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造纸湿部的监测方法探索论文
由于很多纸张性能中要求控制纸面pH,比如某特种印版衬纸的纸面pH要求在5。0~6。0,也有的衬纸因所衬的材料不同,要求纸面pH控制在6。0~7。0,还有的纸张比如无碳复写原纸因加工性能的需要,一般要求纸面pH为7。0~8。0。要满足这些纸面pH的特殊要求,就需要选择不同的施胶方式及其施胶剂种类,将上网浆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应用中,当纸机湿部封闭循环一段时间后,酸性施胶由于硫酸根的积累造成湿部系统的pH极低,经常在4。0~4。3;中性施胶由于烷基烯酮二聚体(AlkylKeteneDimer,AKD)的水解、阳离子淀粉(CationStarch,CS)和碳酸钙填料流失形成的干扰物质也造成湿部系统pH波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过检测网下白水、回用水、配料浆、上网浆等的pH来分析各种添加剂的加入量和积累情况,以控制其后续用量,促使酸性施胶硫酸根的积累程度减少,维持中性施胶湿部pH稳定,从而保持成纸灰分和系统保留的恒定,达到湿部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的目的。
浆料的电位代表了液体介质中纸张纤维的情况,根据纤维的电位数据,可以判定纤维吸附带相反电位颗粒的能力,如果纤维的电位是负值,就很容易吸附阳离子性添加剂。同样的纸浆由于造纸湿部的水质、pH以及电解质的不同,电位的表现可能完全不同。在相同pH情况下,由于所用的浆料特性不同,显示的湿部系统电位也有差异。例如:表1中Ⅰ代表的是明星浆(水分10%)、Ⅱ是国产湿浆(水分70%),分别用回用白水碎浆,经图1流程运行一定时间后对湿部进行监测,可见明星浆比国产湿浆的湿部系统的PCD电位更负、电导率和残氯低、首程留着率高,说明用明星浆比用国产湿浆的纸机湿部系统运行性能更好。造纸湿部使用不同化学添加剂时湿部PCD电位、首程留着率会发生明显变化,详见表2。从表2看出,使用#3化学添加剂的上网浆PCD电位异常偏正,首程留着率只有72。3%,说明循环系统中积累的阳离子电荷偏多,也就是阳离子类化学添加剂加入过量,使系统沉积物增多,湿部系统处于恶性循环,此时必须对系统进行排放、清洗;#4湿部系统PCD电位异常偏负,首程留着率较低70。4%,说明循环系统中积累的阴离子电荷偏多,也就是阴离子类化学添加剂加入过量,系统清洗次数也相应增加。所以,浆料组分的电位会影响细小纤维、胶料和填料留着,也影响染色的效果,湿部系统PCD电位变化越大,纸机运行性能越差,当上网浆的PCD电位在—28~17μeqg—1时纸机的首程留着率达到80%以上。
俗话说“七分磨浆,三分造纸”,磨浆除给予成纸特殊的性能外,还满足浆料在网部成形的要求。造纸生产中湿部动态滤水性能经常通过测定流程中各点浆料的游离度(CSF)或打浆度(°SR)来反映,由于游离度比打浆度反映的滤水性能精度高、更直观,我公司实际生产中用游离度控制。进行动态滤水性能监测的必要性:首先,电位测量反映的是浆料中干扰物质数量,但不是所有的干扰物质都显示阴性或阳性,所以仅仅依靠控制浆料的电位不可能维持较好的生产水平;其次,造纸湿部是相当复杂的浆、水循环过程,其特征在于极低的上网浓度,一般上网浓度低于1%,相当部分白水经网部回流进入湿部系统,网部脱水情况成为纸机正常运行的要素;第三,网部的留着率、纸机的运行性能和纸的性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湿部动态滤水性,故动态滤水性能是纸机运行的关键。表3是中性施胶生产70gm—2纸张时4种湿部状态下的游离度、上网浆灰分、首程留着率和成纸灰分测定,从表中数据看出:在保证成纸灰分和纸机车速的前提下序号D的首程留着率较好,达到81。4%,说明相应的CS、AKD、增白剂(OBA)、碳酸钙填料、三元助留剂间的协同效应发挥得好。序号D的浆料游离度410mL,比序号A和B的低,经加入各项化学添加剂后网前箱浆游离度为350mL,与序号B和C相比,维持了较好的滤水性能,结果使AKD用量减少了0。12个百分点、OBA用量减少了0。27个百分点、并且上网浆灰分比A和B低7个百分点左右,说明序号D的湿部稀释用的回用白水中填料含量比A、B少,其湿部系统更清洁,其湿部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综上所述,通过测试湿部各点动态滤水性能可以衡量在添加或没有添加化学助剂的情况下浆料的动态滤水情况和细小纤维、填料的留着情况。在一种浆料中,多种化学添加剂相互作用影响到纸页成形过程的浆料特性,通过控制及调整各种相互作用,达到化学添加剂间的协同效应,就可以显著降低特殊功能性化学添加剂的用量。
通过造纸湿部监测合理控制化学添加剂的加入顺序和加入量,提高湿部运行效能。我公司在生产120gm—2纸张时,出现首程留着率低,见表4。通过对湿部pH、PCD电位、CSF、浆浓度和灰分监测,发现高位箱浆PCD电位为0,上网浆PCD电位—131μeqg—1,说明稀释白水中的阴离子垃圾偏多。为了降低白水中的阴离子垃圾,采取如下措施:①在保持上网浆灰分42%的前提下,及时降低碳酸钙填料的加入量,以减轻湿部系统白水中填料含量;②降低CS用量,使高位箱浆PCD电位为负值;③增加网部滤水性能,调节三元助留剂用量,使上网浆游离度由390mL提高到410mL。最终首程留着率由原来的75。0%提高到82。4%,首程留着率的提高相应降低了系统中的阴离子垃圾,从而使上网浆的PCD电位降至—93μeqg—1。表5列出不同CS用量和高位箱浆游离度下的首程留着率与成纸灰分。当高位箱浆游离度490mL时,即使CS用量达1。94%,由于PAM用量(163mgkg—1)和上网浆游离度(570mL)高,造成滤水过快,首程留着率低(95。8%~96。7%)、成纸灰分低(16。7%),说明填料留着差。通过加强磨浆来降低高位箱浆游离度至460mL,适当降低CS和PAM用量来控制上网浆游离度至510~540mL,实现首程留着率提高至96。2%~97。4%,成纸灰分提高到17。3%~18。3%,既保持了较好的留着效果,又使CS用量降低了0。6个百分点左右、PAM用量降低了80mgkg—1。实践证明,造纸湿部化学添加剂的加入点和加入顺序对化学添加剂的使用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使用一种化学添加剂前,在实验室中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它对纸机运行的影响。在加入化学添加剂后,要掌握上浆系统中的助留率以及滤水情况的变化;同时,也要了解这种化学添加剂是抵消还是加强了其他添加剂的作用效果。在浆料悬浮物中,阴离子的纤维和阴离子垃圾彼此互相竞争吸引带阳离子的化学添加剂。因为阴离子垃圾的电荷密度通常比纤维高,所以阴离子垃圾具有更好的吸附性。如果化学添加剂与阴离子垃圾作用,这会导致絮凝,从而影响纤维的吸附性,添加剂效能将大大降低,而且容易产生沉积,此时就要通过湿部的调节来降低阴离子垃圾量。
通过施胶方式和施胶剂种类的选择,硫酸铝等用量调节,监测并控制上网浆pH等手段,可以实现纸面pH的特殊性需要。纸机湿部系统不仅受化学添加剂的影响,同时还受pH值、PCD电位、电导率、系统残氯等变化的影响,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纤维和化学添加剂的特性产生影响。中性造纸生产70gm—2纸张时,当上网浆PCD电位在—28~17μeqg—1时纸机的首程留着率达到80%以上。对不同造纸湿部系统,不同的施胶方式,通过湿部PCD电位、动态滤水性能、首程留着率等的监测,可以合理调节各种功能性化学添加剂的加入点和加入量,充分发挥化学添加剂间的协同效应。同时,又通过化学添加剂间的协同效应来控制浆料的动态滤水性能、PCD电位和提高首程留着率。这种良性循环过程,使生产70gm—2纸张时AKD用量减少了0。12个百分点、OBA用量减少了0。27个百分点,在生产145gm—2纸张时CS用量降低了0。6个百分点左右、PAM用量降低了80mgkg—1。既减少了化学添加剂的用量,又提高了纸机的运行性,达到了节能减排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第二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之探索论文
一、激励评价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想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主要途径就是“激励”。人的深层次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平等的朋友来对待,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时,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尽量不用指令性的语言、批评性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性评价。
一位教师在教《家》一课时,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地方是谁的家”,学生一边表演一边练习说时,教师随即进行了激励性评价:“看,多可爱的一只小鸭子啊!它正在游泳呢!你表演得真不错。”“你们听,这位同学说话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你!”“太棒了!还有谁能和她一样!”教师的激励性语言使全班学生都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完全沉浸在无拘无束的宽松环境中,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课堂的实践活动中。整堂课,学生理解了内容,练习了说话,陶冶了情操。
这种激励式的评价,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对表扬目标的追求。
二、期待评价法。
《新课程改革评价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任何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在发展过程中总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重评价的层次性,实现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愿望。对学习有困难、基本知识及技能掌握得一般、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教师更应根据情况做出期待性评价。
如在一次课上,听课教师众多,在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执教老师指到了一位沉默寡言的小女孩。最初小女孩害怕得哭了,但在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期待中——“你肯定行,老师跟你一起读好吗?”“你先试试,轻轻读给老师听。”“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点,同学们就都听见了。”“老师知道你肯定行,这不,读得多流利、多响亮啊!”小女孩终于战胜了害怕的心理,流利地读完了课文。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小女孩满怀喜悦地坐下了。以后的课堂上,经常看到这位小女孩踊跃地发言,这不正是老师期待式的评价给了她莫大的勇气吗?在老师真诚的期待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反复的尝试中获得成功,从而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三、接纳评价法。
在课堂上,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以防止学生产生自卑、自负或者自欺等错误的自我观念。学生的情感表现往往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接纳学生的想法,然后帮助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评价的积极效果。
如一教师在教完《北风和小鱼》一课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北风吗?为什么?”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积极性很高,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在组织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北风,因为北风觉得自己的本领很大,不把小鱼放在眼里,它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却喜欢北风,因为“北风一吹,天上就会下雪。地上积了厚厚的雪,我们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了。”“北风一吹,天下雪了,麦苗被盖在厚厚的雪下觉得很暖和,第二年就会丰收。”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摆出了他们的理由。老师没有简单地给予否定,而是夸奖学生能积极思考、讨论面广。紧接着,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也像北风那样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小朋友还愿意和你一起玩吗?北风这样做好不好?”通过再次讨论,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了课文的含义。
老师采用积极的态度,主动接纳学生的想法,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达到了本堂课教学的目的,而且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懂得了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四、亲近评价法。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情感是左右课堂气氛的关键,教师对学生信任、亲切的情感流露不仅能拉近师生双方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学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而且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炽热的情怀,就会激起对教师的信任和爱戴。采用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亲近式的评价,可以创造一种民主平和的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者独立作业时,教师告诉学生“哪个小朋友学得认真,老师会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在巡视过程中,老师悄悄地、温柔地抚摸一下孩子们的头;当小朋友精彩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意料时,老师情不自禁地与他握握手;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不够正确、不够完整并立即改正时,老师轻轻地点点头,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
教师的举手投足,都点燃了孩子们学习的火花,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愉悦,师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这种亲近式的评价能迅速地使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第三篇: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
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为监测地质灾害在时空域的变形破坏信息(包括形变、地球物理场、化学场等)和诱发因素动态信息。最大程度获取连续的空间变形破坏信息和时间域的连续变形破坏信息,侧重于时间域动态信息的获取。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和防治工程效果评估。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目的是:查明灾害体的变形特征,为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施工安全监测,保障施工安全;防治工程效果监测;对不宜处理或十分危险的灾害体,监测其动态,及时报警,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一、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技术方法
所谓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于专业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对地质灾害变形动态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等一系列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
1、崩塌、滑坡监测技术方法
1)地表变形监测 ① 地表相对位移监测
主要方法有机械测缝法、伸缩计法、遥测式位移计监测法和地表倾斜监测法。② 地表绝对位移监测
主要方法有大地形变测量法、近景摄影测量法、激光微小位移测量法、地表位移GPS测量法、激光扫描法、遥感(RS)测量法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法。
2)深部位移监测
主要方法有测缝法、钻孔倾斜测量法和钻孔位移计监测法。3)地下水动态监测
主要监测法为地下水位监测法、孔隙水压力监测法和水质监测法。4)相关因素监测
主要方法有地声监测法、应力监测法、应变监测法、放射性气体测量法和气象监测法(雨量计、融雪计、湿度计和气温计)。
2、泥石流监测技术方法
泥石流监测方法主要有地声监测法、龙头高度监测法、泥位监测法、倾斜仪棒监测法、流速监测法、孔隙水压力监测法和降雨量监测法。
二、地质灾害简易监测技术方法 所谓地质灾害简易监测,是指借助于简单的测量工具、仪器装置和量测方法,监测灾害体、房屋或构筑物裂缝位移变化的监测方法。该类监测方法具有投入快、操作简便、数据直观等特点,即可以由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辅助方法使用,也可由非专业技术人员在经培训后使用,是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中常用的监测方法。
该类监测一般常用监测方法有: 1)埋桩法
埋桩法适合对崩塌、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
2)埋钉法
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这种方法对于临灾前兆的判断是非常有效的。
3)上漆法
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存在扩大。
4)贴片法
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砂浆片或纸片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能获得具体数据,但是,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方法除了采用埋桩法、贴片法和灾害前兆观查等简单方法外,还可以借助简易、快捷、实用、易于掌握的位移、地声、雨量等群测群防预警装置和简单的声、光、电警报信号发生装置,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临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对于滑坡、崩塌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可以使用裂缝报警器、滑坡预警伸缩仪(量程大、阀值报警,适用于各种滑坡裂缝监测)、简易裂缝位移计(精度高、阀值报警、多通道,适用于岩质滑坡和建筑物裂缝监测)、简易超声波位移计(量程大、非接触、阀值报警,使用于各种滑坡裂缝监测)和简易雨量计进行监测预警。
对于泥石流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可以使用简易地声监测仪(多通道、阀值报警)、泥石流视频预警仪(震动或视频变化触发工作)和简易雨量计进行监测预警。
三、地质灾害宏观地质观测法
所谓宏观地质观测法,是用常规地质调查方法,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体的宏观变形迹象和与其有关的各种异常现象进行定期的观测、记录,以便随时掌握崩塌、滑坡的变形动态及发展趋势,达到科学预报的目的。
该方法具有直观性、动态性、适应性、实用性强的特点,不仅适用于各种类型崩滑体不同变形阶段的监测,而且监测内容比较丰富、面广,获取的前兆信息直观可靠,可信度高。其方法简易经济,便于掌握和普及推广应用。宏观地质观测法可提供崩塌滑坡短临预报的可靠信息,即使是采用先进的仪表观测及自动遥测方法监测崩滑体的变形,该方法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一般情况下,突发性灾害很难捕捉到斜坡体上的短暂瞬时宏观变形形迹和其它异变现象;而累进性灾害在一定时段内斜坡体上均有明显的宏观变形形迹及其他异变现象,这些宏观变形形迹及异变现象称之为灾害前兆信息。准确捕捉这些信息并进行动态综合分析这些前兆信息,对灾害的防治和预测预报,减灾防灾有重要的意义。
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具有综合前兆,单一由个别前兆来判别灾害可能会造成误判,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发现某一前兆时,必须尽快查看,迅速作出综合的判定。若同时出现多个前兆时,必须迅速疏散人员,并尽快报告当地主管部门。
第四篇:户外广告效果监测方法―经典.
户外广告效果监测方法 jingdian 如何评估户外广告的效果
■ 户外媒体定价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总体上,户外媒体的定价应遵循市场原则,即某一位置媒体价格应围 绕具体市场而定, 市场情况决定具体位置媒体的具体价格。通常, 媒体主在制定 价格时, 往往都会综合考虑媒体的阵地成本、建牌摊销、画面制作安装成本、电 费、维护费等多种成本因素,并参考媒体所在位置 /路段的竞争媒体数量、价格 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 附加以一定的利润预期和折让点, 最终形成其对外的价格。随着广告主采用户外媒体形式来组合其广告投放配比的情况越来越多, 户外媒体 主也越来越重视对户外媒体的策略性应用, 这其中包括:媒体形式的创新、内容 的创新、销售品种的创新、销售手段的创新、媒体组合等, 通过这些技术、内容、形式和营销等方面的创新,户外媒体在价格确定方面已超越了仅仅围绕媒体成 本、媒体本身或简单市场行情定价的阶段, 从而打开了媒体价格和价值的增值空 间。尤其是在广告主越来越重视广告实际效果的情况下, 各种发布方式、创新手 段和营销组合的灵活运用, 已使得户外媒体的定价成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并更 具有灵活性、针对性,使得媒体价值得到了最大化的延展和提升。
■ 人流量和注目率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客观上讲,人流量与注目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应该说,高人流量 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注目率, 高注目率必定需要高人流量来支持, 这可能是所有类 型的户外媒体都会遇到的问题。很简单的道理, 绝对情况下, 有可能大多数路经 某户外广告的人群, 都没有注意观看该媒体, 这种情况在那些成堆成片出现广告 牌(高立柱 的区域, 表现尤其突出, 其中部分广告可以说基本是完全没有注目 率的广告。人流量只是代表一个户外媒体可能会受关注的一个参考指标, 从逻辑 意义上讲, 说它是一种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应该更合适。在没有更科学、准确的 衡量标准的情况下, 人流量“勉为其难”地担当着一个实际上经不起严格推敲的 “标准”式角色, 在其它更科学、合理和精准的标准出现前, 人流量还将继续扮 演它今天在户外媒体价值衡量标准中 的一个重要角色, 而客户在选择确定使用具 体户外媒体进行广告投放时, 也仍然继续会将人流量作为判别媒体优劣的主要指
标之一。
■ 位置决定一切吗?那性价比如何度量? 总体上看, 在户外广告领域, 位置因素依然占主导地位。这个“位置”, 既包括具体点位的位置, 也包括路段、区域等相对宽泛概念的位置。同样是机场 高速,但北京、上海等机场高速户外媒体的价格是其它城市机场高速的 5-10倍 以上, 这显然就是区位和位置的差别。即使在同一路段或商圈, 不同的位置, 其 价值和价格差异也十分明显。位置固然不能决定一切, 最顶级的位置未必适合所 有类型的客户, 但在通常意义上, 较好的位置在媒体价值、价格、客户接触面等 方面也一般都表现为优, 这是户外媒体的特性所决定的。至于性价比, 可能还是 要跟具体客户的传播目的、方向、需求和市场推广策略相结合, 性价比的优劣的 评判标准最终还是要掌握在客户自己手中,并最终在市场环节得到检验和认证。■ 受到客户投诉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一般来说, 户外媒体主受到客户投诉最多的问题包括画面质量、亮灯、监测报告的规范性等后期服务环节的问题。由于客户在投放户外广告之前, 其前 期点位勘察、确认等一般都会经过多次反复, 可谓慎之又慎, 因此在点位本身存 在的问题相对较少(也不绝对。而上画发布以后, 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 在媒体维护环节, 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造成的客户投诉就会因具体环节的问题 而产生, 事实上, 类似偷盗、自然灾害等现象目前也的确在防范方面没有可以完 全杜绝或预防的手段。对媒体主而言, 其解决问题之道就在于, 进一步提高专业 服务能力和水平, 提高媒体各组成部分的质量, 提高相关技术水平, 坚强媒体巡 查和日常监测,力争在客户发现问题前就解决问题。
■ 在评估户外广告效果时一般使用什么标准或手段?
目前,在户外广告行业内,尚没有一个通行的评估户外广告效果的行 业标准, 不同的媒体主在具体方法上也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第三方监测机构 和数据的缺失, 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户外广告行业的一大问题, 也在某种程度上制 约着户外广告的高速发展。我们 DHA 企业在这方面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 已经形 成了一整套 DHA 户外广告效果评估体系, 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工作流程、表单和工 具支持,并形成一支专业服务队伍为客户提供相关服务。我们在客户投放的前、中、后各个阶段都建立起基于市场基础的实证性数据和分析研究报告支持, 结合
具体客户的市场推广计划, 分行业、分类型、分市场提供具体的广告推广策略和 媒介策略, 并对客户的投放提供专业团队的监测、市场调研、竞争者分析和服务 反馈等工作支持,最大化客户广告投放效果。
户外广告媒体的创新价值 从熟悉性忽略到情感认同
随着媒体资源的过度开发, 受众面临的是信息爆炸的媒体环境, 这令他们对 一个新媒体的热度很难持久。比如, 一个受众刚看到电梯里的液晶电视时, 会感 到好奇,而且由于在电梯期间无所事事, 他们会关注楼宇液晶电视。但是,当 他们对这个媒体越来越熟悉的时候, 其注意力很可能就会下降, 因为他们从单纯 播放广告信息的液晶电视中找不到需要自己主动关注的讯息, 这种熟悉性忽略和 被动接受的局面将会让户外新媒体面临效果受到影响的尴尬现实。
当户外新媒体的覆盖范围和渠道资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户外新媒体如 何基于信息传播去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认同和联系, 就变得非常重要, 而要 建立这种联系, 户外新媒体需要将受众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的精神需求、资讯需 求进行整合, 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上下功夫, 比如对于一个滚动播放广告的楼宇 液晶电视而言, 通过播放一些社会公益广告, 或者将广告主的品牌宣传变成与消 费者互动的品牌活动等, 通过这些方式让受众对于媒体保持热度, 让受众对每天 路过这样的地点的时候有所期待,才可能建立新媒体的持续关注价值。
户外的黄金商机
传统的电波媒体有受众集中收看和收听的黄金时间和垃圾时间, 报纸也有受 众阅读的相对集中时间, 互联网同样如此。不过, 与新媒体不同的是, 消费者在 接触传统媒体的时候, 他们对于空间有自己的主动权, 其关注时间可以很长, 甚 至可以以更加放松的心态来接触这些媒体。而对于在户外移动中的人群来说, 抢 夺到受众眼球的户外时间显得尤其宝贵, 因为在户外的空间中, 消费者常常在争 分夺秒,他们有自己的移动的目的和时间限制,因此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从整体受众群体移动的路线来看, 户外新媒体同样有自己的黄金时间, 比如 对于公交媒体和楼宇液晶电视媒体,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就是集中的黄金时间, 这段时间广告的覆盖人群数量和关注度都会高于其他时段, 在短暂时间停留中的
人群移动的“秒”与在家中看电视的受众的黄金时间自然就有着同样的高价值, 但是目前户外新媒体的黄金时间价值是被低估的, 甚至几乎是忽略不计的。对于 户外新媒体来说, 按照受众接触的黄金时间和非黄金时间来计算广告费, 才是合 理的传播价值的考量。
跨媒体价值
对于广告主来说,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媒介接触行为和习惯,而且,消 费者接触的媒体并不是单一的, 媒体的交叉组合为品牌带来了强大的影响力。对 于新媒体而言, 透析消费者的媒体关联与跨媒体行为路径, 对于其关联价值的开 发意义更大。
举个例子, 一个消费者早上上班乘坐公交突然看到了一个新产品的广告, 并 其有了一些记忆, 到大办公室之后, 他可能就会打开电脑到互联网上去查询这个 产品的信息, 而如果他阅读当天的报纸也看到了类似信息, 就有可能驱动他很快 做出购买决定, 这就是每天都发生的消费者跨媒体行为现实, 尽管每个媒体出现 之后都希望广告主将预算都给自己, 但是从消费者行为路径上看, 新媒体与传统 媒体之间是相互关联, 相互融合的关系。因此, 户外新媒体不仅要研究消费者户 外的形态, 还要研究消费者在家里、办公室等场所的形态, 从中寻找价值创新的 要点。
现在, 户外新媒体在媒介策略中常常被单独对待, 这就在无形中低估了新媒 体的价值, 因为很多广告主把其当作试验品。户外新媒体必须融入整体的媒介生 态才能够实现其正常合理的价值, 而从未来来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共生 共荣是大势所趋。例如, 人们在流动中, 喜欢携带可以放到包里的杂志, 还包括 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等,这些都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创新和融合的价值。创新的不仅仅是媒体介质
相对于其他静态户外媒体(海报、条幅、DM 等 ,拥有动态画面、立体声音 的数字化、视频化户外媒体, 更容易吸引目标受众主动关注。但是, 单纯创新介 质是不够的, 要想让消费者长久关注, 传播内容更加重要, 新媒体需要传播服务(包括广告 的创新。
由于消费者在户外的时间有限, 因而冗长的广告就很难传达明确的信息, 在 户外媒体中的广告传播元素必须简单、明了, 在很短的时间内必须将要传达的信
息传达出去。此外, 户外新媒体如果纯粹是播放商业广告, 很难吸引到主动的注 意力, 有内容是维持其生命力的根本, 新媒体需要通过新的传播形态和渠道去组 合内容, 而不是抛弃内容。就好像受众会主动去看天气预报一样, 因为这是他们 需要的信息, 而关注的同时看到些广告, 受众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并不是所有受 众都令关注广告。因此,新媒体的“新”,核心不在“载体”或渠道(原来没有 广告的地方出现广告 ,而在于让消费者主动关注和持续关注。
广告之战不仅是注意力之战, 也是消费者情感价值和媒介心理之战, 但是要 真正争抢到人们实际的注意力,新媒体还面临着很多新的价值创新空间。
户外广告才是真正的大众传媒
脑子里仍然只有旗帜广告和电视广告吗?您落伍啦!现在, 聪明的企业重新 发现了传统广告牌的魅力。它们不仅能保证最佳的效果,而且成本还是最低廉 的。
诺基亚和 Palm 在各自的领域都是颇有影响的名牌大厂,它们为新产品发布 选择何种广
告载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作业界动向的风向标。Palm 最近在亚洲新推出一 款 Palm Pilot掌上电脑,首选广告载体与高科技、新经济毫不沾边,全是我们 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户外广告牌。紧靠着香港海底隧道入口处 Palm 的广告牌的, 是诺基亚公司为它新上市的手机发布的广告。在它们的旁边, 一个挨一个树立着 国泰航空、花旗银行、电讯盈科等公司的巨幅广告牌。
把旗帜广告、短信广告抛到一边去吧。现在最热门的广告形式已不再是网上 旗帜广告或手机 SMS 广告, 而是广告牌、车厢广告和广告传单。广告客户在各种 广告形式当中最看好的也只有户外广告。据市场调查机构 ACNielsen 公司统计, 今年头 9个月,亚洲企业在户外广告上的投入增长幅度达到了 20%,而同期该 地区广告总投入的增幅还不到 5%!ACNielsen 的中华区执行经理里奇评论说:“去年大家谈论的话题都离不开‘新媒体’, 如今新媒体已经让位于最古老的户 外广告。”
户外广告虽然古老, 不过却一点也不乏味, 尤其是现在出现在香港等亚洲城 市街头的户外广告。广告设计人员想尽一切办法,以各种手段增加户外广告的视 觉冲击力,取得了良好效果。擅长户外广告设计的亚洲本地公司有的股票上了市,有的获得了可观的风险投资,国际巨头蜂拥而来,抢“滩”登陆。在亚洲人口拥 挤的城市里,户外广告对眼球的吸引率比任何网络广告或电视广告都要高。这一 事实已经被众多广告公司及客户所认识。这个变化是显著的。过去 10 年来,户 外广告市场逐步萎缩,几近枯竭。1990 年,户外广告在亚洲广告市场的份额占 14%。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和收音机进入了几乎每一个家庭,报刊杂志空 前繁荣,户外广告开始全面溃退。到 1997 年,户外广告在企业广告预算中所占 比例缩小到 9%。随后发生了东南亚金融风暴,其他品种的广告形式遭受沉重打 击,价格低廉的户外广告重新受到青睐。从那以后,户外广告一直呈现稳定增长 的势头,去年的增幅超过了 10%,是自从 1990 年以来最大一次增长。中国市场的增长步伐最快。Zenith Media 预计今年中国市场的增长率可达 15%。一些市场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户外广告上的投资已经占 到全部预算的 16%,明显高于其他国家。香港 Tom.com 网站看好户外广告在内 地的发展前景,今年初一举出资 7.57 亿港币收购了 7 家企业,组建内地最大的 户外广告网络。Tom.com 的投
资已初见成效,在今年第三季度,该网站的经营收 入从去年同期的 130 万港元一下子猛增到 1.59 亿港元。它所创建的户外广告网 络预计可单独创造 3.5 亿港元的收入。Tom.com 收购的企业之一-天明广告公司主要业务是做双层公共汽车广告和 户外广告牌。这家位于河南的广告公司目前的净利润率已经达到 40%,经营收 入的年增长率超过了 30%。Tom.comTOM 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王?指出:“我们追 求高增长率和强劲的利润来源,中国市场的户外广告业务恰好能在这两个方面满 足我们的需求。” 亚洲地区的其他市场同样如此。在一些最为发达的市场,如香港、新加坡和 韩国,户外广告的利润率都已达到两位数。香港 Media Nation 广告公司首席执 行官林先生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 3 年时间,创建户外广告公司的成本就可 以回收,“你只要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投资,马上就可以获取收 益。”Media Nation 公司计划年底前争取在香港创业板挂牌。6 月,九龙公共汽 车公司下属企业 Roadshow 广告公司挂牌上市,一共募集到 3.195 亿港元,认购
数超过原先预计的 16 倍。但是,即使资金再雄厚的本地企业也不可能实现对户外广告市场的垄断。首先,这个市场的规模非常大,超过 10 亿美元一年。同时,这还是一个极其分 裂的市场。TOM 执行总裁王?指出,中国 80%的户外广告资源掌握在小型企业手 中,每个这样的广告公司所占市场份额不足 1%。亚洲地区许多户外广告市场迫 切需要整合。国际巨头们对此看得十分清楚,如美国的 Clear Channel 公司、澳 大利亚的 APN 新闻与媒体公司已经跃跃欲试,做好了大举进攻的准备。以上谈的都是供需链条中供的一环的情况。市场对户外广告的需求充足 吗?不错,由于广告收入的锐减,亚洲的报社杂志社不得不相继拿出削减成本的 方案。但是企业毕竟还是需要做广告的。说得更直截了当一点,户外广告价格低 廉。在香港,在一辆公共汽车的一面做一幅车厢广告每个月只要 3000 港元,而 一幅报纸整版广告一天的费用就超过了 10 万港元。APN 在新加坡成立的分公司 Asia Posters 负责人约翰.史沫伍德说:现在大家都在设法最大程度地发挥资金 的效益,户外广告在目前这种艰难时期的确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户外广告虽然便宜,但是效果一点也不打折扣。如果做得好,它能非常有效 地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专家指出,户外广告不能树立一个品牌,但它可以在一个 相对长的时间里提高和保持产品的品牌知名度。迫于削减成本的压力,许多企业重新调整预算,增加户外广告 的开支比例。例如美国的 P&G 公司传统上一向不做户外广告,但是最近利用 Hugo Boss 牌香水 上市之际开始了户外广告的尝试。现在香港到处都可以看到 Hugo Boss 香水的巨 幅户外广告牌。广告商 MediaCom 公司 CEO 说:“过去 30 年以来,我们一直不断 试图说服他们接受户外广告,但毫无结果。现在,他们终于还是认识到户外广告 完全适合于他们的这类产品。” 精明的企业家纷纷抓住市场机遇,努力使自己的户外广告方案更能被一些大 的广告客户所接受。在整个亚洲地区,广告企业不断进行资产重组,组建销售网 络,以批量的形式提供给广告客户。4 年前,耐克公司打算在上海全市范围设立户外广告,为实施这一计划,它 不得不一一说服 20 个不同的市政部门,并且还要与 10 多家拥有广告牌的业主进 行谈判。但是今年初,另一家美国公司实施其涉及 30 个中国城市的户外广告方
案时,只打了一个电话给 Media Naiton 公司的分公司就全部搞掂。Media Nation 公司在内地和香港分别拥有 22000 辆和 3000 辆公共汽车广告、在上海和北京拥 有 23500 块户外广告牌。业内人士称这家香港公司正在迅速成长中国户外广告产 业的“沃尔玛特”。该公司 CEO 林先生说:“几年前要想搞一个全国性的广告发 布活动,除了电视没有别的选择。如今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发达的户外广告网络 之一,户外广告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TOM 也在内地建设广告销售网络,力 图提供“一站式”户外广告牌、公共汽车站站棚和街道建筑户外广告发布服务。广告销售商不仅在努力扩大自己的“领土”范围,而且也在努力地丰富服务 品种。在香港,最近新建的数千个公共汽车站棚就设计了极富吸引力的显示装置、广告牌和标记。但是,最富创意之举却是来自一个我们平常不太容易想到的地方,这就是香港那些上市公交公司。最近,广九铁路公司、大众交通铁路公司和香港 的三家公交公司发起了一股强大的“液晶”攻势,在它们拥有的列车、公共汽车 和车站上全部安装了液晶电视。Roadshow 等广告公司便租用这些液晶电视向乘 客播放广告。Roadshow 公司市场营运总监潘女士说:“这里每天的乘客多达 300 万,我们拥有全香港最大规模的观众,而且我们肯定他们一定在观看屏幕上显示 的内容-在公共汽车上他们还能干什么呢?”据该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今年头 6 个月的经营收入达到了 6900 万美元。亚洲户外广告的效果比世界上其他地区要好。Palm 公司营销经理廖女士指 出:“这里大多数城市人口稠密,这也就意味着看到户外广告 的人数(比其他国 家城市要多得多。”寥女士认为,消费者一定注意到了 Palm 公司设立在香港跨 海隧道边上的户外广告牌。她说:“大家肯定注意到那些广告牌。隧道的入口处 总是会有些地方时不时地发生塞车。” Asia Poster 公司 CEO 史沫伍德说:“户外广告才是真正的大众传媒。不是 所有的人都看电视、读报纸或上网冲浪,但是任何人只要他离开家,就会看到户 外广告。” 户外媒体如此被看好?就在于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是到达率高 通过策略性的媒介安排和分布,户外广告能创造出理想的到达率。据实力 传播的调查显示,户外媒体的到达率目前仅次于电视媒体,位居第二。第二是视觉冲击力强 在公共场所树立巨型广告牌这一古老方式历经千年的实践,表明其在传递 信息、扩大影响方面的有效性。一块设立在黄金地段的巨型广告牌是任何想建立 持久品牌形象的公司的必争之物,它的直接、简捷,足以迷倒全世界的大广告商。很多知名的户外广告牌,或许因为它的持久和突出,成为了这个地区的远近闻名 标志,人们或许对这街道楼宇都视而不见,而唯独这些林立的巨型广告牌却是令 人久久难以忘怀。第三是发布时段长 许多户外媒体是持久地、全天候发布的。它们每天 24 小时、每周 7 天地 伫立在那儿,这一特点令其更容易为受众见到,都可方便地看到它,所以它随客 户的需求而任天长地久。第四是千人成本低 户外媒体可能是最物有所值的大众媒体了。它的价格虽各有不同,但它的 千人成本(即每一千个受众所需的媒体费,与其他媒体相比却很有趣:射灯广告 牌为 2 美元,电台为 5 美元,杂志则为 9 美元,黄金时间的电视则要 1020 美元!但客户最终更是看中千人成本,即每一千个受众的费用。第五是城市覆盖率高 在某个城市结合目标人群,正确的选择发布地点、以及使用正确的户外媒 体,您可以在理想的范围接触到多个层面的人群,您的广告即可以和您受众的生 活节奏配合的非常好。
第五篇:高职物流管理课程开发方法的探索论文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概述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形成上世纪90年代,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下称CBE)模式确定某种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方法来开发课程。然而,人们在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时,侧重于岗位技能,而容易忽视专业能力以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这并不符合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够切实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在CBE教育模式基础之上,部分教育学者从系统化的角度出发,将完整的工作过程融入到课程开发之中,逐渐形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开发的关系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也在尝试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应用到具体某一门课程上,但并没有阐述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概念上有些混淆。首先,课程体系的开发目的是为专业建设,而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只是专业建设下面的一个分支,前者偏于微观,而后者则需要从宏观层面去看待。其次,课程体系所对应的工作过程是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全部工作内容之和经过分析梳理而确定的,而具体课程所对应的工作过程是根据某一个或者几个指定岗位的工作内容而定。第三,课程体系开发是课程开发的前提,课程开发是课程体系开发的纵向延伸和充实,二者所基于的工作过程具有共性,所以采用的开发方法也会有异曲同工之妙。综上所述,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思路及方法应用到课程开发中,符合课程开发的基本逻辑,区分清楚二者的差别,也避免了简单模仿与套用。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物流管理课程开发基础及要点
进行高职物流管理课程的开发,先要做好开发准备工作,包括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高职学生的学情分析,以及物流管理课程的特点分析,我们所采用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与这些基础准备工作相辅相成。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管理类课程开发要点如下:
(一)所开发的课程必须对应明确的岗位或者具有一项或者几项核心技能。
(二)学习任务设计由易到难,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由教授、指导到引导,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辅助顾问。
(三)设计学习情境时要与实际工作密切联系并符合当前行业趋势,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具有可模拟操作性。
(>文秘站:<四)所开发课程的授课时间要打破原有的90分钟授课时间,根据学习任务需要弹性调整,当然,这个需要>学校教务部分的配合。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管理类课程开发方法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通过关注工作过程的系统知识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行动能力进行整体职业分析,并依照工作过程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组合和序化,以工作过程行动为导向实施教学。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思路
1。由企业中管理技能型的能工巧匠及其所属部门经理、职业院校教师、课程专家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小组,针对与管理类课程相关的一个或者几个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从事该岗位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和职业态度;
2。课程开发小组成员对上述岗位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过程由易至难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由课程专家主导,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依据课程教育理论,确定课程学习型工作任务
3。由课程开发小组合作完成教学情境的设计。设计情境时注重各学习情境之间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合理序化与衔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实现课程能力目标的具体的课程方案,它构成了课程的主题学习单元,是对课程的微观设计。学习情境可以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工作任务和项目,有机将专业知识点合理串联起来,学生通过工作任务循序渐进的完成,逐步深入地掌握离散的专业知识点,不断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物流管理课程各学习情境之间可以呈平行、递进或包容的关系,以便于学生能够有逻辑的认识、了解乃至理解课程内容。
四、《运输管理实务》课程开发
根据上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本文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运输管理实务》为例,来说明课程的开发设计方法。
(一)确定运输管理相关的岗位(群)
通过前期的课程体系开发,确定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必定包含的一门课程。在此基础上,走访运输相关企业基层操作员及基层中层管理人员,了解其对高职毕业学生的定位,确定适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与运输相关的工作岗位(群)主要有运输业务员、运输计划员、运输调度员、核算员以及相关客户服务人员。
(二)根据实际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经过课程开发小组成员对企业人士的访谈,结合运输管理的工作流程,梳理这些流程涉及不同的工作岗位,全部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揽货,制定货物运输计划,货物运输的组织(装卸、搬运、运输及调度),运费核算,客服等。根据实际工作过程梳理出来的运输管理工作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货物信息收集;签订运输合同;制定运输计划(年、月、周);制定运输单据;车辆选配;人员安
排;派车作业;货物组配;装载作业;制定运输方案;运输计划的执行;应急处理;货运代理;卸货;验货;签订回单;运费结算;客户跟踪回访。
(三)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型工作任务
在将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型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考虑到高职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对实际操作流程的直观感受,所设计的学习型工作任务应多设计可操作的任务,同时也要考虑到工作流程的连贯性。上述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型工作任务具体包括:货物信息收集,合同签订,制单;制定运输计划(、季度、月度),制定运输方案(包括线路),应急预案;派车作业,人员安排,车辆选配;货物组配;运输作业调度,装卸搬运;运费核算;卸货、验货,签订回单;客户回访,信息存档、分析。
(四)设计学习情境
以运输管理设计的五大运输方式为载体,设计成五个学习情境,前四个情境属于并列的关系,最后一个情境则与前四个呈递进的关系;每个学习情境以项目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均包含了完整的运输管理工作过程,从获取货源信息、与客户签订运输合同、制定运输计划、实施运输作业、后续服务及客户评价等几个层层递进的环节使学生掌握运输管理的流程以及实际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点,同时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态度。《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包含5大项目:分别为加多宝集团亚运保障饮料运输项目;大秦铁路煤炭运输项目;广州黄埔港散杂货拼箱到马来西亚海运项目;惠普由重庆笔记本生产基地到纽约运输项目;中荷长江流域集装箱式联运项目。这五大运输项目的整个设计考虑均到运输管理从货源开始到运至目的地的全部工作过程,各学习任务的设计兼顾培养学生的PPT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谈判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符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的基本原则及过程。
五、小结
高职物流管理课程所教授的内容不能直观可视,学生没有亲手做过或者见过很难理解,文章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开发这一类课程,使课程内容以流程为主,设计学习情境与运输管理实际工作密切联系,学习任务设计由易到难,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案例所涉及的开发步骤也可以为同行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