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利弊辩证分析
关于大学生勤工俭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证分析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大学生勤工俭学这个话题也逐渐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大学生勤工俭学有的是为了挣些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有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也有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在我的身边同样也有很多的同学在勤工俭学,对于这一现象有些人认为这是有利于大学生的发展的,也有些人认为这是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的,每一方都有自己的观点及理由,所以对于大学生勤工俭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进行辩证分析。
二、正面观点及理由
正面观点: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理由如下:第一,大学生勤工俭学有助于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尤其对于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父母作为农民供孩子上学读书很不容易,所以说勤工俭学是一个现实有效的减轻家庭负担的做法。第二,大学生勤工俭学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我们都知道,作为学生的我们基本都是纯消费者,我们的消费资金都是来自于父母亲人,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仅能支付我们的基本生活,我们要想有额外的消费则需要我们自己去获得收入,当然这要在不耽误学习的基础上。第三,大学生勤工俭学有利于提高自身社会生存能力,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学习,甚至有很多人除了学习之外连一些基本生活技能都没有,而我们总有一天要脱离父母走入社会,大学期间打一些工勤工俭学对于提高我们的社会生存能力确实很有帮助。第四,大学生勤工俭学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社会认知,都说社会是个大染缸,学校是个温室,对于长期在温室中成长的大学生来说,猛然来到社会中会极其不适应,那么大学期间的打工经历则有助于大学生提前接触一下不太复杂的社会,这样会使得大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许有人会说严峻的环境下人才会成长得更快,但我们逐步融入社会总是能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第五,在自己完成学业的空闲时间尽早的接触到赚钱,能够体会到赚钱的困难父母的辛苦。当自己明白赚钱的辛苦才会学会勤俭节约。正因为看到社会的艰辛,才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其实这是一种最好的锻炼方式,比起读死书要好得多。
三、反面观点及理由 反面观点: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理由如下:第一,最主要也最明显的就是勤工俭学会占用学习时间,耽误学生的学习,这一点毋庸置疑,无论如何,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纵使是勤工俭学也难免会占用学习时间。第二,大学生勤工俭学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打工只能是短期工,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付出体力劳动,尤其是寒暑假工,多数是进入工厂进行流水线操作,纯体力活儿,而且接触不到太多外界生活,对学生生活能力的提升并不大。第三,大学生勤工俭学并不是一个好策略,也许可以一时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但长远来说,以学习的时间为代价来获取小额收入并不划算,现在你用打工的这些时间进行学习,将来你通过知识获取的报酬一定会比你打工所得到的报酬多得多。第四,对于学生个人而言,过早的以收入做为目标而过早的追逐于名利并不是一件好事,这对一个人的人格塑造严重不利。第五,侵犯权益的事时有发生。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少的特点,欺骗大学生。甚至诱骗走上贩毒、犯罪之路的大有人在。许多大学生吃亏后都无法讨回公道。原劳动部1995年印发的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其劳动不受法律保护。所以说全社会为大学生打工提供方便,是必须的,也是迫切的。第六,正因为我国明确规定,可以不和大学生打工签定劳动合同。有些不法商人利用这一漏洞,来获得免费劳动力,让辛辛苦苦工作许久的大学生得到很少的工资甚至没有工资。第七,大学生勤工俭学很少能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对实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有利方面不大,如果一个研究核能技术的大学生去洗碗,就算洗再久也不会对其将来产生多少的帮助。
四、我的观点及对大学生的建议
我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根据上文中阐述的正反两方面观点的理由,我觉得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因为这些打工经历的锻炼机会很难从别的时间别的地点获取,而且勤工俭学的好处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得到,其则弊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还有一部分弊端是可以避免的。我支持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同时也要给大学生提出一些建议: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打工时间绝对不可以占用太多学习时间,尤其是上课时间,否则会得不偿失。其次,勤工俭学要有选择地进行筛选工作,要尽量选择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或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工作,而提升自己并不仅指个人工作能力,它还包括与人交际的能力,个人的品味、眼光、气质等方面。再者,我们在打工时一定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轻易收到高薪、条件优越等方面的诱惑,防止自己上当受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更要防止自己误入歧途,遗憾终生。最后,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勤工俭学的目的,不能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从而扭曲自己的价值观。
五、我对辩证分析的认识和运用
辩证分析是议论文的一种,是一种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主张的文章,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最终要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一般要求做到:论点鲜明而正确,论据典型而充实,论证严密而辨证。辩证分析首先要简单明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就像上文中观点部分内容,要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其次要有充分而有力的论据进行论证自己的观点,我们说大学生勤工俭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要用实例来证明;最后要严密有条理的进行论证,我们论述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时,要好处与弊端对应着进行阐述,比如勤工俭学时能学到生存知识却也有可能误入歧途等。附:课程学习感受及意见建议
通过一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我接触到了很多以前从或很少未接触道德话题,使我对当今变幻多端的国际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加的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分析当代我国形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不仅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还使得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课程结束以后我也有一些建议要说,我希望教材中能出现更多贴合我们大学生生活的政策形势内容,循序渐进,使我们从自身出发去接触了解世界的政策发展形势。
第二篇:勤工俭学利弊分析
勤工俭学利弊分析
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安排勤工俭学的学生到教学楼、学生宿舍
等更守工作岗位勤工俭学。为了更好的落实和执行这项工作,处领导安排对守卫更守工作岗位进行工作调研,以便充分的分析勤工俭学存在的利弊关系,以科学的管理手段来解决存在的弊病和问题,更好的实现勤工俭学的重要意义。通过一周的时间与宿舍的管理员、更守人员,教学楼的管理人员和更守人员进行工作走访,从中对更守岗位的工作要点和岗位职责及学生从事此岗位工作的利弊因素进行了解掌握。
勤工俭学作为学生资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学生经济
来源问题、锻炼动手能力以及培养自立精神,尽早适应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勤工俭学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丰富了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心身健康,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尤其部分贫困生虽然获得资助与关心,但因为自身经济条件而产生自卑心理,以及由此引发自我认识、自我评估等方面的思想问题。可以让他们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融入集体之中,使他们肯定和欣赏自己,从而解除思想上的负担,形成健全人格。
勤工俭学工作岗位的所在部门,可以通过对勤工俭学学生的岗位
职责和技能进行培训,使其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能力,有待于快速的掌握和提高,通过定期的工作考核或是工作能力考试,来巩固和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强其对工作岗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可以正确的面对自己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学生女宿舍的夜班更守工作,应考虑到女学生在夜间进行防火防盗的例行检查时,因女子胆量小会出现失职的情况。再有,如何避免学生夜间在更守岗位,出现谈恋爱而形成安乐窝的个例情况发生。
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利还是大于弊的,学生只要正确看待勤工俭学不断锻炼自己,提高社会阅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第三篇: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利弊调查及分析
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利弊调查及分析
屠夫
[摘要] 我国大学的勤工俭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现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对大学生完成学业以及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抽取部分大学生作为样本调查他们勤工俭学的对象、目的、途径与方式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利与弊作初步分析。
[关键词]勤工俭学 大学生 调查 利与弊 分析 [正
文]
勤工俭学是目前高校部分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综合能力的一个最常用的途径。由于勤工俭学对学生发展特有的帮助而深受学生的欢迎,在高校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也十分宽阔。凡事都是有利也有弊,勤工俭学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有好的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对象、目的、途径与方式
笔者以问卷和采访的形式调查了**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途径与方式:
1、调查显示,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相对家境差一些的学生,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自觉找兼职维持生活,也有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他们找兼职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丰富阅历。《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郑彩莲《高校“勤工俭学”的现状和前景》文章说:从参与面看,有52%的学生正在参加勤工俭学,其中大一年级的学生占了53%,勤工俭学的即有特困生,也有家境富裕的学生。但在特困生中,中差生、中等生比例偏高,多达64%。
2、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目的如下:(1)有的主要是为了钱(占47%),但为钱的动机却不一,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想减轻家庭负担,或是想过得潇洒一点,或是想弥补自己的“财政赤字”等等。(2)有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力,认识社会,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自立,而“钱 ”是次要的(29%)。被调查者坦诚直言:“勤工俭学使我们早日接触社会,开拓了视野,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如果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是没有意义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学生一般认为,参加勤工俭学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能得到能力的锻炼,但对于具体能够锻炼哪些能力则认识不一。(3)其他目的。有的是为了资助贫困学生或患病者,有人把它看作是丰富课余生活、调节“无聊”生活的一剂良药等等,不一而足。“挣钱”、“早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锻炼能力”是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约占5%)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他们对“勤工俭学”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3、调查表明,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4种:(1)经过学校社团组织与商家洽谈参加勤工俭学,这种情况大约占勤工俭学总人数的26%。在学生宿舍以及学校教学楼等公众场所,时常张贴着学生社团组织介绍聘人参加勤工俭学的海报。(2)通过家教中心的帮助,获得“家教”资格,这种情况约占勤工俭学人数的21%。(3)通过学校勤工助学中心的安排而挣得一份工作。大学勤工助学中心是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组织机构,每年安排了一定数量的贫困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但限于条件,一般其安排的额度有限,不少大学提供的勤工俭学服务还处在初级阶段。(4)通过招聘广告或他人的介绍,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而成为 “打工一族”。随着勤工俭学在大学生中的升温,也让一些人看到了商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针对大学生的中介所,很多个体业主或小企业愿意雇佣心灵手巧的大学生,招聘广告在校园里随处可见。
4、供大学生选择的勤工俭学的方式并不多,调查显示,主要集中在家教、兼职、零工等几种类型:(1)家教。家教可能最适合学生。(2)兼职。大约60%的调查对象对兼职比较感兴趣。选择兼职的原因大概有3个:一是工作比较稳定,有相对较高的报酬;二是较其它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三是为以后到公司谋职作职业准备。(3)零工。零工也不过是发传单、送报纸、去肯德基或麦当劳做服务员等等,对女生来说也可以做模特。但这类打工需要克服低贱的思想观念。
二、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利弊分析
1、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好处
调查发现,社会对大学生勤工俭学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向前推进,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高学历、高文凭不再是毕业后找份好工作的唯一通行证,唯有提高能力、提高素质才是制胜的法宝。
勤工俭学可以给家里减轻一点负担,尤其是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调查表明,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都比较成熟,大多能够体谅家庭负担,想利用勤工俭学等途径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同时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社会、锻炼能力,为以后建功立业做准备。
勤工俭学将不仅帮助大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使他们把握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带来的契机,培养创新意识、凝聚创造能力,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
这些好的影响可大体概括为::(1)绝大多数学生在自己劳动后才认识到赚钱的艰辛,开始体谅父母,同时也开始珍惜来之不易的辛苦钱,学会花钱了,同时增强了责任感。(2)为大学生真正独立积累了自信心和经验,强化了自立意识,增强了自立能力。(3)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他们开始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开始了解公司等用人单位的管理,为以后走进社会奠定了基础,其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通过与各行各业的接触,可以有效提高自己处理人际关系、运用技术、处理信息、适应环境及系统看待事物等方面的能力,无形中达到培养自身综合能力的目的。(4)他们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试着发现自己的价值,以图今后在社会中寻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不断磨砺的过程使就业定位日渐清晰。(5)勤工俭学还培养了他们的时间观念和劳动纪律,改变了一些大学生以往散漫拖拉的毛病,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渐渐养成好习惯、提高自制力,使他们的大学生活过得紧张充实。(6)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人员三类人群的“就业难”问题同时困扰着政府。即便是不断开辟就业岗位,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建立大学生失业登记制度„„都很难在短期内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内因不变,外因的作用难以发挥。现有二元劳动力格局下,大学生丢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摆脱“干部意识”、“白领情节”的诱惑,即转变自身就业观念成为突围“就业难”的不二选择。接受“先就业后择业”观点也成了权宜之计。
2、大学生勤工俭学中存在的问题
(1)岗位有限,可供选择的不多;多为体力活,常和学生本专业不符;
勤工助学是贫困大学生解决生活费的一条重要渠道,不少贫困生就是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获得报酬,解决 生活困难或交纳部分学费。但由于目前我国城镇下岗人员较多,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不少毕业生就业困难不得不从事许多临时性工作等原因,挤占了贫困 生适宜从事勤工助学的岗位,从而增加了勤工助学的困难。其次,勤工助学方式大多还停留在“劳务型”层次,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优势。(2)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求职陷阱;涉世之初的学生稍不注意就会上当受骗。
由于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打工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普遍现象,不少中介公司以此为“契机”,抓住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弱点,明目张胆地进行欺诈活动。
陷阱一:虚假信息。一些不规范的中介机构利用学生急于在假期打工的心理,夸大事实,无中生有,以“急招”的幌子引诱学生前来报名登记。一旦中介费到手,便将登记的学生搁置一边,或找几个关系单位让学生前去“应聘”,其实只是做个样子。这样用不了多 久,大部分学生对通过中介机构找到工作已不再抱有什么希望。
陷阱二:预交押金。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收取不同金额的抵押金,或要求学生将身份证、学 生证作为抵押物。这类骗局通常在招聘广告上称有文秘、打字、公关等比较轻松的岗位,求职者只需交一定的保证金即可上班。但往往是学生交钱后,招聘单位推说 职位暂时已满,要学生回家听消息,接下来便如石沉大海,押金自然也不会退还。
陷阱三:不付报酬。一些学生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用,讲好以月为单位领取工钱,但雇主往往在8月份找个借口拖延一下,而到9月份学校开学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令学生白白辛苦一个假期。
陷阱四:临时苦工。一些学生只是想利用假期临时赚些“零花钱”,因此对所从事工作的内容往往不太计较。而个别企业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平日积攒下一些员工不愿从事的脏活、累活,待假期一到,找一些学生突击完成,然后给一点钱打发了事。
陷阱五:“高薪”招工。有些娱乐场所以高薪来吸引学生从事所谓的“公关”工作,包括陪客人唱歌、喝茶,甚至从事不正当交易。年轻学生在这些场所打工,很容易受骗上当或自己误入歧途。(3)勤工俭学的体制不健全。
勤工俭学出现的时间不长,有的高校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尽管设有勤工俭学中心,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专职老师,往往是由团委或学生处的老师兼管。而目前参加勤工俭学的同学人数又很多,能够真正解决生问题的并不多。体制的不健全和不规范,管理的力度不够,导致勤工俭学发展缓慢。(4)勤工俭学的学生中产生了错误的价值观。
从对笔者身边的卷调查显示,当前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中有80%的同学首要目的是为了赚钱,甚至还有同学认为学习也是为了赚钱,倒不如从现在就开始,因此出现了勤工逃学的现象,导致在考试中几门功课亮红灯,给自己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总结:
造成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思想教育,忽视精神文明,学校在管理上存在着漏洞,管理工作没有深入下去,浮在表面,且对大学生内心世界了解不够,缺乏细致入微的引导和教育;极少数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盲目追求高消费,感情用事,过高估量自己的能力,误入经商等活动中去。所以,目前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现状是复杂的,我们应该提倡和支持大学生力所能及的勤工俭学。坚持以学为主,勤工俭学要为大学生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增长才干服务。
任何一样事物都会弊利相生,但我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它虽然会不可避免地占用你的时间 和精力,却让你从中懂得很多,没有尝过黄连的苦,怎能珍惜蜂蜜的甜?没有经历过勤工俭学的艰辛忙碌,怎会明白时间的宝贵?怎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 作?再者,勤工俭学能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不说,它更重要的是让身在象牙塔里的我们初次与现实社会亲密接触,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让我们了解为人处世之道,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敖晓妍,彭绍荣.高校贫困生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39-41.[2]庄岩,于利,于德华.适应新形式完善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86-87.[3]王民忠,邹华东,狄涛.完善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4,(6):40-41.[4]胡东梅.关于救助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7):60-61.[5]童永炯等.对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统计观察.2004,(6):35.参考文献:
[6]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通知[Z].教材[2007]7号.[7]孙军.推进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9.72.[8]南宫鸿.论大学生“软实力”的培养[M].北京林业大学,2009.6.
第四篇:勤工俭学利弊之我见
勤工俭学利弊之我见
黎明完小 罗太生
四月的春风刮遍了神州大地,在各中小学掀起一股“勤工俭学”之风,这股风在各地刮得很强劲。但“勤工俭学”究竟是利大于弊,还弊大于利?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一直存在争议,一些家长认为,搞这样的活动会分散学生的精力,导致孩子的成绩下降,而另一部分人看来,“勤工俭学”利大于弊,因为“勤工俭学”可以锻炼他们的孩子动力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赞成后一种观点。的确,如今的这一代孩子的生活过多地依赖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很多中小学生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缺乏自我照顾的能力,更别说为父母分担家务,他们一旦离开父母的照顾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而这一切都因为他们缺少锻炼自己的机会,而勤工俭学这项活动就为他们锻炼自己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当然,并不是说勤工俭学就是学生生活自理,而是说,勤工俭学是一种比日常生活自理更高要求的一个行为,若你在勤工俭学中充分而出色地表现自己,我相信你不是一个连生活自理都不会的人,不是吗?因此,勤工俭学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和舞台,把握好这个机会,你就能在这个舞台以及更广阔的生活大舞台上展现你的能力,证明你的实力。
至于“勤工俭学影响学习成绩”这一说法我更是不敢苟同。
现在国家普通推行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地多次表示我们需要的人才不是考高分的机器人,而是具有多种能力的综合性的实践性人才。众所周知,中国的学生在各种国际性的知识竞赛,如奥林匹克等大赛中,通常是大获全胜地囊括金银奖,但真正获得“诺贝尔物理奖、诺贝尔化学奖”的人中又有几个是中国人呢?这样一个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孩子动手能力很差,他们缺少动手的机会,缺少实践动手的空间和时间,他们必须按家长父母的要求,花尽量多的时间在学习上,花更大的精力复习功课,从而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进入重点中学以及进入重点本科,就这样把孩子牢牢地束缚在分数上,被分数绑住了手脚,动手能力差,而勤工俭学则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去接触社会,接触课本以外的知识的机会,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这对他们的学习是有利而无一害的,至于有的家长谈到时间的分配问题,其实正因为勤工俭学需要占去孩子的生活中一部分时间,这就要求他们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休息时间,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即用更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相同甚至更多的知识,这样岂不是很好?
而且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能够使他们意识到父母辛勤供养自己不容易,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勤工俭学,利大于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这样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呢?
第五篇:“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弊”主题辩论赛策划书
活动背景: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很多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出去兼职!
大赛辩题: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
活动目的:本次辩论赛主要为了解同学们对勤工俭学的看法。同时培养发掘辩论人才,提高阅读、写作、视听、演讲和其他能力,团队的组织和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主旨:关注同学们周围的事物,追求进步,锻炼口才,发展自我。
活动时间:3月23日晚18:30—20:00
活动地点:教108
活动对象:会审3班全体同学
活动流程:
1、主席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参赛队伍是正和反两队,辩题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方观点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反方观点是“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
2、由主席介绍评委。
3、正方开始,各个参赛队员依次进行自我介绍。
4、主席介绍比赛程序。
5、主席宣布比赛开始。
6、比赛结束,请评委代表点评本场辩论赛,并评出双方得分。
7、主席宣布辩论赛结束。
8、主席宣布辩论赛结束,欢送评委。
9、清理会场。
活动分工:
1、宣传部通过海报宣传。
2、邀请大二最佳辩手担任评委。
3、布置会场
4、整理相关照片并交给文娱委员。
注意事项:
1、注意会场秩序。
2、保持会场卫生。
活动经费共计:20元
会计系学生会
学习部
10级会审3班
xx年3月20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