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意识能动性对声乐学习的指导作用论文
对意识能动性最通俗易懂和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一个字:“想”。但在多年的声乐学习与教学中发现,很多声乐学习者往往忽视意识在声乐学习中的作用,把歌唱当作一种纯粹的 “不假思索”的机械运动。
一、意识及其能动性
意识,首先是人脑的机能,这是意识自身的物质性,是它的客观存在性;其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意识的主观性(也称为主观意识)。意识主观性是个体心理的深层结构,具有自觉、创造与能动三大特性,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调控与指导作用,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根本不同。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也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具体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及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高度调控作用等三个方面。
二、意识能动对歌唱的指导作用
(一)意识能动对歌唱者生理肌体的指导与协调
人的行为都受大脑支配,是由人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意识)指挥完成的,意识对个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它最主要的作用。作为歌唱,它首先本身就是一种运动,是人体发声器官及相关肌肉群间相互配合协作的生理实践过程,意识不仅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这一歌唱生理过程而且起到首要作用。此外,意识在整个歌唱心理活动中也起到一定的协调与平衡作用,如歌唱过程中歌者的兴奋、紧张等情绪因素、作品再创造过程中歌者对人物形象塑造、作品内容表达等情感因素,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都要靠意识来帮助我们平衡。
(二)意识先行——“打有准备的仗”
人在发出行动之前,总是根据所需先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目的,并依据这种目的构建实施计划与方案,再在这种目的和计划的指导下付诸实践。意识活动的这种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意识能动的又一特点。
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的这一特性。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吉利先生在其文章中指出:“在发一个音之前,先要在思想上把它成型,并赋予它适当的色彩、音色和表情”。这说明了在发生歌唱前“想”的重要性,所谓“想到位才能唱到位”是不无道理的。因此,在声乐的学习与演唱过程中,一定要“打有准备的仗”,让意识永远走在声音的前面。
(三)意识主动创造性在声乐艺术上的体现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意识能动作用的又一体现,这种主动创造性突出地表现在通过想象在思维中创造出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在声乐艺术中实际就是“创新”的体现,这一点在声乐学习中尤为重要。对于艺术来说,模仿将永远都是别人,唯有创新才是真正的自己。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在其讲座中提到过:“要尝试一切声音的可能性,后而择优”,这句话道出了两层含义:前半句指出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因为这种创造性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在声乐学习中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去证明它的实际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后半句说明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通过歌唱实践的验证,要有意识的选择最适合歌唱者本身和最具有声乐审美价值的声音。这两个层面都是意识能动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四)意识活动要与实践相结合意识能动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否则,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所谓“光说不练”就是这个意思,把这句话引用到声乐学习中就是“只想不练”。歌唱不是仅仅靠“想出来”的,而是要靠大量的歌唱实践把这种“想”转化为可听可辨的现实音响,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概念,提升自我,最终形成正确的歌唱意识再去指导歌唱实践。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性质和结果:一种是促进事物发展的,一种是阻碍事物发展的;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指导正确的行为,积极推动事物发展前进,反之亦然。在声乐学习中,意识能动产生的这两种结果更久不变,歌唱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理运动,一定要在正确的歌唱意识的指导下完成,这是意识发挥能动性的前提。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吉利先生写道:“错误声音的发出,必定伴随着有错误的生理动作的原因”。那么我们要思考的是:错误的动作是谁发令完成的?是我们的意识,是错误的意识发出的错误信号导致的错误生理动作。因此,树立正确的歌唱意识,是声乐学科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课题。只有在正确的歌唱意识指导下才能获得良好的声音效果,才能达到对声音的有效训练。
三、结语
总之,任何一种不带脑子的学习都是徒劳。在歌唱过程中,意识先行是贯穿歌唱始终的理念。在声乐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毋庸置疑,但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在很多问题上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因此,要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意识的能动性,运用正确的歌唱意识指导歌唱行为。“意识在哪里,声音就在哪里”,这不是一句玄乎的空话,是众多声乐前辈们对声音的辩证认识与经验总结。
第二篇:红线意识大家谈安全论文
红线意识大家谈安全论文
强化红线意识,当好安全卫士
安全工作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作为基层的安全工作管理者,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坚持“凡是安全先,万事安全大”理念,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狠抓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坚持以质量促安全,保证安全生产。运用科学发展观和集团、矿党政工作会议的思想路线来指导我们工作的具体实践,认真研究和解决每项工作在各时期各阶段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使我们的工作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定期分析职工安全思想状况,针对暴露出来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不放心人,及时做好安全帮教工作,时常对职工进行目标导向教育、经济算帐对比教育、事故案例教育、超前防范教育,全面落实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做到警钟常敲常鸣。
一、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
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抓安全离不开教育,在平时的工作中,着力抓好对职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杜绝“三违”,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教育培训的中心任务。针对职工技术水平低、操作能力差的状况,在职工中开展标准操作教育,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等,这是用无数的生命和鲜血,用巨额财产损失换来的,既可以说是字字千金,更可以说是字字血,行行泪,必须让全体员工贯彻落实和遵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培养职工的安全心态。
二、强化自主安全管理、注重现场落实整改
知道+做到=安全。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要做到安全,首先必须熟悉和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各项管理制、操作规程、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这还不够,还必须严格遵守、认真落实、规范操作、切实做到。生产活动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各类人员,由于受各类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这就要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生产现场的班组长、跟班队长,要多督促、多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认真落实好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检查人员要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办公室听汇报。自主安全管理要向班组延伸,引导班组和职工自觉落实安全责任,主动把安全管理细化、量化到每个生产环节、每道生产工序中。在施实自主安全管理工作中,把自主安全管理的思想灌输到班组、到职工,使自主安全管理变为班组管理的一项常规内容,在管理中,不管任务多紧,条件多差,始终坚持宁肯少进尺也要保安全的宗旨,严格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与评先挂钩,对违章作业、不按要求使用安全设施及造成事故隐患的职工,坚决给予经济处罚,以此来约束每个职工按章操作、按措施施工,自觉干标准活,干放心活,从而提高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
三、严格安全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多途径,多层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实施监管,覆盖全面,贯穿生产全过程,不留死角,不留漏洞。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构建监管网络:要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领导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并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抓落实,层层落实好岗位职责,覆盖全面的监管网络。使生产现场控制在有序、平稳的状态中,从思想上、制度上为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取得保证。二是建立、完善、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安全生产例会制度: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部署安全工作;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排査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安全教肓培训制度:实行全员培训,达到岗位规定的要求;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签订责任状,把安全生产情况与个人的经济效益挂钩;安全值班制度:重要部位、场所、环节的把守和监管;奖惩制度:对严格遵守规章制、操作规程,在防止亊故发生和在事故发生中有突出贡献人员进行奖励:对不遵纪守法、违规操作和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
安全工作是煤矿工作永恒的主题,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断断续续、有始无终;要严肃认真,不能讲人情、讲关系。安全生产是对职工群众的最大福利,对工作现场多转转、多查查,正确协调生产环节,及时排查隐患现场,纠正职工违章行为,做到严格监督,深查细究。“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作为基层的安全生产管理者,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始终要牢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方针,时刻以安全为重,用心落实干部“五个到位”,用心管好班组长和工程技术人员,执行“双述”和“333”安全确认制度,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以严格的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夯实安全工作基础。突出抓好顶板管理重点,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加强落实整改,加大内部安全质量奖惩力度,确保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学习财务会计课程对我工作的指导作用
学习财务会计课程对我工作的指导作用
本人自2009年参加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就读财务会计(专科)专业以来,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经过三年来老师认真的指导和自己努力地学习,使我在对财务会计课程和相关业务知识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我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也越来越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财务会计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在岗工作的财务人员,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使自己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在学习等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志、助人为乐。平时注重加强政治思想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以及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提高了自己的政策水平及明确是非的能力。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热爱本专业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通过扎实学习《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等各门课程,我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应用到工作得实际中去,为更好地从事财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使我了解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作为传达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系统,其作用越来越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会计作为管理科学的一门分支,有着极其悠远的历史。会计从产生时起,其主要任务就是记录和报告人们的生产活动所导致的财产数量及其变化。随着生产的发展,会计是由从属于生产的附带职能逐渐分离发展成独立的、特殊的、由专门人员从事的工作。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其所具有的流通性和综合性而成为最主要的会计计量尺度,会计的任务也不再局限于记录财产数量的变化,还逐渐包括了对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损益金额的确定和报告。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会计核算内容的扩大,也促进了会计记录方法的变革。经济的发展还导致了企业形式的变化,进而促进了会计职业和会计内容的演变。会计服务的对象从单个企业扩大
到整个社会,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再是企业内部的“私人事务”,而成为涉及企业外部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公共事务”。既然是公共事务,就需要遵循统一的原则和规范,公认的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完善便因此成为必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质生产与交换的社会化,整个社会的市场分工更加细致,彼此间的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和严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规范,需要会计为之提供更加广泛和周到的信息支持,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系统的内涵逐渐扩大和丰富,会计不再仅仅是对财务收支的记录和盈亏确认的报告,而是扩展到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各个方面。经济越发展,管理越重要,会计信息在管理决策中发挥的作用就越明显,也越重要。财务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的量度,连续、全面和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及其经营结果。具体来说,就是对企业的资金筹集、使用、分配以及资金利用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分配情况,进行连续的,系统的核算与记录,并向有关方面报告。财务会计对于企业财务收支的核算、记录与报告,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这种规范就是我们所说的“会计准则”,按照一定的规范来核算、记录与报告企业的财务收支及其结果,则是财务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主要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属于提供经济信息的特殊行业,涉及面极为广泛,影响力也较为深远,因而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势必直接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道德。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单位的会计信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一些重要的信息甚至成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更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总结经验、运用技巧、掌握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必须要“先知、先觉、先学”,做到“应知、应会、应变”,才能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职能作用,做好优质服务工作。不能一问三不知,成为管理工作的“门外汉”。对于会计人员来说,除了要“三先、三会”外,还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内部的沟通能力。二是内外部的传达能力。三是部门间的沟通能力。
会计是一个经济控制体系,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新形势要求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会计的最终目的,也是会计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企业开始转向注重资金管理,并围绕资金的流转过程,挖掘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而要实现这一切,则要求单位财务会计依据《会计法》赋予的权力,充分发挥其核算和监督职能。会计运用经济手段对企事业单位等经济活动过程中资金运动及其结果进行核算和监督,并不断向有关部门,单位领导提供信息资料。掌握收支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
施,为单位增收节支,不断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做出努力。因为企业的经营好坏都要通过财务会计指标来衡量。单位“资产负债表”实际上就是反映企业单位经营情况的“晴雨表”,需要会计人员尽职尽责,深入第一线,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进行指标对比,分析找出盈亏升降的原因,从而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否得力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资金效益最佳化,就必须加强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只有这样企业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和社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财会人员扎实有效的工作。实践证明,做好财务会计工作的各项职能对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财力消耗及财力、人力、节约开支、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无论任何企业都要讲求生财、聚财、用财有道,为此,只有充分发挥财务会计工作的管家理财核算,监督等职能,才能使企业更好的的发展。
企事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效的管理和正确的决策。财务会计的参谋职能是其他工作所不能代替的。作为财务会计人员在平凡而紧张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记账、算账、报表、分析等,年复一年及时地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作为一名财务工作人员,通过三年财务会计专业的系统学习,我不仅在思想境界、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培养了我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发挥财务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篇:英语学习中关联理论对隐喻理解的指导作用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借助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从词汇型隐喻、句子型隐喻、超句子型隐喻三个层次的多方面来具体阐释隐喻理解,借以希望对英语学习者理解非字面语言有所裨益。
【论文关键词】关联理论 隐喻 隐喻理解 非字面语言
一、引言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普遍不强,尤其是在理解隐喻等非字面语言形式上表现得力不从心。Sperber 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是有关交际的理论,阐释了话语理解过程,但未涉及隐喻的理解。本文用关联理论来阐释隐喻理解,期望能对理解非字面表达带来一定的启发。
从认知功能看,明喻、借喻与隐喻都是认知方式,因而本文把它们都作为隐喻表达进行分析。
二、隐喻的理解
以下从三个层次具体阐述如何借助关联理论来理解隐喻。
1、词汇型隐喻
此类隐喻的喻体由词或词组充当,根据喻体有无修饰词分为两类。修饰词可缩小喻体的语域,减少听者为寻找语境假设与话语的最佳关联而付出的努力。
Beauty is summer fruit, and for the most part it makes a dissolute youth, and an age a little out of countenance……
喻体fruit为读者提供了认知环境。修饰词summer加强了fruit的含义,把认知语境缩小为 Fruit is not easy to store in summer;Fruit in summer is fresh.并作为进一步推理的语境假设。明示中的youth和age暗含时间的流逝,与语境假设fruit is not easy to store.具有最佳关联,进而推理出Beauty does not last long.喻体无修饰词的词汇型隐喻也可借助这一模式来理解。
He’d been a pig about money.听者会在认知语境中构建假设:The pig is lazy;The pig is greedy……句中的money使读者获得语境信息It is about his attitude to money.,结合之前的语境假设作为推理前提,进而得出语境暗含He is greedy for money.2、句子型隐喻
此类隐喻是指整个句子为隐喻表达。
I bet John will spend all his money in a few days, because the money burns a hole in his pocket.前句的信息使读者获得语境假设: John does not live a frugal life.若把隐喻表达直译为“钱在他口袋里烧了一个洞”会让人费解。听者需在之前的语境假设上进行推理,可获得John’s pocket can not hold money.进而推出暗含意义John could not save money.此类隐喻中,习语、谚语出现的频率较高,常被用来描述相关情形。由于其意义是约定俗成的,我们很少会注意到这些隐喻用法。其意义的规约性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John hasn’t got a mind of his own on any matter of importance;he just goes with the tide.在句中新信息相关性的作用下,可得出语境假设:
a.John does not decide important matters by himself.b.The tide has more power to force people to follow.读者会在新信息go with与语境假设的关联中获得信息意图John just follows other people.取得语境效果John is easily influenced by others.3、超句子型隐喻
说者会用整个句群作为一个隐喻来传达交际意图,此类句群即为超句子型隐喻。例如:
考试时,Ann因不适影响了正常发挥,而Paul 却嘲笑她。Jessie 给Paul 讲了一个故事:
Some dogs found the skin of a lion and began to tear it to pieces with their teeth.A fox, seeing them, said “If this lion were alive, you would soon find out that the claws were stronger than your teeth.”
Jessie用故事包含的道理来映射Paul 的行为。从故事提供的认知语境中, 可获得下面的语境假设及暗含前提:
a.Ann didn’t get a good mark because she was ill.b.It is easy to knock down any being that is not in good condition.语境假设和暗含前提经过推理,最后得出暗含结论。
It is not acceptable to laugh at Ann.在清楚Jessie的意图后,Paul会意识到自己行为不妥。如果Jessie直接示意,会使Paul感到尴尬。相反,此隐喻表达能在避免Paul尴尬的前提下起到劝诫效果。
三、结语
隐喻的理解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是复杂多变的。本文用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交际模式来解析这一过程,希望会对理解非字面语言形式有所帮助。同时,期望能把这种语言理解的方式运用到日常交际中。隐喻的理解也表明,学好一门语言必须要了解渗透在语言中的文化,语言是深深植根于文化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语言的习得。
【参考文献】
[1] Ortony, A.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2] Sperber, D, and Wilson, D.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3]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4]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5]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6] 束定芳.隐语学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第五篇:谈对职业意识作用的认识
谈对职业意识作用的认识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些都是 职业意识的表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想将来成为合格的优秀的有用之才,就应该在大学期间提前拥有深刻的职业意识。大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工组,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以职业意识为先 导,通过知识和实践获得的。大学生只有对职业意识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一定 的职业发展规律,提前培养自己行业所需要的素质技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才能再就业时迅速把握机遇,展示自己,成就自己。就像轮船没有了航向就会迷失现在汪洋的大海里一样,现代的大学生如果没 有了职业意识就会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处,难以前进;就想和旅行者没有了地 图就会难以顺利的到达目的地,实现完美的旅行一样,大学生如果没有了职业意 识,就会在前进的路上不知所措,很难顺利的走向自己人生的辉煌。职业意识是大学生职业巨轮的航向。众所周知,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里,如果没有职业发展的目标,我们 很可能是随波逐流,更谈不上职业发展的成功与辉煌。职业意识中的目标意识会 让大学生从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到确定职业方向,进行职业定位都有明确而清晰 的认识,从而使大学生的职业活动不再像无头的苍蝇乱碰乱撞,而是有目标的,有计划的,有指向性的进行。职业意识是一张标注大学生事业宝藏的线路图。都知道,通往宝藏的道路是曲折的,过程是艰险的。而职业意识将会告诉我 们拿什么去克服成功路上的曲折与艰险。
(1)职业意识的内涵。
职业意识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但不同的人在使用这个词时所包含的含义并不相同。有人认为职业意识是对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因而职业意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活力与创造性,是敬业精神的前提;职业意识强的人(比如职业运动员、职业演员)会在工作中努力拼搏、奋斗不息;一些工薪人员对所从事的职业缺少相应的职业意识,因而只满足于机械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对自己要求不高,缺少进取心,工作缺少积极主动性。有人认为职业意识是从业意识,把人们对即将从事的和正在从事的职业的认识、看法及其在从业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意志和品质等定义为“从业意识”;包括创业意识、竞争意识、信息意识、敬业意识等,并认为敬业意识、勤业意识、创业意识是从业意识的核心与基础;还指出缺少健康、积极的从业意识的人的表现是:好高骛远、拈轻怕重;妄自菲薄、缺乏自信;求全责备、怨天尤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从业意识强的人在从业活动中会表现出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个人择业、就业、创业。综合以上观点,职业意识是个人对社会上存在的职业的认知、看法和个人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的选择偏好及职业实践中的情感、态度、意志和品质;内容包括职业知识、职业观、职业理想、职业期望(意向)、职业需要、从业意识等。从业意识主要包括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敬业意识、创业意识以及市场意识等。职业意识的引导主要包括职业知识的介绍,职业观、职业理想的引导和从业意识的培养。
(2)职业意识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反作用。职业意识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及时、全方位的职业意识的引导,有助于职业兴趣的产生、职业选择的顺利进行。在一个人生理、心理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职业兴趣的产生与职业信息的刺激构
成相关关系,职业能力与职业兴趣成正比,及时、全方位的职业意识的引导是关键。②一定的职业价值观影响制约人的职业方向、职业岗位的选择以及职业活动中的情感、态度、意志与品质(包括职业中的义利取舍和人际关系)。健康积极的职业观有利于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优化及水平的提高。纵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的人们的职业观的变化过程,人们的职业观越来越成熟理智。绝大多数人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个主观过程,除了家庭背景、时代影响,最重要的是学校教育的作用。比如教师职业,就经历了地位提升的过程,据调查显示近60%的家长愿意子女选择教师职业。③合理、恰当的职业期望有助于职业选择的成功,也有助于职业满意度的提高。过高的职业期望通常表现为强调自身的兴趣与能力、而忽视社会的需求,强调职业的经济待遇、地理位置、社会地位等,而不肯接受听从他人管理、工作变异性大、经济待遇低或地理位置偏的职业。过低的职业期望也不妥,一方面,不利于个人能力、智慧的发挥,另一方面,导致专业不对口、大材小用、人才的浪费并引发心理问题和新一轮的就业问题。④积极健康的从业意识有助于个人职业选择的顺利实现、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个人事业的成功。从业意识是大学生学习的动力源之一,是贯彻“学以致用”的理念的出发点,是职业生涯设计优化的心理前提。从业意识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积极主动的从业意识有助于职业生涯设计的预期指标及指标的组合关系优化,有助于职业生涯设计变为现实的方式与速度的优化。总之,职业意识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可分割、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人的职业社会化的过程。职业意识存在水平的高低和实质的优劣。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知识的丰富、职业兴趣的成熟与集中,职业意向的合理明确,趋使人向一定的职业努力,从而使职业选择更理智与顺利。
(3)大学生职业意识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①大学生 中学阶段职业意识的引导较薄弱,加重了大学阶段的矛盾与困惑。
大学生进校以后一段时间处于矛盾困惑的过程。高中阶段初步形成的理想色彩未褪尽的职业意识使得初来乍到的大学生对大学幻想多于现实。又由于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的信息封闭、进大学后的专业思想教育的滞后,加之对专业的发展前途的不可预见性、招生过程中志愿调剂的普遍存在,等等,导致进校不久的大学生职业意识的自由分化——多数大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自我教育,能将专业与职业协调统一,少数大学生出现专业思想不稳定,厌学、得过且过、专业与职业之间有距离的现象。②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指导课与大学生实际有差距,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引导不够。一项针对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表明,93.8%学校开设了职业指导课,但学生的满意度低。有56.3%的学校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项日常工作,43.8%的学校只是有规律地定期开展,有56.9%的学生认为学校只是在毕业前进行就业指导,有7.9%的学生认为学校不提供任何指导。该调查还表明高校在职业指导内容与形式上与学生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又由于社会观念的保守及教育思想的陈
旧,部分高校没有真正予以重视职业指导。2加强大学生职业意识引导的任务针对大学生职业意识现状,加强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引导,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更新学校教育观念,克服大学教育中的“强调知识教育,忽视态度、意识(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的通病,而代之以精神、能力教育观。我国高校通行的是知识教育观,教师以传授知识为职责,学生以知识蓄积为目的,衡量学生成才的尺度以掌握知识多寡为中心。在这种教育观之下,学生适应性不强,缺乏创新精神,求稳惧变,循规蹈矩,就业面窄,职业生涯曲折。在精神、能力教育观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灵活性高,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
一个人一生不可能固守在一个职业上,知识的积累对于就业过程中的不足显而易见。在各高校中一个普遍现象是:女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业成绩等总体水平比男大学生的好,但择业实现困难,撇开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和“性别歧视”的现实,女大学生的知识教育观也是一个原因,这一点,对于女大学生来说任重道远。(2)创新职业指导工作,突出职业意识的引导。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大学生职业指导日益重视,但绝大多数的学校职业指导主要集中在毕业前夕,指导课的内容与方式也与学生的需求存在差距,甚至有不利影响。职业指导工作要改变原来的模式,要创新,应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实践工作的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建设,对学生做全景式、个性化、前瞻性的职业指导,贴近学生需要,提高学生的使用率和满意率。专家建议,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应贯彻职业规划的理念,面向市场、面向职业、学以致用的职业意识的引导。对大学生自入学时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应面向全体学生展开,逐步建立起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据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巴达维的研究,个人的职业行为都是基于职业需要。当一个人的职业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职业观念、从业意识比较强烈,就会产生职业需要,职业需要与现实世界对比得到反馈和筛选,促成个人的职业行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产生动机,动机产生需要。所以,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的引导成为大学生职业指导的重点。(3)鼓励学生到各类现代化的厂矿企业、服务行业进行社会实践,以增进职业知识和职业兴趣。关于职业的知识课本学习是不够的,一部分职业知识在教材外,一些报刊杂志中有一些介绍,更多的要通过社会实践,走向社会了解。到厂矿企业和服务场所可以直接了解企业、职业的产品、工艺,也可以了解职业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技能的要求。只有通过多条途径努力,才能获取足够的知识,为职业选择提供可靠信息,为职业实践打好基础。(4)寓大学生职业意识引导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点是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现实的。在我国各高校中,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除了实行导师制的学校外,职业指导工作是由思想政治工作者来承担的,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有机遇。职业观、职业需要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紧密相关的。价值观、人生观属于思想教育范畴,融职业意识引导于思想教育是可行的,也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解决大学生思想意识问题与解决实际需要、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体现。总之,职业意识的引导是从一个人朦胧懂事时开始,并伴随一生的动态过程。具体个人的职业意识有强弱、优劣之分。在大学生人力资源化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职业意识问题要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才能促进大学生实现向人力资源的转化。
拥有深刻的职业意识,明确职业方向,强化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就业竞争 力,做好大学生职业的前期准备。同有深刻的职业意识,大学生活将不再迷茫,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将充满精彩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