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虚实结合的制图测绘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论文
“工程制图”是工科院校的机械类和非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制图测绘是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制图测绘内容包括拆装部件,对拆卸的零件进行观察和测量,手工绘制零件草图,将草图整理成零件工作图和部件装配图等。通过制图测绘实践,学生在图示能力、读图能力、手工绘图能力、测绘能力和查阅技术文献等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而可得到一次综合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绘制机械图样的技能,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制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及职业院校的制图测绘教学主要采用实物教学法,即教师利用实物讲解、演示,再由学生拆装实物部件,绘制零件草图,测量尺寸等,最终画出零件图和装配图。这种教学法存在以下问题:(1)测绘的实物零部件数量少,不能实现人手一个测绘模型,只能分组进行测绘,影响了实践教学效率和效果。有时因班级多,测绘模型不够用,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影响了教学进度。(2)由于实物模型本身的质量参差不齐,如有壁厚不均、铸造圆角、过渡圆角不清晰等问题,造成学生观察零件时,对零件结构把握不准、有偏差。(3)学生对测绘过程缺乏引导性,对测绘的先后顺序比较模糊,如果碰到某个部件中的零件有丢失.学生会对整个部件的零件装配缺乏完整性认识,给实际测绘带来一定的困难。(4)分组测绘的学生只会关注其分配到的测绘部分,对其他常见测绘零、部件掌握较少,造成大部分学生对部件测绘知识的了解及应用缺乏全而性。
近年来,计算机多媒体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制图教学中,出现了一种过分依赖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现象。有的学校建设了虚拟制图实验室,就觉得图板、丁字尺等都要淘汰了,制图测绘的实物教学也不能与时俱进,从而过分夸大了虚拟实验室的优越性。
笔者在自主开发的虚拟测绘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了制图测绘教学改革。制图测绘采用将实物测绘与虚拟测绘相结合的方法(简称“虚实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进行虚拟仿真教学,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这一辅助手段,解决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同时,又保留部分实物实践环节,如手工拆装零件、测量尺寸、徒手绘制草图等环节。制图测绘教学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虚实结合的“工程制图”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思路
(1)以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优化“工程制图”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
(2)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零部件测绘实验室建设。创建开放式虚拟测绘教学平台,建设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知识丰富的零件部件测绘实验室,改善实践教学环境。
(3)在网络虚拟实验环境中开启制图测绘教学、实验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制图测绘实物教学。为保证教学质量,对虚拟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管理、监控和考核,同时对实物教学也实行手工绘图质量评价,确保工程制图实践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改革方案
(1)改革制图测绘教学模式。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进行制图测绘教学模式。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开放式虚拟实验室,为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学习及多样化、实用化和个性化的实践环境,学生可以在网上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和实验时间,自主参与、完成开放性的测绘实践学习。在虚拟实验的基础上,利用传统实践教学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和教学模式等,加强学生的真实感和动手能力的训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物教学为主、以虚拟实验为辅,以能力培养及个性化教育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改革制图测绘教学的内容。利用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将实践教学环节进行集成和优化,设计内容丰富、可扩展性和操作性强,并与实际测绘工作接轨的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如各种测绘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其文字、图片、视频,测量数据圆整的方法,尺寸公差与配合性质的选用,材料的选择等知识的融合,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将实践教学变成一项富有趣味性、交互性操作和实用性的工作,分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3)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利用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将学生和教师制造的最新的各种零部件模型应用到制图实践教学当中,采用课内授课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工程制图教学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研究性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接触新CAD软件,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通过虚拟实验平台中的逼真的三维模型360度的旋转、交互性地拆、装减速器的动画场景,可激发学生对三维造型软件的学习兴趣,教师此时可以适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等创新性项目的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CAD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提高学生的CAD制图和三维造型水平.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图测绘虚拟实验室的开发与发布
虚拟实验室的开发是虚实结合教学改革的前提。要实现网络平台下虚实结合的制图测绘,开发可以在网络上运行的虚拟零部件模型和可实现交互操作的虚拟部件拆装动画,是建设虚拟测绘实验室的关键内容。实验室建设开发工具有VRML、三维造型软件等。其中,VRML是一种用于在Internet上构筑3D多媒体和共享虚拟世界的基于文本的开放式建模语言。利用VRML技术制作的三维模型和动画可以在Internet上传输,并在本地机上由VRML浏览三维场景。开发的虚拟教学平台实验系统,使之能够对减速器的拆、装进行进行动态模拟,通过交互性拆装动画对装配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与寻求解决问题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而,有效地支持理论知识的学习。
结论
第一,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出发,提出了虚实结合的工程制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案。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实验室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过程,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及测绘零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二,通过虚实结合的测绘,能很好地解决模型数量不够的问题,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在虚拟拆装时,学生感觉像是玩电脑拼装游戏,对部件中的零件装配位置和装配关系记忆非常牢固。这样在画装配图时,不会再出现以往漏画零件或是零件装配位置画错等错误。
第三,制图测绘虚拟实验室开发时,应尽量做到虚拟模型与实物模型的一致性。虚拟模型与实物模型在结构和比例要保持一致,当学生观察虚拟模型后再对实物进行尺寸测量,不会有陌生的感觉,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篇: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就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这个话题提出相应的分析探讨,并且认真进行了实践初步探索,以期能够对目前以及未来的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数值分析;教学改革;探索;实践初探
数值分析也被称为计算方法,它被广泛学习于各大高校的理工科专业。数值分析这门课程具有抽象的数学理论的特点,但是它又由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物理学专业、计算机专业、机械工程等理工科专业对数值分析这门课程有很严格的掌握要求,一些经济管理类专业也对掌握数值分析这门课程提出了要求,比如风险投资专业以及财务管理专业等。由此可见,数值分析这门课程在许多专业的课程学习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实施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以期获得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体系。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并且,目前数值分析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课程难度系数大、公式非常复杂等。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改革的需要,数值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1数值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内容多,课时少
目前,我们国家各大高校在数学分析这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十分显著的问题就是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又太少。一方面,数学分析这门课程包含的知识点内容极其广泛;另一方面,数值分析这门课程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时代的进步这门课程也会有相应的更新。另外,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数学分析课程与计算机进一步地加深了密切联系,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方法以及理论知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数值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因此,当数学分析课程知识点十分广泛时,老师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段将这门课程很好地教授给学生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2内容相对独立,缺少连贯性
数值分析这门课程不仅存在知识点复杂多样的问题,内容相对独立,缺少连贯性也是它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数值分析课程对于各种计算方法以及数学理论的讲解安排都比较独立,这使得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老师不能详细地将数值分析这门课程的一些知识点的发展过程清楚明白地展现给这些学生。同时,这些学生也因此不能很好地将这门课程中学到的一系列计算机知识以及数学理论融会贯通在一起,这对于这些学生灵活使用数值分析课程中的一些知识点有很大的影响。
1.3重理论,轻实践
数值分析这门课程还存在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轻视实践应用的问题。许多数值分析课程的教材都着重分析理论,教材中涉及的一些例题也缺乏创新性以及实际应用性。这容易导致这些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以及具体的解题步骤,却不能灵活地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
1.4直观性差
老师在教授数值分析这门课程时会广泛应用到多媒体,这些多媒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课程教学工作的展开,但是依然存在直观性较差的问题。数值分析这门课程不可避免的涉及许多复杂公式的推导,学生对于这些方法的理解大多还停留在书面意义上,这对于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阻碍性。
2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1教学手段
教学老师在教授数值分析这门课程时,要充分利用诸如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将数值分析课程做成课件,利用动画短片等方法展现数值分析课程中的一些计算方法,让这些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值分析这门课程。动画等多媒体方式可以让数学分析课程内容更加直观清晰地展现在这些学生目前,让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跃,提高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效率。将生动形象的动画课件与严谨科学的数值分析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可以让复杂难懂的数值分析课程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学生也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2.2教学模式
我们知道要想获得一个高效率的教学工作,那么就一定要重视教学模式。数值分析是一门涉及大量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方法的课程,教学模式与这门课程能否很好地被学生理解以及掌握有十分大的关系。在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中,我们要重视每个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诚然,每个教学方法我们都需要对它进行严谨科学的推导证明,但是这个过程往往会让人觉得繁琐并且不易理解。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地多结合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一些实际问题以及动画演示等多媒体方式更加直观地解释数值分析课程中的计算方法以及理论。总而言之,就是要改革以往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辅之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提高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效率。
2.3上机实践
学好数值分析课程不仅要掌握好计算方法以及理论知识,上机实践也十分重要。通过相应的一系列上机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己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计算方法应用到计算机的实际操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理论知识带动实际应用,实际应用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要熟练地掌握编程能力,同时还不能忽视对数值算法的学习。另外,我们还需要要求这些学生能够对现有的一些程序作出一定的改进,能够融合使用一定的计算机技巧。为了锻炼这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计算复杂需要借助计算机操作并且实际应用性强的问题作为课后作业。这种课后作业可以很好地锻炼这些学生更加熟练利用平时学习的数值分析方法,并且培养他们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重视这些学生的上机实验操作,假以时日,这些学生的数值分析课程一定可以掌握得更好,老师们也可以获得一个更高效率的数值分析教学结果。
3数值分析教学改革的建议
3.1采用“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我们日常生活实际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涉及数值分析课程内容的相应的一系列数学问题,以问题带动数值分析课程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借助数学方法中经常使用的归纳、分析、演练等手段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然后从理论上研究采用哪种方法以及思想去解决问题。借助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分析这些方法具有什么优点以及缺点,并且这些方法分别适用于解决哪种类型的问题。在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问题教学法带来的好处,用一系列的问题带动这些学生对数值分析课程内容的思考与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
3.2采用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对比分析法,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明白一些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方法的应用,更加深刻准确地掌握课程知识内容。对于数值分析课程而言,老师可以通过对比传统数学教育以及目前学习的数值分析课程,以此达到对比教学法的目的。传统的数学教育将教学主要内容集中在高等数学这块,它十分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分析,由于大多数数学问题都有复杂繁琐的特点,许多涉及数学问题的理工科的专业问题就出现了很难解决的情况。若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就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失去学习兴趣。反观数值分析这门课程,它具有实用性非常强的特点,它的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其他专业的学习课程中,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它也有很大的实用性。因此,对于传统的数学教育以及现在的数值分析这两门课程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区别,老师有必要通过对比教学法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详细说明。老师可以通过某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传统数学方法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而数值分析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达到对比教学法的目的,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值分析课程,也让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效率更高。
3.3重视思维方式的培养
数值分析这门课程与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等数学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存在明显的区别。数值分析这门课程应用于实际问题,并且解决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高数等数学课程更加追求的是这些问题的精确度以及对此进行的理论推导。针对数值分析课程的特点,老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在数值分析课程方面的思维方式。
4教学改革的一点设想
目前我们国家各个高校之间大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不同院系之间很少进行交流,这些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也缺少对彼此的了解,这严重影响了这些学生之间进行团队合作以及协作交流。我们计划将数值分析的教学过程与数学建模结合起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组组合,增加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发挥每个组中每个组员的专业优势,优势互补,合作交流,一起完成一些数值分析问题。同时,我们可以鼓励这些学生积极与老师进行合作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以及知识互补的目标。让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学生老师集中在一起,思维迸发,一起合作努力解决数值分析课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科学计算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5结语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如今这个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一定要重视对数值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及应用。同时,为了更好地响应我们国家目前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我们一定要重视对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逐步进行实践探索,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实现对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杜廷松.关于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综述和思考[J].大学数学,2007,23(2):8-15.[2]刘春凤,何亚丽.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6,6(3):118-119.[3]刘春凤,何亚丽.应用数值分析[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第三篇: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移动应用程序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高校开设了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这门课程。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环节是该课程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分析了移动应用软件运行的平台和开发技术,针对传统的实践教学改革,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详细论述。内容上,利用手机上丰富的传感器开发应用程序,利用开放API开发网络应用程序,引导学生开发手机游戏等;形式上,联合社会培训公司参与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引入实践教学中。最后,对该门课程的实践成绩评价进行探讨。
关键词:移动应用软件;智能终端;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即APP软件)开发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手机应用软件的开发作为一门新的技术,许多高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该课程。根据我校的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情况,进行讨论。
1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依赖于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主流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Microsoft公司的Windowphone;Google公司的Android;Apple公司的iOS等。不同的硬件环境具有不同的移动操作系统,需要不同的软件开发环境。常见的移动应用程序有三种类型:1)原生应用程序:原生应用程序是某一个移动平台(比如iOS或Android)所特有的,使用相应平台支持的开发工具和语言(比如iOS平台支持Xcode,语言为Objective-C或者swift,Android平台支持Eclipse或者Androidstudio,语言为Java),原生应用程序外观和运行性能是最佳的。2)HTML5应用程序:HTML5应用程序使用标准的Web技术,通常是HTML5、JavaScript和CSS。这种只编写一次、可到处运行的移动开发方法构建的跨平台移动应用程序可以在多个设备上运行。但存在一些重大的局限性,具体包括会话管理、安全离线存储以及访问原生设备功能。3)Hybrid应用程序:把HTML5应用程序嵌入到一个的原生容器里面,集原生应用程序和HTML5应用程序的优点与缺点于一体。另外,微软公司最近开发了Xamarin系统,它是用C#开发iOS、Android和WindowsPhone原生应用程序,一次开发,多平台交付。下面对三项技术做一个对比总结:我们调研了北京地区的一些高校,各高校设置的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的课程名称不尽相同,选择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不同,内容也不同。我们学校最先选择的该课程是J2ME开发。然后,学校在小学期(又称为第三学期)安排了Android开发。为了不和小学期课程内容的重复,我们选择iOS开发平台,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2传统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情况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移动应用开发与传统的PC应用程序的开发的区别在于:一方面,采用交叉编译环境,真机调试比较麻烦。调试另一方面,软件开发技术发展太快,需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前期的实践教学相对单调,缺乏实际应用的体现。在实践教学,我们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实验室给学生进行简要讲解和演示操作,按照开发控件(组件)进行安排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相对偏少。这样,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的机会较少,积极性也不高。
3移动应用系统实践教学改革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我们从各方不断地调整实践教学,具体做了一下探索与改进:
3.1实践课程内容改革
首先,移动应用程序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硬件资源。移动终端的硬件平台多种多样,每个平台具有丰富的外部设备资源。这里的外设设备资源是指传感器、无线技术、麦克风和摄像头等。智能手机中最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力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指纹传感器等。加速度传感器能测量手机的加速度;陀螺仪提供精确的角度信息,利用它可以判断手机在哪个方向上旋转了多少度;磁力传感器是指南针类应用用来判断地球北极的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检测环境的亮度;指纹传感器通常被用作一种安全措施,苹果iPhone的多款手机都配置有指纹传感器。加强用软件控制硬件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传感器,去获取一系列的参数,通过网络和控制系统,控制一些外设。比如,利用无线技术(蓝牙、局域网等)进行小汽车控制、机器人控制等。其次,加强移动应用程序利用服务器端的提供的API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目前单机版的APP越来越少,许多的APP都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像百度、数据聚合等提供大量的API接口,鼓励学生利用这些API接口开发一系列的应用程序。最后,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开发。游戏产业是移动应用开发的一个最新热门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iOS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鼓励学生进行游戏策划,并利用APP实现它。
3.2多样化实践教学形式
首先,引进社会培训公司参与实践教学。目前,社会上IT培训机构很多,实力也比较强,比如:达内、千峰、火星时代、蓝色互动、蓝鸥科技等。他们的教学体系、实验内容、项目实践等很有特色,他们一直关注着该方向的前沿技术,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校和达内教育集团合作,利用他们优质的培训教师和实践的开发经验,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是我们嵌入式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次,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和公司研发项目中,让他们接触到移动应用开发最先进的理念和开发技术。利用校企合作合作模式,探索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软件工程项目开发能力,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实习的有机结合。在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过程处于突出位置。最后,科研竞赛项目形式。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按照软件工程的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安排,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入企业项目和教师科研题目,学生根据兴趣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和技术,选择项目实践课程。另外,社会上移动应用开发的竞赛也比较多,组织竞赛的部门有:教育部门、科技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学生参与学科竞赛,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新技术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积累项目了经验,提高了协同工作能力。这样,丰富了学生实践课程形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实践教学成绩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首先,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课程,采用项目验收式评价。我们不断调整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一方面是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方式的调整,不断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实践考核以项目答辩的形式进行,由实验室教师组成验收小组,小组每个成员针对自己所完成的内容进行答辩。其次,强调实践过程的评价。移动应用软件开发的实验功能和性能的实现非常重要,考虑到整个实验过程的复杂性,我们更强调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态度,培养学生科学、认真负责的精神。最后,严格要求实践报告的撰写。撰写实践报告是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技能和素质,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项目的报告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4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课堂知识,增强了实践操作技能和实际项目研发能力。通过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我们对学生的进行了调研,通过对比发现: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更高,学生对实践教学评价越来越高,学生就业前景越来越好。
5结语
移动终端的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地快速更新。移动应用软件开发作为高校计算机和软件等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内容也不断的调整。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必须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骆嘉伟,李玮,殷樱.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6(3):136-138.[2]胡忠望,莫家庆.基于Android的移动应用开发研究[J].软件导刊,2014(11):18-20.[3]罗怡桂.基于问题解决的移动应用系统实验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377-379.[4]苏含江.基于HTML5的移动应用开发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1):54,56.[5]廖龙龙,路红.《移动应用开发》课程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58-61.[6]王春,王用杰,刘晓玉.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的实验项目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3(16):43-45.
第四篇:应用技术大学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与探索
应用技术大学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 要]应用技术大学工程制图教学改革与探索,可以立足本三学生特点,在介绍工程制图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课程特点、学生学习方法、老师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心得等五方面探讨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如何学习,老师怎样才能将知识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传授给他们。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自身学习为主,老师教学为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指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运用一切有助于学习的方法来提高自身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主要从如何增加课堂趣味性、增进师生友谊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力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工程制图 教学改革 CAD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164-02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目前出现“用工荒”和毕业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这就迫使高校必须向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方向转变,培养出大批企业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的改革方向主要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我校作为一所本三院校,目前正朝着办好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与本
一、本二院校的学生相比,本三学生的理论基础、学习能力相对逊色,但思维比较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尤其在文娱和体育等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特长[1];与专科院校学生相比,本三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弱,但在学习态度和能力上又相对较强。因此,要针对本三学生制订理论学习深度适当,实践操作合理的教学安排。以非机类工程制图为例,目前本三院校使用的教材一般都是本
一、本科二学生使用的教材,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吃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应用技术大学非机类工程制图教学改革和探索。
一、课程特点
工程制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主要内容有画法几何、制图基础、零件图、装配体、计算机绘图等,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2]本课程主要研究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和求解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投影原理和方法,并以此培养学生绘图与读图能力、空间形体想象能力和基本的图解能力,为后续课程和工作中的绘图、读图等方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课程也是门对于教与学的交互性、实践性、自主性要求相对较高特点的课程,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指导学生掌握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的课标,因此各校教师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该课的教学质量。[3]
二、学习方法
传统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并完成相应的作业,最后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总结。随着高校不断扩招,以上学习方法在本三院校里已经很难适用,并且由于本课程自身的特色,这些学习方法也不够完善。由于本课程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对于一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有些学生入校前是文科生),如何帮助他们培养空间想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想从师生两方面分别谈一下几点看法:其一,老师应尽可能带模型上课堂,通过实物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空间想象力;其二,学生应充分发挥自主创造性,用自己的手来模拟实物(如圆柱体、圆锥体、圆球等),用橡皮泥切割来模拟平面与立体相交,用卷纸的方法来模拟立体与立体相交。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慢慢培养学生对空间点位置、立体相交线、立体相贯线等的判断。其三,将CAD软件引入教学环节,通过借助三维绘图软件,帮助学生直观、快捷的理解立体表面、内部关系。
由于本三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学好基础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各知识点的时间分配要有适当调整,不可平均用力。从教学效果来看,20%~30%的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对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的题型(如立体表面的交线、组合体的视图等)做强化训练,这部分成绩相对较优的学生可以通过做各种典型题,由浅入深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图解能力。10%~20%的学生要强化训练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不太高的基础知识(如表面取点、尺寸标注、标准件等),这部分学生由于底子薄、学习能力不强等原因,应尽可能通过简单题型的训练增强自信心,避免因题目太难产生畏惧甚至抵触的学习心理。其余学生应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通过各种训练来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图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
(一)角色互换式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多因素的影响,总会有部分学生不愿意听老师讲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听懂老师所讲知识,一直是各位老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但最终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口语不是老师讲出来,而是靠学生自己练出来的。有鉴于此,我们大胆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以自己理解的方式来讲解老师要讲或已讲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走上讲台,不但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个人胆识,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作者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老师都希望并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但是效果都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愿意配合。后来经过与学生沟通发现,原来学生从小已经养成听老师讲的习惯,到了大学即使老师反复强调师生要互动,学生也会由于多年养成的习惯保持沉默,老师只有平时私下多跟学生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学生才会慢慢接受你,把你当成朋友,愿意跟你互动。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程制图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大一上学期授课,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学生必须通过参观实践才能获得感性认识,最后通过参与工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因此,平时除了理论学习,更需要通过手工绘图、专业图测绘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历年教学效果和考试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往往存在死记硬背的情况,譬如考作业原题时,正确率会相对较高,而如果考一道解题方法与作业完全一样的题型时往往会有不少学生做错,并且随着题型的复杂程度增加而增加。以尺寸标注为例,学生做题时往往出现忽略考虑尺寸基准的选择,即使知道要标注尺寸前先选基准,也会出现简单题目的基准选不对的情况,甚至在标注时不考虑加工和检测原则。在零件图作图中,更需要学生了解零件的加工工艺、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等,因此,应将学生带进工厂,参观机加工车间,请工人师傅讲解各工件的加工工艺,回来后让学生对着零件图进行分析,然后先进行同学互评,最后老师作归纳总结。
(三)理论教学与CAD软件学习相结合
将工程制图课程学习与CAD学习相结合是提高工图学习的一个好方法。首先,利用CAD软件我们可以绘制各种立体表面的交线、组合体;其次,在绘图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到物体哪些尺寸的标注有助于我们绘制图形,哪些尺寸标了是多余的,这能够慢慢培养学生对组合体尺寸标注的能力;再次,对绘制的立体图进行剖切,有助于我们将被剖后的内部结构立体化,从而更好理解各种剖视图的表达方法。此外,利用CAD软件学生还可以联系轴测图、零件图的画法。最后,通过先让学生画相似图形或实体,再互评找出问题及原因,来逐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教学观念和知识的陈旧,学院对工程制图教学重要性的重视不够等问题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具体表现有:1.一些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操作。2.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毕业率,过分强调考试通过率,对没有打好绘图基础的学生未能通过补考等方式对亏欠知识进行再学习。3.由经费、时间等原因,不少学校的老师缺少或不愿意去参加新的制图标准的学习。4.个别老师存在学生考试能过就好的心态,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
五、教学心得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尤其是软件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对工程制图课提出新的要求。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这一经验可以应用到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此外,由于大学生缺乏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应通过增加课堂练习,夯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这对学生学好工图这门课效果比较显著。应每次上课前及时帮助学生温习上次课的重点知识,甚至最近一段时期的重点知识,每节课结束时归纳本次课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复习。对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以及往届学生考试易错题型要重点讲解,通过课堂练习确保每位学生能很好的掌握重要知识点。作业错误严重的同学,在讲解完相关解题方法后,应给足消化的时间(一周以上),然后通过课堂板书的方式检查他们的订正效果。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应立足学院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 注 释 ]
[1] 尤华.本三院校学生学业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Y学院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2] 黄玲,邱明,吴粉祥.工程制图(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3] 吴艳英,陈海虹,吴锦行.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5(1).[责任编辑:钟 岚]
第五篇:高职园林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高职《园林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张淑英
《园林工程制图》课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基本技能课。“工程图是工程界的语言”,对于从事园林工程建设的设计和施工人员来说,不懂这门“语言”,工作起来会困难重重,寸步难行。所以,能够识读和绘制园林工程图是园林行业的每一个岗位上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这门课程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显得尤其重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本人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一、教学理念的改变
课程目标取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随着教育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变化,园林制图课程的培养目标也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走过的轨迹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技能+素质-----知识+技能+素质+学习能力-----知识+技能+素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技能”,更重要的是“素质”的提高。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演示、参观、实验、实习作业、练习等,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又提出不少新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实践式、和自学式等等,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有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参与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无论那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及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吸取了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共同优点,根据《园林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和高职生源学习自觉性较差的特点,总结出“任务驱动”的新教学方法并进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参与
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称为“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工作流程是“明晰目标”→“设计任务” →“学生完成” →“成绩评定”。
1、明晰课程目标应用“任务驱动” 教学法首先要明晰课程教学目标,这
是制订教学实施方案和方法的先导。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即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核心是提高素质。椐此,园林专业教学计划对《园林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要求是:学习投影基本原理,制图的基本知识,严格训练制图的基本技能,能熟练识读和绘制园林工程图。即要求学生根据投影的基本原理,能够绘制出各种符合制图规范和要求的园林工程图并能正确识图。这种要求表明,知识只是必备的基础,技能才是真正的目标。“知识”是学习过程中的低层次,通过听课即可达到,“技能”是学习过程中的高层次,只有经过“练”和“用”才能达到。所以,《园林工程制图》课教学目标定位是识图绘图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注重素质培养,如学习方法、工作态度、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设计任务书我们把“园林工程制图”课程的培养目标分解为知识、技能项目、素质要求等。据此设计一系列任务书。
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制图规则规范等,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笔记展示自己的学习态度,通过小练习巩固和初步运用知识,通过模拟试卷的形式来检验掌握程度。
技能项目,在《园林工程制图》课程中,将其分为①字体、②图线、③平面作图、④园林要素徒手画图、⑤三视图及尺寸标注、⑥园林规划设计图、⑦建筑单体的平、立、剖面图、⑧园林工程施工图、⑨结构施工图、⑩效果图及鸟瞰图共计10项。这些项目从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以“任务书”形式下达,并明确教学目的、绘图要求、操作指导、注意事项等内容,每一个项目都给出明确的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技能项目是来自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所用的正式图件或图件中的部分内容,完成了任务就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生产实践。
素质要求,素质是指稳定的品质和素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使学生善于学习、善于运用知识、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向上、自信乐观、认真仔细、严于律己,使学生能够承受压力与挫折、使学生有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等等是每个教师时刻应尽的职责。专业素质=知识(K)+能力(S)+态度(A)。态度决定成败,态度是素质的综合表现。
3、学生完成教师下发任务书,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4、成绩评定学生按具体项目要求完成任务,教师综合考察给出成绩。成绩
分为 “优秀”(95分)、“良好”(85分)、“中等”(75分)“及格”(65分)、“不及格”(55分及以下)五级。学生成绩的确定依据是“过程”和“成果”。在过程中评估素质,以学习成果为依据评定技能。例如字体练习要求学生每周写一张,坚持一学期,依据数量和质量给出该项成绩。图线练习的绘图质量要求是:格式规范,图面整洁,图线粗细分明,线宽一致,图面布置均匀,尺寸标注准确。评定是标准:六个方面都达到要求即为“优秀”;五个方面达到即为“良好”;四个方面达到即为“中等”;三个方面达到即为“及格”;四个方面未达到即为“不及格”。
二、“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
以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注重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不是以两学时为单元组织教学,而是以“完成某种技能项目任务”为单元制订授课计划。这一点与项目教学法相似。
1、提出知识学习目标,进行理论教学对学习目标的描述尽量不用模糊动词,如学会、掌握等,而要用易测量的有确切结果的动词,例如叙述并解释基面、画面,默写点的透视特性,抄写透视图基本术语等。让学生明确应学习的知识点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或进行理论教学后独立完成。通过模拟试卷的形式来检查掌握程度。在理论教学中要坚持少而精,抓要点,此时,学生学到的知识处于“准会”状态,说不会,又知道一些,说会,又不会用它解决问题。
2、提供简单习题,实施训练刚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在课堂上画图,有些同学始终不愿动手,教师要鼓励,要督促,除让个别同学上黑板做外,可把练习当作小测验,记录平时成绩,这样学生就不会偷懒。如何使训练切实有效呢?这就要求教师提供的习题能体现知识要点、难点、易出错点等。例如,在学习点的透视的画法时,让学生练习点在基面、点在画面、点在画面前、点在画面后、点的高度等。这个过程强调了实用技能的获取途径只有一条,这就是反复练习、苦练和精练。通过练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3、提供“技能训练任务书”,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这是学生能动性发挥的关键。因为完成任务的是学生,教师的作用只是指导。这个制图实践的过程既是学习过程,又是工作过程。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会综合表现出来。学习方法、工作态度、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就每一个项目任务
来说,都有质量评定标准,告诉学生完成任务不能仅仅达到及格,而要鼓励学生“创造优良工程”,鼓励但不强求。如学生甲是优秀,学生乙是良好,学生丙是不及格等,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就此结束,而要在向学生反馈这些评价信息时,鼓励学生针对同一技能训练项目做第二、第三遍,甚至更多。告诉同学,相信自己后一次会比前一次做的更好,并且关键是老师会把几次成绩当中的最佳成绩作为这次技能训练项目的成绩(称之为单项记优)。假如学生丙第二遍的成绩提升为及格,第三遍的成绩提升为良好,第四遍的成绩提升为优秀,那么学生丙在这次技能项目训练中的最后的成绩也和学生甲一样是优秀。这个过程是任务驱动法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所在。“任务驱动法”的名称也来源于此。它最有效地发挥了 “教师导”、“学生学”作用,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动力。学生在知道了学习成绩的来源与评定方式后,都会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以及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使基础差一些的同学,看到平时一点一滴的努力,都能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学习及技能训练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制图的规范要求,具备了得心应手的绘图技能,体现了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也许,学生丙没有学生甲、乙的基础好,或者,学生丙没有学生甲、乙聪明,但是只要有一个积极奋进的态度,能勤奋、努力、下功夫,学生丙是可以赶上学生甲,超过学生乙的。就是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和竞争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在一次又一次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塌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宝贵精神,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严格要求的良好习惯。这个过程还发挥了控制和调节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整、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能力。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无论学生的起点是高还是低,都能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事实上,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吸收知识的数量更为重要,综合素质的发展比专业技能的掌握更为重要。只有具备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人,才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把握新的挑战机遇。因此,高职教育在突出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注重素质的培养,这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提出的必然要求。由于任务书设置的综合实训项目是绘制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所用的正式图件或图件中的部分内容,学生通过项目训练参与了未来工作中的任务,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年下来,学生也有了几十张不同种类的制图成果,显示了绘图的基本功,也显示了学生的成就和能力,为学生的就业自荐书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材料。也使大部分学生有了自豪感和成就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有学生激动的说,我都不敢相信原来我也可以这样优秀,我要把我画的这些图拿回家让父母看看,他们一定会很高兴。
通过以上步骤,使学生“学得知识”,“练的绘图技能”,“养成良好素质”。
三、任务驱动法的特征
1.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向导”“引导”“指导”上,当代教师的职责决不是仅限于书本的、固定的知识的传授,而要将知识作为活性的培养基,以一种探索精神和灵活的方式,将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素质上。教学效果归根到底是要看学生学到了多少,而不是看教师教给了多少。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始终是学习过程的中心,这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2.完全打破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强调知识只是达到提高技能和素质的必备条件和桥梁。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锻炼自学能力,强调知识运用的综合性。
3.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的过程。力图改变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过程。任务驱动法中,教师只是按教学目标设计了一系列“任务”,至于如何完成,那就是学生的事了。学生带着问题找答案,带着任务去学习,在完成任务地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4.突出技能和素质培养。把素质培养明确地列入教学目标,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要求。
5.考评方法独特。单项记优,多项累加,以能力考核为中心,注重素质,既全面、又真实。学生成绩的确定依据是“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和“任务完成后所获得地成果”。在过程中评价素质,以学习成果为依据评定技能。学生的成绩是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反映。
四、教学效果
1.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以前学生学完制图课,制图能力普遍较差,给代专业课的教师造成好多不便。
任务驱动法使学生提前参与了实际工作,例如在综合训练任务中,绘制《总体规划设计图》、《园林建筑平面(立面)图》、《园林工程剖面图》、《园林建筑透视图》等等,使学生的制图技能真正体现了专业的需要。2000级学生的不及格率是25%,平均成绩只有67分,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考评模式改革后,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了,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提高了。2002级,学生的不及格率下降15%,平均成绩提高到74分,2003级学生,不及格率下降到5%,平均成绩提高到85分。重要的是成绩的内涵不同,前者主要反映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后者则是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反映。
2.减轻了教师劳动强度
过去教师上课,不停地讲,不停地绘图演示,口干舌燥嗓子痛,满身粉末胳膊捆,画了一板又一板,学生在下打哈欠。任务驱动教学法倡导精讲与引导,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减轻了教师的体力劳动强度。
3.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讲的多,学生听不懂,又很被动,自然就没有兴趣,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教师提出引导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决,每堂课都有收获。做得好的当堂表扬,不能完成任务的后进生给以鼓励,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高。
4.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由于课堂上有明确的学习和训练任务,每个学生都必须动脑、动手,不会做的学生以下子就会显示出来,一方面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另一方面,也方便教师个别指导,因人施教。
5.达成了课程教学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即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核心是提高素质。任务驱动法最有效的实现了这个目标。
作者简介:张淑英(1964-),女,副教授,主持省级教学改革试点园林工程专业项目,担任《园林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工作。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