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剖析证券网络化发展法学思考
剖析证券网络化发展法学思考 一、证券市场网络化程度的现状及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电脑的大量应用,使得证券的电子化交易方式具有高效、经济的优势已日益为世界各国主要证券市场接纳并认同,成为当今世界证券市场发展的潮流。如“NASDAQ 已经将自己的网络与Internet 连接在一起;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也关闭了其交易大厅,全部采用网络交易方式;巴黎 MATIF 期货交易所在引入网络交易方式的八个星期以后,关闭了交易厅;伦敦期货交易所不幸受到德国电子交易所重创,失去了最大的一个客户,不得不改变以往不接受联机定单的规定。联机证券交易服务的蓬勃发展是促使交易所本身建立虚拟交易大厅的原动力。目前,已经有 74 家互联网证券交易商能够提供全方位证券服务,他们不仅需要提供联机下单服务,而且需要进一步实现联机市场交易。未来大部分公司都能在互联网上面向全世界发行它们的股票,进行全天候的交易。电子化证券交易方式对投资者来说,简化了投资过程,因此降低了投资成本;对公司来说,能够在最大的范围内聚集到尽可能多的资金。”(1)同样,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运作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无形化和电脑化,建立了安全、高效的电脑运行架构。投资者除了在证券商柜台直接下单买卖证券外,也可以在家里或其他地方通过电话机上的按键或通过互联网下单买卖,其委托由证券公司柜台终端通过通讯网络传送到交易所电脑撮合主机,撮合成交后实时回报,投资者可以立即查询交易结果,整个交易过程几秒钟就可
完成,其高效、快捷、方便的程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XX 年上半年我国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期间,电话委托、网上交易以及其他远程交易方式等整个非现场交易占比在大幅度攀升。随着 4 月 28 日中国证监会《关于做好证券、期货营业场所非典型肺炎预防工作的通知》的下发,使得以网上交易为主的非现场交易成了证券市场竞争的焦点。根据上报数据统计显示,20XX 年 4 月份,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交易量约为 2077.06 亿元,占沪、深证券交易所 2 月份股票(A、B 股)、基金总交易量 10536.82 亿元(双边计算)的 19.71%,比 20XX 年 4 月上升了 5.33%.通过对上报报表中客户数的统计,网上委托的客户开户数达 533.42 万户,占沪、深交易所开户总数一半3561.74 万户的 14.98%,比 20XX 年 3 月增加了约 1.87 万户。(2)
由此可见,证券交易电子化最明显的标志-网上交易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特征,这是符合世界证券市场发展趋势的。网上证券交易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发展,并大有替代传统证券交易方式的势头,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与证券经纪业务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是和网上证券交易相对于传统的交易方式具有众多优势。如成本低廉,突破地域限制,信息广泛、快捷等等。但在实际上,证券市场的网络化的基础-网络化证券究为何物这一基本问题并未完全明确,其能否适用证券法,还是应该适用所谓的网络法规?本文将以网络化的证券作为切入点,对其性质及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以求能对某些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提供解决的对策。
二、网络化证券的性质及基本特征 证券是随着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是现代社会不可回避的产物。其作为学术上的概念却因为各个学科的研究角度不同而存在着较大差异,即使在法学学科内部,也因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传统法学上,证券是指表彰一定权利的文书,即记载并且代表一定权利的书面凭证。这种权利存在于证券之上,在通常情况下,权利与证券结合在一起,权利不能离开证券而存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多种证券形式,如车船机票、各种入场券、邮票、存折、支票、股票、债券等等,这些证券本身就代表一定的权利,而不仅仅是证明权利的存在。证券的存在(有无)与权利的存在(有无)有密切联系。这是证券与证书的最大区别,后者的作用仅仅是证明某种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曾经发生过。(3)根据证券与其所表示的权利之间的联系是否密切,可以将其分为金券、资格证券和有价证券三大类。
(4)
在各种证券中,有价证券应用最广。通常所称的证券即指有价证券。但它与证券法律制度中的证券外延仍不同,其只是证券法中证券概念的理论基础。有价证券依据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类,但其最主要的分类方法是按有价证券体现的内容,将其分为货币证券和资本证券两种,资本证券,又称投资证券,则是指基于筹资目的发行的,表彰投资人某种权益的可转让证券。其是有价证券的主要形式,一般认为狭义的有价证券仅指资本证券。其主要表现是股票、债券等。此外,有学者认为,在此种分类下还有一种货物证券,或称商品证券,即代
表一定商品的有价证券。其主要表现为提单、仓单等。随着商品经济与信用经济的高度发展,有价证券体系内部为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发生了职能分化。一部分证券,如票据、仓单、提单等货币证券或商品证券,担负起支付功能和商品流通功能。而另一部分证券,如股票、债券等资本证券,分化出来,担负起筹资功能。对于前者,传统的民商法均有所规定,特别是票据制度已形成独立的法律系统。而后者也有某种独立的法律制度来规范,这便是现代各国存在的证券法或证券交易法。就这样,传统的证券概念受到了极大冲击,其已经被实际上的资本证券概念所取代,即一种基于筹资目的发行的,表彰投资人某种权益的可转让凭证。这也是在各国证券市场领域实际上存在的证券概念。尽管各国证券法调整的证券种类差异很大,但其均为具有流通性的直接投资工具却是不争的事实。本文所强调的传统证券即是指这种资本证券。
传统的证券在存在形式上总是一种有形的实物凭证形式,一般为纸质凭证。其基本特征就在于一是表明财产权,证券上载明持有人的财产内容;二是证券票面所示的权利与证券不可分离;三是证券为权利运行的载体,权利的形式和转移以出示和交付证券为条件。(5)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形的实物证券逐渐向无形化转变。“证明股权关系的股票和债权关系的债券等证券不再是实物凭证,而成了电子符号或数据存在于数据库中。这种没有实物凭证的股权关系和债权关系被储存在电脑中,以电子符号或数据的形式证明发行人和持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样的证券被称为电子证券。”(6)而所谓的网络化证 券是指传统证券在证券市场网络化背景下由于这种电子化、无纸化证券进入互联网交易,而被赋予一定特征时所形成的一种证券存在形式。
(一)网络化证券的法律特征 网络化证券不同于传统证券的法律特征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形式的虚拟化 可以说,网络化的证券与传统证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存在形式的虚拟化。即证券存在形式不再是以纸质为媒介。而是以一种电子符号或数据形式存在于相应的电脑或数据库中,实际上,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上所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全是无纸化的网络化证券,即投资者并不是持有证券的实物存在形式,其能够看到的只是股票帐户上的数字而已。投资者对这种网络化证券所进行的转移等权利行为,也是通过电脑和互联网络进行所谓的数据交换(EDI),而不会再出现将股票等证券由一方手中交付给另一方的手中这样直接明确的转移行为。
在现代化的信息时代,网络化证券的存在形式只是一种虚拟的电子符号,其既不是文字,其载体也不能为人们所直接感知,(7)它完全属于一种虚拟化的存在,然而这种虚拟化的存在不会影响其固有的证券性质,即体现并表明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是因为网络化证券的存在形式完全可以发生纸质书面证券形式的作用。几百年来,随着证券市场和股份制度的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证券已经逐渐完备与
成熟,其固有的权利、义务也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加以明确,传统证券的纸质形式仅仅是一种表征,这样一种形式性的表征并不会改变内容,既然内容是固定的,那么相对于纸质形式所具有的记载、交流等功能,网络化证券的虚拟化存在形式也同样具备。“每笔以电子符号纪录的相同性质的证券,其名称、种类、票面金额及代表的股份数、发行者的详细情况、证券持有人的名称住址等资料都记录到相关机构的电脑中,并且留有备份,其解释不可能因人而异或被人有意歪曲,也不存在欺诈、伪证或伪造以及因事实变迁或距离遥远而改变。”(8)事实上,当证券从物理形式转移到虚拟形式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电子化存储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仅从技术上而言,不存在绝对安全的系统,其不安全因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网络本身,另一方面来自与外部攻击或破坏。但同样的,传统证券的纸制形式也可能出现篡改、复制、丢失等情况,所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是网络化证券与传统证券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只不过解决的途径和方式不同而已。
2、流通方式的虚拟化 我们已经在上文中分析到,网络化证券的虚拟化存在形式导致物理状态下的转移交付为虚拟化的电子清算和交割方式所代替。在我国,证券交易的清算和交割统一的中 Y 证券存管机构完成,(9)作为从事证券存管、结算业务专门机构,其为实现证券的无纸化,减少实物流转,使大量证券交易以簿记方式集中进行交收,从而提高交收效率,降低交收风险提供了可能。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证券投资者在参与证券交易所内的交易时,都开设了证券和资金账户,故交割交收时实
为账户划拨。证券公司应向委托人交付交割交收清算清单,记载成交日期、成交证券名称、数量、成交价格和金额、税收、佣金等事项作为委托合同履行完毕的凭证。而“我国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采用计算机处理从投资人委托申报、交易系统主机撮合到成交回报全过程,其中没有中断和人工干预。19XX 年上证登记公司的参与人远程操作平台(ParticipantsRemoteOperationPlatform-PROP)投入使用后,实现结算数据后台处理再回到经纪人并通过经纪人提供给投资人的电子数据交换,至此,XX 证券市场做到从投资人交易委托申报到证券与资金交付交收全过程STP.这在全球CSD中可以认为处于领先位置。”(10)
这种流通方式的虚拟化还表现在网络化证券交易中不受地域限制的现象。不仅因为网络化证券在互联网络中可以打破地域界限,交易可以跨时空进行,随着 WAP(无线应用协议)为互联网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开放标准,使其成为未来无线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WAP 技术可以使股票交易更方便,通过 WAP 可实现多种终端的服务共享和信息交流,包容目前广泛使用的和新兴的终端类型,如手机、呼机、PDA 等设备。用户通过手机对券商收发各种格式的数据报告来完成委托、撤单、转帐等全部交易手续。由此可见,未来几年基于互联网的移动证券交易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证券交易正在进入移动交易时代。
(二)网络化证券的性质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我们可以认为网络化的证券并没有改变传统证券的实质,其仍然是作为一种资本或债权的凭证。然而网络化
证券的确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这是否就意味着网络化证券与传统证券在性质上并非同一。这将直接影响到网络化证券在适用相关法律上存在较大问题。因为我国《证券法》并未对所谓的网络化证券或电子化证券加以规定,《证券法》是否就不能适用于网络化证券呢?公司法中有少部分内容对其有所涉及,其中的 132 条规定,“股票采用纸面形式或者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股票应当载明下列主要事项:(一)公司名称;(二)公司登记成立的日期;(三)股票种类、票面金额及代表的股份数;(四)股票的编号。”股票由董事长签名,公司盖章。发起人的股票,应当标明发起人股票字样。第 133条规定:“公司向发起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法人发行的股票,应当为记名股票,并应当记载该发起人、机构或者法人的名称,不得另立户名或者以代表人姓名记名。对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可以为记名股票,也可以为无记名股票。”第 167 条规定:“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必须在债券上载明公司名称、债券票面金额、利率、偿还期限等事项,并由董事长签名,公司盖章。”从这些规定中可以得知,法律并没有对网络化证券的形式进行禁止性的规定。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实物证券之外,还存在一种簿记证券,即由证券发行人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统一格式制作的,记载证券权利的书面名册。“簿记证券不是一种实物形态的证券,而是通过记账的方式将证券持有人持有的证券种类和数额予以表现的一种符号。”(11)目前,我国已经发行了簿记券式股票和记帐式国债。这种证券将权利持有状况记载于统一的书面名册上,可以减少相应的证券印制成本,保管与清点更加容易,安全性
更高,不易遗失或被盗,可以说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证券形式,其具有证券无纸化的特征。从这个角度上讲,网络化证券的这种无纸化和电子化特征也应该不影响其法律性质。
三、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网络化证券是适应证券市场网络化的必然产物,是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其所具有的特征也是降低交易成本和费用,增强竞争力的需要,但这并没有导致网络化证券完全丧失传统证券所具有的基本性质,即表征一定权利义务关系的作用。因此,《证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仍然对网络化证券的交易、结算等运行过程具有适用效力。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网络化证券基于其电子化和网络化的特点,对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现行法律都提出了挑战,产生了诸多法律问题,如在线交易的税收问题、管辖权和准据法问题、法律规避问题、网络安全问题、法律监管问题等等,这就 要求从技术和法律两个方面为网上交易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我国已经就相关问题出台了部分法律法规,但相对于完善还言之过早,而网络化证券作为网络化时代的产物,不仅要求传统的民法、商法在观念上有所改变,更应该结合电子信息等技术手段发展一部分网络发来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如最近的《电子签名法》就是一个极佳的例证。
第二篇:金钥匙网络化发展进程
金钥匙:昨天、今天、明天
(本文是2009年12月4日在广州世界金钥匙酒店联盟年会上的演讲)
金钥匙现在面临着一个转折点,而且这个转折点是决定长远发展的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昨天
1、环境之难
随着市场波动,市场的危机越来越重,逼得大家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星级标准的危机和我们的对策”
3、创新之难
世界金钥匙组织严格地说是一个服务性组织,而且是一种中世纪行会式的组织,一方面这是欧洲几百年积淀的服务文化的传统,这种传统是非常优秀的。客观来看,这十四年的发展应该说在创新这方面文章做得很大,而且做得很好,打破了世界金钥匙组织的一些传统,采取了一系列的创新行为,而且这种创新行为是全面的,构造了中国的创造、中国的引领。
现在中国金钥匙组织在一定意义上对国际金钥匙组织有一种引领作用,这种引领作用就意味着我们处在前沿,处在高端,这一点不能看轻了,这是中国将来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
4、战略之难
现在全国有一千九百名金钥匙,世界金钥匙组织搞了七十年,全世界也只有五千名金钥匙,所以这种组织的发展不宜太快,不宜太猛。
5、经验 第一,借鸡生蛋。我们借着世界金钥匙组织这只鸡生了这么一个蛋,应该说这个蛋生得还是挺巧妙的,这里也涉及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做为一个组织架构,如何运作,这个组织架构本身的法律地位、身份等等,但是毕竟生出来了,而且十四年来大家都说好,没有人反对这个事,尤其是在中国召开了两次世界金钥匙大会。第三,执行团队。第四,扩张推进。第五,制度建设。
第六,借蛋壮鸡。金钥匙发展起来了,产生了一个在中国各行各业领先的概念,就是在一个国际组织里真正发挥了作用,当然现在还不能说是主导性作用,但是至少引领性的作用是发挥了。第七,理念持续。第八,利益共融。
二、今天
1、现状
(2)体系建设。金钥匙服务在180个城市,1100家酒店和物业,1900个金钥匙,这已经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至少从规模扩张的角度来说继续扩张、扩大。但是不宜扩张太快,明年金钥匙在中国就发展十五年了
(3)拓展推进。金钥匙酒店联盟,125家成员酒店、4家游船,85个城市,21个海外酒店,这种拓展推进就是一个创举
(4)金钥匙网络预定。金钥匙网络预定构造了一个电子网络和世界网络相结合的格局,现在只是一个开端,但是有了这个开端就会有结果。在现在这种市场形势之下,金钥匙网络预定还能走到这一步,这就得益于金钥匙的实体网络作用支撑电子网络这种特殊优势的发挥。
(5)金钥匙物业联盟。现在全国已经有了55家金钥匙物业,这也是创举。(7)金钥匙基金。金钥匙基金有情有义,体现一种远见,这种远见也恰是金钥匙这一类组织的特点,随着这类组织的发展,就会延伸出这么一个东西。
2、评价
(1)国际经验中国化,中国经验国际化。
(2)创新拓展。第一是从老到青,世界金钥匙组织基本上是以老服务员为主,风度翩翩,白发苍苍,中国不同,是俊男靓女,这大概恰恰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特点。第二是从窄到宽,原来金钥匙只局限在酒店一个服务岗位,我们现在做了一大堆花样出来,而且除了这些花样以外,机场的金钥匙服务也在摸索,医院的金钥匙服务也在摸索,实际上整个领域越来越宽,就意味着我们除了在国际金钥匙组织发挥相应的作用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在中国的服务产业里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第三是从个人到网络,金钥匙本来就是一个个人化的组织,现在形成了网络。第四是从服务到运营,金钥匙本来是一个单纯性的、服务性的、个人性的组织,现在转化成了一个既包括服务,又包括运营的组织。这种创新拓展都不是小事,这都奠定了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3)组织的力量。会议材料里归纳了七个作用:品牌作用、理念作用、标准作用、榜样作用、中心作用、联盟作用等,这实际上就体现了一个组织的力量。(4)个人的发展。(5)竞争。金钥匙也有竞争者,主要是这么几类:第一类是泛竞争推动提升,因为现在大家都追求服务品质的提高,实质上一定意义上就把原来高品质服务的含金量往下降了一点,但这不是坏事。第二类是直接竞争推动深化,比如各类酒店联盟,对金钥匙酒店就是一种冲击,再比如黄金管家之类的,实际上对金钥匙本身都是一种竞争,这种竞争不是坏事。对手从来都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如果能够把对手研究出来,研究到位了,自己自然就提升了,有人在后面老顶着自己,肯定要往前走,所以竞争对手决不是坏事。金钥匙必须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只要有学习能力,就不怕竞争。
三、明天
1、国际变化
现我们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
从发展模式的变化而言,这是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和美国这种镜像格局打破了,原来是美国人拼命消费,中国人低价生产供给人家消费,然后我们辛苦挣一点外汇去买美国的国债,这基本上就是典型的穷帮富。现在美国人不敢这么消费了,就在这一年之内美国的储蓄率升了七个百分点,虽然现在压着中国要提高消费,就总体来说世界发展模式的变化如果不能落地的话,后金融危机就谈不上。对于中国来说新的挑战就是转型发展,我们这种高资源消耗、高污染密集、低成本劳动力剥夺的道路已经走不下去了。所以,整个中国经济面对世界发展模式的变化,就必需有一个转型发展,这种转型发展创造一个新的领域就是消费产业。个变化实际上就看到了我们的发展前景。
2、中国旅游
(1)冬天里的一把火。旅游就开始上升,就开始火爆,其他产业的日子觉得很难过,政府就开始抓旅游。
(2)产业定位。一是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二是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3、市场变化
(1)消费新动向。一是单一观光向复合型发展,这是总体的市场方向。二是休闲度假兴起,所以很自然形成消费点对点、市场面对面,深体验、近距离、短时间的趋势,这个趋势下一步还会强化。消费点对点、市场面对面,这样的市场需求,如果没有金钥匙这样的服务就不可能对应这样的需求,这也就意味着给金钥匙服务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局。(2)供给新趋势。有没有产能过剩。
(3)发展新条件。一是政府新思路,有要求,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各级政府一说起旅游兴致勃勃。二是经济条件,现在有钱了。三是新假日制度,有闲
4、金钥匙发展背景
从工业化阶段到后工业化发展,这实际上对金钥匙的布局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现在就全国而言,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但是有些地方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有些城市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有些城市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比如北京、上海都已经是后工业化了,沿海发达地区基本上都是工业化后期,在这个时候领导的思路必然会改变,更加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加重视服务品质、服务品牌,这是非常自然的,只要经济到这一步了,必然思路就会转过来。所以就现在来说,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促民生,调结构就是以工业化为主的产业结构必需调整,现在全国的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到百分之十,第二产业占百分之五十,第三产业占百分之四十,这是比较典型的工业化中期的结构。按照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三产业一般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这就需要第三产业提高二十个百分点,这二十个百分点按照2008年的三十万亿的GDP来说,就是六万亿,所以,随着发展毫无疑问服务业主导的局面就会逐步产业。
比如北京现在第三产业的比重是百分之七十三,完全是服务业主导,上海稍低一点,但是上海因为搞工业化发展还有些余地,所以上海总在强调工业。北京想强调工业都不行,中央定位北京不是经济中心,北方的经济中心在天津,这样一个定位就逼着领导转向。所以把全国各个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研究一遍,就知道金钥匙应该在哪发展。只要第三产业高,金钥匙发展余地就大,反过来说即使第二产业比重很高,也在追求第三产业的品牌,服务业的品牌照样有发展余地。所以,未来的三十年必是中国服务业逐步主导化的过程,这样也就要求服务体系化,中国的服务业在全世界相比也不能说好,酒店业在服务业里算是领了一个头,大体上达到了国际水平,但是其他方面服务严重不足。现在私人服务应该说体现得还好一些,基本上能满足需求了,最大的不足是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甚至可以说是严重短缺。目前私人服务供求的大体平衡是一个低层次的平衡,而不是高层次平衡,所以高层次平衡就需要类似金钥匙组织这样的机构来发挥作用。
金钥匙的发展第一要超越旅游,第二要超越饭店,我们这么多年很习惯的一个概念就是研究旅游如何,研究饭店如何,这些研究都不错,但是必需要超越,如果没有超越性,就看不出金钥匙在中国的基本意义。我们是在服务业金字塔的塔尖,如果始终处在塔尖地位,就始终在引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也就是说随着服务业在中国国民经济里的主导化,金钥匙在服务业中主导化的过程。这两个主导化,我们肩上的责任是信念、荣誉、责任、友谊、服务、协作,前面六个字是组织的标准,后面六个字是个人的标准。之所以能够得出这十二个字,实际上是组织特点的一种反映,是在实践中的归纳,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始终保持服务尖端的位置。在中国服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服务质量要不断提高,在这个提高的过程之中要始终保持这么一个位置,这个位置保持住了,实际上我们的天地就有了。
5、发展重点
(1)服务业引导。从服务业引导这个大的发展潮流来看,新需求、新领域、新发展就意味着金钥匙完全可以扩充,这种扩充就是超越饭店、超越旅游,延伸到整个服务业。当然,每一个领域都需要一个摸索过程,但是至少这条路现在可以看清楚了,这条路就是可以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来扩张,哪个领域的条件比较成熟,扩张情况自然就会好一些,哪个领域条件不太成熟,可以先摸索。这里很注重的一点就是金钥匙品牌,就是所谓借鸡生蛋,现在蛋也孵出鸡来了,鸡还要生蛋才行,不是孤零零的一只鸡,应该是一个鸡群,变成一个鸡场才行。(2)标准化发展。将来应该构建一个金钥匙系列国家标准,比如金钥匙酒店服务、金钥匙物业服务、金钥匙医疗服务等,构建一个系列的国家标准。以国家标准的基础再一转就是国际标准,如果在国际上,在整个世界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这一套标准能起到作用,那应该就可以说中国对人类做出的贡献。
(3)网络化方向。网络化方向既有现代技术的采用问题,也有如何和传统衔接的问题,而且金钥匙传统更重要的不仅仅是服务传统,而是文化传统。如果现代技术和文化传统能够衔接起来,就达到了臻于化境这一步,当然这都需要研究。现在起步还是不错的,但还顾不上文化传统、臻于化境,再过两年恐怕就需要研究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做到这么一个程度,一般是达不到的,很自然,随着社会生产、经济繁荣,消费者的文化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毫无疑问的。
(4)高端化引领。(5)国际化影响。现在就金钥匙服务而言,中国和世界已经构造了一个水平分工体系,客观来讲我们的服务比欧洲金钥匙差一块,但是我们研究中国金钥匙的文化传统,而且要培育这样一个文化理念。
(6)低碳化运作。谁抢在前面谁就是主导,谁落在后面谁就是继续落后。所以,在金钥匙组织里要强化这么一个概念,也要研究一些低碳化运作方式,当然服务本身就是低碳,但是这里不是没有余地,6、发展模式
(1)业务十字型模式。中国金钥匙组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现在还有点说不清楚。总体而言,金钥匙组织的业务模式是一个十字型模式,就是横向整合资源,纵向上下推进。一个十字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四个象限。左边是经营领域的扩张,就是超越饭店、超越旅游向服务业的其他领域发展;右边是地理范围的扩大,实际上这些事现在都在做,就是超越中国向世界发展,这是横向。纵向是上面不断地丰富方式,培育高端,下面深入挖掘,整合提升。当然,这都是一些原则,总体来说,在金钥匙业务方面形成这么一个十字形的模式,或者说形成一个四个象限的模式。就金钥匙组织本身来说,没有更多的资源,优势在于整合资源,上下推进,整合和推进的文章做到了,金钥匙的优势就真正发挥出来了。
(2)发展三环模式。从发展角度来说,形成一个三环的式,就是三个圈,三个圈的中心是我们这一个点。现在服务网络应该说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基础,电子网络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开端,再进一步就可以考虑资本网络,这样一个三环模式的构造可能就会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来。实际上,作为金钥匙组织不必考虑挣大钱,也不必考虑发大财,因为挣大钱、发大财不是我们的事,很简单,我们是一个服务型组织,靠服务挣钱是有限的钱,但是我们可以谋求另外一种财富。实际上包括金钥匙基金。
第三篇:证券交易的网络化发展浅析
证券交易的网络化发展浅析
【摘要】:21世纪,网络经济的普遍发展带来了证券交易的网络化,也就是网上交易。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形式,目前网上交易得到了迅速发展。网上交易是信息技术应用与资本市场发展结合的必然产物。由于证券业本身具有技术设备先进性、业务应用实时性、客户服务分散性这些特点,这就决定了电子商务技术率先应用于网络证券经纪业务。网上交易的不断发展,促进了金融的不断创新。
【关键字】:网上证券交易,优势,缺点和不足,发展前景,发展策略
网上证券交易概述
网上证券交易,是指投资者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证券买卖的一种方式,网上证券交易系统一般都有提供实时性情,金融资讯,下单,查询成交回报,资金划转等一体化服务。网上交易与传统交易的最大区别就是:投资者发出的交易指令在到达证券营业部之前,是通过公共网络即互联网传输的。系统功能及构成。网上证券系统为客户提供网上股票交易的实际环境,使得股民通过Internet进行方便快捷的在线交易、管理及其行情查询。业务涵盖股票买卖、行情查询、银证转账、账户余额、开户、销户、密码修改等方面。交易系统由几个不同的模块组成,主要任务是完成证券金融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以及交易等工作。主要交易功能有:1.登录 2.委托买入3.委托卖出 4.委托撤单5.委托查询 6成交查询7.资金明细查询 8.历史委托查询
9、当日委托查询
网上证券交易的特点。
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过程
国外的证券网上交易主要是从证券经纪网络化开始的。以美国为例,它的网络证券交易从上世纪90年代初网络服务的改善开始,直至现在仍围绕经纪服务开展网上证券服务。随后,韩国、日本等国家也都开始采取网上交易的形式。就目前而言,网上交易在世界各地,兴起,网络化正成为全球金融界的潮流
就目前我国的情形而言,网上交易平台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其交易量比重也 1
在不断上升,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交易形式之一。在日趋激烈的竞争驱动下,我国网上交易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网上证券交易有替代传统证券交易的势头。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国际互联网的复苏发展以及其与证券经纪业务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是因为网上证券交易相对于传统的交易方式具有众多优势。1.首先,网上证券交易以无所不在的国际互联网为载体,通过高速、有效的信息流动,从根本上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极大地缓解了我国券商地域分布不均的矛盾,将身处各地的投资者有机地聚集在无形的交易市场中,使得投资者能在全国甚至全球任何能上网的地方进行证券交易,并使那些有投资欲望但却无暇或不便前往证券营业部进行交易额人士进行投资成为可能。2.其次,网上证券交易通过国际互联网,克服了传统市场上信息不充分的缺点,有助于提高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再次,网上证券交易可以降低证券交易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网上交易的全国引入,使得客户彻底突破传统远程交易的制约,无须投入附加的远程信息接收硬件设备,在普通的计算机上就可以全面把握市场行情和交易的最新动态。另外,网上交易 包容给了证券活动的方方面面,使投资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信息传递、交易、清算、交割等事务,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对券商而言,网上交易的大规模开展,可以大幅度降低营业部的设备投入和日常的运营费用。此外,现在网上交易通常采用对称加密和不对称加密相结合的双重数据加密方式,再加上证券公司本身的数据加密系统,使得网上证券交易的安全性无懈可击.网上证券交易的优点
网上交易之所以可以迅速发展,得益于它自身的一些优点。首先,它不受空间的限制。开放性是互联网的最大特点,基于这一点,无论投资者身处何地,只要他能够上网,就可以进行证券交易。网上交易给投资者提供了获取信息和参与交易的一个平等的通道。从券商角度来看,只要公司或营业部有了良好的口碑,客户范围就会遍布全国各地甚至于全世界。其次,网上交易使得我国的券商可以为广大散户提供新的服务网。运用最新发展的智能化电脑技术,网上交易系统能够实现服务的主动性,将客户需要的各种市场信息和研究报告等定期送到客户的电子信箱,同时可以及时更新信息,而且客户可根据需要设定关注的信息种类,系统会自动帮助客户动态检索信息。这样,网上交易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券商的服务质量。再次,网上交易渗透到了证券活动的方方面面,如信息传递、交易、清算、交割等,从而减少了投资者到交易所的中间环节,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的问题和不足
当然,在看到网上交易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目前国内网上交易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上交易仍有很大的差距。根据国外成功经验,有这样三点值得我们重视:一是庞大的上网人数是网上交易开展的基础,二是低廉的交易成本是网上交易开展的必要条件,三是方便、快捷、安全的交易通道是网上交易开展的保证。但从目前来看,在我国网民发展速度虽快,但利用网络进行证券买卖的比重仍不是很高,大多数网民只是利用网络获取金融证券资讯,大多数还只是潜在的网上交易客户。从技术上来看,我国上网速度慢和网络不稳定是网上交易的一个瓶颈。在当前情况下,网上交易在我国还只是原有委托方式的一种补充。
要加快我国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速度,我们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网上证券交易是一种新的交易方式,涉及到更复杂的利益关系,必须对参与各方的行为进行规范,这就需要更新原有的法规体系,使其适应证券市场新的发展需要。我国的证券法规本身就有待完善,在网络时代还必须解决好如管辖权和法律选择,相关法律的冲突以及网上信息披露等一系列新问题。
第二,个性化程度低,网上服务未能及时跟上。许多券商只是在自己或是他人的网站上建立了一个交易平台,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并未发挥出来。虽然大部分券商网站在构建时也都设置了实时新闻、网上交易、专家在线、CALLCENTER、模拟炒股、虚拟社区、个人定制等一整套非常有吸引力的栏目,但实际运作中,网站提供的服务内容非常有限,原创信息很少,信息重复率高,个性化程度低,对客户的交易决策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因此,大部分券商网站实际上只是为其网上证券委托提供了一个技术平台,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证券电子商务有很大差距。此外,网络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充斥网络,如何帮助投资者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网络信息而不浪费时间,这也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规范和监管问题。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适应网上证券交易特点的监管体系。再者,对网上交易的开放性认识不足,尚没有形成全球化的协调监管机制。
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前景
我国大规模网上交易的条件日渐成熟。首先,网上交易的技术已可以令投资者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更多的自由,交易成本下降。其次,我国的互联网用户群已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势头,业务品种增多必然导致开户增多,后续开户的投资者直接选择网上交易。当初,作为现场交易的补充交易渠道,网上交易推广很快,如今从整个市场平均值看,已近80%的占比,大有取代现场交易之势。移动证券
交易作为网上证券交易的一种新兴的方式,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WAP(无线应用协议)为互联网和无线设备之间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开放标准,是未来无线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WAP 技术可以使股票交易更方便,通过WAP 可实现多种终端的服务共享和信息交流,包容目前广泛使用的和新兴的终端类型,如手机、PDA 等设备。用户通过手机对券商收发各种格式的数据报告来完成委托、撤单、转帐等全部交易手续。这是一个发展极快的领域。
我国网上证券交易发展策略
从以上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为考虑的出发点,为了更好推动网上交易的发展,促进金融创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在法律上,应尽快出台与《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虽然对于网上交易我国已有相关管理办法,但从内容上看,仍然偏重于框架性。应尽快出台操作性更强、更具体的法规条文,完善各项技术和制度规范,保证网上交易安全可靠,为发展我国网上证券经纪业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在网上交易的监管上,一是要加强调研,尽快全面了解网上交易的特点;二是要根据新的需要,分步骤修订或补充原来的监管体系;三是将券商网上交易委托系统的运行情况纳入对券商的现场监管范围之内,定期进行检查。此外,鉴于网上证券交易在地域上的无限制性,应该充分考虑到对跨国境证券交易可能带来的潜在问题进行监管和处置的复杂性,及早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积极参与在该问题上的国际合作,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三,券商应转换经营理念,以客户需要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市场信息服务。互联网的出现使证券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以高层次、智能化、个性化服务为特征的信息咨询服务已成为券商之间竞争的关键。跨越价格竞争阶段,提前进入网上服务和差别信息竞争,以客户需要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市场信息服务是券商必然的选择。
总而言之,网上交易作为金融创新的一种形式,给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将使传统国际金融中心所蕴含的有固定地理位置的空间概念被谈化。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网上交易,在规范的同时,不断创新,使其得到更快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金融的全球化发展,网上证券交易成为顺应这一发展 趋势的产物,代表着证券业的发展趋势。
我们确信,中国证券的非现场交易会有一个较为规范、更为安全的发展。随着我国信誉环境和配套法制的建立,交易产品诸如金融衍生品的增多,网上证 券交易在现有基础上还会出现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网上证券交易的新发展》-马光悌
《网络证券》—徐志坚 《精通网上证券投资》——瑟塞著
第四篇:证券客户经理的思考
券商客户经理的思考
说实在,客户经理是流动性最多的其中一个职位。常说,剩者为王。然而,剩者又有多少人能够获得高薪以及升迁?
在这工作期间,平均每个月都有同事离职,是他们不敢坚强吗?还是他们认识到客户经理的剥削制度而离去呢?他们中离职原因,留给领导们激励新同事的话语他们不够坚持。
至此,为何他们都离职,是他们不适应这个制度,还是本身这个制度故意让他们淘汰。绝大多数券商采取的营销与服务分离模式——即经纪人团队只负责发展客户和简单的日常维护,咨询和其他专业服务均由传统员工编制体系下的咨询师和客服团队(投资顾问)提供。这样,经纪人的边缘化被进一步加强,甚至沦为纯粹的券商“拉客仔”。这种模式刚开始是从国信发展起来的。客户经理模式仅仅是营销模式。客户经理在培养过程中,券商怕客户经理带走客户,中间搞了个投资顾问。这样就形成了会销售的不会投资之道,会投资的不会销售之道。公司是安全了。为此,故意培养成蹩脚的人才。
一、经纪人在美国与中国的地位
美国经纪人是全面型人才,经纪人服务的对象一般是相对高端的客户(通过经纪人的服务进行交易相当昂贵,收取佣金往往是折扣佣金商的自助交易佣金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展业模式更多的是以顾问服务带动交易业务和代销业务,从而创造顾问服务收入。与之相应的是:经纪人培养周期长,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可度都比较高。
而我国目前的证券经纪人业务内涵和外延都较为单一,以推销“经纪业务通道”(证券公司开户)为主,也会涉足一些资讯信息传递和关系维护工作,以及少量理财产品代销业务,代销的理财产品品种也较为单一,常采用“硬推销”的方式。我们所面向的市场是以中小散户为主,客户层次相对较低、资产量不高。与之相应的是:经纪人培养周期短,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和自我认可度比较低。
二、券商目标客户的定位
美国证券经纪业务市场可大致划分为三个主要版图:面向大众散户的零售经纪、面向核心客户的高净值经纪市场和面向投资机构的“机构经纪”业务。与我国绝大部分券商含混的、所谓“全方位”目标市场定义相比,美国券商的目标客户群都非常明确。如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定位于中高端客户及机构客户;美林则是“全光谱型”,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嘉信理财为代表的折扣经纪商,专注于中等资产规模以下的、对交易成本高度敏感的个人客户。
三、经纪人与券商“双轨迹”关系
1、员工制
如果一家券商明确定位于比较高端的客户,提供服务比较全面,那么即使仍旧采用“销售与服务分离”这一并不能很好符合金融服务业特性的业务模式,对于负责销售的经纪人团队提出的素质要求也会是比较高的,培养周期也较长,再加上对降低经纪人流失、稳定客户资源、风险控制等因素的考虑,那么真正的“员工制”是更好的选择,人员招聘标准也要全面提高。
2.、外挂式(与券商委托代理)——我们公司模式
为什么券商要用“外挂式”呢?因为券商只希望利用经纪人的人脉资源,所以只签订委托代理合同的“外挂式”。然而这种委托代理,把监管的权力全部委托给了旧体制中垄断团体——券商,使得券商和经纪人在赢利模式上部分沿袭了以往的对立的关系,而且券商身兼裁判和球员两重身份,利用制度赋予的监管权力,在利益的驱动下,单方面制订霸王条款式合约,当经纪人资产发展到一定规模,黑哨频吹,兼暗箱操作(降低提成比例、不公布明细帐目、暗吃税款、双重扣税等),把经纪人的收益霸为已有,例如六年资产量减半,所以客户经理并不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因为这个公司制度明确就是让你离开。劳动责任推给对方,在此之前及以后券商侵吞经纪人的合法权益和劳动成果的事件一直层出不穷,花样百出。
例如,合同是券商单方面订的(违反《暂行规定》第六条:应当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公平地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券商单方面制定出游戏规则,把券商利益最大化,经纪人利益最小化,按它们的行话说:就是割韭菜,割了旧的长新的,旧的经纪人赶走,客户及资产留下来归券商,新的从头再来。一方面由于沪指定交易的规则,客户----所有的客户,不仅仅是经纪人的客户----转户比较麻烦,另方面转户过程中券商设置重重障碍。券商不思进取和提高服务质量,而是忙于招一批又一批的经纪人,既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财富,又低水平循环,专想攫取垄断利润,永远难以与虎视眈眈的国际高水平券商同台竞技。另方面经纪人人心不定,在与券商的博弈中消耗很大的精力与资源,许多有良好素质的经纪人生存面临绝境,为此经纪人和券商的冲突常年不断的发生。
四、培训
美国券商对经纪人培训中,高度重视理论教育和展业实践相结合,常采用“行动式”学习,关注短、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培训和实践交替进行,把知识成果转化为现实绩效。相比之下,我国的“保险式”证券经纪人运作体系,仅满足日常例会中团队成员的案例分享,团队学习的系统性不强,激励打气多于经验传授与现场辅导,缺少对于可复制的成功要素去芜存菁的提炼,难以形成“最佳实践”案例。
五、绩效导向管理和高提成激励,让经纪人分享经营成果
对部分拥有很多客户资源的经纪人给予的提成也很高,甚至会高达50%以上。但是在实际上,大部分国内的经纪人可以分享到得经营成果还是很少的。在实际上,大部分国内的经纪人可以分享到得经营成果还是很少的。往往是大券商依仗“实力强大”,不想屈尊于经纪人;中小券商相对愿意支付较高提成,可对经纪人的服务支持能力不足,导致经纪人生存条件不佳。
《暂行规定》里面对经纪人定性为代理角色,在服务中,行为严格限定在“二个介绍,三个传递”,没有创新和能力发挥的空间,否则就会违规。有专家形象称之谓戴着镣铐跳舞。而且按说单仅是如此也不为过,经纪人循规蹈矩,不追求成果也就可以生存了。但是管理部门又把管理权委托给券商。由于券商和经纪人是利益分成关系,永远存在着对立,所以过河拆板,卸磨杀驴的形象词就是券商的必然所作所为了。同时有的券商不管自身的信誉和能力如何,不管牛市熊市,不考虑股民的承受能力,单方面规定目标,考核任务及系数。
六、被绑架的“拉皮客”
证券市场,这么多年中国证券市场广大投资者始终绝大多数处于绝对亏损境地,浪费了不知多少万亿的股民资金,在此我不再诟病。做为一个有良知的经纪人,我现在从自身十数年来经历反思我所从事的行业职业道德何在,我是考虑周围朋友的利益还是迫于证券公司的任务压力为了在公司活命去强拉客户,证券行业的特殊性必须置疑券商对经纪人绩效考核任务的合理性。
证券经纪人是个新生行业。因为是新生,针对这个行业的法律规定自然就更是欠缺。证券经纪的人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犯。尤其是对于那些还没有成长壮大,正艰难迈步的经纪人而言,各种合法权益更是得不到保障。
在具备成熟证券经纪制度的国家,“佣金收入分配权”这项基本权利是被白字黑子写入法律条文中的,而在中国,对证券经纪而言只不过是个梦
证券经纪人就是靠佣金吃饭的,佣金收入分配权是证券经纪人追求职业发展的根本。连最基本的权利就得不到保障,还谈何发展。证券公司一惯于钻这个空子,通过制定苛刻的考核制度来恶意克扣证券经纪人的佣金提成,剥夺证券经纪人的劳动成果。最极端的做法就是:如果当月没有新增有效客户,或者没有卖基金,过去的劳动成果就会被大幅度扣掉,说扣都含蓄了,应该叫吞掉才对。这是赤裸裸的土匪行为。
证券经纪当月发放的薪酬的是上个月的佣金提成。我始终认为,就算当月没有新增客户,也不能肆意剥夺证券经纪过去的有效劳动成果!在一个法制没踪影的行业,无奈土匪总是无法无天,总是有权势者说了算,呜呼哀哉!
除了佣金收入分配权得不到保障。另一个就是个人所得税。
证券经纪人的个税税率一律是按收入的20%来缴纳。不论你月收入是1000还是10000,哪怕只有1块,也得被缴税20%。如果每个月收入达到10000以上也就罢了,扣掉20%至少还有8000多,问题是一个月只有1000也要扣掉20%
七、最基本的保障没有
“五险一金”,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老了没有养老保险,生病了没有保险,工伤了没有保险,生育没有保险补贴;买房没有住房公积金。
八、领导的话要用自己理智地去判断,毕竟道路是自己的领导说着再好的话,即使是一个事实,也要从自己身上来衡量,因为毕竟成功的例子只是个别的。最主要的是不要被洗脑,因为在这个行业里,很多证券走的是保险经纪人。在市场初始阶段,利用客户对服务的浅层次需求,采用大规模、掠夺式“拉客”,重销售,轻服务。但从长远来看,必须是于服务带动销售,而不是于销售带动服务。
所以莘莘学子刚从大学校园走出的,要从自己的实际、理智而不仅仅从兴趣来从业这份工作,应该全方位地去思考和评估这个职位是否适合自己,而不要听人说这个行业某某人从业了多久工资每月上十万这方面的诱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未来的路自己决定而不要被左右,因为走错了就回不来,慎步!
第五篇:依托网络化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依托网络化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奉化市校本研修专题论坛上的讲稿 奉化市岳林中心小学林兴锋
岳林中心小学2007年以前一直在6亩多的弄堂小学里,2007年秋季迁入新校舍,老学校新面孔新气象,在校本研修工作的进程中,全体教职工立足学校,始终把它作为学校一块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学校目前拥有宁波奉化两级名师学科骨干、街道骨干教师等40余人,骨干教师的数量占了教师总数的一半多,有宁波奉化两级教坛新秀、优质课获得者40余人,教坛新秀的数量也占了教师总数的一半多,特别是近年来名师和小中高数量的不断增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快速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名师骨干教师,近年来在学校的办学质量日益提高的同时,把校本研修作为学校文化品牌来建设,在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和帮助下,提出了对校本研修建设的八个文化:“协商化、课题化、竞赛化、网络化、制度化、档案化、示范化和学生化”,从而构建了岳林中心小学的校本研修文化,今天我以八个文化中的网络化向大家作交流,题目是:依托网络化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树立校本研修网络化的理念
过去的校本研修活动,参加人员必须在同时间同地点才能进行,这对于现代高节奏、高效率的教育发展已经不太合拍;同时,由于时空条件的限制,往往影响互动参与,缺乏进一步的深度思考,也可能导致研修活动效果不佳。研修档案的形成往往是纸质化的材料,比如几年前成立的教研组档案室,里面主要摆放了教师个人业务发展档案袋和教研组档案,虽然通过梳理、积累的过程促进反思,为教师、教研组积累起宝贵的原生态的活动资料,尤其是一些获奖证书等,但它以后的作用能发挥多少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能只是一种材料的堆积,只是一种“静态”的档案,不能跨越时空,也就不能做到时空上的资源共享。
当今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专业教育网站提供的资源异常丰富,利用网络学习,无疑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也为校本研修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条件和路径。所以,发挥网络“动态”的、跨时空、多向互动的独特优势,依托网络化平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是今后教师培训的方向。
因此校本研修网络化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校本研修方式,确立“以网络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瞻性理念,为教师研修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构建校本研修网络化的模式
学校在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积极行动,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网络化模式。
所谓的“三位”就是教师个人研修、教研组研修和学校研修,所谓的“一体”就是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学校的校本研修网络又分为教师研究包、教师博客(即教师个体研修)、教研组和学校研修专栏等网络互动平台,构成了校本研修网络平台的一个庞大群体。在“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网络平台上,教师将自己的所知、所行、所思挂在互动平台上,就能及时得到同伴的互助和名师的指点,使其及时反思自已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提升反思、研究的水平,在网上进行思维碰撞,实现校本研修活动跨越时空进行。
三、实施校本研修网络化的策略
校本研修的网络化以学校校园网络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借助当前学校已有的校园网络,为校本研修的运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让日常的研修活动在校园网上延续,再作深入交流与探讨,使研修活动得以继续扩展、生成、提升,变得更加富有成效。
1.个体研修资源共享
它主要的载体是教师博客(即教师个体研修平台),6年前,学校就要求50周岁以下教师每月在校园网上传一篇文章,营造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当然,这文章可以是试卷、案例、课件、教学设计、学生习作、师生作品、名著研读等,教导处随时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各组长及时把好研修资料上传的时间关,开始是定了一个制度:每位教师未交或迟交一次扣教研组和年级组考核分1分,学校期末进行统计。06年教师网上学习又迈出了一大步,建立并开通了岳小博客,博客分为11个学科13个组,日志有习作、教案、作品等等,高段数学组就有“六年级数学日记、三角形面积计算反思、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20题”等等,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的平台,教师们随时上传教学设计、课件、试卷、论文、案例、反思,达到资源共享化,使教师随时随地的可以进行资料查找,为开展校本研修网络化提供便利,提高了校本研修效率。
2.协作研修交流共进
它主要的载体是教研组研修平台。
(1)网上备课。为了让教师们有更多的钻研时间,获得更多信息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备课是为了更好的上课,实行“分散备课,集体研课,资源共享”的备课方法。网上备课的一般程序是:组长把教材内容预先分给老师们(或者在网上发布教材内容)--――老师分散备课----上传备课内容--―网上交流定下上课预案--然后由一位教师代表教研组上课,再是说课评课等环节。让教师在友好、合作、交流与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研课能力。
(2)网上评课。对别人的公开课进行网上评课,点评不主张独立成篇,应回复于被点评文章下面,规定:凡每次集体活动先有组长上传活动记录,然后组内每位教师的材料跟帖在活动记录下面,尤其是上课评课活动,先由主持人(组长)上传记录、教案、反思,下面是组内教师的评课稿,老师们积极跟帖,发表见解。每次活动还有小结人,既锻炼了教师的反思总结能力,又指明了这次活动得到了什么我们还要努力什么?使活动上升了一个档次,变得更加有意义。
(3)网上学习。这主要是指校本研修的理论学习。把针对教研组研修主题有价值的文章放在网络上,老师们就不用集中在一起,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撰写心得体会。网上互动平台拓展了教师民主、自由、开放的研讨空间,增强了校本研修活动的实效性。
(4)网上检查。第一是研修基本常规的检查,网名采用教师实名制,便于学校监督,凡每次集体活动先有组长上传活动记录,从记录中来了解检查教研组的研修情况,然后组内每位教师的材料跟帖在活动记录下面。研修活动主题、时间要明确,能够反映在标题上。第二,也就是在这网络上,也反映了学校教学常规的检查,自从省里下发浙江省义务教育管理指南后,学校也积极进行有效的落实,比如每月一次的备课检查,每学期一次的期末试卷,综合学科可以是考核方案等。
3.学校研修统领全局
它的主要载体是学校研修平台。出现在这个平台上的是校本研修制度,学校研修计划、总结和学校组织的各项研修活动材料,它是统领全校校本研修的一个平台,老师们在这里可以随时的了解学校的研修制度、计划总结,作为学校层面上的研修活动材料也在这里呈现.。
4.材料整理网上档案
它的主要载体是教师研究包。6年前,学校为教师建立了教师文件夹,里面每位教师都有一个研究包,属于校内局域网,老师们在校内可以相互观看,教研组的研修档案材料就放在这里,教研组长设立相关内容的子文件夹,大家在每次活动时只要把研究的材料直接放入就可以,同时学校、教研组如有共享的资料也可以放入,供大家学习参考。学校规定,教师的每次研修研究材料要上交到两个地方,一是教师研究包中的教研组长每学期研修材料这个包里,还有就是上交到校园网中教研组研修平台,期末结束时,教研组长把一学期的校本研修材料打包,制作成电子书,翻阅时一目了然,仍然放在教师研究包中,老师们随时坐在办公室里可以翻阅借鉴,比前面所讲的静态的档案室作用大的多了。电子书档案做到了主题明确、注重过程、人人参与,每次活动记录及时、清楚,强化实践、研讨、反思、总结,促进教师专业不断成长,提高了教研组活动的质量。
四、开展校本研修网络化的体会
1.校本研修网络化打破了时空的局限
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网络化模式,以教师研究包、教师博客、教研组和学校研修等网络互动平台为载体,以教师的研究讨论为主要方式,让教师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考在合作中真诚交流。一改以往单纯的即时性效应,给校本研修注入了新的活力,每一次的网上回复、话题选择、文献推荐、观点讨论,所有细小的环节都保留网络平台上,呈现了互动式研修的整个过程,使网络校本研修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资源也发挥了长效功能,教师的听课和评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2.校本研修网络化创造了和谐的研讨氛围
校本研修网络平台的使用使传统与现实的教研有机结合,为教师营造了一种广泛参与、互相支持、畅所欲言的研修氛围。构建起教师间一种新型有效的互动的交流环境,展现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网上研修新格局。大家的思想在这里碰撞,大家的经验在这里分享,于是我们的能力在这里得到提升。教师每时每刻都能充分领略开放、民主、互动、协作、鼓励等所带来的成长喜悦。
3.校本研修网络化突出了教师的主体性
网络始终是工具,教师是校本研修网络化的主体。在校本研修网络化中,有了时间、空间的保证。在研修内容、研修方法的选择上,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根据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尽可能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与作业的批改的评价方法,把教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让教师有时间读书,有精力去研究。让每一位教师学会利用校本研修网络化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深刻感受到网络化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4.校本研修网络化应紧紧围绕主题开展
由于网络的随意性,也带来了它的复杂性。为革除随意讨论的弊端,摒弃虚假的恭维与恶意的攻击等不良行为,在开展校本研修网络化的过程中,应突出“问题”意识,加强“专题”探讨,落实研修目标。以“主题”为主线,以课例为内容,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来开展研究。在推进新课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校本研修的“主题”,发挥教师个人自主的实践反思与教研组同伴诊断、指导及经验共享的交互作用。
当然,校本研修网络化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困惑。比如,还未开展互动式网络课堂教学研究,实践中互听互评是一种常见的研修方式,但这种方式受时间安排的限制,参与人员不广泛,效果不明显,因此,通过开设网络互动课堂来解决这个难题,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直播,教师可以同步异地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可作为资源保存在网络校本研修平台中,随时调出观看。比如,传统教研如何和网络研修进行深入结合;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里更高效的组织校本研修活动;如何更有效地对校本研修活动的绩效进行评估,这些都是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岳林中心小学的研修工作是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一个缩影,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进修学校能加大对我校的指导力度,同时希望也能得到在座的兄弟学校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