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整理大全(小编整理)

时间:2020-12-08 13:4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整理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整理大全》。

第一篇: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整理大全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整理大全

增加内驱力,从思想上重视高二,从心理上强化高二,使战胜高考的这个关键环节过硬起来,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在高二年级的全部解释。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荒无人烟的某山区有频繁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B.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C.地震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相差3倍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

2.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陡坡修筑梯田B.围湖造田C.过度抽取地下水D.内蒙古高原垦殖草原

2002年10月底,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维埃纳火山发生猛烈喷发。两天后,意大利中南部又发生了震级为5.6级的地震及一系列余震,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3——6题:

3.意大利是世界的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这是因为该国位于()

A.阿尔卑斯山的山麓地带B.两大板块交界地带

C.地中海沿岸D.断层构造地带

4.地震虽然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但通过地震波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

A.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及其构造B.推测海底地壳岩石年龄

C.分析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D.了解各种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5.下列地区中,受该火山爆发影响的地区是()

A.巴尔干半岛B.亚平宁半岛C.伊比利业半岛D.索马里半岛

6.这次火山爆发将导致或加剧附近地区的()

A.酸雨B.温室效应C.臭氧空洞D.光化学烟雾

7.当今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主要是由于()

①地壳运动越来越强烈②人口快速增长③经济密集发展④风化作用强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全球台风发生频率,强度的海域分布在()

A.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区B.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

C.西北太平洋海区D.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区

读图,完成9~10题。

①②③④

9.下列气象灾害与其天气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干旱——①B.台风——②C.暴雨洪涝——③D.寒潮——④

10.天气系统②可能形成()

A.北纬20度的洋面上B.赤道洋面上

C.南纬15度的洋面上D.南纬40度的洋面上

12.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A.台风减弱B.台风中心经过C.台风消失D.台风停滞不前

13.当台风逐步接近该地过程中,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14—16题.14.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中南地区D.华东地区

15.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

16.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B.开垦梯田C.增加城市建设D.减少降水

下表是2003年8月某日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据此回答17-18题。

时间气温(℃)气压(百帕)降水(毫米)风速(千米/小时)

12时前后2510021030

18时前后3099050240

24时前后2710041050

17.该日影响该地区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A.低气压、伏旱B.低气压、寒潮

C.高气压、伏旱D.低气压、台风

18.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A.狂风暴雨B.阴雨连绵C.高温晴好D.寒冷少雨

读“2006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9—20题.19.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锋面在附近活动

C.山地抬升偏北风D.受台风登陆影响

20.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在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B.地震C.洪涝灾害D.水土流失

2003年7-8月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历罕见的高温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此回答21~24题。

21.与高温天气相伴的灾害性天气往往是()

A.洪涝灾害B.干旱灾害C.滑坡和泥石流D.蝗灾

22.罕见的高温天气将会影响工业生产,其原因可能有()

①高温使人身体不适,影响生产②拉闸限电,影响生产

③机器易受潮,影响生产④高温带来洪水,厂房被淹影响生产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D.③④

23.在南方受高温煎熬的时段,我国北方很可能出现()

A.寒冷干燥天气B.高温多雨天气

C.干热风天气D.晴朗温暖天气

24.能缓解南方此时高温天气的大气活动有

A.台风B.龙卷风C.海啸D.寒潮

25.从世界范围看,遭受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两个大洲是

A.亚洲、非洲B.亚洲、欧洲C.大洋洲、南美洲D.亚洲、北美洲

26.下列大洲中,热浪、风暴、热带气旋等灾害袭来时,极易席卷全洲的是

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非洲

27.遭受干旱、流行病威胁最为严重的大洲是

A.北美洲B.亚洲C.南美洲D.非洲

28.有关自然灾害损失在时间上的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南亚旱灾严重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涝灾

B.通常情况下,南亚旱灾与我国华北的旱灾在时间上较为吻合C.开普敦暴雨多发,x疆一定多雪灾

D.我国寒潮危害一般在冬季最为明显

读“1954年与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损失对比表”回答29—31题。

29.1998年洪水淹没面积和死亡人数都比1954年少,其主要原因是

A.1998年洪水水位没有1954年的高

B.新建设的许多防洪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C.1998年的降水时间比1954年的短

D.1954年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1998年要大得多

30.1998年的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1954年损失的十几倍,其原因是

A.1954年洪水到来前,政府组织军民对财产进行了及时转移

B.1954年洪水发生的时间比1998年稍晚,农田的农作物已经基本收割

C.1998年长江流域与1954年相比经济迅速发展,资产密度加大

D.1998年洪水主要淹没的是市,而1954年主要淹没的农村

31.关于1998年特大洪水发生的人为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天气预报严重失误,没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②近年来长江上游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③大量的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洪水调控能力减弱④堤岸设计标准过低及工程质量不高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新华网温州2004年8月20电,8月13日凌晨,一场历史罕见特大泥石流灾害袭击了乐清市龙西乡、福溪乡、仙溪镇的9个村庄。据材料回答32~33题。

32.此次泥石流的自然原因

①山体破碎②遭遇强度较大的连续性降水

③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受重力作用下滑④地震诱发所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分布不合理和经济发展过快②人类排放二氧化碳过多,温室效应日趋严重③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34~35题。

34.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

C.计算湖泊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35.对1950年与1998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湖泊蓄水量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围湖造田情况D.预测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全流域大水灾,为准确了解灾害,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据此完成36~38题。

36.要准确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长江水位宜采用

A.人工拍摄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多媒体技术

37.要准确快捷统计测出各地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A.传感器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技术

38.利用遥感技术优于人工探测的优点不包括

A.探测范围大B.受地面限制少C.速度快,周期短D.全球性、连续性

39.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防御干旱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进行人工增雨B.选择耐旱作物,改进耕作制度

C.开采地下水D.增加降水量

40.三峡地区“一三五”水位线下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是

A.防治库区崩塌、滑坡及泥石流B.防治地震

C.防治泥沙沉积D.防止库区蓄水渗漏

二.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40分)

41.2004年7月1日,“蒲公英”号台风在台湾登陆,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影响台湾、福建省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当A点附近风力在12级或以上称_________,它是一种强烈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天气系统经常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__.(3)此时台北吹_________风,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过12小时后,A点移至南平,此时福州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风向是___________

(4)该系统为什么只危害沿海地区?

42.今春以来,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时期所罕见,给华北地区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12分)

(1)我国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春常遭风沙灾害,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地区,形成沙尘天气。

(2)造成北方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很多,除了_____等自然因素以外,人为因素主要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____和____行为,造成___的恶果,在林区________行为,导致地表水减少,风沙天气多发。

(3)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

43.读“我国干旱和洪水灾害分布图”回答:(16分)

(1)我国受洪水灾害影响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_平原、________平原,此外,________流域、________盆地及东北平原也常受到洪涝灾害。

(2)东部沿海地区受风暴潮灾害影响的有______省、______省、______省及江苏南部、上海市。

(3)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是___平原,____平原____流域。

(4)我国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________气候区,其原因是________进退变化,常造成旱、涝灾害。

(5)为了减轻我国旱、涝灾害的损失,要加强对______的治理,其中主要工程有:_____的治理及长江的_____和______。

二.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40分)

41.(1)气旋台风热带气旋(3分)(2)夏秋(1分)

(3)西北狂风暴雨狂风暴雨偏南风(4分)

(4)台风登陆后,由于陆地摩擦力增大,风速降低,势力锐减直至消亡。(4分)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武昌首义

D.义和团运动

2.“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

A.鸦片输入的危害

B.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C.中国边疆的危机

D.中日《马关条约》的后果

3.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活动进行报复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义和团运动

4.)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5.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6.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车上书

打破了清朝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B

百日维新

挽救了民族危亡

C

《定国是诏》颁布

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8.如图为《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导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护国运动的开展和胜利

B.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坚决斗争

C.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

D.袁世凯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

10.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近代化探索

D.伟大的抗日战争

11.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12.“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D.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题号前括号中填写“T”,错误的填写“F”。)

13.《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

14.“上个世纪之交的中国人,前仆后继,犹如混沌中的盘古,抡起巨斧,在努力斩破黑暗,斩出一片光明。而那片光明最终在浙江嘉兴的一条游船上绽放了”这段话中“那片光明”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

()

15.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第18题10分,共20分。

)

16.(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1)请分别写出与图一、图二相关的战争名称。(2分)

(材料三 曾国藩说:“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2)曾国藩的话,表明他决心投身于一场什么运动?材料一、二所示事件与曾国藩从事的运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历史关系?(2分)

17.(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由马星驰创作于1919年2月(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

(1)材料一漫画中“穿和服的人”和“坐在这位身着和服的人身上的人”分别指的是日本、中国北洋政府,联系巴黎和会对华决定,简析漫画反映的主要史实。(2分)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

材料三:如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2)材料二、三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2分)

材料四: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3)材料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90年后的今天中共党员8

000多万,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18.(10分)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2分)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3分)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2分)

【新的征程】

材料五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3分)

第三篇:八年级地理下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八年级地理下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区域划分依据及哪些区域:自然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热带;经济区域,工业区域、经济特区;行政区域。是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西北与北方的分界是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南方与北方的分界是秦岭—淮河,青藏高原是以地势为分界。四大地理区域划分是依据地理环境、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不同,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图5.12和图5.13,了解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及原因。原因:气温和降水的不同,气候的不同。

4。西北地区:地形——高原盆地为主;范围——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形——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天山山脉等;河流——额尔齐斯河(外流河),塔里木河(内流河)。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高寒;主要清洁能源——太阳能;拉萨——日光城。

共同特点,以牧业为主。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山地牧场,细毛羊);青海牧区和青藏牧区(高寒牧场,牦牛、臧绵羊)。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种植业——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绿洲农业----河西走廊、天山山麓;河谷农业---藏南谷地、湟水谷地。

认识省级区域北京的地理位置:19页图6.3,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京城市职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名胜古迹——八达岭长城,天坛,周口猿人洞,颐和园;城市发展方向——为增强国家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香港和澳门:香港区旗——图6.14;港澳的位置——图6.13,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邻近的经济特区是深圳;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澳门的——图6.15,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临近珠海;澳门的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台湾:位置——我国第一大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邻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钓鱼岛的位置——台湾的东北方向;台湾风光——玉山,阿里山;主要农产

品及分布——图6.24;台湾经济类型——“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与祖国大陆的联系紧密;工业中心——省会台北,最大的港口城市高雄。美丽丰饶的宝岛(亚洲天然植物园、海山米仓、东方甜岛、森林之海、东南盐库),樟脑产量世界首位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地形——三山夹两盆;河流——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塔里木河(最长内流河)。气候干旱的原因——远离海洋,周围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与绿洲——活动2;坎儿井的结构和好处。

西气东输:走向——自西向东;起始点——轮南到上海;影响——图6.40。

需要掌握的图:图5.1,图5.4,图5.12,图5.13,图5.14,图5.17,图5.21,图6.3,图6.6,图6.13,,6.14,6.15,图6.22,图6.23,图6.24,图6.31,图6.40.

第四篇: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2009—2010学)

本学期八年级地理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对试题的认识

试题题量、难度适中,题型能体现课改的要求,结合实际,图形类型比较高,注重读图识图知识。试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注重对图形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本份试题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本次科学试题编拟内容能以教学大纲为依据,题量适中,难易适当,考查内容分布全面合理,试题无印刷错误。通过成绩来看,我镇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小学科学的有关知识,能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探索规律。当然也有个别后进生对科学缺乏理解,成绩不够理想。但所有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能力的考查、生活和情感的陶冶。

二、学生答题况分析

(一)、选择题:第15小题错误最多的选择C,不清楚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差异,该题知识点较多,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第2、3、4、5、题考察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情况相对好一些。第21题错得多的原因是审题不清。第27小题,几个选项容易混淆,所以错的也比较多。总的来说,选择题不难,做的不好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强调的不够,而是部分同学掌握的不够扎实。

(二)综合题:第31①小题,学生把台湾山脉写成玉山。32题(5)小题综合性比较强,所以失分较多。与讲课所传授的知识有较大差距,基础知识要是不扎实很易失分。

三、教学建议:

从选择来看,平时要对知识点的讲解要细之再细,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以为很简单的问题不用强调了。从第32小题和34题来看,在教学上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和有关地理概念的讲解,尽可能的把图上所反映的知识点点出来。基础知识的练习不够,欠缺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知识点的教学未落实好,学生理解不够,读图表分析图表的能力培养有待加强,知识迁移及运用能力有待增强。今后的教学中就注意加强地理概念的教学和基础知识的训练。做到精讲精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做到一切知识点都要落实到图上。做到每个人心中都一个地图。同时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变部分同学不重视地理的学习,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第五篇:八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试卷紧扣教材Module1到Module6的教学内容。注重基础,体现灵活运用,难度和区分度恰当无偏题、怪题出现。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突出、覆盖面广;情景设置合理,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题;词汇和语法的测试充分注意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二、成绩分析:

八年级平均分49.1,及格率31.5%,优秀率13.8%,优秀率3.4%.最高分97分,最低分7分。高分学生不多,学困生比较多,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两极分化,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转化提高,对优生加强辅导,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依然任重道远。

三、试卷命题的特点及学生存在的问题

1.听力

较简单但声音较小,第2题与第14题错误率很高。学生在做听力时未认真思考,对于时间的表达也比较生疏。2.单项选择

单项失分较大的是第16题,第18题和第25题。第17题考查疾病的表达方式,第18题考查感官动词的用法,很多学生没掌握这两者。第25题考查情景对话,很多学生不清楚。3.完型填空

第30题和第33题失分较多。第30题考查problem和trouble的用法.第33题考查上下文语境的理解.4.阅读理解

阅读,对于优秀的学生难度不大,容易获得高分。但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挑战很大。5.任务型阅读

比较简单,满分较多。

6、词汇运用。

检查学生单词拼写及运用能力。总体失分较多,学生得满分的很少。该部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方框中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五个单词中有1个需要变化。第56题与第60题失分较多。第二部分根据短文内容和所给的中文提示,写出空白处各单词的正确形式。造成这些题出错的原因可归纳为、(1)学生单词掌握不够,缺乏词汇的灵活运用能力;(2)学生审题不细,不注重前后句提示。虽然经常有听写单词,但许多学生都是临时抱佛脚,没能真正的有意识的记单词,所以平时要加强单词的落实,要遵循学生的记忆规律加强复现,更要灵活运用,词不离句。

7、书面表达。

作文提供了参考词汇,并且这篇写作对于学生来说也很贴近平时的学习,但实际上学生的作文存在很多问题:(1)得满分的学生不多,学生的作文有点大同小异,精彩的句子不多。字数不够;(2)要点不齐;(3)中文式表达;(4)学生作文中的单词拼写或语法小错误较多,但又不能仔细检查出来。(5)少数学生卷面非常不整洁,字迹潦草。

四、学情分析

总的来说,这次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尖子生还没有发挥水平;低分较多,两极分化的距离还没有缩少。通过整体的分析,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中,基本上能领会课堂的要点要求,一些知识点在课堂上反复出现的,掌握得较牢固,但是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与课后的练习有关,说明了部分学生对课后的练习作业不够重视、缺乏主动性,而且,解题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另外,对于一些相关的语法知识和句子的构成,学生的遗忘率也很高。

五、今后的教学措施

我们应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进:

1、立足课本,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背单词,词组,句型的基本功训练。

2、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尤其是后面的一部分英语成绩差和上课经常不听讲的学生,在和学生进一步沟通的同时,加强课堂组织能力。向有经验的老师取经,掌握一定的课堂组织技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提高归纳、辨析判断的能力。在讲课和布置作业的时候尽量做到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4、重点提高听力及阅读与写作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优良率,利用边角时间补充学生的词汇量,词组量。多指导学生进行成篇文章的阅读,训练学生的耐性及阅读的兴趣,多鼓励有一定基础的同学,教会他们一定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乐于学外语,自觉学外语。写作也要在日常的训练中得到提高,老师要在内容,语言与文采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

5、要加强对答题技巧的训练。

下载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整理大全(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整理大全(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农村实验中学 本学期的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进行如下分析: 一、试题分析:120分的卷子包含了18分的填空题,32分的选择题,70分的解答题(其中包括试题难度......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

    中期考试八年级地理模拟考试结束了,考试完成了假期,假期想打开邮箱看看,害怕一个好的假期心情的影响,昨天下午终于没有阻止,打开看看结果,没有想象那么糟糕,一般忘了特殊的两个基......

    七年级上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期中调研测试情况分析学校 外国语学校 (盖章)年级 七 学科 地理 注:分值统计时,将满分值折合成百分制进行统计(折合办法:语、数、英×0.67,史×1.67,政......

    八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门坎初中 本次八年级地理期未考试由市教研室统一命题。 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乐山市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

    2010-2011学年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期中考试检测试卷及答案

    375教育资源网 www.xiexiebang.com 中小学试卷、教案、课件免费下载! 2009-2010学年度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湘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2013年上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政治试卷

    2013年上期期中考试八年级政治试卷 班次姓名考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我们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是: A.建设资金B. 自然环境C.科学技术D. 现代......

    八年级物理上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八年级物理理期中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分析 本次试卷基础性强,题型丰富,题量适中,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难度较高、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潘庄镇中学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物理学科 张文胜 一、 成绩分析 此次期中考试,平均分:44.47,全年级最高分:92.5分,最低分:5分。全年级及格人数:62人,及格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