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探佛教之大概---刘通
初探佛教之大概
中心思想:借着对佛教初步的了解,来看今天当以何态度向佛教徒传福音。
一、佛教的发展
1、佛教的演进
2、佛教的组织
3、佛教的教义
二、向佛教徒传福音
1、属于“灵”的:思想要更新
2、属于“魂”的:知识要装备
3、属于“体”的:交谈要谨慎
引言:
传福音最艰难的时代及地区当前的中国社会,对基督徒而言,实在是试炼之地。主托付给基督徒的使命就是要做他的见证,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将福音广传;但我们所处、所面对的中国社会,如果不能算是撒但最坚固的营垒,人心最刚硬的硬土,至少也是世上少见、传福音最艰难1的时代及地区之一了。那么,佛教的发展是怎样的,他的思想和教义又是如何?面对今天的时代,当以怎样的态度去向佛教徒传福音呢?
一、佛教的发展
中国人常称基督教为洋教、外来宗教,殊不知佛教亦与基督教一样,是源自印度的外来宗教。印度为佛教与印度教的起源地,北欧人的共同祖先“无明”,佛教徒却无法解释它的因缘起由。(三)道谛
释迦主张以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来脱离十二因缘的轮回之苦,其中最主要的八正道分别为: 454讲义——佛教在中国 参:《宗教比较》邓讲义(1)正见: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2)正思惟:化正见为求道的理想。(3)正语:不妄言。(4)正业:不杀、不盗、不邪淫。(5)正命:过规律的佛教生活。(6)正精进:断恶念、生善法。(7)正念:立志修道。(8)正定:虔修禅定。强调修道者可靠己力,集中心力、控制自己、除去恶念、逐渐洞悟佛法,以求得身心的解脱。(四)灭谛
灭谛是佛教徒毕生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指人修道成功后,脱离生死轮回的境界,进入“涅盘”。佛教徒惧怕生死死生的轮回,因此,涅盘就是一个没有再生再死的地方。尚活着的修行者因仍有肉身色心,只能到达“有余涅盘”,只有在死后才能进入“无余涅盘”。B、六道轮回说
释迦把婆罗门教原有的天道、祖道和第三道等三道轮回,扩大成为佛教的六道轮回。(一)天道:佛教将婆罗门教的天堂鬼神皆纳入天道中,宣称这些鬼神也在六道轮回中循回。(二)阿修罗道:指一群不停地在战斗的鬼道。(三)人间道:指这在世苦乐参半的人。
(四)畜生道:世上除了人以外一切的活物,如牛羊猪狗、鱼鸟、昆虫等。(五)饿鬼道:因为咽细肚大或食物入口前即被火化,此道的鬼儿们无法入 食,故称为饿鬼。(六)地狱道:有八大根本地狱(八热地狱),每一大地狱中又再附有十六小 地狱,共计有一百三十六个地狱。C、业力说
“业力”亦可单称“业”(Karma)。释迦采用婆罗门教的业力说,认为人、畜牲等都是根据他(牠)生前业力(意识行为)的好坏,决定死后轮回至六道中的哪一道。佛教十恶业是:杀生、偷盗、邪淫、虚诳语、杂闲语、廉恶语、杂秽语、贪、瞋、痴;在每一项前加上“不”字而成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便成了十善业。D、五蕴
蕴(Skandhas)是“集合”的意思。释迦认为人由物质与精神部分组成,即由五蕴集合而成。五蕴除了色蕴属于物质外,其他四蕴则指人的精神部分。(一)色蕴:人身体的物质部分。(二)受蕴:人的感觉作用。(三)想蕴:人的认识作用。(四)行蕴:人的意志作用。(五)识蕴:人的心之本体。E、三法印
“三法印”是释迦所定,用来监定佛教教理,也是佛教的重要思想。
(一)诸行无常:佛陀认为世上一切诸法(现象),无论是事物或是心思,都是 流转无常,变化不定的。
(二)诸法无我:“我”乃指“常一主宰”。佛教讲求缘起,认为万物无 本体,皆为空,一切诸法都没有常住不变的实体。
(三)涅盘静寂:涅盘是佛教徒死后的理想去处,此境地不再有生死,极其静寂。
佛教有“依法不依人”的说法,教徒以三法印教理作为评监依据,若与三法印相违背,即使号称“佛说”,亦将之归于冒充;但如果有一教理合乎三法印,不管是谁发起的,就列入真6佛说。综合佛教的教义我们可以看到:a、没有“神创造”宇宙万物的观念;b、没有所谓“第一因”(first cause)的说法;c、没有进化之说;d、生与灭都不肯定;e、他们的宇宙观是复杂无定。7
67本部分资料参考:《认识佛教》百度文库 参:《宗教比较讲义—邓》 总的来说,从佛教的演变到它的宗派,从它的宗派到它的教义,在历史的变迁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此同时,不得不说佛教的“广大精深”对中国极致整个世界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面者这样一个深受佛教所影响的中国,福音的种子如何才能洒遍中华大地呢?
二、如何向佛教徒传福音
今天的的基督徒当以怎样的态度去向佛教徒传福音呢?下面是一些的原则和看法。
8一、属于“灵”的:思想要更新
首先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观念问题。
1.要以“爱”为动机,切勿把传福音业绩化。
2.要把佛教徒视为福音对象,而不是竞争对手,信仰对敌。
3.自己须要“真认识真理”(须知:不是宗教对立,而是真理显出)。
4.须要〝显出权能〞(道与灵,光与爱──讲出道,显出灵,发出光,流出爱)
9二、属于“魂”的:知识要装备
要对佛教信仰深入了解,是吃力的事,最好让专业的同工去负责。但若有心要成为主对佛教徒施恩典、施怜悯的管道,则几项重要的相关知识,是不能不具备的,以作为退以防身,进以致胜的装备。其中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要认识佛教的可信处与不可信处。不能全盘予以否定,但要知其问题所在。例如: a.经典的不定准(莫衷一是)b.各宗派经典、教理之来源的谬误 c.多元化信仰所构成的模糊性教义。d.逻辑性的矛盾问题......等等
2.要认识基督与佛菩萨的不同3.要说得清“修行不能自救”的理论(简明比喻即可)
三、属于“体”的:交谈要谨慎
与佛教徒个人谈道时,宜谨言慎行,善用技巧。可提醒您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要尊重对方的真诚(勿陷于对立)。2.要肯定对方的善行。3.要了解对方的信仰内容。
4.要谦卑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5.用生命表达生命之道(不争论)。6.忍耐等候主的时候(不过度急切)。
7.长存信与盼望(常常在信心里宣告对方必定会接受福音)。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愿神大大使用我们,成为中国佛教徒的祝福。
89参:《想佛教徒传福音》百度文库 同上 10同上
第二篇:中国文化之佛教
中国古代宗教
佛教篇本专题学习的主要内容:熟悉佛教的创立者和佛教的圣迹; 了解佛教在世界传播的路线;熟悉小乘和大乘的区别;熟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掌握佛教的教义。
一、佛教的创立者和圣迹传说
(一)佛教的创立者——乔达摩•释达多(公元前565—485)
乔达摩Gautama、悉达多Siddhārtha。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佛是“佛陀”的简称,是梵语Buddha的音译,“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释迦成佛时的感叹:“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佛教徒均尊释迦牟尼为本师,而自称为佛陀的弟子。在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2年)统治时期,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印度各地。
(二)佛教的圣迹1(尼泊尔蓝毗尼园遗址)
佛教的圣迹2 印度鹿野苑遗址——此为释迦牟尼初转法轮之地。
(三)佛教意象
1、莲花——佛教的象征
根据佛经记载,佛陀降生前夕,其父净饭王宫中出现八种祥瑞:四时花木,悉皆荣茂,池沼突兀盛开大如车盖的奇妙莲花。
佛陀成道后,转法轮时坐的座位叫“莲花座”,相应的坐势叫“莲花坐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在佛教典籍中,莲花也经常出现。《妙法莲花经》即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汉译佛经里常有“七宝莲花”之称,我国的净土宗也叫“莲宗”。我国的佛教寺庙中,三世佛及菩萨大都是足踏莲花座。
2、菩提树——觉悟之树
菩提树,亦称“觉树”、“道树”,是佛教的圣树。“菩提”一词是梵文 Bodhi 的音译,意为“觉”、“智”、“道”。菩提树原名“荜钵罗”(Pippala),为常绿乔木。相传悉达多太子出家后,潜心修了六年苦行,有一天在一棵荜钵罗树下打坐,凝神静思,终于豁然开悟,证得菩提果(觉悟)而成佛,因而后人称此树为“菩提树”。我国傣族地区的人民称菩提树为“吉祥之树”。
3、娑罗树——无忧之树娑罗树(Sāla)又名“无忧树”,是佛教的圣树。据《本生经》上记载说,佛陀的降生和入寂均与娑罗树有关。佛陀的母亲摩耶王后怀孕后,按当地的风俗要回娘家生育,佛陀正是在其母回娘家路上的蓝毗尼园的娑罗树下降生的。而且佛陀也是在娑罗树下圆寂的:据说佛陀传道四十多年,已达八十高龄,他感到自己寿命将尽,在末罗国的拘尸那城的一条河畔的娑罗树林中,选定双树铺设床位,安静地进入涅槃。
4、曼陀罗花——佛教的圣花 娇柔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悬垂而律动。相传佛祖传法时手拈曼
陀罗花,且漫天下起曼陀罗花雨。《法华经》曰: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在佛经中,曼陀罗花是适意的意思,就是说,见到它的人都会感到愉悦。它包含着洞察幽明,超然觉悟,幻化无穷的精神。
(四)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大乘”是梵文Mahāyāna 的音译,音译为“摩诃衍那”。小乘是梵文Hinahāyāna 的音译,音译为“希那衍那”。“摩诃”是大的意思,“希那”是小的意思。“衍那”为“乘载”(如车、船)或“道路”。公元一世纪左右,印度新出现了一个佛教派别,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到达菩提涅槃的彼岸,成就佛果。他们自称为“大乘”,而贬称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为“小乘”。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
(1)小乘佛教视释伽牟尼为教主;大乘佛教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并进一步把佛神化。(2)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即“自觉”,把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大乘宣扬大慈大悲,普渡众生(不仅“自觉”,也能“觉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
(3)小乘的主要经典是《阿含经》等;大乘的主要经典有《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等。
(4)中国北传佛教开始是小乘流行,但后来为大乘所取代。小乘现在主要流行于南亚、东南亚,但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称号。
中国第一寺——洛阳白马寺 创建于东汉明帝年间(公元68年),此前一年,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遂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后汉使及印度高僧以白马驮佛经、佛像抵洛,明帝躬亲迎奉,并建白马寺。被誉为中国佛教“祖庭” 佛教传入中国
中国佛教包含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佛教。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都在中国。可以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洛阳白马寺 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云南景洪飞龙白塔寺 佛教初传中国的标志——伊存授经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日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为“伊存授经”。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译传、创造和融合三个阶段。(1)译传阶段
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译传阶段。中国先后译出大量的佛教经典,研究佛教的风气成为一时之盛。其时的慧远和尚(334-416)在南方庐山开始宣传死后转生阿弥陀“净土”(极乐世界)的信仰。竺道生和尚(355-434)提出“顿悟成佛”的主张。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在中国扎根并本土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创造阶段
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的创造阶段和鼎盛时期。中国僧人分别以一定的印度佛教经典为依据,开宗立派,创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八个主要宗派。这一时期号称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佛教传入中国(3)融合阶段
近代宋元明清四朝中国佛教处于融合阶段。佛教在这900年间空前广泛、深入地与中国的文化全面结合。一方面佛教与儒、道融合,成为“三教合一”历史背景下的佛教。另一方面,佛教借助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成为民间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与思维,乃至语言素材构成的重要有机成分。元明清三代,汉地精英佛教停滞衰退,而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局面。这一阶段从教派上说,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其他各宗逐渐衰落。一方面佛教与儒、道融合,成为“三教合一”历史背景下的佛教。
另一方面,佛教借助文学、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成为民间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与思维,乃至语言素材构成的重要有机成分。元明清三代,汉地精英佛教停滞衰退,而大众佛教取得长足发展,出现“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局面。这一阶段从教派上说,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其他各宗逐渐衰落。中国主要佛教
1、净土宗
净土宗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NAMOAMITABHA)为修行方式,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为宗旨,是最简便的法门,在民间影响最大。
其特点是希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从这个世界(浊土)死后可以进入诸佛/菩萨所在的净土。因此,净土信仰是佛教中特殊提倡他力的信仰(他信)形态。
2、禅宗
在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创立了禅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法门。禅宗认为解脱不在身外,也无须借助经典的指导。解脱之道就在人的内心,只要能够放下执着,放下自我,便是解脱。五祖弘忍后,其弟子神秀立北宗(不久衰落)。慧能立南宗,后成为禅宗主流。主张“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强调佛性平等、重视人的主体性和自身的发展。禅宗是我国支派最多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远、对中国文化思想影响最广泛的宗派。后来,在修持方面,禅僧又都“禅净双修”,禅宗和净土宗的界限已十分模糊。
(拈花微笑——禅宗的萌芽)
三、佛教的教义
“四谛”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所谓“谛”即“真理”的意思。“四谛”亦称“四圣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
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一)苦谛
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无幸福欢乐之可言。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佛典有四苦、五苦、八苦、九苦等多种分类法),还有108种烦恼。
(二)集谛
对造成痛苦与烦恼原因的分析,大体可概括为:
1、“五蕴聚合说”
2、“十二因缘说”
3、“业报轮回说”
1、“五蕴聚合”说
佛陀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有情”(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有情识生物,即众生)则由色、受、想、行、识等五蕴(或“五阴”)组成(其中“色蕴”包括“四大”--风、火、水、土等因素)。既然“有情”只是“五阴”的聚合,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所以有情自身不是独立永存的实体,没有单独的“自性”(此即所谓“诸法无我”“四大皆空”);且有情和世上万事万物处在无休止的变迁之中(此即所谓“诸行无常”变动不居)。“五阴聚合说”构成了佛教空观的主要内容: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因果相续。
2、“十二因缘”说
涉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现世的果必然有过去世的因,现世的因必将引出未来世的果。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未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就是因果报应。作为能够导致果报之因的行为,叫作“业”。“业”分身业(行动)、口业(言语)、意业(思想)三类,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任何思想行为都会给行为者本人带来相应的后果(报应或业报)。
3、“业报轮回”说
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有情(众生)流转在“六道”之中,即天道(无界众生)、人道、阿修罗道(一类专与天神战斗的恶魔)、畜牲道、地狱道、饿鬼道,形成六道轮回。目键连救母→供僧人百味果品以超度(表现孝道)→民间七月半“施孤”节。
(三)灭谛
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磐。“涅磐”是梵文音译,意译作“灭度”、“圆寂”等。涅磐的根本特点是达到熄灭一切“烦恼”、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四)道谛——解脱之路
即通向涅磐之路。主要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徒的日常思想行为。再简要一些,又被归纳为 “三学”:戒、定、慧。“戒” 约束佛徒日常生活的纪律。“戒”因人身份不同而有区别,有三皈(三皈依)、八戒、五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等,后发展成复杂的“律学”。其中“三皈依”——佛(觉而不迷);法(正而不邪);僧(净而不染)。这是“自性三宝”,也是佛法教学的总纲领。“定”(即“禅定”)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教外专家称之为佛教气功。是心专注于一境的
心理状态,但不想世间法,只想出世法(是面对世俗的客观而建立迥异于世俗的主观)。禅定的“境”有级别深浅和宗派法系的不同。禅定的主要目的是发慧(由定生慧)。“慧”(即“般若”)也是一种心理状态,是证悟出世间法的明察力(能有洞见佛法之力,所见之境确如佛法所讲),如真正做到见外界实物而以为空,如“见到”佛经所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景象等等。有了“慧”才能得度(“波罗密多”)获得解脱,永离苦海。解脱后所得之境为涅磐。“慧”的发生,主要依靠经文和师长的教导,通过禅定沉思而获得。但后世佛教世俗化的结果,佛徒大都倾向用简便的方法求解脱(如禅宗、净土宗)。当代中国佛教界将佛教的宗旨归纳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四、中国佛教哲学:
(一)佛教哲学的精神
强调破除人们对宇宙一切表层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的执着,获得精神上的某种自由、解脱,直悟生命的本性、本真。佛教的返本归极、明心见性、自识本心、见性成佛之论及一整套修行的方法,是要人们寻找心灵的家园,启发一种内在的自觉,培养一种伟大的人格。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趋向。而且,佛家的诸佛平等境界和与众生一起拯救世界的热 忱,同样是一种宝贵的思想资源。
(二)中国佛教的特质
1、调和性:体现在对佛教外部不同思想、观点的妥协、依从、吸收上。
2、融摄性:指中国佛教统摄内部种类经典和各学派学说。如“禅净双修”。
3、简易性: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简化了教义和修行方法。如禅宗的简易性体现在“见性成佛”、“顿悟成佛”的主张上;净土宗的简易法门是“称名成佛”等。
五、佛教的经典和标记
(一)大乘和小乘佛教的经典,包括:
经藏(释迎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迎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故称三藏经,或称“大藏经”。佛教的经典和标记,佛教的旗帜或佛像的胸间,往往有“卍”的标记。这标记武则天将其定音为“万”;意为太阳光芒四射或燃烧的火。后来作为佛教吉祥的标记,以表示吉祥万德。“卍”形符号的写法历来有左向的 “卍”和右向的“卐”两种。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提出,应以“卍”为准。佛教的标志也往往以法轮表示。认为佛之法论如车轮辗转可摧破众生烦恼。
六、佛教的常用的称谓
1、一般有“四众弟子”、“出家四众”之称。
比丘、比丘尼为出家男女二众; 优婆塞、优婆夷为在家男女二众,合称为“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俗称小和尚)、沙弥尼(俗称小尼姑),即为“出家四众”。佛教的常用的称谓
2、对较高水平的僧人,则根据具体情况称:
“法师”(通晓佛法僧人);“经师”(通晓经藏或善于诵读经文的僧人); “论师”(精通论藏的僧人);“律师”(通晓律藏的僧人);“三藏法师”(精通经、律、论三藏的僧人);“大师”,一般用以尊称著名僧人;“高僧”,对德行高的僧人的尊称。佛教的常用的称谓
3、还有以职务相称
如住持(方丈)、监院(当家和尚)等。现在一般称和尚为师父,称尼姑为师太。
七、佛教寺院的总体布局
佛寺殿堂的配置大致是: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和方丈室,称为“伽蓝七殿”。中国佛寺建筑原与印度相同,没有殿堂,建塔为藏舍利。在早期,为表示敬重,塔位于寺的中央,作为寺的主体,四周围建以僧房。后来佛像供奉于殿堂,殿堂与塔并重,塔一般仍在殿堂之前。唐宋时期,禅宗已不再风行建塔,佛寺发展以殿堂为主的布局。佛教寺院的总体布局
(一)山门(或三门)
因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处,故又称山门殿。现已成为专门名词,即使在平原也称山门。因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三解脱”,所以又称“三门”。
(二)钟楼
位于天王殿左(东)前侧,悬有洪钟。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或称地藏王菩萨,曾音译为“乞叉底蘗沙”。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地藏菩萨是大乘佛教的学者,他的事迹很多,在《地藏菩萨本愿经》有详细记载。地藏菩萨济世度人的精神,正是佛教“己未度,先度人”的精神。
(三)鼓楼
位于天王殿有(西)前侧,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蓝神关羽。《法苑珠林》卷五二:“护法伽蓝神斯有十八神,”其中没有关羽的记载。近世以来,中国佛教界则以关帝为伽蓝神,关帝遂成为唯一的中国伽蓝神。
(四)天王殿
正中供奉大肚弥勒,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其背后供韦驮护法。
(五)大雄宝殿
为佛寺正殿,又称“大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殿有供奉一佛、三佛等情况。以三佛同殿居多。供一佛常见的为“释家三尊”或释迦及其两大弟子迦叶、阿难。供三佛多为琉璃光药师佛、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和西方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大雄宝殿平面图及其造像意义
佛门里面的建筑也是表示法的。大雄宝殿从外面看是宫殿式两层,从里面看是一层。两层表示佛家的术语“真谛”和“俗谛”(即出世间法和世间法)。两层里面是一层,表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迷了就是二,悟了原来是一。即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六)法堂(亦称讲堂)
一般在大殿之后。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法堂内除一般性安置佛像外,另设法座、讲台、钟鼓。
(七)方丈室
佛寺住持(方丈)居住、说法与接客之处,有的叫华林丈室(净土宗佛寺),有的叫般若丈室(禅宗寺院)。
(八)藏经楼
盛放佛教经典之处。
八、佛寺的由来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经卷,且供僧众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场所。佛教寺院最早出现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寺”随之而出现。寺,在中国原来就是汉代官署的名称。据《汉书·元帝纪》注云:“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公元一世纪东汉明帝时,西域高僧迦摄摩腾和竺法兰应请来到洛阳,最初是住在中国专门接待外国使节和贵宾的官署“鸿胪寺”“院”则本是周围有垣之意,引申为周围有垣或有回廊的建筑物,亦指官舍。至于将佛教建筑称为‘院’,则始自唐代在大慈恩寺所建的翻经院。至宋代,官立的大寺亦多称院。如禅寺也叫禅院。自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以孔子庙为大成殿,于是佛寺建筑除堂寮之外,其主体部分也称为殿,如大雄宝殿)。
九、中国佛寺建筑的文化特征
中国人从一开始就把佛寺与官府、宅邸、祠堂混同起来。这是因为在建筑格局上,支配中国人的是根深蒂固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的审美心理。在这种文化心理的指导下,必然会产生一种建筑模式,而模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不仅宫殿官邸如是,祠堂民居如是,寺院道观也如是。所以中国佛寺一开始就融合了中国固有庙堂建筑的特点,依然是平面方形,对称稳重,南北中轴线布局,构成整饰严谨,气势磅礴的建筑群体。
十、佛寺内殿堂佛像及学佛的目的:
中国自白马寺建立后,各地纷纷建立佛寺。佛教建寺的真正目的:一是为了安众修持;二是为了弘法度众;三是为了传承文化。对一般人来说,佛教寺院是烧香拜佛的地方。对佛教徒来说,这里是供养“三宝”(佛、法、僧)的地方,是做佛事活动的场所。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学习佛教的目的在于:不忘“自性三宝”——觉、正、净。就是要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学会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明白人
第三篇:佛教传说之昙花一现
佛教传说之昙花一现
上一期讲到了《佛教传说之飞来峰》,这些有关佛教的传说都很有趣。众所周知,佛家讲求戒色,但佛家亦有不少有关爱情的传说。昙花是世界上千万种花中的一种,但有着独特的属性。昙花一现,只为韦陀。这句话源于一个很美的传说。
传说昙花本是花神,每日开光,四时灿烂,她爱上了为她浇水除草的那个男子。后来,玉帝得知此事,便把花神贬为每年只能开一瞬间的昙花,还将男子送去灵鹫山出家,赐名韦陀,让其忘却前尘往事。
昙花(文自简单购,谢谢阅读)
日夜穿梭,许多年过去了,埋首于佛案经典的韦陀真的忘记了花神,但花神却始终也忘不了韦陀。她知道每年的暮春时节韦陀都会下山为佛祖采集露水煎茶,所以她就选择在那时盛放,在那一瞬间凝聚汇集一年的精气,绽放出风华绝代,傲视群伦。她只希望韦陀能看她一样,能想起她,然而千年往复,昙花无声绽放,韦陀始终不曾记起她。
有一天,有一名瘦弱的男子经过昙花身边,他看到了花神的忧郁,便驻足问道:“你为何忧伤?”花神很是惊奇,犹豫半晌只是答道:“你帮不了我”,转而等待下一个暮春时节。男子离开了。四十年后,男子又一次来到昙花面前问起了同一个问题,花神依旧回答:“你帮不了我。”男子一笑而过。时光荏苒,又是四十年,男子已经变成了老人,他来到昙花的面前,问了同一个问题:“你为何忧伤?”花神叹道:“谢谢你,你这一生问过我三次。我是因爱被罚的天神,你帮不了我的。”老人笑道:“我是聿明氏,来了断八十年前的那段缘分。”然后他闭上眼睛坐了下来,风轻轻在耳边摇曳,当夕阳的最后一缕光辉停驻在老人的眼中,老人说道:“昙花一现,只为韦陀。爱情何来过错,若要惩戒就让我来承受吧。”说完老人抓住了花神,圆寂了,并带着花神一同到佛前。
花神在佛国见到了韦陀,韦陀终于想起了前世姻缘,佛祖准许韦陀下界了却姻缘。然而,聿明氏却因违反天规终受天罚,灵魂漂泊永无轮回。昙花一现,只为韦陀。关于昙花的传说就讲到这里,下期再会。
第四篇:佛教的物质文化之佛塔
佛教的物质文化之佛塔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及景教、摩尼教等建筑。佛教相传由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所创立,西汉后期经由西域传入我国。从此,我国出现了新的建筑类型——佛教寺院、塔和石窟寺。印度的建筑艺术开始为中国建筑所吸取,使中国建筑文化同外来建筑文化得到了交流和融合。中国最早的佛寺建筑是在官府建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在魏晋时期,有许多佛寺是由皇亲和官员们以官府宅第改建的。所以,中国古代的寺庙建筑艺术与统治阶级的官府、宅第、宫殿建筑艺术,在形式上并无多大的区别。
古塔,作为宗教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现在全国各地保存下来的古塔有三千余座,其中绝大多数是佛教建筑,如河南登封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主持僧圆寂后,僧徒们根据他们的佛学造诣和佛门地位而建的墓塔。塔作为宗教见者,随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的塔都是木塔,如中国的第一座塔洛阳白马寺塔,如有中国古代摩天楼称的洛阳永宁寺塔,还有在山西应县,以挺拔的身躯、端庄的造型和悠久的历史被国内外建筑学界称之为建筑瑰宝,又被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塔”的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我国的塔,早期受印度犍陀罗的影响较大,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姓氏,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塔几种。
一、佛塔的起源
佛塔产生和发展与古印度佛教和佛塔有着密切的联系,古印度的佛教传承是佛塔的发展和演变的基础。在2500年前的古印度西北部,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迦毗罗城,佛祖释迦摩尼在此诞生。相传他降生在一棵葱茏茂盛的大娑罗树下。由于对于奴隶制的深思,他毅然离开皇室,进行了长达六年的苦行,最终经过总结修行的经验,重新调整思维方法,深究宇宙间一切现象的规律和人生解脱之道,终于在印度菩提迦耶城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由此,佛教诞生。
公元前485年,佛祖释迦摩尼在拘尸那迦城附近希拉尼耶伐底河边的娑罗树林中的两棵娑罗树中间圆寂升入涅槃境界。佛陀死后,以火葬为主,已火焚之,取舍利子。舍利被看做是佛教徒修行正果的象征,在佛教徒看来,佛陀的遗骨是神圣的,是佛陀身体精华留在人间的象征。在释迦摩尼死后,其遗体火化后变成各色晶莹的珠子,击之不碎,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养。八国国王分别取得其舍利后,在佛祖释迦摩尼一生中有纪念意义的八个地方:诞生、悟道成佛、初转法轮、降幅外道、从忉利天宫返回人间、平息佛教徒内部争论、测算寿数、涅槃等处建造八大灵塔,这就是最早建成具有纪念意义的佛塔。还有一种说法是释迦摩尼以肉身喂饿虎,使母虎复活而哺育7只出生的虎崽,小王子自己则留下一推白骨,即舍利。
舍利是构建佛塔的前提和核心,也是佛塔意义之所在。但是随着佛塔建造的普遍,舍利的稀缺性使得建塔很难找到佛陀真身舍利,于是佛教徒就用佛陀遗物或象征物来建塔,从而出现了“箭塔”“发塔”“牙塔”“齿塔”“骨塔”“衣塔”“钵塔”“瓶塔”“爪塔”等等,品种十分丰富,凡是能引起对佛陀思念的物品,均可用来建塔。在佛教思想中,拜见佛陀舍利就如同拜见了佛陀真身,可见佛陀舍利在佛教徒心目中是何等的珍贵。这无比珍贵的佛陀舍利只有佛塔这种庄严神圣的佛教建筑才有资格来珍藏。为此佛教有见塔如见佛,拜塔如拜佛的信仰理念。这也是信仰佛教的国家和地区建造成千上万座佛塔的思想基础。
古印度佛塔的原型适合半球形的坟墓建筑,顶上正中立一根串有许多圆盘的“刹”,以示装饰,后此建筑形式逐渐发展,成为由基台、覆钵、平台、柱杆和华盖五部分组成的佛塔。基台象征着大地,半球形的覆钵表示苍天,竖立的柱杆表示世界无形的轴线,天地万物围绕着中心轴被组织了起来,华盖是各种世界和统治着上天的诸神的象征,平台中的遗物是佛陀的现世显观,整个佛塔又是印度佛教一种宇宙观的象征。这种墓型塔呈现为死到新生的辩证关系。它不是承接着死亡,而是承接着佛的象征、宇宙的象征。
在阿育王时期,印度佛塔大规模进行建设,形式也更加丰富,此时,印度佛塔传入我国。
二、中国佛塔的发展
约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佛塔也在中国大地上安家,不管是佛教还是佛塔都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两汉时期,印度佛屠就直接嫁接到中国的佛塔上,而成楼阁式塔。到南北朝时期,佛塔开始全面走向中国化。中国佛塔,种类繁多,姿态万千,从建筑形式看,平面分类有:四方塔、六角塔、八角塔、十二角塔等;从层级上分:单层塔、三层塔、五层塔、七层塔、九层塔等;从建筑材料看,有木塔、石塔、金塔、银塔、铜塔、象牙塔、琉璃塔等等;从建筑形态看,有楼阁式塔、亭格式塔、密檐式塔等等。后来,连塔的功能也进行了分化,不仅仅在佛教意义上存在,在世俗功能上也进行了大量的发展,如瞭望塔、灯塔、风水塔等。但不管怎么样,塔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不变的,包括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个部分。
地宫,是汉塔独有的创造,这与中国人的墓葬传统有关。汉文化对此世肉身的死亡讲究入土墓葬,佛塔本身就涉及一个肉身死亡的问题,因此,汉地佛塔就多了一个地下结构,用以安葬舍利。在中国佛塔中,舍利只能安放在墓葬类似的地宫中。
塔基必不可少,是一个佛塔的根基。它上承托塔身,下覆盖地宫,一般低矮而稳固,唐以后,逐渐升高分出基台和基座两个部分。
塔身为佛塔的主体,也是佛塔传入中原后汉化最多的地方。它表现在楼阁式的建筑形式上,同时塔身层数在中国必须为奇数,即一、三、五、七、九。但是在平面构建中,多采用偶数,如六面塔、八面塔等,这与中国地理条件相关。古代的建筑工匠认为这种形式可以更有效的防止地震的损害。
塔刹是佛教移植中国后保留最完整的地方,因而也是最具有佛教象征意义的部分,故人们常把塔刹的“刹”做寺庙的别称,古寺也称古刹。汉塔的塔刹分成三个部分,即刹座、刹身、刹顶。刹座即印度的弥须座或仰莲座。刹身的相轮汉化为奇数,且多为十一轮。刹顶装饰华美,由圆光、仰月、华盖、宝珠构成,皆象征着佛。
在中国佛教文化中,藏传佛教不得不提。随着汉塔由寺庙的中心走向边缘最终消失在禅宗的寺庙里,藏传佛教中佛塔一直是佛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灵魂和肉体的调和,体现着藏族人民的世界观。藏传佛塔以北京白塔为例,其位于北海琼华岛南麓永安寺,顺治帝根据西藏喇嘛诺门汗建议而建,为藏传佛塔,塔身白色,宝瓶形状,最大直径14米,上面承托伞盖宝顶。
三、佛塔的建筑艺术成就 我国的佛塔建造历史悠久,建筑形制独特,分布全国各地,有的高耸挺拔,有的精丽玲珑。从最初佛教徒作为顶礼膜拜的对象,到后来逐渐成为纪念性和装饰性为目的的建筑类型。
在现存佛塔中,年代最古老的是公元五世纪的作品,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佛塔是1969年甘肃酒泉出土的高善穆塔。在南北朝时期,建立的大量佛塔均以木楼阁为主,楼阁式塔是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的,它出现较早,历代沿用之数量最多,是我国佛塔的主流。但因其保存较为困难,我国现保存的最完整的木楼阁式塔仅有一个——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高度内,增加佛塔的层级,出现了各层塔身高度减少,塔檐相互紧连的趋势,即“密檐式塔”。并由于木结构建筑长期保存的困难,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砖石结构的佛塔逐渐增加。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佛塔,是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建于公元523年。
佛塔的建造活动,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结构和材料的不断进步。我国现存檐数最多、塔身最高的佛塔是宋代在河北正定建造的开元寺塔,高度竟达84米。另外,除砖石外,琉璃、玻璃等材料也被用来建塔。
佛塔的平面也是多样的,有正方形、八角形等;在组合上也有不同形式,有单塔、双塔、三塔、五塔和群塔等;目的也更多样化,有为供奉佛舍利而建,有为珍藏佛经而建,也有为敬八尊佛而建。
我国的佛塔,不仅以其造型的英姿雄貌吸引着人们,而且还以源远流长、技艺精湛的传统装饰,向人们展示着我国建筑艺术的魅力。在全国各地,现存着大量佛塔成为人们游览膜拜之地,其中尤以北京留存下来的塔众多,有清代的万松老人塔、明海淀区慈寿寺塔、金门头沟区潭柘寺奇功长老塔、颐和园多宝琉璃塔、姚广孝塔、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潭柘寺广慧通理禅师塔,唐朝的云居寺开元石塔、北朝通州区燃灯塔、石经山雷音洞金仙公主塔,明朝的周吉祥和尚塔、白塔庵塔、戒台寺太古化阳洞石塔、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元朝的妙应寺塔等等。
参考文献
[1]魏秋利,张建军.佛教及佛教建筑.陕西建筑,2006,(3):1-3 [2]索南才让.佛塔的起源及其演变.西藏艺术研究,2005,(1):69-76 [3]崇秀全.论佛塔建筑之形成及中国化.艺术探索,2006,(3):186-195 [4]刘旭红.浅析我国佛塔的建筑艺术成就.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2):147-148 [5]杜鹃,童泽望.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装饰图案内涵的哲学诠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6):108-112 [6]谢空,韩立新,王海燕.佛教建筑与中国传统风水.山西建筑,2003,(7):51-53 [7]陈伟利.宗教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旅游研究与实践,1996,(1):62-64
第五篇:浅谈佛教艺术之美
美术鉴赏——浅谈佛教艺术
艺术教育——13501111王银
摘要:美术鉴赏类似的学科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我在这里就浅显谈谈宗教艺术的一部分,宗教与艺术的结合体---佛教艺术。佛教艺术大致包括三部分:建筑、雕塑、壁画。三者是互相结合的统一整体,是实用性和艺术性、宗教性和审美性的结合体。
佛教起源于印度,佛教艺术也起源于印度,以后由北路发展到中亚、中国、朝鲜及日本,由南路遍及东南亚等国家。
佛教美术大致包括3个部分:雕塑﹑佛画和建筑。三者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是宗教性和审美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美术也随着朝代的更替不断发展和衍变着。
中国的佛教美术以石窟艺术为代表,它持续时间之长、分布之广、数量之多,超过任何受佛教影响的国家。
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切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石窟传入我国约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流动出现在丝绸之路的沿途。现在发现早期的石窟是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后者是在石窟的后部设一不到顶的石塔,作为信徒膜拜对象,窟侧常设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著名的有敦煌鸣沙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太原天龙山等。它们大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我国的西北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以后逐渐衰落。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佛教建筑还不是石窟而是大量的佛教寺庙。九华山被唐朝廷赐封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例如保存到今天的———大 慈恩寺、兴教寺、香积寺等。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就开始发展建设佛教寺院。也可以这样说:凡是佛教寺院都是由大型的,高级的合院建筑殿阁楼台共同组成的。
由敦煌壁画等间接资料,隋唐时期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对称布局,即沿中轴线排列山、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及大殿等,其中殿堂已渐成为全寺的中心,而佛塔则退居到后面或一侧。密檐式塔除嵩岳寺塔为十二边形外,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边形。单层塔的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多种。北魏洛阳的永宁寺采取了“前塔后殿”的布局方式,依然是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另一类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很多,特别是某些“舍宅为寺”的寺院,为了利用原有房舍, 常“以前厅为前殿,后堂为讲堂”,例如北魏洛阳的建中寺。
新疆的三仙洞和克孜尔石窟可能开凿于3世纪或更早,为中国最早的石窟,但早期实物已无存。能够保存到现在的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以甘肃的莫高窟为代表。莫高窟在吸收外来艺术营养,并发展中国艺术传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大部分石窟以它为起点,散布于全国。其他驰名世界的重要石窟有(以开凿时间先后为序):炳灵寺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天龙山石窟、响堂山石窟、大足石窟、剑川石窟等。(右图为麦积山石窟)石窟艺术虽起源于印度,但传到中国后在长期发展中逐步脱离印度的影响,创立了中国石窟艺术的独立体系,呈现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的景象。中国的佛教美术,还包括除石窟以外的其他佛教建筑、雕塑、绘画等。它们共同构成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和隋唐美术的主要内容,并对朝鲜和日本等东方其他国家产生巨大影响。
云冈石窟可以形说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石窟中
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而且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与唐朝的佛像相比,云冈的佛像更加清新高远,这与魏晋南北朝时的社会风气有关。魏晋世道混乱,武人弄权,多务实际,礼教束缚遂被打破。曹氏父子推波助澜,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义,文人思想随之解放,清谈之风大兴,魏晋风度成为时代思想解放之标志。南北隔江对峙,战争频仍,生灵涂炭,人们心情苦闷,急需精神寄托之所,佛教乘隙而兴,开窟造像活动相继而起,翻译佛经、研讨佛理形成风气。注重自我心灵净化,成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文人学士思想行为的突出特点。东晋以后佛学又与玄学趋于合流,深为士大夫们所欣赏。许多知识分子崇尚玄学,脱离人世,形成了“魏晋风骨”。因此石窟的风格趋于古朴醇厚,不像唐朝的那么拟人化。
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因此说唐代的佛教艺术代表一点也不为过。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造像最集中的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石窟里北魏和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
地方,唐代像在唐代它是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
佛教白两汉之际传人中国,中经魏晋南北朝至唐,已延续了几百年,在与传统文化的冲撞过程小,有些被吸收了,有些被改造了,有些被扬弃厂(如毁身、苦修之类)。唐代佛教已中国化、世俗化。禅宗兴起扑迅速风行,取代了印度佛教的地位。禅宗修炼方法简便易行,以自我心灵净化为核心,反对佛教繁琐的清规戒律,反对不近人情的苦修,主张心净自然成佛,心净即佛土净。这些很适合贪图安逸的上层统治者和广大文人士大夫的口味。禅宗实际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是中国化了的佛教。唐代石窟雕刻,尽管规模宏大,技艺精湛,但已没有多少神秘色彩,那些形象,似曾相识,人情味十足,神性几无。因而,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
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就佛画而言,也不难看出其发展。早在梁代,张僧繇即以善画佛像名世。他独出心裁,创立了“张家样”,佛像的中国化,从此有了很好的发展。其子善果和儒童也善画,并擅佛画,能传其业。中国的佛画一开始自然是以西域天竺传来范本为师的临摹,经过必要的学习、摹仿阶段,中土佛教画家逐渐成长起来,在研求、吸收外来艺术的同时,继承了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融而为一,到晋的卫协、顾恺之的时候,佛画已开始显示出某些中华民族特色了。从丝绸之路和内地遗存至今的克孜尔、莫高窟、麦积山、榆林窟,炳灵寺等石窟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佛画造型逐渐开始摆脱印度化、希腊化造型的痕迹,带上中华民族造型特征。北魏中期以后的人物造型,受南朝文化影响,皆趋于“秀骨清像”了。
与此同时,绘画技法也在不断进步。以敦煌石窟的壁画为例。隋代以前铁线描,土红线打轮廓,赭色晕染明暗面,再赋色,最后用墨线提醒。隋代画面趋于细致繁丽,把西域的凹凸法与中原的染色法结合起来,孕育了唐代的新画风。唐以后出现兰叶描,土红线打轮廓、墨线提醒,着色浓重,丰富华丽,画面显得金碧辉煌。
现实生活的因素也被加入了佛画中,六朝壁画情节复杂、场面壮观、气势宏大,大多是以大乘经典为根据的,在图画中常常可以见到现实生活片断的描 4 绘,尤其在南北朝与隋之交的佛教壁画中,人物造型动作、环境背景的描绘都显示出较有写实性的表现水平,折射出当时现实生活的某些方面。到隋唐时期,题材变得更加丰富。隋代壁画,除沿用原有的题材外,新出现了经变画,如西方净土变(如右图)、东方药师变、维摩诘经变、法华经变等。画面一般较小,内容也较简单。唐前期壁画中净土经变画占很大比重,后期经变而种类繁多。唐后期第156窟的张仪潮出行图(见上)和宋国夫人出行图两幅长卷式壁画,开创了莫高窟佛窟内绘制为个人歌功颂德壁画的先例。
佛教建筑的发展也不容忽视。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寺的修建也应时而起,南北朝时期达最盛。与此同时,塔和石窟建筑也在全国各地兴起,而且大都由国家经营。这些外来的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相结合,产生出了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据记载,中国早期佛寺的平面布局大致和印度的相同,塔位于寺的中央,成为寺的主体,塔内藏舍利,为佛徒崇拜的对象。此后随着大乘教的兴盛,对佛陀崇拜进一步加强,开始建造佛殿,内塑绘佛像,供信徒膜拜,于是塔与殿并重,而塔仍在佛殿之前,再以后,佛殿成为寺院主体,塔与殿分立。
石窟建筑形式大致有三种类型:(1)初期石窟,如云冈第16、17、18、19、20窟,都是开凿成椭圆平面的大山洞,洞顶凿成穹窿形,它的前面开一个门,门上有一个窗,四壁及顶部雕佛、菩萨像,洞进深很小,主像特大;(2)中期石窟大多采用平面方形,有前后室,或在中央雕一巨大的中心塔柱,柱四面雕像,窟顶作成覆斗形、穹窿形或方形、长方形平棋,其上雕飞天或图案;(3)后期石窟窟形雕成列柱木构殿廊形式,有如中国汉代的崖墓,平面作长方形,平棋上有华丽装饰,如太原天龙山第16窟,云冈第9、10双窟。佛道教建筑至隋唐达到极盛。
不难发现,朝代更替和历史的兴衰与佛教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佛教文化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意识形态。总的来说,佛教美术愈益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