效的建议。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载体,以“师”为主导,以“生”为主体,通过对于文本的多元化阅读,不断提升学生掌控阅读内容,获得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很多内容基本都以生活实际为基础,既是对于生活拓展与延伸,又是对于知识的内化与巩固。因此,教师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时,应该以学生认知实际为基础,以阅读内容为辅助,通过阅读形式的优化,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育与情怀的培育,让学生真正融入阅读内容所创设的知识情境之中,以实现阅读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双重推进。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学生就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能够逐渐地增加语文知识的积累,提升自己的词汇量,从而在人际交往沟通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得更加流畅。同时,通过难度适宜,内容丰富的阅读内容来进行教学,学生就能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能够提高识字学习的效率。

二、创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

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主体。阅读课程的学习则是学生简单阅读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课堂的气氛难免压抑,学生上课无法释放热情。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的创造,会提高学生阅读的热情。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置读书角,结合班级情况,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同时也鼓励班级的学生将自己阅读过比较好的书籍带到课堂中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鼓励学生做好摘要,记好笔记。开展读书漂流活动,组织好每周作文演讲活动,让学生在良好的读书氛围中,汲取知识营养。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活动中心等场地召开相应的阅读活动。在环境的烘托下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阅读主题来布置教室。小学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富有探索精神。教师在为班级打造读书角的过程中,就已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这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同时,阅读环境不一定只在教室内,教师还可以结合班级情况,将阅读的地点转移到户外,让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下进行阅读,效果会更加显著。

三、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实现阅读教学与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对于知识的更好应用。因此,学生阅读的效果,直接制约着其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开展时,应该将“读”与“写”有机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既会“读”,又能“写”,进而达到阅读教学更好服务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育的目的。例如,在阅读教学开展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开展自读,在“读”的过程中借助字典、词典自行学习文本中对应的生字、生词,然后在组织学生开展精读,自行总结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最后尝试撰写阅读心得,将自己的理解以写作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一阅读指导方式,既教给了学生阅读的基本能力,又提升了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敢于说出口,实现读与说的相互融合。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然后把自己所理解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够逐渐地抓住阅读的重点,突破阅读过程中的难点,在头脑中形成阅读的框架,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适当地增加一些即兴表演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快速地阅读材料,然后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文章。这样也能够在无形当中提高学生归纳知识、概括文章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量也在持续提升。对此,教师应该以学生好奇心驱使为导向,结合其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将诸多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内容融合至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此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应该以生活实际为基础,立足生活实践,多组织学生将阅读与生活更好融合在一起,通过诸多体验性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爱上阅读,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学会思考,提升兴趣。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顶碗少年》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民间传统技艺来进行讲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一些热点问题来进行阅读教学。例如,当前环境保护就是一个大家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当前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写保护环境倡议书,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得更加积极投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及时创新并变革阅读教学的模式。在传统阅读教学理念影响下,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更关注学生“读”的效果,但是却忽略阅读形式对阅读质量的影响。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教师应该将阅读教学的重点体现在阅读模式的创新之中,然后通过诸多灵活有效的阅读活动的开展,为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阅读内容实际及学生认知现状,采用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通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得学生的阅读热情得以持久性的巩固。然后通过不同阅读模式的切换,使得学生对于阅读内容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与掌控。例如,对于科普性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已有科普知识与阅读文本结合起来,开展阅读;对于故事类阅读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开展自读,然后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情况,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文章的掌握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灵活的应用课堂组织形式。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针对教师提出的阅读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交流,通过这种合作性的探究学习,学生的阅读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前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安排一些课后阅读任务,并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想与阅读反思反馈给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他们就能够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逐渐培养起语文阅读的语感,增加知识的积累。

(四)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还需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很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但效率却不够好。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给学生讲解一些适合他们的阅读方法,例如快读、跳读、查读等方法,并加强对不同阅读方法的训练。同时,不同文体的文章所需要关注的关键点也不同。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例如,在阅读记叙文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把握好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因素,而在写人文章阅读当中则需要关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而在阅读写景类的文章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景色的特点,分清景与情的区别。只有在正确的阅读方法的指导下,学生的阅读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主动地把自己出现疑问的地方及时地标注下来。在教师随后课堂讲解的过程中进行重点听讲。同时,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深入理解阅读材料,主动地提出疑问,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够得到激发。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默读的好习惯,不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声喧哗,避免在阅读的过程中,用手指指着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养成在阅读之后要做好读书笔记和阅读反思的好习惯。

四、结语

授课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有效的结合,可以使得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不断提高,不仅是让小学生主动配合教师的讲课,也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多读文章是阅读能力在数量上转变,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基础,但要想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则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需要正确方法的指引,其次是加强学生自主去学习,最后让小学生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作用。

第二篇:546-小学中高段习作有效评改的策略研究

小学中高段习作有效评改的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习作是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是情感交流的一个载体。《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习作的交流发表欲望,在中高年级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并改进对学生习作的评改,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打个分数,或几句评语了事。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作指导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改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核心和关键之一,习作评改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程标准提倡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还要努力使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习作,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然而在习作评改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有同感,教师认认真真地批改学生的习作,结果收效甚微。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没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只见耕耘而少见收获,使得习作评改走入了一个又一个误区,陷入“低效”的尴尬境地,主要表现在:评改主体错位、评改方式单

一、评改语言枯燥乏味、评改体系不完善等。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觉得非常有必要开展小学习作评改方式的研究,探索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特点的有效而又易行的评改方式,以便推而广之。

二、概念的界定 “评改”:“评”是指评价判别,分口头和书面两种。口头“评”即所谓“评讲”,书面“评”即所谓“评语”和“评定等级”。“改”指修改润饰,包括“自改”和“他改”。“小学生习作的评改”是指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所完成的习作进行评价判别、修改润饰等。“有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小学生习作评改方式的“有效”主要反映在学生主动参与和进步与发展的程度,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想改,会改,改得好。“想改”,是从习作的内部动机层面而言,是指所采用的习作评改方式,诱发了学生新的习作需要,推动他们主动进一步修改经评改后的自己的习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会改”,是从方法与技能的层面而言,即教师在科学组织评改学生习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逐步训练后,学生达到“自能修改”的水平。“改得好”,是就目标的达成度而言。就某一次具体的习作训练而言,是指学生修改后的习作达到了该次习作的要求;就某一学段而言,是指学生的习作水平达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该学段所提出的习作质量要求。小学生习作评改方式应以使学生“想改,会改,改得好”为选择标准,此之谓有效,否则谓之无效。

三、研究的意义及目标 1.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是针对目前小学习作教学的弊端而展开的对策性研究,研究成果对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特别是习作评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植根于小学习作教学实践,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重点运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边完善,所探讨的习作评改方式对二、三学段的每个年级一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推广价值,从而为大面积提高小学习作教学质量服务。2.理论价值

(1)叶圣陶老先生说:“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本课题将研究小学生自改习作的心理规律,探讨学生自改能力形成的途径。

(2)从学习动机品质来说,习作评改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不断增强学生认知内驱力的过程。通过评改,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成功的经验,也会遇到失败的教训。而这种新的认识、新的经验和教训又会使学生期望在下一次习作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这种期望和满足感就成了他们写好习作的一种重要的、稳定的推动力。本课题就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验,探索不同的习作评改方式对学生习作内驱力的影响程度,以便丰富和深化习作评改理论。3.预期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探索科学高效而又易于操作的小学习作的评改方式,从而激发师生双方积极性,最大程度改变“教师怕批作文”“学生怕改作文”的局面,使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并通过实验,拓展和深化小学习作评改理论,为丰富和创新习作教学理论作贡献。

四、研究的具体策略 “文成于改”,习作评改,能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与鼓舞,能有效地纠正学生习作中的漏误;习作评改,能给教师提供实际例证,帮助教师积累、总结批改习作的经验。可见,习作评改不仅是提高学生认识、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教师习作教学水平的重要一步。我们教师应如何对症下药,探索有效的习作评改指导之路,提高习作评改的有效性呢?

(一)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1.评改的主体:由独家评议转向众说纷纭 过去是“学生写习作,老师改习作”,一贯如此,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在多元化评价的实践探索中,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评改方式,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习作中,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全面的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评价,将自评、互评、集体评、家长评综合起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例如在每次的习作讲评课上,老师可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当作一篇即将学习的课文大声地朗读。自己读过后,让学生为自己的习作找读者,交换习作。学生在交换习作时,常常“犹抱琵琶半遮面”,关键要解决他们羞羞答答,很不情愿的问题。可在小组互读互评时,首先要求是“欣赏”,无论再差的习作,“读者”都必须找出优点,划出波浪线,并高兴地向赞扬对方;第二步用平和的字眼“提醒”,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习作训练要求,提醒对方怎样写才比较妥当;接着再次进行自评、自改。最后,让学生把习作带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2.评价的形式,由一花独放转向百花齐放

(1)书面评价: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写评语的形式,它以书面文字或其他符号形式对被评价者习作的整个动态过程和所得结果进行的综合评价的方法。

(2)口头评价:即施评者与受评者之间面对面以口语的形式进行交流、探讨 并作出评价的方法,直接又直观,有效又经济。

(3)量化评价:可以采用五分制、百分制或等级制。有些教师已经打破传统的做法,采取“基本分+附加分”等形式,用以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4)星级评价:根据多元评价理论,将习作评价解析成语言星、创新星、立意星、修改星等因素,采用一些可爱的带有卡通图案的五角星加以星级标示。3.评价的标准,由一视同仁转向因人而异

人是有差异的,而习作最具创造性和个性风采,最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差异,所以评价习作时必须考虑这一实际。张化万老师说“不要用经验作为评价未来的唯一准绳,不要因我们的迟钝否定儿童新奇的故事,不要过分强调合理性而扼杀孩子大胆新奇的想象。”换一种眼光看学生的习作,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1)延时多次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法是一次性的,一旦分数定下来,即使修改得再好,也还是那个分数,学生失去了再修改、再写作的动力。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互评时,对那些暂时不能得到高分的习作,要求学生先指出文中的成功之处,树立信心,再把需要修改的地方让学生重新修改。凡主动修改文章的,每改一稿,都在原来的等级分数上增加一个等级。如原来得“良”的,修改一次后,可以在记分册上记为“良+”,改得好的,可以跳一级记分,这样既给学生机会,又能调动习作兴趣。(2)亮点寻踪评价

当学生通过自我品读、评价找到自己认为最为满意的习作中的“闪光点”后,如“亮色开头”、“创意结尾”、“最具才情的靓丽标题”等,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将习作中的优美句段在班内读给同学听,使孩子们觉得自己就是“小作家”,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将学生自我评改后的稿子贴在“习作展示栏”上,要求该同学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品评修改,将“闪光点”通通地“挖”出来。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习作评价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习作学习的不同要求,以促进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和最优发展。因此,我们应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习作能力较弱的同学,注意充分肯定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更多地帮助他纠正错别字,把句子写通顺,调整文章的写作顺序,做到文从字顺;对习作能力较好的同学,帮助他准确地用字用词,学会锤炼语言,鼓

励他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体验。4.评价的内容,由注重习作转向人文关怀 古人云:“文如其人。”其实习作就是做人,习作评价必须强化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彰显学生的个性风采,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1)习作材料的准备过程:评价学生的习作可评价学生对材料的准备过程,占有的材料和占有材料的方法:由学生汇报或自我反思(习作前的准备是否充分; 有无事先思考还是临场准备;平时的阅读、思考是否充分等。)(2)三维的习作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习作教学的评价目标,也应从三个维度去体现,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习作教学的评价目标,可从知识和能力的进行评价:如数量速度、写作表达、突出优点和不足等;还可以对学生写作的过程和方法、情感与态度进行评价:是否做到写作态度认真、积极,按时完成习作,书写工整;是否诚实写作,感情真实、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不摘抄习作选里的文章;是否体验到习作的快乐,乐意写作,写完后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学生习作的情感与态度评价可通过家长、教师多次观察记录来完成,也要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做出评价,强调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习作的情感、态度发展变化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3)习作修改情况:习作前有无起稿,自行修改后才誊抄到习作本上,有无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有无认真阅读老师、家长或小组成员给你的评语;每次习作前后几稿,是否有明显改进的地方;别人提出的合理性意见是否采纳等。

(二)多视角的评价策略,创设学生自由写作的天地

1.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底线,就是以新课程标准中的习作要求为底线,要求学生达标;顶线,就是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写作,不满足于一般要求,更上一层楼。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对原来习作能力较弱的同学,评分尺度要略松一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等级评分标准。如习作的字数、速度就可明确提出几种达标线。学生写作的基础不同,所写的习作质量也一定会有高低之分。如何对一篇习作的质量进行评价呢?也就是说学生写作至少要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但对写作并不做任何的高要求、高限制,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写作空间。2.以模糊评价为主,培植学生写作信心

“模糊评价”的精髓是鼓励发展,关注发展,更多的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 是板着冷冰冰的分数面孔。小学生的习作评价应以模糊评价为主。小学习作多数

是以记叙文为主,是以学生生活为主要内容,是一种主观行为,是一种无法用精确数字量化的复杂事物。所以,想用一种客观的标准来量化评价,是很难精确化的。鼓励优等生写创意习作,敢于超越自己、超越他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使学生生命深处的创新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关注潜力生一丝一毫的进步,不要“计较”一分两分的得失,给一点模糊的分数或等次,对鼓励潜力生的进步与发展,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3.多激励表扬,少批评指责 著名作家王旭锋说得好:“儿童们写的东西,就是天使说的话。孩子们说得不太好是正常的,说自己的话才是最重要的。”天使的话我们怎么能随意删改呢?在评价学生习作时应遵循激励性的原则,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

恰当的表扬激励能促进学生的荣誉感和进取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力求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学生对老师提出的种种养成良好习作习惯的要求,容易接受也容易忘记,更不易坚持,教师应该多提醒、多激励、多表扬。如有的学生爱写字,怕习作,但只要在写话的时候,发现学生有点滴进步,哪怕是一个词用得当,一句话写得好,或者书写工整,格式正确,教师都要用热情的评语加以激励和表扬。有的同学平时写话写的好,教师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写的话读给同学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赞赏和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励他们今后写得更好。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实话、写真话,即使写得不很好,也要充满爱护之心,不随意指责,让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4.自我参照,注重形成性评价 学生是有差异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对待差异。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把被评价对象集合总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一个个体的若干侧面相互比较。小学生习作个体的若干次比较,可以了解自己习作的发展情况,同自己比,不与他人比,叫“自我参照”。要让评价贯穿习作的全过程,应注重形成性评价。只有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采取建立“学生习作评价资料袋”“个人作品集”等形式,从纵向评价一个学生的习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自己、促进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不断地看到自己在作文写作过程的具体情况,不断地学会自评,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体会写作的乐趣,充分张扬个性。

(三)“三曲协奏”,改出习作精彩 修改是习作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提高习作质量的有效措施。前人说的好,“文章不厌百回改。”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先生主张“定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课标》也明确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做到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交流见解。”反复修改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催化剂,我们要在“修改”上多下工夫。

1.前奏曲——生自批、互批,悟写作之道(1)自评自改

自评自改是提高学生自由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训练的目的。“文章干古事,得失寸心知。”自己亲身参与,亲身活动,自己的思想、情感、看法得到充分尊重,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这种习作态度去“自评”。但自改自评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做好“教练”工作,学生自改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是为了不教”。老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评改习作的兴趣,让他们有这个方面的需求;一方面也要培养他们评改的方法,养成评改的习惯;另一方面还要锻炼评改技能,熟练地进行自我评改。这样,逐渐形成一个评改链,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达到叶老 先生的“学是为了不用学”的境界。

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自我评改的标准,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读中修改自己的习作,引导学生运用“四读自改法”:一读,通读全文,立足全篇,对照习作要求,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上,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地方改一改;二读,默读习作,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三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修改不通顺的病句,改正用错的字、不当的词语和标点符号;四读,有感情地朗读,全面检查润色。学生在自评自改中,读读觉得不错的好词佳句,在自我欣赏中感受快乐;修改重新发现存在的问题,在自我反省中做到“语不达意誓不休”。而后,教师要多创设让学生自我展示风采的时间和空间,如请同学先在小组里读读自己文章中最满意的片段,再推荐出一个最优秀的片段,让全班同学互相欣赏。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自评自改的快乐,而且还品赏到了成功的喜悦。(2)互评互改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学生的个人水平毕竟有限,而且看自己的习作始终没有看人家的习作来得有趣,我们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孩子“愿意看别人的习作,更愿意给人家挑毛病”的心理。于是,通过学生初步自评后,就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活动。确定评分标准,掌握习作批改方法

每次习作修改的评分标准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修改的重点;二是常规要求。老师先引导学生看习作的格式是否正确,文面是否整洁,有无错别字、病句,是否按习作要求,标点符号等是否有明显错误,并画出优美词、句、段等。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拿到的习作捧起来,认真读一读,不妨多读几遍,要出声地读。因为有些问题,特别是语言方面的一些问题不容易看出来,但一读就显露出来了。在评改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有所侧重、多褒少贬、多批少改等。鼓励学生批改时要注意把评语写出来,多写并写好眉批和总评。眉批要简洁,有针对性,能帮助作者改正缺点,发扬成绩。评语可按写作要求逐条写,是否符合写作要求,也可以是对批阅习作的感受、启发、建议等,应尽量肯定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评改者也可与作者当面交谈评改意见,鼓励争辩,提倡各抒己见。最后给学生习作打分,可采用“基本分+附加分”两个分数的形式,基本分是100分,只要学生的习作有真情实感,做到文从字顺,叙述清楚,就给100分。对学生习作书写美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都用附加分给予肯定,让学生的习作得高分。学生分组互改

学生批改前老师先把学生习作浏览一遍,如将学生习作大体按好、中、差分成三类,以便指导学生批改有的放矢。将分好的三类习作均匀分配给各小组,组长将习作分配给小组成员,好习作优先分配给差生,较差习作由组长批阅。小组成员在批阅习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做好记录,待同组同学批阅完后,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再不明白的问题也可随时找老师协商解决。之后,小组评出最优秀的习作、需二次习作的同学,并讨论好理由,以备习作讲评课上交流。最后同学互相交换习作,监督对方将错别字、病句等改正,并负责向对方简要叙述习作的优缺点,对于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对于互评的习作和修改后的习作,教师还要认真地看看每一篇的评语,检查一下互评的效果并及时地反馈,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积极的鼓励,对表现不好的同学给予适度的批评。2.共响曲——师赏批,推波助澜

教师的批改应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推”?“推”的关键是学会“赏”。笔者在批改时总是带着欣赏的目光去看学生的习作,坚持做到多保留,少删改,根据学生不同的写作水平去审视学生的习作。在平时的习作批改时,坚持做到可改可不改的坚决不改,可批可不批的坚决不批,批改时做到少而精,要注意保护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即使写得不好的,也要尽量保留学生写的部分,不可一次性挑出文章中所有的毛病,把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对学生习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从“建议”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看了褒扬的话语后信心倍增,读了批评的话后也能从中受到激励。让学生始终对写习作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且能树立起写作的信心。批改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或面批,或笔批,关键是对学生多点激励与启发。

(1)面批面改,增强学生习作和修改的自信心 叶圣陶先生指出:“给学生改习作,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面批是习作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反馈及时。面批面改习作,也是提高学生自改、互改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我们不能因各种原因而忽略对学生习作的面批面改。特别是学生习作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最宜采用面批面改的方法,当面向学生讲清习作中的成败得失,使学生每次习作都有所收获。教师面批面改习作时,发现“小错”用笔头稍稍一点,学生顿时醒悟;若是“大错”教师则用亲切、简洁的语言提示,使学生领悟。在与学生面对面的批改中,老师可就为什么要改、为什么要这样改与学生交流,使学生对习作中的正误优劣有明确的认识。一方面,教师能够当面指出他的错字、不通的句子会造成许多的语病和歧义,认识到写好习作后认真修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能够当面指出应该润色哪些句子能够提高表达效果,怎样调整段落更易表达主题,以及模仿哪些教学文章的写法等等。第三,在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中,教师对“闪光点”的发现能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和成功。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疏与导、亲切与耐心、对学生的关爱,发挥得淋漓尽致,师生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这正是栽培教与学成功之花的肥沃土壤。(2)艺术性的评语,为孩子煲一味“心灵鸡汤”

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语言的艺术性不仅包括在习作课堂上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还包含教师对学生习作批语的艺术性。①添一份鼓励

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习作是学生的劳动成果,对于学生习作,老师要以朋友的身份、长辈的爱抚,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形象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肯定他们的成绩,抒写对学生的关怀和抚爱,让学生从老师的评语中受到情的感染、爱的鼓励、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喜悦。②多一份幽默

得体幽默的评语,不仅可以愉悦身心,引发爽朗的笑声,同时也可以在笑声

中让学生心领神会,明白自己的不足,促使其改正。正像德国的海因·曼麦所说的“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人接受”,每个学生的习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对此,教师不应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去一针见血地指出,而应采用富有幽默感的评语,让学生在微笑中认识到自己习作的不足,在潜在的鼓励和期望中产生前进的动力。③传一份真情

教师写习作评语要以情去感染人,要以己心去发现他心。落笔可直呼其名,还可多情地加上个“小”字,敞开自己心扉,似家常絮语,像亲朋叙旧,字字句句轻扣学生的心弦。这样,学生阅读了老师深情的评语后,感受到老师是用心在关注他,用情在欣赏他,用爱在发现他,不仅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会使师生的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大大提高学生对评语的阅读兴趣。④留一份启发

写习作评语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怎样写学生更能接受?怎样说更能调动学生习作的热情?这些都需要教师用心琢磨。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评语能让学生警醒,给他们指点迷津,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并从中悟出修改之道,逐渐提高其写作

水平。对学生不符合写作要求的习作,或者文中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的现象,教师 要进行点拨,用上启发性的评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增一份文采

好的评语本身就是一篇富有文采的美文,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

含意。妙笔生花,点石成金,能让学生模仿、借鉴,既给学生以美感,让学生带着欣赏的心态去阅读体会,又培养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文学色彩,自己就该在评语中为学生做出表率。3.回旋曲——生再改,更上一层楼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语文课程标准》重视习作修改,特别关注学生习作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改互改中掌握习作技巧,提高习作水平。因此在经过同学和老师至少两次的批改后,就进入习作批改的第三步: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再作一次批改。这里的“批改”应包括两方面:首先是“批”,笔者要求学生针对老师和同学的批语写写自己的感受,划出自己这次习作中最成功的描写和最失败的地方等等;其次是“改”,让学生思考老师和同学的批语,然后对自己的习作再进行一次修改。这样,最后的自批自改就会推动学生的习作更上一层楼。

(1)根据同学、教师的批改提示再行修改,逐步走向成功 “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根据学生习作基础的优劣,该环节分步走,进行加分激励,为学生提供学中练、练中学的机会,使他们“反复成功”,真正面向成功,走向成功。学生经历了一次次修改的过程,是由修改中“量”的积淀引起了“质”的变化,在此过程中,采用“分数激励”的手段,让学生在修改习作中分步达标,批改学生起到了指点、引导的作用,而被改学生则成为主体对象,以主人公意识自改其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促使其在成功或接近成功的快乐中追求高一级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把学生热爱生活、喜欢习作、乐于修改等情感培养贯穿上,全面有效地调动了学习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学生写习作后记,促进改后消化、总结

学生经历了从写作到修改再修改的过程,从中定有所悟、所感,于是鼓励学生写习作后记。在习作后面写上一些话,这些话或是感谢,或是心得,或是体会,或是认识,这就是“习作后记”,其是对评改的消化,对自己习作有缺点的再认识,有助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其内容大体有以下几种:

①对基础知识的订正:学生在行文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字、别字、病句等,可以把它们订正过来,写成“习作后记”。

②对习作成败的认识:学生每次习作都有一些优点或不足,通过自己、同伴、老师、家长的批改与讲评,有了新的认识,可以把这种认识写成“习作后记”。

③对写作本文的体会:学生在构思、写作每一篇习作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触,可以将体会最深的地方写成“习作后记”。

④对评语讲评的看法:学生对同伴、老师的评语或讲评如果有什么意见和要求,需要沟通思想,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写成“习作后记”。

在这样的“三步曲”后,学生不知不觉地就在自己的习作中走了几个来回,同时还欣赏到了别人家的花香!学生在批改中感受了成功,收获了快乐,激发了兴趣,连教师也分享到了学生的快乐。

小学生习作评改指导过程不是一个教师单向指导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对评改方式和评改方法的掌握,把握一定的评改技能,形成一定的评改能力的过程。“好文不厌反复改”,诚然,要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于改文的好习惯,教师所付出的艰辛,远要比自己亲自动手改多好几倍。然而,时代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放手让学生修改习作,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当我们的习作评改教学由教师走向学生,当孩子们用天真稚嫩的笔触关注我们身边的生活和社会发展进程时,一种习作主人翁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小主人的责任感便会跃上心头,一种成功的喜悦之情便会充满心间

五、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关键是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弘扬学生的主动精神,给学生以自由。

2、创新性原则

时代在发展,教学理念也在不断进步,因而英语课堂也应该与时俱进。与外界的紧密性联系为课堂教学带来无限广阔的前景。课程的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有创新意识才能去创新课堂教学,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六、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实施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3—4月)

学习查阅有关资料,并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特点及小学生习作评改现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2.实施阶段(2011年5月——2012年9月)

根据本学校的课题方案开始实施(包括理论的学习),可边学习边实践。从2011年5月开始到2012年暑假,每学期末都要写出阶段研究报告,总结一学期来的研究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写出下学期的具体研究方案。3.整理阶段(2012年10—12月)

整理典型案例、研究成果,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采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主要在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凭借网络等习作评改方式的研究中使用,通过边行动边研究边完善,最终探索出易行而高效的小学习作评改方式。

2.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习作评改方式研究成果的文献研究,吸收值得借鉴的成分,可以使本课题的研究少走弯路。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习作评改经验并进行理论提升。

4.案例研究法。不论是研究传统的习作评改方式,还是探索新的习作评改方式,都离不开教学实践,案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5.观察法。本课题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学生,所以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反应是贯穿始终的。

七、预期的研究成果

研究的成果形式:典型案例、论文、研究报告等。

八、参考文献 1.《对小学作文教学评价的思考》钱今明《小学语文教学》 2005.3 2.《作文批改五忌》李天琴《语文教学通讯》 2007.9 3.《让温情与艺术的星光撒满所有的童年》林秋芬《语文教学通讯》 2008.9 4.《新世纪小学作文教学研究述评》曹建召王娟《语文教学通讯》2007.12 5.《小学习作教学评价的策略》熊建峰

http:// 6.《作文评改,要说爱你也容易》

第三篇:小学高段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高段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重字词、阅读教学轻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所采用的模式传统,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写作素材匮乏,写作能力没有得到较好地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以生活为出发点,多引导学生活动实践,拓宽写作途径,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有效教学

写作,兴趣是基础,素材是保障,方法是关键。在小学高段的写作指导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辅以生活化的教学,丰富学生的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写,不断提高其写作水平。

一、多管齐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写作,甚至是害怕写作。的确,学生写作兴趣匮乏,写作中也就不会主动参与,写作也就成了应付。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一是要注重分层次对待学生,如有的学生写作基础好一些,那么,无论是字数要求,还是作文的语句、主题要求都可以降低一些。如要求学生尖子生完成400字的作文,那么,对写作基础稍弱的就可降为300字。这样,学生层次不同,要求不同,更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二是要多给予学生激励。小学生的认知不够丰富,经历较少,所写作文自然有诸多问题。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大多教师更喜欢去找学生的不足,再以讲评的方式进行指导。其实,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甚至会打击学生。提倡多给予学生鼓励,就是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及时进行表扬。如在有的学生整个作文虽然写的都不尽如意,但该生却会有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事物,那么,在评价中就抓住这一点进行激励。如此,学生才能获得成功满足感,逐渐喜欢写作。

二、立足生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主体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的一种方式,作文不能脱离生活。在以往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大多教师更喜欢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再借助范文来引导学生写作。学生所写作文脱离生活,没有真情实感。提倡作文要立足学生,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能在生活中获得体验,再围绕主题,借助语言文字来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唯有如此,学生的作文才会富有生活味,真实且能打动人。

在作文教学中,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如景物的描写,是采用何种观察方式观察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等。一般在作文教学前,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而以任务形式布置学生去完成相应的观察、调查或访谈活动,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写身边人、记身边事或物或景,融入自己的观察、感受。如五年级下的作文是围绕“雾”主题展开的,那么,在雾有什么特点,观察中有什么想法,围绕此而展开写作,作文也才会更加真实,能吸引人。

三、优化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讲、写、评”是传统高段作文教学所采用的一贯方法,这种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中较为被动,作文方法也是听讲获得,体验不深刻。优化作文教学方式,就是要能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辅以教师的点拨而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一是要注重以多媒体方式来导入作文主题,促进学生直观感知。如《雾》的作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播放雾而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交流其特点,这就可为写作中对景物特点的描写奠定基础。

二是要注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活动。如《拔河比赛》的作文教学中,以问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些人参加了拔河比赛”而引导学生交流中明确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追问“活动是如何进行的”,以此而引导学生交流并明确活动的流程和精彩的细节。如此,变“讲”为“引”,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体验,写作中自然有话可说。三是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如景物的描写教学中,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要明确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根据什么样的观察顺序而逐一对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在描写景物特点的过程中可采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的。

四、拓宽途径,引导学生多写多练

要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升,还得让学生多写。结合目前小学作文训练方式来看,一是单元作文,二是考试作文,平时很少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练习走的是任务式的路线,即教师布置要求,学生写作。在小学高段作文教学中提倡拓宽学生的写作途径,就是要以多种方式来组织学生写作,把写作变成日常化的活动,这样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在写作教学中,一是要结合阅读教学而引导学生练笔。如《爱如茉莉》中学习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的描写方法,可借用该方法对班级上同学的情况进行描写。二是要采用日记、周记、读后感、观后感等方式引导学生写作。如学生参加了一项活动,活动后就可引导学生用作文的方式来写自己是如何参加活动的,有什么感受。三是要注重以活动方式来组织学生写作。如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作文比赛,如带领学生春游后回来写作,如借助优秀作文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等。

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加强写作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积累素材,在课堂中以探究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拓宽写作途径,这样才能让小学作文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凤亮.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J].学周刊,2015(16)

[2]何伟英.小学作文导写的小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4(03)

[3]陈云.摸索在农村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之路上[J].神州,2013(35)

第四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变革和改革,并逐渐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有着一定的距离,教学方式效率也很低,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严重阻滞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重要追求。教师要重视有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讲究有效教学的策略,形成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累积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才能,形成学生合作研究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学习愿望的满足,完成教学目标。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若干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目标不确定,教学主体不明确,教学方式太单一,教学评价太片面,不及时不准确等,这些都形成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难度增加,学生难以形成学习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有效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全面运用

1.创造学习氛围,增加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心理还处在成长发育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创造教学的环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中。

例如:关于“正方形的周长”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创造教学的情景,走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学习成长。兔妈妈和孩子们为了美化自己的家园,就在树洞的周围搭建了一个正方形的栅栏,栅栏四面的边长是7米,整个栅栏多长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兔妈妈和孩子们。学生们会带着好奇心去探讨,去研究,去计算。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研究,去学习,去探究,研究正方形的边长的问题。教师也可以运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潜力,让学生更加容易进入教学的情境,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知识的欲望,实现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重视学生学习,形成学习习惯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形成学生学习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引导式教学,不能只是重视讲解知识,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增强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增强学生探究性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在科学的学习中探究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素质。

例如,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的基础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视对学生笔算和口算能力的培养。

3.充分运用一切教学的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充分解析,将各种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引进课堂教学中,运用视频、图片、声音、动画等形式,直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直观进行了解。例如方程式的推算中、几何图形等的介绍等,都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学习多样化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4.重视小组学习,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进行激励式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倍的认识”教学,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开展学生数小红花的活动,将小红花的道具分成一定的数量,让学生数一数,留给学生学习的时空,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想象才能和探究才能,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得出学习的结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的结果进行适当的讲解,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倍的含义,并能落实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会运用。

总之,小学数学是重点学科,是学生日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应该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有效教学,全面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形成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教师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态,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开发区花园教育集团扬子津小学)

第五篇:2016.9浅议小学英语高段阅读的有效教学

浅议小学英语高段阅读的有效教学

——PEP 7 Unit 2 Read and write 课例分析

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读懂语篇,更让学生对语篇产生兴趣,在阅读中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的快乐,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段英语阅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过于注重词句学习,忽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阅读与理解;提出问题不切合学生实际,不能引发学生思考;缺乏阅读策略指导,忽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等。

下面我以陈贤德老师PEP book7 Unit2 Read and write的课例,谈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高段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读前设计,直截了当,聚焦文本主题 1.开门见山,直切主题

在整堂课开始,教师与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互动后,自然而然地切入主题:Toda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简洁的导入,避免了以往过多读前活动所带来的琐碎繁杂,使学生能集中注意,聚焦文本。2.巧妙提问,预热新知

在揭示本课主题之后,陈老师没有急于进入语篇教学.而是设计了一连串问题,如:How do you go to school? Are there any other ways to go to school? 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起文本与以往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扫清语言障碍,引导学生迅速进入阅读状态。

二、读中活动,整体推进,关注思维发展 1.以听入手,了解文本大意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活动的开始,陈老师先采用听力形式,让学生通过听,了解文本内容的梗概,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探索更精细内容的兴趣,学习效果良好。2 有效提问,梳理文本框架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习惯以完成课后问题为目标,为了提问而提问。而在本课中,陈老师的问题设计相互链接,连贯性概括性极强,活动形式各不相同。首先陈老师抛出How do they go to school? 请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并圈出文中出现的上学方式,接着提出问题 Where are they from?要求学生划出文中出现的四个地点。而后根据地点和交通方式,请学生进行搭配。以上问题设计,以地点和上学方式为抓手,展现了不同地域孩子们上学的不同方式。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整体感知和理解,把握住了文本的布局与框架。3.精读文本,获取具体信息

文本共有四部分构成。陈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均匀受力,而是各有侧重。比如第一段文字简单,学生能够借助书本插图迅速理解其含义。因此陈老师对于这一段的处理用时较少。而其他三段则通过寻读,精读等方式展开充分的阅读活动。对于语篇中存在的阅读障碍,如生词sled和ferry,陈老师请学生借助课文插图以及简笔画形式使学生明确其含义。又如,四个地点的读音是朗读时的难点,陈老师先请小组朗读然后听音模仿跟读,突破教学难点。4.联系生活,表达真实情感

在精读第四部分时,陈老师请各小组自由朗读,找寻Why did children go to school by ferry? And Why do they go to school by plane now? 当学生找到文中相关信息后,陈老师遂问 How do you think about going to school by plane?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并联系自身感受进行表达。再比如,当学生们讨论Children in Jiangxi go to school by ferry时,老师适时插入 In Dongguan, there are many rivers, too.But why don’t you go to school by ferry? 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文本内容相结合。

三、读后拓展,突出运用,提升文本价值

读后活动是对于语篇阅读质量的检测评估,也是对文本的拓展、延伸和运用,陈老师在本课为我们做了良好的示范。本课的拓展活动是通过口头和书面展示,描述某地孩子们的上学方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出建议。首先陈老师请学生为文本中四个地域的孩子们上学给予出行建议,以选择的形式展开。其次陈老师请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为班里坐车上学的同学给出建议。接着老师呈现更多图片,请学生选择其一,写一写不同地域的上学方式并给出建议。该活动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有利于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总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多思考、多分析、多反思,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横溪镇中心小学 吴旻昀

下载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有效教学研讨心得

    “2010小学语文高段课堂有效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迎龙小学刘庭波 今天,我到重庆市后勤工程学院礼堂参加了由全国教师教育协会、成都国基教育培训中心主办,重庆市九龙坡区教育......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 摘 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应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本文主要是对小学高年级阅读......

    《农村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有效的自评互改策略研究》研究方案

    《农村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有效的学生自评互改策略研究》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写作能力的培养,多写只是一个方面,还要重视......

    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一、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发展性 所谓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每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启文小学 赵小虎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左......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走近学生身边平等对话交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发......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城南小学 朱美芬 曾看到一篇文章——《保卫童年》。文中这样写道:“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期——童年。童年的生活,应该是绚丽多彩的;童年的生活,应......

    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 刘 洁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任务,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语言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