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使用价值的辩证分析论文
使用价值反映了事物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大千世界里各种事物以千姿百态的使用价值为人们所喜爱、所器重,构成了人们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内容,人们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这些事物的使用价值。通常情况下,同一事物蕴含着多种使用价值;同一使用价值又可由多种事物表现出来;同一事物对于不同使用主体可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事物对于同一使用主体在不同使用时间或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又可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等等,形成了使用价值复杂纷繁的变化情况,令许多试图研究和探索其中奥秘的人们望而却步。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最基本形态,劳动价值是建立在使用价值基础之上的另一种价值形态,因此要把价值理论推向自然科学领域,必须首先解决使用价值的统一度量问题,为此必须对使用价值本身进行辩证分析。
一、关于使用价值统一度量可能性的争论
长期以来,人们被使用价值复杂的表现形式所迷惑,看不到它们在深层次上的统一特性或通约性。许多人认为不同形式的使用价值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东西,因而根本不可能进行统一度量。有人甚至声称自己用“逻辑论证的方法”在理论上完全否定了统一度量的可能性。
人们之所以会否定使用价值统一度量的可能性,主要基于如下原因:
1.使用价值主体特性的不确定性。它是指事物对于不同生理、心理和精神素质的使用主体将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事物对于同一使用主体的不同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变化状态也将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主体特性决定了任何事物的使用价值会随着使用者素质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2.使用价值客体特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是指不同品质特性的事物对于使用者将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事物的品质特性是复杂多样的,可以分别用物理的、化学的或数学的方法来描述和度量,如物体的几何尺寸可用“米”来度量,质量可用“千克”来度量,化学能量可用“焦耳”来度量。
3.使用价值介体特性的可变换性。它是指事物对于不同的环境条件将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对于同一环境条件下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区域内也将表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的介体特性的可变换性,使事物的使用价值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
4.主观使用价值与客观使用价值的不同步性。它是指主观使用价值总是或多或少地偏离客观使用价值。主观使用价值是客观使用价值的主观反映反映,其大小受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随着人的欲望、感情和情绪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事实上,使用价值的以上四种特性只能说明使用价值的复杂性,而不能说明使用价值不能进行统一度量。
二、使用价值判断的客观标准
评估事物价值的标准称之为价值判断标准。如果以主体的意识、欲望、感情和情绪等因素作为评估事物价值的标准,称之为主观价值判断标准,它是客观价值标准的主观反映。然而,主观价值判断标准是否受一定客观前提和基础的制约?在主观价值标准后面是否还存在一个决定它们的统一的、科学的、客观的标准系统,即“标准的标准”?这个问题不仅是价值理论也是整个哲学中最困惑的问题之一。目前的价值理论存在三种主要错误倾向:①完全否定价值判断标准的存在;②只承认主观价值判断标准,完全否认客观价值判断标准的存在;③虽然承认客观价值判断标准,但无法找出这个隐秘在深层的“标准的标准”,或不能完整地、准确地认识和掌握它。完全否定价值判断标准的思想是一种价值虚无主义,它把价值现象看作是一种虚拟的东西,没有实实在在的意义,它更看不到价值判断标准的存在。数西方哲学家认为,人们的评价和价值判断标准都超不出主体的意愿和观念,此外并无客观基础。他们甚至通过“逻辑的论证”指出,一切评价标准的前提都是一个“应该怎样”的主观假定,它的终极前提也只能是这样的假定,要想通过指出其客观基础来解决问题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罗素语),从而从根本上否认客观价值判断标准的存在。些学者认为,主观价值判断标准与客观价值判断标准是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区分的。主观价值判断标准实际上只是主体头脑和意识中的“应该”和“想要”;而客观价值判断标准则是主体的现实存在、结构及其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能力,即主体真实的“需要“和“应该”,这个客观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存在决定意识和实践检验思想的方式,决定和制约着主观价值判断标准。然而,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客观价值判断标准,目前的理论界争论甚多:有人认为“主体需要和外部现实是价值判断标准的客观基础”,有人认为“主体的利益是价值判断标准的客观基础”等等。事实证明,上述的“客观标准”并不是最基础的,那么,这个最基础的客观标准,即“标准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根据拙著《统一价值论》的“最大本质力法则”可知:人类主体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本质力,衡量任何事物对于人类主体的价值大小关键要看这一事物对于维持和发展人类主体的本质力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由此得出:
价值判断的客观标准:判断任何事物对于主体价值的客观标准是主体的本质力,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个人劳动能力(即判断事物对于个人的使用价值大小,要看该事物是否有利于维持和发展个人的劳动能力),对于集体来说就是集体生产力,对于社会来说就是社会生产力。
三、使用价值的统一度量
使用价值可分为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两大类,每一类分别针对着不同的人类主体,服务于不同的客观目的,因而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其中,生活资料是服务于个人消费过程的,其使用价值是以个人劳动能力为评价标准;生产资料是服务于集体的生产过程,其使用价值是以集体生产力为客观评价标准。
1、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统一度量。由于拥有生产资料的个人称为“单人集体”,而把它归为集体的范畴,因此“纯粹的个人”只与生活资料相结合,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只针对个人而言,只服务于个人的消费过程,以维持和发展个人的劳动能力。根据《统一价值论》,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首先通过消费过程转化为人的劳动潜能,再在劳动过程转化为劳动价值,构成个人的劳动能力,它对个人劳动能力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劳动潜能的产生数量,即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取决于它在人的消费过程中所转化的劳动潜能。人的劳动潜能可分为四个基本层次或基本类型:温饱类、健康与安全类、自尊与人尊类、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类。其中,温饱类劳动潜能可用标准食物所含的生物化学能来表现,后一类劳动潜能都可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前一类劳动潜能,因此所有类型的劳动潜能均可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温饱类劳动潜能,因此所有类型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均可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标准食物能量。由此得出:
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度量法则: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取决于它的消费对于个人劳动能力的影响程度所等效的标准食物能量。
2、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的统一度量。所有形式的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它本身不会产生增值,在正常情况下,只能以折旧的形式逐渐地、分批地将其使用价值等量转移到生产系统的产品之中。生产系统的产品可能是生产资料,也可能是生活资料,由于任何生产系统的最终目的在于直接或间接地生产更多更好的生活资料,因此任何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最终都会转移到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之中,从而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由此得出:
生产资料使用价值的度量法则: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取决于它在生产过程中以折旧的方式最终所转移的生活资料的使用价值量。
四、使用价值度量的基准尺度
由于生产资料使用价值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而生活资料使用价值又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食物能量,因此食物能量可以成为使用价值的统一尺度。为了提高使用价值度量的精确性和客观性,就必须增强这个统一尺度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确定性,就必须对它进行一系列的严格规定,以确定一个使用价值度量的基准尺度。
在“负熵与价值”一节中提出了“标准有序化能量”的概念,主张采用一种标准化的食物作为有序化能量的基准尺度。由于广义有序化能量(即价值)是以有序化能量为基础的,而使用价值又是价值的基本形态,因此可以采用标准化的食物作为价值或使用价值度量的基准尺度。
1、使用价值度量的基准尺度(食物能量):将特定的产地、品种、耕作方法、贮运方法、等条件规定的大米(或面粉),定义为使用价值度量的基准尺度。
为了提高使用价值度量的方便性、灵活性和适用性,还需对这一基准尺度进行必要的补充。
2、使用价值度量的第二基准尺度(贵金属):由于某些贵重金属(如黄金、白银等)具有较稳定的物理与化学特性、较好的可分割性和易贮运性、较高的使用价值密度等优点,因此可作为使用价值的基准尺度的替代物,即“第二基准尺度”,来弥补基准尺度的不足。
3、使用价值度量的第三基准尺度(货币):符号的流通与运算要比实物的流通与运算方便得多,灵活得多,因此可以选取一个使用价值基准尺度的法定货币符号作为第三基准尺度,来代表使用价值的基准尺度或第二基准尺度,如人民币元、日元、美元等。
4、绝对价值尺度:目前的经济学理论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除了普遍采用法定货币(如人民币元、美元、日元等)和黄金等相对价值尺度以外,还没有确立一个真正的“绝对价值尺度”,这个“绝对价值尺度”必须具有高度的客观性、确定性、稳定性和精确性,既不会随着社会历史时期的变迁而改变,也不会随着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波动而转移,更不会随着各种经济事物的兴衰而动荡。而解决这个问题,是经济学的发展最终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不仅是经济学也是所有社会科学走向自然科学化(即客观化、严谨化和精确化)的必由之路。食物能量、贵金属和货币都不是绝对价值尺度,电能由于具有应用广泛性、生产规模性、高流通性、可转化性、易分配性、可贮存性、价值稳定性等特点,最有希望发展成为绝对价值尺度,经济学界最有希望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世界货币体系——世界元。
五、使用价值的分量
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分析法来探索事物的使用价值,可以更深刻地发现其内部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事物对于另一事物的影响同时存在两个相互矛盾的内部因素,即一些内部因素起促进作用;另一些内部因素又起阻碍作用。根据这一观点,事物在向主体的本质力提供动力的同时,又对主体的本质力产生一定的阻力,或者说主体在接受某些功能服务的同时,还需付出一定的代价,或者需要耗散一定的功能特性。例如,生物为了从食物中获取生物化学能,就必须花费一定的食物能量来维持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等组织与器官的工作。为此,可以把使用价值分解为两个分量: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它们分别用于描述事物内部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对于使用价值的影响程度。
功能价值:事物内部所有积极因素对于主体本质力的影响程度称为功能价值,用Qf来表示。
耗散价值:事物内部所有消极因素对于主体本质力的影响程度称为耗散价值,用Qh来表示。
使用价值:事物的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之差称为该事物的使用价值,用Qu来表示,即
Qu=Qf-Qh(2-25)
使用价值反映了事物对主体本质力的绝对影响量,它已经扣除了本身的负面效应。由于耗散价值可以看作是负值的功能价值,因此使用价值可以看作是所有正负功能价值的代数和。
对使用价值进行分解后,人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些事物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使用价值为零。例如,水分、空气、阳光等自然界的事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但人类在吸收和利用它的过程中需要耗散另一部分功能价值,当事物的耗散价值等于功能价值时,其使用价值就变为零。根据“使用价值的边际效用规律”,事物的功能价值随着主体对它的消费速度的增长而下降,当消费速度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其功能价值趋近于耗散价值,该事物的使用价值就趋于零。由此得出“使用价值零值定理”。
使用价值零值定理:当事物的供给速度或消费速度足够大(即不稀缺)时,该事物的使用价值趋于零。
根据该定理,一些不稀缺的自然资源由于其供给速度和消费速度很大,其使用价值必然为零。另一些稀缺的自然物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是由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挖掘出它的功能价值。例如,人如果没有学会对火的利用,煤炭就不具有功能价值;人如果没有学会对金属的冶炼,铁矿永远也不会具有功能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物提高了功能价值,并使其使用价值突破零的界限,从而诱导人类不断增加开发速度、生产速度和消费速度。但是,随着人类对这些自然物的生产规模和消费速度的不断增长,其边际功能价值又重新回落,并趋近于其耗散价值,从而使其使用价值重新回到零状态。当然,也有一些自然物的使用价值在回到零状态之前就已经消耗怠尽。
参考文献:
①仇德辉著,《统一价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②仇德辉著,《数理情感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第二篇:辩证分析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论证》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论证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如何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论证,提高思辨能力
学习过程:
一、形象感知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1、魏王给了惠施一些大葫芦的种子,结的葫芦极大,可以装五石的容量,可是它的质量不坚固,用来盛水,一拿起就破了,切成两个瓢又太浅,装不了多少东西,因此...[ 观看课件:漫画《惠施的葫芦》]
同样的大葫芦在惠施眼中“大而无用”,在庄子眼中“大而有用”,这是为什么呢?
2、对一分为
二、全面看问题的理解是如何的?
二、诊断病文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分析论述不足之处,并谈谈失误的原因.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长辈们经历了许多磨难,遭受了许多挫折,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而我们少不更事,缺乏处世的经验,所以我们要听取长辈的意见行事,它能教我们把事情做的更好。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人独断专行,导致大事失利,如我们熟悉的马谡。马谡因为刚愎自用,对小心谨慎的王平提出的意见置之不理,以致街亭失守。
当然,我们也应当充满自信,要充分肯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遇事不能一味的寻求他人的帮助,而要放出眼光,运用智慧,认真分析,争取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相信自己是对的,就要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原则,不要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用自己的能力面对困难、挫折,让生命之花永远灿烂的开放。
【解题指导】⑴观点模糊。作者第一段先提出“听取别人意见行事,是很有必要的,它能教我们把事情做的更好。”但是在第二段又提出“我们也应当充满自信,要充分肯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证时不能辩证的分析“听取别人意见与相信自己”的关系,而是平分秋色,不能突出重点。(2)看法片面,说过头话。“听取长辈的意见行事,是很有必要的,它会使自己把事情做的更好”长辈的意见就都是正确的吗?应该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看待长辈的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解读例文
阅读下文思考:辨证思维在这篇文章中是如何运用的?
转折
波尔塔瓦的瑞典兵溃散了。
进攻中途岛的日本航母沉没了。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
于是,我们说,历史出现了转折。转折是一个突破的变化,它可以使政治形势逆转,把大好形势断送,又将艰难困苦变得无限光明,从这个意义上说,转折有对我们不利的,也有对我们有利的。为了趋利避害,我们来探究一下转折的原因吧。
转折的出现是偶然的。战场上,骑兵主将马蹄铁上的一个螺钉脱落或许会让这位主将丧命,进而让他的部队溃败;商场上,一位公司经理在酒店吃饭时或许会听到竞争对手的机密,从而让他找到挤垮对手的绝招;官场上,有人酒后失言或许会得罪上司,于是从青云直上到落魄江湖„„生活中有许多细微的变化会带来巨大的转折,小到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大到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既然如此,我们怎么趋利避害?很简单,“事无巨细,处处留心”可矣﹗心细的人自力争滴水不漏,不犯偶然的错误,也不放过任何一个看似渺茫的机会。小事情往往就促成了大转折﹗
转折出现确实有偶然性,但其中的也包含着某些必然性。就像前面的经理,如果他不是处处留心,随时都在想他的事业,而是来到酒店只知尽情享乐,喝得酩酊大醉,那他就不会有转折。一向粗心的人,不是每次错误都会幸运地逃脱惩罚;言行无暇的人,能避免因为犯错而遭受不幸地转折。波尔塔瓦战役中,瑞典人最初的溃散可能只是因为一个士兵一时胆怯,但是查理十三世带领他的队伍转战荷兰时就已给失败埋下了祸根--疲惫和给养不足;相反,俄国人汲取了前几次战败的教训,改进军队装备和编制。所以,一次看似偶然的失利带来了必然的转折终于让瑞典国势日衰,失去了波罗的海的霸主地位。另外,我们也该看到,中途岛美国的胜利根源于美国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即使没有这次转折,也会有别的转折让日本失败。美国内战的转折点--那个宣言,是民族平等的历史潮流所决定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方针也是总结无数历史经验而得到的。
了解了转折的必然性,我们就该认识到:如若不能防微杜渐、严于律己,即使处境顺利,也会有一次大转折,将我们推入深渊。
谨言慎行,积极汲取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和科技,一个国家一定可以在历史中促成自己命运的转折,促成国势的长盛不衰。
【解析:辩证思维一分为二观点在文中的运用】
【解析】这篇文章辩证思维表现在:全面分析,作者从 “必然性”和“偶然性” 两个方面分析了产生转折的原因;突出重点,结合四个历史事实重点分析论证产生转折的“必然性”,深入的剖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一分为二,作者辩证的看待转折,“转折是一个突破的变化,它可以使政治形势逆转,把大好形势断送,又将艰难困苦变得无限光明,从这个意义上说,转折有对我们不利的,也有对我们有利的。”
这篇文章给我们启示是:辩证的分析就要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分析问题,同时还应该注意不能平分秋色,而应该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小结: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论证,基本方法是:(1)一分为二(2)全面分析(3)突出重点。
四、实战演练
1﹑从以下对象中任选两例,分别写出语意相对的两句话。要求语言优美,有一定的思想意蕴。
梅花、石榴、竹笋、黄牛、灯蛾、瓦、金钱、铁钉、天平、漏斗、流星、风、月亮、气球、秤砣、汽笛、例:直尺褒扬 本身正直,才敢去度量别人;批评总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梅褒扬:每绽放一次,都展现出风骨和气节。批评:过分清高孤傲,终究不能成为春天百花园的一员。
石榴褒扬:敢于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成熟的标志 批评:肚里有点东西,就笑裂了嘴。竹笋褒扬:敢于“冒尖”,才能脱颖而出;批评 :削尖了脑袋往上钻
黄牛褒扬:用默默无言成就了坚韧和踏实批评:过分的忍耐,终究要生活在皮鞭之下。灯蛾褒扬:为追求光明,不惜赴汤蹈火批评:总想把火扑灭,真是不自量力瓦褒扬:手挽手,肩并肩,辛勤地为人们遮风挡雨批评:一生总喜欢爬到高处抛头露面金钱褒扬:金钱是一个化妆师,可以描绘出青春友谊和荣耀。
批评:金钱是刽子手,可以杀掉亲情勤奋和创造。
铁钉 褒扬:把别人地打击,化作自己前进地动力 批评:从不主动进取,因而只能被动挨打。天平褒扬:公正无私的楷模批评:谁多给点儿,就倾向于谁 漏斗褒扬:流过地油水成千上万,从不为自己截留一点一滴
批评:张开贪婪的大口总也没有满足的时候。
流星褒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闪闪发光批评: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必然坠入黑暗的深渊
风褒扬:每一次久旱后的甘霖,都是你辛勤的功劳
批评:万里迷茫的沙尘暴的降临,你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月亮褒扬 : 在人们需要的时候,给大地送来光明批评:借助太阳的光辉来炫耀自己 气球褒扬:你的信念是不断追求圆满批评:被吹得越大,越接近毁灭的边缘 秤砣褒扬:身子虽小,却能压千斤批评:一生就在称量别人,却从不知道自己的重量 汽笛褒扬:用高亢的声音,时刻提醒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
批评:一路只会扯着空嗓子喊叫。
2﹑下面是一段论证“如何对待困难这只拦路虎”的文字,但存在一些问题,请你修改。
在前进的道路上,困难是令人讨厌的拦路虎。当年武松过景阳冈,路遇吊睛笔额虎,武松的办法是将虎打。“武松打虎”给我们的启示是: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碰到困难一筹莫展,找不出解决的方法,因而逃避、退缩。事实上困难是客观存在的,逃不掉也躲不了。武松能躲吗?要不被老虎吃掉,要不将老虎打死,他别无选择。所以我们在碰到困难时,切莫采取逃避的方法,而要向武松学习,迎着困难上。当然,要很好地解决困难,关键还在于要找到解决困难的好方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找到了这把钥匙,任何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修改稿】:在前进的道路上,困难是令人讨厌的拦路虎。要想扫除这只拦路虎,唯一的选择是消灭它。或力克,或智取,关键是要找到恰当的方法。一把钥匙一把锁,找到了钥匙,开锁就不成问题了。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想想,也正是有了这只拦路虎,才激起了我们消灭
它的勇气,才促使我们去努力寻找消灭它的办法。试想,人类社会不正是在克服一个个困难中向前推进的吗?现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正是在解决一个个生产难题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吗?没有困难,就不会出现解决困难的办法,没有困难,就没有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在这个意义上说,这只拦路虎倒还是有功之臣。„„
五、课外练习,拓展延伸
1、奥运火炬传递在西方国家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在法国巴黎站的圣火传递,工作人员不得不被迫熄灭圣火。法国境内出现的这种情况,让海内外华人华侨异常气愤,国内民众甚至通过手机短信、网站论坛、聊天工具等形式自发发起了抵制法国大型连锁超市——家乐福的行为,而且抵制行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针对民众的这一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看待的?
2、上网是中学生当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对此也众说纷纭。请你针对上网的利弊进行分析,写一段简短议论文字,字数不超过300字。
3、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朋友当即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你对上述故事怎样理解,请自选角度,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800字左右。
第三篇:研究生论文和谐社会的辩证分析
和谐社会的辩证分析
摘要: 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着“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出发,重点讨论“和谐”与斗争的哲学关系。从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重点辩证分析了“阶级斗争”的特点、趋势。指出西方一些学者关于“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阶级”观点的误区,危害。古人说:“物极必反”。论证阶级斗争最终必然导致民主与法治。指出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基础是民主与法治。“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与“天赋人权”是东西方价值观的交汇点、共同点。只有用全人类的先进思想与理论指导, 建立民主与法治社会,才能真正做到振兴中华,造福人类。
关键词: 和谐阶级斗争哲学辩证分析民主与法治
20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动荡时期,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暴力革命、独立运动、社会制度的变化、经济建设等。各国人民对此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有的是成功经验,有的是失败教训。应当认真总结经验,以史为鉴, 避免重复犯历史性错误。
一、“和谐”思想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涵
“和谐” 的涵义是协调、温和、和缓、谦和、讲和、媾和、和平、和气,和衷共济,互助合作等。
中国古代的许多大政治家都懂得“和谐”与“人和”的重要,在制定战略与策略时加以考虑和运用,有的取得实效与胜利。
另一方面, 中国帝王的封建专制, 也是世界上最残酷最无人性的制度之一。例如,为争夺皇权,频繁战争, 杀人无数,尸骨如山, 血流成河;宫廷政变频繁,父子相残, 兄弟相煎,家族火拼的事件屡见不鲜;为巩固皇权,杀害功臣、满门抄斩,株灭九族,也是常见的;最残酷的各类刑法,如千刀万刮、活埋、烹等等。这种野蛮的政治与人民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强烈的反差;也极大地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事实说明: 专制制度是万恶之源。这些是应当继续彻底批判和谴责的。
二、“斗争”思想的局限性与无限扩大化的危险性
与“和谐”相对立的观念是冲突、对抗、斗争、战争。当然,在特定时期,人民反抗侵略与压迫的斗争是必要的。即所谓“斗争”哲学。没有斗争就没有人民的胜利。但是,如果不分时间、地点与条件,把“斗争”绝对化,扩大化,时时、处处滥用,制造内部矛盾,就会出现社会长期混乱,甚至长期内战。“物极必反”,回顾国内外的实例很多。
例如,在“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扩大化和“防修反修”的错误观点指导下, “反右运动”打击了50万知识分子,占当时全国知识分子总数的10%。这是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严重打击。“文革”十年**, 群众组织间的争夺战, “乱批乱斗”无辜人士, 一些地方发生武斗, 打死许多无辜百姓;破坏了中华传统文化, 破坏了教育,贻误了几代人;并使国民经济下滑到崩溃的边沿。
三、西方一些学者关于“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观点的误区
1、“阶级斗争”主要与政治制度有关
什么叫“阶级斗争”?在马克思之前已有学者,提出过“阶级斗争的观点”。往往指不同利害群体之间的矛盾激化与冲突。阶级斗争的存在不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状况相联系, 更多的是同政治发展状况(制度、政策、法律)相联系.。例如, 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与许多王朝末年的暴政与政治腐败, 激起全国大规模农民起义.。另一方面,一些开明王朝, 实行改革与仁政, 人民安居乐业, 各阶级、阶层相安无事,经济良好发展,社会和谐;甚至也会出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所谓太平盛世, 这时阶级差别与矛盾大为缓和。滥用“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人为扩大阶级斗争,只能导致社会混乱,不利于社会发展繁荣。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阶级斗争,但不一定都推动历史前进,大多数是改朝换代。
2、企图用“专政”手段去消灭社会阶级与差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主观臆断
“专政”的定义是什么?应该有一科学的界定。有人解释说,“无产阶级专政就是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实际上,往往超过这个界限,而成为打击报复和争权夺利的个人工具。根据历史与实际社会行为来看,“专政”就是非民主非理性的独裁专制行为,往往不受法律、道德与舆论的约束,并伴随强制与暴力。“专制”伴随着“特权”,只能扩大社会差别,或人为制造更大的差别,必然导致腐败与失误。因此,社会实践效果很不好。中国历史上2000多年前,早有记载与谴责,许多权贵与王朝的专政,必然导致特权、腐败;经济危机,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劫富济贫;王朝崩溃,改朝换代。
按马克思的“消灭私有制”(《共产党宣言》,1848年),与“消灭社会阶级与差别” 的主张。中国1956年用合营方式,改造私有工商业;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改造个体农民,所谓“一大二公”;以及1966-1967“文化大革命”。众所周知,社会效果都不好:由于1958年的公社化与大跃进,导致1959-1962年发生全国大饥荒。这期间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人口数量明显减少与停滞;1966-1976年“文革”全国大混乱,使经济、文化、教育滑到崩溃的边沿。全国人民为此付出巨大牺牲和代价。
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时,是位30岁的青年学者,恩格斯28岁。众所周知,20-30多岁的年青人知识与阅历有限,往往看问题偏激,主张极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是,“消灭私有制”、“消灭资本主义”等口号,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消灭私有制”等于剥夺个人财产,有违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公认的传统道德、法律和常理。人们没有财产, 就难以生活。社会也不会养活你(除少数发达国家外)。实践证明根本做不到,只能引起世界大乱;无产阶级与人民,为此也付出巨大牺牲和代价。如上所述,前苏联、东欧及其他类似国家都是不成功的。劫富济贫的“专政”只能造成普遍贫困与饥饿。
实际上,现在俄国、东欧、中国已经放弃与改革了马克思的许多极端主义主张:例如,“阶级斗争”扩大化、“消灭私有制”、“国家垄断一切、指令性计划经济”等错误主张与政策。但在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滞后,致使许多社会问题严重,并损害经济改革的成果。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与法治,并与世界先进民主国家接轨是当务之急。
四、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各种差别与利害矛盾,会导致人们不和谐、冲突。靠“没有正确目标的无休止的斗争”是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
任何阶级的专政都是对其他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灾难。例如,在“文革”期间,有人把“无产阶级专政”解释为“群众专政”,导致任何一派被少数人控制的群众组织都可以用“莫须有”的罪名去杀害无辜的“阶级敌人”。导致滥杀无辜的黑色恐怖泛滥成灾。用“专政”方法,压服一部分人服从另一部分人,是不能持久的。“专政”实际上是一种“以暴易暴”时代的方法,几千年用过来,没有根本解决社会问题。不正确的过火斗争,则越“斗”越贫穷。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稳定发展。
西方国家,从13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个性解放”开始,17世纪1688年英国大宪章运动,19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与独立战争,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等等,这一切都已经稳定地形成了民主自由的世界大潮流。为西方率先成为世界第一批发达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但是,生活在19世纪的一些德国、俄国的社会学者,例如马克思等,却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实际上没有跳出长期专政时代的思维框架,即如列宁说:“与其你专政,不如我专政。”这是最严重的理论错误与思想滞后。
实际上,任何形式的专政都是少数人的独裁,必然伴随特权、偏见与错误,并按照国际惯例“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的客观规律不断下滑,甚至崩溃。
解决各阶层、或阶级的利害冲突,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和平协商,合情合理,互利互惠,民主立法。这就是民主与法治。只有民主与法治才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规律,才能彻底解放生产力,保障社会繁荣与共同富裕,这是一切发达国家获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根据世界发展潮流,现代民主与法治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人民普选议会与政府,并有随时依法罢免权;宪法与法律保证人民行使各项基本人权(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福利等);新闻媒体自由独立;法治独立,并受社会与大众的民主监督。
结论:社会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求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多赢或双赢的局面。具体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和谐社会”这一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的和谐。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人自然、融人社会、融人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之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三是社会分工的和谐。社会分工的和谐包括社会各类人员的比例构成的合理性、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社会效率的增长性和社会地位的公平性等。
“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既是对我国一段时期内社会发展目标的科学设定,同时这一理念的提出还在哲学上有着深刻的意蕴。“和谐社会”理念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条件下的科学阐释。这一理念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和合精神”,批判地吸收了西方分析社会发展的理性主义传统,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的理沦。
第四篇:学会辩证分析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
目标概说:
1、教学目标与要求
引导学生分析病文与典型材料,探究运用辩证分析的有效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分析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2、教学重点
病文的修改;材料的领悟;辩证分析法的灵活运用。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法,准确的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教学创意:
1、实用
本课设计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材料启发,让师生一起归纳写法,并当堂训练,让学生学有所获。
2、时效
教案设计紧贴学生实际,也不乏社会热点的讨论。
3、趣味
材料引用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探究的趣味,避免作文课的枯燥乏味。
4、简洁
课件避免过多的动效、影音,还原语文课堂本色,追求简洁、雅致。
5、自主学习
第一环节的方法由老师概括,二三环节的方法由学生自己总结。实施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步理解“辩证思维”的目的是理性认识事物。
[教师导入]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辨证分析。什么是辨证分析呢?我们从先哲那里获得启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香而不白,雪白而无香,说明事物既有优点,也有不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告诉我们事物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表明事物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则启示我们事物是向前发展的。这些就是辩证分析。
那么,如何对事物作出哲理性的思考呢?根据前人的经验,主要有三种做法: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让我们通过品味鉴别,去感受什么是“辩证分析”。[出示课件1]
二、品味鉴别,锤炼辩证思维能力
1学习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防止说“过头话”
[教师引导]初学写作议论文,容易缺乏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犯说“过头话”的毛病,这是一篇以宽容为话题的学生习作,老师摘抄下了部分内容,请一位女生朗读下面一段话。[出示课件2]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必然要发生一些摩擦:上公共汽车,你踩了我一脚,我就撞你一下;到商场买东西,售货员以冷眼相待,顾客就反唇相讥。这种风气极端有害。究其原因是没有气量,是人们道德水平不高,思想认识很低的表现。中国有句老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大家要记住这句话,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气度大些。
[教师提问]这样的分析合理吗?严密吗?请大家思考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学生发言]“必然要发生摩擦”一句中“必然”一词过于肯定,摩擦在生活中只是偶然现象,可以改为“有时”;“究其原因是没有气量”这句话过于绝对,可以改为“气量狭小了些”;„„
[教师示例][出示课件3]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有时会发生一些摩擦。比如:上公共汽车,你不小心踩了我一脚,我就有意还击你一下;到商场买东西,碰到一位冷眼待人的售货员,你就以牙还牙,反唇相讥。这些现象不好,他破坏了生活的和谐氛围。究其原因,大概是这些人多了些计较,少了些宽容;多了些争执,少了些忍让;多了些怒气,少了些冷静……一句话,修养欠缺了些,度量狭小了些。中国有句老话:“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真希望那些人能记住这句话,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大度一点,宽容一点。
[教师总结]通过修改,文章的观点更加客观真实,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我们在讲道理,作分析时,为了体现自己的观点,有时会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过分的强调,把话说得太肯定,太绝对,这样就成了站不住脚的”过头话”。[写法归纳]为防止说“过头话”,我们可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老师为大家概括的方法是横向联结法。我们作分析时,要横向了解事物的联系,捏拿事物的分寸,把握评论的尺度,从多方寻求解答,就能视通万里,抚四海于一瞬,进而增加认识的广度,获得客观的认识。[出示课件5] [板书]:
症状1: “过头话” 对
策:
横向联结法
捏拿分寸,把握尺度;
多方求解,视通万里。2.学习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防止变“近视眼”
[教师过渡]掌握了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后,我们再来分析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名人逸事总是容易被人们津津乐道,下面为大家展示的是两位大师的故事。请一位女生朗读第一则材料,一位男生朗读第二则材料。大家思考巴尔扎克看人与曹操看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探究案例二[出示课件6]:
有一则关于巴尔扎克的故事,话说一天一位老妇人拿着一本学生的作文本给巴尔扎克看,要他看看这个孩子的作文水平究竟如何?今后的前途又会如何?巴尔扎克看过一个小学生的作文本后,根据这小学生书写迟钝、笨拙,做着了这孩子将来出息不大的结论,但有趣的这位老妇人是巴尔扎克小学时的老师,而这个作文本正是他自己小时候的!
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中,人们说曹操有相人之术,袁绍当时“四世三门,门多故吏,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曹操却说,“色厉胆小,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小利而忘身”的袁绍不会成就大事业。相反他评价当时人单势孤,寄人篱下的刘备“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是真英雄也。结果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开创了蜀汉基业,三分天下有其一,而袁绍在官渡一战中被打得仓惶逃窜,结果真如曹操所料。
[学生讨论后发言] [参考] 伟大的巴尔扎克也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狭隘观点看人。曹操是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人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 [教师小结]巴尔扎克用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结果为后人留下笑柄,曹操能用哲学观点相人,对我们的生活同样有启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论证一个问题时,如果把它看成是绝对不变的,就不可能揭示出它的内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防止变“近视眼”。
[教师提问]刚才老师在第一环节中,对议论时说“过头话”的毛病提出了“横向联系”的对策,并将方法概括为“捏拿分寸,把握尺度;多方求解,视通万里.”现在同学们自己来总结一下,如何应对写作中得“近视眼”的症状。
[学生发言] [写法归纳]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防止变“近视眼”,我们可以运用纵向回顾法。每一个事物都有过去、现在、未来,当碰到问题时,要瞻前顾后,抚今追昔,上下求索,就能思接千载,观古今于须臾,从而增加认识的深度,获得新颖的认识。[出示课件7] [板书]:
症状2: “近视眼” 对
策: 纵向回顾法
瞻前顾后, 抚今追昔;
上下求索,思接千载。[学以致用]请同学们用自己总结的方法指导写作。我来辩辩理:
有不少中老年人感叹,“回顾过去,我们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单纯、听话、有理想,而现在的中学生只讲个性,差远了!”请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为自己辩辩理。[出示课件8]
[教师示例]七八十年代的中学生单纯、听话、有理想,与当时的社会风貌息息相关,因为那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文化的空白和压抑,高考制度的恢复,成千上万的中学生欢欣鼓舞。他渴求拥有知识,回报社会!
面对现实,我们体会到,当今的中学生有见解有个性也是时代的必然,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复杂的信息社会,听话未必能探索新的奥秘、新的世界。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敢于实践又是时代的要求。因为未来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不创新、不探索、不实践就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出示课件9]
3、学会用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防止成“一根筋”[出示课件10] [教师过渡]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可以使我们的目光深邃,用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可以使我们的视野辽阔。老师有一次召开家长会,有一位学生家长向我阐述了她对网络的看法:
在我的眼里,网络就如洪水猛兽,我坚决反对孩子上网。首先,上网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把时间用来玩电脑,那么,孩子用来学习的时间就必然会大大地减少;其次,玩电脑游戏,尤其是长时间地玩,对孩子的视力和健康十分有害,当孩子沉迷在电脑游戏带给他的快乐中时,他的视力也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地衰退,甚至会搭上曾经拥有过的健康身体;再次,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上网就会受它们的影响。一些孩子因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人就逐渐形成孤僻的性格。
请思考:家长的观点全面吗? 我听了家长的看法,感觉颇有道理,可又觉得缺了点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琢磨一下,家长的评论到底缺少了些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又如何向家长解答这个问题呢?
[学生交流] [教师归纳]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正面,又有反面;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既有成绩,又有问题;既有长处,又有短处。不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避免片面性,避免走向极端。所以,在写作时,我们要学会善于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防止成“一根筋”。
[教师提问]现在同学们继续总结,如何应对写作中成“一根筋”的症状。[写法归纳]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 防止成“一根筋”,我们可以运用对立统一法。根据一分为二的观点,两面兼顾,同时要注意事物的两面并非平分秋色,而是有所侧重,有所突出,我们要善于转化,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就能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使议论纵横展开。[出示课件11] [板书] 症状3: “一根筋” 对
策: 对立统一法
一分为二,两面兼顾;
突出重点,坚持转化。
[学以致用][出示课件14]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女生分析名人作广告的优点,男生分析名人作广告的不足,然后吸收对方的观点,得出一个全面的措施:
随着传媒的发展,名人代言广告已经成为商家宣传自身产品的重要手段,小到药物、饮料、糖果,大到家电、汽车、楼盘,名人明星代言,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你是如何看待名人做广告的呢? [优点]名人具有广泛的人气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
名人广告可以打消一些消费者的顾虑,对产品会比较信任;
名人做的公益广告对推动慈善事业大有帮助。[缺点]铺天盖地的名人广告,消费者无法适从;
巨额的广告费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
[措施]商家:要注重宣传,更要紧抓产品质量,以质量取胜;
名人:有职业操守,全面了解产品,拒绝虚假广告;
广告公司:用新奇创意突出产品品质;
国家:提高法律约束力;
消费者:理性消费。
[课堂总结] [出示课件15] 如何使用辩证法分析问题,老师把它编成了几句“四字口诀”,便于同学们记忆:
学习辩证分析
捏拿分寸,把握尺度。
抚今追昔,思接千载。
两面兼顾,突出重点。
日思日睿,高分近矣!
三、教师下水文展示
同学们,人的一生既要历经风雨祸患,又会面临诱惑挑战,什么应该坚持放弃,什么应该倍加珍惜,你们思考过吗?老师也有自己的一番理解:
我的舍得观
小溪舍弃了温润的泉眼,奔向大海,于是它与大海融为一体,不至于被蒸发殆尽。雏鹰舍弃了温暖的巢穴,奔向天空,于是它有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展示搏击长空的壮美。
因为懂得舍弃,所以成就永恒。
伯牙初遇子期,桐木瑶琴,高山流水,何等娟丽。浩浩江水一泻千里琴音,子期懂;绵绵高山悠悠相连的乐章,子期也懂。二人相结成知音。明年,当子期得知知音已逝,悲痛欲绝,挥泪摔琴以谢知音,亦何等悲壮!
古琴弦断琴音绝,伯牙舍弃了自己挚爱的古琴,人们为此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可是就是在瑶琴破裂的回声中,我们却听到了传递友爱的天籁之音。没有舍弃的古琴,哪来千古友谊流芳百世的佳话,没有舍弃的古琴,哪有高山流水真情永存的遐想?
历史长河滚滚奔流,我们从中得到异样的领悟——懂得舍弃,才能拥有至高的境界。
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站在滔滔的汨罗江畔,面对“举世皆浊”的世道,他深深的叹了口气,最后毅然将芝兰香草般的身躯,怀抱石头,投入了滚滚江涛之中。
逝者已去,屈原舍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人们为此感到深深的不解与震撼。可是就在这条吞噬屈原生命的大江之畔,我们却看到了不屈灵魂的闪现。屈原的舍弃换来了“浩浩之白”的人格魅力;屈原的舍弃换来了中华民族赤城之心的传承。
文明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从中得到崭新的解答——勇于舍弃,才能拥有不屈的精神。笼中的鸟儿舍弃笼外的暴风冰雪,却不知要为此忍受牢笼的羁绊,深夜的寂寥。负重的蜗牛舍弃壳外的五彩世界,却为此只能承担笨重的外壳,缓慢的爬行于尺寸之地。
宋江为追求封建正统而背弃兄弟情谊,玛蒂尔德为一夜的虚荣而舍弃原本稳定平静的日子,葛朗台为金钱财富而舍弃了妻女的幸福生活,还有一些人,舍弃了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最后得到的只是暗淡失色的人生。
文学的高峰回响着一个另类的声音——不善舍弃,将失去美好的人生。
于是,我懂了,该舍弃的毫不犹豫的舍弃,要珍惜的义无反顾的珍惜,以清澈的眼睛审视自己,让岁月的车辙碾过额头,留下赞许的痕迹。
四、课堂小结
五彩的世界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也留给我们太多的思索。让我们用真心去体验那份感动,用辩证的眼光智慧去探讨生活的奥秘。
第五篇:利用引言培养能力挖掘引言潜在使用价值论文(定稿)
现在高一年级使用的《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在内容和体例等方面都做了大幅度修改,其最明显的是编写时以章为单元,每章开头有一段引言,主要介绍该章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发展线索。新教材的这一特点,就要求我们对其潜在的使用价值进行挖掘,使学生更便利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的达成度。下面仅以高一年级历史教学为例,谈谈我在教改试验中,利用“引言”培养学生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引言”,培养分析评价能力
新教材上册有四章,一章内容反映了一个历史阶段,通过引言加以概括,给我们展示出体现某个时代特征的历史知识面。引言的这一特点为我们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观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即把具体史实和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和评价,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我在讲第二章第七节日本锁国政策时,先引导学生分析引言,概括出17~18世纪东西方世界的时代特征:当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更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严重地威胁着正在走向衰落的东方封建国家。在作了以上概括后,再把日本的锁国政策放到这个大背景中去分析和评价:日本之所以从17世纪30年代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因为这个时期英法等殖民国家积极在亚洲地区开拓殖民地,这对日本造成极大威胁。为了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的独立,德川幕府陆续发布锁国令,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日本人与海外交往,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严密监视。这种政策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独立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它对西方殖民侵略,采取的是消极自我保护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扼制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维护日本的独立;同时这种消极的防范,又隔断了日本同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日本的落后,成了19世纪中期被动挨打的隐患。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具体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了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观点的基本方法。当学生以后遇到诸如:拿破仑的功过是非、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西方列强对外侵略的正反作用等历史问题时,就会自觉地根据引言反映的时代背景与阶段性特征,对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二、利用“引言”,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引言所列的基本史实是以相互关联状态展现出来的。所谓关联就是把分散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按照一定的指向,进行组合,在举出其要点的基础上形成总体,得出观点,从而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找出引言中史实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从而较为顺利地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例如:学习第一章时,我先让学生阅读引言全文,再让学生列举出:新航路开辟、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等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然后逐一分析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引言的中心内容,即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并进一步指出各历史事件是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角度来说明中心内容的。
这就让那些看似孤立的历史事件在学生心中联结成一个整体,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兴起过程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学习第二章时,我先提示学生注意“17、18世纪世界历史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面发展”这一历史结论,然后让学生阅读引言后概括列出基本史实,再引导学生分析基本史实与历史结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加以概括,这就把观点和史实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依据具体史实,概括出基本观点的能力。学习第三章时,我从指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入手,寻找事实之间联系的纽带,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维也纳会议等形成了维也纳体系;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革命,维也纳体系受到动摇;1848年欧洲革命,维也纳体系最终瓦解。如此归纳使学生对维也纳体系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又如,工业革命——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工业革命——各国通过不同方式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列强侵略扩张——亚洲革命风暴的形成等,都可以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联系,把分散的知识归结成整体。学习第四章时,我让学生阅读引言,再从引言中提炼出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重新瓜分世界及其矛盾、民族民主运动、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第二国际、列宁主义诞生、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等,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归纳概括出三条主要线索: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及国际关系新变化;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③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通过这样反复训练使学生学到了分析归纳和概括的基本方法。当然归纳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视具体问题具体确定。总之,借助于引言体现出的基本史实的关联性,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综合概括能力,确是事半而功倍。
三、利用“引言”,培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引言以基本历史事实为载体,蕴含历史思维方法,支撑历史理论观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基本史实是以直观形态展现出来的,而理论观点和理论方法是以隐性状态存在于基本史实中,是体现在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叙述、分析和评价之中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并挖掘这些隐含的理论观点,帮助学生找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我对第二章引言的部分内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维也纳会议后,……维也纳体系最终瓦解。”说明旧势力的顽固性、新旧势力斗争的长期性和新制度取代旧制度的历史必然性;“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是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反映;“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通过不同方式,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如此逐一细致地分析挖掘,既没有一味注重理论观点而忽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又没有只讲授历史知识而忽视理论观点教学,而是把传授知识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四、利用“引言”,培养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所谓历史知识,应该包括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基本线索和历史发展过程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在引言中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反映出来,这也正是《考试说明》要求的再认、再现的内容。再认、再现就是记忆能力,从记忆方法上分类,它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引言知识结构既可以帮助我们机械记忆,又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因为引言总揽和概括了全章内容,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联系紧密,教师只要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链,并以此为依托进行补充、说明,就可以帮助学生达到机械记忆的效果。我这里着重谈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记忆的几个方法。第一,在讲授某一章具体内容时先结合引言提供的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帮助学生去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本线索,让学生从宏观上去认识历史知识面。第二,在讲授新课时,结合引言,导入新课,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与延续性,掌握历史发展过程。第三,在讲授具体内容时,联系引言的历史结论和历史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历史事件发展的必然性和必然结果,评价
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第四,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时,以引言为纲,对历史知识的六个方面进行系统地、全面地理解。通过这样反复理解,多重刺激,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而且使学生懂得了理解的必要性、复习的重要性和方法的多样性。
总之,引言既然是为理解教材、掌握教材服务的,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引言的潜在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对引言的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的包袱,而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