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答案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答案1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⑥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东阳时始总角(▲)(2)再遣信令还(▲)
(3)而太傅留之(▲)(4)谢公语同坐曰(▲)
23.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3分)
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
24.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2分)
参考答案:
22.⑴才 ⑵派 ⑶他,代东阳(或谢朗)⑷告诉或“对……说”
评分标准:每词1分,第⑶题只写出“他”,得0.5分。共4分。
23.新妇少遭家难/ 一生所寄/ 唯在此儿。评分标准:第一处2分,第二处1分,共3分。
24.⑴新病起;⑵一生所寄,唯在此儿。评分标准:两个要点,答到一点得1分。用自己的'话表述意对也可。共2分。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答案2《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7、解词(4分)
① 骤()②差()③舍()④顾()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4分)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9、“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0、友人心理变化的两个字是:,变化原因是:(3分)
21、《陈太丘与友期 》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2分)
答;
参考答案:17、18、略
19、(1)营造一种融洽、欢快、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2)交代了咏雪的背景。
20、怒、惨,小孩子都懂得讲诚信、讲礼貌,我还不如孩子。
21、围绕信、礼的重要来说即可。
第二篇:世说新语导学案答案
5.《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释文言词语的意思,流畅通顺地翻译文言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点:
1、初步认识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2、背诵默写课文。
学习难点:
感受轻松高雅家庭文化氛围。体会诚信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咏雪》
学习导航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洁,辞意隽永,它以独有的笔触,独到的眼光,展现了一种唯美的人生态度,虽超然于物外,常不失为真血性,真生活而斗争的人格魅力。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自主学习
1、给下面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雪骤(zou)
撒(sa)
柳絮(xu)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解释划线词语意思。(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2)与儿女讲论文义(子侄辈,年轻一辈)(3)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4)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4.翻译下列句子。(1)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即公大兄无奕女
(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谢无奕的女儿。
合作探究
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寒雪日”,是为了引出“咏雪”。古人讲究“四美”,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即使没有春和景明,草长莺飞的良辰佳日,在雪天,能和家人赏雪吟诗,也是轻松和谐,自在快乐的。
2.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盐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和雪相似,这只是外在形态的相似。柳絮借风力翻飞飘舞,显得飘飘洒洒,轻盈曼妙,与雪的飘逸更神似,让人产生春天即将到来的联想,以阳春三月的柳絮比喻纷纷下落的雪花,不由得使人联想到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意蕴深刻。
3.请再写出几句喻雪的诗句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元稹《南秦雪》)
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行》
学习导航
知识链接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 诚信 的人。
自主学习
1、解释下列的字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约定 行:出行(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过:过了
乃:还(3)、尊君在不。
不:_通假字,通“否”(4)、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惭:惭愧
引:拉 顾:回头看
2、翻译句子。
(1)尊君在不?
你父亲在吗?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不是人!跟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人家)离开。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到了中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合作探究
1.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却“不至”,可以看出他 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理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缺乏修养,没有礼貌 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词严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 知错能改 的精神。2.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阅读元方与友人的批评话语,可以看出元方有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 懂礼识义 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出小孩子 性格直率,好恶感情易外露 的性格特点
课外检测 的故事,“咏絮才”即指的是 晋(朝代)谢道韫(人物)的事,现在用这个词语来指 女子极有才华。
2.下面这篇文章也选择《世说新语》,请仔细阅读,用你的聪明才智把它翻译出来。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王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1王戎,晋朝人,做过官。是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2.尝:曾经。
3.诸;众多。
4.游:玩耍。
5.子:果实。
6.折:压弯。
7.竞走::争相跑过去。走:跑。
8.唯:只有。
9.信:果真,的确。然:这样。信然:确实这样。
译文: 王戎七岁时,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弯了枝条。小朋友都争相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去。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他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其他小孩子摘来一尝,确实这样。问:为什么“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答:如果李子甜,早就被别人摘光了。3读罢此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1.《红楼梦》中说林黛玉“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停机德”是指古代 乐羊子妻断机停织
启示:
1、我们应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烈好奇心,且有丰富想象力。
2、我们要在观察事物时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应该学习王戎的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的孩子。
第三篇:世说新语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准确翻译文章。
2、体会《世说新语》二则的寓意,学习古代儿童的优秀品质。
3、加强对古诗文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学重点:准确翻译文章,体会《世说新语》种“以事见人”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学习古代儿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世说新语》的小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了解背景,拓展知识。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的临川王集结门客编撰的,它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d的言行风貌和逸事所语的笔记小说。
三、自主学习,探究理解。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2)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理解词语。
(3)在重点理解词语基础上,翻译全文。
四、启发思考,明确寓意。
通过读文,你知道文中这两个小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指名朗读以读促讲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讨论:读了这两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你应该学习这两个故事中哪些人物的好品质?
板书:《世说新语》二则
管宁割席
聪明的王宁
第四篇:世说新语
从<世说新语>中看修生养性
德行篇赏析
摘要: 《德行》是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第一门,共47则,记述了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认为值得学习、可以作为准则和规范的言语行动的美好道德品行。涉及面很广,内容非常丰富,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当时的道德观念.《Virtue》 is LiuYiQing in< shi shuo xin yu>, were the first door is the story, 47 to eastern han characters think is worth learning showed class and can serve as standards and norms of good moral character words and actions.Range is very wide, the content is extremely rich, from different aspects, different Angle reflect then moral values.关键词:百善孝为先、喜怒不形于色、未尝臧否人物
(一)百善孝为先
忠和孝,即效忠君主和尊顺、侍奉父母,自古就是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所以,宁死不投降,为旧主殉节得到颂扬。孝行是巩固家庭的基础,《德行》里有好几则文字从多方面宣扬了孝行,甚至说它的感染力无穷,不但能感动冥顽不灵者,还能惊天地而位鬼神,于冥冥之中善有善报,让孝子得到“纯孝”之报。书中还点明孝顺和其他美德是相辅相成的。德行篇第三十八则讲到这样一个故事:范宣【1】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2】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言邪?”范笑而受之。范宜的行为收到了当时社会的一致肯定,就是因为在当时社会“百善孝为先”成为了一种主流社会价值观。
“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占据着怎样的社会地位?首先我们可以知道在魏晋时期没有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方式是“举孝廉”,孝顺廉洁的人也必定爱民廉政,二后来实行的科举制选拔到的人才大多数都是以功名利禄为目的,这样说来魏晋时期的统治者还是比较明智的。范宜引用《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他为人孝顺他被“举孝廉”为官,范宣品行高洁,为人清廉俭省,后来豫章太守送他礼物他都不肯接受,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才象征性地接受了一点点。说到孝顺我突然想到了小学时学过的“卧冰求鲤”[3],再一查,男主角果然是魏晋时期人,这或许只是个偶然,但不得不承认魏晋人对孝道的重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也是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这一时期,玄学兴起,外来的佛教和中原本土儒家的对立和冲突削弱了儒家的独尊地位,却没有改变儒家正统思想的地位,儒家思想依旧是治国的根本:儒家的孝道伦理思想更是受到统治者和社会各个阶层的崇尚和广泛推广,孝道成为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对当时的政治、法律、外来的佛教有深刻的影响。事物的发展是两面性的,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孝道伦理也是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方面,孝道伦理成为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另一方面,孝道伦理成为统治者治国的工具,为取得“孝”名,社会上衍生出种种虚伪之孝和各种愚孝的行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先秦儒家的孝道伦理有了很大的变异。为此,魏晋的思想家们对于“孝道”伦理进行重新思考。
(二)喜怒不形于色
《德行》第十六则“王戎云:“与稽康【3】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面对司马昭时期的黑暗高压政治,嵇康的喜怒不形于色无疑是保命的法宝。做人就要学会适应环境,鹤立鸡群太突出了,有时反而会成为杀给猴看的鸡。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典籍,对“喜怒不形于色”是很推重的,也出了很多号召与方法。孔夫子的论语中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斯可以从政矣。“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这些,我觉得正是喜怒不形于色的教导版本之一。走入声色厉茌的歧途后,人们就讥笑说是“人模狗样”“台上是光明庄严,台下是男盗女娼”,这个,没办法,怪不了人民群众。老子在道德经中,大肆鼓吹的东西,基本上与不动声色的无为脱不了关系,如“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虚其心,实其腹”,“绝圣弃智”。所以,后来人民群众说此类修行人是飘飘有出尘之姿。但这些藏迹隐形的东西一旦用于世,可就是天大的阴谋家了。黄老政治从来就没断绝过
其实,“喜怒不形于色”和“喜怒不形与灵”看起来同属中国“天机”学问一部分,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地。“不形于色”者,有心计、城府深、会表演,心理不是不恨、不悲、不喜,而是“成大事业”迫使脸上不外露,让人揣摩不透。这种人不是大奸大雄做不来的,因为他要把灵和肉的痛苦分别以喜剧形式表演出来,而且装扮得天衣无缝。这方面曹操属千古一绝,他不仅兵败赤壁性命难保之际能扬鞭大笑;而且官渡一战打败袁绍后发现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当左右劝他“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曹操却命人尽烧之,再不过问,将这些“叛徒”感动得热泪不尽,死为曹操卖命。《世说》中有个华亭鹤唳的故事: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馋,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译说:陆机在河桥一战中被打败后,又遭到卢志的谗言加害,成都王司马颖决定要杀他。在被处决之前,他叹息道:“多想再听一听家乡华亭台的鹤鸣声呀,能有机会再听吗?”“喜怒不形于色”真是一门哲学啊。
(三)未尝臧否人物
《德行》第十五则:晋文王称阮嗣宗【4】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戴尔卡耐基说:永远不要指责别人,因为他未必会认同你说的,或许是你在自以为是。即使你是正确的而且非说不可,那么就不要再背后和别人议论,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未尝臧否人物”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品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有心胸狭窄和目光短浅的人才津津乐道于流言是非,真正的智者从来不对人求全责备,而表现出一种镇定和宽厚。“论人非”于人于己都无利,而“思己过”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不论是宗教还是我们马列主义都很重视自省,有道是“一日三省吾身”,经常反省自己可以使自己的内心更安宁,可以避免出现更大的错误,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一个真正懂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更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因为“人无完人”,没有谁敢说自己没有缺点,没有过错。“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我们都喜欢君
子,不喜欢小人,那就从“莫论人非,常思己过”做起,修养自身,善待他人,传播善意,弘扬正气,为他人也为自己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
有个故事,是说释迦在世时,一个人因为嫉妒他受世人景仰,心里很不平衡,对释迦当面破口大骂。但是,不管他的态度如何恶劣,言语如何不可理喻,不堪入耳,释迦却始终保持沉默,冷静以对。在他骂累骂够之后,释迦才开口说:“朋友,如果有人送礼给他人,对方并不接受的话,请问礼物属于谁?”那人不假思索就答道:“当然属于送礼的人了。”释迦继续问道:“好,那现在你对我破口大骂,如果我不接受这些非议之词的话,请问它将属于谁?”那人语塞,默然不言继之醒悟自己的过错,并为自己的无礼向释迦道歉,发誓绝不再诽谤他人。心平气和做人,静坐常思己过,现实莫议他人。
注释:【1】范宜:字宣子,家境贫寒,崇尚儒家经典。居住在豫章郡,后被召为太学博士、散骑郎,推辞不就.【2】②“身体”句: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躯干。体,头和四肢。
【3】语出《晋书》卷三十三 列传第三
【4】嵇(jī)康:字叔夜,任魏朝中散大夫,世称稽中散,与阮籍等称竹林七贤,为人内心谨慎,而行为狂放,崇尚老庄哲学,借以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后遭诬害,被司马昭处死。
【5】阮嗣宗:阮籍,字嗣宗,魏代人,竹林七贤之一,是著名的文学家。在大将军,晋文王司马昭辅政时,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步兵校尉。对可马氏的黑暗统治抱消极抵抗的态度,谈玄学,纵酒,不议论别人,行为狂放,不拘礼法。玄远:奥妙深远。臧否(Pǐ):褒贬;评论。
参考资料:
(1)《世说新语》,中华书局,作者刘义庆译注沈海波,出版时间2009.7.1
(2)《三国志》,中华书局,作者陈寿译注文强,出版时间2007.4.1
(3)《人性的弱点》,中国发展出版社,作者戴尔卡耐基{美}袁玲译,出版时间2008.1.1
第五篇:世说新语
1.这是一次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监考老师,更没有分数的考试。我们欢迎考生查阅资料,也
鼓励考生交头接耳,我们更欢迎考生对这套考题提出质疑、辨析和创建。
——高考之后,《南方周末》出了一份特别的文综考试卷
2.这种小三精神,也是浙大人特有的人生哲学:只做不说,明知没地位,坚信有机会。
——浙大教师调侃浙大常年在大学中排第三
3.中国城市,上半身基本上很靓,下半身基本上很烂。
——新周刊
4.我靠重庆。
——湖北省利川市城市宣传口号 5.等我出新书的时候,腰封会这么写:梁文道,冯唐,刘瑜,罗永浩,牟森,冯小刚,高
群书,闾丘露薇,柴静,高晓松,姚晨,彭浩翔,沈浩波,蒋方舟······他们都不肯推荐,说明这是一本好书。
——著名编剧宁财神。
6.说安慰的话很容易,但当务之急是两个总统候选人要站出来,表明美国今后如何处理控
枪问题的态度。
——纽约市长彭博在丹佛枪击案后表示
7.不管日方给两只大熊猫取什么样的名字,都改变不了这两只大熊猫属于中国的事实,就
像不管日方给钓鱼岛取什么样的名字,也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回应租借到日本的大熊猫怀孕事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