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商品化视角下信息供求分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含5篇)

时间:2020-09-28 12:0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信息商品化视角下信息供求分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信息商品化视角下信息供求分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第一篇:会计信息商品化视角下信息供求分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商品化视角下信息供求分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1.会计信息商品化

1.1 会计信息内涵

会计信息是会计所提供的各种资料的总称,是企业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的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揭示经济活动情况。具体来说,任何一项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要经过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两个环节。初次确认是判别原始经济信息是否能够输入会计核算系统,能用货币进行计量是重要依据,如果可以则通过初次确认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的再次确认是根据相关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确认账簿资料中哪些内容可以进入财务报表,从而对会计信息进行整合、提炼、加工等,保证信息真实性和正确性。会计信息的确认过程就是数据输入、数据转换和数据输出的结合。

1.2 会计信息商品化趋势

会计信息具备商品的两大基本属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

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就是会计人员运用一系列会计方法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能够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显而易见。会计信息以财务报告为物质载体向相关使用者披露,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会计信息必将以商品的形式进行交易,不同的信息消费者即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消费不同的信息,如此会计信息将不再是公共物品,会计信息失真以及市场失灵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会计信息商品的供给与需求

2.1 会计信息商品的供给

会计信息的供给方是企业管理层,企业管理层符合“经济人”的基本特征,即从事经济活动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企业管理层提供会计信息商品,不论是价格还是数量都为寻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会计信息商品的供给以财务报告为物质载体呈现,然而财务报告记载的会计信息由于各种原因并不完整,归纳如下:第一,企业对商业机密和经营状况不佳等信息进行保密;第二,财务报告自身局限性,并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全部需要;第三,企业寻求利益最大化,当信息的效益大于成本时企业才会披露,如果付出的成本即代价无法得到弥补,企业则不会选择提供该会计信息。企业管理层要比其他会计信息使用

者更了解企业情况,因而会计信息商品就出现了“信息不对称”情况,在供求平衡中就离不开相关措施的调整。

2.2 会计信息商品的需求

会计信息商品的需求方即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投资者和借贷者、供应商和客户、企业内部员工。政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体现在宏观决策,比如税务局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纳税情况等;企业投资人和借贷者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和借款决策,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和偿债能力等;供应商和客户分处企业价值链的两端,利用会计信息判断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并决策是否扩大生产规模或经营方向等;企业内部员工利用会计信息,特别是成本管理信息,参与到管理中来。

3.会计信息的供求平衡

3.1 会计信息商品的供求曲线

对于供给方,要提供会计信息必然要获取一定收益;对于需求方,要获取会计信息必然要支付一定成本。会计信息作为商品,其数量和价格是在供求两种力量下相互作用形成的。在图 1 中,横轴 OQ 表示会计信息商品的数量,纵轴 OP 表示供给方提供会计信息获取的收益,OC 表示需求方获取会计信息付出的成本,S 曲线表示企业管理层的供给曲线,D 曲线表示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曲线,E 点表示供求平衡时会计信息应达到的数量 Q*和供求双方各自实现的收益 P*或付出的成本C*。从图 1 中可以看出,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如果提供会计信息能带来的收益越高,则企业管理层趋向于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商品,因而供给曲线 S 是随收益的提高而呈现递增趋势;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如果获取某项会计信息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那么其对会计信息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因此需求曲线 D 是随成本的提高而呈现递减趋势。在供给与需求的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供给曲线 S 和需求曲线 D 会相交并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即 E 点,在此状态下,企业管理层提供会计信息商品实现利益最大化,而需求方也愿意并能够支付相应的成本,此时会计信息商品的数量达到最优状态。此平衡状态并非固定不变,随着供求双方因素的影响,供求曲线也会发生相应的移动。在供求曲线图中,E 点是理想的状态,而在实际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供求双方可以使会计信息商品的数量和成本一次次接近最优,而无法达到最优状态。有时传统的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模式的种种弊端使得信息的市场供求不但达不到最优状态,而且偏离了最优状态。所以供求双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推动会计信息商品达到平衡状态,实现供求双方共赢还是至关重要的。

3.2 实现供求平衡的措施

3.2.1 增加企业管理层会计信息的供给企业管理层应正确界定商业机密和财务状况优劣界限,实事求是地披露企业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增设季报,缩短披露时间,同时应改革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增加信息容量,比如增加经济业务回顾、经营计划、人力状况、企业资信、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披露。在网络信息时代,企业管理层在 Web 站点向外披露动态的会计信息,信息需求者则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终端访问、按需生成和使用会计信息。供求双方在人机交互界面上,就产权的让渡即时达成契约。随着网络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与成熟,使得作为商品的会计信息的供求得以真正在市场中进行,价格和产量由供需决定,会计信息理论上处于最优均衡点上。

3.2.2 调整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对于会计信息的供给方而言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要实现会计信息供求平衡,就要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素质,使其能够提炼出所需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理解越透彻,利用会计信息做决策的主体越多,则市场越趋向于公平效率,从而影响到企业管理层供给会计信息的目的。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财会知识培训,也对外会计信息解释和咨询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素质的提高。

3.2.3 政府对会计信息商品的宏观调控在商品供求关系中,由于市场的不完善,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导致商品数量和价格偏离均衡状态,有损供求双方利益,此时就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介入。国家应完

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的供给进行监管,保证其质量,预防各类问题的产生,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及时。同时,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应严格规范,对于歪曲隐瞒伪造重大会计信息者应处以严惩。

结语

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会计信息商品化的属性和趋势也日益显露。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完成供求交易,会计信息作为商品,其数量和价格是供求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会计信息才能够在真正的市场上交易并趋向于均衡状态。

第二篇:会计信息论文会计信息技术论文: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错账更正

会计信息论文会计信息技术论文: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错账更正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这无疑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而财务软件本身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质量。能否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能否防错、查错和纠错,是衡量财务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尽管财务软件提供了多种控制错误的措施,但会计差错的出现仍在所难免,各种会计差错必然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核算结果。在会计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如果能合理选择并改进会计差错更正方法,既可以促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能提高会计信息化的质量和效率。

一、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

在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差错主要有4种类型:一是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运用错误;二是发生额多记或少记;三是有关经济事项没有完整反映;四是摘要或原始凭证附件数量录入错误等。现行主要财务软件也提供了对以上错账更正的功能。

(一)会计差错的“无痕迹”修改。所谓“无痕迹”,是指在账务处理系统中修改记账凭证时,不留下任何曾经修改的线索和痕迹。在某财务软件中,以下5种情况下的错误凭证可实现无痕迹修改: 1.正输入的凭证。在凭证输入过程中,发现凭证输入错误可以现时改正。对于这些未保存的凭证,一般可以进行凭证制单员的重新注册、会计科目的重新选择、会计分录的增删、摘要或科目金额的重新

输入、制单日期和附件张数以及辅助项的修改,直至放弃保存该错误

凭证等操作。

2.已经输入但未审核的凭证。录入计算机内的凭证都必须通过凭证审核,否则会计信息系统不允许入账。对于未经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凭证存在错误,可由制单员在总账系统“凭证”/“填制凭证”窗口中直接利用凭证的编辑功能进行修改并保存。但有些项目的修改受到限制,如凭证一旦保存,则凭证类别不允许被修改。如果采用制单序时控制,则修改后的制单日期不能在上一张凭证的制单日期之前;如果该记账凭证是由各业务子系统自动转账生成的,则只能在生成该凭证的子系统中先检查相关设置再进行修改或者删除后重新生成。3.已审核但未记账的凭证。凭证一经审核就不能被修改和删除,只有被取消审核签字后才能被修改或删除。考虑到内部牵制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凭证审核和凭证输入属于不相容职务范畴,应由不同的人员负责。一旦发现已审核但尚未记账的凭证错误,则不能直接在记账凭证上进行修改,必须先由审核员在总账系统“凭证”/“审核凭证”功能窗口中取消审核签章;然后由制单员直接调出该错误凭证进行修改并保存;最后由审核员重新对该凭证进行审核。

4.已记账但未结账的凭证。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已记账的凭证一般是不允许删除或修改的。确应修改的,经过批准可采取完善措施之后的反向操作功能,即取消记账、审核后直接修改。具体而言,首先由会计主管在总账系统“期末”/“对账”窗口中,按下“Ctrl+

H”快捷键,激活“恢复记账前状态”功能;然后在“凭证”/“恢

复记账前状态”窗口中,选择“恢复方式”并输入主管口令,系统将恢复为记账前状态;最后按上述方法调出错误凭证取消审核,修改正确后再重新审核和记账。

5.已记账并结账的凭证。对于这种情况下的错误凭证,要实现无痕迹修改,可采取完善措施之后的反向功能,即取消结账、记账与审核后直接修改。具体而言,首先由具有结账权限的操作员在“结账”向导一的选择月份窗口中,选择要取消结账的月份并按“Ctrl+Shift+F6”键,在“确认口令”窗口中输入口令,系统将快速地取消结账操作,使各种账簿记录恢复到结账前的状态;然后按上述方法调出错误凭证取消记账、取消审核并进行修改,再重新审核、记账和结账即可。虽然财务软件提供的反向功能可以实现无痕迹修改,方便会计人员事后纠错,在清除数据库中冗余信息、确保账证相符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其广泛使用也日益显现了以下弊端: 一是与现行会计法规不符。使用反向功能更正会计差错时,由于财务软件很少甚至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完全违背了《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对会计数据输入的基本要求和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规定,会导致会计人员不负责任地更改会计记录,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

二是为会计造假提供了方便。在会计信息化下,由于财务软件对更改的会计事项没有提供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有痕迹记录,只在操

作日志中记录了何人何时使用过这些反向功能,至于操作了系统中哪

些具体事项则无从得知。如果企业缺乏严格周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就会使会计造假等经济违法犯罪变得更加隐蔽,使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三是可能导致系统数据错误和财务混乱。由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及对软件功能理解的偏差,在运用跨反结账功能时,不同年份会计科目体系可能发生了变化;反记账的设计原理是按记账时留下的“线索”进行逆向处理,具体记账次数及记账后的后续处理业务等不可控,使得实际软件设计时只保留重要线索;目前实施的大中型财务系统或ERP功能复杂,数据处理技术难度成倍增加,系统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间的实时传递以及记账凭证的自动生成,也难以全面、准确恢复到记账结账前状态。因此,线索的不完整与部分处理的“不可逆”,都将导致系统数据的不一致,很可能产生系统数据错误、财务混乱。

上述第三情况下对错误凭证的无痕迹修改,虽然存在弊端,但从数据库技术角度看,取消审核是将记账凭证库中“审核”字段的值清空,再对该库其他相关字段的值进行修改,这是在一个凭证数据库中操作,与取消记账结账有本质区别。这种情况下采用无痕迹修改方法是可行的。而取消记账结账往往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库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导致财务数据的混乱或系统的崩溃。因此,上述第四、五种情况下的错误凭证如果没有采取完善措施,最好采用有

痕迹修改方法。

(二)会计差错的“有痕迹”修改。财务系统中往往是通过保留错误凭证和更正凭证的方式留下修改痕迹的。因此,在系统中对已审核并记账的错误凭证,按照“规范”第18条规定采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这样既能区分会计人员责任,又能留下审计线索,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

1.在“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科目无误,只是凭证金额多计,可采用负数更正法,即将多计金额填写一张同样科目和记账方向的正确凭证,其金额为负数,用以冲销多计金额;相反,凭证金额少计时,可采用补充凭证法,将其差额部分填制一张记账凭证,然后由审核员进行“审核凭证”操作,由记账员进行“记账”操作即可。但这两种情形均需在摘要栏中注明经济业务事项变更的原因。2.在“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记账方向或其他事项有误,可采用红字凭证冲销法更正。具体方法是,首先由制单员填制一张与该张错误凭证除金额为红字(负数)金额外,其他内容完全一致的红字凭证,即在总账系统“填制凭证”窗口中,打开“制单”/“冲销凭证”窗口,输入要冲销凭证的相关信息,系统将自动生成一张红字冲销凭证;然后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最后由相关操作员对这两张凭证审核并记账,才能完成对该张错误凭证进行冲销和更正。

二、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完善措施

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无疑会产生各种会计差错,选择正确合

理的会计差错更正方法,对提高会计信息化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如果直接使用财务软件的反向操作功能来更正会计差错既不能完全否定其作用,更不能忽视其弊端。但在充分考虑到该功能的不足后,如能重新改进设计,并对其使用设置严格的限制条件,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重新设计,改进反向操作功能。

1.增加对反向操作的监控功能。监控功能是指在设计财务软件时,设置对已记账、已结账又作反向操作的,计算机必须记录下该操作的时间、操作人、修改原因、修改的地方,且定期打印并作为会计档案保管,以给日后查证工作保留证据。因此,增加对反向操作的监控功能后,就确保了对电子数据的修改可以留下痕迹,保证了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

2.只设置一个记账凭证库。该凭证库存放全部未记账和已记账凭证,其结构包括未记账凭证库与账簿数据库文件的所有字段,并加上记账标识、记账人姓名和记账截止标识字段。当需要增加、编辑或查询未记账凭证时,就将已打上记账标识的记录过滤掉;当需要查询或打印账簿时,就将没有记账标识的记录过滤掉。每次记账时,在记账范围内的凭证记录中填上记账标识和姓名,并在记账范围的末记录打上截止标识。因此,要实现反记账很简单,只要将反记账范围内的记录中的记账标识、记账人姓名及截止标识去掉即可。

3.增加对反向操作使原已生成报表变动的说明功能。如果在财务

软件报表系统中设置了对报表变动的说明功能,当月报表附注中将自动生成对以前月份出错的说明及修改内容。由于还原了原有的真实账目,因而能为报表使用者进行投资、经营决策等提供正确的导向。

(二)严格限制反向操作功能的使用。

1.由专业软件人员反复对购买改进后的财务软件进行可行性测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反向操作时各方面数据能够完整、准确,确保数据恢复和存储的安全。

2.反向功能操作者必须是得到系统管理员授权的原记账或结账人。在会计信息化中,记账结账人员应对账簿的正确性负完全责任。因此,为了明确责任,防止会计人员随意逆转账务处理程序,操作者必须得到系统管理员授权后才能实施反向操作功能。

3.限期取消反向功能权限。在实际工作中,大量会计差错通常发生在系统投入使用初期,或者会计人员岗位培训学习期间。因此,应对反向功能的可使用时间作一定限制,一般为系统启用后半年且不超过一年。当使用期限到达时,由系统管理员取消相关操作人员的反向功能权限。

4.明令禁止具有会计舞弊性质的跨“反结账”功能;从加强会计信息化法规建设、堵塞制度漏洞和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方面,财政部要对财务软件的反向功能作出明确规定:对可以实施的反向功能,财务软件必须提供能够反映更正经济事项来龙去脉的痕迹记录功能;

对会计人员利用反向功能从事做账、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制定相应的

处罚规定。国家有关会计法规对会计差错更正方法的规定中,强调了更正会计差错要有痕迹记录,其目的就是要做到有案可稽,有据可查,从制度上防止会计造假。作者单位: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证券论文]信息税及其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治理汇总

[证券论文]信息税及其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治理

[摘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市场的法定信息披露、信息披露监管、会计准则建设等信息的公共服务越来越重要,而证券市场现行较为单一的证券交易税收制度作为公共服务开支的来源很难保证这些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开征信息税所产生的收入、支出和调节等作用会产生一定的政策效应,如提高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对虚假信息披露问题进行治理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信息披露监管、信息披露规则建设和合法信息权利保障工作的财力支持,从而有利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质量、信息监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提高和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关键词]信息税;会计信息产品;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

一、在证券市场开征信息税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公开制度是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通过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可以为市场投资者提供及时、充分、相关的信息,信息公开的程度、公开的效率和质量是一个证券市场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等信息内容可称为公共信息产品。而非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产品和上市公司未被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则属于私人信息产品。会计信息以公共信息产品的形式而存在从而成为证券市场会计管制制度安排的基础,这是一种近乎全球性的制度安排。政府介入会计信息管制的直接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自由配置会计信息会出现失灵的情况,二是出于公平的考虑,保障在信息获取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现行证券市场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就是政府实施会计信息管制的产物,政府的介入矫正了纯市场配置信息可能产生的低效率。而政府一旦介入会计信息披露则产生了一系列与公共信息产品提供有关的公共服务,要提供这些专属于证券市场信息公开化的公共服务是要有一定的公共支出来保证,但是其来源却无法通过当前并不景气的证券交易税来解决。为此,我们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改革现行的证券市场运行机制,做出一定的创新性制度安排,以达到完善信息公开化制度,提高信息公开的程度、公开的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二)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共服务需求

政府介入证券市场的信息管制,是通过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方式进行的。它应包括:提供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与鉴定规则如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制定,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监管,对信息披露进行的再鉴定,为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受害者提供司法服务等等,这些内容都构成了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共服务需求。而这些需求不可能通过企业、个人来提供,因为其公共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只能通过政府进行适当的税收安排来保证该公共服务的提供。为了保证公共服务提供的质量和信息公开效果,政府可以开征源于证券市场的特定税收,并通过指定或设立相关的机构进行特定的公共服务的提供,提供一定数量的非排他、非竞争的公共信息产品,如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会计专家制定并颁布适应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通过有关部门提供证券市场信息监管服务等等。实际上,可将这些信息公共服务内容列入公共服务范畴。但是,这些公共服务并没有相应地得到来自于证券市场的财力支持,我国现有的证券市场的印花税和国外的证券市场征收的证券交易税,与信息公共服务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这些税收主要是针对证券交易和证券合约而设计,并在这个意义上保障证券市场的证券交易秩序。而在现有的证券市场税收设计中,还没有针对信息披露而设计的税种。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共服务的完善以及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秩序的重塑对于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迫切性,使得开征信息披露税(以下称信息税)成为保障市场信息披露秩序,完善市场信息公开制度所必需。而对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信息税,政府是理所当然的运作者。

(三)开征信息税的设计

从税收的角度来看,政府针对证券市场的公共信息需求而提供公共信息产品的服务,使得征收相应的税收成为必要,政府可以针对证券市场的证券交易行为、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行为,以及有关证券市场中介(如会计师事务所、基金公司、证券数据公司,等等)依靠信息披露及使用信息披露与鉴定规则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进行征税。这些行为过程从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规则等公共产品的使用、生产和获益使征收与信息披露相关的税收成为可能,国家可以对证券市场中的会计法定信息披露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并就相关信息和准则产品使用行为征收信息税。而信息税作为公共支出的来源,可以使政府有充足的财力实施公共信息产品的公共生产(包括强制信息披露、信息监管、会计准则制定和维护、会计信息鉴定与民事赔偿司法服务等),这一过程也充分地体现了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是典型的公共产品。

按照现有研究对信息税的初步理解,与证券市场的结构相一致,信息税的纳税人应是进行财务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实施审计业务并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购买股票的投资者,财务分析师、证券分析师等信息服务职业者,上市公司数据产品开发商,以及有关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等等。信息税的征收对象是证券市场中财务信息披露行为、股票购买行为、审计服务行为和信息服务收费行为等信息披露的各利益相关方的特定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税的计税,可以按交易额,收费额或资产额的一定比例计算。

在证券市场征收信息税,无疑将形成现代证券市场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尤其是信息税所产生的公共收入、公共支出效应和配置信息的杠杆效应将对市场的信息披露问题的治理、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信息披露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程度和监管方的政策改进起到积极的作用,下文将详细阐述。笔者认为,在现有的证券税制的基础上提出信息税的概念和设计,对于改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和信息披露监管有启发意义,同时对构建一个资本市场新的信息披露模式和改善现有的证券市场的会计监管效率,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和积极的政策指导意义。

二、信息税对信息披露问题的治理效应

开征证券市场信息税这一政策具有相当的政策效应,也只有信息税的推出对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问题的治理和投资者等信息披露直接利益相关方的信息权利保障卓有成效,这项改革才可能得到支持。一旦在资本市场开征信息税,即会对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涉及的利益相关方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会计信息虚假披露和信息披露不足、信息有效需求不足和监管质量不高等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问题产生有效的治理效应。

(一)信息税的征收体现的治理效应

首先,信息税的开征使市场主要的信息需求和使用者负担一定的成本,从而产生为使用信息而强制付费的效应。从股票的投资者角度来看,会激励投资者更大程度地关注信息披露质量与信息披露规范,提高其对信息披露规则、信息披露治理的参与程度,成为一个有效的信息需求主体。在解决证券市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力对于信息的需求时,一种可选择的模式就是纯粹的市场配置,上市公司完全基于融资签约等目的而自愿披露公司财务信息,投资者、中介机构等财务信息披露的利益相关方为了优化其投资决策,可能需要通过个人收集、委托收集或购买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很显然,这种市场配置信息的模式需要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很容易形成市场失灵。但是,从证券市场发展的过程来看,各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最终都选择了强制信息披露,即通过证券法规强制上市公司履行对外的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必须对其股东履行法定的持续披露财务信息的义务。但是,这一模式产生的后果是股东之外的其他众多的信息披露的利益相关方可以近乎无偿地获取上市公司的信息,即存在普遍的非股东的信息使用者的免费搭车行为,这种制度缺陷造成的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利用和关注不足的现象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亦显得十分突出。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使得股东以及非股东信息使用者可以无需额外支付成本去获取投资企业的相关信息,而当可以“无偿”获得与投资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时,其产生的后果之一是信息的使用者无意于介入会计准则的制定,对于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披露虚假信息等问题的治理,其参与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都不高,投资者很难形成一定的维权意识,其他信息使用者的信息权利更无从谈起,因此他们都难以成为对会计信息有效需求的主体。而在证券市场引入信息税机制,国家就信息披露行为向有关的信息披露涉及的利益相关各方征收信息税,可以产生一定的信息有偿或信息付费效应,即有关各方会因为使用信息、获得信息规范收益和监管公共服务而需支付一定的成本,这种将信息披露的外部性进行内部化的制度设计有利于在行为上激励信息需求方提高对于信息质量和信息规则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可进一步明确相应的信息保障权利和信息责任追究主体。非股东信息使用者也使用信息纳税而获得一种法定信息权的确认,这有利于引导其对“知情权”的权利维护意识。可以说,信息税制度设计可以在权利和责任对称的基础上塑造有效的财务信息需求主体。

其次,信息税会为政府的信息公共服务提供经费支持。信息税的征收所产生的税收收入从财力上有利于完善信息相关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这种财力的提供是强制性的,因而是独立于纳税提供者的,这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从上市公司获得支持费和从会计公司获得捐助等方式,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说是“优质”的准则制定、监管服务提供的经费来源。信息税对于公共财政意味着是源于证券市场的巨额的公共收入,这将为相应的公共部门提供充足的、独立性很高的“优质”经费来源,这对于其完善如财务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信息规则的制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披露监管服务,对信息中介服务的监管和为虚假信息受害者提供司法服务等公共服务,是极好的保障。因为来自资本市场充足的税源的信息税收人,将其用于维护和改进市场的信息披露服务,则对于证券市场信息公共服务提供的数量和质量是较为充分的保障。美国前SEC主席利维特指出,为了提高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效率,他建议给予FASB充裕、独立的资金,不仅应当向上市公司,而且应当向金融机构(如互助基金、证券公司和商业银行)征收信息使用费,因为金融机构的决策早就得益于会计准则所促成的透明度,但金融机构至今只收益不付费。而信息税的开征,使得利维特的这一思路不仅切实可行,而且信息税的强制性能更好地解决其提出的披露成本负担方案。

(二)信息税的支出中体现的治理效应

信息税的开征,一方面,可以在财力上保证有关证券市场的公共服务部门通过多种方式来有效地改善其服务质量,如机构的调整、充实,监管力量的壮大,或通过市场招标外包的方法改善服务质量,这对于公共信息产品提供的支持作用是特别明显的。另一方面,因为使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信息税将有关信息公共服务部门置身于纳税人的关注和监督之下,即在开征信息税为监管方提供公共信息产品服务所需要的充足经费的同时,引进了纳税人对公共服务质量的监督机制,有利于监管方积极地改善公共信息产品的提供质量。如果引人这种利益相关者监督机制,对于证券市场监管和会计准则制定等部门必然产生要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压力,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投资者因其降低经营风险和决策优化基于“付费”,会主动介入到信息披露规范建设中来,尤其有与信息税义务相伴随的合法的信息权的保障,因而对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质量会提出更合乎理性的要求。如此,由信息税所整合的财务信息披露新格局就有可能实现改善公共信息产品的提供质量,使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成为可能。

通过投资者等信息税的纳税人来监督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监管者”的机制,如有可能出现对于监管部门信息披露监管失职按照《国家赔偿法》进行赔偿的政策设计。即使是在证券市场发达的美国,近年来存在的较大范围的虚假财务信息披露事实也表明,其民事赔偿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政府监管失误也客观存在,亦需要对纳税人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基于信息税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若与证券民事赔偿和国家赔偿制度相互衔接起来,则可以通过提高政府的监管服务质量、效率和责任,有效地遏制虚假财务信息的披露。通过纳税人来监督政府的有关监管部门,通过这些政府监管部门对其信息监管不力所产生投资者的利益受损后果负责,并向投资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从而使信息税开征和相关的司法制度完善在相当程度上迫使有关监管部门和监管工作人员努力提高其监管水平和监管质量。至于政府的赔偿基金也形成一项公共支出,其可源于信息税所获得的公共收人部分,而赔偿基金的节余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评估政府监管部门实施证券监管的效率。

在我国,通过开征信息税,使得与财务信息披露和会计准则制定有关的公共服务具有较为充裕的经费支持,可有效地解决我国证券市场规模日益壮大、公共信息服务日益繁重与经费瓶颈限制有关机构和信息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等矛盾。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是,证监会尚需完善证券市场的信息监管服务,提高其信息监管的能力,财政部会计司需要提高会计准则等公共产品的质量,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体制和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提供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会计准则相关服务的能力,如进一步加强与准则相关的服务,这涵盖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会计准则的推行、评估和修订。此外,我国还面临不断完善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有关的司法服务,以形成系统地提供证券虚假信息披露的问责和追究的法律制度。在信息税的制度设计下,纳税人合法的“知情权”受到侵害,其纳税凭证足以成为诉讼的铁证,可以依法获得合法权益的保障。发达的信息司法鉴定、法务会计和民事赔偿等公共服务则可遏制虚假披露等信息披露质量缺陷。

(三)信息税对证券市场信息供需调节体现的治理效应

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利益相关方即信息供给者、信息需求者、政府有关部门等以“为信息、信息规则、信息监管付费”为基本的制度设计理念,以征收信息税为实施信息供需市场调控的有力手段,通过其税收杠杆机制来调节财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这是对信息披露纯市场运作失灵的一种更为有效的修正。该信息供需运行机制基于强制性对会计信息的生产、使用和受益等行为征税,信息的供需双方都要支付信息税从而形成会计信息披露有偿化、会计信息的获取有偿化以及会计信息规则使用有偿化等基本特征。相对于纯粹的市场配置信息模式,在相当程度上改进了信息需求和信息提供配置的效率。政府对信息披露的管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市场信息供需配置失灵,而基于信息税的信息披露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现行的强制无偿披露的缺陷,即在信息使用上存在广泛的免费搭车问题。这种强制有偿的信息配置模式建立在会计信息披露规则的制定、会计信息的有偿使用、会计信息披露和使用权利的赋予、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鉴定以及虚假信息披露责任追究和司法介入等一系列税收、法律等制度安排的基础之上。该模式的形成将波及到信息生产、使用和监管等各方,而征收信息税,如前文所述,尤其有利于提高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监管力度和监管效率,优化信息在市场信息需求者中的配置。

此外,信息税产生的信息调节和配置效应还体现在信息提供数量和质量的均衡上,通过信息税同时调节相关信息的供给方(如上市公司)和需求方(如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对相关信息的有效供求,为相关的证券市场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税收调节杠杆。信息的需求方会通过积极介入准则制定如介入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或听证,要求改进以实现其满意的财务信息披露数量(程度)和质量,以满足其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的需要。尤其是一些投资基金等重量级的信息需求方也是信息税的重量级纳税人,作为信息披露的利益相关方,会提出更高的信息披露要求,从而避免有过多的市场投机者和小股东因市场“噪声交易”和会计信息处理能力局限而形成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需求不足。当然,在会计计量理论和会计规则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披露的利益相关方可能会对属于制度性的会计信息失真保持一定程度的“容忍”,这种“容忍度”随着投资者素质提高,投资者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而这会形成对会计准则理论发展和会计准则制定的压力,会转化为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公共服务的压力。从信息供给方来看,供给方会在尽可能低的信息披露风险水平上满足需求方的要求,即在权衡披露成本的基础上保证信息披露的质量,以规避信息披露可能引起的民事赔偿诉讼等法律风险。监管方在信息税的经费支持和纳税人的监督下,具有改善监管的行为趋向。因此,证券市场中财务信息生产、披露和消费以及监管的过程实际上是信息披露的利益相关各方多方博弈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现有规则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信息供需均衡。该均衡的形成能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信息披露不足、信息冗余以及虚假披露等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问题。信息税使供、需、管三方更具互动性,并形成互相的牵制。因此,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以“信息税”调节为特征的证券市场新的信息配置和调节运行机制,从而在市场运行机制层面对信息披露问题形成一贯性的约束。

第四篇: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下高校网络传播危机应对分析论文

摘要: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网络传播危机成为当前社会主要的危机存在形式。由网络危机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已经严重阻碍网络信息的有效和客观传播。高校作为人员密集和思想活跃场域,对网络传播危机应有系统全面的重视。

关键词: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网络危机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12月底,在天涯和猫扑等各大论坛出现了一篇名为《某高校惊现校园暴力 “李刚之女”横空出世》帖子,帖子中描述了该校两名女生在寝室发生口角并演变成打架,其中一名女生头部被打伤,网友把打人者称为“李刚之女”,并称这是2010年南昌高校最血腥最暴力最不可思议的杀人未遂事件。此帖一出,立即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短短几天时间就有70多万的点击量、2万多条的跟帖,这也把该校推上了“风口浪尖”,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后经多家媒体详细调查,对照事件的真实情况,发现网络对此事件的报道有多处均不属实:片面夸大打架事件的严重性,所谓“李刚之女”纯属子虚乌有,对学校相关领导和老师的偏激评价不属实等等。毋庸置疑,随着网络尤其是微薄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成为网民充分表达意见的自由场所,它使“每一个带有怨恨的人都变成专家;使每一个有上网能力的人都变成记者”,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网民的批评意见犹如“冲击波”般给组织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威胁,如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网民更强烈的不满和对抗,轻则使组织形象受损,重则破坏社会稳定。可见,网上危机传播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危机,近年来更是频繁发生,如“躲猫猫”事件、河北“李刚门”事件、“抵制家乐福”事件、上海“钓鱼执法”事件等,无一不是在网民的共同推动下成为热门话题。高校是人员密集和思想最为活跃的场域,稍有不慎,一件普通的网络的事件就能演变成网络危机事件,进而影响校园的稳定。

二、网络危机传播的本质与特征综述

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已有部分学者基于辨证方法对传播危机进行初步分析,但是对传播危机管理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直到上世纪90年代相关研究理论才真正得到运用。Mowen(1980年)是最早系统地提出应对危机措施想法的学者,他通过管理学上的归因理论提出了危机沟通的概念;Wiener(1986)认为构建归因理论的前提条件是人们需要对事件的责任进行有效分配和承担,进一步完善了归因理论在传播危急中的应用;Bradford and Garrett(1995)将归因理论应用于道德危机,以归因理论为基础发展了一个模型,用于解释道德危机形成机理和应对措施;后来学者借鉴试验方法和社会学理论又提出了情景危机传播理论,以解释更为广泛的危机(Coombs, 1995、Coombs & Holladay, 1996,2002,2004、Coombs & Holladay,2002;Dowling, 2002)。该理论有助于危机管理者评估危机情景以及危机造成的危害水平。因此,综合国外文献资料,可将网络危机传播涵义界定为:网络危机是指由网络产生、传播或扩散升级的具有严重威胁及不确定性的情境。它是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一个全新的危机领域,也是网络媒体发展的必然结果。相比传统危机,网络传播危机具有匿名性、速度快、波及广、破坏性强、不确定、难控制等特点。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金进与洪瑾(2009)认为,网络危机传播在面对灾难或危机事件具有反应迅速,传统媒体无法比拟;消息来源渠道多,草根报道发挥重要作用;互动性更强,信息更新速度更快;整合能力强、多形式全方位发挥影响力等特点;学者汪晓霞(2008)指出危机传播中网络媒体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他引用新闻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网络媒体的开放和自由发展模式使得议程设置功能并没有被弱化减弱,网络媒体的“双刃性”性决定了它既是化解危机的利器,也是引发、扩散和文化危机的发源地;向武和赵战花(2010)从危机预警的角度对网络危机传播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网络的层级传播、极多次的传播形式为有效监测发现危机信息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机会,也就是危机信息的传播由原来的“信息源——传统大众媒体”发展为“信息源——网络媒体——传统大众媒体”。因此可以看出,网络危机相比传统危机具有上述的特点,其根本原因在于网络信息的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网络危机中传播的表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行为参与者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具有现实的普遍性,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主要表现为:

(一)网络信息传播前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匿名性、低成本性特点,以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特征,使得每个人能够成为信息的产生者和传播者。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发布者完全知晓信息发布的动机、成因、背景、后果等要素,而信息接受者除了能够知晓信息本身外,其余一概不知。

(二)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微观层面: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接收者主要是依据信息发布者提供的文本资料来获取信息的,主要信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比如文字、图片、动画等。至于这些文本形式是如何形成的,信息接收者并不知晓。而信息发布者则不然,他们对这些文本的信息掌握的十分丰富、详尽。宏观层面:信息参与者(发布者和接收者)与信息非参与者对信息的掌握差异也十分的明显。信息参与者对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无疑要大大超过信息非参与者。这就为参与人之间的合谋提供了机会,形成了“当局者清,旁观者迷”的现象。此时,参与者往往比非参与者获利大。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对网络传播的影响

由于在信息的发布、传播过程中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因而就带来了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信息发布者并非都是“品德高尚者”,他们为了获取自身的私利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就会成为网络危机传播的根本原因。

(一)引发网络传播信任危机—“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由于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给了信息发布者制造虚假虚假的机会,极易产生诸如炒作、谣言、诈骗、网络推手等不端行为,由此会引起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质疑,使得原本属于真相的信息被无端猜测,主观认为信息传递背后有“潜规则”或“幕后操作”等,造成网络信息传播的信任危机。

自2009年以来,因网络质疑而引发网络信任危机的现象频频发生,体现出网络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的特征与动向。典型事例如,2009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文要求在我国销售的所有个人电脑,预装“绿坝—花季护航”软件。这则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质疑狂潮,从软件功能到有无幕后动机,网民从各个角度对预装软件的行为进行质疑,连国外媒体也对预装软件的意图进行猜测。这一始料未及的质疑狂潮,令工信部倍感压力,最终也殃及这一措施的推行效果,令人颇感遗憾。

(二)诱发网络信息传播导向错位—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当今世界网络无处不在,网络深深影响着每个人,“网络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发言人。”正因为网络有如此巨大的功用,使得一些人利用网络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秘密。如一些网络发布者出于娱乐、发泄或者因商业竞争或政治斗争的需要散布网络谣言;一些网络发布者为了及时吸引公众的眼球,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就某一般事件进行过分的夸张、拼凑,甚至歪曲事实本身;一些网络发布者出于个人名利的需要,故意操纵信息,掌握网络的话语权。因为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原本真实、公正、客观网络传播导向发生严重错位。典型事例如,肯德基就曾经深受网络谣言之苦,该谣言声称肯德基是用转基因工程培育的快速成长的无头鸡来进行生产的,在世界各地传送,对肯德基的名誉打击不小。

五、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高校网络危机传播应对措施

由于信息不对称主要发生在信息发布的形成阶段、传播阶段。因此,加强这两个阶段的控制和改善将有助于信息不对称对网络危机传播的负面影响。

(一)强化信息公开,确定信息发布机制,使信息发布真实、全面、可信

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缺乏合适的信息披露和信息传递机制。一般来说,借助信号传递机制和信息甑别机制可以消除逆向选择造成的影响。信息传播具有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效应,网民最先接触到的信息,会给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形成一种预设的立场与倾向,影响他对后来信息的解释与判断,而且这种预设的倾向很难消除。所以,在遇到网络质疑危机的时候,高校应该迅速确立信息发布的机制,对网络质疑作出有效的回应。同时建立信息发言人制度,一切事件信息发布,皆有信息发言人代表学校宣布,使得信息发布具有权威性、可信性和客观性。

(二)建立危机事件网络监测预警系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危机处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危机的萌芽阶段迅速处理。高校应成立专门组织,有专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专人关注网络上涉及本组织或有可能引发危机的言论,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可能发生的危机,在危机酝酿阶段就把问题解决掉。在危机事件的传播控制中高校更要给予网站足够的重视,通过公众在网站上的留言和评论判断组织是否面临威胁、评估威胁的严重程度,并将其它有影响力的网站也一并重视起来,纳入危机传播的视野。这样高校有可能及时掌握动态的信息,提高警觉,当危机事件真的来临需要做出决策时就能够有相对周全的考虑和充裕的时间。

(三)获取专业支持,保持与其他媒体等“第三方“的良好互动关系

当高校遭遇网络危机时,独立的第三方的声音更能有效化解危机。因为如果组织自己的声音,往往会被外界容易解读为替自身辩护,效果并不理想。所谓“第三方”主要是指权威的人士与机构,他们中立、客观,本身又是高信誉度的信源,他们所说的话、所做的鉴定容易被各方所接受。当危机发生时,因积极寻求主流网络媒体,尤其是影响力大的网络媒体的支持;对于我方所发布的新闻稿与论坛回帖等,聘请专业人士(意见领袖)或者专业的网络危机公关机构对它们进行一些技术方面的处理,以提高它们在搜索引擎或者是论坛中的排名。

参考文献:

[1]Mowen,J.C.(1980).Further information on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oduct recalls.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7,519–523.[2] Weiner,B.(1986).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motivation and emotion.New York,NY: Springer-Verlag.[3] Bradford,J.L.,& Garrett,D.E.(1995).The effectiveness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ve responses to accusations of unethical behavior.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4,875–892.[4 Coombs,W.T.(1995).Choosing the right 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guideline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crisis response strategies.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8,447–476.[5] Coombs,W.T.,& Holladay,S.J.(1996).Communication and attributions in a crisis: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risis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8,279–295.[6] Coombs,W.T.,& Holladay,S.J.(2001).An extended examination of the crisis situation: A fusion of the relational management and symbolic approaches.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13,321–340.[7]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实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金进,洪瑾,郭抗抗.网络媒体在危机报道中的优势与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3):104-108.

[9]汪晓霞.试析危机传播中网络媒体的功能[J].传媒观察,2008,9.

[10]来向武,赵战花.利用网络传播进行危机预警的优势与方式[J].今传媒,2010,3.

[1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第五篇:管理会计视角下预算执行措施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开始越来越要求资金管理也提高精细程度,因此在管理会计角度下如何提高我国的预算执行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话题。本文从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简要分析了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管理的策略和加强预算执行的措施,希望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预算执行;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策略

预算执行的目标分为预算执行进度和预算执行效果两部分,只有综合考虑,才能彰显出预算执行的整体效果。预算资金的使用是为了控制资金的流动和保障其使用安全,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在做预算管理时既要抓预算执行的进度,更好确保预算执行的效果,尽可能地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减少资金的灰色流出,节约资金,达到利润最大化。

一、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

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是预算执行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我国的预算编制大多采用定额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中对于物品单价的计算一般都是五年才进行一次更换,这在物价飞速上涨的今天就显得有点对襟见拙,不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使得预算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再加上我国当前的预算编制过程没有科学、合理的依据,很难全面、系统地统计所有的预算项目,难免造成缺项、重项的想象,造成预算资金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二)预算节点不明确

预算节点不明确也是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我国财务管理部分对于资金的管理局限于传统会计的角度,没有采用管理会计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只注重了资金的使用进度,而忽略了资金的使用效果,对预算执行造成了阻碍,同时预算节点也不甚明确,难以检查节点状态下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是否良好,这也致使预算执行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剧。

(三)预算追加频繁且缺乏预期

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还有预算追加频繁且缺乏预期。预算一般都是在会计初制定,会计末检验会计内执行效果的,对于最初制定时没有包含的资金很难做出最终的使用效果评估,而在追加任务繁多的情况下,就跟容易造成预算追加频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预算的准确性。更甚至一些预算部门追加的预算比原本的预算还要多,在资金没有预期准备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资金赤字的现象。

二、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合理设置财务管理岗位

合理设置财务管理岗位是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管理的首要策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离不开合理的岗位配置,在财务管理部门,不仅要配置专门的预算编制人员,还有同时具有市场调研、预算跟进、预算审核等多种职能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人多职,但一定要使预算的编制符合实际,对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都能够达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二)完善预算编制方法

完善预算编制方法也是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管理的策略之一。对于物品的预算编制,不仅要有合理的使用数量,更要有当前市场价下同种功能设备的性能比较和价格比较,综合选定合理的设备,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润。同时需要在充足的市场调研下,合理地设置膨胀资金,以应对货币价值变化带来的影响,更要及时对预算的执行进行核算和确认等等。

(三)改进预算执行制度

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执行的策略还有改进预算执行制度。传统方式下对于预算执行的确认一般来源于资金的使用、项目的进度和活动的开展,还对于资金的具体走向和使用效率不甚关心,这也造成了一些资金滥用、乱用的现象频繁发生,因此需要改进预算执行制度,将预算执行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目标,再去去控制和抓紧预算执行的效果,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管理会计视角下加强预算执行的措施

(一)加强对市场的调研,让预算更贴合实际

加强对市场的调研、让预算更贴合实际是管理会计视角下加强预算执行的首要措施。预算执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主要是因为预算不具有市场贴合性,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因此在加强预算执行时需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工作,掌握市场上经济变动风向和价值变化的趋势,以及市场对于活动、项目的需求,使得我们所设想的活动或者项目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的同时,预算中包含的物品价值也能够更贴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实现预算的真正作用。

(二)将预算分解成小目标,明确预算管理责任人

将预算分解成小目标、明确预算管理责任人也是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执行的措施之一。传统的预算管理一般按部门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奖惩也是针对部门整体,这种政策无疑造就了某些人投机取巧、浑水摸鱼的思想,总想着自己超过预算可以从别的项目上省回来,总体上不会差太多,但这种现象严重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因此在加强预算执行的情况下,需要将预算分解成小目标,做到预算管理责任到人的制度,打破浑水摸鱼的想法,才能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达到资金效用最大化。

(三)做好资金分类追踪,及时对预算更新辅导

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执行的措施还有做好资金分类追踪、及时对预算更新辅导。对于预算资金的分配财务管理人员要做好分类,去办公预算、活动预算、项目预算、紧急预算等等,并要对这些资金的使用做好追踪记录,跟进每一笔资金的实际使用状况,同时也要对资金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辅助解决,尽可能地提高预算执行的进度和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预算执行中还存在写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预算节点不明确、预算追加频繁且缺乏预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预算执行的效果,要想提高预算执行的力度,就要从提高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两方面分别抓起,在财务管理上合理设置财务管理岗位、完善预算编制方法、改进预算执行制度尽可能地使预算符合现实要求,同时也要从加强对市场的调研、让预算更贴合实际,将预算分解成小目标、明确预算管理责任人,做好资金分类追踪、及时对预算更新辅导等方面减少预算执行的阻碍,使预算的设置和执行更能够符合实际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赵江红,葛峰.关于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执行的策略研究[J].高级财会,2015

[2]卢党红,姜宏先.基于管理会计视角下提高预算执行的对策分析[J].财经咨询,2014

[3]付一鸣,管鑫博.浅谈管理会计视角下如何提高预算管理和执行的有效性[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

下载会计信息商品化视角下信息供求分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信息商品化视角下信息供求分析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