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产业结构缺陷研究论文
一、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缺陷的基本内涵
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农业企业的农业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质的联系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两个方面的结构,从横向看,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林、畜牧、渔业及其内部的组合比例和相互关系。从纵向来看,农业产业结构是指现代农业产业中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或者是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1]。农业产业结构缺陷是指农业产业结构的落后性以及结构升级、演变的不适应性、滞后性。落后性是指农业产业结构的水平层次低于其他地区或全国平均水平;不适应性、滞后性是指农业结构演变过程同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不相适应,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够,升级动作迟缓,赶不上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的步伐、节奏[2]。
二、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缺陷
(一)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2010年湘西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8亿元,增长4.1%,占湖南省比重2.2%,其中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分别增长4.6%、0.7%、3.6%、4.6%和5.8%。农、林、牧、渔在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例由2009年的66.5∶7.2∶24.1∶1.6调整为69.8∶5.9∶22.2∶1.5。从总体上看,湘西州的农林牧渔业结构在1995—2010年间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种植业)产值在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53.5%上升到2010年的69.8%,林业的比重由1995年的16%下降到2010年的5.9%,牧业的发展不稳定,有升有降,先由1995年的26.1%上升到2008年30.5%,再下降到2010年的22.2%,渔业比重由1995年的3%下降到2010年的1.5%。以当年的价格计算,在1995—2010年间,农林牧渔总产值从1995年的302564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818091万元,年均递增11.4%。其中农业(种植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195287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570900万元,年均递增12.8%;林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15287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48327万元,年均递增14.4%;牧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83373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82143万元,年均递增7.9%;渔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8617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1960万元,年均递增2.6%;农业、林业总产值的递增速度快于农林牧渔的增长速度,牧业、渔业总产值的增速比较缓慢。
(二)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1.农业经济总体构成水平和层次较低,畜牧业所占比重过低。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产值不断下降,其他各产业特别是畜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农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充分证明了这一趋势和规律。这一规律表明同一国家(地区)或资源禀赋类似的不同国家(地区)畜牧业和林业、渔业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越大,农业结构层次和生产力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说明农业结构层次和生产力水平就越低[4]。2010年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的产值比重占到69.8%,而全国的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中种植业比重仅占50.71%,湖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中种植业比重仅占54.38%,高于湖南省和全国的比重;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中牧业的产值比重占到22.2%,而全国的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中牧业比重占32.25%,湖南省农林牧渔总产值构成中牧业比重占29.52%,低于湖南省和全国的比重(如表2所示),湘西州农业经济总体构成水平层次还是比较低的,畜牧业比重过低,不到总体的1/3。
2.种植业内部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远未形成。2010年湘西州的玉米种植面积为38.87千公顷,饲料作物仅占到总播种面积的10.8%,相比以前种植面积降低了,且同畜牧业的发展相比也是不适应的。在种植业内部,一方面烟叶、椪柑、药材等效益好的经济作物所占比重较小,仅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85%,另一方面收益率较低的传统作物比重仍然较大,占到56%,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远未形成。
三、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一)调整农林牧渔结构,实现农林牧渔协调发展
种植业要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增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比重,发展“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重点发展特色品种,打出特色农产品品牌。现阶段,一方面,应稳定现有的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种粮效益。小麦以改善品种、品质为突破口,通过产量提高来稳定总产。玉米在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压缩普通玉米,大力发展优质饲料专业玉米,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形成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同时要加大玉米品种的调整力度,适度扩大高蛋白、高油、高赖氨酸、鲜食等优质玉米的生产。另一方面,继续发挥特色种植优势,如油料、烟草、茶叶、药材、柑橘和猕猴桃等,以外向型的加工企业带动结构优化升级。畜牧业要在稳定猪鸡饲养量的同时,加大牛羊等草食型、节粮型动物的发展,适度发展奶牛、水产及特种养殖业,加快饲草资源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林业要扩大经济林的种植范围,加强“八百里绿色行动”的推动力度,增加义务植树基地个数,力争使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要保护发展生态林,改善扩大干、水果经济林,推广新优苗木品种,推广粮果、果药、果菜等间作模式,适度发展用材林。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基本农田标准化改造。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一规划、连片治理、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逐步把基本农田建成“旱能灌、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地力高”的高产稳产农田;加快村间道路硬化建设,完成200个行政村村间道路硬化,加强村级公路管养,提高村级公路养护标准;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新修集雨节水窖1000口,抓好1700万元的烟基工程建设,完成25座病险水库治理、2万千瓦小水电装机,继续实施四县亚行防洪工程;抓好人饮安全工程,新解决13.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抓好生态建设,造林1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5.1万亩,中德合作森林经营4.3万亩,长防造林0.6万亩,搞好“八百里绿色行动”抗旱保苗、补植造林、抚育培蔸工作;积极发展农业装备,完成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面积220万亩,向上争取农业补贴2000万元以上,推广新农机具8000台套以上。
(三)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在湘西州7县1市设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专项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运用专项资金开展信息、培训、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活动。
2.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在机制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在机制的核心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章程和组织机构的建设与完善,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章程;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等,真正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公平的利益分配。
3.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信息提供和培训服务。政府相关部门应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发布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能力。
第二篇:六盘水市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研究
六盘水市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研究
邬瑞凡
〔内容摘要〕以六盘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为依据,就重新核算和修订后的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数据和贵州及部分地区进行比较,深入分析影响六盘水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和劣势,提出加快六盘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六盘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
〔关 键 词〕六盘水市 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 研究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六盘水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81.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07.93亿元,年均增长13.7%,比“九五”期间平均增幅高出5.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逐步上升,在全省的位次由“九五”时期的第六位上升到“十五”初期的第五位,并继续上升到现在的第四位,仅次于贵阳市、遵义市和毕节地区。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6891元,比全省高出1934元,仅次于贵阳市,居全省第二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6.6:53.9:29.5转变为2005年的9:56.3:34.7,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二三一”格局逐渐巩固,第二产业龙头支柱地位日益凸现。财政总收入达27.4亿元,年均增长2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32元,年均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63元,年均增长5.5%。科教、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二、六盘水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通过将核定后的2004年和2005年六盘水GDP总量和产业结构数据与贵州及部分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经济总量发展速度较快,绝对数仍然偏小
经济总量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2004年和2005年,六盘水GDP总量分别为165.3 亿元和207.93 亿元,占贵州GDP总量的9.8 %和10.7%,在九个地州市中还未达到1/9的水平。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5年我市经济总量是贵州增长最快的地区,但绝对数与贵阳市、遵义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2005年贵阳市GDP总量已达 525.62 亿元,成为贵州GDP总量过500亿元的地区,经济总量为六盘水市的2.5倍,遵义市GDP总量402.32亿元,约为六盘水GDP总量的2倍。人均GDP仅为贵阳市的46%,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二)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不尽合理
1、产业结构之间
根据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可以计算出,2005年六盘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9:56.3:34.7,呈现出“二三一”结构,和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7.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重上升 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5.2个百分点。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5年六盘水三次产业结构和贵州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低9.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高13.9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低4.4个百分点。和贵州其它地区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除贵阳市外全省最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全省最高,虽然与我市作为新型的重化工基地相符,但与我市80%的人口在农村极不协调。也导致我市是全省乃至全国城乡差距最大、二元结构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
2、各产业内部之间
近年来,六盘水产业内部结构经过不断调整,总体上趋于优化,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一是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农业比重偏高。2004年六盘水农、林、牧、渔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64.4%、3.3 %、29.7%和2.6%,和贵州平均水平相比,农业产值的比重高出4个百分点。二是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工业比重偏高。2005年六盘水工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0%,比贵州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工业内部,采矿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50%,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根本转变。三是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批零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等传统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62%,比贵州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因而其他新兴产业如房地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商业服务等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影响发展后劲
经济运行质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是否具有活力并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六盘水经济运行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财政实力偏弱,增长缺乏强力支撑。一般来说,财政收入是经济运行质量的集中体现。从财政收入总量看,2004年六盘水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为9.7亿元,财政收入在全省排名居第4位,仅为贵阳市的23.8%、遵义市的53.7%。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看,2004年六盘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87%,2005年上升到6.36%,低于贵州平均水平2.93个百分点,低于贵阳、安顺、黔西南、毕节等地。
2、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群众能否真正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准。2004六盘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1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72元,城乡收入比为4.29:1,到2005年六盘水城乡收入比又上升到了4.31:1,城乡差距远远超过了经济比较发达的贵阳市和遵义市。如果把城市隐性收入和享受的医疗、社保等计算在内,差距更大。
(四)从业人员结构不尽合理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末,六盘水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39.35万人。其中,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为20.08万人,占51.03%;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9.27万人,占48.97%。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明显偏低,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43个百分点。在单位就业人员中,采矿业占39.%,高于全省29.5个百分点,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他新兴行业如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计算机服务、科研等从业人员比重与全省相比有明显差距。另外,从就业人员的学历看,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53.22%,高于全省12.6个百分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比重明显偏低。
(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2004年六盘水市第二、三产业企业实收资本192.28亿元,其中国有和集体资本127.7亿元,占66.2%;个人、外商及港澳台商资本64.91亿元,占33.8%,仅占贵州的5.35%。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国有和集体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明显滞后。
三、六盘水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目标
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特别是对于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水平还不高的六盘水而言,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来促进经济总量的扩大尤显重要。根据六盘水实际,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六盘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目标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逐步改变城乡二元格局。
(一)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
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方向,以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初步把我市建设成为贵州西部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
1、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的路子,支持境内外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参与煤炭资源开发,使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在整合现有煤矿的同时,重点抓好大型骨干矿井建设,大力发展煤焦化、液化、气化,力争使煤化工产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2、支持冶金建材产业加快发展。支持水城钢铁(集团公司)实施“集团化、精品化、清洁化、高效化”发展战略,整合资源,节能 降耗,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尽快建成百亿元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推进水泥行业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积极发展特种水泥,引进新技术,以煤矸石、粉煤灰、钢渣为主要原料,积极开发新型建筑材料。
3、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和轻工业。围绕煤炭、煤化工等主要产业,支持六盘水煤机厂等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加快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矿山机械、机电产品及其他配套产业,提高产业关联度。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扶持啤酒、食品、制药等现有轻工业的同时,力争在畜产品、生姜、马铃薯等农产品加工上取得大的进展。加快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4、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产业链的组织方式、开发区的管理模式、市场经济的运作方法,兴办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着力办好红山、石桥工业园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培育扶持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工业经济的总体竞争力。
(二)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努力解决“三农”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应多管齐下,从多方面入手。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
1、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稳定粮食产量,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实施马铃薯、果茶、蔬菜、畜禽、中药材、水产和林特等优质产业工程。
2、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特别要大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优质产品品牌,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注重加强龙头企业和产业板块基地建设,使更多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体系。
3、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建立和完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一门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或非农技能。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实施“富民工程”,组织一批重大农业科研专项,推广一批增产增效的实用技术。加强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在良种繁育、农技推广、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和保护、信息服务、资源与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4、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广辟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比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城镇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组织指导和服务;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三)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水平
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比重水平提高,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高级化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六盘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34.7%,与贵州39.1%的水平还有差距,与贵阳市、黔东南州等地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六盘水区位、交通、大企业相对集中等优势,以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区为重点,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着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服务水平。
1、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和信息业。物流业要围绕建成现代物流中心区,加快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尽快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平寨、红果为支点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大力培育物流企业集团,优先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六盘水。金融业要加快开放步伐,积极参与竞争与合作,加快聚集各类金融机构。推进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大力发展银行综合经营业务,建立各类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体系,积极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构建多功能、开放式、广辐射、高效有序的金融服务和监管体系。加快发展保险业,提高全市保险的广度和深度。信息业要提高社会化、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宽带接入,建成全市有线广播电视运行新体系。加快发展电信增值业务,拓展以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业务为重点的电信新业务,推进邮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综合业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工程,加速配套建设,实现市、县政府和部门网络互通,提高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水平。
2、大力培育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积极扶持旅游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做大做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着力打造“凉都”品牌,支持对全市旅游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旅游企业集团壮大规模。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重点发展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要保持适度的房地产业投资规模,提高整体发展水平,规范市场行为,形成配套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中介服务业要加强职业规范管理,大力提升会计、律师、审计、咨询、专利、产权交易、技术服务等行业的服务水平;社区服务业要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拓展服务领域。加快发展物业管理、家庭教育、社区商贸和家政服务等行业,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
3、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全面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行业,加快流通业态创新。积极推进城市商贸业发展,加快向农村延伸,形成以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为重点的新型商贸流通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商贸集聚区,培育一批在贵州有影响的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在商品生产地和集散地扶持发展一批交易量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六盘水商品进入国内外市场提供快速通道和交易平台。
四、加快六盘水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应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施。但与此同时,政府的作用更不能忽视,政府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完善相关政策,为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特别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财政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科教人才政策、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等政策措施,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一些企业特别是部分国有企业安于现状,缺乏开拓进取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在自主创新、产品开发、结构调整方面显得不积极、不主动,调整与发展的动力不强。这种状况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坚决扭转。要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大型国有企业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骨干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出资人制度,实现国有资产的统一监管,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坚定不移地推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从体制机制和政策等方面,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做大做强。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继续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土招标拍卖挂牌制度,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土地流转机制。
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以对内对外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国际及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及我省转移的机遇,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借助外力,促进六盘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强与东部及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大吸纳民营资本的力度与规模,在承接产业转移、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企业联合与协作,积极推动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
(二)完善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投入的力度
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充分发挥财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加大对重点产业和领域投入的力度。增加对农业品种改良、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培训、公共卫生、基层文化、生态环境建设等资金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的力度,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保障。
(三)制定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导向
按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增强对全市产业发展、产业技术、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等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适时制定和完善六盘水市支持鼓励和限制产业实施目录。按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薄弱环节的扶持。通过严格技术标准、排放标准和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措施,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按照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减少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动的原则,优化产业布局。实施中小企业促进计划,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四)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撑
选择、组织一批能够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的重大项目,抓紧建设实施,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研究、储备一批能够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争取将煤化工、电力、交通、水利、生态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纳入国家规划并开工建设。
(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智力保障
突出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突出运用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成果,提高煤炭、钢铁、化工等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发展生物农业、能源、水资源保护和环保技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突出建设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公共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建设。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协作,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等三支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抓紧培养学科和技术带头人、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科级以上中青年党政领导人才。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各类技能人才;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培养各类实用人才。树立科学人才观,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创新各类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坚持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①六盘水统计年鉴(2004、2005年);
②贵州统计年鉴(2004、2005年);
③领导干部手册(六盘水市、贵州省);
④贵州经济普查年鉴(上、下册);
⑤六盘水市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
⑥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⑦毕水兴经济带规划;
⑧中国统计年鉴(2004、2005年);
⑨经济参考报;
⑩宏观经济研究等。
第三篇: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研究
转型期中国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研究
目录
本文作者:青 松 …………………………………………………………………………………………………
1摘要…………………………………………………………………………………………………………………
2关键词………………………………………………………………………………………………………………3 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4 1.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5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6
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稳定……………………………………………………………………………………7
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8 1.2 转型期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9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呈下降趋势…………………………………………………………………………………10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11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偏低………………………………………………………………………………12 2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分析………………………………………………………13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了就业结构的合理发展…………………………………………………………14 2006年世界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3 ………………………………………………………………………………15 2.2 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16(1)我国第一产业正在向外排斥劳动力 ………………………………………………………………………17
(2)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 …………………………………………………………………………………18
(3)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19(4)二元结构依然显著 …………………………………………………………………………………………20 3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原因分析…………………………………………………………21 3.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22(1)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 ……………………………………………………………………………………23 自1952年起…………………………………………………………………………………………………………2
4(2)城市化水平低 ……………………………………………………………………………………………25 3.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原因…………………………………………………………………………26(1)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27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 …………………………28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29(3)就业的社会保障缺失 ……………………………………………………………………………………30(4)城市拉力不足,农村的推力有限…………………………………………………………………………31 4 关于治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对策…………………………………………………………32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措施……………………………………………………………………………33 4.2 解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措施……………………………………………………………………34(1)创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 ……………………………………………………………………3
5(2)重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 ………………………………………………………………………………36
(3)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37
(4)鼓励非正规就业 ……………………………………………………………………………………………38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青 松
摘要:主要研究了我国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转型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数据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是影响中国就业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分析了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最后就产业结构方面的障碍提出了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偏离度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
1.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总量逐年增长,从1978年的1027.5亿元增加2007年的28095亿元。但是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8.2%,上升到1982年的最高值33.4%,然后逐年下降到2007年的11.3%,降幅为16.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稳定。第二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1745.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381.3亿元,产值逐年上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47.9%到2007年的48.6%,变动区间不大。
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上升到2007年100053.5亿元,产值有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7年的40.1%,上升了16个百分点。
1.2 转型期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呈下降趋势。虽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量逐年增加,从1978年的28318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31444万人,增加了3216万人,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却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下降了29.7%。并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就业份额变化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具有一致性,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份额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2007年的26.8%。由于工业化进程中科技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抑制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所以自80年中期以来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稳定在23%左右。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偏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4890万人上升到2007年24917万人。从业人员就业比重由1978年12.2%上升到32.4%。但是依据世界工业化国家的数据,一般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50%-60%,吸纳的劳动力约占50%-80%,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约为40%,吸收劳动力约占30%,可见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分析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了就业结构的合理发展
2006年世界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3.4%,27.6%,690%;其中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27%,45.5%;而我国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70%,411%,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相近。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差2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比超出3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滞留了大量劳动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供给不足。
2.2 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
(1)我国第一产业正在向外排斥劳动力。第一产业在1978年偏离度达到-0.6,说明我国当时第一产业中已经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形失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2007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达到-0.73,说明第一产业不仅不能进一步吸纳劳动力,而且还成为劳动力的流出部门。
(2)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从1978年到1990年,第二产业偏离度不断下降,显示出该产业就业人数不足,正在吸纳从其他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1991年起,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程度开始上升,说明第二产业正在走资本密集型道路,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3)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1978年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96,说明其吸纳劳动力严重不足,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到2007年其偏离程度为0.24,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越来越向零之靠拢,即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趋于均衡状态,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速度尽管最快,但继续高速增长的空间逐步减少。
(4)二元结构依然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年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4-9倍,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介于02-03之间,而发达国家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一般在0.5-0.9之间,说明我国这两个部门的结构反差比较大,二元经济结构现象依然很严重。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
(1)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
自1952年起,中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选择了工业化道路,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通过计划手段将资源转移到第二产业大大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则由于资源投入缺乏发展受到阻碍,导致第三产业长期增长乏力,我国的劳动者的就业也因此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个体私营企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对资金、技术水平、劳动者素质等要素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客观上制约了其发展规模。再加上中小企业长期缺乏国家的有效扶持政策,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城市化水平低。
目前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他们对第二、三产业产品的需求不足,导致了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再者,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就越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无法满足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影响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高附加值、新兴的服务行业比如金融、保险、会计、法律、信息等产业在农村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3.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原因
(1)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到2006年,全国共有进城农民工超过2亿人,然而即便如此,我们的农民工仍然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情况下工作的,仍然处于一种制度灰色状态。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内的劳动力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业人员,他们享有较为全面的福利保障;而体制外从业人员却很少能够享受福利保障。这一差异直接制约了我国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限制了就业结构的转化。
(3)就业的社会保障缺失。
我国原来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来承担的,人们能否享受到社会保障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就业,这种“只保就业,不保失业”型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并造成企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一批长期亏损落后企业不能被淘汰。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大多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必将降低劳动力从事这些工作的偏好,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就业的结构和规模。
(4)城市拉力不足,农村的推力有限。
目前,城市每年须安置2300万以上新增的就业人数,而实际每年提供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还不到一半,远远不够安排城市失业人口的就业,更谈不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机会。在农村,农民教育和培训的落后.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实现顺利地转移。再者,由于缺乏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来源渠道,大量愿意转移的农民无法转移出去.。
关于治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对策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措施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产业集群将原本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与各种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中介机构)联系在一起,在竞争和合作中共享生产收益。黄宝连、黄海平(2009)研究说明农业产业集群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回收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产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技术进步可以催生新兴产业,既能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又能拉动新兴行业的就业。再次,技术进步可以带动上下####业的发展,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率增加社会资金的积累规模,推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生产,增加劳动力就业量。
打破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垄断,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诸如银行、保险、邮政、通讯、交通、教育、卫生、广播电影电视业等众多领域,甚至在社区服务方面,仍然实行较严格的行政垄断制度。尽管这些服务行业就业弹性较大,却由于存在很多进入壁垒,缺乏竞争,使得服务价格居高不下,既抑制了消费,又影响了行业的发展规模,最终限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国家应该实行公开透明的宽准入制度,逐步取消对民间资本、外资进入的限制性规定,培育多元化主体的市场竞争格局,给第三产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4.2 解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措施
(1)创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城市劳动力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得到政策保护,而农民工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政府应该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劳动就业市场化。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让市场自主决定要素价格,使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协调增长,达到劳动力市场均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辅之以政府的监督和制度完善职能,保证劳动力市场顺利运转。
(2)重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一方面大批劳动力待就业,另一方面高级技工供不应求,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现象严重。正规的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现代化生产提供大量技术人员,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很好途径。而且通过职业教育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得到有效的转移,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后备力量。
(3)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教育、金融、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供给上的城乡差距,导致了农村推力有限、城市拉力不足。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影响还未结束的现阶段,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吸纳返乡农民工,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一方面减少了农民的公共开支,间接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为农民消费提供配套设施,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会刺激农村消费市场,从而改善整个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鼓励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政府首先应该加强对非正规就业宣传力度,逐步消除社会的偏见。其次,尽快出台相关劳动、就业相关法律,规范对非正规就业的管理。此外,政府还应该以公共资源为依托,加强培训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吴云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步探因[J].改革,2007,(3).
[3]黄宝连,黄海平.农业产业集群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机理研究[J].乡镇企业,2009,(6).
第四篇:三农论文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三农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有中国特有的客观实际。“三农问题 ”是三农的各个方面的弱质性带来的,有其质的、历史的、社会的深刻原因;解决“三农问题”要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入手,对宏观政治体制、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派遣大批“小康工作队”与广大农民“三同”,在实践中探讨、创造、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任何工业化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问题的突出性主要是中国人口基数大,解决起来规模大;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单方面独进,“三农问题”积攒的时间长,解决起来难度大;新中国建国50年,许多城市政策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比较效益短时间内凸显,解决起来更加复杂罢了。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农村问题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农民问题可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有以下几点:
一、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
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三农问题的危害主要有:影响社会稳定;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在2012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了一大步。
文中提到:
做好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推动全局工作、赢得战略主动至关重要。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党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必须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在2012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对策有:
一、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狠抓“菜篮子"产品供给;加大农业投入和补贴力度;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
二、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
三、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四、加强教育科技培训
(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五、改善设施装备条件(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搞好生态建设。)
六、提高市场流通效率
(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
这是中央第九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次着重对农业科技的促进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方针。
第一,文件把农业科技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可以说是在从根本问题上去解决三农问题,既抓住了发展要害、回应了基层关切、兼顾了当前长远,又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三农“政策体系。
第二,在政策设计上,明确“三大指向”强农惠农富农。这一次一号文件从“支农”提升到“强农惠农富农”,这是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丰富发展,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方针的细化实化,是强化农业基础、惠及农村发展、赋予农民生活的精炼表述和精辟概括。
第三,在农业科技定位上,界定“三是三性”。文件强调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在农业科技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财政承担主要责任的基本政策取向。第四,在总体思路上,提出“三强三保” 文件表述:缭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固,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合力增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掩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固。虽然过去十年农业科技进步明显,成为促成中国农业八连增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国农业科技程度仍然是全面滞后的。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附于科技的进步,但现在中国给予农业科技方面的支撑仍不够多,这既包含研发,更包含农业技巧的推广。
第五,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进步。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光辉的成绩,但我们也苏醒地认识到,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请求相比,与国际先进程度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突出表现在“三个不足” 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农业人才总量不足。
这些政策无疑对于三农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相信在新的一年,农业在党的领导下能取得更为显著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发展,也就促进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农民贫穷的现状,从根本上进一步去解决三农问题。
第五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献综述》论文纲要
论文纲要
题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理论综述
张晨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2010级世界经济研究生)
学号:20100210018
一、文章主要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始于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的研究,目前,在世界金融危机蔓延之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缺乏动态性研究,优化升级基准与指标体系不相匹配等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研究现状与方法进行回顾、整理、归纳、分析。以期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维持经济持续增长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归纳以后,我们认为进行基础理论再研究,开展优化升级,进行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和培育支持体系研究,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二、研究背景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根据产业结构的特征,结合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优化升级出最佳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主动、有效的战略行为。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都纷纷提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各自的龙头产业。尤其在当今世界金融危机之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重点研究课题,很有必要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的回顾,查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从而促进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进一步研究。
三、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发展回顾
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主要是以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在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Walt Whit man Bristow ,1916 — 2003)曾经出版过《经济成长的阶段》。他通过研究各国经济发展效率之中存在的差异,发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某种行业部门,在每个阶段,甚至在一个比较成熟并继续成长的发展阶段中,都存在一些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结构发展的部门,并称这些部门为行业领头羊,从而描绘出经济成长阶段的依次更替与部门依次变化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罗斯托同时认为,经济之所以能够发展,正是这些在产业部门中占主导地位的行业迅速扩大的结果。
(二)美国人赫希曼(A.O.Hir schman)是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也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资源的稀缺性,企业家缺乏和平衡增长的不可行性等原因,从而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资本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重点发展一部分拳头品牌产业,并以此逐步扩大其他产业结构的投资,带动其他产 业的发展。
(三)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在对发达国家与政府的各个经济成长阶段进行研究时,发现产业结构的存在,并对产业结构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优化
升级产业结构的必要性,实质上是一种总结。
(四)上世纪50年代,日本为实现赶超战略梦想,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编撰了《产业结构论》一书,首次对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升级进行了研究,明确提出了二个基准条件“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率和基准”。日本政府政策研究部门在筱原三代平的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劳动内容基准与环境基准,环境基准是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进程中,要防止布局过密而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口过于密集而影响社会发展,在不影响环境与社会的同时让拳头产业优先发展。
(五)结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的形成是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准的提出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更具有应用性和可操作性。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实践证明了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也就成为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
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回顾
我国学者结合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目前国内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上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优化升级实证研究
我国10多年有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较为重视实证研究,反映在文献方面,就是对产业结构进行系统理论研究后,针对具体的省、市、县级层面的研究。
(二)优化升级基准研究
专家学者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准研究已比较成熟,如已经归纳出需求收入弹性、生产率、关联度、增长率、扩散效应和生产率上升率等基准以及日本的环境、劳动内容基准,形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典基准体系。
(三)优化升级指标体系研究
优化升级基准确立以后,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研究确立的基准,并进行定性方面的分析,优化升级出本地的产业结构,但定性分析的主观性太强,优化升级结果的准确率不高,缺乏说服力。
(四)优化升级评价方法研究
鉴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是在产业结构按规律演进和协调化过程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市场化实现过程,因此,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应当把系统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一过程中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
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运用产业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围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行了若干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的实施做了大量的论证,为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从国家角度转向基层做了开拓性工作。可以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具体的创新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的创新
第一,采用系统理论的研究思路,设计了将多种理论有机结合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一种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思路。
第二,将系统原理和生产力经济理论的有关原理有机结合,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
程就是产业系统功能不断强化的过程,并由此构造了在一定环境中运行的产业系统的优化原则使产业系统功能的描述建立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基础上。
第三,将平衡增长理论和非平衡增长理论有机结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既考虑到产业系统的协调性,又顾及到产业系统关联效应的差异性,将灰色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有机结合,采用灰关联方法,提出依照子系统对系统总体贡献的大小,以及子系统之间关联效应的强弱,对产业部门进行综合排序,形成产业发展的优势序列。
第四,综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效果,运用技术创新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设计了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的不足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优化升级基准指标体系存在理想化。
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缺乏有针对的动态性。
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据缺乏连续性。
第四,缺少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