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软法的理论研究论文
一、软法研究的意义
1.软法研究的现实意义
软法作为一种现象,在多个国际法领域内蓬勃发展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国际环境法为例,被称为软法的文件包括《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和《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等。2011 年11 月召开的德班气候大会最终通过的“德班一揽子决议”是国际环境法领域最新的软法成果。软法的蓬勃发展与当今国际社会的形势密不可分:首先,这是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和新鲜事物不断涌现的结果;其次,国际社会的组织化为国际软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再次,传统的国际法不能有效调节国际生活的各个方面;最后,全球性问题大规模、多领域、不确定的集中显现呼唤国际软法的出现。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为国际软法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此外,国际软法发展也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积极表征。所谓软实力,指的是国家的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感召力以及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如今的国际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经济、军事、政治的手段来解决,更多的国际问题有待于各个国际主体之间的协商、合作与配合。在国际民主不断发展的今天,想要凭借硬实力独断专行的行为日益不能为人容忍,而软实力使各国能够凭借其吸引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寻找到同盟者,用温和而有效的措施解决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些措施的具体表现便是各种软法。软实力越强,越能在国际软法的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越能提高自己的国际影响力,掌控国际话语权。
2.软法研究的理论意义首先,可以和现实需要紧密结合,通过对实践中种种软法现象与问题的分析和把握,构建出软法制度的理论架构,从而更好的指导实践。其次,20 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幻,国际法的发展也经历波折,各种法学流派试图对国际法进行新的解读和建构,并呼吁国际规范体系的重构。作为国际规范体系中颇具争议的一部分,软法无法逃避被解构的命运,而这也是以软法研究为途径、参与国际规范体系讨论与构建的良机。再次,由于软法与传统的法的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对这二者进行平衡,已经引起一些学者重新思考对“法”的理解,由此可见,研究软法有助于法学基本理论的演进。最后,国际软法的理论研究可以和国内软法的研究相呼应,共同参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软法的提出
1.效力推导型模式
这种模式在国内外都较为常见,其核心思想是根据国际规范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判断其属性。如果该规范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即不是通过正式的立法程序产生、不能被国际司法机构援用、即使被违反了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但会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如被国际主体遵守、指引国际主体的行为、可以转化为国内法、协助国际法的贯彻和执行、为国际立法提供素材等,学者们便认为它属于软法的行列。《巴塞尔协议》、《哥本哈根协议》、《世界人权宣言》等,都是学者们所认为的软法的具体体现。
2.概念推导型模式
这种模式常见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在国内著述中较少发现。其实软法并不是这些学者主要的研究对象,而是他们在构建国际规范体系过程中的副产品。在探讨国际规范形成机制的过程中,他们将一些特殊的国际规范赋予了“软法”的名称。典型的例子包括Kenneth Abbott & Duncan Snidal 的理论和纽黑文学派的理论。
(一)Kenneth Abbott & Duncan Snidal 理论
Kenneth Abbott & Duncan Snidal 认为,国际法由3个要素组成:精确性、义务和对第三方的授权。精确性指的是规则中包含着指引国际主体行为的具体细节,包括行为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需要采取的方法;义务指的是规则对国际主体产生法律拘束力的程度,典型的软法不具有任何的法律拘束力;授权指的是第三方被授权解释、执行、适用该国际规则的程度,在决定授权的程度时,该规则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强制执行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这个研究框架中,每个要素都有自己的滑动尺度,越是靠近程度高的一端,法就越“硬”,越是靠近程度低的一端,法就越“软”,国际法体系就是这样一个“连续不断的法律光谱”。
三、结语
现实中的软法现象多且复杂,而软法理论也充满了争议和不确定。为了更好的满足实践的需要,系统的理论性研究不可或缺。本文从概念、性质、功能3 个方面对国际软法进行了初步的勾勒,希望有助于形成对软法的系统认识。需要注意的是,软法不可能只有积极的一面,在发挥多种积极作用的同时,它当然也具有一定的反功能。有学者指出,软法往往是针对特定领域、具体问题而产生的,不具有系统性,而这将会导致国际规范体系的碎片化并危及国际规范体系的稳定;也有学者认为,因为软法的宽泛性、模糊性和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使的一些国家可以任意逃避义务,增加行为的随意性,不利于构建国际法治社会。
对于软法的缺点,并不能简单地认为促进软法的硬法化就能够解决问题,作为国际规范体系的自然选择,软法的缺点即使存在也具有其合理性。盲目的加速使其向硬法转变,反而可能会起到拔苗助长的效果。软法与国家的软实力密切相关。就目前来看,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软实力并没有达到相匹配的程度,对国际软法及国际规范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贡献也有限。为改变这种局面,有学者提出如下建议:加强跨政府组织网络的互动工作;大力发展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机构;积极参与一些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活动;主动承担起区域性组织的创立工作。
这些都是来自发达国家在国际软法制定过程中经验的总结。在处理国际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凭借长期积累构成的优势地位以及突出的科技实力、文化号召力以及意识形态吸引力,在国际软法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正确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的软实力必然会发展到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程度,从而在国际软法和国际规范体系的制定和形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既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将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第二篇:国际投资法论文
关于中海油并购优尼科部分股权一案有关美国能源
领域国际投资规范的探讨
2008811168 陈诺亚 商学院
摘要:2005年中海油试图并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的交易是我国能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油价高涨,国内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形下做出的理性抉择。但这项
价值185亿美元的交易最终在美国国会和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下以中海油退
出对并购告终。这是中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遭遇的一项重大挫折,其中涉及“国
家安全”的国家安全问题对于试图进行国际投资的能源企业尤为重要;因能源安
全对任何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而各种不同能源分布和需求的错位以及
我国目前高速的经济发展决定了我国进行能源国际投资的必要性。因此了解他国
在能源投资领域的投资规范,对我国能源企业顺利进行国际投资有很大好处。
关键词:中海油优尼科美国能源领域投资规范
一,案件简介
优尼科是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因经营不善连连亏损在2005年申请破产,挂牌出售。该公司在东南亚,墨西哥湾以及中东均拥有大量油气储备,在美国本土和加拿大的的油气储量相当于5.57亿桶油当量①。中海油②提出的收购方案是对优尼科全部股票进行全现金收购,在05年3月中海油开始与优尼科接洽时该公司市值不超过百亿美元,但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飙升,优尼科公司股价全面上涨。因此在最终的收购要约中,中海油对优尼科公司提出了每股67美元,总市值185亿美元(包括接受其全部债务)的全现金收购计划,并且承诺在收购后不裁员,采取维持员工的退休计划等措施。相比于竞购对手雪佛龙公司在4月提出的对25%股票进行现金(价值44亿美元)收购,对剩余股权进行换股,并接受其16亿美元债务,但考虑在并购后裁员已节约成本的总价值160亿美元收购计划来说,中海油提出的收购计划条件显然更为优越。中海油在收购计划制定上对于收购商业风险(国际油价上涨)的风险没有做好事前准备措施,而与此同时在05年6月其竞争对手的收购要约获得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批准,并获得了优尼科董事会的推荐。尽管雪佛龙在正式收购成功前仍需经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优尼科股东大会的批准,理论上中海油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提出更加优越的收购条款,根据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能源法案的附加条款,根据该条款,美国政府必须在120天内完成对中国能源状况的调查报告,报告完成21天之后才能批准中海油的收购要约③。这就客观导致了中海油无法在雪佛龙竞购成功之前提出新的要约,因此8月中海油主动退出并购。
① 融资通·中国网站,http://.cn/newshtml/2006626/ns3678.shtml
② 中海油,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简称;中海油是中国三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 成立于1982年2月, 是国务院直属大型企业。根据我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规定,中海油负责我国对外合作开发石油,天然气;其下属子公司:负责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的控股企业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于2001年在香港和纽约成功上市
③ 梁泳:“美国对外国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研究—从评析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的视角分析”,载《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2008年版
二,中海油失败主要原因分析
中海油竞购失败,其中固然有中海油没有明确意识到收购中的国际原油价格突然上涨带来收购成本增加的商业风险,从而导致了在提出收购方案上的延误。但美国参众两院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对能源法案通过的附加条款才是此案中使中海油最终退出收购的关键因素所在。
这次中海油收购案中的美国参众两院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该收购行为是否威胁了美国国家安全,中海油“国有公司”的成分性质以及中国政府在收购案是否对中海油进行了国家补贴以及该国家补贴是否已经超出了正常商业收购的范围。④参众两院关于国家安全提出的议题是,能源领域开发中涉及的技术可用于军事和民用两方面,因此中海油对优尼科的并购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关于中海油“国有公司”成分性质的争议点在于负责监控外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对美国的影响,审查外国公司在美国进行国际投资的机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下文简称CFIUS)假定所有在美进行投资的中国企业均受中国政府的控制;但实际上由于能源领域的特殊性,各国在能源领域几乎都设置了国家控股的能源公司,并且在其他国家的国家能源公司在美国进行国际投资时,美国并未进行过阻拦;同时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员申称,中海油在这次收购案中对其进行收购的子公司进行了了25亿美元的无息贷款和45 亿年利率为3.5%的有效期达30年的低息贷款,相当于在这笔交易中对优尼科每股实施了9.5美元的补贴,使得这笔并购交易超出了正常的商业交易范畴⑤。由此看来“国家安全”和“政府补贴”是否进行了是此次争论的焦点问题。
美国在国际投资领域长期奉行的是既不反对外国投资者进入本国投资,也不对外国投资者进行指导的政策,允许市场自行决定投资方式和投资程度⑥。但在能源领域,美国政府从投资范围和投资审批两方面设置了投资限制。由于这次交易主要是金额数量很大的股权收购交易,因此主要涉及的法律规范并不是专门管理能源领域直接投资的《联邦矿物土地租赁法》和《1920年矿物租赁法》以及州级层面上对石油天然开采的规范,而是国家层面上对国际投资的规范。
从投资范围来看,美国政府将国防工业、航空运输业、通信业、研发业、航运、渔业、涉及能源因素的行业、金融业、采矿业和农业等都纳入限制性行业的范围内⑦。在911事件以前,CFIUS对在国防,能源,电信领域的外商投资并购都有着严格规范的限制措施。在911事件之后,CFIUS更是加强了对这几个领域外商投资的审查力度,也让安全部门对这几个领域内的国际投资更加重视。在国际油价上涨,几大重大产油地区(中东,南美,北非)局势持续动荡,诸如中国,巴西等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发展中国家对能源需求不断扩张之时,美国政府对能源领域国际投资的控制力度势必加强。就本案来看,中海油的竞争对手是美国本土企业雪佛龙,美国政府和优尼科更愿意看到本土企业完成这笔交易。
从投资审批方面来看,在2005年之前,美国没有关于专门管理外商投资的法律。CFIUS实践中涉及管理外商投资的法律主要有《1950年国防生产法》、《国际武器交易管理条例》《出口管理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及反垄断法等分散法律。1976 年《国际投资调查法》要求总统至少每隔5年进行一次关于美国海外直接投资及外国在美国直接投资的综合水准基点调查;也要求隔年对美国对外证券投资及外国投资者在美国进行证券投资状况的调
④ 同○
3⑤ Allan Sloan: “Lending a helping hand: The Math behind CNOOC’s rich offer to buy out UNOCO”,载NEWSWEEK,2005年7月18日刊,⑥ 徐喜君:“能源领域国际投资中的准入和风险法律问题”,载中国期刊网,2009年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
⑦ 同○3
查;调查法由美国商务部负责执行。但该调查的情况只用于分析和统计美国对外投资和外资在美投资的情况,结果不能作为对外商投资征税,审查和管制的证据。
1988年通过的艾克森——弗洛瑞奥修正案(“Exon-Florio Amendment”)⑧中规定了总统有权任何对美国公司的收购或兼并行为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时终止或禁止该行为。但总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行使这一权利:(1)有可靠的证据表明,行使控制权的有关外国机构可能从事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行为;(2)并且除“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之外的法律条款均不能为保护国家安全提供充分及适切的保障。美国拒绝就“国家安全”给出定义。但该法案规定,美国总统以及其指定的机构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预期国家防务所需要的国内生产;(2)国内产业满足国家防务需要的力量和能力,其中包括人力资源、产品技术、原料及其它供应品或服务的可能性;(3)外国公民对国内产业与商业活动的控制己影响美国保障国家安全所需的力量和能力;(4)该交易将可能导致军用物品、设备或技术出售给那些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或导致导弹技术、化学与生物武器的扩散;(6)该交易会使美国在影响美国国家安全领域中的技术领先地位受到潜在影响。⑨1991年老布什总统曾援引该法案这一条款阻止了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对一家美国航空公司的兼并交易。1991 年, 美国财政部发布了执行《埃克森——佛罗里奥修正案》的实施规则。该规则明确了财政部各部门与CFIUS的协作职责,即财政部长指定其下属国际投资办公室主任担任CFIUS 秘书长,受理并购当事人的申报并向CFIUS各成员机构发送申报材料,协调实施个案审查。1993年《国家防务授权法案》第873(a)段又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它要求政府在以下情况下对收购方和与该收购案有关背景进行调查:收购者受到外国政府的控制,或者代表外国政府进行活动;收购“可能导致在美国进行跨州商务活动的个人被控制,这种控制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假如在调查后总统认定存在国家安全的威胁,可以禁止并购方完成并购,如果并购己完成,总统可以要求外国投资方进行剥离。就本案而言在CFIUS眼中“中海油”是被外国政府控制收购者,这成为此次并购案失败的关键因素。但这几部法律中都没有明确将并购方经济安全问题(国家控股权和补贴多少)纳入考虑因素的范围内,这也暴露了美国此次恶意将收购案否决的意图。这次进行收购计划的缺乏收购实际经验的中海油在这次收购中遭受的挫折给其他试图在美国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特别是在电信,能源等敏感领域投资的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
三,2005年以后美国涉及国际投资领域法律的新发展
此后随着外国投资者在美并购交易规模的逐渐扩大,在2007年7月美国颁布了《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该法案是对《艾克森——弗洛瑞奥修正案》做出的进一步修订,扩大了政府对外国公司投资涉及核心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等经济和技术领域时国家安全审查权限。明确了政府在不同情况下应做出的应对措施和并购者的申报义务。
对外国投资者自身申报义务而言,美国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外商投资的审批程序,但投资者有明确的申报义务。其中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要求财政部在该议案生效之日起90日内发布一项规定, 要求所有外国政府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核心基础设施的并购必须申报, 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⑩
根据《埃克森——佛罗里奥修正案》实施规则, 并购交易申报应当准确、完善、详细地说明以下信息: 并购信息(并购各方当事人地名称、地址、拟完成交易或交易实际完成的日期、被并购资产过去三年来与负责国防事务的有关政府部门签订的仍在有效期内的合同、过
⑧ 1988 年《综合贸易及竞争法》 中5021节, 该修正案是美国第一部有关外资并购专门立法, 表现出了美国加强对外资监管的倾向
⑨ 同○6
⑩ 胡盛涛:“寻求投资开放与国家安全的新平衡—美国境内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及其对中国立法的借鉴“,载《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4卷第1期(2007),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3页
去五年来涉及机密信息的仍在有效期内的合同。同时, 还应说明被收购美国公司是否是国防部的供应商, 是否拥有受出口管制或国际规则约束的产品或技术资料。
新颁布的《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明确了并购案进入强制审查程序,政府在以下情况时必须进入对并购交易的调查:
1、经CFIUS审议认为有充分证据显示交易可能损害国家安全,且无法通过由CFIUS提议的“清危”磋商得到解决的交易
2、交易由外国政府控制的交易
3、导致外国人控制核心基础设施, 经审议交易可能损害国家安全且无法通过CFIUS提出的“消危协议”磋商得到解决的交易
4、在申报撤回后重新申报的交易。
《国家安全外国投资改革与加强透明度法》也就进入强制审查程序的条件作了明确:1,经CFIUS初步审议认为交易威胁国家安全且在审议阶段未能达成”消危协议”的交易;2,交易由外国政府控制的;3,国家情报局主任认为涉及威胁国家安全的特别复杂的情报问题, 且CFIUS 未能提出令人满意的“ 消危协议” 的;4,审议阶段中 CFIUS 唱名投票时至少有一
⑪票不同意批准交易的。以上两部法律是提出改革CFIUS审批程序的代表性议案,在议案中试
图对“国家安全”做出一定程度上的解释和说明。
《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没有对“国家安全”这一概念做出单独规定,但规定了“核心设施”的概念:对美国具有重大意义的任何有形或无形系统或资产,一旦这些系统或资产遭到破坏或损坏,就将对包括国际经济安全和国家公共卫生或公共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带来破坏性影响。⑫整部法律对涉及“核心设施”的并购交易在CFIUS的审查程序和国会报告制度等环节上都做出了限制性规定。该部法律规定CFIUS在审批时必须考虑如下因素
1、交易对核心基础设施, 包括重大能源资产的潜在影响
2、交易对关键技术的潜在影响
3、涉及军事产品、设备和技术被转移至国防部认为对美国利益存在潜在军事威胁的国家之交易的潜在影响
4、美国对能源及其他重要资源、原材料来源需求的长期规划、并购方母国安全性的排位情况。
《国家安全外国投资改革与加强透明度法》则规定CFIUS在审批并购案时,除了依照《艾克森——弗洛瑞奥修正案》的规定外,还应考虑下列因素:1,交易是否对核心基础设施产生安全影响2,交易是否为外国政府控制3,总统或其授权代表认为应该考虑的其他因素。
四,综述
中海油并优尼科的失败无论对计划到美国进行国际投资的企业还是对美国政府和立法机构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美国在进行并购案的审批程序时临时提出《艾克森——弗洛瑞奥修正案》的附加条款暴露了美国自身在审核外资并购方面法律的不足,对美政府和立法机构的信誉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上文中2007年颁布的《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和《国家安全外国投资改革与加强透明度法》可以看作是美国对这次事件的反思和补救措施。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同时对计划在美国进行并购兼并特别是在能源领域和其他敏感领域进行国际投资的企业而言降低了其交易的风险。
就这起交易本身而言,优尼科石油产量仅占美国石油储量的0.76%,因此对美国的能源安全和全球计划没有很大的影响。且中海油在收购计划中提出了剥离关键敏感技术的条款,因此美国担心中国将优尼科公司技术转移给恐怖主义国家以及收购影响了美国的能源战略等国家安全问题无疑是比较勉强的。
学会如何应对在能源领域这一特殊投资领域中处理好涉及到国家安全的投资审批问题,是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学习的一课。在事前深入对方国际投资的法律领域和以往投资成败案例,才能在并购过程中让我国企业尽量降低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顺利得
⑪ 同○10,第32-38页
⑫ 同○3
完成并购计划完成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融资通•中国网站,http://.cn/newshtml/2006626/ns3678.shtml;
2.中海油,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简称;中海油是中国三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 成立
于1982年2月, 是国务院直属大型企业。根据我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规定,中海油负责我国对外合作开发石油,天然气;其下属子公司:负责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的控股企业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于2001年在香港和纽约成功上市;
3.梁泳:“美国对外国投资的国家安全审查研究—从评析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的视角
分析”,载《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2008年版;
4.同3
5.Allan Sloan: “Lending a helping hand: The Math behind CNOOC’s rich offer to buy out
UNOCO”,载NEWSWEEK,2005年7月18日刊,6.徐喜君:“能源领域国际投资中的准入和风险法律问题”,载中国期刊网,2009年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
7.同3
8.1988 年《综合贸易及竞争法》 中5021节, 该修正案是美国第一部有关外资并购专门
立法, 表现出了美国加强对外资监管的倾向
9.同6
10.胡盛涛:“寻求投资开放与国家安全的新平衡—美国境内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制度及其对中国立法的借鉴“,载《国际经济法学刊》第14卷第1期(2007),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3页
11.同10,第32-38页
12.同3
第三篇:交通理论研究论文(定稿)
交通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交通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交通理论研究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交通理论研究论文一
[摘要]
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针对交通行业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及流动频繁等特点,就农村公路资金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手段,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论文关键词: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监管措施
一、规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农为邦本,农业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产业。德州是农业大市,“三农”工作在全局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可以说,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是巩固基层政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实施,使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大大提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监管,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农村公路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可以强化财务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保障农村公路资金的健康安全运行,及时有效的防范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切实把农村公路财务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直接把资金支付给施工单位,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有效防止了项目单位层层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杜绝了施工单位拖欠施工款的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改进管理手段通过管理出成效、促发展,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佳的使用效果,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同时,我市也形成了独特的“德州模式”,既有效确保了工程质量,又有效确保了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一、延伸发展项目法人制度,为加强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奠定制度基础
德州市属平原地区,在公路建设中基本没有就地取材的优势,砂石料、石灰、沥青等主要原材料都依赖长途运输,按照四级路的路面结构标准,平均每公里的路面工程造价在12至14万元左右,除了省交通厅每公里补助的7万元(德城区每公里4万元)外,需地方每公里再配套5至7万多元。三年内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全市需改造建设13600公里农村公路,平均每个县(市、区)每年需筹集配套资金2000多万元。为了充分调动各县(市、区)建设农村公路的积极性,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并保证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我们根据农村公路的建设实际和工程资金管理的特殊要求,延伸发展了项目法人制度,独创了市县两级建设业主负责制度,即由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市级业主,负责省补资金、市政府“以奖代补”资金的落实和发放;由县(市、区)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为县级业主,负责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和落实,支付全部工程造价中除省补资金以外的一块资金。签订合同时,两级业主的法人代表共同作为甲方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工程计量支付时,两级业主同步按照计量支付文件,将省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足额支付到施工单位。这项制度的确立,不仅解除了施工单位“干完活拿不到钱”的后顾之忧,有效保证了施工单位的稳定性,提高了施工单位继续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达到了专款专用、专户存储、专人管理的资金管理要求,防止了截留、挤占和挪用工程建设资金问题的发生,确保了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营。
二、多措并举,筹集落实地方配套资金
为了确保不加重农民负担,落实配套资金,我们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六条扎实可行的筹资措施。
一是列入市县财政预算。每年由市财政列支12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年底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考核评比指标,将资金发放到各县(市、区)。同时,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每年从财政列支不少于200万元,再从车船使用税、农业税及其附加中每年列支10%的资金,作为地方配套资金,用于工程建设。
二是对施工单位营业税实行即征即返。按照有关法律确定的税率标准,要求施工单位上缴营业税。所征营业税由市县两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投资比例分别代征,统一上缴同级财政,财政部门对所征税额即征即返,作为市县两级政府的财政投入,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三是用足用好农村“两工”。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经市减负办审批,把“两工”适当集中使用,并与全市各项工作统一考虑,优先用于路基土方和小桥涵工程。
四是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动员广大农民群众,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看作是自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机遇,关心、支持工程建设,并鼓励单位、企业投资和个人捐资。另外,积极督促引导各县市区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将社会捐助和拍卖公路桥梁冠名权、路树所有权、路边资源开发权所得资金及“一事一议”所筹资金等纳入基金,专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沿路土地经营权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了2000多万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建设。
五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对按期优质完成计划而省补资金暂不到位的,我们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贷款将省补资金提前到位。各县(市、区)政府针对财力相对较弱的实际,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贷款筹集了大量配套资金,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
三、加强资金监管,保证建设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为确保建设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把各项建设资金全部用到刀刃上,并保证工程资金专款专用,向人民群众交个明白账。我们从建立完善严格规范的资金管理制度入手,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根据山东省交通厅《农村公路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结合德州市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制定了《德州市农村公路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把资金管理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切实杜绝了用农村公路改造资金建设县城、乡镇外环路、出口路和新规划的开发区街道的苗头和做法。
二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构。为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我们从市局财务审计科和直属单位抽调了三名具备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组建了德州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计划财务科,负责对中央、省补助资金和市政府投入的各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并负责对各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审计、监督和业务指导。各县(市、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也抽调当地财政、审计部门的专业财会人员,组建了计划财务科,负责地方配套资金的统一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上下统一的财务管理机构,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专项管理,为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安全运营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是按项目设立专户,对资金划拨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在资金拨付时,严格规范了资金审批程序和手续,根据施工单位完成的工程量和监理、业主及施工单位三方签字认可的计量支付证书进行拨款;工程完工后,经省市验收合格,除扣留质量保证金后,将中央和省补资金全额拨付到施工单位;缺陷责任期满后,按合同支付剩余的质量保证金。
四是进行严格审计。
项目建成后,我们从各县交通局的财务审计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对所有项目以县为单位进行交叉审计,保证了中央和省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工程建设,有效防止了套取补助资金和从补助资金中提取管理费的做法,同时,也督促地方政府及时将配套资金拨付至施工单位,维护了施工单位正当的经济利益,提高了施工单位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有效防止了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也有力杜绝了建设单位拖欠农民征地拆迁费问题,切实做到了“两不拖欠”。
五是严格进行考核。为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把省奖励资金和市政府“以奖代补”资金发放得公开、公正、公平、合理,我们制定了《德州市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奖励考核办法》,对各县(市、区)的工程组织管理、规划设计、工程质量、计划执行、资金管理、养护管理、综合管理等七方面工作,按千分制进行考核,其中,资金管理占200分,重点对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和地方配套资金支付到施工单位的实际到账率进行考核。《办法》规定,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和地方配套资金支付到施工单位的实际到账率各占100分,其计算公式为:实际到位资金数额/应到位资金数额×100%、实际支付到施工单位的资金总额/应支付到施工单位的资金总额×100%。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实际到账率乘以考核分数,即为资金管理工作的实际得分。就某一县(市、区)而言,尽管其他工作得分较高,但如果因资金“两率”较低,其总分将会大受影响,排名甚至跌至最后几名。各县(市、区)为在年终评比中获得好名次,最大限度的争取上级奖励资金,不得不加大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和落实力度,从而在客观上有效保证了工程建设需要,推动了工程顺利实施。
六是建立以审计监督为主体的立体化监督网络。为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党政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监督作用,我们在积极邀请各级审计、监察部门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进行审计监察并向社会公布资金使用情况的同时,也积极邀请各级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记者到各工地进行检查、巡视和督导, 检查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工程建设建言献策。这种立体化的监督网络,不仅使各项建设资金处于“阳光化”的监督之中,也有效保证了农村公路改造工程的健康稳定发展。
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富民工程。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我们决心不断改进工作,强化管理,提高水平,继续推动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铺路架桥。
交通理论研究论文二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高速公路建成和投入运营,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伴随这一事物的出现,给公路建设者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高速公路的管养护问题。
论文关键词:
高速公路,养护,分析
一、高速公路路面和桥梁结构外露在地表,直接感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和湿度两方面。
特别是路面体系的温度和湿度状况随周围自然因素而变化,这些变化使路面体系的材料性质和状态发生相应的改变。材料力学性质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将使路面设计时材料计算参数的选择复杂化。而物理状态的不断变化,则会使路面结构即使没有受到车轮荷载的破坏作用,也会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损坏;或者在车轮荷载的迭加影响下加剧和加速损坏的出现。
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水,造成路面破坏的关键因素也是水。所以恶劣天气出现之时,就是路基、路面和桥面大量病害出现之际;也就是养护工作应该全力以赴、紧急抢险,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之时。而且冰、雪、雾、雨恶劣天气条件下事故发生率高,并且很容易由一起事故引发另外一起或一连串的事故。路面上有冰、雪时,路面的摩擦力小;雾天、雨天、夜晚,能见度低,这都是事故发生的原因所在。恶劣天气因素客观上属于不可抗力,只能通过人为的防范措施来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
因此按照气温的周期性变化,加强预防性养护,建立全面有效的应对办法。
①必须强调平时将各种设备保持在完好的技术状态,注意各种异常天气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后提出和制定控制方案,以备急时之需;
②在制定的控制方案中应该与其他部门全力配合,以保证各方面的安全;
③在作业时尽量避免在过冷和过热环境中长时间连续工作,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④在养护工作中要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深入研究、探讨公路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结构寿命和植物的生命的养护
结构是有使用寿命的。高速公路的行车道受大车、重载和超限车辆的长期作用,路面结构已达到“临界状态”,路面病害将随时出现。桥梁方面的伸缩缝、小桥涵的油毛毡支座,路面标线,以及一些防护设施如隔离栅等容易损坏。如何对这些设施进行更新改造,需要尽快研究安排,否则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合理的维护费用是必须的。
植物是有生长周期的。特别是中央分隔带植物的生长受环境因素的制约,随着植物地上部分的体积增大,需要更厚的土壤供其生长。因此,除了进一步加强管理外,应有计划地对不适应的品种进行更新,逐步完成对不适应品种的更替,达到整体上不影响防眩效果。
高速公路养护的同时必然带来风险,假如哪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这方面的养护必须做到:①应该建立各种结构的养护费用的正常比例关系,如绿化投资总额与合理维护费用的比例关系等,否则一些工作必然难以为继;②尽量减少高速公路中的非永久性结构,以减少因结构维修对车辆通行的社会影响;③对非永久性结构在其使用寿命内要合理安排资金进行维修改造,以保证结构的使用性能;④加强对各结构的实际使用寿命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组合它们的合理维修费用,从而达到合理安排养护周期计划和养护资金;⑤要建立路面结构、桥梁生命期内风险评估机制,以便对路面和桥梁是否能继续正常运营、加固、维修还是拆除做出科学决策。
三、技术标准的养护思维定势
我们无论是在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设期间,还是在高速公路的管理运营期间都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但是我们知道:高速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其路面及桥梁设施、交通工程设施、监控设施、通讯设施、服务设施及养护设备等,会因行车荷载及环境因素的作用而逐渐损坏,这将造成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逐步下降。目前从高速公路的使用情况看,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从一年四季的变化,我们在养护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路面出现的病害与施工季节的矛盾问题。
路面病害的出现往往是不利季节,如冬季和雨季是大量病害出现的季节。此时路面维修养护施工满足不了要求,只能是临时性处理,造成养护质量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同时也是造成当年养护维修,当年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
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10℃,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就这一条我们就很难做到。如果再加上一条“车辙”问题,规范规定车辙深度大于1.5cm时就应该对路面进行维修;还有路面结构强度、抗滑等其它主要技术指标问题。因此,在高速公路交付使用后,仍需继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各种设施进行维护,使它们始终保持一定的稳定使用性能,以使高速公路提供可接受的水平。
应加强这方面的养护定势研究,建立危机监控和处理机制。我处在这方面的养护思维定势是:①根据调查的路面检测技术资料和病害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下一的路面维修计划和技术方案;②根据维修计划和技术方案,按照《招投标法》的要求认真做好招投标工作,要求中标单位认真做好施工准备;③保证在每年的施工最好季节集中处理中修或专项工程范围以上的路面维修,确保路面的维修质量;④对雨季出现的路面病害进行补充调查,争取在9-10月份的施工最好季节进行彻底治理;⑤其它时间及时修补路面小坑槽和裂缝病害,保证路面技术状况达到常年可接受的服务水平;⑥根据科学的发展,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目前凝固快、寿命久的铺路材料已经研究出来了,不能总是喜欢使用便宜的材料。
四、交通安全健康的养护
道路交通安全是人们关心的永恒话题,有文章称“中国已经进入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期”。这方面的养护思维定势是:①高速公路在养护维修作业时应尽量减少养护作业点或断面;②施工时作业点附近所有的路面病害等应同时施工,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施工质量和加强工序衔接,避免因施工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产生重复破坏;③在进行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设置:警告区、上游过度区、缓冲区、作业区等,且警告区的长度不得小于1500米,还要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关标志,夜间施工时必须要有齐全明显的灯光标志;④应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护设备,保证养护工程质量,减少养护职工在高速公路上的维修时间;⑤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规定,保障职工的生产安全,满足其心理和生理要求。
第四篇:东软论文
信息技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假期社会实践工作
(项目开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信息管理 B0801 03号 赵旭东
上学期期末的社会实践令我印象深刻,而东软之行也令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在赵老师的拓冰训练课上他为我们设计了很多培养我们团队精神的小游戏,这为我们理解团队精神并且更好的去实践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上面这两种说法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正是团结协作的结果。有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而且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所以团队合作在项目开发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 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 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既然团队合作精神有那么大的力量,接下来我们就了解下什么是团队合作吧。团队不仅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更强 调团队的整体业绩。团队所依赖的不仅是集体讨论和决策以及信息共享和标准强化,它强调通过成员的共同贡献,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这个集体成果超过 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即团队大于各部分之和。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这种共同奉献需要一个成员能够为之信服的目标。只有切实可行而又具有挑战意义的目标,才能激发团队的工作动力和奉献精神,为工作注入无穷无尽的能量。所以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并且会自动地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同时会给予那些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自愿时,它必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
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思议的潜力,集体协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正所谓“同心 山成玉,协力土变金。”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次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红军战士和整支红军队伍就是有一个为天下所有贫苦人民打 天下的共同目标。而且他们都不畏艰险,相互帮助、共同合作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他们是一个优秀的团队,在共同协作下不尽走出了困境还为革命的胜利打 下基础。所以成功需要克难攻坚的精神,更需要团结协作的合力。一个团体,如果组织涣散,人心浮动,人人自行其是,甚至搞“窝里斗”,何来生机与活力?又何 谈干事创业?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里,个人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懂得团结协作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创造奇迹。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明显地可以感觉到团队合作很重要性。而要做到团队合作还要有以下的基础。
第一、营造氛围:
使每个队员都有一种归属感,有助于提高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效率,都不会因为一个人在战斗而产生一种孤独感。由于团队具有目标一致性,从而产生了一种整体的归属感。正是这种归属感使得每个成员感到在为团队努力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实现目标,以此同时也有其他成员在一起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从而激起更强的工作动机,所以对于目标贡献的积极性也就随自己油然而生,从而使得工作效率比个人单独时要高。
第二、能力提升:
大部分人的心里都有希望他人尊敬自己的欲望,都有不服输的心理,都有精益求精的欲望。这些心理因素都不知不觉地增强了成员的上进心,使成员都不自觉的要求自己要进步,力争在团队中做到最好,来赢得其他员工的尊敬。当没有做到最好时,上述的那些心理因素可促进成员之间的竞争,力争与团队最优秀的成员看齐,以此来实现激励功能。在这不断地激励当中,有助于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团队成员内部竞争,有一定程度上的激发作用,这来源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心理欲望,但是要控制好这种欲望,避免团队成员之间的个人英雄主义而影响团队的整体战斗能力。
第三、人多力量大:
现在很多项目,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毕竟人无完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个人单打独斗难以把全部事情都做尽做全做大。但是多人分工合作的话,就会有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就可以把团队的整体目标分割成许多小目标,然后再分配给团队的成员去一起完成,这样就可以缩短完成大目标的时间而提高效率。
第四、工作创新:
从团队的定义出发,团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三人行,必有一师焉。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劣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创的想法。团队成员组成的多元化有助于产生不同种想法,从而有助于在决策的时候可以集思广益而产生一种创新的工作思路。
第五、行为规范:
在团队内部,当一个人与其他人不同时,团队内部所形成的那种观念力量、氛围会对这个人施加一种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会致使他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压抑和紧迫感。在这种压力下,成员在不知不觉中随同大众,在意识判断和行为上表现出与团队中大多数人的相一致,从而达到去约束规范和控制个体的行为的目的。规范和控制个体的行为有助于团体行动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办事效率。
第六,提高决策效率:
团队与一般的群体不同,团队的人数相对比较少,这有利于减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缺失,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提高成员参与团队的决策的积极性。同时领导的概念在团队之间相对不强,团队成员之间相对扁平,这有利于形成决策民主化。
综上所述,团队合作在实现既定目标上具有很多优势,有着与其他群体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团队合作重要之所在。所以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做一只合群的大雁,这样才使得我们的团队能飞得更高、更快、更远。
第五篇:新股配售政策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 5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决定恢复和完善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的政策。这项政策为许多市场人士所看好,如认为它可以将一市场的资金部分分流到二级市场、以及因为中签而直接提高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等,虽然市场同时还面临着一些政策的不确定性,如配售的比例、其余配售的方向、以及是否会同步扩容或减持国有股等。笔者认为,在充分肯定新股配售政策之与稳定市场、公平收益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新股配售政策的实施,在理论上仍然存在着未经充分论证的三大悬念、或盲点。
5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决定恢复和完善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的政策。这项政策为许多市场人士所看好,如认为它可以将一市场的资金部分分流到二级市场、以及因为中签而直接提高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等,虽然市场同时还面临着一些政策的不确定性,如配售的比例、其余配售的方向、以及是否会同步扩容或减持国有股等。
笔者认为,在充分肯定新股配售政策之与稳定市场、公平收益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新股配售政策的实施,在理论上仍然存在着未经充分论证的三大悬念、或盲点。即:
一、目前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是否合理?
2001年下半年中国股市的持续下跌,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分析观点:一是认为当时的股价存在着很大的泡沫,因此在加入WTO之际,为了防范更大的金融风险,政府通过种种手段、政策之意不在“酒”地努力挤压股市泡沫的结果;二是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较差、回报率低,因此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日益接轨之际,国内投资者纷纷抛售A股,以规避风险,并期待或寻找更富有投资机会的市场等。
因此,无论是哪种原因或分析思路,其核心要义都是当时中国二级市场的平盈率可能是偏高所引起的。
但是,当前的股价指数与2001年中相比,虽然有了30%左右的下跌或回调,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有了相近的缩水,因此二级市场的市盈率仍然保持相当的甚至是更高的水平。
因此我们的问题也就同时产生,即目前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是否同样偏高?!
这一问题在理论上似乎还没有确定的结论或解释。因为200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学界的论争,因为种种原因而逐渐趋于欲言又止的暂停或沉默。
因此目前新股配售政策的再度实施,如果不存在道义的诱导问题的话,那么它无疑是表明目前管理层对当前的市盈率的合理认可。而这在理论上,无疑是需要或期待着强力、艰难和明确的论证的!
二、行政调控手段的暂时复归是否必要?
在一级市场中签、二级市场上市的传统模式下,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一级市场风险小、收益稳定丰厚等,因而长期积聚了约5000亿元的沉淀资金,而二级市场却独自承担着相应的扩容压力,同时,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动力也相对不足等。但是,与国内其它市场相比较,一、二级市场分别来看,都是市场化的运作程度相对较高、科技手段也较现代化的市场。因此解决其既有的问题,常规的思路无疑是应当通过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如一级市场通过竞标来缩小与二级市场的股价差异;二级市场通过国有股的合理减持来降低股价、以及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等。然而实际政策的推出,却是依据二级市场的市值来配售新股,这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乎带着一定的行政调控手段的暂时复归的色彩搭配销售!
虽然我们也知道,有如“四渡赤水”的“以迂为直”,常常是解决“艰难险阻”等复杂问题的最佳途径,但是在博奕程度相对较弱的体制改革问题上,或许社会公众、都还是希望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方案选择结果的更加公平、合理及充分的论证!
况且,依照二级市场的市值来配售新股,这似乎也隐含着管理层对二级市场风险的忧虑,以及希望通过一级市场的中签来予以相应补偿的认可等。然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
一、新股配售是把双刃剑,投资者一方面是获得了一级市场的中签收益,另一方面却要承担二级市场的扩容风险。同时,风险与收益的比较结果无疑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二、如果出现中石化等跌破发行价的情况,那么投资者更将面对双重的风险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