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瓷碎片与景观设计结合性分析论文
一、陶瓷碎片在景观设计中的特点
1.陶瓷碎片的环保性
陶瓷原料来源于天然的泥土,对于生态环境没有污染,也没有辐射,而且陶瓷还能够对各种工业原料进行提炼,比如工业粉煤灰等。同其他类型的塑料、玻璃相比,陶瓷碎片在景观设计中有着更出众的环保功能,这也是陶瓷原料的优势所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到处都能够看到环保型的材料,比如木材和石头,这些天然性的材料能够更好地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不但对于自然有着更好的融入性,而且同社会上所追求的回归自然的人文思想相得益彰。
2.陶瓷碎片的材质装饰性
陶瓷碎片的表层釉色非常丰富的,这也是陶瓷碎片在人们感官视觉上的最直接感受,能够带来多层次的美感。釉色是陶瓷作品所具有的特殊品质,各种色彩的的釉、透明釉、无光釉等材料,都赋予了陶瓷作品强大的艺术色彩表现能力,能够在美学上实现各种开片、裂纹、斑驳等视觉效果,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肌理纹路和色彩特效。在陶瓷的制作过程中,如果对泥土进行压印、手捏或者刻划等方式,能够非常轻松地在陶瓷作品中表现出各种肌理纹路效果以及形状体态。而陶瓷作品肌理纹路中所带有的质感,纹路的连续疏密、重叠交错、粗细浓淡等形式的运用,给人们带来广阔的视觉联想空间。陶瓷碎片还能够根据自身采用原料泥土组成成分的不同,颗粒大小的不同以及其中蕴含的金属氧化物比例的不同,在烧制完成后会产生相异的质感纹理效果,比如龟裂、气泡等变化。由于烧制火候的掌握不同,粘土所体现出来的触感也是不同的,或温暖或粗朴,能够将材料所含有的人文美感展现得非常全面,而且烧制过程中的不可预测性也能够为陶瓷的釉色肌理带来更多的发展方向。在景观设计中利用陶瓷碎片釉色和纹理的装饰性,能够极大程度地加强景观的表现力和色彩层次。
二、陶瓷碎片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陶瓷碎片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可以视为一个发展的新型方向,能够丰富景观的艺术表现力。在当前的景观设计中,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多种多样的陶瓷碎片来配合设计是现代化景观设计中研究的热点。
1.陶瓷碎片在建筑中的运用
在现代化的景观设计中,主体大多是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建筑物是景观设计中的主角,自然也是陶瓷碎片艺术设计的主要载体之一。对陶瓷碎片如何在建筑中运用这一课题,很多的建筑工程师通过大量的设计实验,已经能够高水平地将陶瓷碎片应用于建筑物的装饰上,并且取得了很好的装饰效果。有关陶瓷碎片在建筑中的应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他喜欢在建筑的外面尝试艺术性的装饰效果和图案设计,他经常在建筑物中混合使用精致的陶瓷碎片以及富有特点的石头原料,来对建筑进行装饰和美化。其中比较突出的作品就是他在1904年设计的巴特罗公寓。巴特罗公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公寓的屋顶上铺满了釉的鱼鳞状瓷片,这个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加泰罗尼亚地区广为流传的“圣娇治屠龙救公主”的故事,以此故事作为背景,在色彩的运用上从粉红色过渡到了浅蓝色,好比恶龙的背部,同时还使得龙脊背上刻画出来的十字架十分鲜艳,在巴特罗公寓临街的墙面上,设计了多种颜色的陶瓷碎片,有紫色、蓝色、黄色等,在陶瓷碎片中夹杂了天然的贝壳,通过这种绚丽多姿的美学设计,拼贴出了海洋的艺术主体。从上面的例子能够看出,陶瓷碎片的使用和建筑之间能够产生紧密的联系,两者通过在形体上的组合,能够给人们构造一种全新的视觉形象,有效地美化建筑的景观设计。
2.陶瓷碎片在雕塑作品中的运用
在景观设计中,如果运用陶瓷碎片,能够将传统古典的装饰材料和富有现代艺术气息的雕塑结合在一起,必然能提升景观艺术价值,美化景观的环境。陶瓷作品原料所带有的自然属性能够很轻易地将景观环境融入到自然中去,拉近人们和景观之间的距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将雕塑所带来的距离感柔化。在当前景观设计中的大多数硬性雕塑的背景下,运用陶瓷碎片能够给予人们温暖亲近的感觉,通过陶瓷釉色的多姿多彩,能够将生命的本质感受赋予观赏的人们。陶瓷碎片和雕塑作品的结合,能够具有立体的美感,并且适合人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赏。西班牙著名的艺术大师米罗的巨型抽象雕塑作品《女人与鸟》,是为巴塞罗那的米罗公园特意创作的。在这幅作品的外部,米罗贴满了数以千计、各式各样的陶瓷碎片,通过这种抽象的表达方式来抒发一种简单概括的艺术形象。整体来看雕塑的颜色绚烂多彩中带有一份柔和,其中又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女人和鸟之间的自然舒适。景观雕塑的运用和景观设计的结合,是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景观设计中雕塑运用并不仅仅是整体景观设计环境中的一个简单装饰,而是应该和周围的景物环境相配,形成一种协调的状态。高迪的拼贴方法是将陶瓷碎片融入到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景观的外面还是内部,或是在景观之中都起到不可替代作用。比如处于古尔公园入口处的巨型蜥蜴雕塑,整体都是根据蜥蜴的自身形态特点,通过陶瓷碎片的规律拼贴来进行设计的。整体雕塑的色彩饱满有层次,与镶嵌有白色碎瓷片的台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四周的景观设计风格形成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3.陶瓷碎片在道路方面的运用
道路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的构成中具有一定的主导性。道路除了有最初的交通功能之外,同时也是社会公共生活环境的展示平台,在道路中,陶瓷碎片主要是作为道路表面的铺装材料,一般都是用于人流量比较少的地段,比如公园的小道、广场中的走道等,陶瓷碎片装饰的道路主要是起美化作用,由于陶瓷碎片拼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轻松地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氛,而且耐磨持久,受到了景观设计师的偏爱。陶瓷碎片拼贴的道路路面,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如果部分区域碎瓷片排列组合得和人们日常认知不一样的话,则表示这一部分区域是区分于其他部分的,设计师也能够通过陶瓷碎片的图案来对人们进行引导。
三、小结
总之,在景观设计中运用陶瓷碎片,能够采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回收废物,不仅处理了大量的碎瓷片,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还为景观设计拓展了新的表现空间,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装饰风格。陶瓷碎片和景观设计相结合,能够时刻向人们传达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意义,促进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在人们和景观之间搭建起交流沟通的桥梁,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二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结合性 实践群体 理论研究群体
【论文摘要】以往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多是从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差异角度展开的,这样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克服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矛盾,但难以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启示。因此,从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入手,探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结合的层次对应性,弄清其结合的内外机制,就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是教育理论被实践群体内化并用以指导实践,研究者根据实践群体反馈,对教育理论进行修正、完善的相互作用过程。由于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层次性,这就决定了其结合也有一定的层次对应性。加上不同种类教育理论品格和目的指向的差异,因此不是所有的教育理论都能为实践群体所选择和内化。只有那些具备内化条件与结合机制的教育理论,才能成为真正指导教育实践的可行性理论。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条件
(一)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
在整个教育理论体系中,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必须保持自身的可实践性。因为具有实践性的理论才能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那些从学科逻辑体系中演绎、从其他学科移植或翻译引进的教育理论,因其缺乏与教育实践结合的土壤,缺乏与教育实践历史的、情景性的联系,很难直接用来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理论要具有可实践性,就需要经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发展过程。因为只有这样创生的教育理论,才能做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在创生指向上具有针对当下教育实践的目的性,具有走进实践群体内心世界的亲和力,形成特定历史条件下指导实践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等系列实践特性。
纵观历史上对教育实践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教育理论,可以发现教育理论的可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具有切合实际的指导性,这是成为指导教育实践理论的前提。二是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实践者行为的改变是教育理论最终得以实践的重要标志,它往往以师生形成新的操作程序加以显现。三是实事求是的推广性。教育理论具有切合实际的指导性,表明其对指导特定条件下的某些实践活动是有效的,但能否在一定层面和范围内推广,才是真正表明其指导实践深度和广度的关键。四是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大众性,这正是教育理论走向实践群体的特有品格。指导实践的教育理论,只有面向生活才具有现实的生命力,做到与时俱进;也只有面向大众,才能获得实践群体的支持,打牢践行教育理论的群众基础。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
首先,要形成在二者结合中起桥梁作用的中层教育理论。中层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提出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思路,他提倡在整体的社会理论体系和具体的实践研究之间建构一类与特定领域和实际问题相关的中观层次的概念体系。中层理论的定义决定了中层教育理论建构者既要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基础,能准确、完整地、富有创造性地解读抽象的理论文本,又要与实践群体有着密切联系,具有丰富的关于当前教育实践的经验,并能深刻把握和理解当前教育实践的状态。中央和省市教科所研究人员就具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可以利用自身既是理论研究者又是实践指导者的双重身份,选择其中最为当代教育实践所需要的理论作为切入点,将抽象的教育理论作应用性加工,对外来教育理论作本土化处理,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升为指导实践的理论。这样建构的中层教育理论,既坚持了抽象教育理论的基本精神,又把其理论核心变成了易于为实践者理解和操作的方法,从而起着联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中介作用。
其次,借助对教育政策的影响走向实践。教育理论要实现大面积地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最为有效的捷径就是通过影响教育政策的制订,借助教育政策对教育实践产生广泛作用。要成为这种影响教育政策研制的教育理论,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教育理论建构主体具有参与教育政策研制的权力。这类教育理论建构主体可直接以建议或提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影响相关研制者的思想,将自己的理论渗透到教育政策之中乃至为教育政策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二是教育理论本身恰好是教育政策研制者所需要的。就不同层次教育理论对教育政策研制的影响看,只有那些影响较大且反映了时代教育改革脉搏、代表多数人心声的基础教育理论,才易引起教育政策研制者的关注。因为以此为基础制订的教育政策才能既反映时代特征,又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1]就应用教育理论而言,因其能为教育政策研制提供具体建议和技术支持,因此只要研究的问题与政策制订者所要解决的难题相关,就容易引起关注。至于推广性教育理论,因其关注的是教育理论具体化、实效化的推广办法,与特定情境中教育政策的研制和教育行政直接相关,因此这类理论也为教育政策研制者青睐。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次对应性
从教育理论与研究对象的划分上,可区分为“事实——规律”“评价——规范”“规范——行动”和“事实——解释”等层次。就教育实践而言,可分为国家和省区教育行政——市县校行政——师生群体三个层级。尽管个别层次教育实践群体可以同时与多个理论层次结合;同一层次教育理论,也可能为不同实践层次者所用。但不得不承认,由于不同层次实践群体的需要层级和对理论的解读能力不同,制约了其在选择与之结合的教育理论层次上具有较大的偏好和主流特征。这就要求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必须满足“门当户对”的层次对应条件,才能实现“幸福”的联姻,产生“耦合”效应。根据二者的层次特征,笔者拟从三个层面考察其结合方式。首先是宏观层面的结合。即“事实——规律”“评价——规范”教育理论与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实践的结合,其多以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式体现出来。为了有效实现宏观层次的结合,在政策研制过程中需要邀请各类教育专家参与,以便吸纳广大教育研究人员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次是中观层次的结合,即“评价——规范”“规范——行动”层面教育理论与市县校教育行政实践的结合。在当前条件下,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通过学习相关“评价——规范”理论,结合上级政策和法规精神制订考评方案;根据“规范——行动”理论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实现该层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结合。再者是微观层次的结合。即“规范——行动”和“事实——解释”教育理论与教师层面实践的结合。教师通过学习并运用相关“规范——行动”理论,解读、内化市县校的实施细则,结合长期积累的教育经验,转化为指导自身教育实践的操作程序,实现教育理论向实践的转化。[2]
上述结合表明,每一教育实践层次都是对应两个层次以上的理论,其中一个理论层次既连接上一层次实践群体,又指导下一层次实践群体,以形成两个实践群体之间相互沟通的基础。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内在机制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外在强求,而是内在的统一。这种内在统一性,一方面通过教育实践,个体内化教育理论的心理机制得以深化;另一方面,则通过教育理论与实践群体结合的心理机制实现面上推广。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个体心理机制
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个体应用教育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来实现的。教育理论影响教育实践的第一步是实践者学习、内化教育理论的演绎生成过程,其认识是沿着原理论——概念论——感性论的路径进行的。实践者通过这一步形成能切实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内化理论,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问题解决者内在实践经验的结合。第二步,实践个体应用已经内化了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实践活动,并从中积累经验,发现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新理论。实践者通过这两步,完成从内化他人理论到自我理论的生成过程,在个体认知上达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仅此还不足以促成实践者付诸行动,还必须以知的统一为基础,通过情感的动力作用促使其自觉地实践教育理论。这就要求教育理论实践者要注意首战必胜,让自己一开始就尝到甜头,形成积极实践教育理论的心态。践行教育理论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实践者必须经历持之以恒地实践,才有可能取得显著成效。因此,践行教育理论中,实践者必须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否则就会半途而废。为了增强实践者践行教育理论的意志力,除了通过思想教育提高实践者的思想境界和目标追求外,要在每一关键环节对实践者的微小成功予以物质和精神激励,促使其形成自我效能感,不断增强内在成就动机,产生坚持下去的决心。[3]同时,实践者之间也需要一个宽松的内部心理环境,要及时给失败者以鼓励和关心,促使其产生感激、报答支持者的情感,把关心转化为再次实践的动力。只有实践者把内化了的教育理论转化成特定环境中的实践情感和意志力,他(她)才能持续地将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二者全程和全面地结合,并最终形成预期的实践效果。
(二)教育理论与实践群体结合的心理机制
教育实践群体是以一定社会阶层或集团的方式存在并开展活动的,因此教育理论是否符合实践群体文化心理就非常重要,它直接制约着实践群体对教育理论的选择,影响着其对教育理论理解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为此,我们需要建立起教育理沦与实践群体传统文化融合的心理机制。[4]一是根据实践群体对教育理论解读的民族性,创造易于为本民族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二是引导实践群体形成自觉学习、内化教育理论的职业道德。在相关政策和舆论宣传影响下,促使实践群体逐步把学习、理解、研究教育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形成违反教育理论将从内心感到有违教师职业的不安感。三是理论研究群体应从心态和情感方面与实践主体群产生内在融洽。要善于根据教育实践群体需要,自觉地变革教育理论,形成分解与重构抽象教育理论的习惯。通过分解细化,把实践群体难于理解的教育理论体系逐级转化为便于操作的教育理论。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外在机制
教育理论与实践均有很强的价值性,其中必然暗含利益和情意倾向。教育理论在走向实践过程中,实践主体群必将从自身利益立场对其进行选择。只有那些给实践群体带来实际利益的教育理论,他们才积极选择并乐意践行之。
由于理论研究群体与实践群体生存环境和利益立场的差异,要让教育理论的建构者更多地理解实践群体的利益,必要时可建立二者密切结合的利益拥绑机制。一是形成教育理论研究者乐于参与实践,教育实践群体积极追求理论学习的制度。就当前我国的情况看,国家已经借助学历教育和课题项目等激励机制,较大程度上调动了实践群体学习教育理论的热情;主要问题是如何让理论研究者深入到教育实践中去,扎下根来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制度还没形成。二是形成激励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群体代表共同制订教育政策,共同参与重大教育课题攻关的机制。以此创造更多机会让实践群体发表对教育理论的意见,促进教育理论研究者积极吸收其改进建议,借助二者密切合作的方式创新教育理论。三是在创建与应用教育理论中,要注意利益机制的作用。对理论研究者而言,需要站在实践者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建构出符合实践群体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就实践者而言,首先教师要有为学生发展舍得牺牲的精神。因为教育理论更多是从学生利益的角度设计的,其在走向教育实践过程中,往往要求教师比过去付出更多精力,同时还要承担因实践新理论引发的教育改革所带来的风险。[5]其次,在新教育理论的推广中,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先选点实验,以调整教育理论在实践中造成的利益分配偏差。同时,注意将实践群体的阶段获益与最终获益结合起来,形成逐级获益的机制,以确保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持续发展性。
总之,只有借助外在的利益激励机制,将理论研究群体与实践群体的内在动力充分激发出来,促使理论群体向实践深入,反思抽象理论实践化的思路;引导实践群体不断强化理论学习,反思自我经验普适化、理论化的加工方法,以此促成二者同绕重大教育问题的解决,协作建构“抽象理论——中层理论——实践机制”纵向贯通的教育理论体系。用这样的教育理论体系来指导教育实践,再配之以践行教育理论的情感和意志,才能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彭泽平.“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命题的再追问——从命题合理度、作用机制的角度进行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9).[2]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3]罗凯梅.教育实践研究的叙事转向[J].基础教育研究,2004(1).[4]班华,薛晓阳.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5]郭向宁.教育理论与实践分层结合的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
第三篇:陶瓷与书法艺术特征论文
【摘要】:陶瓷与书法艺术虽是两门独立艺术,代写论文但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两者具有相通的艺术特征。现代条件下陶瓷与书法艺术亦交相辉映,不同的陶瓷造型可以采用与其风格相协调的书法来加以装饰,使陶瓷艺术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虽然书法艺术在陶瓷中的运用仅处于辅助地位,但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值得从事陶瓷艺术的人们加以关注和应用。
【关键词】:陶瓷,书法,艺术魅力
引言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书法是笔含墨的艺术。艺术都是相通的,陶瓷与书法原本属于独立艺术,然而艺术间不乏契合。陶瓷同书法艺术的契合给欣赏者感觉无疑是锦上添花。对两者成功的驾驭,在于对两门艺术的解读和深掘,而后达到综合艺术的完美和统一。
1陶瓷与书法的历史渊源
中国制陶起源很早。自古相传“神农氏作瓦器”,“昆吾氏作陶”。而汉字起源同样是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陶器上面常见有作为记事的符号,似可视为汉字的滥觞。可见古代陶瓷和文字的起源,从一开始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上面多带有篆书雕印文字,陶器上的文字也成为后人研究战国文字和制陶业的宝贵资料。秦兵马俑身上多刻印有工匠的姓名,如“咸阳午”等,字体有的是篆书,有的则近似草隶。三国、两晋时期是青瓷器普及和发展阶段,同时也是陶瓷书法艺术进一步提高与形成典范的过程。唐代楷书、章草、大草、行书等书写体系逐渐完善,这一时期由于饮茶之风盛行。书法装饰便出现在茶壶、酒坛上,有楷、有草,均有大书法家张旭、怀素、颜、柳之风韵。多写名人诗句或“酒”、“茶”文字,酣畅淋漓,圆润遒劲,纯真自然,配以不同的器物造型之上,极具古朴、简约之美感。宋代书法是我国书法发展的一次高峰,书法艺术方面趋于完善和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反映在陶瓷造型中已有“大巧若愚”的自然之韵。陶瓷上的书法装饰在这一时期自然也就成为其明显的特征,且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耀州窑用书法装饰的酒具、茶具,其书法亦颇有“苏、黄、米、蔡”之韵。以至元、明、清各代书法装饰陶瓷也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装饰形式和艺术美感,这有其精神上的必然和谐。0世纪6 0年代以后,随着陶瓷艺术的丰富和发展,代写毕业论文随着人们对陶瓷艺术视野的扩展。陶瓷和书法的结合样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艺术品位也越来越有所提高,书法也逐渐地成为陶瓷装饰中所独具魅力的种类。众多陶瓷书法作品,或以笔写,或以刀刻,或以釉上,或以釉下,各具风采盎然。近年来各地陶瓷艺术家利用各地不同的材质和工艺,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如广东佛山的现代陶艺、山东淄博的色釉刻瓷,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书法刻划和堆字等。这些作品充分利用书法的形式美和陶瓷材质美在文化内涵和形式上的联系,和谐而自然地结合起来,为陶瓷书法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境界。
再从陶瓷发展的历史来看,从原始陶器到彩陶、彩绘陶,再到后来陶与瓷的流脉和传派,陶瓷艺术的奥秘既深藏在历代传承的手工模式之中,更神奇地深藏在从配料、拉坏、成形、装饰到烧制的个体经验之中。因此,陶瓷与书法一样,它的原则、法规、模式、风格、内涵也都受到整个中国文化内涵与形态的制约。
简言之,我国自古以来陶瓷工艺与书法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历史悠久,关系密切,是当时文化、艺术及至政治、经济状况的具体反映。
2陶瓷与书法的艺术特征
陶瓷与书法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从其实质来讲,有相通之处,代写硕士论文两者有着许多共同的文化内涵,有着和谐的审美情趣。
首先,两者都是造型艺术。书法是以线条的流动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心绪和品格修养。陶瓷造型通过各种线型和体面结合变化,空间的虚实、体量大小关系、轮廓的起伏等,构成陶瓷的造型美。
其次,从审美特征来看,两者都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状物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书法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来自自然形象而又远离了自然形象。书写者将自己的精神意蕴、生命情丝、审美趣味化为或纵或收、或枯或润、或粗或细、或刚或柔的线条,并通过这些笔墨线条的枯润、浓淡的个性因素,反映出人的审美经验。汉代的杨雄在《法言》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唐代孙过庭认为书法艺术可以看出书法艺术家的情感,即“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清代刘熙载更是一语道明:“写字者,写志也”、“书法,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中国作陶的祖先似乎一开始就赋予了陶瓷以艺术和精神文化的涵义。“陶者,淘也,依山取土,以水滤土,和水成型”,一个“陶”字竟是思想的象征,于是有了“陶冶”、“陶铸”等由“陶”字而生的人文意味,也有了陶瓷作品作为精神与文化象征的本质。在窑炉面前,每一个陶瓷艺术家都充满了希冀和期待。他们在用泥加火的特殊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灵魂。陶瓷艺术家在陶瓷创造过程中把精神与语言统一起来,从精神层面出发,寻求语言的自然表现,创造富有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的作品。他们追求的不再是表面的形式趣味,而是与自己心灵、情感相对应的语言形态;他们关注的不再是空洞的作品主题,而是自己的思想寄托。再次,从表现特征来看,陶瓷与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共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们都不适宜于表现持续性的情节性的事件,而长于表现一动作瞬间,并在动作瞬间内创造出颇富生命力和表现力以及想象力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书法艺术与陶瓷艺术两者都讲究和强调变化。清人陈介祺在其《习字诀》中主张“练字不如练气”,正是受到陶文与金文布局结构的启发。因为有些陶文、铭刻的书法多是随同器形装饰上的需要而自然变化,并不拘泥于行列的整齐;字体大小也不规矩一致,如此反而使人感到迭宕多姿、妙趣横生。我们知道“秦砖汉瓦”这一脍炙人口的成语,其所表达的含义,不仅表明当时的制陶工艺已臻上乘,更主要的是说明了“秦砖汉瓦”的创造性和富于变化性。陶上的图案、文字既表现了淳朴的时代风格,又富有天然的艺术情趣。刻的无论篆书或隶书,多在一圆形或方形、云形轮廓内变化其形体,介乎文字与图案之间,别有一种圆浑典雅的神韵,令人百观不厌。
总之,对陶瓷艺术和书法艺术两者特征的深入、完整的理解,有助于艺术家们在创造过程中加强陶瓷的表现性和抒情性,从而创作出更加有审美力度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3书法装饰陶瓷的文化内涵
尽管自古以来不少陶瓷作品中都不乏有书法题诗铭款,但书法的布局位置往往放在主体画面的背面或留白的地方,显然是处于一种从属的辅助地位上。这一方面是受社会审美标准的影响,一味强调工艺而忽略艺术性,另一方面,受陶瓷工艺和材质局限,所以书法的附属性就表现得很突出。
在整件器型以书法形式装饰的陶瓷上。虽然纯粹以书法作为形象元素来进行装饰且不加其他任何纹饰,但这种装饰主要是根据陶瓷器型的美观、功能需要而使用的。如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写有七绝诗句(“百草千花雨气新,今朝阳上尽如尘,黄州春色能于酒,醉东西园歌舞人”)的白釉罐。
在局部用书法装饰的陶瓷上。陶瓷是立体的实物,尤其在陶瓷上借鉴国画的表现形式时,代写职称论文画面难免有空白处,装饰时可以用书法的形式来弥补绘画的不足,起到与画面布局均衡连贯的作用,又可以补“画之不足,题以跋之”的弦外音、画外意。在以图案形式为主进行装饰的陶瓷上,书法常常与纹样交融在一起。如:康熙珐琅彩缠枝月季花纹碗,盛开的月季花心呈圆型,中间以红色书写装饰形式很浓的篆书“万寿长春”等字体。在用图案为辅助衬托的器皿上,一般是在瓶体的腹部开出两个或四个对称的圆形、方形或花形等等的白(俗称斗方),用以绘画或书法。如:清乾隆珐琅彩景州开福寿塔山水图瓶,瓶腹四面开光,其中两面画山水,两面以篆隶书写文字诗词。
此外,陶瓷器皿上书法所写的内容,大多结合器物的使用功能,借用诗词佳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酒具上题写“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茶具题写“一片冰心在玉壶”;或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和普遍的审美情趣,题写“福寿康宁”、“福如东海”、“延年益寿”等勉励的词句;或为提高陶瓷的高雅格调在陶瓷上书写历代文人才子的佳作名篇,如
《赤壁赋》、《出师表》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的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这给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设计提供了对艺术模式仿效的方便,其后果则可能导致艺术上的千篇一律。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如果我们把书法的形、神、意更好地融合到现代陶瓷艺术当中去,彰显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定会形成更为鲜明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意味的优秀陶瓷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2005
[2]金银珍,金在龙.现代陶艺的艺术语言.学林出版社,2005
[3]中国陶瓷.2005(1-5)
[4]现代陶艺教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5]中国陶艺.1999年增刊
[6]装饰的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
第四篇:办公区园林景观设计思想分析论文
摘要:指出了游园是位于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以额济纳旗人社局办公楼前游园设计为例,通过游园的区位分析和现状分析,对游园提出了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对游园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并以植物种植为主,建造了多元化的楼前游园。以期为以后的游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与依据。
关键词:设计;游园;景观
1项目概况
1.1区位分析
额济纳旗是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一个旗,地处中国北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境内多为无人居住的沙漠区域。额济纳旗的气候干燥并且少雨干旱。其气候温差变化较大,另外还具有风沙大等气候特点。
1.2现状分析
该项目位于胡杨西街北侧,整个区域范围内现有硬化面积较大,缺少绿化景观与其他的功能性服务设施。并且在整个区域范围内都没有设置停车场空间,使得来往车辆乱停乱放,影响人行车行安全。另外,①文化性严重缺失。缺少本土文化,地域性的元素。②景观性差。缺乏整体性和主题性。③植物单一。生态失衡、纵向层次感差。应该增加植物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并保持生物多样性。
2方案设计
2.1设计思想
此景观设计的主要思想是:主要是以人为本,以体现当地建筑设计风格为主的景观设计。使植物与建筑融为一体,相辅相成。使景观设计环境成为人社局文化的延续。其设计有以下特点。(1)发挥绿地的效用,满足不同职工的不同需求,创造出一个轻松舒适的绿地环境,并起到绿化和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景观效果,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型植物种植设计的设计思想。(2)植物配置要以本地植物为主,要疏密结合,植物层次高低错落,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感;植物色彩要搭配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搭配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配置[1]。避免使植物裸露于地面之上,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园区植物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3)园区中的道路要顺势通畅,并且合理的配置园林小品景观。园林小品设计要在造型上、颜色上、做法上有创新和新意[3],使其与当地建筑相融合。另外,周围设计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园林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的作用,还能独立成景,使所有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载体。(4)园区的绿化景观设计主要是围绕人社局文化的含蕴,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的设计布局形式。
2.2设计原则
(1)可达性。合理的交通道路安排,方便游人到达任何一个景点。尽可能的实现人车分流,安全出入。(2)功能性。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休憩、娱乐、社交、活动的要求[2]。(3)生态性。在满足生态性的前提下,保留原有乡土树种,保证适地适树,尽量保持物种多样性,通过园林造景的手法,打造生态地质公园。(4)趣味性。设计中应在保持趣味性的基础上,潜移默化中起到一定的科普效果。(5)服务性。在满足各种功能下,为游人提供一个集活动、集散、社交、娱乐、放松为一体的场地。
2.3设计规划图
设计范围:设计总面积为5131m2、绿化总面积为1883m2、硬化总面积为2553m2、篮球场面积为695m2、停车位8个(不含隐形停车位)。
2.4设计节点分析图
节点分析图设置为:主入口、绿化隔离带、停车位、塑胶篮球场、四角亭、景观种植池、景观亭、四季花卉池、特色花池、树阵种植池、楼前绿化、篮球场入口、游园入口、隐形停车场。
2.5道路分析图
道路设计为分为:车行道、游园步道、停车位、隐形停车位。
2.6景观空间分析图
景观空间分为:景观主轴线、景观次轴、停车位、隐形停车位。
3植物配置设计
在苗木品种的选择上尽量选取当地树种,既能因地适宜地营造出良好的植物景观,又能节约成本,避免因树种的不合适造成资金的浪费。
3.1植物设计基本原则
种植设计要以本地树种和外来引进树种搭配。并且,要以适合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要的种植方式。种植方式是乔木与灌木、地被植物与花卉相互穿插结合搭配[4]。同时要遵循经济性原则,选择耐旱力强、根系萌蘖强、持水土能力强的树种。要多种植本地植物与花卉,并且要突出本地植物特色,营造出四季烂漫的植物景观效果。
3.2植物布置
3.2.1乔木
乔木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植物,乔木能起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的效用。美化环境要以乔木树种为主,并且乔木与灌木相结合。种植要按照地域的特色,体现当地植物的景观特点。
3.2.2灌木
需要种植的灌木要选择开花早、耐旱、耐阴、耐涝等本地植物,以蔷薇科灌木为主。要搭配当地特有的抗旱绿化植物,也可适当选用经过多年驯化耐寒耐旱、适应力强的引种植物,创造丰富的季相变化。
3.2.3地被草花
地被草花相结合的种植搭配具有减弱噪声、绿化环境、围定场地、划分空间、屏障或引导视线于景物焦点的作用。
4结语
小游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更好地规划游园景观设计。另外,游园的设计要与植物配置、园林小品等相结合,并且营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游园景观。
参考文献:
[1]兰芳芳.街头小游园设计[J].甘肃科技,2007,23(8):131~133.
[2]赵丽梅.浅谈城市绿地中小游园的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12(22):115~116.
[3]刘良宝,曹鹏程,刘艳.现代城市街头小游园设计[J].现代园艺,2013(4):71-72.
[4]瞿辉.谈居民区小游园规划设计[J].江苏绿化,1996(2).
第五篇:体育新课标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结合性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体育新课标中7—12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研究,找出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好的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体育新课标;体育教学内容学生兴趣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教育事业已有了很大的发展,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教育的许多方面还是滞后的,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新课程标准则正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提出的。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同步,也制定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进,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然而在实际体育教学当中,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就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就要选取对学生有益的、创新性的教学内容。
1.体育新课标中体育教学内容的理论研究
1.1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根据各个学习领域的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以下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简单易行。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革。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
1.2教学内容的组合和配合7年级以上可多采用单一教学单元进行教学,即一个单元一个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集中时间,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运动技能。每个单元的教学时数不宜太少,小单元多内容的学习方法一般不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身体的发展,也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高中阶段的单元教学时数可更长一些。
1.3对原有教材教学内容的改编和创造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把原有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易于接受、喜爱的形式,克服有些教学内容如田径中的跑的枯燥性。
2.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因素
2.1教学内容单调及低水平重复
由于教学条件所限和某些传统教学理论的偏差,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的确存在着教学内容单调、没有趣味,在低水平上重复的现象,这和其他学科形成比较明显的反差,也和不断提高技能的要求不相吻合,因此在客观上显得体育教学内容更加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2.2教学内容缺乏选择性、探究性和自主性
体育教学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它在“为什么教”,“教什么”,“谁来教”,“怎么教”,“在哪教”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此学生就会自然地感到这种学习缺乏可选择性、探究性和自主性。但是,计划性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完全地失去了选择性,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大前提下,也存在学生自选内容的可能。
2.3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反映学生为主体不够,体育教学内容偏多、偏难
体育教学应把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作为构建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和归宿。体育教学内容偏多,在规定的授课时数内很难教完,使学生被迫中断学习或不断重复低级技能学习,或是教学内容太难,达不到教师要求而产生惧怕心理,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体育学习兴趣。
2.4体育教学内容的实施者—教师的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的喜好和特长、体育教师的年龄、动作技术难示范、体育教师的行为与言语及自身文化修为都对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很大的影响,会导致部分与教师有相同爱好的学生愿意学习,而部分与教师爱好不同的学生则不愿意学习,久之则会失去学习兴趣。
3.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3.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正当需要
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与爱好,引导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能力,并尽量满足学生的各种正当需要。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各种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后,就会激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3.2提高教学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最好的学习诱因就是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以及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体育教师要注意提高教学艺术性,以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法要生动、变化,并组织游戏、竞赛、分组合作等多种教学形式来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编体育游戏和自制运动器材等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能力;适当使用音乐伴奏、幻灯、投影、录音、计算机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兴趣才能得以提高。
3.3设置适宜目标,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明确总的学习目标,如整个中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某一学年的学习目标,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帮助他们设置和明确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真正把对学生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
3.4提供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并使其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尽可能是成功而有效的。
3.5给予及时和适当的反馈和奖励,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学生在了解看到自己的进步后,会产生能力感,从而提高学习热情,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看到自己的不足,会克服缺点,改变学习策略,争取有所进步。当然前提是要在积极的反馈条件下,只有适时的积极反馈才是高质量的反馈,才能起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外部奖励,就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进取心的作用。
3.6引导学生对体育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增强学生学习的毅力和恒心
体育教师应当正确运用归因理论帮助学生对学习成败进行积极归因:经常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内部控制的、不稳定的因素,即努力不够;尽量避免把失败归因于内部控制的、稳定的因素,即缺乏能力。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对成败作出恰当的分析,使其自信地接受失败的考验。
3.7创设积极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学生提出力所能力的目标,把鼓励个人进步、要求学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等思想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创造和谐、健康的体育活动环境,是学生专注于掌握目标的学习。
4.结论与建议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这些都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在新课标下,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更多的考虑以学生为主体,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学生和教师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权限更宽,学生学习兴趣更浓,这样体育教学内容将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对学生未来的娱乐生活和身体锻炼真正有用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 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3]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8
[4] 朱万银.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