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

时间:2019-05-12 23:3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

第一篇: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

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

摘要:

这篇文章首先从佛教的起源讲起,其间引入了印度社会当时的现状,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开创佛教的前因后果以及佛教早期的分派到大乘小乘的确立。其后讲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发展,主要以魏晋南北朝(梁武帝兴佛,魏太武帝灭佛,周武帝)与唐代佛教(举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唐武宗灭佛等为例)为重。最后由佛教中“六道轮回”的说法引出了我对宗教信仰本质的看法,即为敬畏之心。

正文:

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数几乎占到了世界总人数的五分之四,而余下的五分之一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因此,中华民族也被说做是无宗教信仰的民族,这着实令人好奇。观及历史,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只有佛教与中国渊源颇深,这激起了我对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好奇心。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当时的印度,经济空前发展,社会变化剧烈。铁器的普及使农业发展趋于成熟,商业与手工业的兴盛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繁荣。众多以繁荣城市为中心的国家也强大起来。而社会财富的增长与个国王权的的上升,促使争霸战争不断发生。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相应的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西北部,逐渐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混合同化。以吠陀为代表的雅利安文化,亦与西北印度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主张用四种姓制度规范社会各个等级的社会职责,其中执掌宗教事务的为“婆罗门”,执掌军政大权的为“刹帝利”,从事生产活动的是“吠舍”,为这三个等级服务的奴隶是“首陀罗”。四种姓依次的地位和权利由高到低。又言四种姓是神造的,不可变更,并力图用这种说法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少年时期便是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释迦牟尼本命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根据印度当时的习俗,在婴儿诞生之际会有预言家预测新生儿的未来:位居种姓制度之首的一个婆罗门,预言悉达多将会统治全世界,只要他待在王宫;否则,他将成为伟大的宗教修行圣者。净饭王对王子疼爱有加,期望他有朝一日能继承王位,统理王国,所以国王把他幽禁在固若金汤,美轮美奂的王宫高墙之内不让他接触一丝一毫世间的丑陋与肮脏。然而就像所有故事所揭露的,真相总是会被发现。

悉达多想要认识王宫外的真实世界。然而,他的四次出宫却让他认识到了众生的疾苦:生老病死。悉达多开始寻求解脱之路。离家之后,悉达多分别尝试了禅定和苦行之法,但都没有帮助他获得解脱。最终,悉达多在一棵毕钵罗树(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沉思默想,悟出了“四谛”(苦禘,集谛,灭谛,道谛)的真理。这一年他35岁,此后他就一心转向传教活动,历时45年,直到去世。

佛教最早的分裂出现在佛陀(即释迦牟尼)仍在世时,传说佛陀的堂弟调达随佛出家,智慧与异相仅次于佛,他公然提出异说,分裂僧团组织,并率五百比丘尼另立僧团,与佛陀分庭抗礼。随着佛陀的逝世,僧侣间的意见分歧愈益严重。为统一思想,相传佛教曾组织过三次结集,在第二次结集时(佛陀逝世一百多年后),为能否接受金银布施,储存多余食物等“十非法事”而分化成了“上座”和“大众”两部。上座部认为十事非法,大众部认为十事合法。到了公元前一至三世纪,因为一部分佛教徒众使自身的生活世俗化,并接纳在俗的男女为信徒而产生的思想新潮,大乘佛教应运而生。大乘佛教虽不公开斥责早期佛教,却认为早期佛教只是佛陀对浅根下愚者的权便之说,而非“究竟”之言,所以在多数情况下,贬斥其为“小道”,“小乘”而自命“大道”,“大乘”。然大乘,小乘发展至今,已成为两个平等的教派,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大乘”其意为“更大的车乘”,意指可以度更多众生,最终理想是成佛;而“小乘”能度的众生自然就少些,少倒只能度自己,修行是为了自我的解脱。比较客观的说法是小乘佛教更接近于佛陀的原始教法。

佛教何时传入我国,其说不一,但大体可以认为佛教的传入是在两汉之际。自此,佛教便在中国历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兴佛的当属梁武帝(萧衍),梁武帝称帝不久,便下了一道《舍事道法詔》,下令举国上下不再事奉历代相传的道教,而改信佛教。也是自梁武帝起,中国佛教开始明令禁止吃荤,除此之外,梁武帝还花费了大量的钱财用于建寺和布施,并四次“舍身”,即为舍弃皇帝之位,投身佛海。可皇帝怎能有辞职一说,故每次武帝“舍身”,其大臣就要捐大量的钱财将皇帝赎回,其间有两次标明赎金为一亿万两!

到了唐代,则是中国佛教臻于鼎盛时期。唐朝帝王虽然自称是道教教祖老子的后裔,尊崇道教,但实际上是采取道佛并行的政策。令人耳熟能详的两个故事则是“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了。玄奘祖籍河南洛州缑氏县,家族是儒学世家。少时因家境困难,跟长捷法师住净土寺,学习佛经五年。在之后对佛经的学习中,玄奘有展示出了自己的天资和刻苦求学的品质,使得他在众僧侣中脱颖而出。但是玄奘感到多年来在各地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宗(后并入法相宗)、地论宗两家有关法相之说多有乖违,因此渴望得到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融汇贯通一切,于是决心前往印度求法。因得不到唐朝发放的过所(护照),所以始终未能如愿以偿。终于在629年,玄奘毅然由长安私发,冒险前往天竺。在异常险恶困苦的条件下,玄奘以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天竺。学成以后,他立真唯识量论旨,在曲女城无遮辩论法会上,等待十八天,结果无人敢于出来辩难,他因此不战而胜,名声鹊起,威震全天竺,被当时大乘行者誉为摩诃耶那提婆(Mahayanadeva),亦即“大乘天”,被小乘佛教徒誉为木叉提婆,亦即“解脱天”。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鉴真(688年-763年6月25日),唐朝僧人,江苏扬州江阳县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曾次东渡日本,但前五次均以失败告终,终在第六次成功东渡。到日本宣扬佛法,功德无量,是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称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

然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许多曲折,其中以“三武灭佛”为最。“三武”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这三个人都在自己当政时期打压了佛教的发展,虽动机与做法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他们的“灭佛”政策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佛教中还有“六道”一说,强调因果报应,具体表现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者:

一、天道;

二、人间道;

三、修罗道;

四、畜生道;

五、饿鬼道;

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六道轮回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如此,六道轮回可以说苦多于乐,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以此使人产生敬畏,为求得解脱,则需修定。依解脱道论来说:“戒定慧,是解脱之道,守戒的人,是威仪的意义,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乱。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觉。所谓解脱,就是离开束缚的意思,用戒为初善,定是中善,慧为后善,如此产生禅定力求灭苦,最后才得解脱六道轮回。简单点说,便是要多造善果,少结恶果,以求早日摆脱轮回之苦。

由这便引出了我对宗教信仰一说本质的理解——敬畏之心。宗教,真心信奉的人敬之,心怀不轨的人畏之。但不管你是敬是畏,只要你信宗教教义所言,你就会为他所限制和引导。这也是宗教信仰对人类最重要的两个作用——引导作用和约束作用。就如同佛教,以“因果报应”来要求徒众种善因,得善果:约束徒众不做邪恶之事,引导其一心向善,修行自我。而不论何种宗教,其能发展壮大的原因正是它所提出的教义能约束人内心的阴暗面,而引导人走向光明,自我提升的道路。这也正是人类信奉宗教的原因。当无法解释某种自然现象,或无法解决某个困扰自己的问题时,人们总希望有一个无论是精神还是力量都远强于自己的存在来解答困惑和指导自己。宗教便应运而生。但是不论信奉什么宗教,只要它的教义健康正确,能适应人的发展,对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起到积极的作用,并能引领人完成自我提升,那么宗教信仰就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第二篇:谈感悟之得失

谈得与失

所谓得,必然是去索取没有的或者是有,但是是不完整,不完美的行为。总之,是与你有距离,而你又得到或者是想达到这一目的或者境界。

所谓失,必然是有,无论有的完整与否,终归是有。但是无论出于主观或者客观,愿意与不愿意,但是都采取了放弃的策略。以至于目前的状态是失去了原有。

但是怎么样才能构建一种和谐稳定的正确的得失关系呢,我想接下来就谈谈这个问题。

我想说任何事情都是相生相克的,正如福祸,贵贱。有福就有祸,有贵就有贱,无论你怎么努力,你都无法躲避这一切。我不能,你也不能,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坦然的面对这一切。

人都有想法,如果联系实际去想,是理想,如果脱离实际,漫无边际的去想,就是妄想,但是基于理想与妄想之间还有一个梦想。理想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通过不断地积累你的汗水换来的,而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让你留恋徘徊,不知所措,既想着能够一步步快速的向理想靠近,又不想因为这些沉重的“包袱”离梦想 越来越想。所以这个时候就是要果断的放弃,放下才能承担,空才能有。卸下了欲望才承担了理想。要用脚踢开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前途才会是一片坦荡的。

我觉得人活着不要去考虑我能赚多少钱,我能活多久,这都是

不确定的。应该试着去想,怎么样可以让自己开心,幸福,活的有价值,在去想着让身边的人开心,幸福,有价值,人生才有意义。我不在乎我一生的结果,因为都是一样的。我更重视生命的质量和过程。

让我们用平静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吧!

第三篇:谈行政工作之感悟

谈行政工作之感悟

石首市实验幼儿园 李小娟

在实验幼儿园工作已经18个年头了,其间,我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教育教学工作上。作为一名刚走上管理岗位的我,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有茫然的感觉,虽然在教学岗位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随着幼儿园各项工作逐步细化和完善,作为保教处的管理人员之一,如何管理好保育保教工作?如何有效的和老师沟通交流?作为初做管理者的我,经常感到力不从心。我深知,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管理者的智慧决定着管理成功的速度,管理的情怀决定着管理成功的方向和质量,勇气则决定着管理成功的高效。遇事有智慧、有情怀、有勇气才能做好管理者。一直以来,我一直在学习、摸索,希望自己能快速成长,现将自己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多反思

我一直认为,管理者与教师的关系,只是分工的不同,在人格和义务上是平等互助的。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学会静得下心多反思,想想这段时间自己哪里做好了,哪里做得不够,通过反思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潜在危险,改进行为,少走弯路。

二、多沟通

幼儿园的教职工大部分都是女性,情感对女性的影响很大,同样一位教职工,在不同的精神状态下工作,其工作效率与成果是截然不同的。我所分管的保育保教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总感觉到方法不够多,视野不够宽,思维不够活,工作艺术和工作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平时,还应多关注教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将管理人员的人文管理情怀和教职工的职业幸福感紧紧相依。在工作中抱团取暖、相互信任、尊重。因为有了尊重才有宽容,有了宽容才有和谐,有了和谐,才能为幼儿园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多重视

重视小事,幼儿园的很多工作都是烦琐而细小的,只要凭着一颗敬业之心去从事工作,就会觉得责任远大。重视每一件小事,能折射出一个人的责任心和敬业心。重视每一件小事,与人沟通也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和艺术,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提高领导艺术和工作水平,才能让幼儿园这个大家更融洽。

四、多引领

发挥引领、扬长避短。站在幼儿园发展的高度,为教师的业务出谋划策,指明方向。辨证地去看待每一位教职工,做个“有心人”。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发现教师工作中的闪光点,尽量做到用人所长、避其所短。当然,有优点就有缺点,对于工作不太理想的一些教职工不嫌弃、不冷落,认真分析原因,有的放矢地帮助她们提高工作责任感和工作效率,使她们树立起搞好工作的信心。

作为踏上管理岗位时间较短的我,今后还要多和园领导班子和各行政人员多交流、多学习,细细体会,好好反思,将大家请教好的方法,多消化、多运用,转化成自己工作的指南,让自身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这样,我收获的不仅是领导的智慧,更是做人的哲学。

第四篇:近期感悟

近期感悟

最近一段时间对生活及思想方面都有一点感悟,无论是个什么样的层次,姑且做一个总结,一方面是对过去负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此勉励自己,整理自己的理想道路。首先,谈谈最近的生活状态。这些日子一直比较亢奋,亢奋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情感上的,其次也有对未来的畅想。但人变得亢奋了,就容易走极端,虽然我是一个挺和善的人,但也是一个极易冲动的人,最近一段时间,感觉自己越来越不脚踏实地了,和大家聊天或是开会做活动,都不太注重扎根生活,把生活抛得太远,把底层大众抛得太远,没有了那种扎根底层的心,一味只注重效率,只注重个人得失。开会时也只是高谈阔论,一点底层情感都没了。刘璇说我为什么不愿和工友分享神十上天的事,我想也是因为自己失去了那份感情,没了那份心。虽说最近活动比较积极,但却不觉之间原先建立的更深厚更底层的情感越来越远了。真觉得自己是一味纸上谈兵,空谈为人民服务,说到底,又有多少事真是在为人民服务呢?我自己是知道的,跟着走太久了,就以为以后的路无非还是跟着走。但这又何尝是一个真心为人民服务的人该走的路,该有的心态。是能力不够?是认识不深?是社会问题太多无处着手?还是理想太遥远鞭长莫及?其实都不是,只是心还不够坚定,不能一往无前,不能打破残存的念头,不能心无旁骛。果真有心了,果真坚定了,什么能力、认识都自然会接踵而来,因为那样我就不会懈怠。

那么我要怎么坚定呢?现在想想自己缺少的思考,首先是要意识到心不坚定,三心二意,害得永远是自己,在社团不能踏踏实实的做事、学习,不能使自己和他人得到进步,在学习上又不能专心,不能把成绩搞好,最终是一事无成。我想田野也不希望把一个好好的大学生培养得思绪杂乱。其次,要在生活中脚踏实地,多关注身边的小事,关注工农的生活,关注生活在生死边缘的人民,多多为他们考虑问题,经常把交流的内容放到社会问题上,放到工农大众身上。昨天郭鑫和我说贝贝和他聊天,以为如今我们社团经常聊些很无聊的事,很少讨论社会问题,交流自己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看法。我感触极大,我一直也有这种感觉,但以为这只是工作的思路转变,当每个人都能走上正轨,自然又可以回到原来的状态。也是因为本学期或者更远到上学期开始,社团的人强调处理社员与社团和社团与学校的关系太多,把重点放到了人与人的沟通上以及团队建设上。这其实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始终也是把田野当作一个思想碰撞,底层情怀建立,关心社会的集体,如果说田野变成了一个其乐融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的组织,我也许就不那么喜欢她了,也许就不会把这当作人生的重要坐标了。田野不是“将相和”的官场,而是百家争鸣的道场,而是真心扎根底层的为国为民的集体。所以,我也是汗颜的很,这段时间自己何尝不是推动社团“和谐”的动力呢?虽然我不否认社团建设的重要性,但是我更坚定砺志求索的最高原则。我最近也一直在考虑那些空大的问题,把注意力关注于那些还未扎根的想法的宣泄上,完全是想当然的一套,这也是对我和身边同志没有丝毫意义的。因此,我想我应该多关注一些社会各层次的具体问题,多关注些社会深层次问题的学习。虚怀若谷,才能接受那些一个个的问题,才能让自己脚踏实地,逐渐成长。最后,还是觉得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重,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农民,一个工人,一个底层人民的伙伴,也许这样才不会犹豫不决,不会好高骛远。

知识方面的感悟本来与生活上那些感悟关系不大,但确实也是最近一段时间心态的状态,是这一时期的思想印记。所以就一起说了。

这一段时间看了《我是一朵飘零的花》,感觉自己强大心灵也被书中主人公杨海燕及一系列新时期打工者命运震撼了。主人公的境遇,由于家庭贫困而辍学,走上了艰辛的打工之路。这与我们何尝距离遥远?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也是由于家中没钱,姐姐无法上高中,姐姐也同样是那个时代走向工厂的打工妹,姐姐同样也是去了广东,现在想起来,未尝不心有愧疚。改革开放,中国建立起了一家家吸人血,杀人不偿命的黑心工厂、企业,他们无法

无天,没人能管,而由于以往的集体经济模式的逐步崩溃,老一辈人失业或经济不支,无法维持基本生活,年轻人就得不到好的教育、生存条件,因此都涌入了那些黑心老板的工厂,进入了杀人不见血的外企,从这个方面来说,改革开放把中国带入了一个打工的世界,一个穷人靠出卖劳动力,富人靠出卖良心维持原有生活的时代。不管是书中各色黑社会式的群体,还是为生活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劳动者,或是所谓老板经理的衣冠禽兽,无一不在反映着社会的百孔千疮,无一不在诉说着这个时代的巨大问题。由此,我也感受到了自己在这个社会的位置,自己该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最近重新读了几本书,包括《毛泽东选集》、《道德经》等。其中《毛泽东选集》我感觉最深的一篇“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里面谈到我们怎么个工作方法及态度,其实也是我们怎么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我在这里摘抄一句:“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这段话卡上去很简单,但往往是我们实践中忘却的一部分,我们经常把我们心目中的理想放得很高,把我们要实现的目标看得太过高大,以致于我们把工作重心及目标都放在那些宏伟的理想上了,就像共产党如果仅仅告诉群众一起去革命,然后建设一个新社会,而且把群众参加革命看成天经地义的事,这样群众是不会响应的,群众需要看到你现在的表现,如果你现在都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不关心他们的生活,他又怎么相信你给他们带来美好的未来呢?所以,我们这些人要关心的往往不能只是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理想社会,更要设法把这样的社会展现到人民面前,也就是我们在做任何工作时,首先要设身处地地关心对方,关心他们生活的细节,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别人才可能认同你,跟你走。

还读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怎么分析问题,怎么把一个不清楚的事情弄清楚。一个阶级和另一个阶级看问题的方法各有不同,注意的层次各有不同,就拿资本家来说,他们可能觉得农民、工人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是种不稳定因素,会搞乱国家;而站在底层群众角度的人民却都能看到争议的力量的崛起,人民觉醒了,国家有希望了。这就是一对很对立的观点。应该说两方面都是有道理的,主要是我们站在谁的立场想问题。我们的生活及工作也常遇到这些问题,往往是大的方面我们知道是为人民服务,站在工农立场就是站在全体人类立场。然而到了具体事情上,我们就不能抓住其中的矛盾,我以前听过有人说走参政路线来改变社会,就其意义来说我并不否定,但要说通过这样就能彻底改变社会,我是坚决予以否定的。因为我们不可能让资本家和我们一起维护工人的利益,不可能依靠贪官集体来解决社会矛盾。就像在学校,我们也不要寄希望于学校让我们做些什么,而是注意我们需要做什么。这样,才能把田野这个集体带得更远、更有力量。

最近读《道德经》也颇有收获。三言两语难以说得完,就捡些说吧。一方面对人生意义的重新认识,另一方面对认识事物的方法也有所改变。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从中我体会到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就必须有后其身的境界,就必须放下自我,就像天没有想着自己要怎么自生,所以才能长生,只有我们去除小我,才能成就大我。只有我们无私,才能收获人生真正的意义。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对于我认识事物的方法也有了一些更新,也就是说,我们在认识一个事物的时候不能孤立地去对待,有善必然是因为有恶,有丑必然是因为有美,毛主席说“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在看到敌人的时候,必须认识我们的朋友,不管在大事或小事上,我们都要认清这个问题。比如我们游行,谁是我们的敌人?日本。那我们的朋友呢?那些对日本行为愤怒的所有人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认识我们的朋友,才可能去团结他们,这样才可能把事情做好。就像反转,你直接找孟山都和他讲理是不行的,而是找那些被迫害的人。

所有这些是我这一段时期的感悟,总结得不太到位且有点乱,但也以次鼓励自己继续前行。往者不可追,来者诚可鉴,还望诸公赐教一二!并附以偶感一首:

清风吹来耳声声,书动壁摇乃还魂。

开得隔窗凭风入,听得万家风雨声。

2013/6/15

第五篇:中国文化之佛教

中国古代宗教

佛教篇本专题学习的主要内容:熟悉佛教的创立者和佛教的圣迹; 了解佛教在世界传播的路线;熟悉小乘和大乘的区别;熟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掌握佛教的教义。

一、佛教的创立者和圣迹传说

(一)佛教的创立者——乔达摩•释达多(公元前565—485)

乔达摩Gautama、悉达多Siddhārtha。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佛是“佛陀”的简称,是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释迦成佛时的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佛教徒均尊释迦牟尼为本师,而自称为佛陀的弟子。在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2年)统治时期,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印度各地。

(二)佛教的圣迹1(尼泊尔蓝毗尼园遗址)

佛教的圣迹2 印度鹿野苑遗址——此为释迦牟尼初转法轮之地。

(三)佛教意象

1、莲花——佛教的象征

根据佛经记载,佛陀降生前夕,其父净饭王宫中出现八种祥瑞:四时花木,悉皆荣茂,池沼突兀盛开大如车盖的奇妙莲花。

佛陀成道后,转法轮时坐的座位叫“莲花座”,相应的坐势叫“莲花坐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在佛教典籍中,莲花也经常出现。《妙法莲花经》即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汉译佛经里常有“七宝莲花”之称,我国的净土宗也叫“莲宗”。我国的佛教寺庙中,三世佛及菩萨大都是足踏莲花座。

2、菩提树——觉悟之树

菩提树,亦称“觉树”、“道树”,是佛教的圣树。“菩提”一词是梵文 Bodhi 的音译,意为“觉”、“智”、“道”。菩提树原名“荜钵罗”(Pippala),为常绿乔木。相传悉达多太子出家后,潜心修了六年苦行,有一天在一棵荜钵罗树下打坐,凝神静思,终于豁然开悟,证得菩提果(觉悟)而成佛,因而后人称此树为“菩提树”。我国傣族地区的人民称菩提树为“吉祥之树”。

3、娑罗树——无忧之树娑罗树(Sāla)又名“无忧树”,是佛教的圣树。据《本生经》上记载说,佛陀的降生和入寂均与娑罗树有关。佛陀的母亲摩耶王后怀孕后,按当地的风俗要回娘家生育,佛陀正是在其母回娘家路上的蓝毗尼园的娑罗树下降生的。而且佛陀也是在娑罗树下圆寂的:据说佛陀传道四十多年,已达八十高龄,他感到自己寿命将尽,在末罗国的拘尸那城的一条河畔的娑罗树林中,选定双树铺设床位,安静地进入涅槃。

4、曼陀罗花——佛教的圣花 娇柔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悬垂而律动。相传佛祖传法时手拈曼

陀罗花,且漫天下起曼陀罗花雨。《法华经》曰: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在佛经中,曼陀罗花是适意的意思,就是说,见到它的人都会感到愉悦。它包含着洞察幽明,超然觉悟,幻化无穷的精神。

(四)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大乘”是梵文Mahāyāna 的音译,音译为“摩诃衍那”。小乘是梵文Hinahāyāna 的音译,音译为“希那衍那”。“摩诃”是大的意思,“希那”是小的意思。“衍那”为“乘载”(如车、船)或“道路”。公元一世纪左右,印度新出现了一个佛教派别,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成就佛果。他们自称为“大乘”,而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1)小乘佛教视释伽牟尼为教主;大乘佛教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并进一步把佛神化。(2)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即“自觉”,把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大乘宣扬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不仅“自觉”,也能“觉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

(3)小乘的主要经典是《阿含经》等;大乘的主要经典有《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等。

(4)中国北传佛教开始是小乘流行,但后来为大乘所取代。小乘现在主要流行于南亚、东南亚,但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称号。

中国第一寺——洛阳白马寺 创建于东汉明帝年间(公元68年),此前一年,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遂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后汉使及印度高僧以白马驮佛经、佛像抵洛,明帝躬亲迎奉,并建白马寺。被誉为中国佛教“祖庭” 佛教传入中国

中国佛教包含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佛教。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都在中国。可以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洛阳白马寺 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云南景洪飞龙白塔寺 佛教初传中国的标志——伊存授经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日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为“伊存授经”。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译传、创造和融合三个阶段。(1)译传阶段

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译传阶段。中国先后译出大量的佛教经典,研究佛教的风气成为一时之盛。其时的慧远和尚(334-416)在南方庐山开始宣传死后转生阿弥陀“净土”(极乐世界)的信仰。竺道生和尚(355-434)提出“顿悟成佛”的主张。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在中国扎根并本土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创造阶段

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的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中国僧人分别以一定的印度佛教经典为依据,开宗立派,创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八个主要宗派。这一时期号称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佛教传入中国(3)融合阶段

近代宋元明清四朝中国佛教处于融合阶段。佛教在这900年间空前广泛、深入地与中国的文化全面结合。一方面佛教与儒、道融合,成为“三教合一”历史背景下的佛教。另一方面,佛教借助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成为民间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与思维,乃至语言素材构成的重要有机成分。元明清三代,汉地精英佛教停滞衰退,而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局面。这一阶段从教派上说,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其他各宗逐渐衰落。一方面佛教与儒、道融合,成为“三教合一”历史背景下的佛教。

另一方面,佛教借助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成为民间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与思维,乃至语言素材构成的重要有机成分。元明清三代,汉地精英佛教停滞衰退,而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局面。这一阶段从教派上说,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其他各宗逐渐衰落。中国主要佛教

1、净土宗

净土宗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NAMOAMITABHA)为修行方式,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为宗旨,是最简便的法门,在民间影响最大。

其特点是希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从这个世界(浊土)死后可以进入诸佛/菩萨所在的净土。因此,净土信仰是佛教中特殊提倡他力的信仰(他信)形态。

2、禅宗

在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创立了禅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法门。禅宗认为解脱不在身外,也无须借助经典的指导。解脱之道就在人的内心,只要能够放下执着,放下自我,便是解脱。五祖弘忍后,其弟子神秀立北宗(不久衰落)。慧能立南宗,后成为禅宗主流。主张“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强调佛性平等、重视人的主体性和自身的发展。禅宗是我国支派最多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远、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最广泛的宗派。后来,在修持方面,禅僧又都“禅净双修”,禅宗和净土宗的界限已十分模糊。

(拈花微笑——禅宗的萌芽)

三、佛教的教义

“四谛”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所谓“谛”即“真理”的意思。“四谛”亦称“四圣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

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一)苦谛

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无幸福欢乐之可言。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佛典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等多种分类法),还有108种烦恼。

(二)集谛

对造成痛苦与烦恼原因的分析,大体可概括为:

1、“五蕴聚合说”

2、“十二因缘说”

3、“业报轮回说”

1、“五蕴聚合”说

佛陀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有情”(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有情识生物,即众生)则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或“五阴”)组成(其中“色蕴”包括“四大”--风、火、水、土等因素)。既然“有情”只是“五阴”的聚合,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所以有情自身不是独立永存的实体,没有单独的“自性”(此即所谓“诸法无我”“四大皆空”);且有情和世上万事万物处在无休止的变迁之中(此即所谓“诸行无常”变动不居)。“五阴聚合说”构成了佛教空观的主要内容: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

2、“十二因缘”说

涉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现世的果必然有过去世的因,现世的因必将引出未来世的果。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未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就是因果报应。作为能够导致果报之因的行为,叫作“业”。“业”分身业(行动)、口业(言语)、意业(思想)三类,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任何思想行为都会给行为者本人带来相应的后果(报应或业报)。

3、“业报轮回”说

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有情(众生)流转在“六道”之中,即天道(无界众生)、人道、阿修罗道(一类专与天神战斗的恶魔)、畜牲道、地狱道、饿鬼道,形成六道轮回。目键连救母→供僧人百味果品以超度(表现孝道)→民间七月半“施孤”节。

(三)灭谛

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磐。“涅磐”是梵文音译,意译作“灭度”、“圆寂”等。涅磐的根本特点是达到熄灭一切“烦恼”、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四)道谛——解脱之路

即通向涅磐之路。主要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徒的日常思想行为。再简要一些,又被归纳为 “三学”:戒、定、慧。“戒” 约束佛徒日常生活的纪律。“戒”因人身份不同而有区别,有三皈(三皈依)、八戒、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等,后发展成复杂的“律学”。其中“三皈依”——佛(觉而不迷);法(正而不邪);僧(净而不染)。这是“自性三宝”,也是佛法教学的总纲领。“定”(即“禅定”)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教外专家称之为佛教气功。是心专注于一境的

心理状态,但不想世间法,只想出世法(是面对世俗的客观而建立迥异于世俗的主观)。禅定的“境”有级别深浅和宗派法系的不同。禅定的主要目的是发慧(由定生慧)。“慧”(即“般若”)也是一种心理状态,是证悟出世间法的明察力(能有洞见佛法之力,所见之境确如佛法所讲),如真正做到见外界实物而以为空,如“见到”佛经所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景象等等。有了“慧”才能得度(“波罗密多”)获得解脱,永离苦海。解脱后所得之境为涅磐。“慧”的发生,主要依靠经文和师长的教导,通过禅定沉思而获得。但后世佛教世俗化的结果,佛徒大都倾向用简便的方法求解脱(如禅宗、净土宗)。当代中国佛教界将佛教的宗旨归纳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四、中国佛教哲学:

(一)佛教哲学的精神

强调破除人们对宇宙一切表层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的执着,获得精神上的某种自由、解脱,直悟生命的本性、本真。佛教的返本归极、明心见性、自识本心、见性成佛之论及一整套修行的方法,是要人们寻找心灵的家园,启发一种内在的自觉,培养一种伟大的人格。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趋向。而且,佛家的诸佛平等境界和与众生一起拯救世界的热 忱,同样是一种宝贵的思想资源。

(二)中国佛教的特质

1、调和性:体现在对佛教外部不同思想、观点的妥协、依从、吸收上。

2、融摄性:指中国佛教统摄内部种类经典和各学派学说。如“禅净双修”。

3、简易性: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简化了教义和修行方法。如禅宗的简易性体现在“见性成佛”、“顿悟成佛”的主张上;净土宗的简易法门是“称名成佛”等。

五、佛教的经典和标记

(一)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经典,包括:

经藏(释迎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迎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故称三藏经,或称“大藏经”。佛教的经典和标记,佛教的旗帜或佛像的胸间,往往有“卍”的标记。这标记武则天将其定音为“万”;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万德。“卍”形符号的写法历来有左向的 “卍”和右向的“卐”两种。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提出,应以“卍”为准。佛教的标志也往往以法轮表示。认为佛之法论如车轮辗转可摧破众生烦恼。

六、佛教的常用的称谓

1、一般有“四众弟子”、“出家四众”之称。

比丘、比丘尼为出家男女二众; 优婆塞、优婆夷为在家男女二众,合称为“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俗称小和尚)、沙弥尼(俗称小尼姑),即为“出家四众”。佛教的常用的称谓

2、对较高水平的僧人,则根据具体情况称:

“法师”(通晓佛法僧人);“经师”(通晓经藏或善于诵读经文的僧人); “论师”(精通论藏的僧人);“律师”(通晓律藏的僧人);“三藏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的僧人);“大师”,一般用以尊称著名僧人;“高僧”,对德行高的僧人的尊称。佛教的常用的称谓

3、还有以职务相称

如住持(方丈)、监院(当家和尚)等。现在一般称和尚为师父,称尼姑为师太。

七、佛教寺院的总体布局

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和方丈室,称为“伽蓝七殿”。中国佛寺建筑原与印度相同,没有殿堂,建塔为藏舍利。在早期,为表示敬重,塔位于寺的中央,作为寺的主体,四周围建以僧房。后来佛像供奉于殿堂,殿堂与塔并重,塔一般仍在殿堂之前。唐宋时期,禅宗已不再风行建塔,佛寺发展以殿堂为主的布局。佛教寺院的总体布局

(一)山门(或三门)

因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处,故又称山门殿。现已成为专门名词,即使在平原也称山门。因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三解脱”,所以又称“三门”。

(二)钟楼

位于天王殿左(东)前侧,悬有洪钟。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或称地藏王菩萨,曾音译为“乞叉底蘗沙”。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地藏菩萨是大乘佛教的学者,他的事迹很多,在《地藏菩萨本愿经》有详细记载。地藏菩萨济世度人的精神,正是佛教“己未度,先度人”的精神。

(三)鼓楼

位于天王殿有(西)前侧,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蓝神关羽。《法苑珠林》卷五二:“护法伽蓝神斯有十八神,”其中没有关羽的记载。近世以来,中国佛教界则以关帝为伽蓝神,关帝遂成为唯一的中国伽蓝神。

(四)天王殿

正中供奉大肚弥勒,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其背后供韦驮护法。

(五)大雄宝殿

为佛寺正殿,又称“大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殿有供奉一佛、三佛等情况。以三佛同殿居多。供一佛常见的为“释家三尊”或释迦及其两大弟子迦叶、阿难。供三佛多为琉璃光药师佛、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和西方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大雄宝殿平面图及其造像意义

佛门里面的建筑也是表示法的。大雄宝殿从外面看是宫殿式两层,从里面看是一层。两层表示佛家的术语“真谛”和“俗谛”(即出世间法和世间法)。两层里面是一层,表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迷了就是二,悟了原来是一。即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六)法堂(亦称讲堂)

一般在大殿之后。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法堂内除一般性安置佛像外,另设法座、讲台、钟鼓。

(七)方丈室

佛寺住持(方丈)居住、说法与接客之处,有的叫华林丈室(净土宗佛寺),有的叫般若丈室(禅宗寺院)。

(八)藏经楼

盛放佛教经典之处。

八、佛寺的由来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经卷,且供僧众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场所。佛教寺院最早出现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随之而出现。寺,在中国原来就是汉代官署的名称。据《汉书·元帝纪》注云:“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公元一世纪东汉明帝时,西域高僧迦摄摩腾和竺法兰应请来到洛阳,最初是住在中国专门接待外国使节和贵宾的官署“鸿胪寺”“院”则本是周围有垣之意,引申为周围有垣或有回廊的建筑物,亦指官舍。至于将佛教建筑称为‘院’,则始自唐代在大慈恩寺所建的翻经院。至宋代,官立的大寺亦多称院。如禅寺也叫禅院。自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以孔子庙为大成殿,于是佛寺建筑除堂寮之外,其主体部分也称为殿,如大雄宝殿)。

九、中国佛寺建筑的文化特征

中国人从一开始就把佛寺与官府、宅邸、祠堂混同起来。这是因为在建筑格局上,支配中国人的是根深蒂固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的审美心理。在这种文化心理的指导下,必然会产生一种建筑模式,而模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不仅宫殿官邸如是,祠堂民居如是,寺院道观也如是。所以中国佛寺一开始就融合了中国固有庙堂建筑的特点,依然是平面方形,对称稳重,南北中轴线布局,构成整饰严谨,气势磅礴的建筑群体。

十、佛寺内殿堂佛像及学佛的目的:

中国自白马寺建立后,各地纷纷建立佛寺。佛教建寺的真正目的:一是为了安众修持;二是为了弘法度众;三是为了传承文化。对一般人来说,佛教寺院是烧香拜佛的地方。对佛教徒来说,这里是供养“三宝”(佛、法、僧)的地方,是做佛事活动的场所。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学习佛教的目的在于:不忘“自性三宝”——觉、正、净。就是要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学会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明白人

下载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近期对佛教学习之感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真的很美——近期读书之感悟(最终5篇)

    读书真的很美——近期读书之感悟 读书之美,美在感悟;读书之美,美在积累;读书之美,美在量变促质变;读书之美,美在温故知新。读了《人民论坛》杂志“万名干部读书调查”专题,深有感触,......

    佛教传说之昙花一现

    佛教传说之昙花一现 上一期讲到了《佛教传说之飞来峰》,这些有关佛教的传说都很有趣。众所周知,佛家讲求戒色,但佛家亦有不少有关爱情的传说。昙花是世界上千万种花中的一种,但......

    浅谈佛教艺术之美

    美术鉴赏——浅谈佛教艺术 艺术教育——13501111王银 摘要:美术鉴赏类似的学科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

    外出学习之感悟

    外出学习交流材料 王听 衡中之所以全国文明不是因为别的,而在其教育,确切的说在其居高不下的高考升学率。参加工作近十年,初到高考圣地——衡水,去参观学习和膜拜,内心之激动无以......

    “学习强国”之感悟

    “学习强国”之感悟由中央宣传部组织研发的学习强国APP一经推出,便迅速在广大党员队伍中流行开来,大家热烈讨论、相互交流各种学习体会、“高分宝典”等等,当下在全市更是掀起......

    学习古诗词之感悟

    学习之 美 ----------读古诗词之感悟 大家都知道,小学语文诗歌除了要对孩子进行德育,智育的培养外,还有进行审美教育。而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

    学习国学经典之感悟

    学习国学经典之感悟 怀集县凤岗镇下南坑小学 李管兴 摘要:国学可谓博大精深,简短精悍的文字,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历史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记录风雨,贮藏......

    学习评论员文章之感悟

    学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之感悟在中央、省、州、市党委的倡导下,笔者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认真阅读了《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贯彻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