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二位教师的先进事迹(5篇)

时间:2020-09-04 17:0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二位教师的先进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二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第一篇: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二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中宣部、教育部9月4日公布第11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你知道他们事迹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二位教师的先进事迹,希望你喜欢。

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二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教师窦桂梅

立足讲台34年,把儿童成长当作最高荣誉,从“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三个超越的探索,到“语文立人”的主题教学的提出,“1+x课程”的整体建构,再到“成志教育”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脚印。她心系全国儿童和教师,通过清华附小互联网学校,向900个贫困县3800个远程教学站输送课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带领团队273位教师,承担国家云课堂346节微课和“同上一堂课”816节电视直播课。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教授张伯礼

张伯礼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开展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开拓了舌象色度学和舌底诊研究方向。20世纪90年代开展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明确了中风病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创立了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机制。自1999年开展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途径和关键技术。21世纪初完成了首个中医药对冠心病二级预防大规模循证研究,建立了中医药循证评价系列方法。开拓中成药二次开发研究领域,促进中药科技内涵和质量提升,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高夯

他坚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理念,提倡“问题驱动+互动研讨”式教学,着眼学生全面、个性、终身发展,为文科生开发《人文数学》课程与教材,并将人文数学课程做成了网络课程,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线,选课人数达2万余人。他带领团队探索实施的教师教育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教育扶贫的新路,创建《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将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高度融合,被全国师范大学广泛应用,多项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孙浩

他扎根乡村教育20年,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做农村娃身边最亲的人,走进留守孩子们的内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他深入研究农村课堂,形成了质朴自然的教学风格,发表多篇教学感悟,20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成为年轻的省级教坛新星。他每年进行公开课讲座10多场,有效带动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他积极响应号召,远赴新疆皮山县开展援疆支教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助力教育脱贫作出了贡献。

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等荣誉。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师魏亚丽

她坚守会计专业教学一线27年,用热情和奉献成就学生职业梦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把职业教育塑造成幸福的教育。她学识扎实、业务能力精湛,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主持完成“3+4”中职本科贯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丰硕育人成果。她注重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次,指导学生3次创造点钞世界纪录。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胡豫

胡豫,男,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教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团队构建涵盖“诊断筛查、患者收治、重症救治、康复管理”的全链条防治网,落实开展核酸检测、改造重症患者定点医院、开建方舱医院。他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科研创新有机融合,培养了大批卓越医学人才。主持建设高校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展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结合临床教学特点,应用于理论课、教学查房及临床技能课等诸多教学环节中,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等荣誉。

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

钟南山,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10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人,呼吸内科学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1],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2],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3-6]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7]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8]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8年8月,在第一届全运会的比赛测验中,钟南山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当时54秒6的400米栏全国纪录 [9]。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10];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2];2020年8月11日,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 [11];9月4日,钟南山入选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 [12]。

钟南山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

海南大学教授张云阁

张云阁,男,汉族,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哲学博士,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负责人,日本杏林大学访问学者,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海南省首批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海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指导专家。

自1985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第一线。先后给本科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给研究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等课程。

先后主持教育部教学改革方法择优推广计划、海南省社科联、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黑龙江省教育厅等各类课题18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编、参编著作、教材7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研究》、《学习与探索》、《理论探讨》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50多篇。

先后荣获教育部2013年度(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第3名);2013年黑龙江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3名);2013年度海南大学(首届)“最受欢迎研究生导师”;2011年海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2年度海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名);2014年度海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名)等荣誉称号。

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肖敏

从事特教24年以来,她秉持“适性而教,以爱育爱”的教育理念,真情付出,潜心育人。在聋生语文等学科教学中,她以心理辅导、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多元表达等方式_沟通障碍,联通无声世界与有声世界。带领团队建设“听障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听障学生手工艺”“残障学生校园游戏”“重度多重障碍儿童送教上门”等系列校本课程,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主动承担对薄弱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教工作,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曾获教育部“特教园丁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何梅

她钟爱幼教事业,以慈母之心架起育人之桥,接送学生过河,为贫困山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2020年7月2日,赫章县发生4.5级地震,她率先冲进教室,采取先避后撤措施,在17秒内让32名孩子安全撤离教室,1分钟内完成全部躲避和撤离工作,确保孩子们在大灾面前安然无恙。她坚持每周开展一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安全主题教育,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每学期开展一次防震演练,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社会树立了正能量的幼儿教师形象。

曾获贵州省教学科研论文奖、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张桂梅

张桂梅,女,满族,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现任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2]丽江华坪桂梅助学会会长 [3]。

先后荣获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精神文明人物、全国十大师德标兵、全国十佳知识女性、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系十七大代表。

2018年9月,荣获最美乡村教师 [4]。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5]。2020年1月10日,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6]。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教师丁海燕

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30余年,任教期间,翻山越岭,到学生家为学生辅导、补课。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给家庭贫困的学生送吃送穿,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丁妈妈”。热心帮助同事,指导年轻教师,深得大家信任。工作之余深入到学生和群众中,利用家访等时机,讲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尽管自己生活拮据,但依然长期义务照料村上的两名孤寡老人,用实际行动书写师者风范,诠释立德树人。

曾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二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第二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

时间:2010-09-19

一、于漪同志

事迹简介:

于漪,女,汉族,81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9年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2009中国教育新闻人物、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于漪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于漪,1929年2月7日出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被首批评为语文特级教师。自从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分配到中学任教,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五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等。历任第七、八、九届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59年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近五十堂公开课被媒体录象、传播,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老师的语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于老师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学生文艺节目剧本。有一位口吃的学生不仅表述困难,而且语文成绩很差。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不仅爱上了语文,而且成为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她班上先后来过4位口吃的学生,在于漪的帮助下,口吃的毛病改掉了,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日后都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当年有一位口吃最严重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外合资公司的外贸代表。很多以后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学生,在回忆当年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于漪老师的寓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成人奠定的基础。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于漪老师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发表的《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感情·求知欲》等几十篇文章,对活跃语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立人为先,教会学生做人 生命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这是于漪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终身追求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她的一生充满了理想色彩,更充满了使命意识。对于漪来说,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一个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她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浇花要浇根, 育人要育心。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信念,使学生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于漪就开始实施德育渗透学科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从当时4个班级的学生共372份抽样问卷结果看,学科加强德育渗透的教学思想性明朗和比较明朗的占86.5%。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同时,她还注重增强学生“做人”的意识,今日学生,明日人才。因此必须从今日做起,提高严格塑造自己的自觉性。学生一进校就向他们灌输“做人”的意识,把“学知识”和“学做人”结合起来,加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当代学生的形象”的系列教育,并千方百计把文字表达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自觉的行动。

于漪对每个学生都满腔热情。1975年,她带了全校一个最乱的年级,当时,“文革”尚未结束,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全年级11个班级,几乎都是乱班,打架、偷窃、倒卖粮票,心理和行为偏差的现象很多,搅得全校52个班级无法上课。年级女老师几乎都哭过,甚至有的学生竟然将男的体育老师的鼻梁骨打断。派出所公安干警几乎天天来。于漪接手后,认为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相信他们会改变的。因此,她坚持说服教育,正面引导。向全年级同学宣讲: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没有知识的人是无法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她每周坚持带领学生学理论,学历史,坚持讲理想、讲信念。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并注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课外兴趣。告诫学生:“光明总会到来。现在抓紧学习,将来国家总需要建设人才。”经过于漪和年级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年级面貌发生根本改变。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有两个班,竟然100%考上了大学,这即使在今天也是罕见的。

数年前,上海市曾开展过“今天怎样做教师”的大讨论,同时举行了“我心目中的老师”征文活动,结果在“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这一栏目里,“于漪”的名字出现次数是最多也是评价最高的。这充分说明了于漪老师铸中华教师之魂的精神感召力。

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让于老师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视点上。她认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追求真善美,教师必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因为今天的学生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更是后天的民族竞争力。于老师深深热爱着我们的祖国,深深的爱着她的事业和她的学生。她教学生学习,更教学生做人,当年的学生,今天的上海市文广集团副总裁、《新民晚报》总编胡劲军后来感慨的说:“于老师当年的教育成为我工作的动力。”2002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金杯得主王运丹大年初一向于老师表示感谢,当年正是于老师给他树立了“国家建设需要人才”的人生目标;今年,她的学生曹中柱因为“敢坐火山口”,顶着压力支持开办平价药房,多次被媒体报道。曹中柱衷心感谢着于老师,他说:“于老师教学生,教得顶好的是教做人。她要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要敢于负责任。”这是她立民族教育之根的生动反映。

三、开拓创新,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于漪老师是一位时代感强、有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的教育家,在某种意义上说,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一直引领着近几十年来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她认为,“时代在前进,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因为教育效果往往是相对滞后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克服浮躁,登高望远,要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指导今天的教育。勤于学习,开拓进取,努力奋进,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是她的追求的目标。为此,她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达到三个“制高点”,做到三个“瞄准”。三个“制高点”就是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始终把培养现代的合格公民放在首位,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战略的高度;要站在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显示民族的志气和自尊,显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威力。做到三个“瞄准”,就是瞄准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努力把今日的学生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之才;瞄准国外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的教育,从严治学,发奋图强,教出水平;瞄准国内、市内兄弟学校的教育经验,博采众长,力求少走弯路,教出特色。

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于漪曾提出两次重要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1978年提出的“教文育人”和1996年倡导的“弘扬人文”的主张,都在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她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有力推动了语文教育由“语言——文字”型教育到“语言——思维”型教育这一划时代转变的实现。面对21世纪信息革命的时代,于漪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为语文教育提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她的“弘扬人文”的主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语文性质观的反思,即丰富和完善了教文育人的思想,又促进了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四、呕心沥血培育新秀,一生奉献不图名利

在于漪老师的心目中,教育是一块圣土。她在这块圣土上以青春的奉献演绎着精彩,以生命的投入创造着美丽,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于漪老师深刻体会到,学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教师队伍的未来希望在青年教师。因此,在学校发展中,她最关心的就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就是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老师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一个个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涌现出了一批象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这当中凝结于漪老师大量心血。

如果要问于老师听过多少位青年教师的课,恐怕她没法说清,但她在每节课后的评课中对教材的分析讲解,对上课教师驾驭课堂的指点是那么清晰、独到与深刻,被青年教师誉为“活的教育学”。

在于老师所带教的本校青年教师中,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可谓“桃李满天下”!

50年代,于漪老师扎着长辫走进了中学任教,她以刻苦的钻研,耕耘在三尺讲台;以求实的坚韧,播撒着智慧的良种。60年代于漪老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文革的风风雨雨中,她始终坚持教育,坚信中国需要教育,教育将成就中国。70年代末,于漪老师以厚实的功底,数以上百次的公开课和论文专著,以她高尚的师德,被首评为语文特级教师。80年代,于漪老师在教学与管理的岗位上,以远见卓识,构筑了学校的人才高地,使学校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90年代以来,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使于漪老师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拉开了帷幕,于老师飞往北京参加了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的审定,作为其中唯一的一位中学教师,她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上海二期课程改革的教材审查中,于老师又是唯一的一名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审到高中三年级的审定专家。

于老师还是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四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她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任,她在华东师大的礼堂里为老师们作“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讲座,也为老师们传授语文教学的“真经”;她不顾年事已高风尘仆仆地赶到江苏、浙江等地讲学,传授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她还是上海市白玉兰的远程教育网客座教师;为云南思茅地区、红河地区、三峡库区、新疆等地老师们讲授她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她对教育的那片赤诚的爱,她走出上海,为全国教育服务。

近些年来,她还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她主编的《现代教师自我发展丛书》(共18本)已经出版;她主编的《现代教师学概论》已经教育部审定,作为全国教师职后进修的材料。她还撰写了《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为人师表要德才兼备》等文章;《于漪文集》六卷本也已正式出版,这在新中国教育史上,是第一位中学教师出版文集。因为她的努力,中国教育发展史宝库中,又多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在上海东方电视台为庆贺于漪从教50周年所拍摄的专题片中,于漪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青春是无价宝,教师要对他们千百倍的珍视,千百倍的关心。”几十年来,于漪老师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共产党员的义务与责任,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让自己的生命和历史的使命结伴同行,在事业的奉献中提升思想、净化感情,她的赤诚之心将激励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辉煌。

二、王生英同志 事迹简介:

王生英,女,汉族,53岁,中共党员,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十七大代表。30年如一日,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一场暴雨冲毁了学校教室,她把孩子们领到家里去上课。为扩大教室,把家里的大豆、小麦等粮食卖了,不顾病残之躯和丈夫一起挖沙、刨石等。爱生如子,倾尽全力帮助家庭贫困学生求学。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优秀党员、河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王生英同志是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小学的一名普通的山村女教师。那里山高坡陡,土薄石厚,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三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默默奉献,大力弘扬着党员教师永恒的师德魅力。在教育工作中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自己对教师的深刻理解、深厚挚爱和无悔追求,是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楷模。中央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她更是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起带头作用。她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洒一腔热血,育一代新人。

王生英先进事迹

一、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是她多年的夙愿

1956年,她出生在卸甲平大队的西平自然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和绝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一样,生活十分清贫。幼时她又遭不幸,一场疾病使她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可生性好强的她,偏偏喜欢上了读书,而在当时,上学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因为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村里的许多孩子因为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一些家庭根本就不让孩子上学,更何况她是一个女娃,还有残疾。她的爹娘疼爱她,也比较开通,积极支持她上学。她深深体会到山区的孩子上学是多么的不易呀!于是她暗地时立下志向,刻苦学习,长大当一名教师,让村里的孩子都能上学,都上得起学。在父母艰难的支撑下,她以顽强的毅力,勤奋刻苦,读完了高中,并在当年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这时候她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她要做一棵“傲岩争春”的青松,扎根在这贫瘠的山区,为山区的孩子、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她的青春和热血。

二、山路崎岖,挡不住她献身教育的脚步

她生活的卸甲平村共有4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大山相隔,就是隔河而望。她教学的第一站是东平自然村。从家到学校,中间隔着一条大河,需要走半个小时的路程。因为她身体残疾,腿脚不便,摔跤是常有的事。每到雨季,山陡路滑,河水暴涨,架在河上的木桥常常被洪水淹没、冲断,往返学校只好从河坝上趟着没膝深的河水过河,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河水冲走。即便是身体健壮的青年人,从这儿过河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初任教师的那几年,满脑子想的都是教学工作,趟水过河从来没有害怕过。经常浑身泥泞地赶到学校,再一身疲惫回到家里。1978年6月,连绵大雨下个不停。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她只好让他们回到自己家里。这时候的她,心里没有了着落,急得团团转,只盼着老天爷赶快把雨停下来,可是雨依然不停地下着。顾不了许多了,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拖着残疾的腿,冒着不停的雨水,踏着泥泞打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到每个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20多天里,不管雨有多大、风有多急,她每天坚持跑遍全村,决不落下一个孩子。因路滑摔倒过多少次,她已经记不清了。乡亲们每当看到她这个样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疼地拉住她的手一股劲地掉眼泪。每当这时候,她常常想起她的老师送给她的两句赠言:学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做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心里便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三十年的教学生活,她二十年以校为家,从来没有误过学生一节课。初任老师的头几年,她都是在涉河中度过的。为了给程度差的学生补课,她常常以校为家,以学生家为校,默默地奉献着一切。多少个夜晚给学生补课回来,在山间小道上跋涉,道路漆黑,没有灯火,经常被摔得鼻青脸肿。但这些没有动摇她的决心,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她竞能在崎岖的山道行走自如了。

三、“有付出,有牺牲,才能换来山区面貌的改变”

这是她对三十年来教学生涯的理解。1986年,她自愿到最偏僻、最艰苦的桃园学校任教。为了改善学校条件,她找来丈夫利用学生放学回家的时间,垒好土墩,修整了不平的地面,为孩子们上课解除了后顾之忧。接着又自己花钱,和丈夫修补好教室。丈夫的支持让她感到莫大的幸福的鼓舞,工作到了忘我的程度。每天起早贪黑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经常吃住在学校。长时间的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身体变得消瘦、虚弱,常常晕倒在课堂上。她这种忘我的工作,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着学生也感染着无数的村民。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出来,用一颗丹心育一代新人。

四、再苦不能苦孩子,以家为校十余载

1993年,一场暴雨冲垮了她们赖以学习、生活的的教室,学校坍塌成一片废墟。她和学生们望着那一片瓦砾,伤心地哭了。洪水不仅仅冲走了她们的教室,而且冲走了她们的期望和理想。当时由于山村经济十分困难,学校重建拿不出钱来。怎么办?让孩子们到哪里去上学?村里再也找不出一间能容下几十个学生的房屋。到外村学校去借读?不行!外村学校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去外村上学要途经两条狼路,野狼经常在那里出没,过去曾有过小孩被狼吃掉的事情,非常危险。她便和丈夫商量,决定把孩子们领到家里去上课。家里的房子虽然不宽敞,也很破旧,但总比在野外上课强多了。爱人听了她的话,二话不说,便回家收拾屋子去了。从此,她们家里间、外间,还有门口台阶便成了三个班学生的教室。

孩子们在这样拥挤的环境里上课,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她一心想把自己家的房子改造成大一点的教室。这在当时谈何容易呀!1989年因为爱人生病欠了人家一大笔债,而她当时每月只有70元的工资,怎么办?夫妻俩横下一条心,把家里可卖的大豆、玉米、谷子、小麦全拉出去卖了,盖房的钱还是不够。于是她们又到东姚乡李家厂村付银顺家赊砖瓦。好话说了一箩筐,才谈妥了砖瓦的事。为了解决木材问题,她们把家里的大小树木全刨出来,又到几十里外的安阳县马家乡横岭村姨父家借了椽子和檩条。在建房的日日夜夜里,她和爱人一起挖沙、刨石子、搬砖、和泥,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建成了和孩子们日夜盼望的家庭学校。为了学生们的安全,爱人又想尽办法,给楼梯走廊焊上了栏杆。从此,乡亲们没有了后顾之忧,孩子们有了宽敞的教室。而她和丈夫,因为建房过度劳累累倒了。

在以家为校的日子里,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她们一家人节衣缩食,除了偿还欠下的外债,省下的钱不是给学生购买录音机、磁带,就是给他们添置学习用品。学生们的衣服脏了她给洗;学生们冷了,她给添加衣服、做棉门帘。孩子们就像生活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她就像他们的母亲。山里人都非常诚实,为了报恩,学生和乡亲们常常把家里的米、面、油、鸡蛋送到她家,她把他们的真情留下,把礼物一一退回,因为她办学没有任何所图,图得就是让孩子们好好学习。

在教学上,王生英老师对所教学科有较系统的理论基础。教学坚持六认真、重点突破,难点突出,语言简洁清楚,课堂气氛生动活跃,教学能力强,教学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同时注重素质教育,教学生把知识变为能力,把“寓教于乐”、“循环渐进”、“潜移默化”等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良好。她还积极转化问题学生,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教给他们学习方法,督促他们改变不良习惯,学生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20年以校为家,10年以家为校,虽然普普通通、坎坎坷坷,但她选择了教师这一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并为之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回顾走过的三十年,她虽然没有显赫的功绩,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然而能扎根山村,播种知识,实现她“站三尺讲坛,想千秋伟业,教一班学子,拂两袖清风”的夙愿,而感到无限地满足。回首逝去的三十年,数名学生升入了大学,数十名学生升入了高中,教学成绩多年在全乡名列前茅,数百名有知识、有文化的毕业生在改变着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成绩虽然微不足道,却是她拥有的最大财富。精彩的背后她付出了多少,吃了多少苦,不言而喻。她的这种无私奉献、顽强拼搏、扎根乡野,甘守清贫的精神不正是对科学发展观最好的践行吗?

五、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中央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五十多岁的她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把学习贯彻始终,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头脑时时处于保先状态。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一系列有关论著和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认真记写学习笔记,并结合自身的思想、工作实际,做到边学边思。在认真学习深刻思考后,撰写了两万余字的心得体会。考虑到卸甲平学校尽管校舍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很单调,于是她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三千元钱,购买了学生喜爱的图书,订了《小学生学习报》等报刊,建成了图书阅览室,让孩子们课余时间有了汲取精神营养的场所,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王老师是红旗渠的儿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时刻刻鼓舞着她。她勇于面对山区的贫困、环境的险恶和身体的残疾,顽强地实现着自己“培育名花香天下,造就栋梁建中华”的志向。她用她的亲身经历,三十年的奋斗历程,感人至深的敬业精神和无私无畏的教育情怀为全体教师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用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和优良作风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了实处。真可谓呕心沥血奏华章,一颗丹心育新人。

三、石雪晖同志

事迹简介:

石雪晖,女,汉族,61岁,中共党员,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多年来,先后承担“园艺原理与技术”等9门课程的主讲任务,积极参加教材编写和教学基地建设。攻克了欧亚种葡萄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高产优质栽培的技术难题,手把手地教会了农民高效无公害生产葡萄的新技术,热心为“三农”服务,足迹遍及全省50多个县市,为农民科技致富作出贡献。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湖南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石雪晖先进事迹材料

石雪晖,女,194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34年如一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三农”,作出了突出贡献。

30多年来,她始终把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同热爱学生的真实感情融为一体,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积极帮助和关心青年教师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被广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誉为“事业上的好伙伴,学业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好妈妈。”她先后承担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学生的9门专业课程的主讲任务,近三年来完成教学工作量3538标准学时;培养各类硕士生21人,博士生7人。她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主持或参加各级教改项目5项,获国家、省、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积极组织教师精心安排各个教学环节,负责开设园艺原理与技术重点课程,组织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方案、编写教材讲义、建设实训基地、实施实践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近年来,她在澧县建立了集教学、科研、推广于一体的基地300余亩,分别于2008年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首批产学研合作综合示范基地”和“湖南省优秀教学实习基地”。

她坚持为“三农”服务,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多年来足迹遍及三湘四水,先后多次到桂阳、长沙、宁乡、澧县等50余个县市进行果树生产技术指导,指导农民新建葡萄园30000余亩,指导葡萄果实套袋5000余亩,指导桃源县桃树生产10000余亩,为湖南省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了数以百计的生产技术难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一,一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学生眼中,她是一位严师,事无巨细,言传身教。2005年9月,韩艳婷同学考上了湖南农业大学石雪晖教授的硕士生时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做梦也没想到能师从南方葡萄专家,担忧的是石老师身为专家,诸事缠身,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只怕就不会那么细了,而且从园林专业考到园艺,专业不同,所以基础又比较差。韩艳婷读硕又读博的这5年里,石老师对她的指导和交流很频繁。2009年11月份,石老师为了韩艳婷的博士论文选题,亲自找来有关植物营养方面的博士论文8本、相关书籍10余本,看着她从家里背来的一本本厚厚的书籍。韩艳婷觉得石老师背来的不仅仅是参考书,更是一份厚厚实实的爱。

她对弟子们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时常“敲打”他们。2008年她去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正值两名硕士毕业论文初稿提交的时间,当时她们以为石老师不在,论文就不用大做修改了,没想到过了两天石老师就发来短信:“将完成的论文初稿发到我的信箱里。”在国外,石老师硬是在考察之遐完成了两篇长达70余页论文的修改。从论文结构到语法、甚至连标点符号她也不曾放过,修改的精细程度可想而知。她经常说“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要沉下去。”她经常教诲弟子们要有不怕吃苦、锲而不舍的精神。为了弟子们的学位论文试验,她从选题到试验取材,每一个环节都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她经常对研究生们说:“你们要有奉献精神,要急国家之所急。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 每年她都数次带她的学生下乡到湖南澧县、岳阳、常德、宁乡等地给农民朋友讲课, 帮助农民朋友们解决栽培难题。每到一处,她都会被农民团团围住询问栽培技术问题、栽培建议,她除了告诉农民朋友们怎么操作外还亲自带头下地给大家示范。“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她也从来没有休息过,因为这个时候是葡萄种植的关键时刻,“五一”葡萄开花、“十一”葡萄园要施基肥,而她总是把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知识毫不保留、不计回报地传授给农民朋友。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授、一位深受农民朋友爱戴的专家。

她精彩演绎着自己的教师生涯,用一颗赤诚的心去铺就学生的成材之路,不仅解学生的学业之惑,还全心全意地解她们的思想、生活、人生之惑。她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曹雄军同学的父亲今年上半年因病早逝,过度悲伤的他始终走不出痛苦的阴霭,她看在眼里,疼在心头,想着如果当面劝慰她的学生,可能会加重他的悲痛,不如发短信来抚平学生心头的创伤,当晚忙到十点的石老师戴起眼镜开始发短信。她的学生在深夜收到石老师的短信,读着“雄军,你要振作起来,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做人做事„„”他眼睛朦胧了,让他感动不已。过后感慨的说:“我失去了父亲,是我的不幸,却有着两个母亲,而我又是幸运的。”

在学生做试验的时候,难免会遭受一些有毒气体和有毒试剂的侵害,她不厌其烦的提醒我们,当心身体,注意操作规程,小心防范。她经常对弟子们说:“在我眼里,你们永远是我的孩子。”

1998~2001年园艺系承担了由山东农业大学主持的“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全国教改项目的研究,石雪晖教授是该课题的研究人员之一,在研究期间,她组织几位教师精心安排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为了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强化操作技能的培养,结合课程的教学,采取了许多教学改革上的具体措施来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教学实习基地划片分区,责任到人,根据园艺作物的生长规律,安排学生参加田间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并由教师采取经常性的现场示范、提问、技术要领的现场考核等措施,让学生掌握果树栽培与管理的技术。该项目于2001年12月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她主持的湖南农业大学“果树学科产、学、研结合的研究”项目,组织课题组成员与社会、产业生产部门密切合作,双向参与,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训、信息和人才交流、资源互用共享多方面、多形式的合作教育。近年来在湖南省澧县建设了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基地300余亩,为培养人才、农民快速步入“小康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组织2003、2004、2005级园艺专业学生到湖南省果茶良种示范场、澧县、吉首等地进行生产实习,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生产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该项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社交能力、综合能力和操作技能,明显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二,治学严谨,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敢为人先,是一名突出的科研工作者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种叫着“提子”的进口水果走俏中国市场,每公斤卖到三四十元。市民,在赞誉,这东西太好吃了!商人,在盘算,这东西太好卖了!她,在思索,不能再靠“进口”了!这种“提子”就是欧亚种葡萄,以前在我国只有新疆等地可以种植。在当时,业内一直认为:“南方是欧美杂种葡萄种植的非适宜区,更是欧亚种葡萄种植的禁区”。在南方真的不能种植欧亚种葡萄吗?她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艰苦的求索!

首先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分析了欧亚种葡萄国内外主栽区的温度、光照、土壤等栽培条件,得出“南方高温高湿,导致葡萄多病是限制欧亚种葡萄种植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她创新性的建立了欧亚种葡萄的避雨栽培模式。为了增加品种花色,她开展了大量的品种引进工作,三年里共引入240多个品种,选育出了20多个适宜南方栽培的品种,有早中晚熟的、有核无核的、不同香味的、不同果形与颜色的。欧亚种葡萄可以在南方栽培了,但在生产中出现了果实难着色、品质难保证、产量大小年等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她先后研究出了葡萄套袋、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疏花疏果等10大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措施。她艰苦奋斗、孜孜不倦、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事迹沥沥在目。为了引进新品种,她不远千里,时常坐十多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去找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求援请教;为了弄清每个新品种的特性,掌握第一手资料,她时常是天刚亮就到了葡萄园,天黑了才回家,从无间断的记载着每个品种的生长势、开花结果特性、抗病性等,直到对每个品种的特性都很熟悉为止。从建园、搭架、盖膜、修剪、施肥、打药到除草、翻土,从试验设计、实施到结果的分析,事无巨细,她事必躬亲,就连体力劳动也是如此,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

她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她主持的科研项目“丘岗山地果树良种基地建设与柰李速生丰产技术研究”于199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柑桔、葡萄、草莓抗逆性生理机制研究”和“草莓引种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分别于1999年、2000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葡萄引种及高效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研究”于200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观音桃新品种选育”于2003年获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选育出桃新品种1个(观音桃),葡萄新品种8个(红地球、美人指、红宝石无核、高妻、维多利亚、夏黑无核、户太8号、比昂扣),柑桔新品种一个(泸红)。经多年的潜心研究,攻克了欧亚种葡萄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高效无公害栽培的技术难题,实现了高产、优质、定植后的第二年亩产纯利过万元的高效无公害栽培,应用前景广阔,居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完成了“刺葡萄酒系列产品研发”和“葡萄熟期调控技术与机理研究”的省级成果鉴定,两项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她注重学术理论研究,2006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58篇,主编或参编专著7部,主编和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2部。

第三,淡泊名利,不图索取,无私奉献,是一名带领农民科技致富的引路人

她情系“三农”,足迹遍布全省50多个县市,指导农民新建葡萄园3万余亩,指导葡萄果实套袋5000余亩,指导桃源县桃树生产1万余亩,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了数以百计的生产技术难题;她深入农村、深入农户,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把研发农村急需的实用技术作为自己的最大追求和神圣职责,把用科学技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最大幸福和无尚荣光,使成千上万的农民朋友依靠科学技术脱贫致富,成了农民和基层干部心中的“财神爷”,但她从不收受农民和基层干部的任何报酬,多次将获益农民寄来的酬金退给农民,一以贯之地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007年4月至今,她一直在宁乡县金州乡关山村担任科技特派员,重点指导当地农民栽培200余亩葡萄,让农民真正尝到了种葡萄的甜头,2010年春又新扩葡萄面积550亩。

平时她随身所带的手机里面存满了农民的号码。农民遇到紧急情况,一个电话打来,她就风尘仆仆赶去解决问题。她的手机既是咨询热线,又是答疑的短信平台。农民称她为“湖南果树110”。

2007年7月下旬,澧县几个种植葡萄的乡镇出现险情,即将成熟的葡萄大面积烂果,而离丰收只有二十多天了。她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刻赶到澧县,查看了所有有问题的葡萄园,七月酷暑,葡萄园的温度高达38~40℃,她的衣服湿透了!经过仔细观察后,认为是果实结得太多,产量过高,营养跟不上,指导农民马上疏果,增施适量肥料。经过疏果、施肥后,葡萄串像喝饱吃足的婴儿一样,憋着劲长,晶莹透亮,煞是喜人。

她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是教书育人的真正标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者的优秀代表,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典范,是广大科技人员和人民教师学习的楷模。她的事迹先后在光明日报、湖南日报、科技日报、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红网等媒体上进行广泛而全面的报道(共有相关报道20余篇),2008年10月30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心为农民的好教授石雪晖”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原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宣传部:看了光明日报《一心为农民的好教授石雪晖》的报道,深为石教授矢志不渝以科技服务三农的实际所感动。石教授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典型,要学习、宣传好石雪晖教授的先进事迹,发现和树立更多富民强省的先进典型。”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蒋建国同志于2006年9月15日作出重要批示:“建议将石雪晖教授纳入宣传之列,以后视情况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做大。”2006年9月20日,甘霖副省长批示:“石雪晖教授是我大学时的任课老师。她几十年如一日,执着于培养人才,推广致富技术,情系‘三农’,贡献很大。为人做事堪称楷模,令人敬仰,也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拥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湖南进程中值得特别推介的先进典型。”广大科技工作者、教师、学生、农民纷纷在光明网、红网留言,盛赞石雪晖教授心系“三农”、服务社会、甘为人梯的高贵品质。2007年3月7日,有网友在《红网》发贴:市场经济人人都在追求经济利益,但她却30年如一日无私奉献“三农”,为农民科技致富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她用最不市场的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社会创造财富。她是农民的贴心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光辉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她教学、科研成绩突出。曾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1990、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199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8年被评为湖南省教育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0年被评为湖南农业大学师德标兵;2004年2月被国家农业部评为2003年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先进工作者,同年3月被长沙市妇联授予优秀“三八”红旗手称号;2005年11月被国家宣传部、人事部、教育部等14个部委评为全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湖南农业大学教师之星,同年被评为首届湖南省高等院校教学名师;2007年获湖南省人民政府徐特立教育奖、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2008年获湖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2009年获国家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四、任维鼎同志

事迹简介:

任维鼎,男,汉族,40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平武县南坝中学一级教师。从教20年来,严格要求自己,教书育人,甘于奉献。“5•12”地震发生时,他冒着生命危险紧急疏散和抢救师生,而顾不上抢救埋在学校废墟下的女儿。震后,积极投身到灾后复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为恢复重建工作做出了贡献。为帮助学生重建学习、生活的信心,开设心理讲座,召开主题班会等,引导教育学生坚定信念、学会感恩,走出地震的阴霾。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任维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任维鼎同志是平武县南坝中学语文教师,中共党员,全国模范教师。该同志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处处用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起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去年大地震发生以来,该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冒着生命危险紧急疏散和抢救师生,积极投身到灾后复课和重建工作中,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一、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勇救学生,勇挑重担

2008年5月12日中午,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任维鼎同志正在操场上,准备组织本班学生参加下午的体育测试。他立即奔向宿舍楼,与校长和当日联合值日教师呼喊学生逃生,组织学生有序向操场疏散。当任维鼎奔至学校操场和其他几位老师组织好学生后,向教学楼一望,他立即想到,南教学楼三楼供电房还住着班上三位学生!救人要紧!只见他奋不顾身地向废墟冲去。他大声呼喊回应压在废墟下的三位学生,叫他们不要慌,要镇定,老师们一定会救他们出来的。在他的呼救声中,又有几位勇敢的教师和在场的几个群众前去协助。没有工具,他们就用双手刨,找来身边的简易可用器材,几经努力,终于救出三个学生,他们只受了点轻伤。

“平房的废墟中还有两名特岗教师!”不知是谁在呼喊。任维鼎又一次冲入废墟之中,和其他几位教师一起,奋力拨开废墟中的残砖断瓦,争分夺秒地搜救两名女特岗教师。一次次地竭尽全力,终于从废墟中刨出了两位特岗教师,她们得救了。

忙完这三处极险处后,稍有喘息机会的任维鼎似乎才意识到自己的女儿此刻正在南坝小学生死未卜。当他赶到完全倒塌的小学废墟时,女儿已被压在乱砖断板中,他妻子根本无法救出女儿。任维鼎一边呼唤女儿的名字,一边告诉女儿要坚强些,一定会有办法的。在好心人的协助下,他们好不容易才抬走了压在女儿身上的建筑重物。同时,他从废墟中抱出了6名其他被埋的孩子。他的女儿身受重伤,左足严重拉脱,后转入绵阳中心医院,再到重庆潼南医院医治,由于当时失血过多,加之感染,被迫截去四根脚趾。任维鼎平时乐于助人,热心公务,当同事间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他都会鼎力相助,同事们都友好地叫他“鼎哥”。危难之处显身手,发生于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残忍地剥夺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在灾难面前,他挺身而出,奋勇当先,成功地减少了地震的危害。

在清理废墟和复课的日子里,任维鼎同志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他的女儿刚做完第一期手术他就要求回学校上班,学校领导考虑该同志的具体情况,让他多陪陪女儿。他说:“女儿有党的照顾、有医院的照顾,我放心。我是一个党员,我是一个教师,让我回去做点事吧!学生如果离开了课堂,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尽管很多同学身体上没受到伤害,但是他们的心理呢?况且,这正是用人的时候啊!”学校接受了任维鼎同志的请求。于是,刚护送女儿就医不到两周的任维鼎同志又回到了学校。清理废墟,到安置点上课,哪里需要,他就到那里,样样抢着干,事事走在前。

由于他在抗震救灾斗争中表现出色,被国家教育部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二.不辞劳苦,牺牲休息时间,值班巡逻,搬运救灾物资

放暑假了,妻子特别希望任维鼎守护地震中受伤致残的女儿。但是,学校面临着重建的重任,许多工作都需要人手。当学校党支部发出号召,要求党员留校坚持工作时,任维鼎毅然报名参加暑假护校队。

夏日炎炎,人们即使坐着不动,也会流下一身汗水。任维鼎和十几位留校的同志,却要顶着烈日搬运救灾物资和学校从废墟里抢救出来的教学设备。在搬运中,任维鼎跑得最块,扛得最重,从不叫苦叫累。有一次,他的手不小心被划破了,鲜血直流,同志们都劝他休息,他却摇摇头,笑着说:“这点小伤不碍事!”他简单包扎了伤口,继续搬运物资。由于天气恶劣,加上劳动强度大,他身上的皮肤被晒黑了,晒破了,还患上了热伤风。他仍然坚持工作,没有耽搁一天。

白天非常劳碌,晚上,任维鼎还要和同志们轮班巡逻。考虑到他的女儿在家里养伤,学校领导不让他守夜。他说:“有妻子照顾女儿,我很放心她。”在巡逻中,他格外细心,除了查看重点部位,他还要查看离开学校的老师们放在帐篷里的财物。有时,夜里下起暴雨,突发的山洪冲进板房教室。任维鼎冒雨巡查,和老师们打着手电开渠挖沟,用盆子把灌进教室的洪水一点点舀出去。

秋季开学后,由于还没有安装挡网,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学校需要人手在夜间巡逻。任维鼎同志又是第一个报名。白天上课,已经够累了,晚上,他坚持和同志们一道,配合在学校驻勤的警察,巡逻到天明。长期的劳累,使他变瘦了,但是,他照样很乐观,照样精神饱满地工作着。

三.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

任维鼎长期担任班主任,是南坝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并主持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尽管工作量很大,工作头绪多,任维鼎却没有怨言,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项本职工作。

在教学上,任维鼎格外努力。为了教好每一个学生,他注重做好每个教学环节。夜深了,别人都休息后,他还在翻阅资料,细致备课,常常熬红了眼睛。上课时,他特别有激情,每一课都讲得很精彩,即使个别厌学的学生,也喜欢听他的课。他教的两个班级班额大,学生多达一百二十个,作业批改量很大,但是,他照样全批全改。特别是对弱差生,他从不歧视,常常把他们叫到身边,给他们讲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他除了仔细讲课外,还坚持写“下水作文”,给学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板。

任维鼎对学生充满爱心。在班主任工作中,他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用在实践中。他运用民主管理理念,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充满活力。他特别关心地震伤残学生,爱护家庭贫困的学生,在生活上给了他们许多照顾。

在教研工作中,任维鼎带头上示范课,坚持写教研论文,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他利用课外时间,指导文学社的同学读书和写作,并开办了文学讲座。在他的指导下,文学社的许多同学在各级征文活动中获得名次,并得到奖励。

五、吴邵萍同志

事迹简介:

吴邵萍,女,汉族,45岁,中共党员,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特级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27年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主动做好传、帮、带,言传身教,5年中在各地上示范课100多场,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吴邵萍先进事迹材料

吴邵萍,女,1965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学文化程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开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先后担任音乐、语言、科学、美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师、年级组长、业务园长、园长。27年来,她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著成绩。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首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千名岗位教师称号”、“南京市名教师”、“玄武区首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玄武区第二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玄武区第三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她主编了两本书,参与编写了9本书;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2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6篇;参加省以上研讨会获奖论文10篇,其中获全国奖6篇。

一、“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

1、爱孩子赛妈妈。吴邵萍同志就是因为喜欢孩子才选择了教师职业。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孩子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她常说,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1983年,她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班上有一位叫小凯(化名)的小朋友,因年龄小,每天哭着不肯上幼儿园,睡午觉就做恶梦惊醒,她就象慈母一样,每天早上从家长手中热情地抱过孩子转移其注意力,并和他共同游戏增进感情。午睡时抚摸陪伴直至睡着,小凯梦醒时常常大哭,她就长时间地抱着他在园内转悠,为了不让哭声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午睡,她就长时间抱着孩子。尽管胳臂很酸,但她从不厌烦,直到孩子再次入睡。就这样整整过了一个月,小凯终于能愉快地入园了。那时,她班上还有个叫小雯的孩子,说话不清,各项能力明显低于其它儿童,连园领导都认为此幼儿“无可救药”了,而她不灰心,总是充满希望并耐心细致地辅导她,和家长密切联系,采取一致的教育计划,三年后,小雯也达到同龄幼儿的水平。

2、爱园胜爱家。27年来,她从未因家庭原因而影响工作。1997年,正值幼儿园创建南京市市级示范园时,她的父亲因车祸住院。白天,她在园兢兢业业的工作。夜晚,她还在医院一边陪伴昏迷不醒的父亲,一边翻阅整理幼教资料,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她父亲住院近一年直至去世,她从未请过一次假。在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平日总是起早贪黑,早到迟走。在她的眼里,幼儿园胜似自已的家,园里建设比家还重要。

3、爱同事似姐妹。由于园里年轻人较多,作为青年人的领头人,吴邵萍时时处处事事爱护她们、关心她们。在创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时,青年教师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她们的安全,吴邵萍每天“打的”挨个将她们安全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这段时间,吴邵萍总是在深夜1、2点钟最后一个回到家。

二、“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

好学、勤学是吴邵萍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了近万元的学费。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培训,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1999年暑假,她的痔疮刚开完刀两天,当她得知有一个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习时,立即前往学习,一连7天下来,影响了伤口的恢复,又到医院进行二次开刀,在家休息10天后,又去参加全国音乐教育研究培训,这次为了不影响伤口的恢复,每天听完报告后,她就痛苦地趴在宿舍的床上,一直坚持到学习结束。平时,抓紧点滴时间,博览群书。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收集整理了30本资料册,做了多本学习笔记。目前,她读完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家长工作、课程理论、亲子教育等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广泛的学习促使她飞速的成长,成为本领域的领先者,智慧型园长。

三、“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一直是吴邵萍追求的目标。因此,吴邵萍受聘担任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专项课题《早期儿童音乐教学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负责人,担任《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实验基地负责人,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特约研究员、南京市第五届幼教专业委员会理事、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学科教学视导员、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玄武区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她钻研、善研,始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科学探索,醉心于课题研究。八五期间,她参加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改革》。九五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九五”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早期儿童教学的心理学研究》和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建构中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体系的研究》两个课题的实践研究,她个人还独立承担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南京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幼儿园创造性韵律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研究。她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上进行大胆实践与研究,《幼儿创造性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研究》、《幼儿园舞蹈欣赏教学初探》《舞蹈欣赏教学》、《开放的幼儿音乐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开展大班合唱教学的实验研究》等多篇论文发在表国家级刊物《学前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幼儿教育》或在国家级、省级论文一、二等奖,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幼儿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

十五期间,她独立申报、负责并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来探索幼儿园是否需要、是否能够及如何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展开全方位的研究,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她还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博导负责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后现代主义的幼儿科学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推进的比较研究》子课题《区域性多元游戏课程开发与推进的研究》。

十一五期间,她独立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实现良性多维互动,促共同体和谐发展》的研究。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钻研,展开系统研究,有效解决了一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课题得到了江苏省课题规划专家组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该课题选择开放性主题课程活动在幼儿园园本实践的角度展开研究,将课程研究与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活动,与促进儿童更加主动全面的发展,与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密切结合,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立意新,切入点准确,反映了课题负责人敏感的研究视野、认真的研究态度和扎实的研究功底,反映了课题幼儿园良好的实践基础。课题以儿童的主动发展为基础,充分体现遵循儿童为本,教师为本,促进富有个性发展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研究观点的反复论证与实践反思。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综合素养,特别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该课题具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专著《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为近阶段园本课程实践研究中不可多见的专业著作。”在进行课程建构过程中,她出版了研究成果《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专著,主编了《托班课程》上、下册。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支持,为教师设计可展开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了范本。

研究过程中将园长的管理与教师的成长、与幼儿园的发展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中都进行了很好的总结,“理论学习必须借助教育情境”、“鼓励教师成为家长合作伙伴”、“不做理论的奴隶”、“为老师的发展提供服务”、“管理应变他控为自控”、“要使教师的发展可持续”、“不要轻易否定教师的想法”、“问题是园长管理的契机”等系列文章均发表在江苏省《早期教育》和浙江省《幼儿教育》上。而“开放性课程”各阶段研究论文也连续发表在江苏省《早期教育》上。这些成果均对一线的园长和教师如何展开课程研究、课题研究、如何进行管理和教师的成长具有指导作用,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她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根据幼儿园园长开展教育科研的需要,2009年,她又在《早期教育》杂志连续发表了具有很强的应用和开发价值的《再谈常规管理》系列指导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传”,是她尽心履职的真情流露

长期以来,吴邵萍主动做好传、帮、带。无论是园内还是园外,她认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培养他们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担了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她对待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实习工作耐心细致地指导,总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接受每位学生的访谈、问卷等课题研究工作。

对园内的青年教师,她更注重言传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下班听取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后还与她们逐一反馈和互动,同时还定期上示范课给全园教师观摩。她指导青年教师严格细致。既有理论上整体框架的指导,又有操作过程中具体环节的指导。从不放过每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如教具演示,收放顺序都一一指导到位。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她的带动下,每个教师个个有特长,人人都是骨干,园里教师个个被邀请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在全国各类研讨会上上观摩研究课。这些做法和经验,经常吸引全国各地的同行到该园跟班学习。该园的办园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也被同行当做学习的榜样。

她重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年对区园长、市青优开放示范课,她每学期都上多节示范课和举办讲座。还承担了市区的带徒任务,她总是竭尽所能地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目前,她已培养了1名特级教师、1名南京市名教师特级教师候选人、2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多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更为可贵的是,南京市内无论哪个区、哪所幼儿园,只要找到她,她都及时前往指导,并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内,经常到深圳、温州、澳门、大连、杭州、河南、广州、南宁等地,为全国性、全省性及各市开设的培训班讲课。同时,她还在《全国音乐研讨会》上向全国各幼教同行开讲座,并上示范课。每场讲座,听众均在1000人以上。近五年,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讲课近100多场,为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六、汪金权同志

事迹简介:

汪金权,男,汉族,47岁,湖北省蕲春县第四中学高级教师。23年前,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放弃在黄冈中学的工作机会,主动申请调到山区学校任教。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方式、新方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快乐学习,指导学生发表作品百余篇,他的课深受学生欢迎。先后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10多万元,资助2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无私指导青年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一、扎根山区 回报家乡

1963年,汪金权出生在蕲北山区狮子镇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83年,立志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人民教师的他,跨进了华中师范大学的校门。

1987年,作为当时华中师大唯一一名黄冈籍的“优秀毕业生”,汪金权还是选择了故土,选择了教育,被分配到了蜚声中外的黄冈中学。仅仅工作一年后,面对当年教育过他的恩师沉重的感慨,以及对家乡教育的忧虑,他在黄冈中学师生们的挽留和惋惜声中,毅然回到了蕲春四中,并坚守至今。

二、扶贫济困 心地善良

在此后长达23年的教学生涯中,汪金权的工资从最初只有几十元,到而今也只有2000多元,但是,他却资助学生达十万多元。

汪老师来四中后不久,就开始当班主任。1989年春季开学,汪老师发现有些学生因家贫没来。他一家家去劝家长:“让伢们去上学,学费我先垫着。”

以后,这些孩子们的学费从他工资里扣,有时因垫付得太多,到月底时工资都快扣没了,财务人员只好一次少扣点,有时一直要扣到年底。而这些垫付的钱,数目到底有多少,学生还了或是没还,汪老师从不介意。有的学生没钱吃饭了,汪老师也几十上百元的给。上世纪90年代初,他月工资仅百余元,因帮助学生,常自己借钱吃饭。22年来,汪老师每年都要帮一二十名学生垫学费或生活费,至今累计数百人。后来,一些学生考上大学了,甚至就读研究生,他仍然继续资助,有时一月要寄上千元

2000届的一对兄妹,父母久病,家境困难。父亲下岗后,家中的生活更加困难,兄妹俩因此非常自卑。发现他们低落的情绪后,汪金权主动找到他们,亲切地说“你们是我的学生,也就是我的亲人,你们只管好好学习,学习费用我来负担。”在汪老师的帮助下,2000年兄妹俩顺利地考上了武汉大学和咸宁学院。接到通知书的时候,家里又陷入了苦恼:兄妹俩一万多元的学费怎么办?就在他们一筹莫展时,汪金权再一次主动上门,借给他们两千元钱。兄妹俩知道,汪老师平时省吃俭用,这可是师母和汪老师儿子治病的本钱,说啥都不能要。汪金权生气了,摔下钱,扭头就走。就这样,汪金权先后借给兄妹俩的学费和生活费就高达6800多元。而今,哥哥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大学教师,妹妹也有了理想的工作。

有位学生自高中到大学到研究生阶段(现在已经研究生毕业),都是依靠汪金权一手垫付学费的,他说“我欠都是良心债,老师的恩情这辈子都还不了!”而汪老师还表示要资助他读博士。

他还资助一些初中家庭贫困学生。一次汪老师看到一名初中女生蹲在张榜中学校门口掉眼泪,便关切地询问原因,得知那名女生是因为无钱读书时,便掏出身上仅有的一百元钱给她,并让这名女生以后每个月的这一天都来校门口接受他的资助。这一坚持就是二年多。

汪老师对学生的好是出了名的。无论谁遇上困难了,谁没有钱了,不管是不是他班级的,只要找来了,汪老师每回都是“有求必应”。不仅如此,他还把一些贫困学生安排在自己的宿舍里,“全方位”帮扶学习和生活。2002年以前,汪老师还是住在学校的出租平房内时,条件非常艰苦,房间窄小的只能摆下一张短小的木床,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汪老师的房间内依然有几口学生用的木箱。2002年,汪老师搬进了集资楼,于是在汪老师的宿舍内,简陋的房间内更多的摆满了学生们的高低床和学习书籍。多年来,学生与汪老师同吃同住已成为四中一景。最多一次,他安排了8名学生住进了自己宿舍。他把自己的全部空间和时间,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山区的孩子们。

尽管这样,汪金权老师还认为“我做得太少,回报太多”。汪老师的感人事迹被媒体曝光后,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各种团体,纷纷上门捐赠慰问。对于慰问金,汪金权都是一笔笔用信封装好,标明日期,交给学校。甚至捐赠的物资,他也经常赠送给那些来看望他的贫困家长和学生!5月24日下午,黄冈市副市长梅香雪一行刚刚离开蕲春四中,汪金权就将收到的一个信封交给该校教研处副主任,里面装着8000元慰问金。这是一周以来,汪金权第三次上交慰问金。2010年,蕲春县“四大家”领导专程请他为全县干部群众作师德师风报告,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到学校看望他,县长给予2000元的奖励金和一部手机,但是汪金权收下后,一转手就将钱物资助给了学生。县总工会知道他的事迹后,赠给他两部手机,他也全部送给了大学生。6月份的某一天,大同镇一个学生的家长只身来看望汪老师,离开时,深知他家困难的汪老师强行让他带走一壶油和一袋米。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

他说:“我只睡得下六尺长的床,每个月300元的生活费足够!” 为了切实减轻汪金权的经济负担,大儿子就读的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决定免除其读书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还有热心企业资助了他2万元的生活费。在父亲的影响下,他拿出1万元爱心款去帮助身边的贫困同学。

汪老师自豪地说,20多年来,自己亲手培养100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他们中的很多人出身贫穷,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事业有成,“这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三、甘守清贫 乐观向上

他不但没能撑起自己的家业,反而成了全村最贫困的人——湾落里外出打工的、在家务农的都先后盖起了楼房,汪家住的还是20多年前的土坯房。不仅如此,墙壁斑驳、摇摇欲坠的家里没有一件电器、没有一把像样的家具,来个客人,捧起的只有老式的“土瓷碗”。汪本人唯一一套拿得出手的衣物还是他去黄冈市领奖时学校为他买的一套西服,而且一穿就是近十年。70岁的老母亲、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儿子、患严重智障的小儿子、患精神分裂症的妻子,这些既是汪金权的依靠,也是他心底不愿触及、示人的永远的痛。镇委书记说“这些年真的是难为了他,汪老师是他们村最伤心(可怜)的人啊!”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汪金权总是习惯于买书看书,在他不大的学校的居室里,最值钱的也是唯一一件的电器就是学校配备的收音机,床上、桌上散落的都是各类图书,光是整理出来的图书笔记,堆起来就足有一人高。没有一件其它电器,房子是学校的,没有装修,还是黑水泥墙面,地面是水泥的。但他精神饱满,从不抱怨条件的艰辛。每天精神抖擞,全心微笑教学。因为他心里认为不能把任何不高兴的事带进课堂。

四、勤恳教学 言传身教

汪老师通过言传身教,扎根山区高中22年,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学生,感染学生。从不打骂学生和体罚学生,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学生自尊心。从不求人人上名牌大学,但要求个个先做合格公民。

提倡学生轻松学习。从不布置课外作业,每天只练一页字。教学目标是教学生四会---会读书,会写字,会说话,会作文。

每一节课给五分钟时间让两到三名学生上台演讲,每个月给每个学生一次演讲机会。组织学生长年累月练书法。

组织学生每人每月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内书架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活动书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悟,在悟中赏析,并且在朗读中,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互比互评,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产生了自主创新、自由进取的意识和愿望。

在汪金权老师的言传身教下,陈卓彬等20多名学生在国家和省级中学生作文竞赛荣获高中组系列奖项,陈未鸣、张玉成等100余名学生的千余篇诗文习作在《语文报》、《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发表。指导学生陈卓彬(92年省一等奖)张先龙(97年省一等奖)张有良(99年黄冈市二等奖)范绪枝(2009年省特等奖)多人次有各级各类作文比赛中获奖。

对待学生如此,对待同事同样不遗余力进行帮扶。语文老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找汪老师;英语老师发现学生不愿意记单词可以找汪老师;同事朋友的论文写得不好也可以找汪老师„„等等这些,只要有同事提出要求,汪老师还真做到了“有求必应”。对于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往往会在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都会鼓励这些教师,并热心地帮助这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改善管理方法。而在教研教改方面,既不是领导,又不是教研组长的他肯定会参与,并以十二分的热情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甚至亲自示范。

在他的帮扶下,一个个青年教师变得自信成熟,一次次教研活动获得成功。他指导的青年教师在县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中获一等奖;他指导的县一中青年教师才两年,就成为各自学校骨干;他的几个学生大学并非中文专业,受影响也改行在三中、大同中学教语文课„„

独特的教学方式、出色的教学成绩、较高的教学素养,使他在当地语文教学界渐渐形成了权威。2009年,汪老师接受邀请到黄冈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讲授德育课程。

在工作中,汪金权老师遇到“好事”,总会推让再三,经常把评优评模的机会让给别人。本人先后两次获得评选高级教师的机会,但是都他让给了其他教师。有人不解,问他为何放弃好不容易才有的机会,他憨厚一笑“年长的老师干了一辈子,得有个盼头;年轻的老师刚起步,要帮一把;我还有机会。”直到2002年,执拗不过校长的再三要求,他才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五、领导关怀

汪金权老师的事迹经报道后,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关心。

省委书记罗清泉批示:“汪金权同志扎根山区、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为全省广大教师和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要深入组织对汪金权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的学习。”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说:“汪金权老师二十多年来扎根山区,倾心育人,将青春和心血奉献给农村教育事业,精神可贵,事迹感人,充分展现了湖北和全国教育战线广大教师的光辉形象,不愧是新时期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和师德模范。”

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张昌尔在汪金权事迹相关材料上批示:“汪金权同志的事迹令人感动,不愧为师德楷模,应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李春明批示:“汪金权老师以其大别山下22年的坚守,以其照亮他人的‘电线杆’情怀,以其承责负重的‘桥梁’精神,为人师表、奉献社会,堪称时代楷模!” 湖北省教育厅、黄冈市委市政府、蕲春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单位都纷纷发文,号召单位职工向汪金权老师学习。

22年以来,他先后获得各级各项荣誉和证书共计65项。今年五月份以来,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满意教师”、湖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他“湖北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湖北省总工会授予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联合授予他“湖北师德标兵”荣誉称号,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财政部教科文司、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授予他“优秀助学教师”荣誉称号,华中师范大学聘请他为“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导师”。

七、姜伯驹同志

事迹简介:

姜伯驹,男,汉族,73岁,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在不动点领域的成就使他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执教50载,长期坚持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至今仍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工作再忙,从不耽误上课,深受学生爱戴。自编讲义,支持教改,为北大建设“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做出贡献。甘为人梯,鼓励创新,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人才。曾获全国模范教师、高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人民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姜伯驹院士先进事迹材料

姜伯驹,1957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数学学院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至1998年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1995年至2000年任教育部理科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他是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拓扑学家、成果卓著

姜伯驹院士在数学上的贡献主要在拓扑学方面。1962年他开始研究不动点理论,这是关于方程的解的一种一般理论。

1964年,他通过研究基本群的一个子群,有效地计算了一类较为广泛的空间(包括李群)的Nielsen数。这一工作迅速引起国际拓扑学界的关注,重新激活了Nielsen不动点理论。从此人们把这一子群称为姜群,把姜群与基本群重合的空间称为姜空间,像Nielsen数、Reidemeister迹一样,姜群、姜空间成为了不动点理论中的常用术语。1978年以后继续研究,主要在低维拓扑学与不动点理论的交叉领域,运用低维拓扑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地解决了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尼尔森不动点猜测”,这一成果得到国际学界的广泛称道。他把尼尔森不动点理论推广到周期点,并且关注低维的动力系统的研究。1983年美国数学会出版了他的专著《尼尔森不动点理论讲座》,这本书代表了当时不动点理论研究的最新水平。

姜伯驹院士在不动点理论领域的成就使他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多所大学、研究所邀请他去讲学。1988年春,他主持了天津国际不动点会议,并主编该会议的论文集。1990年夏,他被特邀为夏威夷国际拓扑会议的主要演讲人之一。2004年分别在加拿大举行的尼尔森理论会议和大阪举行的KOOK国际论坛上作大会报告,同年在上海举行的杨武之论坛上做了特邀报告。2005年在德国举行的流形及其映射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他还是1992年美国数学会暑期讲习会不动点理论专题组的组织者之一。姜伯驹卓越的工作多次受到嘉奖。1982年与1987年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88年获陈省身数学奖,1990年获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2002年获华罗庚数学奖,2009年获国华杰出学者奖。

二、教学名师、德高望重

姜伯驹院士已在北京大学执教五十余载,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坚持授课。他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始终强调“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尽管兼职多,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繁忙,负担的研究工作也很重,但他从不因此而占用上课的时间。

姜伯驹院士讲课有三个特点,其一是有学者风范,其二是平易近人,其三是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十分令学生欣赏。他对自己的讲授总是精益求精。有的课尽管他已讲过许多次,但每一次都有大的修改。姜院士上课用的讲义是他自己编的,但在课堂上他从不照本宣科,总是高屋建瓴,对所讲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表达叙述非常讲究。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深奥的理论经他讲解既明白易懂,又不失深刻性。经常提出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他一向反对照本宣科,也不相信有万能的教材或教学软件。他认为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还要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情况把自己的体会传达给他们。

姜伯驹院士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的“同调论”课程,深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03级的一位学生对姜伯驹院士课堂教学的评价说:“清晰且具有条理的板书和讲义,细致而又生动的讲授,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并且经常提出有趣的问题来激发我们的思考。”姜伯驹讲课严谨认真、循循善诱是有口皆碑的,有学生形容:“姜老师的课堪称完美。”

一位数学学院的本科生说:“姜老师是我们学院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我非常喜欢听他的课。最令我们感动的是,姜老师身为院士,科研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坚持关注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目的是从中找出具有共性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方法。”

对于学生的很多问题,姜院士每次都非常耐心地给学生解答。有一次,因为有些同学上课迟到,没听到前半部分,于是对后面讲的上同调环的计算的几个例子不太懂,下课后又去问了他一些问题,姜院士不厌其烦地进行了讲解。

他一向关心数学教育的改革,特别是数学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更新。在系领导的委托和支持下,他组织了一个教改研讨组,收集国外的优秀教材和有特色的教学计划进行研究,并安排教改试验,推动了数学系基础课教学的改革。北京大学的“数学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他是前期的负责人。

姜伯驹院士品质高尚,待人诚挚,治学严谨,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2006年,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2007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8年荣获北京市教师的最高荣誉奖项——北京市人民教师奖。

三、甘为人梯、桃李满园

姜伯驹院士俯首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数学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姜伯驹培养了数十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倾注了大量心血。姜伯驹继承了他的老师江泽涵先生甘为人梯的精神,他培养人才不拘一格,非但不要求学生因循导师,还鼓励学生另辟蹊径,自主创新,他又总是对学生的研究工作给予最宽松的环境和最无私的帮助。在姜伯驹的帮助和影响下,一批青年学生赴美留学深造,并都已取得很好的成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如他的学生王诗宬、段海豹、周青等已陆续学成回国。王诗宬于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卓有成就,造就了国内拓扑学领域生气勃勃、后继有人的局面。王诗宬院士在谈到姜老师时说道:“姜先生做事一向认真,他把解答学生的疑问当作最大的问题来重视。上世纪80年代早期,有学生找姜先生请教,没有联系上。他知道后,骑着自行车到学生宿舍去找学生。”五十载春风化雨,半世纪桃李满园。这五十年中,究竟发生过多少这一类的小故事,恐怕连姜伯驹自己都记不清。

姜伯驹院士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眼光,使得学生们受益匪浅。自国外出访归来后,姜伯驹深切感到中国数学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希望在下一代身上。“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比自己取得一两项成果更有价值,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花大力气培养好青年一代。”基于这样的理念,多年来,在研究生身上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悉心寻找体现最新思想和成果的材料,组织研究生学习,让他们尽早走上研究工作的前沿,尽快赶上国际数学研究的新水平。

低维流形是拓扑学中最年轻的、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姜伯驹首次访美时,我国还无人涉猎。面对学习低维流形的好机会,宁愿少出论文,他毅然把主要精力转向低维流形。1980年夏,他利用回国开会的机会向北大学生介绍了这一理论,1981年他即开设了低维流形课。不久他指导研究生在低维流形方面取得可喜的进展。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一批学生在低维流形方面已取得好成绩,有的已开始在这个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我国低维流形研究的骨干力量。姜伯驹为此所作的努力,得到国际上许多数学家的赞赏。

四、关心我国数学教育改革和发展

姜伯驹院士把发展我国数学事业视为己任。他事业心强,在科研工作上从不满足已有成果,不断为自己提出新课题。他高瞻远瞩,总是以学科发展中关键性的和开创性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目标。他并不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但每一项工作都很有分量。作为数学研究者,姜伯驹更强调数学在其他学科及技术领域的应用。他很赞成“数学系不应该只培养数学家”的理念。“我们不能拿老眼光看待,要从学生将来的去向、个人的成长考虑。数学系要培养一大批懂数学的人,懂数学就是要有数学修养,然后到各行各业中去发挥作用。”

他对国家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了很多推动工作。“文革”后,数学教学过于侧重纯理论,忽视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数学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姜伯驹曾在许多场合呼吁,从事数学教育的人不仅要考虑数学本身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国家经济建设对数学教育的要求。1995至2000年间,姜伯驹担任教育部数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在全国范围内,对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规范进行了调整,增加弹性,使我国数学课程设置也能适应如金融、统计、软件等社会各新兴行业对数学人才的全方位要求。1995年,姜伯驹曾牵头14个院校参加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数学类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他亲自主持了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教改工作,把数学系和概率统计系整合起来,组建了科学与工程计算系和信息科学系,成立数学科学学院。在教学改革中,姜伯驹十分重视师资培养工作。拓扑学是20世纪代表性的数学学科,对数学各分支都有深刻影响,也是基础数学硕士阶段的基本课程。我国拓扑学师资不足,姜伯驹对此非常关切。2006年暑期他和王诗宬院士一起在贵州大学举办了面向全国的拓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三个星期,两人各讲一门主课,亲力亲为,为师资培养不辞辛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鉴于数学和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他的牵头下,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又成立了金融数学系。姜伯驹希望中国的数学能够达到这样一个境界:自然科学界、工程技术界、生物医学界,以至社会科学界的人都能比较多的了解数学。另外,很多在数学系受过很好数学训练的人也能进入到其他领域去。

姜伯驹同样关心中小学的数学教育,他倡导“通过数学培养国民素质”。姜伯驹认为,中小学教育在一定意义下比大学教育更重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社会风气都比较重经验轻理论。因此,数学教育还应担负起理性文明和科学精神启蒙的使命。数学能够训练出其他学科所需要的清晰思维的智力。在数学里面,甚至于一个孩子也可以解决一个问题,并且挺有把握地说:“我的解答是正确的”。这个把握不是来源于老师说是正确的,而是孩子自己也能相信,他的内在的逻辑是正确的。在姜伯驹看来,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通过对简单的把握,建立思维体系,通过推理,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惊人的。这就是数学思维,是科学精神。“这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基本的一步,数学教育是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重要环节。”姜伯驹对此有一个恰当而且生动的比喻: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是思维的体操。姜伯驹院士也热心于数学的普及工作,两本小册子《一笔画和邮递路线问题》(1962年)与《绳圈的数学》(1992年)都深受数学爱好者的欢迎。

姜伯驹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数学家、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学名师;更是一位甘为人梯,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数学人才的学界前辈;还是一位胸怀全局,推动我国数学教育事业发展的人民教师。

八、徐英杰同志

事迹简介:

徐英杰,男,汉族,40岁,中共党员,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突出成绩。培养多名学生在全市、全国大赛中获奖;组织教师研发编写中职教材,并在全国发行;组建学生创意实践工作室,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首届职教名师、天津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徐英杰,男,1970年11月出生,天津市电子计算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多媒体技术专业教师,教育部计算机设备配置与规划特聘专家。在工作中,他积极进取,孜孜以求,教书育人,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诠释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教师”、“全国首届职教名师”、“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现将他的事迹介绍如下:

一、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成为学生欣赏的教师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他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计算机职专这片养育他的热土。他常常告诫学生,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工作是辛苦的,没有刻苦的钻研和不懈的追求就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工作中他废寝忘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绝大部分节假日也都用在教学与研究中。几年来,他放弃了多家计算机公司的高薪聘请,执着而辛勤地耕耘在职业教育这片土地上。他真诚地对待每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的概念,他认为学生不能以好坏区分,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理论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在观察和实践方面的能力很突出。他以广阔的视野,先进的理念,灵活的方法,指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带给学生学习的动力、鲜活的知识和成才的本领,使学生自信、自立、成功成才。由他指导、70名学生参与成立的创业实训工作室——“修罗数字媒体工作室”,担负起学校的各种会议、活动的支持工作,还对外承接项目,引导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他把全部的精力和智慧奉献给了学生,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离不开的良师益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7年来,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成为全国技能大赛的高手和IT行业的技术骨干,许多学生成为他的挚友和同行。

二、以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专家型教师

他教育理论功底扎实,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善于创造性地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他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教诲,亲切的讲述,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大家送给他一个亲切的绰号——“徐琢磨”,这饱含着人们对他渊博的知识和不懈探索精神的敬佩之情。

1.对教材内容的优化整合

他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的组织教材。通过对教材的剖析,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然后重新组合,使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因到果的教学过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班级,他讲课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例如,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有些班他侧重于原理的讲解,因为这个班的学生好问“为什么”;有些班他侧重于实践指导,因为这个班的学生好问“怎么做”。

他在教学中不只是教授本学科的知识,而是将其他相关的知识与本学科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并告诉学生现在所学的知识会为以后哪些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脉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例如:在“微机原理”课程中,他引导学生利用BASIC语言的知识理解程序的结构,让他们认识到编程语言是互通的。在“数字电路”课程中,他让学生了解到,学好时序电路会为今后学习“计算机控制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知识。

2.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实践

他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他制作的课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练习主板部件的安装和设置,既使学生实践了操作技巧,又为学校节省了费用。在期末考核中,使用课件的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率达到了100%。

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技能高低,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前途。培养什么技能,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他反复琢磨的问题。他提出以用人单位要求为目标倒排课程的思路,组建特长班,将并行线形授课方式改为串行模块化授课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他组织科研人员先后编写了多门实训课校本教材,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他熟悉学校所有先进教学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从课件脚本的编写,到各种媒体素材的采集,到素材的编辑处理,再到课件的制作打包,他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现在,他已制作不同专业的教学课件几十个,并且指导多名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经他指导的教师参加天津市职教创优课,获得两个一等奖。

3.对不同学生的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他在教学中,本着“授之以渔”的思想,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着重培养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鼓励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进行创新探索。2006级的一个学生爱好网页设计,他就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鼓励他学习动态网页,给他提供相关资料、解答疑难问题,让他自主学习,还把学校的网站交给他管理。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一个学生好玩游戏,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他就教他如何过关,帮助他解决计算机问题,当发现他有制作小游戏的想法时,就教他编程,给他动手的机会,同时引导他认识到“没有扎实理论基础,游戏也编不好”。对潜能突出的学生,他给予特殊的辅导,让他们成人成才。2006级的一个学生在入学前就取得了多项认证证书,进校后总感觉课程内容不解渴,他就给他创造学习环境,课余时间让他泡在机房,提高他的实践应用技能。

他运用掌握的计算机技术,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学校的计算机维修,新机房的建设,学校的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都是由他带领学生完成的。至今他已为学校节省了数十万元的费用。他教过的毕业生也成为了用人单位抢手的人才。

三、以突出的教科研成果,成为学校的一面旗帜

他是一名让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的老师。以科研为先导,积极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他一以贯之的思想。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他积极投身教学科研。他编写了天津市职业高中《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学科教学大纲、《WINDOWS操作与应用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撰写了《对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的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论文。他的研究成果曾获得河西区职教论文评选一等奖、天津市职教论文评选三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职教论文评选三等奖、天津市教科院实验基地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央教科所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实验研究》中期评审一等奖。他讲的课获河西区职校实习课一等奖、天津市职业高中优秀课评选一等奖。他制定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成为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部颁标准。由于在职教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被评为天津市教科院实验基地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被聘为天津市职教中心“微机原理”学科兼职教研员。

“普高成绩看高考,职校成绩看大赛”。他精心钻研大赛项目,在学校组织学生全员参与,精心挑选并培训学生。在他带领下,学校的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三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他也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项。他培养的学生李晓晟获得全国“正泰品学奖”,学生刘庚申在全国“学装用微电脑”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现已成为网络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学生吕鸿儒、王学文在全国职教技能大赛“组网技术”项目获得二等奖,并已保送高职院校继续深造。他辅导学生制作的“电视场强仪”获得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成果金奖。

2005年,学校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项目”。他作为项目学校代表参加了实训设备招标工作,他的建议紧贴职教需求,被教育部采纳。在他的维护下,设备从到货到现在,每天使用时间超过10小时,所有设备完好率达到100%。2006年开始,每年他都被聘请参与项目招标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众多荣誉。2000年被评为天津市职教系统最年轻的脱颖高级教师;2001年,被评为“河西区第六届师德楷模”;2002年,被评为“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天津市河西区学科带头人”;2003年,被评为“天津市河西区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获得“河西区青年教师课件制作一等奖”,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师”;2005年,被评为“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社会考试先进个人”;2007年,被聘为“信息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技术专业委员会”会员,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0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首届职教名师。

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他总是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还要我们不断地去开创。他正以与时俱进的精神,踏着时代的节拍,执着坚定地行进在那铺满鲜花、但也多有艰难的职教育人道路上。

九、黄金莲同志

事迹简介:

黄金莲,女,汉族,55岁,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中共十七大代表。她坚持争创一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一座花园式的学校。在全省率先开展“分类教学实验”,结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既抓好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又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对残疾孩子倾尽爱心。学生多次在各类文体艺术竞赛中获奖,毕业生除部分升学外,就业率100%。学校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本人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黄金莲同志先进事迹

黄金莲同志是一名从事残疾人教育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她常说:“这些年来,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只是因为我从事了一份特殊的职业,面对一群需要特殊帮助的孩子,我给了他们特殊的关爱,让他们能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说实话,这十几年来,自己确实吃了不少苦,但我觉得这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具有意义的一段时光„„”。黄金莲同志正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了高尚的师德、师风,为特殊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执掌特教谱新篇

一个人的一生要面对无数次的选择,对黄金莲影响最大、感慨最多的是走入了 “特殊教育”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1991年,在组织调她来三明特校担任首任校长之前,黄金莲已经在梅列区洋溪学区工作了近二十年,工作条件好,当了8年的校长,工作和生活已经很稳定了,所管理的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的成绩也得到了肯定,取得不少的荣誉。当组织要她去创办“三明市聋哑学校”时,她很清楚自己要接手的是一项怎样的工作,虽然同是教育,但教育对象却全然不同,这也将意味着自己要面临着全新的课题。当时,有的同志劝她别去接手这项工作,说去教那些哑巴,出不了什么成绩,如果干不好,还会抹杀了以前的成绩。当时,黄金莲有过动摇,但她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怎能知难而退呢?从教十几年的性格也促使她下决心:一定要把特教事业干好,填补三明市特教事业的空白。

学校创办之初,黄金莲与十几名教职工挤在从三明师范借来的一间只有三张办公桌的简陋办公室里,开展办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黄金莲带领全体教职工克服家校距离远、交通非常不便等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各项筹备工作中去。教学楼、办公楼刚刚竣工交付使用时,学校四周还没有围墙,为了学校的财产安全,为了让其他老师能够回家与家人团聚,她主动承担了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的值班,当时这幢楼还没有通水通电,只能点蜡烛来照明,煮饭用煤炉,用水就到隔壁的园林处去挑,晚上就住在教学楼里,她这种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激励着广大教职工积极献身特教事业。随后,黄金莲本着“宁可多跑一段路,也要为学校节约一分钱”的思想,跑遍了全市的许多工厂买来又便宜又优质的办公用品和教学设备,她还带着男教职工乘坐拖拉机到乡下去搬运课桌椅。1993年3月,学校筹建时遇到经费困难,她到国家教委汇报工作,得到国家教委的支持,为了赶回来补办有关申请资金补助手续,头一回到北京的她,无暇在北京游玩,当天就买了火车票带着疲惫的身子赶回三明,立即按程序准备好报送的材料寄到北京,得到国家教委25万元的补助资金。

十多年一晃而过,回顾创业的艰辛,黄金莲有过在一个月内吃了三箱快熟面的日子,也有过因工作不能回家过年而被婆婆责怪的辛酸。而今,当她看到这所从荒地上崛起的美丽校园时,心里也就有了一丝的欣慰。目前,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总占地19亩,有20个教学班,188名学生。这些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特殊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省文明学校”、“省巾帼文明岗”、“省教工之家”等数十项荣誉称号。1997年8月,学校被中央教科所确定为“全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实验学校”,黄金莲被中央教科所聘为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组的主要成员。

二、无私奉献甘做爱心妈妈

在特校工作的这些年来,黄金莲深深地感到要干好特殊教育,首先必须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学生们吃住都在学校,家长开学送来,放假带走,最小的才7岁。从吃饭到洗澡,洗衣服,都需要老师的帮助。遇到民间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黄金莲就组织老师包粽子、买月饼,与学生一起共度佳节,让学生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十几年来,她凭着女性特有的慈爱,对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倾尽爱心。黄金莲心中装着的是教师,是那些需要特殊关爱的残疾学生。她提出要用爱心、耐心、信心、诚意、愿意来对待工作,她这样做了,也要求老师们这样做。1998年,有一位来自永安的残疾孩子因父亲突然病故,家庭没有了经济来源,他母亲来到学校要求让孩子退学。黄金莲得知这一情况后带头捐款,全校教职工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为孩子解决了学费。母亲激动地对孩子说:“你是妈妈生的,但你是老师们培养的,你就认黄校长做妈妈吧!”

1995年8月,黄金莲到将乐招生,当她了解到有一位叫江华的盲童,因为家境贫寒面临上街乞讨的情况后,她为江华减免了所有学费,让他进入学校学习。由于长期压抑,这个孩子变得很孤僻。为了能让江华彻底融入这个大家庭,黄金莲经常找他谈心,帮助他树立自信心。这位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用六年的时间修完了所有的课程,于2001年考入河南中医学院。后来,这位同学经常给黄金莲写信,他在信中常常讲到:“校长妈妈,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永远不会忘记您„„”

2002年12月的一个星期天早上,5位聋生向学校请假到校外购物,不谙世事的孩子没想到被外地的聋哑人骗走,患病中的黄金莲亲率部分教师到南平、福州、厦门等地寻找,在厦门得到信息,孩子可能被骗到湖南长沙了,他们又马不停蹄赶赴长沙,终于找到孩子们,还帮助长沙市公安部门破获了一个外地聋哑人盗窃团伙,解救了全国各地被骗的在校聋哑学生200多名(其中,福建就有56名)。长沙市公安局还赠送了一面“警校携手破案,情牵残疾学生”的锦旗。公安局负责人还说:“我们以前也破获过聋哑人犯罪团伙,也知道一些被骗的聋哑人还是在校读书的学生,但是却不知道往哪里送,你们学校由校长带队来找学生,还是第一回遇上呢!”。

2003年3月,一位原是弃婴的聋生患病住进了三明市第一医院,医院向学生家长发出病危通知。患病学生的养父母在尤溪县边远山村,无力支付医疗费,准备放弃治疗。黄金莲立即发动全体教职工捐款,很快捐了3700多元送到医院,使这位聋生得到救治。这位聋生痊愈后,学生家长给学校送一封充满感激之情的感谢信,称赞“特校老师是残疾孩子的再生父母!”

十多年来,她还为学生筹积善款百余万元,在她的倡议下,每年的“六一”节、“助残日”或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学校老师都自发地为孩子捐款捐物,讫今为止,老师为孩子们捐款6万余元还有大量的衣物。老师们的爱心换来了孩子们的希望。

三、刻苦钻研结硕果

虽然不是学习特殊教育科班出身,但黄金莲有着扎实的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及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她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嘉奖,共有30多篇论文在国际、全国的特殊教育研讨会交流及在各学术刊物上发表。她还代表福建省先后出席过“全国特殊教育研讨会”、“中美特殊教育研讨会”、“第六届亚洲太平洋地区耳聋学术大会”、“国家教委‘九五’规划课题研讨会”、“21世纪聋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等一系列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在黄金莲的带动下,学校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1998年,黄金莲还被中央教科所聘为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组的主要成员。经黄金莲培养的青年教师中获国家、省、市级奖励的有30多人次。学生个性特长有发展,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各级奖励共100多人次,其中市级以上奖励70多人次。

在办学过程中,黄金莲紧紧抓住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努力拓宽办学思路,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根据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在传授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积极为学生开拓就业门路。在有关部门和厂家的支持下,历届毕业生中,除12人考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美术系(本科)、河南中医学院按摩专业等大专院校外,其余毕业生全部得到就业,他们有的进了福利工厂,有的依靠在学校所学的职业技能干起了个体户,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有的还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在成绩的背后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辛酸苦辣,创业道路上,充满着荆棘、坎坷和风风雨雨,作为三明特教领路人的黄金莲校长只是继续挺直着她的腰膀,执着地走下去,成功将属于这位坚定执着的特教开拓者。党和社会对她给予了充分肯定,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突出贡献奖”、“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特级教师”、“福建省中小学优秀中青年校长”、“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优秀德育工作者”、“福建省中小学优秀校长”、“2007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福建省十佳爱心助残人士”、“第五届福建省十大杰出女性”等光荣称号。从事特殊教育以来,让她感悟最深的是:只要有爱心,生活就会有温暖。当你把爱心倾注给那些需要爱的生命时,生活中便多了一份关爱,多了一份和谐和安宁。她无悔于自己的选择!

十、普琼同志

事迹简介:

普琼,男,藏族,34岁,中共党员,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仁多乡完小校长。仲巴县是日喀则地区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气候最恶劣、居住最分散、边境线最长、交通最不便的纯牧业县,素有“生命禁区”称号,仁多乡位于仲巴县最北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仲巴县气候最恶劣的乡镇,也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乡。普琼校长以校为家,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学校工作上,成绩突出。2008年至今,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县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曾获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第三届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普琼先进事迹材料

普琼,男,藏族,1976年7月5日生,西藏日喀则地区康马县人,1995年参加工作,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专科学历,现为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仁多乡完全小学校长。

仲巴县地处西藏日喀则地区最西端,与尼泊尔接壤,县城驻地海拔4772米,是日喀则地区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气候最恶劣、居住最分散、边境线最长,交通最不便,生活成本最高的纯牧业县,素有“生命禁区”的称号。而仁多乡则位于仲巴县最北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仲巴县气候最恶劣的乡镇,也是距离县城最远的乡,距县城470公里。如遇大雪封山,从仁多乡到仲巴县城距离900多公里。因此,仁多乡便有了“生命禁区的禁区”之称。提起仁多乡,不少人都不愿意到那工作。而普琼同志自到仲巴后,一直坚守在仁多乡完小的教学一线上。几年来,普琼同志以校为家,公而忘私,任劳任怨,恪尽职守,甘于奉献,一心扑在工作上,多次受到区、地、县级表彰,曾于2007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2009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普琼同志始终牢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践行着自己入党时的庄严承诺。2008年西藏拉萨发生了骇人听闻的3.14打砸抢烧事件。普琼同志更是用行动向党和人民证明着他的赤诚之心。他积极参加支部学习,多次组织教职工召开党员生活会,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多次向组织汇报思想动态,上交心得体会,严厉声讨**集团的滔天罪行,成为了全县教育系统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排头兵。普琼同志还经常利用进村工作的机会宣传党的政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西藏的发展历程向牧民群众宣传共产党好、祖国大家庭好。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数万同胞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普琼同志知道这一消息后,主动捐款1000元。由于其家庭困难,上有老下有小全靠他一人工资生活,同事都劝他少捐点,憨厚而不善言谈的他只是呵呵一笑,“没事的,我是党员”。

作为一名教师,普琼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他严格要求自己,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广大学生和教师的榜样。作为一名校长,他深入掌握每个班级、每个教师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外出搜集资料,及时了解每个年级的教学状况,掌握各种教育教学信息。作为一名班主任,他对自己班级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本来校长可以不带课,但仁多乡由于气候条件太过恶劣,教师紧缺,他还担任一个班的语文课。备课、上课、听课、测试、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有繁杂的全校行政工作„„这一切都使他感到了身体的疲惫。超负荷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使得年轻的他已经身患多种疾病。有一次,他身患肾结石,不得不请假去看病。当时,县教育局考虑他工作以来从来没因私事请过假,再加上病情严重,因此给他批假两个月。但不到一个月,他就归校了。问他原因,憨厚的他嘿嘿一笑,只有一句话:“想孩子们了”。是啊!在他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他的孩子。他也正是凭着对学生无限的爱,才能十几年如一日地扎根在“生命禁区”的讲台上。

在内地为创造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而努力的时候,作为西藏一个纯牧业、高海拔的偏远边境大县来讲,仲巴县依然在为实现“一个都不能少”而努力。仲巴县是一个纯牧业县,牧民群众思想相对保守,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控辍保学”成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仁多乡完小作为全县距离县城最远,覆盖范围最广的一个学校,其控辍保学的难度无疑是全县最大的。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普琼同志带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经常半夜起来查看学生宿舍,多次独自外出追回辍学学生。仁多乡没有一条真正意义的路,路途远,路况差,其中的困难非常人可以想象。露宿草地、忍冻挨饿,对他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仁多乡的一个学生离开学校回家,说不想上学了,普琼同志借了辆摩托车连夜去追。由于路况差,刚离开乡所在地不远,摩托车就坏了。普琼同志不得不走路去追。十几里的山路,普琼同志硬是一个人连夜赶到学生家中,水都来不及喝,就认真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他又是讲法,又是讲身边的事实,几个小时下来,固执的学生家长终于被感动了,同意送孩子入学。从此以后,这名学生认真学习,每学期假期结束后,总是第一个返回学校。如今,他已经成为内地西藏班的一名优秀学生。这名学生的父母也成了仁多乡远近闻名的义务教育宣传员。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仁多乡这个本来控辍保学难度最大的乡,如今已经是全县学生到位情况最好,巩固率最高的乡。

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普琼同志大胆创新,加强了学生组织建设,建立完善了学生会组织,在班级管理上开展了“班干部轮换制”等等,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确保了年级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普琼同志还坚持“从实际着手,用管理办学,以质量取胜”的原则,带领广大教职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普琼同志充分认识到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在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为此,他自费购置了一台电脑,在自己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兼任了学校的电教员,他的家也成了仁多乡完小的电教室。他担任校领导以来,仁多乡完小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建立健全了教学奖惩制度、严格的教职工考勤制度、适合牧区学校的辍学生追回制度以及完善的后勤和三包管理制度。2008年、2009年、2010年,仁多乡完小连续三年被仲巴县县委政府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普琼同志也连续三年荣获仲巴县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在对教职工的管理上,普琼同志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对他们热情关心,从而使得仁多乡完小成为了全县教师队伍最为稳定团结的一个学校。作为校长,作为学校的资深教师,普琼同志原本可以居住最好的教职工宿舍,但他的家永远是全校最简陋的。直到2009年,仁多乡完全小学实施校舍改造,土木结构校舍全部拆除后,普琼同志才搬进了新宿舍。每当有学校教师的房屋漏雨时,普琼同志总是第一个爬上屋顶,维修加固;每当有教师生病时,普琼同志总是第一个端茶倒水,嘘寒问暖;每当有人抱怨仁多乡条件艰苦时,普琼同志也只有简单一句话:“仁多乡是苦,但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对得起孩子。”朴实无华的一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响亮的口号,却包含了一个教师高尚的师德和敬业精神。

第三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先进事迹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同志先进事迹

于漪,1929年2月7日出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被首批评为语文特级教师。自从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分配到中学任教,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五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等。历任第七、八、九届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59年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近五十堂公开课被媒体录象、传播,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老师的语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于老师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学生文艺节目剧本。有一位口吃的学生不仅表述困难,而且语文成绩很差。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不仅爱上了语文,而且成为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她班上先后来过4位口吃的学生,在于漪的帮助下,口吃的毛病改掉了,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日后都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当年有一位口吃最严重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外合资公司的外贸代表。很多以后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学生,在回忆当年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于漪老师的寓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成人奠定的基础。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于漪老师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发表的《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感情·求知欲》等几十篇文章,对活跃语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立人为先,教会学生做人

生命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这是于漪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终身追求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她的一生充满了理想色彩,更充满了使命意识。对于漪来说,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一个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她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浇花要浇根, 育人要育心。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信念,使学生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于漪就开始实施德育渗透学科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从当时4个班级的学生共372份抽样问卷结果看,学科加强德育渗透的教学思想性明朗和比较明朗的占86.5%。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同时,她还注重增强学生“做人”的意识,今日学生,明日人才。因此必须从今日做起,提高严格塑造自己的自觉性。学生一进校就向他们灌输“做人”的意识,把“学知识”和“学做人”结合起来,加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当代学生的形象”的系列教育,并千方百计把文字表达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自觉的行动。

于漪对每个学生都满腔热情。1975年,她带了全校一个最乱的年级,当时,“文革”尚未结束,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全年级11个班级,几乎都是乱班,打架、偷窃、倒卖粮票,心理和行为偏差的现象很多,搅得全校52个班级无法上课。年级女老师几乎都哭过,甚至有的学生竟然将男的体育老师的鼻梁骨打断。派出所公安干警几乎天天来。于漪接手后,认为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相信他们会改变的。因此,她坚持说服教育,正面引导。向全年级同学宣讲: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没有知识的人是无法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她每周坚持带领学生学理论,学历史,坚持讲理想、讲信念。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并注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课外兴趣。告诫学生:“光明总会到来。现在抓紧学习,将来国家总需要建设人才。”经过于漪和年级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年级面貌发生根本改变。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有两个班,竟然100%考上了大学,这即使在今天也是罕见的。

数年前,上海市曾开展过“今天怎样做教师”的大讨论,同时举行了“我心目中的老师”征文活动,结果在“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这一栏目里,“于漪”的名字出现次数是最多也是评价最高的。这充分说明了于漪老师铸中华教师之魂的精神感召力。

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让于老师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视点上。她认为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追求真善美,教师必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因为今天的学生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更是后天的民族竞争力。于老师深深热爱着我们的祖国,深深的爱着她的事业和她的学生。她教学生学习,更教学生做人,当年的学生,今天的上海市文广集团副总裁、《新民晚报》总编胡劲军后来感慨的说:“于老师当年的教育成为我工作的动力。”2002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金杯得主王运丹大年初一向于老师表示感谢,当年正是于老师给他树立了“国家建设需要人才”的人生目标;今年,她的学生曹中柱因为“敢坐火山口”,顶着压力支持开办平价药房,多次被媒体报道。曹中柱衷心感谢着于老师,他说:“于老师教学生,教得顶好的是教做人。她要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要敢于负责任。”这是她立民族教育之根的生动反映。

三、开拓创新,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于漪老师是一位时代感强、有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的教育家,在某种意义上说,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一直引领着近几十年来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她认为,“时代在前进,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因为教育效果往往是相对滞后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克服浮躁,登高望远,要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指导今天的教育。勤于学习,开拓进取,努力奋进,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是她的追求的目标。为此,她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达到三个“制高点”,做到三个“瞄准”。三个“制高点”就是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始终把培养现代的合格公民放在首位,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战略的高度;要站在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显示民族的志气和自尊,显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威力。做到三个“瞄准”,就是瞄准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努力把今日的学生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之才;瞄准国外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的教育,从严治学,发奋图强,教出水平;瞄准国内、市内兄弟学校的教育经验,博采众长,力求少走弯路,教出特色。

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于漪曾提出两次重要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1978年提出的“教文育人”和1996年倡导的“弘扬人文”的主张,都在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她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有力推动了语文教育由“语言——文字”型教育到“语言——思维”型教育这一划时代转变的实现。面对21世纪信息革命的时代,于漪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为语文教育提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她的“弘扬人文”的主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语文性质观的反思,即丰富和完善了教文育人的思想,又促进了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四、呕心沥血培育新秀,一生奉献不图名利

在于漪老师的心目中,教育是一块圣土。她在这块圣土上以青春的奉献演绎着精彩,以生命的投入创造着美丽,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于漪老师深刻体会到,学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教师队伍的未来希望在青年教师。因此,在学校发展中,她最关心的就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就是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老师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一个个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涌现出了一批象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这当中凝结于漪老师大量心血。

如果要问于老师听过多少位青年教师的课,恐怕她没法说清,但她在每节课后的评课中对教材的分析讲解,对上课教师驾驭课堂的指点是那么清晰、独到与深刻,被青年教师誉为“活的教育学”。

在于老师所带教的本校青年教师中,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可谓“桃李满天下”!

50年代,于漪老师扎着长辫走进了中学任教,她以刻苦的钻研,耕耘在三尺讲台;以求实的坚韧,播撒着智慧的良种。60年代于漪老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文革的风风雨雨中,她始终坚持教育,坚信中国需要教育,教育将成就中国。70年代末,于漪老师以厚实的功底,数以上百次的公开课和论文专著,以她高尚的师德,被首评为语文特级教师。80年代,于漪老师在教学与管理的岗位上,以远见卓识,构筑了学校的人才高地,使学校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90年代以来,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使于漪老师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拉开了帷幕,于老师飞往北京参加了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的审定,作为其中唯一的一位中学教师,她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上海二期课程改革的教材审查中,于老师又是唯一的一名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审到高中三年级的审定专家。

于老师还是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四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她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任,她在华东师大的礼堂里为老师们作“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讲座,也为老师们传授语文教学的“真经”;她不顾年事已高风尘仆仆地赶到江苏、浙江等地讲学,传授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她还是上海市白玉兰的远程教育网客座教师;为云南思茅地区、红河地区、三峡库区、新疆等地老师们讲授她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她对教育的那片赤诚的爱,她走出上海,为全国教育服务。

近些年来,她还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她主编的《现代教师自我发展丛书》(共18本)已经出版;她主编的《现代教师学概论》已经教育部审定,作为全国教师职后进修的材料。她还撰写了《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为人师表要德才兼备》等文章;《于漪文集》六卷本也已正式出版,这在新中国教育史上,是第一位中学教师出版文集。因为她的努力,中国教育发展史宝库中,又多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在上海东方电视台为庆贺于漪从教50周年所拍摄的专题片中,于漪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青春是无价宝,教师要对他们千百倍的珍视,千百倍的关心。”几十年来,于漪老师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共产党员的义务与责任,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让自己的生命和历史的使命结伴同行,在事业的奉献中提升思想、净化感情,她的赤诚之心将激励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辉煌。

第四篇:201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201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一、汪秀丽

为了山城的孩子

——记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

站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的校园,仰望校门,一排金色大字映入眼帘:“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高于一切”。

这是这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治校理念,也是这所学校校长从教42年来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动力源泉。“为了山城的孩子”,这一宗旨和信念已经融入了这所学校校长的办学的思想,融入了校长的一言一行当中,成为校长恒久的教育梦想。

这位校长,就是特级教师、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汪秀丽。

“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1972年,年仅19岁的汪秀丽踏上了三尺讲台,当上了班主任。“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她初为人师的梦想。

为了这个朴素的梦想,汪秀丽倾注了全部的时间、心血和智慧,创造了最受学生欢迎的哲学课堂,教给了学生受益一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辩证思维方式,以春风般和煦的影响力带出了最具凝聚力的班集体。每个假期,汪秀丽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劳动,进入工厂学工,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寒来暑往,她和一届届学生度过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初中、高中时代。每一届的学生都在毕业照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与老师在一起的日子。

在教师、班主任这一平凡的岗位上,汪秀丽连续10年被评为张家口市劳动模范,还先后荣获市三八红旗手、省优秀教师等称号,年仅24岁就当选为河北省党代会代表,25岁的时候当选为第五届河北省人大代表。

“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校长”

1997年,44岁的汪秀丽被任命为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校长。

然而,汪秀丽是含着眼泪接任校长职务的。众所周知,1997年,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阶段。首先是大中专学生不包分配了,还有普高热持续升温,就业形势严峻等诸多因素汇聚在一起,使得全国许多职业学校不得不关、停、并、转,张家口市也随后相继撤并了三所职业学校。面对严峻的办学形势,“校长”这一职务意味更多的是重任和挑战。而作为一个女同志,她的一双儿女即将参加中考、高考,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公公婆婆已经年近八旬,爱人的工作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正是家人最需要陪伴和照料的时期。而“校长”这一职务,意味更多的是必须为工作付出更多的时间,做出更多的奉献。

领导的重托,教职工的信任,和一个省人大代表、党代表的使命感、责任感,驱使汪秀丽只有接受,不能退缩。在矛盾、担忧和含着眼泪的抉择中,“当一名人民满意的校长”这一新的理想又刻上了心头。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有多宽,出路就有多广。”这是汪秀丽在接任校长后对全体教工讲的第一句话。上任伊始,汪秀丽以最短的时间带领12名中层干部深入到青岛、大连、天津等地区10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参观、学习,在学习中深化对职教形势的认识和分析: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连接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德国的职业教育被称作是二战后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汪秀丽以冷静的思辨为自己的学校准确定位:中等职业教育,不是没有出路,而是急待大力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办好中职,造福百姓。

汪秀丽以清晰的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办学指导思想:要站在经济的角度看教育,站在教育的角度看职业教育;要贴紧市场办学,坚定不移地走校企联合办学的路子;要提高质量求生存,办出特色求发展,打造品牌争一流,要把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当作必须解决的攻坚任务……

汪秀丽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响亮地提出了“三年创建省级名牌,五年冲击国家级重点,十年建成全国一流中等职业学校”的奋斗目标。

汪秀丽以17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奋斗,倾尽全力为山城孩子的美好未来铺路奠基……

“职业学校就要围着市场转”

“学校围着市场办,专业跟着产业变,教学围着岗位转。”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汪秀丽始终认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就是研究市场,不断创新学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把专业办在企业的兴奋点上,办在职业技能的紧缺口上。

1997年,汪秀丽决心大力开发计算机专业。当时在张家口市,拥有计算机的单位还是凤毛麟角。但汪秀丽认准了信息技术必将飞速发展的前景。她在全校教工大会上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以此来鼓励自己,也激励大家。当年,计算机专业一跃成为全校最大的骨干专业群。随后,她与国内知名企业紧密联办,与国内著名高校不断合作,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交流,逐步形成了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群。毕业生迅速占领了全市各个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领域,法院、银行、商业系统、建筑系统各单位争相到该校聘用学生,创出了学校计算机专业品牌,还为首都近百家知名企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学生始终供不应求。2002年,学校计算机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示范专业;2005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000年的一个夜晚,汪秀丽随意地浏览报纸,一则短短的百字消息引起了她的注意:国家西部大开发将投资50个亿新建20个机场。一个想法迅速成形——开发航空乘务专业。汪秀丽派出四路人马,奔赴首都机场深入调研,赴海南、深圳航空公司探路,到哈尔滨摸底……随后在张家口市三家媒体历史性地连续打出招收空姐的广告,从航空公司请来专业人士面试。面试当天,学校门前车水马龙,30个名额,吸引了2000多人报名……两年后,学校打开了深圳、海南、厦门等五大航空公司的大门,56名“空姐”、“空少”飞上蓝天,成为了河北省第一代航空乘务员。

自1998年开办了首个对口高考班以来,汪秀丽就明确了“一手抓高考,一手抓就业,两个拳头都要硬”的办学思路,成为河北省内高等职业院校人才主要输送基地。16年来,汪秀丽先后拓展了计算机、建筑、财会等7个对口高考专业,还下大力开办了美术高考专业,与天津蓟县中专联办了天津春季高考班,在就业类专业增设了成人高考课程,努力延长学生受教育年限。2013年以来,学校又抢抓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机遇,大力推进与高职院校的融通,先后与北京及省内7所高职院校洽谈合作,努力为学生开通继续学习的绿色通道。

在汪秀丽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下,学校创新设置了22个分支专业,形成了信息技术、航空乘务、动漫游戏、学前教育和餐旅服务五大专业群,为学校源源不断地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要为孩子们搭建成才立交桥”

为了圆学生的就业梦、升学梦,这些年来,汪秀丽坚持立德为先、育人为本,坚持“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并重”的德育原则,全力推进“全纳教育”,使“我们的眼里没有差生”深植每一名教工心灵;创建了“课堂教学建构素质,文明养成规范素质,特色活动拓展素质,劳动训练强化素质,社会实践提升素质”的“五维”素质培养模式;组织开展的新生军训、技能大赛、成人仪式、为校服务、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等积淀而成学校十大德育活动品牌,为学生留下终生难忘、受益一生的高中时代。

汪秀丽扭住教学中心、质量重心不放松,始终站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根据高考、就业的不同特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级考核,依托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强化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强化教育教学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促进了育人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提升。

目前,学校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30000名毕业生。可以说,是职业教育成就了孩子们成人成才的梦想,是职业教育为这些孩子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把砝码投向工作那一端”

“因为有爱,才有激情;因为激情,才有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因为忠诚,才会有献身事业的大无畏的勇气和魄力,才会有不到黄河不回头的坚韧和执著。”在河北省百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当中,汪秀丽这样解析自己。

人到中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爬坡”年龄,身为女性,家庭和生活的担子也与日俱增。但职业学校办学,校长需要操心的事太多了。1998年5月,因为全市职业教育现场会在学校召开,而家中3位亲人相继离世,汪秀丽却没有请假一天;2003年非典期间,当年学校对口高考首次冲刺天津大学单招考试,女儿在家备战高考,她却没有时间陪女儿,学校5名学生考入天津大学,女儿却落榜了;2004年,正当她奔波在寻求实训楼建设资金的路途中,90岁的公公独自在家摔伤了腿,她虽然心急如焚却赶不回来;2006年,原市第三中学(市艺术高中)并入学校,为了把艺术高考做大做强,她忍着腰椎病痛驱车1000多公里,远赴大连等地学校求取经验……

对亲人的愧疚,时常噬咬着汪秀丽的心,但她一次次地对自己说: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一个人民满意的校长,应该知道,在个人和集体、在生活和工作的天平上,应该把砝码投向哪一端……

2000年,启动校园改扩建工程,汪秀丽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上,筹钱太难;不上,将错失发展的机遇,学校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最终,她还是大胆决策: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学校,要敢于用明天的资金来办今天的事业。

征地、拆迁,面对上千万的资金,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问她:“秀丽,行不行?”她立下了军令状:“只要我们几个班子成员还在,就一定将学校办好、建好。”

然而,一次开会当中,汪秀丽接了一个电话后,久久没有抬头,只见豆大的泪珠一颗颗落在桌面上,又是工程催款的电话。

看到校长为了学校建设如此为难,老师们纷纷要求把自己有限的薪水借给学校支援学校建设。就这样,在学校建设最困难的时期,大家三次慷慨解囊,共支援学校1850万元,许多教师甚至向亲朋好友借款支援学校。

崭新的实验楼、办公楼、教学楼、实训楼、图书楼先后拔地而起,两个塑胶运动场相继落成,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了6倍,建筑面积翻了4番,专业实训室逐步达到了85个。2013年6月16日,总投资约6000万元的综合实训大楼又破土动工,预计2015年底交付使用。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学校跨越式发展抢占了先机,也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17年的校长历程,大事难事数不胜数,每一项工作她都亲力亲为,与全体干部教工干在一起,冲在一线。清晨,她迎接全校师生的亲切笑容;夜晚,校长室经久不息的灯光,已经成为激励全校师生辛勤工作、刻苦学习的不竭动力。在她的精神引领和感召下,学校人人都在为学校的发展出力献策,校园处处洋溢着奉献者奋斗者的激情,老师们虽然都很平凡,但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组成了不平凡的团队,大家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钻研,特别能奉献,爆发出了职教人巨大的力量,为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做人民满意的教育家”

如今,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已经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成为了国家重点、国家示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

2008年3月,汪秀丽光荣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抓住一切机遇宣传职业教育,连续五年提出的关于加大职业教育投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严格就业准入制度等建议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几年来,汪秀丽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会议、论坛上介绍办学经验,成为了在全国职业教育系统享有较高声望和影响力的专家型校长。2012年6月28日和7月12日,她先后两次应邀参加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题座谈会,汇报了省市及学校办学情况,提出加大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投入、尽快建立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等建议。

任校长17年来,汪秀丽先后荣获五一劳动奖章、省管优秀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百名杰出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多项荣誉。现在,她正带领全校教职工全力冲刺国家中职示范校这一奋斗目标。在从未停歇的脚步中,一个新的职教梦正在她的心中回荡,那就是:办世界一流的中职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立业兴邦,最终用“职教梦”托起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二、谢小双

不放弃一个学生的好教师

——记上海市杨浦区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有一种爱,叫师爱;有一种关心,叫坚持。面对管教失败、自我放弃的孩子,他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他们,以父爱般的真诚感染他们,一个都不放弃。他,就是上海市辛灵中学校长谢小双。

救火校长,用强烈使命感创造特殊教育奇迹

那一年,辛灵中学突发一起学生自杀事件,给学校和师生、家长带来极大冲击……谢小双临危受命,从包头中学调到辛灵中学,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当谢小双踏进辛灵的校园,眼前的一切让他震惊!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啊?学生中来自离异、单亲、重组家庭的占63%,低保家庭的占1/3。学生绝大多数是行为不良、学习困难,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沉湎网络、小偷小摸的情况经常上演……

谢小双的震惊,不仅因为学生偏差的行为,更因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他知道,每一名成长困难学生的心灵,一定遭受过伤害;他们的经历,一定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和苦辣。他更知道,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减少一份不安定因素。于是,谢小双立下了这样的目标——让人人成功,人人成才。他对教师们说,这个“成功”的定义是这些孩子将来能够自食其力,做一个好公民。

从此,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抚校园时,谢小双的身影便会出现;每周伊始,当学生照例到校开始一周的住校生活时,谢小双就会出现在某个学生家门前接他(她)上学;每月下旬,当一个月的紧张工作告一段落时,谢小双就会召开质量分析会,细致分析每个教师的教学、每个学生的状况,给出对策。

夏天,谢小双冒着高温,四处奔波,精心策划,建立起辛灵中学“青少年教育指导中心”,并不断完善。他说:“育德要育心,有了良好的环境,学生的成长就有了全面的支持系统。”

冬天,谢小双带领教师顶风冒雪走访每个学生家庭。这让家长感动:好多年没有老师来家访了,何况还是校长?这也让学生踏实:原来家访不是告状,而是一股寒冬里的暖流。

为了系统了解特殊教育的特点,谢小双主动去华东师大进修特殊教育学。为了丰富教育手段,提升教育效果,他携手杨浦区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布置法制教育展厅,开展主题教育,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增强法制观念;他请求区心理教研活动中心组配合,组织有心理辅导、咨询资质的志愿者举办“我的明天如此美丽”心理咨询活动;他联合社区,合作召开了“杨浦区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座谈会”,为推进青少年教育工作、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确保杨浦平安而积极探索……

在谢小双不懈的努力下,辛灵中学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学生从刚进校时不愿意来发展到初三毕业时不愿意走,每年初三告别会,毕业班的学生都会满含热泪拥抱着老师久久不愿离开,甚至有的学生毕业了还要求再回学校住一宿!

这一切,都源自谢小双的“一个都不放弃”!

司机校长,用深沉师爱拨正失足少年的脚步

学生晓黎,因为抽烟、逃学、沉迷网游、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被家长送到了辛灵中学。那年,她升初二,进校时染着黄发,穿着奇装,走起路来耳环、挂饰叮当响。

九月进校,“十一”长假后,晓黎就逃学了。当谢小双踏进她家,眼前的景象让他吃了一惊:母女俩蜗居在一间小屋,家徒四壁,一片凄凉。原来,晓黎自幼父母离异,她随母亲生活,可母亲没有正当工作,靠低保生活,对这个不听话的女儿更是无力管教。谢小双心里很沉重:“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庭,如果我们不拉她一把,再滑一步,她很可能一辈子无法回头。”于是,谢小双将她“请”回了学校。

可是两周后,晓黎故态复萌,再次逃学。谢小双再次家访,晓黎的母亲过意不去,劝谢小双“算了吧”。但谢小双不放弃,反而决定每周一早上,自己开车到晓黎家把她接到学校。

一次、两次、三次……从此,每周一的早上,晓黎都会享受“公主待遇”,校长开车接她上学。由于成绩不好、行为偏差而经常遭人白眼的晓黎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关爱和呵护。这是校长对一个学生的爱,对一个学生的不放弃。终于有一天,这个叛逆、执拗的女孩提出不需要接了,她能按时到校。之后,她再也没有逃学。

校长谢小双的深沉师爱为晓黎筑起一座坚固的堤坝,抵挡住所有不良的诱惑。初三毕业,晓黎考进了理想中专,而两年前刚进校时,她5 门课总共才100多分。

信使校长,用如山父爱解开失亲少女心结

《诗经》云: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学生莎莎就是这样一个弃婴,不知亲生父母是谁。独自抚养她的养父多次违法犯罪,并染上毒瘾。为此,少年莎莎饱受歧视和欺辱,不得不用拳头维护自己仅剩下的尊严,于是她被送到了辛灵中学。

进校后,莎莎依然孤僻、不合群,总是沉默地呆在角落里。家长的过错怎能让一个年幼的孩子承担呢?谢小双常常找莎莎谈心、聊天,节假日,谢小双也会带上水果、礼物上门看望他,给她父亲般的关爱,并告诉她,家庭不能选择,但前途可以靠自己创造。

中考前,谢小双得知莎莎因想念正在服刑的养父变得很忧郁。为了解开莎莎的“心结”,谢小双决定做一回“信使”。那天,他带着几位老师去青浦监狱看望莎莎的养父,将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一一告知。看到心爱女儿的照片,莎莎的养父流下了眼泪。“我在大墙里几年,都不知道孩子已经初三了!”他对谢小双说,“孩子跟着我没出息,我也没有能力照顾她,就托给你们学校吧。”由于担心女儿毕业后没人照管,养父甚至想让她留级,继续待在辛灵中学。

回到学校,谢小双将养父的话转告莎莎。心结解开了,莎莎的脸上露出了花季少女应有的笑容。谢小双又买了好多书送给她,让她和好书交朋友。校长的如山父爱支撑着莎莎考入了一所中专,彻底走出了生活阴影,迈向了人生新的旅途。

终身老师,用无疆大爱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有一份爱,不会因毕业而消散,这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

在辛灵中学,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对毕业生要继续跟踪回访至少一年。这个惯例,让学生们在走出校园后还能够继续得到老师的关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谢小双和老师们也因此继续资助和帮助这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学生。对家庭困难、单亲甚至失亲的学生,谢小双会在每年春节请他们回到学校吃年夜饭,还给他们压岁钱。

直到现在,谢小双每月还给晓黎和莎莎充手机费。“我要和她们保持联系,万一她们的手机因为欠费而停机,我就找不到她们了。”谢小双说。因此,谢小双第一时间知道了晓黎的母亲因违法行为被判刑,没有人给她付学费。得知消息的谢小双立刻前往晓黎的学校说明情况,为她争取到学费减半,剩下的学费则由辛灵中学和谢小双共同承担。

谢小双给学生们的又何止是手机费、学费?没有父母呵护,没有经济来源,柔弱的小鸟如何抵御外界的风雨和诱惑?而每次接到母校校长的电话,都让这些学生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她们说:“谢校长,您放心,不管多苦多累,我们永不会再走歪路!”

辛灵中学的毕业生们都记得谢小双说过:“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家里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那年,毕业一年的学生们回母校看望老师并要求回校住几天,重温在教师百般呵护下的集体生活并参加新一届毕业生的离别仪式,谢小双一一答应。在毕业离别仪式上,其中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眼含热泪对谢小双和全体老师说:“谢谢你们,我的再生父母,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那一刻,全场动容。

成功校长,用科学发展观培养整个教师团队

谢小双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凝聚众人的力量,团结合作,才能促成“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满园”的美好局面。所以,他很重视学校教师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他让教师们坚定两个信念。

“一个都不放弃”。谢小双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学生太差”、“教不会”的说法以及畏难情绪,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正视现实,抛弃“等、靠、要”的做法,激励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带领全体教师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在学校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上达成共识,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基本功练兵活动,针对每位学生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与每一个学生“手拉手,结对行”,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使学生增强自尊,提升自信。

“人人都会成功”。谢小双利用各种场合宣讲,让教师真正认识到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转变一个学生,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是消除一个社会隐患,引导教师培养和发扬“爱心、耐心、信心、尽心、恒心”,倾注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精雕细刻,通过赏识教育,发现学生优点,促进学生转变,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走向成功。

谢小双让教师发扬三种精神:吃大苦、耐大劳、献大爱。这三种精神似乎与崇尚个性自由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但特殊教育的教师却必须具备这样的精神。

在辛灵,学生住宿在学校,教师是24小时和学生一起生活、学习。谢小双要求教师把关于学生的点点滴滴都深深地印刻在心里,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学习上还有哪些不足,随时给予关心与帮助,使学生逐渐学会自主生活、主动学习。

在辛灵,教师的节假日也属于学生。节假日,谢小双会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全情投入“结对、帮困、助学”活动,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总是满怀挚诚地走进困难学生家庭,送上慰问品,开展家访活动。此外,学校还成立关护小组专程陪学生到监狱探望服刑的家长,为家长的改造及学生的成长献出一份爱心。

在辛灵,学校的青少年教育指导中心不仅属于辛灵的学生,还会整合区域内各教育部门举办各种活动,送教上门、开设讲座,促进更多的学生健康成长。杨浦区检察院、团市委先后在辛灵中学揭牌成立杨浦区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和杨浦区“青苹果”课堂,使辛灵中学青少年教育指导中心对全区的教育辐射功能更为强大,惠及了更多的家庭和孩子。

谢小双让教师们转变四种观念。

变“教书育人”为“育人教书”。区别于普通学校和以往的工读学校,谢小双强调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准军事化管理,从内务整理、生活自理、文明礼仪、学习习惯等德育系列校本教育入手,把每天早晨15分钟的内务整理作为学校拓展性德育系列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变“单纯的教师管理”为“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育人教书的氛围中,谢小双引导学生参与楼梯文化、走廊文化、墙面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的布置,营造和谐、高雅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探究社会热点问题,并将探究成果用绘画形式渲染在墙面上;谢小双将《弟子规》作为拓展型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自发领悟,绘制成画,张贴在楼道,创设出适合两校学生特点的育人文化氛围,形成独特的不开口的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使学生人尽其才,增强了自尊、提升了自信。

变“老师爱学生、学校爱学生”为“学生爱老师、学生爱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营造多彩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学在校园、乐在校园、爱在校园,谢小双主持建设了健身形体房、多功能电子阅览室,满足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对业余生活的需求。谢小双还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进行仪式教育,利用各个契机寓教于乐。这些举措,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和学校对他们的关爱,从而激发起他们对老师和学校由衷的挚爱。学生们不仅在毕业离别仪式上泪眼婆娑与老师难舍难分,毕业之后更是难忘母校生活,渴望返校住上几晚,重温辛灵美好时光。

变“单一强调文化学科质量的提升”为“以开设适合学生的拓展型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综合素养来带动文化学科质量的提升”。为此,谢小双在学校特设剪纸刻画、形体瑜珈、素描绘画、电子阅览、心理导航、影视欣赏等课程,丰富学生的课余文体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先静心,后学习”,以此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谢小双的努力给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近五年,《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上海分社内参、《环球时报英文版》、《青年报》、上海市党建文化研究中心刊物《东方社区》杂志、上海中学生导报《学生导报》、《东方教育时报》、《杨浦教育党建》以及上海教育电视台、中共新闻网、上海教育新闻网等媒体多次报道辛灵中学创造的奇迹……

就这样,谢小双校长执著地坚守着“一个都不放弃”的教育理念,用 “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挽救着一个又一个迷途的孩子。就这样,谢小双带领着辛灵中学的教师团队,坚守着“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就是为社会减少一份不安定因素”的信念,坚守着“对社会负责”的使命,在特殊教育的园地里风雨兼程,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三、俞国平

在讲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记浙江乐清育英学校小学分校校长俞国平

俞国平,一个农民的孩子,一个从山沟里走出的特级教师,从事民办教育近20年,成为民办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典型。忆及20余年的教育生涯,俞国平感慨地说:“事在人为,如果不是艰难求索,如果不是在育英这片热土,如果没有温州、浙江良好的发展环境,恐怕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成绩!”

选择:留下与出走

1990年,俞国平从乐清师范毕业后选择回乡任教。当时,校舍建在一间祠堂里,条件很差,学生辍学严重,俞国平接过四年级的一个班级时,该班平均分数仅有37.2分。面对这样的情况,俞国平凭着青年人的热情,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为他们补习功课。

为劝说辍学的小鲍入学,俞国平5次进行家访,终于感动了孩子和家长;为了照顾孤儿小西,俞国平数次垫钱给他买学习用品;为了打好学生的基础,每个周六周日俞国平都免费为学生辅导。那时候没有好的设备,所有的资料都是他自己刻板,油印起来给学生做……一年下来,学校五年级毕业考试成绩在当时的统考中名列大荆区前三,被大荆教办领导誉为“智仁小奇迹”。

在山区的几年,俞国平始终不忘学习。资源少,他就自己找;经费难,他就自己干……教学第三年,21岁时就获得“温州市教坛新秀”的称号,成为当时温州历史上最年轻的地市级教坛新秀,被称为“山沟里飞出的小凤凰”。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荣誉,俞国平在乐清教学界有了一点小名气。适逢育英学校初创,想到民办学校灵活的机制以及专业的发展的前景,在董事长黄纪云先生的盛邀之下,俞国平选择来到了极富挑战的育英学校。

困境:坚守与突围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民办学校在乐清乃至温州还是新生事物,饱受社会的质疑。各种言论铺天盖地而来:“老师工作就是牛一样苦”;“老师的待遇是得不到保障的”;“学生很差的,是在公办学校读不下去的”…… 的确,由于是新生事物,当时的学校运作没有样本可以参照,管理上完全是“摸着石子过河”,教科研和教师专业发展同样艰难。作为温州市教坛新秀,一些人觉得俞国平来民办学校工作不值,会贻误前程,有人向他投来惊异甚至是不屑的目光……面对社会的质疑,俞国平觉得,“既然选择了,就要接受自己的选择。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还有谁会认同呢?”

学校教科研底子薄,俞国平带领教师研磨课堂,探讨语文活动课程,研究得有声有色。1995年,俞国平担任两个班语文教学以及教务处、质管处职务,同时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任务重,面对挑战,俞国平全身心投入,事无巨细,严格要求,兢兢业业。

打铁还需自身硬,俞国平深知这一道理。如何发展专业,真正将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深入,带动团队建设?他从自己做起,一是积累,向录像学习。俞国平从乐清电教馆借来大量全国名师课堂录像带观看,多少个夜晚,当学生睡下后,他还在观看着录像,琢磨着教学设计。二是请教,向名师请教。乐清当年的名师他几乎全部请教过,甚至登门拜访温州特级教师缪笑竹、周望潮。三是尝试,不断讨论改进。他带领团队总结出“滚雪球”教研范式,即一个课例不断研讨改进,就像把雪球越滚越大,由此辐射取得“这一类”文本的教学,这在当时是相当有先见的。

令人欣慰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温州的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浙江省人民政府大力扶持民办教育事业,相继出台一系列惠及民办教育改革的措施。从教学评比到专业技术职术职务评聘,从教师身份的确认到教师进修,从人事关系到后续保障,温州的民办教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俞国平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发展和变化带来的民办学校教师生态的改变。

得益于政策的助推,俞国平开始了坚守后的突围。1999年上半年,他参加了浙江教育学院举行的“新秀培训班”。两个月的脱产学习让他在专业上重新梳理、建构,从语文主动学习的理念到论文案例的选题写作,从科研研究的思路到课堂观课的视角,俞国平如饮甘露。那一年温州市首届双高课评比,他以《白杨》一课技惊温州,获得第一名,被称为“俞白杨”。同年,他的论文《小学生主动学习研究》获得温州市一等奖,温州市教研成果一等奖,在温州小学语文界刮起了“俞国平旋风”。

1999年,俞国平担任学校小学部的业务副主任,同时兼任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忙碌之余,他仍不忘专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然灵动”的课堂风格。2000至2005年间,俞国平以出色的业务被评上了浙江省教坛新秀,省青年科研标兵,省名师培养对象;课题《小学生主动学习研究》获温州市一等奖,教育部国际交流合作司优秀成果奖;课题《小学学科“互补”的探索与实践》获浙江省教育厅二等奖;优质课《我的名片》获浙江省二等奖。

蜕变:教书与育人

2006年,浙江省开展了第九批特级教师评选活动,俞国平凭着出色的课堂教学和厚实的科研水平,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成为浙江省民办学校土生土长的特级教师第一人,年仅35岁的他也成为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之一。

作为特级教师,如何更好地教书育人?努力实现自己从“教书,教课文”到“育人,教一生”的转变。为此,俞国平不断思考、实践。在经历了从“骆驼”到“狮子”的精神变化之后,俞国平把自己的育人理念复归于 “婴儿”思想——“大道至简,复归于婴儿。”即把一切放下,真正站在儿童的视角,遵循儿童的发展来教学育人,回归教书育人的本真。

近几年,俞国平一直以“成人小孩”的身份,致力于“儿童语文”的育人研究,为此他广泛阅读陶行知、晏阳初等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向大师借智慧。他在论文《“儿童语文”应有的价值追求》开头即阐明:“回归生活、回归语文、回归儿童,还儿童自己的语文生活既是传统精神的烛照,也是语文教学的力点。”

民办寄宿学校的孩子是比较特殊的,俞国平担任一线教学数十年,见过太多的特殊孩子。由于家长长期在外经商或是忙于事业,往往顾不上孩子的教育,只知道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条件而缺少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沟通。许多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孤僻、暴力、浪费……如何站在孩子需要的角度,真正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除了对孩子嘘寒问暖之外,俞国平觉得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心理品性,真正还孩子以童年。他不断研究课例,研发经典诵读、儿童阅读等课程,将儿童语文的理念融入课堂之中。

在教学《爱心树》绘本读写课时,当课堂推进到最后一个环节“创作漫画,推想故事的结局”时,学生小卢创编了这样一段结尾:“最后的树桩也被这个贪婪的家伙挖走了。正当他要走的时候,突然一阵大风刮来,他站立不稳,一个跟头摔进了树坑,死了。树坑成了他的坟墓!”显然,小卢创作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似乎有些“暴力”的味道,尽管看似符合文本的逻辑。俞国平是了解小卢的,因为父母长期远在云南,一年才见一次面,进入五年级之后他显得非常急躁,也惹事不少,于是,俞国平和他结成了帮助对子。面对小卢的“报复”色彩的观点,俞国平首先肯定了小卢想法奇特,而后进行延迟评价,组织讨论:同学们,你们对小卢创作的故事结尾有什么看法?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好,有的则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样的结尾似乎太残忍了,更有孩子认为,虽然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我们给他这样的结果反而显示了“以恶制恶,以暴制暴”,这样总不太舒服。最后俞国平请小卢自己再来谈谈,小卢修正了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俞国平揭示了文本中原有的故事结尾,两相对照,同学们对做人就更有一些理性的认识了。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绝不仅仅是生活呵护,知识传授这么简单。真正的教育是唤醒灵魂的教育,是着眼于国家、民族的公民教育。

责任:小我与大家

俞国平自1999年担任学校主管教科研的领导以来,正是浙江尤其是温州民办教育的高速发展时期,但民办学校往往师资良莠不齐。怎样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让孩子真正得到优质的教育?俞国平开展了多元建设。

俞国平担任小学部主任后,就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倡导老师们开教学博客,进行教学反思,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

俞国平担任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后,每学期都要制定全面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学校举办“教研周”、“学术月”,他总要提出总的研讨目标,形成了“聚焦问题、策划活动、行动实践、深度反思、再次实践、形成观点、后续思考”的研讨思路,做到开展一次,攻克一个难点。

每逢有青年教师要上公开课,俞国平总要同他们的一起备课、设计教案,对他们进行全程指导。几位年轻教师参加温州市的优质课竞赛,从校内试讲、到市里比赛,俞国平全程跟踪,最终,参赛教师全都获得一等奖。

逐一帮助青年教师设计个人职业计划也是俞国平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2001年,陈传敏从泰顺来乐清育英时只是一个普通的书法教师。实践中,俞国平发现他综合素养非常全面,便用其所长,大胆让其担任语文学科教师,帮他制定了一个三年目标,并督促他朝着这个目标发展。2005年,陈传敏实现了目标,被评为乐清市和温州市教学骨干,并获得浙江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此后又获得了“温州市名师”、“浙江省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类似陈传敏这样的青年教师在团队中迅速成长,十多年来,共有50余位育英小学老师获得乐清市级优质课一等奖以上荣誉。2011年一年,小学分校有近十位老师获得“温州市骨干教师”荣誉称号,成为了“育英现象”,在温州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特级教师之后,俞国平深知特级教师自身水平要对得起这个称号,为此,他研究不止,几年来,发表论文案例百余篇,多次赴山东、江苏、上海、天津等地讲学,执教国家、省、地县级公开课、讲座百余场次,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俞国平还利用育英学校以及温州市俞国平名师工作室这些平台,经常组织教科研活动带动学校老师的发展。

俞国平结对乐清农村学校柳市七小、白石中心小学近十年,结对瑞安红旗小学等近六年,还被聘为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城南小学等名校的教学顾问。他利用晚上或双休日时间,不遗余力地辅导一个个“大龄学生”——青年教师,无论校内校外,只要有人求教,他都满腔热情地接待。几年来,俞国平所指导的外校青年教师不下百余人,不少人都成为温州小语界的青年新锐。

将责任带向更远的地方也是他的想法。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俞国平积极捐款献爱心,并且发动全校师生为灾区捐款40余万元。为支援青川灾区教学研究,他主动接受省教育厅支教任务,2010年到青川支教一周。青川老师、学生的坚强让他深受感染,他写下万余字手记,利用《浙江育英教育集团报》平台进行宣传。

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是5点多第一个到校,晚上迟迟离开。同事们总是这样说:“他太忙了,每天第一个到校的总是他,如果6点多收到短信,准是俞校长发的。”尽管累,但俞国平却乐此不疲,孩子每天亲热喊着,他就开心;学校老师获奖,他就高兴;家长满意,他就欣慰;存在问题,他也直面……他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就要有大批的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我能做些事,也是很有意义的,怎么能偷懒呢?这么多年了,也习惯了,不忙反而觉得空落落的呢!忙,是一种责任,也是生活的充实。”

俞国平说:“在民办学校工作是要比公办学校更辛苦些,但吃苦的背后有个人的发展,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杨小玲

点亮聋哑孩子的人生

——记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教师杨小玲

在热爱的讲台上,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学生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征服了亿万观众;3个月大就失聪的蒙蒙,自信地绽放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

在她的引领下,8名学生登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璀璨耀眼的舞台,更多的残疾孩子或上大学继续深造,或走入社会,正常就业。

她就是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校教师杨小玲。23年,从青春到不惑,杨小玲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群特殊的学生,默默的付出也赢得了认可。她先后荣获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回望来路,杨小玲认为自己最大的骄傲,是没有辜负聋哑孩子用尽全力叫出的那一声含糊却动人的“妈妈”。

一眼结缘,青春岁月挥洒在特教讲台

1990年,杨小玲和3名同学一起来到武汉市第一聋校,透过窗户,她看到一群孩子在教室里跳傣族舞。

整个舞蹈跳下来,谈不上姿态,也谈不上美感,孩子们的动作很僵硬,但他们眼睛里透出的一股子认真劲,让杨小玲动容,她的眼泪唰地一下就下来了。

这个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尖子没有想到,就是这段无声的舞蹈,让18岁的自己从此跟聋哑孩子结下不解之缘。在拿到毕业分配志愿表时,杨小玲只郑重地填了一个志愿——武汉市第一聋校。

“是孩子们的坚持和对生活的希望感染了我,我要帮他们做点什么。”杨小玲坚定而充满热情地说。

上班以后,杨小玲协助舞蹈老师文洁负责文艺队的工作。不懂手语的杨小玲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学生交流。刚开始,给学生排练舞蹈,她不知道怎么讲解节奏、动作要领,更不用说怎样表达音乐的内涵,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给学生示范。一节课下来,自己弄得汗流浃背,可学生还是没能掌握好动作要领。回到办公室,她难过地趴在桌上,眼泪流了下来。

擦干眼泪,工作还得继续。为了尽快学会与学生交流,杨小玲除了背“手语书”,还以学生为师。操场上、教室里、食堂里,学生们在用手语私下“聊天”。只要是自己看不懂的,杨小玲就主动向学生请教。学生们都很喜欢教杨小玲这个勤奋的“学生”。就这样,杨小玲一步步走进无声的世界,成了手语活字典。

鼓声传震,让聋哑孩子“听”到节奏

在聋校,语言交流障碍还只是第一道门槛。困难比杨小玲想象的大许多:音乐再悠扬,学生们也听不见,节拍再鲜明,学生们也感受不到。所有的舞蹈术语,她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所有的节拍和口令,她只能用手势传达。杨小玲站在这群孩子中间,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

怎样让聋哑学生感受到节奏?杨小玲苦苦思索。看到舞蹈室里的大鼓,她忽然眼前一亮。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学生们的脚心:他们终于第一次“听见”节奏,眼里放出惊喜的光。

学生们从此喜欢上这鼓声,喜欢上舞蹈课。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舞蹈情绪,杨小玲把音乐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为实现动作整齐,她自创“呼吸传递法”。在《千手观音》的表演中,后面人张开双手的同时,往前面吹一口气,前面的学生感知后立刻张开双臂;为尊重残疾学生的个性差异,她探索出“无限沟通法”……

杨小玲的热情投入,照亮了学生们前行的路。

在学校舞蹈室外,一名男生经常躲在窗外偷学。杨小玲走出教室,用微笑迎向他怯怯的眼光。这个名叫王志刚的孩子说:“老师,我想学跳舞。”于是,杨小玲答应了。他成了队里最刻苦的队员,每次排练下来,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从不叫苦。

训练一年多后,杨小玲为王志刚选定独舞《好汉歌》,参加全省残疾学生文艺比赛。当时,杨小玲身怀六甲,不管多晚、多累,她都陪在训练场,打节奏、讲要领。这支舞让王志钢赢得人生中的第一个大奖——全省一等奖。

2001年,王志刚冲击全国比赛,产假还没休完的杨小玲,回到舞蹈室。经过近一年排练打磨,舞蹈《秦俑魂》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上大获成功。

这次比赛改变了王志刚的命运——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抛出“橄榄枝”,他成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8年里,他随团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登上央视春晚、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残奥委会开闭幕式舞台,感动了亿万观众。

“在学生身上,我学到了坚强、包容和担当。”杨小玲说,“每个生命都有梦想,我帮他们圆梦,他们也会用自己的行动,点亮更多孩子的梦。”

信心培养,“丑小鸭”成为父母的骄傲

蒙蒙曾经是父母的一块心病。20年前,刚出生3个月的她,就被确诊耳聋。邻居小伙伴嘲笑她、欺负她,叫她“傻子”。四处求医无果,绝望的父母觉得天都塌了。

蒙蒙7岁时,妈妈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把孩子送到了市一聋校。六一儿童节,蒙蒙爸妈第一次看到登台跳舞的女儿,高兴地说:“这真是咱家的蒙蒙吗?”

就是在杨小玲的舞蹈课上,蒙蒙开始找到自信,找到上学的理由。在杨小玲的培养下,蒙蒙成了学校舞蹈队队长、班长、校学生会主席。2008年,舞技出众的蒙蒙跟杨小玲一起,站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演出那天,蒙蒙一家高兴地像过年一样,四里八乡的乡亲知道了,也都竖起了大姆指。“我的残疾孩子一样不比别人差”,那一刻,蒙蒙妈妈心中充满了对杨小玲的感激,“杨老师只是没有生她,说到付出,她操的心比我这个当妈的还要多。女儿交给她,我一百个放心。”

不离不弃,让每个稚嫩的心灵充满自信

聋哑孩子,往往有好强又自卑的双重心理。

舞蹈队的学生青平,是一位充满灵气、很有舞蹈天赋的女生。可是,她性格孤僻,谁对她好与不好,都记在了心里。一次训练中,她不认真的态度让杨小玲非常生气,严厉地批评了她。她扭头就走,杨小玲一把抓住她,她狠狠地瞪了一眼,冲出排练厅。

当时,杨小玲的眼泪唰唰地往下掉,觉得自己好委屈。“是我的方式有问题吗?”冷静下来,杨小玲悄悄找到青平的班主任和同学。一打听才知道,青平每月生活费只有200元,早餐经常只吃一个馒头。大强度的舞蹈训练,她体力肯定跟不上。

杨小玲为自己的莽撞而自责。她主动找到青平,真诚向她道歉,请她继续学习舞蹈。以后的日子里,杨小玲经常从家里带好吃的给她补充营养。训练结束,杨小玲总会摸摸她的头,给她一个微笑、一份赞许……渐渐地,青平在舞蹈室里快乐了起来,也乐于和同学们交往了。高三毕业,青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并在大学毕业后到了广州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任教。

后来,青平在信中对杨小玲说:“是您给我插上寻梦的翅膀,是您让我找到追梦的自信,是您在我心里撒满梦想的阳光。敬爱的杨老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像您那样,继续这爱的接力。”

献身特教,播撒更多爱的火种

2009年秋天,杨小玲得到消息,一聋校排练的舞蹈《楚风乐韵》有机会代表全省教育系统,去上海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

这可是第一次与健全孩子同台竞技,机会难得。杨小玲和孩子们非常兴奋。离展演只有2个多月的时间了,得加紧排练。

11月29日,排练中,杨小玲正使劲跺脚,忽感脚下一软,跪倒在地。送往医院,她被确诊为左脚跟腱断裂。

比赛时间越来越近,杨小玲实在放心不下。坐着轮椅、打着石膏,她出现在舞蹈教室,指导孩子们排练。看着老师辛苦的模样,孩子们训练间歇都跑过来帮她揉揉胀痛的腿脚,有的孩子心疼地掉下了眼泪。

听不见音乐、听不到掌声,一聋校舞蹈队的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舞蹈超越了所有健全孩子,捧回第一名。这一刻,他们觉得,所有付出的辛苦都值得。

2006年,杨小玲被借调到中残联艺术团工作。经过半年的艰苦训练,她带的B队成为艺术团一块响当当的招牌。一年演出70多场,去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好评如潮。

中残联艺术团想把杨小玲留下来,承诺帮她解决后顾之忧,爱人工作、女儿读书都不成问题。“艺术团的学生离开我,一样有精彩的人生;跟他们比,一聋校的孩子更需要我。”一年后,杨小玲踏上回武汉的列车。

杨小玲的热情也点燃了其他同事,市一聋校陆续涌现出一批市区骨干教师。培智班老师胡欣主动与她搭班,一搭就是4年;学校美术老师甘云山是残疾人,曾经意志消沉。是杨小玲激发起他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并将100多名聋哑学生送进大学。

如今,武汉的10万教师成立了1000多个“杨小玲助残扶困小组”,服务残疾困难学生和社会残障人士。“杨小玲特殊艺术工作室”还对广州、南京、深圳、宜昌等地区特教学校进行培训指导。

五、胡遂

一辈子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记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胡遂

42年教师生涯,她的课堂里永远是座无虚席;57载人生岁月,她的脸上总是阳光灿烂。

她的第一学历是初中,如今却是“985”高校湖南大学的博导。她不是辅导员,不是班主任,也不是心理老师,更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但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大批学生粉丝,聆听她吟唱唐诗宋词,分享她的人生感悟,享受着她源源不断注入的正能量。

学生对她有许多尊称:“美女博导”、“妈妈老师”、“湖大一姐”、“心灵导师”、“育人大师”。

“其实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享受学生成长的幸福。”她这样定义自己。

她,就是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遂。

不蒙祖训,授业解惑锲而不舍

胡遂是名门之后,她的先祖胡林翼与同是湖南人的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并称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

“兵可挫,气不可挫,气可偶挫,而志终不可挫。”作为胡林翼的玄孙女,57岁的胡遂多年来努力践行先祖的教诲。

胡遂成长于“文革”年代,因为“读再多的书也要下乡”,更因为父母年老要养家糊口,1971年初中毕业才15岁的她,成了一名小学教师。

受祖辈影响和家庭文化熏陶,胡遂6岁前已遍读《唐诗三百首》、《论语》、《孟子》等,小学期间又读了《青春之歌》、《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如此扎实的“童子功”,再加上同为教师的父亲殷殷赋诗相勉:“教育吾家事,怜儿燕翼新……训蒙方任重,养正贵谆谆”,小学、中学,语文、数学、历史、政治,20岁前,年轻的胡遂就完成了许多教师所没有的教学经历。

1977年恢复高考,爱读书的胡遂当然也跃跃欲试,但学校力挽,并送她去函授学习。工作为重的胡遂,将大学梦暂时搁置。

“不行,还是要读书。”越读书,胡遂越觉得自己知识储存不够,她还是想上大学。那是1985年,她已结婚生子。

“还考什么大学,你的水平干脆直接考研。”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的丈夫建议。或许是丈夫和先祖名言的激励,她当真报考了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的研究生。

初中学历考研,这中间的知识鸿沟,无疑像一道天堑一样阻隔着胡遂。要想成功,只有付出倍于常人的努力。

最难的是外语。那时胡遂已回到小学做教导主任,白天要工作,下班要做家务、带孩子,学习只能见缝插针。她回忆说,为了记单词,她常常是把衣袖裤腿卷起来,手背上、手臂上、小腿上到处写满单词。这样,给女儿喂奶的时候,蹲下来洗衣服洗菜的时候,随时都能背单词。“规定自己每次记7个,太多了记不住,太少了又划不来。”对于往事,她仿佛历历在目。

苦心人,天不负。1985年9月,胡遂考研成功,师从著名教授马积高。毕业后留校任教。2001年,调到湖南大学,2002年,已晋升为教授的她,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河北大学著名教授詹福瑞。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胡遂以扎实的古文功底、广博的知识面和充沛的激情,在她热恋的大学讲台上,在全国各地的各种讲座中,为数以十万计的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唐宋诗词研究、中国佛学与文学、佛教文献概要等课程,并主持了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撰写了多部学术专著与教材,在国家权威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课堂上,她总是以自己的经历、以先祖的名言,激励学生。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这期间,她还积极致力于对湖湘文化的整理、研究与弘扬,主持《胡林翼全集》的古籍整理工作。为这项国家课题,她跑遍北京、武汉、南京、湖南等多家图书馆,还多次深入益阳档案馆、家乡益阳赫山区泉交河乡等地,收集有关胡林翼作品的版本、善本、原始手稿、文物、家书和刻印本,哪儿有资料就立刻跑去哪。整理工作前后历时8年,目前全集基本完成。但还有作品尚未完全搜集到,这多少让她有点遗憾。

2007年,她还受邀参与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坛”拍摄,节目播出以后,广受好评。但没想到的是,也惹出了一场**。在讲述《风流儒将胡林翼》时,因在节目中提到“胡林翼与两江总督陶澍的女儿成婚之后,仍流连于烟花之地”,这段短短三分钟的话,却被某媒体断章取义地提出来,受到网友指责,甚至被斥为“不忠不孝”,“有哗众取宠嫌疑”。

胡遂不禁有些心寒。其实,这段话她本是从学术角度出发的,她的本意是要教育学生,任何人都不是完人,只要能改正错误,就能成为一个好人,可惜一些媒体却断章取义,颠覆了本意,折射出不应有的功利与媚俗。

**未能阻碍她推广湖湘文化的脚步,2012年,胡遂又首倡《湖南九章》评选以弘扬湖湘文化,受到湖南省委高度重视。征集评选活动历时两个月,最后选定9篇经典文章,包括屈原的《离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作为湖南向外界展示湖湘文化的高端名片。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毫无疑问,胡遂的课是湖南大学最受欢迎的课之一,其火爆程度丝毫不亚于追星族对明星的追逐。

2001级学生戚家坦,是胡遂在湖南大学教的第一届学生。如今回忆起来,戚家坦仍记忆犹新:下课后要赶到另一栋教学楼上胡老师的课,往往找不到座位,因为其他专业慕名来蹭课的学生早就把位置占满。

博士生邢爽,10年前读本科时第一次听胡遂的课,“就被她浑身下上洋溢着的智慧和才华所吸引”,“有穿越的感觉”。她说,听胡老师讲唐诗宋词,听老师低吟浅唱,大家好像回到了唐宋时代,眼前能浮现出盛唐气象,大宋画卷。“胡老师声音非常洪亮,底气特别足,唱诗诵词特别有古韵”。

同事牛海蓉,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也是主讲唐宋文学。但她自认“比不上胡老师”。胡遂古诗词随手拈来,讲杜甫的《新婚别》,她能“顺手拈来几十首”,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同时还结合当下的现实,“学生怎会不喜欢听?”她说,在研究生面试时,有老师出题要求本科生背某某诗词,学生和主考老师都接不上,胡老师却能背得一字不差。

“在湖大,不听胡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一种损失。”“她是为讲台而生的人。”“讲课特别有情趣,豪放婉约共存。”采访中,无数师生这样评价。

还有学生在网上写着这样的话:“胡先生只授了我们一年的课,而为我班众生集体敬仰,算是特例。其实,细细想来,先生并未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深刻的事例,如深夜挑灯备课、带病坚持上课累倒讲台或者冒雨送生病学生去医院之类的动人事迹,来叫我们感动。但先生平和、淡定的人格魅力与坚持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却是我们最欢迎的。先生授课是常把唐诗宋词当茶来品的,令人如沐春风。课余则更多地和我辈聊些闲散的话题,诸如做人、做事、做学问,虽然多是传统的经世致用之学,但于日后走上社会的人生道路的确受益匪浅。”

何谓麓山湘水精神?胡遂归纳为两条:一是独立的精神;二是开创的精神。唯有独立,才能守住自我,唯有开创,才能实现自我。胡遂认为,湘水畔的两个相距2700多年的文人身上熔铸了这两点:此二人便是屈原和毛泽东。屈原身上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独立、桀骜精神,毛泽东有一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舍我其谁的开创气概。

“感悟山水,儒释道三家各有其说。”胡遂又将三家之观点一一例举,但每每分析之,她都是从中找出催人奋进之处:儒家生生不息的精神状态,道家“如婴儿之未孩”般的生命意境,如释氏“故能与天和”的心静如水境界。

“这样的课堂,哪里是在读古诗词,分明是是心灵按摩,是教育我们该做怎样一个人,给我们以做人的目标、气度和境界。”学生黄涛在博客中写道:默默体会麓山湘水精神的真正内涵,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秉承智者的灵气与伟人的坚毅,接过先辈们留下的写着独立精神与开创精神的旗帜,守住自我,扩展自我的生命天地,向新的时代迈出坚定的步伐!

这样的课堂魅力,从何而来?

胡遂引述了《庖丁解牛》中的一句话:“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焉。”她说,任何一门课,你对自己都要有这样的一种要求,要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

这样的境界,非等闲功夫能至。比如吟诵古诗词,就穷尽了她一辈子的努力。中山大学教授董每勘先生曾住胡遂家附近,少年胡遂就跟从他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唐诗宋词吟唱;读研时,又师从著名教授马积高等人,领会精义;在河北大学读博时,听说古籍研究所的词曲学教授刘崇德,将工尺谱翻译成五线谱,出版了《九宫大成词曲谱》,她登门求教。

而相对于名师传授,胡遂的“霸蛮”无疑更为重要。实际上,一直到后来读了博士,做了教授,胡遂还一直保持着考研时见缝插针的学习习惯。为背诵更多的古诗词,她总是将这些诗词们用磁带录下来,然后在做家务时,边做边听。后来电子技术发达了,她又找到一种软件,将电子文档转化成有声读物。“何以解忧,唯有MP3”她对学生说,而用她先生的话说是,“家务劳动成为了课间操”。女儿20多年里最深的印象是一觉醒来,妈妈总是在听什么。而胡遂自己则谦逊:“10万首唐诗宋词,可惜我还只背得几千首,差得远。”

其实,胡遂的课堂魅力绝对不仅仅是其知识面的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她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责任。她说,人生三大幸福,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她还说,“传道授业信可乐,富贵于我浮云走”。所以,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激情,总是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倾囊而出;所以,她的课,听起来更像与一个个活生生的古人对话,感受着他们崇高的品质和精神,而不是死守故纸堆里;所以,她在教学任务之外,还广开第二课堂,为学生开讲座,教学生如何处世为人,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像青松一样,有一颗紧紧扎根在山岗的强大的内心。有时,胡遂一周有四五个讲座,校内外,省内外,以至于常常忙得“连驻足看看池塘里的荷花的时间都没有”。

让学生的生命绽放光彩

实际上,仅仅只是课堂魅力,胡遂还不可能被数万学生评为“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

“她最喜欢的是走进学生,与学生聊天,帮学生解惑。”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亚阳说。

“从内而外自然流露着才情,生活得飘逸而诗意”,“不是美丽,而是华美”,同事评价。

“她像太阳一样,总是把温暖传递给我们。”学生感慨。

除了读书上课,胡遂还特别爱到学生中去。她笑着说,自己当过14年中小学老师,养成的这个习惯是改不了。“16岁的时候,还胆大包天地把全班学生领到岳麓山顶上的云麓宫睡了一晚上,看星星看月亮。”曾经有个学生得重病,只是任课教师的胡遂,带着学生到医院看他,并且组织学生捐款,自己也捐了1000元,最后筹措8万多元捐款。

胡遂还特别爱带着学生爬岳麓山听风,到湘江边赏月,寄情山水间,与学生探讨人生。学生王弯弯说,这种情景,让她常常想起孔子与他的弟子。

一位曾经的学生,因为相爱4年的女友离他而去,伤心欲绝的他从工作地福州专门跑到长沙,“向老师讨求解脱良方”。胡遂将他领到湘江边散步,给他讲述佛典里的一个故事:你和她无缘,你们的结束也不是坏事。她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兴衰成败的过程,“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将五十年兴亡看饱”。师生说着说着,一人一句,吟起了《桃花扇》里的词句。

这样的事太多了。一位大三女生,因失恋而痛不欲生,月光下胡遂陪她散步,上下五千年,眼前海内外,一个多小时女生还没什么触动,“爱上小河是因为没有见过大海”,最后,围绕这样一句话阐述,学生心结顿解,而这句话也在微博上广为流传。

“童年时最深的记忆是做完作业后,出门一看,一客厅的学生,多是女生,哇,像开了一屋子的花朵。”女儿田田形容自己的妈妈“是所有学生的妈妈”。

确实,从教42年,走到哪,胡遂都是学生最好的朋友。她的心中,除了女儿、母亲,最挂念的也是学生。她将学生接到自家吃住,告诉学生自家住址、电话和电子邮箱,不论昼夜,有信必复,有访必接。

大约是十几年前,一个女生半夜来电,说是站在岳麓山脚下的一座高楼顶,马上要跳下去。“妈妈骑上单车飞奔过去”,邓田田至今记得这事。如今这女生已结婚生子,生活幸福。

胡遂说,青春本就有一段躁动的时期,人人都不例外,加上现在社会价值多元,就业困难,青年学生心理问题比较多。做教师的,关键是要给学生以信心、以鼓励。“我们常说人心有七窍,这其中有什么比信心更重要的呢?”她说,给他人以阳光,给自己以阳光,这就是积善,就是积德,就是生命的灿烂。

感念于要咨询的学生太多,2008年初,不太会打字的她在新浪开博,谈自己的人生感悟,回复学生的提问困惑,甚至包括学生父亲的抑郁症。迄今已发博文100多篇,点击量达13万多。

李婷婷是研二学生,来自吉林通化农村,家里比较困难。“老师把我当女儿一样”。李婷婷说,隔三差五,老师会偷偷给她一些零花钱;在网上买旧电脑发现还不错,又给自己也买一台;偶尔逛街买衣服,还会给自己也捎上一件。去年胡遂重病住院,婷婷和同学们去看她,胡遂还惦记着婷婷生病的妈妈,给婷婷妈买药,还送去营养品。

王弯弯来自山西大同,南方冬季的湿冷实在让她受不了,没想到正发愁时,胡遂给包括她在内的16个学生每人送来一床小被子,还有一套暖手的东西,甚至贴心地找裁缝做了小搭扣。之后的夏天,她又给他们送上小水壶。来自校方的统计:这些年,胡遂资助学生的款额,总数已超过6万元。

“笑容,阳光,积极,正能量……老师,你就没有难过不平的时候?你的负面情绪往哪去?”

“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平生所愿二三子,从容结伴云山游。青春已暮应衰朽,犹自风华如锦绣。世人问我何良方,我有诗笔悬河口。传道授业信可乐,富贵于我浮云走。”

胡遂自作的这首题为《四十初度》的七言古风。或许,就是答案。

六、刘开吉

崇高而淡泊的警院教师 ——记重庆警察学院教授刘开吉

现年63岁的刘开吉,年轻时曾在西藏日喀则当过战术教官,此后长期在成都、云南等地的军事学院教学。1994年,刘开吉进入重庆警察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从教40年来,刘开吉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

既教书又育人,才是教授

“教学是大学的第一使命,也是大学的永恒使命。不教不授,不是教授;既教又授,才是教授。”长期以来,刘开吉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坚持站讲台,坚持在一线面对面教学,1998年至2012年底,连续15年年均授课量达300学时以上。

在教学上,刘开吉遵循警察战术教学训练“综合分层,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良性循环化”的特殊规律,采取“法律、战术、技术、心理、体能”五位一体的教学训练方法,按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采取情景模拟及案例教学等方法手段,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刘开吉因材施教,采取“集中指导式”、“研讨式”、“答疑式”、“情景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形成问题意识。

为了做到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刘开吉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他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掌握思想动态等。每次上课前,他都会提前掌握学生需求,提高教学针对性和目的性。每个学期结束后,他会进行一次无记名的民意测试,要求学生畅所欲言提意见和建议,并对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归纳分析,做到一一回复。他也通过短信、邮件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力所能及地给学生们提供一些帮助。

由于刘开吉的教学形式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004年,他创建的“警察战术实战教学训练模式”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热爱学生,从严训练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警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警察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和爱心,主要体现在严格训练和严格要求上。刘开吉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学生,做到战训一致、教养一致。一要根据实战需要确定训练内容,二要尽可能逼真地设置近似实战的训练环境,三要多组织各种类型的对抗训练。

刘开吉认为,责任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在教育中,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就不会有教育的成功。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有崇高的使命感,要肩负起教书育人这个重大的职责,否则只会误人子弟。此外,要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这个责任不仅仅意味着要上好每一节课,对大学教师的“三大职能”一个也不能懈怠,还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随时随地影响学生。教师要有奉献精神,要不断付出,这种付出可能没有回报,但是一刻也不能松懈。

刘开吉深知警察职业具有高风险性,警察和军人一样:用生命托起祖国的花好月圆,用热血浇铸母亲的四季平安。警察是黑白世界之间的一堵墙、是除暴安良的正义化身、是调解纠纷的公正砝码、是扶危解困的侠义先锋。在和平时期,警察是为公众利益牺牲最多的一个群体。因此,打击犯罪、减少伤亡、爱护学生、珍视生命是警察教师的天职。“导之以诚,尽力而为,学生每天能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这一切全赖于警察教师所付出的努力和授予之技能与战术!”通过爱心守望,刘开吉与学生真诚同行,一起成长,自己也赢得了学生的崇敬和拥戴。

走出象牙塔,寻求实用之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刘开吉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和血汗。他从事警察院校教学工作以来,20年如一日,没有分上班下班,没有分是否节假日,晚上几乎没有在12点以前睡过觉,可以说是尽职、尽责、尽心,全身心、全方位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当中。而今,他已经取得了3个国家级、5个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和其他学术成果。

对于许多大学教师来说,服务社会的途径主要还是传承文化、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以传播和创造有用之学、培养和塑造有用之才。但是,警察学校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刘开吉将

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作为重要职责,依托专业优势,与时俱进,走出象牙塔,寻求实用之用、科学之学和发展之学,使得教学与研究内容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幸福。1998年至2013年,刘开吉走出校园,培养培训各类在职民警2万余人次,培养培训公安机关实战教官近千人,使教学研究内容直接服务公安实战,为平安中国建设和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警察教师之业,神圣而悲壮;警察教师之梦,崇高而淡泊。”回顾自己40年的从教之路,刘开吉直言学生的理解是对他的安慰、学生的收获是对他的嘉奖。

七、刘占良

追求教育的核心价值

——记陕西商洛中学教师刘占良

刘占良,现任陕西商洛中学副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商洛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曾获“陕西省师德标兵”称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立人以德,用爱心诠释敬业

刘占良1981年加入教育战线。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座右铭。对于教育的使命刘占良有更深刻的理解,他坚持把爱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德立己、以德立人的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用自身言行催发学生道德品质的升华,以启发诱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

刘占良深知山区学生求学不易。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对学生倾注了火热的爱心。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学生只是在认知、情感、态度上有差别。为了促使班级整体健康成长,在座位安排上,他让自制力不同、学科兴趣不同的学生相互搭配、互帮互学,有效地提高了班级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学习质量。

刘占良把爱心撒播到学生们的心田。一名学生,进入高三时,父亲突然病故,家里经济困窘,这名学生面临辍学。刘占良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温言细语地安慰这名学生,并倡导全班同学为其捐款,帮助他度过了难关,并顺利地考入西安石油大学。还有一名学生,因学习用功、疲劳过度,晚上11点多晕倒在教室,人事不省,刚进家门的刘占良接到电话后急忙返回教室,背上该生去医院,掏钱给学生看病。第二天,他让家人做好可口的饭菜,送到学生的病床前。

有一次,一名学生因与父母争吵而离家。刘占良得知此事,与两名教师一起在寒冷的冬夜,一家家地拨打电话,挨个地查旅馆,直到夜里两点多,才在东郊一个网吧内找到了该学生。在刘占良的耐心教育下,这名学生终于与父母回家,家长为之深深感动。

刘占良对家庭贫困学生也是关爱有加。当他看到有些学生衣衫单薄、用功苦读的身影时心疼不已,率先在支部会上提议党员与贫困生结对子,倡导全年级师生捐款捐衣。他还积极与商洛中级法院民事第三庭的法官联系,促成他们与10名学生结成长期帮扶对子,改变了这些学生的生活状况。他经常给经济困难的学生买棉衣、买鞋袜,看到体弱多病的学生难以支撑时,买来水果和奶粉。

立业以勤,用执着诠释高效

在30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刘占良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和研究。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成为商中数学的领军人。刘占良的教学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课堂上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想,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逢他上课,学生们神志集中、思维活跃,他们说:“听刘老师的数学课,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刘占良曾有5年初中数学教学的经历。1986年,学校安排他担任高中数学教学。第一轮高中教学的3年间,他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并认真研读相关著作。3年里,他书写了12万字的学习笔记。此后,他致力于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成长为商洛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他把数学课分为概念型、探求型、习题型和讲评型四类,辅以相应的“导、议、讲、练”步骤。数学教研组以此为经验在数学老师中推广应用。

刘占良当数学教研组长和高三备课组长,他结合山区学生实际,在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方面归纳总结出“两条线复课法”和“滚动分层练习法”,以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感悟能力和练习实践能力。

在担任学校教务主任期间,尽管事务繁忙,刘占良一直坚持带两个班的数学课,即使担任学校教学副校长之后,他依然坚守教学一线,把教学作为立业之本。

立言以精,用钻研诠释智慧

刘占良酷爱研究,善思考、勤实践。1990年,27岁的他就担任了数学教研组长,在教课之余,他悉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把研究作为教师自我成长的根本途径,积极推广教育教学新方法。

1990年-1995年,刘占良在学校推广上海“青浦经验”,实验报告《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育质量的试验》获省级论文一等奖。他倡导在教研组内每人每学期上好5节“数学活动课”,探索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在他的带领下,数学教研组开展教科研活动蔚然成风,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工作。刘占良还特别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经常组织他们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分析、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从教案书写、教材分析、方法运用等方面给予指导,使青年教师迅速独当一面。

教研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刘占良在长期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探索总结出的为“学”治“教”、抓“纲”务“本”、以“练”促“能”的教学教研思想,把教学与教研紧密结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这种做法由数学组推广辐射到其他教研组,促进了市内各重点中学的教学和教研工作。他1998年至2001年主持了省级教研课题《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践与研究》;2004年至2006年,主持开展商洛中学教研中心安排的《现代技术手段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实验研究;2008年-2009年参与陕西省《课程改革环境下高中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制度保障》研究;2007年参与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广泛影响。

实施新课程以来,刘占良担负学校新课程组织实施的具体部署安排,坚持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以优化课堂实效为立足点,以优秀教学案例为突破口的新课程实施思路,并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1234”的实施策略,即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转向、四个注重:

“一个中心”就是要求每位教职工全面理解和把握“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

“两个重点”就是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优化课堂实效为立足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落脚点。他优化课堂教学实效,带领广大教师开展“每周一课”教研活动,锤炼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度、教学方式的细度、课堂容量的密度,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三个转向”就是通过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体系,以集体备课、公开课和课题研究为实施平台,努力实现教师的教育思想由“应付型”转向“责任型”,工作能力上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方法途径上由“传统型”转向“创新型”,进而达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个注重”的原则是,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塑造和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能够相互转换;注重教学活动基础,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协调;注重教学活动背景,使学生的课内与课外现实生活能够联接。

在刘占良的组织协调下,各教研组共开发出48种校本课程,涉及的面很广,其中很多课深受学生欢迎。商洛中学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有44件﹙篇﹚获得省级表彰奖励;在市教育局连续两年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活动中,每学科都有学校教师为主讲人;有12篇教案、论文被采纳编入市教育局、教研室编著的新课程培训资料;有18名教师在市级新课程示范课中获奖。在2007年10月,学校承办了“西安—商洛高中新课程研讨交流活动”;2008年4月,商洛中学接受了省新课程专家视导组的检查;2010年10月,省教育厅新课程调研组来商洛中学调研,对商洛中学新课程实施的做法和效果给予高度评价。商洛中学先后被授予陕西省校本教研示范校、科研兴校明星学校、陕西省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陕西省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资源研发基地学校等称号。

立功以诚,用拼搏铸就辉煌

2007年8月,刘占良担任商洛中学教务处主任,主管学校理科教学、新教师培养和年级的常规管理工作。

当教务处主任,他首先从教学环节入手,以谋求最佳教学效果。他主持修订了学校日常考试检查制度,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辅导检查等诸多环节在质和量上做出了具体要求。对初上讲台教师的培训工作,他提出“一年上路,两年适应,三年挑大梁”的培训目标,组织老教师与新教师结成“青蓝”对子。联合教研组、年级组,定期组织多层次的汇报课、研究课、示范课,举行全校性的教学能手赛教活动,促进新手尽快适应高中教学。他每学期都要安排时间去听课,及时发现并解决新教师成长中的新问题,帮助新教师迅速、健康地成长。

2011年,刘占良担任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更是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校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他多次带领年级管理干部和青年班主任赴外地考察交流,学习借鉴高效课堂教学和管理模式,主持研究制定了《商洛中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编印《商洛中学高效课堂实施研修资料汇编》,组织开展系列培训,积极启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效课堂”

教学的带动下,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2年,学校组织师生参加商洛市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好成绩,共有32件作品获奖,学校荣获省、市优秀组织奖。

优秀高尚的师德修养,娴熟精巧的教学方法,严谨细致的教研作风,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刘占良深受学生的欢迎、同仁的尊重和社会的赞誉,是校内外广泛认可的“金牌教师”。

八、刘志

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

——记甘肃省兰州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志

刘志,2002年被评为兰州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2007年、2011年,先后被评为兰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兰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2012年,荣获甘肃省“园丁奖”,受到甘肃省委、省政府表彰。

爱我所做、做我所爱,以良好的职业形象,诠释新时期幼儿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

1987年,刘志从西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了。作为一名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是到师范学校做一名得心应手的教师,还是到幼儿园做一个自己也难以想象的幼儿园教师?这是她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选择。在兰州实验幼儿园老园长的再三努力下,她最终选择到兰州实验幼儿园做一名幼儿教师。

刘志是那一届西北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唯一到一线幼儿园任教的毕业生。这一干,就是26年。26年的幼教生涯,她从一名普通的幼儿园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园长,带领着她的团队以专业的精神,实现着办理想幼儿园的梦想。

多少年来,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园,最后一个离园,深入班级了解孩子的饮食、午休、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与孩子们聊天、一起玩游戏,全园孩子的名字她几乎都能一一叫出来。她了解和掌握了大多数孩子的特点,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给他们一些好的育儿建议,赢得了广大家长与同行的尊敬和爱戴。工作中,她努力坚守教育的原则,怀着一份自然、朴实、宽厚的情怀,倾听来自儿童心底的声音,努力把幼儿园建成一个多姿多彩的生态园,让孩子们像幼儿园中的山楂树一样沐浴着阳光雨露,自由、自信、饱满地成长。

在实验幼儿园,曾流传着一个每天找园长谈话的孩子的故事。小班新生入园后,一个小男孩引起了刘志的注意。他叫宣宣,与别的孩子不同的是,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大哭大闹,只是每天在幼儿园的门口拉着奶奶的衣服,哭哭啼啼不进幼儿园,好不容易让老师抱到班上,39 也总是哭个不停,老师们对他毫无办法。这天,刚好刘园长进班看到这一切,便领他来到了园长办公室,放在自己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与他面对面聊了起来。当孩子的情绪基本稳定下来以后,刘志拿出一个支教时农村孩子们送她的香包送给他。看到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香包,孩子高兴了,紧张的情绪也放松下来了。刘志趁机与他约定,如果第二天他能高高兴兴来园,可以再送他一个香包。

第二天,刘志站在幼儿园门口。当宣宣照例拉着奶奶的衣服哭丧着脸来到幼儿园时,刘志马上走过去抱起他说:“噢,宣宣今天真不错,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了,那好吧,我们去拿香包好不好?”来到办公室,刘志把他放到椅子上,拿出一堆香包,让他挑选自己喜欢的,并与他饶有兴趣的聊天。看到他的情绪稳定了,就对他说:“我们去看看别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早饭有没有好吃的,好吗?”宣宣立刻拉着刘志的手来到班上,高兴地去参加班上的活动了。

第三天早上,由于忙于处理公务,刘志没到班上查班,快到吃早饭的时候,老师领着哭哭啼啼的宣宣来到园长办公室,对刘志说,“宣宣想要找你”。刘志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让老师回班照顾其他孩子。宣宣自己坐到园长对面的椅子上,絮絮叨叨地对她讲着自己的事情。就这样,宣宣每天进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带班老师将他送到园长办公室,和园长“谈谈心”。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老师们只好每天送他到园长办公室,刘志依旧耐心地与他聊天,依旧会让他选一个香包,然后送他到班上参加活动。宣宣的情绪就这样一天天稳定下来,也愉悦起来。于是,宣宣每天找园长谈谈话,成为幼儿园的趣事。带班的年轻老师会很好奇,不知宣宣今天又要和园长谈些什么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大家也习惯了宣宣每天早上要到园长办公室与园长谈谈话。大约十多天后的一个下午,离园的时间到了,宣宣的奶奶领着他来到了园长办公室,奶奶从包里掏出一堆香包,问刘园长是不是她送给宣宣的。刘志给奶奶肯定的答复,宣宣露出自豪的笑容。从那天之后,宣宣再也没来过刘园长的办公室,但他每天都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和小朋友在一起开始幼儿园愉快的生活。

安安静静、扎扎实实,以执着的职业精神,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的童年

走进兰州市实验幼儿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园中三棵茂盛的山楂树,它见证了实验幼儿园20多年的发展历程,很好地诠释了实验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让他们拥有甜美、快乐的童年。秉承这样一个办园理念,在幼儿园的发展过程中,刘志带领她的团队超越功利,面对形形色色扑面而来的教育方案,她大胆质疑,自觉用教育的眼光关爱儿童,建构美好的教育生活,保卫儿童的童年,为他们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是幼儿园最隆重的节日。如何让儿童节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节日,是刘志思考的一个问题。她组织全园教师开展了调研活动,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最终确定了“实验幼儿园的孩子,在园3年要过3个不一样的儿童节”,即六一童话节、六一合唱节和六一民间游戏节。

六一童话节是让父母和教师共同为孩子演出精彩的童话剧;六一合唱节是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演唱优秀的童谣;六一民间游戏节是让父母和孩子一起表演传统的民间游戏。与众不同的六一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体验,给家长们留下无痕的教育与改变,也得到了老师们的信任与支持。

提升自我、成就教师,以专业的职业态度,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在幼儿园任教初期,刘志也经历了从理论到实际保教工作的转变和适应过程。她勤于学习与思考,十分注重和磨练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26年来,她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担任幼儿园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保教副园长、园长,一步步成长起来。担任园长以后,她以自己扎实的幼儿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教育教学经验,坚持组织开展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践、探索与创新,以教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把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2008年,刘志主持开展的省级重点课题《建立家长与幼儿园有效互动机制研究》,分别获得甘肃省、兰州市第七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她主持研究的课题《园本教研机制与方法的探索》,获甘肃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课题研究二等奖。在省教科所的牵头下,她与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合作,组织全园骨干教师参加编写《甘肃省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资源包,通过了审定并出版使用。2011年起,刘志受聘担任西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国家级培训项目主讲教师,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幼教经验分享给同行。

近年来,作为“国培计划”甘肃省优秀一线专家,刘志多次走进国培、省培课堂,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传授管理经验和保教经验。

注重内涵、开放办园,以开放的职业情怀,发挥实验幼儿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刘志担任园长以来,带领实验幼儿园全体教师,以“办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办园新理念,把文化作为凝聚和激励全体教职工的精神力量并形成巨大的内驱力,推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她组织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共同谋划幼儿园的发展蓝图,讨论制定了《兰州市实验幼儿园“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兰州市实验幼儿园园所文化建设纲要》、《兰州市实验幼儿园教育科研发展规划》等,全方位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品位与品质,为每一位教职工成长发展搭建平台。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刘志充分发挥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承担对农村幼儿园的对口帮扶工作,真心实意为帮扶幼儿园出谋划策,手把手地指导和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使对口帮扶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她还心系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发展,多次率领本园骨干教师赴甘南、定西等地开展支教活动,为当地幼儿园的教师举办专题报告,受到了幼教同行的一致好评。

九、孔庆菊

格桑花只为信念而开

——记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二中高级教师孔庆菊

孔庆菊,一位农家出身的中学藏族女教师,为了当地各民族的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在青海省最北端的祁连大山中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了20个春秋。

在孔庆菊的教学生涯中,不仅有执着的爱和坚守,还有积极的进取和创新,她努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贫困山区民族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为当地民族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

坚守是为了一个崇高的信念

“教师职业是我自小的选择,我的一生也只想做一件事,就是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是孔庆菊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这个崇高但又清贫职业的诺言。

1989年,中学毕业的她选择了师范专业,1992年完成学业后就开始了教育教学工作。20年来,曾经有过从事公务员或其他工作的机遇,但孔庆菊都放弃了。在当初选定的这条路上,她愿意一直走下去。

20年来的坚守中,孔庆菊不知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时间和节假日,超负荷地进行工作,高海拔苦寒的条件和艰辛的工作使这朵鲜艳的格桑花过早地长出了银发。

孔庆菊所带班级曾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近百名学生受到过省、州、县级各种表彰奖励。她个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青海省十杰教师”、“青海省教学能手”、“海北州教学能手”、“门源县教学能手”、“门源县三八红旗手”、“门源县优秀班主任”、“门源县优秀教师”等90多个各级各类表彰奖励,并当选为海北州人大代表、门源县政协委员。

追寻是为了一个永恒的目标

多年来,孔庆菊不断丰富和提高着自己,主动争取学习机会,先后十多次参加了省内外各种培训,而且通过自学先后取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和本科学历。面对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她系统学习和掌握了课改理论知识,学用结合中,撰写的《多给学生一点赏识》、《浅议作文教学中的想象和联想》、《点燃学生兴趣之火,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这样的语文老师最受学生欢迎》、《培训是献给老师最好的礼物》、《我们班多了一个特殊的语文学习小组》、《浅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想》等论文,在国家、省、州、县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2011年,她还被抽调到省上担任了初三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命题工作。

在课改实践中,身为课改教研组长的她,为顺利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进程,始终把提高思想认识和课改理论水平,作为教研组工作的立足点。经常组织课改组教师在课余时间学习课改理论知识,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精心撰写心得体会,多次举办以教改为内容的学习专栏,及时开展专题研讨,有效提高了实验年级教师对课改的再认识,为课改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

在课改中,孔庆菊曾多次担任州、县、学校的培训工作,先后承担的示范课、优质课,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同行们的认可。在提高课改质量上,她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共同研究教材教法,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提高了课堂教学艺术,在全校营造出了良好的教改氛围。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创新,门源二中的课改工作走在了全县的前列,被评为“全州课改先进学校”。

奉献是为了一种美德的播种

孔庆菊走出师范,就分到了一个乡村中学任教,在艰苦的环境里,与学生有着同样经历的她很快与孩子们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许多困难家庭的孩子因得到她的资助而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一批批“学困生”在她的悉心教育下步入了先进的行列。藏族人认为,格桑花是最美丽的花,也是幸运花。因此,孔庆菊被家长们亲切地称为“格桑花”。孔庆菊这朵人们心中的格桑花,不但带给孩子们花朵一样灿烂开放的心,还带给他们完成学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人才的幸运。

1997年,孔庆菊因工作出色,被选调到了县二中。刚到学校,她就接手了一个多次更换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班级,其中有一名学生,因抽烟喝酒、惹是生非而闻名全校。孔庆菊不放弃这名学生,而是用人格魅力和无私的爱心感动了他。最终,这名学生转变成为一名优秀生,并且顺利地升入了高中,这个班级也成为了优秀班级。

有一名学生,全家来自河南,父母在临县打工,她和奶奶一起生活,父母把她托付给孔庆菊。从此,孔庆菊在做好一个老师的同时,又开始扮演起妈妈的角色。还有一名学生,从小母亲病逝,父亲是下岗职工,还有一个弟弟上小学。这名身处困境的学生曾多次辍学。孔庆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多次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给她买衣服和学习用品,帮她克服生活的困难,并坚定了她的生活勇气和信心,使她重新得到了失去已久的母爱,最终顺利完成了学业。一名寄宿制学生,来自于边远山区的贫困农民家庭,从小体弱多病。孔庆菊承担起了孩子母亲的责任,经常带他看病,请他到家里吃饭,甚至有几次让他住在家里悉心照顾。孩子的父母知道后,泪流满面、万分感激。

针对当地回族女生辍学问题时有发生的情况,孔庆菊多次到学生家中现身说法,劝说家长送孩子上学。对于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她除了自己尽力资助外,还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身份,呼吁有关部门和社会给予帮助解决。一名回族女生,性格内向,身体孱弱,家境贫寒,两个弟弟也在就读,加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父母多次想让她放弃学业。孔庆菊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到其偏远的家中,苦口婆心给她的父母亲做思想工作,联系有关方面解决家庭困难,终于使她又回到了教室。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当中,当这名学生多次生病时,孔庆菊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带她入院治疗并为她垫付医疗费用。2011年,这名女生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大学。

上述这样的事例,在孔庆菊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不胜枚举。她的良好师德得到了社会的公认。2008年,孔庆菊被推荐为“青海省师德师风报告团”成员,在省内各州县进行巡回报告。20年岁月,祁连山下这朵藏家格桑花,将2000多名各民族学子培育成才。大爱无疆,智慧也在爱心中迸发。孔庆菊就这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位乡村女教师的灿烂人生。

十、丑武江

扬帆职海 卓立潮头

——记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丑武江

他以“仁爱”之心与学生相处,对学生的爱无限延伸。他没有英雄壮举,但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彰显功力。他没有豪言壮语,但在献身于职业教育的追求中孕育春天!他就是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分院院长丑武江,一个善于打破常规、对创新充满激情的人。

打破常规办昌吉畜牧学院

在新疆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进程中,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瓶颈。

2003年,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为昌吉州畜牧业大发展培养“百千万畜牧人才”的计划,决定用5年左右的时间,为昌吉州培养百名掌握高级畜牧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级人才;培养千名熟练掌握畜牧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培训万名畜牧从业人员。这一想法正好与昌吉州的人才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作为具体承担培训任务的动物科技分院院长,丑武江认识到,仅靠学院一家难以完成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必须集政府、行业、企业、学院之合力,由此催生了一个新的办学共同体——昌吉畜牧学院。2003年,由昌吉州政府牵头,学院动物科技分院、昌吉州畜牧局、11家畜牧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了昌吉畜牧学院。昌吉畜牧学院实行办学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丑武江担任常务副院长,主持日常教学工作。它构建了一个“政府牵头、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实施、多方受益、互惠多赢”的平台,第一次把政府、行业、企业与高校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让政府、行业、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实现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院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愿望。

昌吉畜牧学院办学理事会成立5年来,由最初参加的11家畜牧龙头企业发展到56家,并按专业方向成立了养牛理事会、养羊理事会、养猪理事会等8个理事会分会,涵盖了养

殖业的整个产业链,为大中型畜牧企业输送了1500余名高职毕业生,为昌吉州、县(市)、乡、镇培训三级畜牧从业人员近8000人,畜牧兽医技术骨干700余人;每年为基层培训春秋季防疫技术人员500人,培训家畜繁殖高级技术人员1100名。

丑武江兴奋地说,这项工程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昌吉州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现代畜牧业发展。

把课堂直接搬到企业里

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的丑武江,给学生们教授养牛技术、养猪技术、家畜繁育、家畜解剖与生理等课程。多年来,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人才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三阶段”教学模式:先文化基础课,再专业基础课,最后是专业课。在教学过程中,他发现:“黑板上养牛,课本上种田”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授课方式造成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不接轨,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面对一张张稚气的脸庞,一颗颗热烈跳动的求知之心,丑武江心急如焚。如何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难题,摆在了丑武江和他的同事面前。

经过深入调研,2002年初,丑武江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到企业里去上学。也就是把学生放到企业培养,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共同研究开发培养人才的教材,共同选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共同实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计划,共同寻找学生就业渠道。学生边学边干,在企业内部学习成长。这样一来,就解决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

对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刚开始也有一些人不理解。按照传统观念,学生应该在学校学习,怎么跑到企业去了,这样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吗?面对疑问,丑武江当时压力非常大,但是他想,学生通过学校学习,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把孩子送出去,送到工作岗位上。丑武江对学生们说,“我们要用实践来证明,我们办的是金牛班,不是草牛班!”

就这样,2002年秋季开学,动物科技分院养殖专业的24名大学生进驻新疆金牛股份有限公司奶牛养殖场,把课堂直接搬到企业里。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金牛班就此诞生!”

“金牛班”的理论课与在学校课堂上的理论课教学方式完全不同。“金牛班”教师通过3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一是问答式,即教师随时随地结合理论解答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二是专题式,即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就学生在实践中遇到最多的问题进行专题讲授;三是每天晚上学生完成白天的实践后,进行两个小时的理论知识讲授。在企业里,实践课和理论课交替进行,学生的实践技能很快得到提升。

这种“工学融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金牛班”毕业的姚兵文深有感触地说:“„金牛班‟给我们创造了一流的实习条件,为我现在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现在负责石河子143团和沙湾片区大约3000多头牛的饲料开发和疫病防治工作。

“将教学班办到企业”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认识社会等非技术能力的熏陶和培养。回族学生马超,现在已经是北京一品功夫食品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片区经理。他说:“在„金牛班‟,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让我终身受益。”

通过大家的努力和不断完善,经过3年,24名大学生高质量地对口就业,其中有6名是厂长助理,其他学生都是主治兽医和主要岗位上的技术人员。《中国教育报》于2003年6月18日在头版以《“零距离”办学理念》为题报道了“金牛班”的办学之后,又两次跟踪报道了“金牛班”的办学情况。

如今,畜牧兽医专业“工学融合,在企业中办学”——“金牛班”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新疆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的一个标杆。

丑武江从开办“金牛班”的成功实践中得到启示,在此基础上,他先后与企业合作,开办了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泰昆班”、“天康班”等“订单班”。这些“订单班”,成为学院加强校企合作、推进订单培养、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张靓丽名片。动物科技分院2000多名学生中,70%的学生都参加了校企合作班。这些学生毕业后不用自己再去找工作,直接就在实践学习企业就业。

到目前,畜牧兽医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100%,有的单位还为看中的人才打起了“争夺战”。300多名学生学有所成,在全疆畜牧兽医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旨在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学习与岗位零距离”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已在全国许多地方推广。

“三位导师制”提升学生职业道德

面对职教模式创新获得的成功,丑武江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说“教育不仅仅是教知识技术,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会做人。”丑武江明白,在职业教育中,不能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他从教24年,曾经长时间担任班主任。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丑武江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他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良好、健康的人际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的。学高方可为师,身正才可成范。如果自己只是学生知识技术上的导航者,不是道德修养方面的领路人,再好的职教模式也无法可持续发展下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丑武江帮助学生制订学期计划、计划、职业生涯规划,将大目标细化为每一天的小目标;同时,他还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向全班学生公布,常年坚持与学生一同上晚自习,在与学生肩并肩的努力中一起品尝收获的快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时时提醒自己,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要做一个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专业技术人才。

但这样就够了吗?丑武江把视野放大到了学校之外的企业实习生身上。实践教学比重大,学生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一线度过,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往往成为空白。经过努力,丑武江在实践教学中建立起了“三位导师制”,即学校班主任、专业指导教师、企业技术人员三位一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三位导师制”的实施,使到企业指导学生实践实习的专业教师也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企业的技术人员也成为参加实践学生的德育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实践的同时,将职业道德等德育内容传授给学生。他认为,企业的技术人员当中不少是品德和技术双过硬的人才,对职业道德、做人道理等都有很深的理解和认识,让他们在实践岗位上讲德育,实际上就是在“现身说法”,其效果是再好不过了。

经过3年的实践,“三位导师制”获得了巨大成功。许多企业反映,这些学生变化很大,他们视企业为家,珍惜工作岗位,职业道德水平有了极大提升。这些企业同时表示,愿意把前来实践学习的学生吸纳为企业的员工。“思想道德的水平提高了,学生找工作都不用发愁了”。“三位导师制”德育模式真正达到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流动动物医院”开到农牧民家

在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所在的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农村和牧区,人们经常能看到3辆小面包车往来穿梭,一会儿在这个农户家的养鸡场,一会儿又在那个养殖户的奶牛场,十分忙碌。这些小面包车就是丑武江创立的专门为农牧民服务的“流动动物医院”,学校教师轮流去为农牧民养殖户服务。

创立“流动动物医院”起源于4年前的一次技术服务。有一次,一位养殖户找到丑武江,说自己养的一头奶牛被兽医判了“死刑”,希望他帮忙看看。经过丑武江的治疗,这头奶牛起死回生,为这位养殖户挽回了1万多元的损失。从那以后,那位养殖户渴望又充满期盼的眼神让他久久不能平静。丑武江当时就想,何不利用学校专业教师的技术优势服务农牧民呢?可是怎样服务才能让农牧民满意,却又成了难题。后来,丑武江想到开设一个“流动动物医院”,让教师轮流去为农牧民服务。2006年,由一辆小面包车、两名教师组成的“流动动物医院”成立了。

经过多年的努力,“流动动物医院”已拥有了1个门诊部和3辆小面包车,每年治愈的牲畜1000多头,为农牧民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现在,“流动动物医院”发展到了4家,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养殖户得到了来自学校的技术支持。如今,农牧民的牲畜、家禽遇到什么疑难杂症,只要给“流动动物医院”打一个电话,很快就能得到帮助。

2005年至今,丑武江一直担任昌吉市科技特派员、乌兰乌苏镇科技特派员,在繁忙的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积极投身基层科技服务。在担任昌吉市科技特派员期间,他指导昌吉市六工镇华盛兔场开展技术革新,扭亏为盈,并受到自治区科技厅专项支持。在担任乌兰乌苏镇科技特派员期间,他为养殖户开展科技服务200余次,培训养殖户540余人次。自2003年起,他担任昌吉武警部队绿色证书培训讲师,累计为部队培养后勤饲养技术人员300余人次。

第五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小学教师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师事迹

1.王生英------------------1 2.任维鼎------------------2 3.汪金权------------------3 4.黄金莲------------------4 5.普琼---------------------5

1.王生英

一、个人简介

王生英,女,汉族,中共党员,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中共十七大代表。1956年,她出生在卸甲平大队的西平自然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和绝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一样,生活十分清贫。幼时她又遭不幸,一场疾病使她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在父母艰难的支撑下,她以顽强的毅力,勤奋刻苦,读完了高中,并在当年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来想当一名教师愿望,身残志坚的她用一条腿创造着人生价值。

30年如一日,王生英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一场暴雨冲毁了学校教室,她把孩子们领到家里去上课。为扩大教室,把家里的大豆、小麦等粮食卖了,不顾病残之躯和丈夫一起挖沙、刨石等。爱生如子,倾尽全力帮助家庭贫困学生求学。

二、主要荣誉与成就

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优秀党员、河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两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

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三十年的教学生活,王生英二十年以校为家,从来没有误过学生一节课。初任老师的头几年,她都是在涉河中度过的。为了给程度差的学生补课,她常常以校为家,以学生家为校,默默地奉献着一切。多少个夜晚给学生补课回来,在山间小道上跋涉,道路漆黑,没有灯火,经常被摔得鼻青脸肿。但这些没有动摇她的决心,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她竞能在崎岖的山道行走自如了。回首逝去的三十年,数名学生升入了大学,数十名学生升入了高中,教学成绩多年在全乡名列前茅,数百名有知识、有文化的毕业生在改变着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成绩虽然微不足道,却是她拥有的最大财富。

三、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

王生英的教育理念可以用一个字“爱”来诠释。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是她多年的夙愿,山路崎岖,挡不住她献身教育的脚步。“有付出,有牺牲,才能换来山区面貌的改变” 是她对三十年来教学生涯的理解。再苦不能苦孩子,以家为校十余载,她的教育事迹凝结为四个字,那就是“爱的教育”。教学特色

在教学上,王生英老师对所教学科有较系统的理论基础。教学坚持六认真、重点突破,难点突出,语言简洁清楚,课堂气氛生动活跃,教学能力强,教学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同时注重素质教育,教学生把知识变为能力,把“寓教于乐”、“循环渐进”、“潜移默化”等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良好。她还积极转化问题学生,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态度,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教给他们学习方法,督促他们改变不良习惯,学生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教学事迹

1993年,一场暴雨冲垮了她们赖以学习、生活的的教室,学校坍塌成一片废墟。她和学生们望着那一片瓦砾,伤心地哭了。洪水不仅仅冲走了她们的教室,而且冲走了她们的期望和理想。当时由于山村经济十分困难,学校重建拿不出钱来。怎么办?让孩子们到哪里去上学?村里再也找不出一间能容下几十个学生的房屋。到外村学校去借读?不行!外村学校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去外村上学要途经两条狼路,野狼经常在那里出没,过去曾有过小孩被狼吃掉的事情,非常危险。她便和丈夫商量,决定把孩子们领到家里去上课。家里的房子虽然不宽敞,也很破旧,但总比在野外上课强多了。爱人听了她的话,二话不说,便回家收拾屋子去了。从此,她们家里间、外间,还有门口台阶便成了三个班学生的教室……

2.任维鼎

一、个人简介

任维鼎,男,汉族,中共党员,四川省平武县南坝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从教20年来,严格要求自己,教书育人,甘于奉献。“5•12”地震发生时,他冒着生命危险紧急疏散和抢救师生,而顾不上抢救埋在学校废墟下的女儿。震后,积极投身到灾后复课和恢复重建工作中,为恢复重建工作做出了贡献。为帮助学生重建学习、生活的信心,开设心理讲座,召开主题班会等,引导教育学生坚定信念、学会感恩,走出地震的阴霾。

二、主要荣誉与成就

曾获全国模范教师、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勇救学生,勇挑重担,不辞劳苦,牺牲休息时间,值班巡逻,搬运救灾物资。他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教研工作中,任维鼎带头上示范课,坚持写教研论文,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他利用课外时间,指导文学社的同学读书和写作,并开办了文学讲座。在他的指导下,文学社的许多同学在各级征文活动中获得名次,并得到奖励。

三、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

任维鼎的教育理念可以用爱心与民主进行概括。任维鼎对学生充满爱心。在班主任工作中,他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用在实践中。他运用民主管理理念,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充满活力。他特别关心地震伤残学生,爱护家庭贫困的学生,在生活上给了他们许多照顾。教学特色

任维鼎的教学可以用积极、认真、细心、耐心、民主等词语进行概括。任维鼎长期担任班主任,是南坝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并主持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尽管工作量很大,工作头绪多,任维鼎却没有怨言,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项本职工作。在教学上,任维鼎格外努力。为了教好每一个学生,他注重做好每个教学环节。夜深了,别人都休息后,他还在翻阅资料,细致备课,常常熬红了眼睛。上课时,他特别有激情,每一课都讲得很精彩,即使个别厌学的学生,也喜欢听他的课。他教的两个班级班额大,学生多达一百二十个,作业批改量很大,但是,他照样全批全改。特别是对弱差生,他从不歧视,常常把他们叫到身边,给他们讲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他除了仔细讲课外,还坚持写“下水作文”,给学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板。教学事迹

2008年5月12日中午,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任维鼎同志正在操场上,准备组织本班学生参加下午的体育测试。他立即奔向宿舍楼,与校长和当日联合值日教师呼喊学生逃生,组织学生有序向操场疏散。当任维鼎奔至学校操场和其他几位老师组织好学生后,向教学楼一望,他立即想到,南教学楼三楼供电房还住着班上三位学生!救人要紧!只见他奋不顾身地向废墟冲去。他大声呼喊回应压在废墟下的三位学生,叫他们不要慌,要镇定,老师们一定会救他们出来的。在他的呼救声中,又有几位勇敢的教师和在场的几个群众前去协助。没有工具,他们就用双手刨,找来身边的简易可用器材,几经努力,终于救出三个学生,他们只受了点轻伤……

3.汪金权

一、个人简介

汪金权,男,汉族,湖北省蕲春县第四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工作。1963年,汪金权出生在蕲北山区狮子镇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83年,立志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人民教师的他,跨进了华中师范大学的校门。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放弃在黄冈中学的工作机会,主动申请调到山区学校蕲春四中,并坚守至今任教。他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方式、新方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快乐学习,指导学生发表作品百余篇,他的课深受学生欢迎。先后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10多万元,资助2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无私指导青年教师。

二、主要荣誉与成就

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师德标等荣誉称号,华中师范大学聘请他为“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导师”。他先后获得各级各项荣誉和证书共计65项。

在此后长达23年的教学生涯中,资助学生达十万多元。2000届的一对兄妹,父母久病,家境困难,在汪老师的帮助下,2000年兄妹俩顺利地考上了武汉大学和咸宁学院,汪金权先后借给兄妹俩的学费和生活费就高达6800多元。他还资助一些初中家庭贫困学生。汪老师自豪地说,20多年来,自己亲手培养100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他们中的很多人出身贫穷,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事业有成,“这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在汪金权老师的言传身教下,陈卓彬等20多名学生在国家和省级中学生作文竞赛荣获高中组系列奖项,陈未鸣、张玉成等100余名学生的千余篇诗文习作在《语文报》、《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发表。指导学生陈卓彬(92年省一等奖)张先龙(97年省一等奖)张有良(99年黄冈市二等奖)范绪枝(2009年省特等奖)多人次有各级各类作文比赛中获奖。

他指导的青年教师在县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中获一等奖;他指导的县一中青年教师才两年,就成为各自学校骨干;他的几个学生大学并非中文专业,受影响也改行在三中、大同中学教语文课……

三、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

汪老师的教育理念也可以用“爱”概括,这种爱的高度是一般人很难企及的,做人为先。汪老师通过言传身教,扎根山区高中22年,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学生,感染学生。从不打骂学生和体罚学生,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学生自尊心。从不求人人上名牌大学,但要求个个先做合格公民。教学特色

提倡学生轻松学习。从不布置课外作业,每天只练一页字。教学目标是教学生四会---会读书,会

写字,会说话,会作文。每一节课给五分钟时间让两到三名学生上台演讲,每个月给每个学生一次演讲机会。组织学生长年累月练书法。组织学生每人每月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内书架上,这样就组成一个活动书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悟,在悟中赏析,并且在朗读中,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互比互评,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产生了自主创新、自由进取的意识和愿望。

在教研教改方面,既不是领导,又不是教研组长的他肯定会参与,并以十二分的热情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甚至亲自示范。教学事迹

汪老师对学生的好是出了名的。无论谁遇上困难了,谁没有钱了,不管是不是他班级的,只要找来了,汪老师每回都是“有求必应”。不仅如此,他还把一些贫困学生安排在自己的宿舍里,“全方位”帮扶学习和生活。2002年以前,汪老师还是住在学校的出租平房内时,条件非常艰苦,房间窄小的只能摆下一张短小的木床,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汪老师的房间内依然有几口学生用的木箱。2002年,汪老师搬进了集资楼,于是在汪老师的宿舍内,简陋的房间内更多的摆满了学生们的高低床和学习书籍。多年来,学生与汪老师同吃同住已成为四中一景。最多一次,他安排了8名学生住进了自己宿舍。他把自己的全部空间和时间,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山区的孩子们……

4.黄金莲

一、个人简介:

黄金莲,女,汉族,福建省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中共十七大代表。她坚持争创一流,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一座花园式的学校。在全省率先开展“分类教学实验”,结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既抓好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又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对残疾孩子倾尽爱心。

二、主要荣誉与成就

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第二届全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突出贡献奖”、“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特级教师”、“福建省中小学优秀中青年校长”、“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优秀德育工作者”、“福建省中小学优秀校长”、“2007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福建省十佳爱心助残人士”、“第五届福建省十大杰出女性”等光荣称号。

学生多次在各类文体艺术竞赛中获奖,毕业生除部分升学外,就业率100%。学校曾获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特殊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省文明学校”、“省巾帼文明岗”、“省教工之家”等数十项荣誉称号。1997年8月,学校被中央教科所确定为“全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实验学校”,黄金莲被中央教科所聘为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组的主要成员。

三、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

黄金莲的教育理念也可以用“爱”概括。十几年来,她凭着女性特有的慈爱,对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倾尽爱心。黄金莲心中装着的是教师,是那些需要特殊关爱的残疾学生。她提出要用爱心、耐心、信心、诚意、愿意来对待工作,她这样做了,也要求老师们这样做。教学特色

虽然不是学习特殊教育科班出身,但黄金莲有着扎实的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及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在特校工作的这些年来,黄金莲深深地感到要干好特殊教育,首先必须有一颗博大的爱心。在办学过程中,黄金莲紧紧抓住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努力拓宽办学思路,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根据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在传授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积极为学生开拓就业门路。教学事迹

2002年12月的一个星期天早上,5位聋生向学校请假到校外购物,不谙世事的孩子没想到被外地的聋哑人骗走,患病中的黄金莲亲率部分教师到南平、福州、厦门等地寻找,在厦门得到信息,孩子可能被骗到湖南长沙了,他们又马不停蹄赶赴长沙,终于找到孩子们,还帮助长沙市公安部门破获了一个外地聋哑人盗窃团伙,解救了全国各地被骗的在校聋哑学生200多名(其中,福建就有56名)。长沙市公安局还赠送了一面“警校携手破案,情牵残疾学生”的锦旗。公安局负责人还说:“我们以前也破获过聋哑人犯罪团伙,也知道一些被骗的聋哑人还是在校读书的学生,但是却不知道往哪里送,你们学校由校长带队来找学生,还是第一回遇上呢!”。

5.普琼

一、个人简介

普琼,男,藏族,1976年7月5日生,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西藏日喀则地区仲巴县仁多乡完小校长。普琼校长以校为家,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一心扑在学校工作上,成绩突出。

二、主要荣誉与成就

曾获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第三届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8年至今,学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县教学管理先进学校。

三、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

普琼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教育中最基本的元素“爱”,在爱的同时有体现了“严”。“仁多乡是苦,但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对得起孩子。”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可以看成是他教育理念的一个真实写照。在对教职工的管理上,普琼同志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对他们热情关心,既体现了爱又体现了严格。教学特色

普琼的教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他的教学管理上。作为一名校长,他深入掌握每个班级、每个教师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为一名班主任,他对自己班级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

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普琼同志大胆创新,加强了学生组织建设,建立完善了学生会组织,在班级管理上开展了“班干部轮换制”等等,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确保了年级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普琼同志还坚持“从实际着手,用管理办学,以质量取胜”的原则,带领广大教职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普琼同志充分认识到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在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承担的重要作用。他担任校领导以来,仁多乡完小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建立健全了教学奖惩制度、严格的教职工考勤制度、适合牧区学校的辍学生追回制度以及完善的后勤和三包管理制度。教学事迹

本来校长可以不带课,但仁多乡由于气候条件太过恶劣,教师紧缺,他还担任一个班的语文课。备课、上课、听课、测试、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有繁杂的全校行政工作……这一切都使他感到了身体的疲惫。超负荷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使得年轻的他已经身患多种疾病。有一次,他身患肾结石,不得不请假去看病。当时,县教育局考虑他工作以来从来没因私事请过假,再加上病情严重,因此给他批假两个月。但不到一个月,他就归校了。问他原因,憨厚的他嘿嘿一笑,只有一句话:“想孩子们了”。是啊!在他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他的孩子。他也正是凭着对学生无限的爱,才能十几年如一日地扎根在“生命禁区”的讲台上。

下载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二位教师的先进事迹(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0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十二位教师的先进事迹(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的报告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11/7/2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自1951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一直工作在基础教育领域。我深深地体......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学习人物道德的力量于 漪简介: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

    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

    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 在热爱的讲台上,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学生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征服了亿万观众;3个月大就失聪的蒙蒙,自信地绽放在北京残奥会的舞......

    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

    在热爱的讲台上,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学生邰丽华领舞的《千手观音》,征服了亿万观众;3个月大就失聪的蒙蒙,自信地绽放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 在她的引领下,8名学生登上中国......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任唯鼎教师先进事迹心得 任维鼎,男,汉族,40岁,中共党员,四川省平武县南坝中学一级教师。从教20年来,严格要求自己,教书育人,甘于奉献。“5•12”地震发生时,他......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录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风采录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获奖名单 (按姓氏笔划排序) 于漪(女)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王生英(女) 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 石雪晖(女) 湖南农业大学 任维......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心得体会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心得体会1 通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我发现这些楷模他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个人都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把初心浸润......

    全国教师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要细致到微处。有人说:“与其说做一辈子的教师,不如说一辈子学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