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饮料行业发展规划[本站推荐]
饮料行业发展规划
饮料按乙醇含量可以分为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两大类,酒精饮料包含各种酒类如啤酒、白酒、黄酒、红酒等;非酒精饮料指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 0.5%的饮品,人们通常也将其称为软饮。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T10789-2015)直接用饮料代替软饮一词,根据《饮料通则》的定义,饮料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 0.5%的制品。
改革开放以来,相关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相关产品及服务消费将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产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当前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本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
规划思路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产业发展和应用为导向,明确目标任务,开展专项行动,实现产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应用。
第二部分
原则
1、人才为先。把人才作为发展产业的首要资源,创新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机制,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夯实产业发展智力基础。
2、坚持创新发展。着力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3、组织引导,市场推动。坚持组织引导,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实现市场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第三部分
背景分析
饮料按乙醇含量可以分为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两大类,酒精饮料包含各种酒类如啤酒、白酒、黄酒、红酒等;非酒精饮料指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 0.5%的饮品,人们通常也将其称为软饮。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T10789-2015)直接用饮料代替软饮一词,根据《饮料通则》的定义,饮料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 0.5%的制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饮料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我国包含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浓缩饮料、果汁、即饮咖啡、即饮茶饮料、能量饮料、运动饮料及亚洲特色饮料在内的饮料销售金额由 2014 年的4,652.16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5,785.60 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4.46%。
2019 年 1-12 月,全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企业产量累计达到17763.5 万吨,同比增长 7%。其中,12 月当月饮料产量 1403.5 万吨,同比增长 16.8%。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者对饮料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促使我国饮料产品类别、口味日益丰富,各细分领域的发展情况出现较大差异。上世纪 80-90 年代,我国饮料市场基本以碳酸饮料、包装饮用水为主;21 世纪初,茶饮料、果蔬汁兴起:近年来,能量饮料等特殊用途饮料、咖啡饮料、风味饮料等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一直以来,中国饮料市场以包装饮用水、即饮茶饮料和碳酸饮料为主,2019 年三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 34.55%、21.12%、14.93%。经过多年的发展,果汁和能量饮料也已成为饮料行业的重要
组成部分,2019 年二者占中国饮料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 15.60%、7.92%。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饮料的健康、功能属性需求日益提升,各细分类别饮料中,能量饮料、即饮咖啡、包装饮用水和亚洲特色饮料表现出超越行业的快速增长,其中能量饮料在 2014年至 2019 年期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高达 15.02%,是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
近年来,自动售卖机网点的铺开和互联网销售平台发展迅速,中国饮料行业明显呈现出渠道多元化发展的特征,自动售卖机和互联网销售的饮料占比有所提升,但仍以线下店面销售为主要销售渠道。2019 年,我国各类饮料的线下店面渠道销售量占比均为 90%以上。
跨国品牌历史悠久、市场知名度高、市场份额相对较大,然而近几年国产品牌迅速崛起,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和营销策略逐步提高了市场份额,驱动国内市场的增长,并引领着行业的创新潮流。如国产品牌农夫山泉在包装饮用水、茶饮料等诸多领域都获得了亮眼的表现。其他较为成功的国产品牌还包括茶饮料中的王老吉,包装饮用水中的怡宝,风味饮料中的天地壹号,能量饮料中的东鹏特饮和乐虎等。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总量和消费观念的差异,我国饮料在不同区域之间的生产、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经济发达、人口较多地区饮料的生产、消费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以广东省为例,2018年广东省饮料生产量占中国饮料生产总量的比例为 18.88%,由于饮料行业有经济运输半径,生产基地通常靠近消费集中区域,而广东常住人口占比仅 7.51%,可以合理推断广东省饮料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伴随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渠道延伸和观念的革新,其他地区对饮料的整体需求将逐步释放出来,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第四部分
区位环境分析
初步预计全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xx%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xx%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xx%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xx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xx%。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xx%。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 xx%。预计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xx%和 xx%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xx%左右。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今年区域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xx%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xx%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xx%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xx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xx%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xx%以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xx%。城镇、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幅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xx%以上。脱贫攻坚任务完成,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省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涵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明确了当前时期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国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借势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为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保民生
拓展了新空间。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增强了动力和活力。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
聚焦重点领域,坚持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安全食品加工、文化和旅游等主导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高效产业体系。
(一)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突破口,引导人才、技术、资本、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落实“中国制造 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新兴化,通过技术工艺创新、信息技术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深入实施
“机器换人”行动计划、工业“强基”工程和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内外标杆企业推进技术改造,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三)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建设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精细化和优质化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化和集群化发展,全面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四)优化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兴业富民的要求,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单功能的传统农业向多功能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
第五部分
目标规划
到 xx 年,区域产业发展重点行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布局 xx 家左右产业骨干企业,重点产品服务比重稳步提升,以满产业发展需求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新体系基本成型。
第六部分
主要发展任务
(一)优化区域布局
统筹环境容量、资源能源、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引导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东、中、西部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二)优化组织结构
支持优势骨干企业以技术、资本、资源、品牌等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支持中小加工企业发挥机制灵活、贴近市场、专精特新、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加快自主创新,着力发展面向消费市场的产业产品服务。形成个性化发展,大中小企业协调并进的发展格局。
(三)实施科技创新提升工程
引导行业企业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重点建设各类产业公共研发平台、重点试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构建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创建一批以行业为特色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完善产业发展所需公共研发、技术转化、检验认证等平台。提升行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与行业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 xx 年新增创新平台xx 个。
(四)完善相关标准
依据科技创新成果,协同推进高端产品标准和应用设计规范体系建设。及时制定新产品标准和规范,积极推进新产品规范制修订。
第七部分
实施保障
(一)创新融资渠道
建立、完善政策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行业产业项目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制定发布行业产业鼓励发展目录等方式,引导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社会资金进入行业产业。
(二)加强政策创新
优化法制环境,提升法制观念,做好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加强供给侧政策创新,强化需求侧政策引领。推广落实先进政策经验,强化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政策的衔接配套。
(三)加强行业自律
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引导企业遵规守法、规范经营,健全行规行约,完善行业诚信评价体系,加强行业自律。组织企业共同建立市场行为规则,维护市场竞争环境。
(四)加强人才智力支撑
打造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升级版,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人才聘用和激励机制,重点引进并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本地创新创业。深入推进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培育高素质劳动大军,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质量,切实为发展先进产业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
(五)加大科研力度,推动产业配套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技术研发推广,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列入各级科技专项计划,优先给予成果奖励。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
(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产业发展。
(七)加强培训宣传
鼓励高等院校开展相关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学习与沟通合作,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注重宣传引导,建立区域宣传示范基地,采取主题宣传周、电视、报纸、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方式,开展产业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
(八)扩大国内外合作
鼓励企业与国外公司加强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升发展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拓海外业务,推进产业发展走出去。
(九)明确任务分工,协调部门配合
健全协商机制,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产业建设项目立项、投资安排等相关工作,加快推动规划的实施。落实规划实施的各项责任制度。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各负其责,加强联动,协同推进,制定完善促进产业改革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形成推动产业改革发展的合力。
(十)加强工作协调
建立产业部门协调机制,形成职责明晰、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第八部分
重点 建设项目
—— 重点建设项目:x xx 投资管理公司 x xx 项目
一、项目建设单位
(一)建设单位
xx 投资管理公司
(二)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
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
二、机遇与挑战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区域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孕育着巨大发展潜能,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将激发持续发展动力,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从省内看,海南区位、气候、资源独特,后发优势明显,重点领域改革将释放出更多红利,“互联网+”、新型城镇化等新的增长动力将拓展更大发展新空间。区域社会治理能力和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专业型、领军型高端人才不足;保持和提升综合环境质量难度加大。
因此,当前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攻坚克难,补齐短板,实现新常态下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突出创新驱动汇聚高端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突出开放创新、全面创新和原始创新,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之城。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基础支撑,提升源头创新能力,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实现从跟随创新向自主创新、引领创新迈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知识联盟,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坚持开放创新,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与创新创业环境有机融合,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区域协同创新,提升参与全球创新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联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先
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优势传统产业为重要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创新与商业模式、企业、文化、金融创新融合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集中涌现,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打造产业新引擎,构建世界级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构筑创新人才高地。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创新作用,更加注重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更加注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全面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坚持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并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人才载体建设,海纳天下英才,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营造激励创新环境。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完善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协调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创新。弘扬特区创新文化,完善鼓励创新、支持创造、激励创业的政策措施,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构建更具活力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二)突出质量引领构建全面发展新优势
把质量作为新常态下第一追求,更加注重企业效益、民生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推进质量、标准、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加快构建大质量大标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城市、文化、生态发展率先全面步入质量时代。
——加快实现质量型发展。坚持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始终保持追求卓越的质量自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消费与创新相互渗透,以新需求牵引新技术、催生新产业,以新技术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和技术含量,实现产业结构再优化再升级。
——创建国际一流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标准体系,实施更广泛、更先进、更严格的质量和标准控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加快创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标准,在若干重点领域成为国际标准引领者。把标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全过程,率先在涉及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制定实施更高标准,以领先的标准抢占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主动。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 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 产业示范基地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159999.84平方米(折合约 240.00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项目总建筑面积 235199.76平方米。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133375.24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07032.16万元,流动资金 26343.08 万元
(五)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六)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446381.74 万元,税后净利润 48100.1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25023.11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21.68%,全部投资回收期 5.24 年。
(七)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20 个月。
—— 重点建设项目:x xxx 有限公司 x xx 项目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xx 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xxx 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技术改造
4、项目建设地点:xx 产业示范基地
5、项目联系人:xxx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基础上,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不断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补齐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的短板,走绿色、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
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创新能力为主线,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公司不断推动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管理能力,实现从产品服务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公司积极申报注册国家及本区域著名商标等,加强品牌策划与设计,丰富品牌内涵,不断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市场份额。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提高区域内企业影响力。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项目选址位于 xx 产业示范基地,占地面积约 90.00 亩。
(四)产品服务规划方案
根据建设规划,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为:xxx/年。
二、项目建设环境
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面对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经济减速还没触底,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酝酿新突破,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发展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期、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期、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和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关键期。
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国家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新,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面临全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稳定带动机遇,更面临大力推进供需两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调整优化结构的重大机遇,有条件通过艰苦努力,使经济跨上更有特色、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发展轨道。
——国家坚持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培育新的增长极,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国家坚持绿色发展,将有效推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建设,加快构建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构筑绿色低碳循环的先发优势和现代产业体系,开创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百姓富裕的新局面。
——国家坚持开放发展,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对外贸易,扩大招商引资,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国家坚持共享发展,将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创业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健全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有利于加快补短板、惠民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经过多年努力,经济总量和实力不断提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孕育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通过多年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理念、思路、举措,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发展动能转换迫在眉睫。现有基础难以为快速增长做出更多贡献,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凸显,结构不合理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地区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势头虽然较好,但体量小、占比低、牵动性弱,短期内还难以形成有效支撑,新旧动能“青黄不接”问题十分突出。
——保护与发展的深层矛盾仍需破解。近年来地区在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局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依然繁重。同时,受发
展阶段、经济布局、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依然突出,统筹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仍需做大量艰苦工作。
——推动协调发展面临新挑战。随着市场经济加快发展,各类要素加速向条件较好地区流动和集中,不同地区、不同功能区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在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成脱贫攻坚、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等任务也非常艰巨。
——开放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不足。地区尚有部分地区仍未开放,对外开放互联互通的基础薄弱,对外合作交流的层次不高、规模偏小,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企业、产品、人才等支撑能力不强。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面临新压力。经济转型期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等过程中就业、金融风险等问题显现,对社会稳定形成新的压力。与此同时,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
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举,坚持进出口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拓宽外向通道。推动与国家“一带一路”陆海空大通道互联互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物流链和价值链。优化外贸结构。完善外贸布局,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优化提升一般贸易,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旅游、物流、软件、外包、技术、文化、中医药等领域服务贸易。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和外贸综合服务体等新型贸易业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产业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扩展。支持成套设备、资源能源、关键技术以及重点消费品进口。
大规模“走出去”。加强双边多边政策对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拓展海外市场。支持有实力、有条件企业在境外建立生产研发基地,承揽国际工程项目,跨国兼并收购重点企业和项目。推动企业在境外建设加工制造型、农业产业型、商贸物流型、资源利用型等经贸合作园区。促进沿线人文交流,推进科技、教育、文化资源“走出去”。推动与重点国家建立友好省州、友好城市等经贸合作伙伴关系。
高水平“引进来”。提升引资、引智、引技水平,引导优质生产要素投向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
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有计划、有重点地争取扩大国际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和使用范围。鼓励企业利用发行外债。
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根据估算,项目总投资 45709.45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34547.91 万元,流动资金11161.54 万元。
四、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 34547.91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2456.14 万元。
(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估算,本期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 12091.77 万元。
五、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年预期营业收入(SP):176749.29 万元(含税)。
2、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2055.22 万元。
3、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3.19%。
4、全部投资回收期(Pt):4.08 年(含建设期 23 个月)。
六、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项目计划从立项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 23 个月的时间。
第二篇:饮料行业环境分析
饮料行业环境分析
引言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需进行科学的管理,制定出来有效、合理的 国贸1102班陈威勋
一.宏观环境分析
(一)自然环境
中国饮料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中国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和新增长点。30年来,饮料行业不断地发展和成熟,逐渐改变了以往规模小、产品结构单
一、竞争无序的局面,饮料企业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中国饮料在品牌方面的发展成果显著,全国性品牌已有十几家,五类产品中22个品牌被评为中国名牌。
近五年来,中国饮料市场已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中国饮料每年以16%的增幅快速发展。
2007年1-11月,中国饮料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55,426,20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8.67%;2008年1-11月,中国饮料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69,689,61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35%。2009年1-11月,中国饮料制造行业规模以上累计企业单位数为5,618个,累计利润总额为61,029,265.00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78%。
“十一五”期间,中国着重调整饮料产品结构,降低碳酸饮料的比例。饮料行业生产总量继续提高,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逐步降低可乐等碳酸类饮料的发展。因此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未来几年将是软饮料行业框架结构重构时期,功能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等健康饮料将组成框架结构的主体。追求健康价值,是未来中国饮料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中国饮料企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和更好的发展环境。
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在对饮料行业进行信贷决策时,必须对行业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本研究报告运用大量专业的分析工具,并结合相关理论模型,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饮料行业近年的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做了深入地分析,对行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等关键指标进行了全面地剖析,并对饮料行业可能存在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等信贷风险进行了客观严谨的评估。本报告可为银行在评估饮料行业项目贷款时提供极其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对银行降低可能的信贷风险、提高贷款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具有重要意义。
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
第三篇:饮料行业发展现状
饮料行业的现状和问题
饮料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产值年均增长近20%。2009年饮料行业产量达到8086万吨,对比1978年的20多万吨,改革开放30年来增长了近400倍,同时也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饮料生产国。
2009年饮料业增长24.33%,比2008年增幅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仍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近几年来,几乎每5年就翻一番,2006年以来,更是每年过一个千万级的关口:2006年过4000万吨大关,2007年过5000万吨大关,2008年更是越过了6000万吨大关(如下图)。
未来几年更将是饮料行业结构重构时期,植物饮料、谷类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茶饮料等健康饮料品类将逐渐成为饮料业的主力军。
从发展趋势看,未来3年中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饮料消费国和生产国,今年产量突破1亿吨更是指日可待。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仍然是饮料行业的主产区,其产量占我国饮料总产量的五成以上。从饮料品类来看,包装水仍然以40%的市场份额高居饮料行业榜首,碳酸饮料市场容量2009年达400亿,占据行业第二,而果汁饮料和茶饮料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其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位于第二的碳酸饮料。
植物饮料市场目前暂时以凉茶为品类的行业代表。凉茶2009年销售额在180亿左右,王老吉占据了一半的份额。
2009年,除了领头羊,整个凉茶罐装行业几乎全面亏损,很多凉茶企业连工资都发不出。这些企业进入凉茶行业之前的心态就有误,高举高打,幻想一战成名。由于第一名的品牌定位和渠道管理能力太强了,其他对手又集体犯战略性错误,所以凉茶行业的格局也容易判断,强弱分明,两极分化。
百事可乐虽然有可口可乐健康工坊凉茶的前车之鉴,仍然推出草本乐植物饮料。可惜口感和功能上都缺乏差异化,结局自然不言而喻了。
将来在罐装凉茶上,能够对王老吉造成威胁的,只有黄振龙和邓老凉茶。但是,如果黄振龙和邓老不被两乐、康师傅、统一、娃哈哈、中粮这种有渠道有资金实力的饮料巨头收购,凭自身的发展,未来几年也没有大作为。
从全国的综合数据来看,达利的和其正凭借其瓶装凉茶的好运气,终于坐稳了老二的位置,2009年卖了10亿左右,今年预计可以达15亿的销售额。盒装的广药集团的绿色王老吉2009年销量在12亿左右,如果按企业排名(不按品牌),广药集团应该是真正的凉茶第二名,而且广药旗下还有潘高寿、陈李济等众多凉茶品牌。
霸王集团今年也高调推出凉茶,自然想瓜分王老吉、达利的凉茶份额。只不过,霸王凉茶的品牌延伸之战,最终不会太理想。
未来几年,王老吉会加速国际化的进程,而国内大部分罐装凉茶企业都还要为生存而挣扎。
除了凉茶,某些区域市场上,金银花饮料、菊花饮料、玫瑰花饮料、葛根植物饮料都还是有一定的销量,中小企业和经销商不妨可以关注下这些区域强势品牌。另辟新径,或许能或许能成就一番事业。
第四篇:饮料行业的市场分析
饮料行业的市场分析
根据目前全球饮品的趋势,饮料类产品的特质分为“乐趣”、“养身”、“方便”和“健康”四大类,而果汁属于“健康”一类。由调查结果可知,消费者购买果汁的主要动力是希望获得其中有益健康的成分,而口味也是影响选择的重要因素。而我国虽人口众多,果汁饮料的消费量却较低,人均年消费量还不到1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40。世界人均果汁饮料消费量已达7公斤,如果按世界平均消费量计算,我国果汁饮料的市场容量应为910万吨,这表明,果汁饮料在中国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市场饮料品牌多达数百个,但销售主要集中在几个品牌上。碳酸饮料被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占据了79.46%的市场,名列第三、第四位的雪碧和美年达各占了6.19%和3.99%的份额。乳酸饮料中椰树、维他奶、乐百氏列前三位,各占36.10%、18.73%和15.05%的份额,紧随其后的是露露(占10.92%)、娃哈哈(占3.90%)和均瑶(占3.10%)。果汁饮料销售主要集中在三得利、麒麟、统一、都乐、椰树、大湖、味全每日、佳得乐、汇源、华联这10个品牌上,合计占89.37%的市场。茶饮料被统一和三得利分别瓜分了49.26%和30.90%的市场,康师傅占了4.17%,余下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均不到1%。瓶装水主要由农夫山泉、延中、俊仕、斯柏克林、碧纯、获特满、乐百氏、正广和、雀巢、市中这10个品牌占据了87.26%的市场。固体饮料销售排前10前的是雀巢、果珍、阿华田、乐口福、摩卡、麦氏、麦斯威尔、高乐高、智强、怡泰、共占了92.18%的份额。一 市场竞争状况
1.存在三股竞争力量
一支是台湾背景的企业统一和康师傅,其主要特点为产品线比较长,以包装的创新和口味取胜;一支是包括汇源、娃哈哈、养生堂等国内知名企业;还有一支是大的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2 两个种类的博弈
第一类是果汁含量仅为 5 %- 10 %的低浓度果汁饮料。在这一阵营内,以统一 “ 鲜橙多 ”、康师傅 “每日 C” 果汁和可口可乐 “酷儿 ” 为代表;另一类是屈臣氏的 “果汁先生 ”和养生堂推出的 “农夫果园 ”,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复合果汁,一般由胡萝卜汁和其他几种果蔬原汁调和,再制成 30 %浓度的果汁。3 竞争虽然激烈,机会仍然很多
果汁饮料市场品牌、种类非常多,新厂家不断涌现,很多老牌食品和饮料厂商因看好这个市场而纷纷生产果汁饮料。虽然品牌和品种众多,各品牌的广告力度也都很大,看似竞争非常激烈,但因果汁饮料是在近几年才大规模进入市场的,目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市场份额来看,还没有一个品牌占有绝对优势,成为主导品牌。4 主要品牌竞争手段
统一竞争对手的快速跟进,使得统一的优势已经在慢慢弱化,而当农夫果园大力推广高浓度混合型果汁的时候,统一由领跑者变成了追随者。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统一决定推出系列新品(请列举),渗透到每一个细分市场内,以此保证它的领导者地位。2003 年 8 月下旬,针对农夫果园和汇源果汁这两个对手,统一推出浓度 40% 的活力果园。统一推出的新品还有果蔬多、果汁先生等。
康师傅面对老对手统一在果汁饮料市场良好的表现,不甘示弱的康师傅于 2002 年 3 月,推出了自己的果汁饮料 “ 每日 C”.康师傅不惜血本,请来漂亮的玉女梁咏琪代言,投下了据说以亿计的巨额广告费,于是,梁咏琪的 “ 每日 C” 广告很快占据了人们的视野,电视、户外大型荧幕、车站、灯箱、报纸、杂志等都可见到她的身影。康师傅继续发挥它在渠道上的优势,这保证了康师傅每推出一个新产品,两周内就能迅速在全国铺开面对消费者。空中和地面联手出击是康师傅取胜的法宝。
露露意识到环境发展变化的露露集团,与万向集团牵手,在获得更强有力资金支持以后,在市场推广、新品开发等环节上明显加大了力度。
维他面对国内果汁市场的快速增长,早在 1976 年就推出果汁饮料的香港维他奶集团快速作出反应,正如他们所说,目前果汁市场还没有达到垄断状态,而且增长速度非常快,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凭借着生产经验和品牌优势,在国内市场取得一定成绩也是理所当然。
二 分销渠道现状
(1)商超直供:网点多销量大,是现代物流商品销售主渠道,结账信誉比较好。但是,进场费用高,大量的条码费、节庆费、堆码费等费用侵蚀利润,竞争较多,促销力度大,毛利只有20—40%左右,需较多人力促销成本,配送费用高,结账周期长达30—90天,固定费用高,税收高。
(2)批发流通:面广销量大,是较多流通类产品必选主渠道,资金周转较快,运营费用较低。但是,需大量仓库及配送车辆,资金需求量大,易受价格波动扰动,毛利率低至3—15%(普遍产品)。受现代物流终端渠道影响,成熟产品是利润的鸡肋。总之,必须有强势品牌建立的销售网络,利润主要靠二线新产品提升,渠道分化严重。
(3)店铺直营:现金交易回笼快,位置好,产品优价廉,装修宣传到位,生意就会较稳定。但是,位置好,面积大固定费用就高,人力资本较多,需与较多职能部门打交道,每月经营费用较高如水电等,竞争激烈,毛利率在40—70%,管理要求较高,装修及转让费高,品牌及品种选择极为重要。
(4)餐饮渠道:追求高利润产品销售的主渠道A类B店生意较稳定,销售较大,毛利较高可达50—70%。但是,进场费用高,除非厂家支持力度大,买断费用极高,除非酒店生意稳定,自带酒水少。配送要求高进场非进场促销时产品竞争激烈,促销费用大,人力资源投入较大,不促不销,通常有30天账期,资金需求大,关系招待费用重重。三.饮料行业的劣势
我国饮料企业大都实行分散经营,规模一般比较小;区域性饮料品牌比较多,真正在全国饮料市场上有影响的名牌产品屈指可数;同时企业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
一、技术含量低以及自身实力不强等因素也制约着其市场空间的拓展。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主要是来自跨国饮料品牌的鲸吞蚕食和本土饮料品牌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同质化竞争态势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同质化,更重要的则是表现为广告塑造品牌形象的同质化,从而无法有效形成品牌个性和实现市场区隔。再则品牌竞争的白热化、品牌消费的集中化以及经营理念的滞后性等因素更是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四 饮料行业的技术政策 继续贯彻国家对碳酸饮料生产实行“饮料主剂集中生产,分散灌装”的产业政策。2 搞好饮料行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调整饮料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3 优先支持有规模、有市场的饮料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改造传统的、落花的工艺技术,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支持饮料企业开发和采用安全、卫生、费用低的新型包装技术、材料。改进包装形式,促进饮料包装的造型多样化。五 发展趋势
一、差异化水逐渐升温
包装水虽然已经占据了饮料40%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展,我国江河湖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人们对饮用水的安全性要求随之提高,消费季节也扩展到了全年。因此,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巨头已经形成、同质化严重的水市场中,大桶水、高端矿泉水、天然苏打水„„等,都将是差异化的发展方向。
二、果蔬汁饮料迎合健康理念
随着城市化的聚集,城市居民消费蔬菜和水果的成本都在急剧上升,一些原料产地优势的果蔬汁饮料,将会越来越符合市场的需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对健康认识的提高,对产品内含、品质及健康概念也会越来越重视。
但这类产品会受到资源条件的上游因素影响。
三、方便快捷催生固体饮料
香飘飘奶茶的出现,又给固体饮料带来了新的生机。
市场上早有的瓶装奶茶饮料卖不过“香飘飘”,除了“香飘飘”市场操作的好以外,更重要的是它既方便又符合人们喜欢喝“热饮”的习惯,热的奶茶香气更加宜人、更加润泽。
大家眼睛不要只盯着“香飘飘”进行低层次的跟随、模仿。“香飘飘现象”或许会让咖啡、奶咖、可可、朱古力、麦乳精、茶、奶粉、果珍„„都有了新的卖法、新的生命力,是值得关注和尝试的。
四、混搭风越吹越浓
这两年饮料盛行“混搭”之风,如:啤儿茶爽(娃哈哈)、果汁果乐(汇源)、苏打冰红茶(农夫)、雪碧冰茶(可口可乐)等产品,结果消费者都是用脚投了票。
果汁、苏打水、茶本来是健康的概念,但是碳酸饮料被认为是不健康的饮料,两者混搭=优+劣,是垃圾饮料。想喝碳酸饮料的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可乐,因为都是咖啡因在作怪。
但是也有些“混搭”饮料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因此混搭也是要“优优组合”才能形成:1+1〉2的效果。如:营养快线(果汁+酸奶)、红枣酸奶就十分成功。六 总结
我国饮料行业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通过企业的努力和国家食品安全部门的监管,一定会呈现更好的局面。
(二)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一是提高素质,加强培训。《食品安全法》出台后,《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相继出台,国家工商总局、内蒙古自治区工商局也相继就食品流通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规范,这就需要一方面我们行政执法人员要及时了解食品监督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做到学以致用,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及时抽调力量对食品经营户及时进行培训,增强其遵法守法意识。
二是立项开发信息系统,努力提高对涉嫌违法食品的锁定速度。按现有的监管模式,常常是发现一类违法产品,就搞一次专项行动,基层执法人员就要逐户上门排查,费时费力,效果不好。若能以产品条形码为平台,以分类监管为基础,开发一套以食品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监管系统,将终端分批次配发给商场超市和其他经营者,并逐步与质检、卫生等部门系统进行对接互通,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网上实时监管,大幅提高效能。
三是取得地方政府支持,增拨检验经费。《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进一步强调:“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但是“两费”停止征收后,基层工商办公经费困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食品等产品质量专项检测费用,可以完成的抽检任务,与上级考核指标相差甚远,全面落实困难重重。建议在出台具体实施意见时,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为工商部门增拔“检验经费”,保障专项检验工作落实到位。
四是建立从厂家到商家层级查验记录制度。《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七条和第三十九条要求生产主体和经销商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必须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建立层级查验记录的实际意义在于一旦食品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逐级追查某个环节的责任人。在实践中,自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出台后,基层工商部门设计、印制进销登记台帐发给食品经营户,要求经营户依法登记。但实施结果不尽如人意,大量存在拒绝登记、登记不全、不会登记(如农村年老经营者)及为应付执法检查而虚假登记的情况,使查验记录形同虚设。即将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生产、销售主体查验记录有强制性规定,极具积极意义,但对于边远农村识字很少的个体户来讲,很难操作。因此,相关部门应督促食品行业生产主体建立辐射全国一级经销商的电子台帐,以便各级商家、消费者、执法机关上网及时查阅。同时,从一级经销商往下,要逐级建立电子台帐,并将批发销售的所有食品打出销售清单交零售商,清单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内容。零售商只需将清单集中收存,做好过期食品的登记工作,可以解除那些不识字、不会登记台帐经营者的顾虑。工商机关在市场巡查时,对查不到合法进货来源的,应对其商品抽样检验,从进货的渠道上严把安全关。
五是加快配备检测设备,努力缩短为涉嫌食品的定性周期。当前监管执法人员对市场食品的鉴别,主要手段还是眼观、手摸、鼻闻,可信度低、准确性差,说服力不强。而大量的假冒伪劣食品很难通过直观进行判断,很难予以定性,需要不断完善工商部门特别是基层工商食品安全的各种检测设备。
六是着手规范经营者内部管理制度。经营者的自律是食品安全监管链条的重要一环,也是长效机制建立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而许多经营者对自身应当承担的食品安全义务并不太清楚,绝大部分经营者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监管方可通过请进来办培训班、走出去宣讲、坐下来指导等方式,帮助商场超市以及其他食品经营者增强自律意识,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切实对消费者负责。
七是强化食品行业自律,促进经营者自觉规范。农村区域面大,食品经营单位分散,单靠部门监管难以实现食品安全目标。必须加大行政指导力度,促使经营者自觉守法、规范经营。在食品行业内大力推进食品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食品生经营户企业信用分监管系统,区分守信企业、警示企业、失信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等不同情况,实施分类监管,对质量好、信誉好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日常监管、年检等工作中给予优惠政策,将制假售假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列入“黑名单”,并进行曝光,杜绝其违法行为。
八是注重部门协作,有效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对食品安全监管中发现违法行为,属于其他部部门管辖的,应及时抄告相关部门,并积极配合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对共同负责的领域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强同公检法机关的工作联系。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建立案件移送、查询监督、疑难复杂案件咨询介入、职务犯罪线索移送审查、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大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的力度,提高综合治理能力。
第五篇:中国饮料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饮料行业现状分析
作者:高利*时间:2000-11-10 05:32:
31*有消息说,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装饮用水和其他液体饮料等)已被列入即将扩大的消费税征收范围之中,虽然税率只有3%,但由于目前饮料行业已经出现江河日下的局面,这一新的税种的开征,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使产品价格上升。因而,消息一传出,就在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对以饮料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以及兼营饮料或正准备进入这一生产领域的上市公司来说,也将产生巨大影响。
行业竞争激烈业绩严重分化
我国饮料行业从80年代起步,90年代初达到高峰,由于行业门槛低,造成了生产企业的大量涌现和产品的重复生产,恶性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全行业基本上完成了一个分化与调整的过程,初步形成了碳酸饮料、饮用水和果汁饮料三大产品市场。目前国内饮料生产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全国年产1万吨以上的饮料企业仅大约60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有效使用的武器基本上只有价格。在一轮接一轮的“水战中”,整个行业产品出厂价格逐年降低,但生产成本却逐年上升,大多数企业的竞争能力逐步减弱,1999年全国饮料行业亏损面为35.77%。上市公司中,以饮料为主业的包括深深宝、深益力、承德露露、ST恒泰等。兼营饮料的包括上海梅林、琼海德、琼金盘、爱使股份等,而秦丰农业正准备大规模投入饮料生产。从规模上看,生产能力最大的是承德露露,1997年公司上市之初的杏仁露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利用幕股资金,公司新增4万吨杏仁露技改项目已在99年完成,目前的生产能力增加到18万吨,在全国主要城市居民消费果汁饮料中,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目前正规划再扩充10万吨生产规模。深益力为饮用水的专业生产企业,99年公司的“益力”矿泉水生产规模在11万吨左右,曾经是国内最大的饮用水生产企业。深深宝以生产果汁饮料为主,同时持股40%深圳百事可乐饮料公司股权,该公司以生产碳酸饮料为主。公司的果汁饮料生产能力为9万吨左右。恒泰芒果上市前具有2.8万吨的保鲜生产线,1997年上市计划新增饮料生产能力4万吨。目前已形成无菌包装的原浆生产线3万吨/年,浓缩饮料生产能力1.5万吨/年。但由于市场和经营方面的原因,公司目前的果汁生产已陷入半瘫痪状态。
从业绩上看,几家以饮料为主业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从97年开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深深宝和深益力作为老牌上市公司,上市之初其主营产品作为地方名牌而使主业突出和保持良好的业绩,但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主业明显走向下坡。深深宝目前的利润主要来自深圳百事可乐饮料公司和其它方面的投资收益,自营的饮料生产基本出于亏损状况。而深益力现有资产已经被一致集团100%权益等资产整体置换。97年6月才上市的ST恒泰,从一上市就进入垃圾股行列,99年不仅加入了亏损公司行列,并由于已被法院判决涉及的负有赔偿责任的累计金额已达2.1亿元,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而被特别处理。能够保持业绩持续增长的只有承德露露,该公司上市后在股本扩张1倍的情况下,99年取得了0.44元的每股收益,成为市场上典型的绩优股。从盈利能力看,整体上也基本呈下降趋势。其中最明显的是承德露露,其毛利率从97年的28.59%,到今年上半年下降至20.05%。显然是由于公司“向客户让利”和“产销量增加”等促销手段,无形中降低了产品的销售价格,这是在生产能力快速扩张,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必要的和有效的手段。深深宝和深益力虽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公司主业收入的大幅下降。其中深深宝99年的主业收入只相当于95年2.6亿元的25%,深益力目前的主业收入也从95年最高峰的1.6亿元降至99年的9000万元。由此可见,目前的饮料企业,要
么以牺牲毛利率换取市场,要么以缩小市场范围换取一定的盈利水平。
如果对这些企业开征消费税,在市场没有明显起色的环境下,3%的税赋只有企业内部消化,无疑将加大成本,业绩滑坡及分化现象将更加突出。
取胜的关键是生产规模
从上述几家以饮料为主业的公司经营状况看,明显出现了分化现象。一方面是以深深宝、深益力为代表的老牌上市公司,在90年代中期以前,凭借抢先占领的市场、较大的投入以及特区各项优惠等优势,取得过良好的业绩。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趋势的变化,这些企业市场拓展能力弱、规模相对小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同时,90年代后期饮用水市场的崛起,吸引了一批上市公司介入饮料生产领域,但同样暴露出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的问题。琼金盘1999年在主要全资附属企业及控股子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强的是海口金盘饮料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金盘“牌矿泉水,1999完成销量24,78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978万元,但利润总额仅有150万元,今年上半年公司依然亏损,依靠饮料生产扭转主业不利的局面难以实现。琼海德原本是一家以化纤生产为主的企业,1996年4月年产2万吨伊莎贝尔矿泉水项目投产,1996年10月投入3000万元,再次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扩建年产4万吨规模,于1997年3月竣工投产。1999年生产矿泉水7358.00吨,销售收入1169.30万元,占主业收入的比重只有3%不到,也没有扭转今年上半年亏损的局面。爱使股份1998年底由天津大港油田集团入主以来,公司主营业务的范围及其经营状况重点转为抓好“滨海”牌润滑油和“延中“牌饮用水两个主导产品的生产经营。1999年“延中”牌5加仑、1加仑桶装水及小瓶水在上海地区销量均名列前茅,但从今年上半年只完成销售收入736.13万元和实现销售利润274.89万元看,还没有形成规模。而刚刚上市的秦丰农业的幕股资金投向之一就是猕猴桃果汁饮品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810万元,建成后预计年产猕猴桃果汁1.35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9685万元,年均税后利润978万元。显然,这些企业由于生产能力小,销售网络不全,加上食糖、包装材料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缺乏竞争能力,一旦开征消费税,将进一步加大其经营难度。
从长远看,我国饮料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1999年我国人均饮料消费不足10公斤/年,与欧洲国家年人均200公斤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为此,未来的饮料生产在产量上仍会呈现增长趋势。但企业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更强,优势将明显向大型企业倾斜。为此,以承德露露为典型的大型企业,将利用证券市场融资优势,加紧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抢占市场,从而确立较强的竞争能力。而上海梅林正在实施利用募股资金9432万元投入“正广和”饮用水项目。在此之前,中上海100多家做桶装饮用水的厂家中,“正广和”已经以57%的市场占有率傲视群雄。而上海梅林控股“正广和”饮用水的70%,筹资近亿元投入“正广和”饮用水,上海梅林做大“水”买卖的意图明显。因而,开征饮料消费税,对规模大的生产企业来说,可以凭借品牌、资金、销售网络及采购成本低的优势同中小企业竞争,从而提高饮料行业的集中度,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