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设计研究论文
生态园林景观是由植物构建起来的,良好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美化周边环境,为人们制造新鲜空气,提供绿荫,还能够降低噪音,防止水土流失。在建设生态生态园林景观时,合理地进行植物配置,可以提升生态园林景观的整体性,但是,现在仍然存在着很多植物配置的问题。
1植物配置需要体现艺术性,遵循美学原理
每个人的审美是不一样的,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体现出它的艺术审美价值,这就是植物配置要遵循多样统一、协调对比的艺术原则,也就是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在植物配置时需要做到布局合理、疏密有致,利用各种园林建筑,如桥、山石、小品等,让植物在色彩、形态、明暗等各方面有着多样化的对比,相互烘托出协调的艺术表现。在表现艺术性时还需要注意植物自身的文化与环境的融合,如熟知的“岁寒三友”———松、竹、梅,经常会被运用到一些文人雅士的私家园林中。为了体现生态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遵循美学原理,美学原理分为两大类:色彩美原理和形式美原理。生态园林景观要先通过色彩美来引起人的注意,然后再展现出形体、香味和听觉。生态园林景观中的色彩一般以绿色为主,用其它色彩的花、叶、果实进行搭配。色彩具有情绪效应,每种色彩的搭配使用在人的心中会产生不一样的情感。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巧妙运用色彩的情绪效应能够更好地体现生态园林景观的艺术性。一些比较鲜艳的颜色,例如红、橙、黄能够给人一种膨胀、扩展的感觉,具有较高的诱目性,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把红和绿放在一起时虽然非常抢眼,但是不能辨明,使得色彩的明视性较低。另外,色彩的轻重体现在色彩的明亮和暗深,明亮的色彩让人觉得轻松,暗深的色彩让人感觉沉重。色彩更有华丽与朴素之分,色度高和明度高的色彩会有华丽感,而色度、明度低的色彩会让人觉得朴素,通常情况下暖色华丽,冷色则更朴素。根据色彩美的原理,在植物配置时,要进行色相的调和,比如,单一色相、近色相、中差色相以及对比色相,在色彩搭配时要先决定主体的色彩,其余的色彩则被用来衬托主体色,千万不能喧宾夺主。在建设生态园林景观时,遵循造景艺术的基本规律,对比调和、稳定均匀、比例尺度、节奏韵律以及变化统一。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对植物进行各种对比,如体量、方向、色彩、虚实、空间和质地,通过植物间的差异和变化产生对比的效果,能让人感受到兴奋、热烈和奔放。倘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或是一致的地方,能够体现出调和的原则,将这样的植物配置在一起可以产生协调感。在设计生态园林景观时,要将植物按照均衡原则来进行配置,让生态园林景观变得稳定,这样能够达到整体的均衡美感。植物的高低起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观赏角度,可以做到处处有景,能够丰富空间层次,让景观变得绚丽多姿。植物存在着差异和变化,运用这种特点可以表现出多样性,但是在配置植物时还要保持它们的相似性,让人感觉统一简洁。
2关于实用性
实用性就是在进行生态园林景观的建设时,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它需要与绿地功能要求相适应,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了实现绿地的多种功能服务,在植物配置时必须精心地选择、设计和营造,在体现出植物的多样性时,必须服从以及适应绿地的功能要求。在生态园林景观中想要实现植物多样性的最佳方法就是进行多种植物复层结构的群落式种植。但是,如果植物群落将绿地全部占据的话,生态园林景观就会因为缺乏空间的变化变得太过单调,绿地的其它功能,如文化娱乐、大型集体活动等将很难实现。所以,应当以发挥出绿地的功能效益为主,进行科学的设计,合理布局绿化种植。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一些其它的园林艺术一直强调着重要的观念,就是不能满足于纯粹的自然环境或者人工建造物,而要创造两者相结合的艺术形象。植物配置时需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尊重自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考虑到人与自然的接触和交流,在布局时尽量自然、不规则。许多人喜欢在草坪上进行活动和休息,所以,在植物配置时,要选择抗性强的草种,考虑到人们可以方便进入草坪、融入自然,不能用绿篱将草坪和道路分隔开来。如今的植物配置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如缺少草地,一片区域内大面积并密集地栽植地被,让人们缺少游玩和休息的场地;有的人喜欢玩水,但是因为水景周围密集地灌木丛而受到限制;在广场、游玩休息等人流集中的地方,不适宜种夹竹桃以及一些带刺的植物,可以适当种植一些观果植物、药用植物,增加趣味性,在木架上种植一些攀援类植物达到遮荫的效果。实用性除了包括以人为本的原则,还包括了经济性原则。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中等、耐粗放、耐修剪的植物,可以帮助减少资金以及管理的费用。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坚持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植物种植的密度恰当合理。在种植建筑边沿的植物丛落时,需要了解植物经过几年后的生长是否会遮挡视线和光线;会不会因为过密导致通风受到阻碍。在种植时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让植物生长,植物的株间距要适当,尽量多用中等规格的全冠苗木,少用只有树干没有冠幅的大规格苗木。
3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设计的主要形式
3.1生态园林中乔木的设计
在生态园林建设中,乔木的设计主要是采用孤植和对植的方式。
3.2生态园林中灌木植物的设计方式
在生态园林中,灌木具有生长速度比较快的特点,其枝干分支比较多,而且枝叶繁大,能够使植物呈现出丰富的层次。灌木生长后,其颜色比较艳丽,而且在灌木上能够生长出颜色各异的果实,如果能够进行合理的设计,就可以使生态园林展现出层次化的美感。一般乔木是比较高大的,在乔木周围设计灌木,能够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使生态园林中的植物层次感更加明显。在比较空旷的场地,种植大量的灌木,能够使空旷的空间具有整体性的美感。
3.3生态园林中各种花卉的设计
在生态园林中,在对花卉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各类花卉的颜色,从而使生态园林呈现出各种色彩,焕发出生机。在一些比较规则的生态园林中,可以设计花台和花坛等,这样能够将所有品种的花卉集中起来展示给游客,花坛中各类颜色的花卉聚集在一起,能够带给游客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自然景观比较多的生态园林中,可以结合花卉和稀疏的丛植一起种植,这样能够展现出花卉的层次感,通过绿色植物的衬托,能够使花卉的美感突显出来。各种颜色的花卉能够相得益彰,可以将颜色差别比较大的花卉种植在一起,更加能够突出主体。
3.4生态园林中攀援植物的设计
在生态园林中,种植攀援植物,这类植物枝叶茂盛,而且生长速度非常快,所以,在生态园林的亭台楼阁周围都可以种植攀援植物,既能够起到观赏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遮荫的效果。可以在生态园林的小亭子周围种植蔷薇和爬山虎等攀援植物,这样能够遮挡强烈的阳光,而且能够起到良好的审美效果,蔷薇和爬山虎能够给游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4结语
如今,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改善生态环境更是发展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改善生态环境的重点就是建设生态园林景观,环环相扣,这也就意味着植物配置的重要性。为了建设更好的生态园林景观,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当体现出它的艺术性以及实用性,遵循美学原理,遵循以人为本和经济性的原则。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实用性,对于生态园林景观都非常重要,必须经过透彻的理解,才能用适当合理的方法将它们完全体现出来。
第二篇:绿地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搭配1
绿地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搭配原则
不论是何种工程类型,在利用植物进行园林设计时,必须明确各自的设计目的,然后根据需要和实际条件合理选取和组织所需植物。园林设计在取舍植物时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初步设计要考虑不同规格植物的科学搭配。首先要确立大中规格乔木的位置,这是因为植物的配置、特别是大中规格乔木的配置将会对园林设计的整体结构和景观效果产生最大影响。较矮小的植物只是在较大植物所构成的结构中发挥更具人格化的细腻装饰作用。第二,园林设计布局要着眼于植物品种的合理组合。选用落叶植物时,首先考虑其所具有的可变因素,使其通过植物品种的合理搭配产生独特的效果。选用针叶常绿植物时,必须坚持“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同的地方群植以免过于分散。在一个园林设计布局中,落叶植物和针叶常绿植物的使用,应保持一定比例和平衡关系,后者所占的比例应小于前者。也可将两种植物有效组合,使之在视觉上相互补充。
第三,园林设计布局要考虑植物的色彩因素及叶丛类型。叶丛类型可以影响一个园林设计的季节交替关系,以及可观赏性和协调性。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组合与其它观赏性相协调,可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态作用。在处理设计所需要的色彩时,应以中间绿色为主、其它色调为辅。而在一年四季的植物色彩配置方面,要多考虑夏季和冬季的植物色彩,因为这两个季节在一年中占据的时间较长。假如在布局中使用夏季为绿色的植物作为基调,那么绚丽的花色能为一个布局增添活力和兴奋感,同时也能吸引观赏者注意设计的某一重点景致。
第四,园林设计要考虑植物质地条件。在一个理想的园林设计中,粗壮型、中粗型及细小型三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应按比例大小均衡搭配使用。质地条件不满足,园林设计也会显得杂乱无章。
第五,园林设计布局要合理选择植物的种类或确定其名称。在选取和布置乔灌木、花草、竹类等植物时,应有一种普通种类的植物,并以其数量优势而占主导地位,从而确保园林设计布局的统一性。
第三篇:广东园林设计及生态花园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广东园林设计及生态花园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城市园林建设是城市生态和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1]。无论是筑山、理水,还是构物、绿化,在传统的理论和技法上融入生态工程设计的理念十分主要[2]。在地处南亚热带的广东,园林建设的条件得天独厚,认真研讨探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观念上的误区,对于在岭南文化的基本之上,建设独具特点的生态园林工程,有主要的理论和实际利用的双重意义。广东园林建设的现状和条件
1.1 现状
(1)广泛以为“城市土地十分可贵,而绿化的成本高、效益差”;
(2)在不合适建筑的小块零碎地进行“插漏补遗”式的绿化;
(3)在应绿化的处所,用“工匠”程度来进行“绿化”;
(4)建设的城市“广场”多具“低级”园林设计品味;
(5)途径和庭院的绿化树种单调、设计粗糙;
(6)公园的建设重“构物和绿化”,轻“筑山和理水”;
(7)某些处所还处在“见缝插楼”阶段,甚至连“见缝插绿”的阶段尚未达到;
(8)园林建设的经济动力严重不足。
1.2 园林建设的生态基本
广东省地处南亚热带,热量、雨量充分且雨热同季,进行园林设计的条件得天独厚。无论是“筑山”还是“理水”、“构物”还是“绿化”,这里河流密布,水网纵横,山岳起伏,岩石形状怪、类型多,或雕或锉,有许多北方不具备的方便条件。
在园林绿化方面,植物的多样性较北方更有较大的优势。可以用于绿化的植物种类高达数千种,尚有地带性乡土植物数万种作为后备资源,比北方的植物种类多10~100[2-5]。
在植物的栽培方面,由于水热和土壤条件的优胜,绿化植物的成活率高、生长快,生物量和生产力高,生态功效强。
在筛选抗各种城市空气、粉尘、噪音等污染方面,广东省的绿化可供选择的植物种类较多,只是目前并未有多少在这方面下功夫的园林设计计划而已。
1.3 园林建设的经济、社会基本
在广东,园林建设的经济、社会基本较好。岭南人素爱小桥流水,庭园种花,如今富甲一方,在这方面的需求不断看涨,只是缺少准确的领导和典范的示范典范。准确地认识园林建设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
当今,依照传统的美化、装点、怡情、造景的传统园林建设的观念去进行园林设计和建设是存在相当大的误区的,我们必需从更高、更远、更新的“理念”和“思维”来进行园林建设,使之真正地成为现代城市建设必需放在十分主要位置的主要内容之一。
2.1 从“视觉辨认作用和景观后果”来懂得园林建设[3]
城市园林建设确切能够起到“美化、装点、怡情、造景”等等的设计后果,但这还十分不够,应当从城市整体形象的设计高度来进行园林建设,使之成为城市形象的“视觉”代表,彻底贯彻“从在城市建设公园到把全部城市建成公园”的建设理念。
2.2 从“生态效益的发明和生态容量的支持”方面懂得园林建设
城市建设中可以用“筑山”、“理水”、“构物”和“绿化”来调节吝啬候,以缓解城市“热岛“现象。更主要的是,可以进步城市的净化大气、减少污染、防风抗灾、交流氧气、杀菌消毒等等的生态效益,并同时进步城市的生态环境容量。
2.3 从“各种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示”来懂得园林建设
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明,无论是科学文化还是宗教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均占领一席之地。而现代城市建设中,通过园林建筑和园林绿化的设计伎俩把以上几个方面的“文化内涵”充足、奇妙地表达出来的作品尚不多见。相反,设计急躁、建设仓促的作品却比比皆是。
2.4 从“城市生活质量的最直观的指导标记”来懂得园林建设
广州市的城市交通体系“手脚发达,心肌梗塞”十分严重,数年来一直是采用建设立交桥和高架路来解决问题,刚刚通车的“内环路”高架桥,给予广州市民在城市的生存生活感到用四个字来权衡就是“大桥下面”。加上那密密麻麻的“防盗网”,则又有“笼子之中”的感受。
笔者近年来在广州市多次建议,缓解广州市城市交通状态的最基本、最彻底的措施是,通过建设城市绿地的方法下降城市建成区的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以取得最终永久性下降
城市建成区的人口密度的后果。目前,城市建成区的人口密度多在每km25万人以上,最高高达每km213人[3]。如此的人口密度,建设多少立交桥、高架桥都解决不了基天性问题,因为随着生活程度的进步,拥有汽车和对汽车依附性大的人群数量增大,这个被耗资宏大的高架路带来的暂时性“缓解”的后果,将被冲淡或被淹灭。
如果从“城市生活质量的最直观的指导标记”来懂得园林建设,则应当多建设园林绿地,也许这才是控制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的最好措施、缓解交通状态的最基本办法。
2.5 从“减低城市灾祸的人类生存生活的风险”方面来懂得园林建[6]
城市是人类生存风险最高的地域,当然也是人类对付风险的技巧、方式、装备、资金、投入最多的地域。这两者之间在大多数时光内是趋于平衡的,缓和的迹象往往给我们以假象,使我们误以为城市是人类生存最安全的处所。其实不然,在城市之中生活的人们,遭受火灾、水灾、风灾的危险性大大高于生活于人口密度较低的乡村。地震灾祸更为显明,云南丽江的地震和唐山的地震相比,前者比后者逝世亡的人数小得多。因为前者是产生在乡村,而后者产生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据统计,地震中伤亡人数中95%以上是由于建筑物倒塌而造成的。地震中城市的空旷地往往是邻近居民的“救命”之地。
因此,从“减低城市灾祸的人类生存生活的风险”方面来懂得园林建设,将大大加速目前从“见缝插绿”到自动自觉地“计划建绿”甚至“拆屋建绿”的园林建设过程。建设生态花园城市问题
我们须要建设一种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才干使生活环境质量不断稳步地进步,获得经济社会的高速、稳固、健康地连续发展,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城市建设模式从田园城市、园林城市到生态花园城市,从园林设计的角度来看,真正能够使我们统筹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综合最优的城市发展的最佳模式,是用生态园林工程理论树立起来的生态花园城市的发展模式。
3.1 建设“田园城市”
霍华德的著作《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造的和平途径》出版于1898年。那时,英国的舆论界正对“人口不断流入已经过火拥挤的城市,而农村日趋荒芜”的现象觉得不安。霍华德于是就针对农村居民流入大城市的问题提出了他的建设花园城市的建议。他以为可以“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长处同乡村的漂亮和一切福利联合在一起。”霍华德写道:“城市和乡村,应当订婚,并从它们的幸福的结盟中发生新的愿望、新的生活和新的文明。”霍华德以广阔的田园(园林)地带围绕城市,把城市人口限制在3万人左右,所以有人又称他的花园城为“田园城市”。
3.2 建设“山水城市”
钱学森在研讨“城市总体设计”、“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和山水城市”等问题之后,明白
指出:“山水城市的假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联合,是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的联合”。“社会主义中国应建设山水城市”[5]。陈传康以为:“传统的城市计划请求城市建公园供居民和观光客游玩,其实城市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景致精美的公园。到处绿茵如画,建筑作风精美和谐,名胜古迹得到维护,使城市成为一个观光旅游的空间。山水园林城市应是城市计划发展的方向。”
[6]
实际上,无论是“田园城市”还是“山水城市”都应当做到:
(1)应用当代最新的生态科学的定量定性测试及评价手腕和方式评估预测后果;
(2)雪杜绝大气、水、垃圾及其他各种工业、农业、商业等环境污染;
(3)把自然生态体系中无废无污的秘诀“物资的开放式闭合循环”通过园林生态工程的伎俩表达出来。
3.3 建设生态花园城市
在传统的、具有朴实生态思想的“田园”、“山水”城市的基本之上,赋于当代园林生态工程及其他相干学科的最新科学内涵,使生态花园城市建设进入一个以生态经济循环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无废无污、高效协调的现代城市建设的科学模式的崭新天地。我们应当应用园林生态工程的思想领导我们的城市建设。
(1)生态经济物资循环规律给予我们的启发
生态经济物资的开放式闭合循环给我们的仿生学启发是自然生态体系中没有废物。因此,我们的园林生态工程应把那些人为的生态经济循环被割裂的环节(也是发生废物的环节)再人为地把它们用园林生态链工程手腕联结起来,使之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协调[7、8、9]。
(2)准确认识城市绿化的生态经济功效
在城市建设中,绿化只是计划者或建设者插漏补遗的手腕之一。实际上城市绿化体系是城市之“肺”,担当着城市空气生态循环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源的宏大作用。是城市保障人类吐故纳新的空气循环体系中的主要环节。也是生态花园城市的最直观、最显明的标记。
(3)用园林生态循环工程的思想结构生态城市的科学模式
用园林生态循环工程的思想结构生态花园城市,最重要的一条是按生态链关系树立起无废无污的、开放式闭合的各种新型的筑山、理水、构物、绿化的园林生态循环体系。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广东发展研讨院人文社会科学研讨赞助项目(编号 99xa79001),广东省自然学基金项目(编号 974083)和国度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编号 96ajb042)。
参考文献:
[1] 钟晓青.“绿色建筑”系统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建筑学报,1996,2:44~46.[2] 钟晓青.从田园城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
()
第四篇:园林设计与植物配置复习题
园林设计与植物配置复习题
1、什么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2、调查了解本市中哪些绿地是自然式布局、规则式布局或混合式布局?
3、色彩在园林绿地中有哪些作用?
4、园林植物的配置有几种形式?列举你所熟悉适宜孤植和对植的树种各10种,并阐述其
特点。
5、如何按照园林的功能要求选择植物?试举二例。
6、谈谈你对园林规划设计前景的认识。
7、园林艺术是抽象的,如何把抽象的艺术理论运用到实际设计中去?
8、结合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知识,分析某一广场(如世纪广场、火车站广场等)园林植物
配置与造景的优缺点。
9、植物造景艺术性原则包括的内容。
10、植物配置时考虑的因素。
11、简述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配置原则
12、试述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与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不同特点
13、论述居住小区植物造景的特点
14、论述植物配置的生态性原则
15、试述攀缘植物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16、如何理解以师法自然为原则,弘扬中国园林自然景观的理念。
第五篇:园林设计鉴赏论文
班级:自动化071姓名:黄钢学号:07132109
园林设计鉴赏论文
景观,犹如散落在茫茫大千世界的璀璨星辰,装点着人类的环境。它们有的是鬼斧神工的天然生成,有的是精雕细琢的人为创造,焕发出不同的奇光异彩,成为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
园林,顾名思义,首先要有“林”,不仅有林,而且要有花圃、花坛、草坪、草地等。总之包括树木花草在内的绿地布局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它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1.意 境
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园林是自然的一个空间境域,与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
2.相 地
计成在《相地》章的起首一节,归纳了相地的五个方面:1,园基选择不拘朝向,其重点应着眼于造景的有利条件。2,必须在勘察过程中同时展开造景构图的设想。3,必须重视水文和水源的疏理问题,尤其是园林建筑布局必须联系园林理水,建筑才能获得有水面配合的优越性。4,选地也必须考虑建园的目的性。5要十分重视原有大树等的保存和利用。
3.布 局
园林设计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计划确定所建园林的性质、主题、内容,结合选定园址的具体情况,进行总体的立意构思,对构成园林的各种重要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安排,确定它们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园林布局要因地制宜,布局前对建园单位或园主的要求先行了解,对建园基地的情况作详细调查,不仅了解基地自身情况,还要了解四周外围的环境。布局要顺应自然,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加以适当的改造,才能构图得体合宜。园林布局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要不断推陈出新。
4.造 景
通过人工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造作所需要的景观。“景”即境域的风光,也称风景。是由物质的形象、体量、姿态、声音、光线、色彩以至香味等组成的。景是园林的主体,欣赏的对象。自然造化的天然景(野景)是没有经过人力加工的。大地上的江河、湖沼、海
洋、瀑布林泉、高山悬崖、洞壑深渊、古木奇树、斜阳残月、花鸟虫鱼、雾雪霜露等,都是天然景,园林造景时要充分加以利用。
5.借 景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借景是中国园林
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
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我国风景园林设计所创造的园林艺术,以独特、优秀的民族风格自立于世界
民族园林之林。我国拥有丰富无比的古典园林传统,它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技巧,反映了中国人对自我及自然的认识与思考。它用独特的视角去审视不断变化、无比丰富的大千世界,并以独特的方式再现出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别具一格的审美特征。
这种独特性使中国园林能代表东方园林系统长久地屹立于世界园林舞台中,也使它在今天全球化的世界中仍然独树一帜,成为全世界人类共享的文化和现代
景观规划设计发展的源泉。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
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
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
皇家园林以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而江南私家园林中的精
品是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扬州瘦西湖等。
皇家园林一般规模浩大、面积广阔、建设恢宏、金碧辉煌,尽显帝王气派。
皇家园林为了体现皇家的气派所以比私家园林更肃穆,宏大,而私家园林如江南的一些园林则由于受到了文人造园的深刻影响故多了一分清雅,自然,随意。
承德避暑山庄是典型的皇家园林,占地564万平方米,是现存最大的皇家园
林。它依据自然山水而建,在雄浑的山川之中点缀宫殿、轩、榭、寺庙,别具风
格。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范囿和皇家寺庙群。避暑山
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
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优秀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
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宫殿区建于南端,是
皇帝行使极力、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皇帝的陈设品和
生活用品。避暑山庄这座清帝的夏宫,以多种传统手法,营造了120多组建筑,融汇了江南水乡和北方草原的特色,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宫殿
区坐落在避暑山庄南部,东北接平原区和湖区,西北连山区。主体建筑居中,附
属建筑置于两侧,基本均衡对称,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而又加以改造,使自然景观
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使避暑山庄宫殿建筑园林化,又显示出皇家园林的气派。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
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
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
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
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
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份。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三分之一,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
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等。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而西方国家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
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生态设计是直接关系到景观设计成败以及环境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创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景观的有效途径。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了解中国园林,去开发完善中国园林。
参考文献:
《中外园林景观赏析》——王玉晶
《园冶》——计成《中国园林艺术》——安怀起
以及一些网上资料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