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程贤安先进事迹材料
程贤安先进事迹材料
他是一位乡村教师,40年来,甘守清贫,毅然执着于三尺讲台;他热爱学校,天井咀小学在他手中经历了“三拆四建”;他6年前被查出身患癌症,却一直隐瞒病情,依旧埋头于乡村教育;他淡泊名利、大善若水的胸怀与坚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就是汪仁镇天井咀教学点教师——程贤安。
天井咀村位于汪仁镇与新县交汇处,紧邻浩淼的大冶湖,距离镇区有十五六里。天井咀教学点就是汪仁镇路途最遥远,条件最艰苦、生活最不便的一所湖区学校。
程贤安从小饱尝边远湖区孩子上学的不易和艰辛,高中毕业后,19岁的他毅然进入天井咀小学任教。
40年来,程贤安教师有许多次可以走出这贫穷偏远湖区学校的机会,但他都选择了放弃。他知道:这里条件太艰苦,年轻老师都不愿意过来,如果我不坚守,撑起这所学校,那这里的孩子只有到10里之的学校去读。程贤安暗下承诺——我要为这里的孩子教一辈子书。就是这个承诺,程老师这一干就是40年。
说是一所学校,其实就是只有两个老师三个年级28名学生的教学点,他是校长兼教工、烧火带打钟,样样都要自己干。学校老师不够,程贤安老师就一人带两个班,为方便教学,他在学前班与一年级教室之间开了个门,两边串着上课。学生年龄小,偶尔尿裤子,他帮着收拾;放学后,他先把学生送回家,再赶回学校打扫教室。博士学生喻献国印象 中,程贤安老师讲话抑扬顿挫,既能教语文又能教数学,从来不打骂学生,总是很细致的鼓励学生。学生程礼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程贤安老师把他背了几公里到医务室包扎腿伤;学生邹美意忘不了带病上课时,程老师送来的感冒药、热开水和“多穿衣服、多喝开水”的叮嘱。如果你碰巧经过天井咀村,随便问起程贤安老师,你总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家孩子现在有出息多亏了程老师,要不是他当年垫学费早就读不成了”,“我家的孩子小,大人又忙,都是程老师帮忙每天接送的”,“我就是他教的,现在把孩子交给他,我放心”,“我孙子今年3岁了,到明年就要上学前班了,我真怕程老师退休了。”等等。现在全村1000多名村民中,一半以上都上过他的课;全村300多户人家里,家家都有他的学生。粗略估计,经他启蒙的学生中有二三十人考上了大学,还有一人读了博士。程贤安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去年还被评为“湖北省农村骨干教师”。
从1974年进校担任老师,1981年起担任校长,天井咀小学经程贤安老师手进行“三拆四建”。第一次建校是在1976年,当时学校只有几间破烂不堪的土坯房。建校期间,他白天忙于上课,晚上以工地为校,一边备课改作业,一边守护工地。湖边蚊子多蚊子大,他就点着草把熏一熏,尽管浓洇熏得他眼泪直流,还是没有买过一盒蚊香。在这样的环境里,才20刚出头的程贤安老师整整坚守了98个夜晚,直到学校竣工。
1987年,天井咀村通往外地唯一的一条路规划从学校穿 过,学校只好进行第二次修建,时任校长的程贤安更是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事。村领导看到程贤安为建校实在太辛苦了,太节约了,太亏了,过三秋生产那样忙,他也没有回去帮妻子一下。村里决定给他补助一点,他婉言谢绝地说:“只要学校建起来了,我没有亏。”
第三次建校是在1997年“普九”验收达标。天井咀小学校舍不达标、厕所不达标、课桌不达标……心急的程校长曾多次找村领导协商,总是回答经济困难。程贤安先动员妻子将家里的猪卖掉,再到亲戚朋友去东挪西借,好不容易凑齐了1000元,全部捐给了学校。程校长这一行动,深深感动了村干部和每一个村民,大家都想尽一切办法筹钱做学校。钱还是不够,许多事都是他自己带着大家一起动手干,课后到工地帮忙挑土、和泥、挑砖,休息日砍树、抬树、锯树……结果不仅解决了校舍和课桌板凳问题,还解决了厕所问题。当时校园没钱绿化,他就自己背个锄头到山上挖。如今,香樟树已是郁郁葱葱。
香樟树越长越大,程贤安老师的身体却越来越差。由于长年的超负荷工作,过度的劳累使他的身体达到了极限。平时,他总是头昏不舒服,但他怕耽误学生上课,强忍着不去医院检查。直到一天在课堂上,他恶心呕吐,一下晕倒了。同事及家属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当时汪仁卫生院不敢收,后转至市内一医院,最后诊断为急性黄疸肝炎,病情严重,一度下了病危通知书。几天后,他挺了出来,但对着高额的医疗费用和两个儿子的书费,他毅然决定出院,把药买回家打。二十多天后,病情刚刚控制住,他就又倔强地回到了讲台。中心学校为了照顾他,决定把他调到条件好一些的刘铺小学当校长,他考虑再三,最终还是留下来了。在这半年的康复期内,他一次性从药店买回50公斤中药,挑到加工厂,用饲料粉碎机轧成粉末。每天吃粥他将药末拌进去,一起吃进肚里;平日喝水将药当茶叶冲泡,他成了一个“药人”。
2008年8月,程贤安老师头晕、呕吐越来越严重,还出现了尿血的情况。在家人的一再坚持下,他抽空去医院做了检查,结果确诊为膀胱癌。家人一下懵了,提出去帮他请假或者干脆辞职,在家安心养病。当时二个儿子都在正式单位上班,家里条件在村里还算不错,小儿子受父亲的影响也当了一名教师。但他在痛苦后平静下来了,要求全家人隐瞒患癌病情,就说患了普通慢性病。他担心自己休息后,又没有老师愿意来,学生就得分流到10里外的刘铺小学,这些低年级的学生步行上学要1个多小时,中间还有两三里路无人家,万一出了意外怎么办。家人最终还是拗不过他,在短暂休假治疗了一段时间后,他又回到了学校。6年来,他一边坚持上课,一边到黄石中心医院做化疗。为了不耽误上课,他经常就吃几片药片扛着;有时扛不住了,就把吊瓶搬到了教室,一边输液一边上课,教室里的黑板边上为了挂药瓶特意钉上的铁钉至今还在。每次化疗请假,他都说是人老了,患了一点小病痛。去年的一天,他边上课边输液,由于进水多想去上厕所,就提着瓶子去上厕所。上完厕所刚出门,便又一次晕倒在地。学生看到倒地的程贤安老师,哭声一片。赶来的邹定祥老师事后说:“如果不是我及时发现,程老师恐怕当时就离开人世了。”休息了一段时间,程贤安老师又回教室上课。他没有过多提起自己的病情。“要是大家知道了,会关心我劝我回去休息,我舍不得离开学生们!”他这样说。
直到前不久,程贤安老师的大儿子和天井咀村书记闲聊时,才无意中透露出了父亲的病情,大家才知道他得了膀胱癌,才知道他不是“小病痛”,而是“大病痛”。考虑到他的病情,学校想让他提前退休,他说自己放心不下学生们。还有一年,程贤安老师就到退休年龄了,家里人说你现在总该休息休息了吧,但他总是说:“这里这么偏,没有老师愿意来,我还要接着教,教到我身体扛不住了再说。”程贤安老师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有一批真正爱学生的年轻老师,来接自己的班,到时候就可以真正好好休息休息了。
这就是我认识的程贤安老师,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一个从意气风发的青葱小伙到头发花白的瘦小老人,用四十年的坚守诠释了闪亮人格,谱写了人生最美华章。
第二篇:王贤先进事迹
怀赤子之心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以满腔热忱描绘农村发展美丽画卷
——赫章县水塘堡乡营丰村副主任王贤先进事迹
一、个人简历:
姓名:王贤,男,汉族,中共党员。出生于1980年7月。1999年毕业于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同年入伍,在广东军区政治部宣传科服兵役,2001年退伍。2001年至2007年,从事数码影像个体经营。2007年10月,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选拔,被组织安排到赫章县水塘堡乡营丰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2008年3月,在村级换届选举中,当选为水塘堡乡营丰村村委会副主任,2009年1月,被任命为毕节地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营丰村水塘堡组示范点项目专职人员。
二、服务地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营丰村位于水塘堡乡东面,是乡政府所在地,326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2、自然条件:营丰村平均海拔1800米,生态环境良好,四周林木繁茂,与国家级夜郎森林公园毗邻,森林覆盖率达85%。年降雨量1396.6mm,云雾多,日照少,相对湿度在85%以上。
3、周边环境:营丰村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15公里,地处白果镇与妈姑镇之间,326国道穿境而过,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裕,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良好的村,已纳入全乡总体发展规划范畴。
4、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营丰村辖5个村民组,土地总面积2710.1亩,其中耕地面积950.1亩、林地面积760亩、草地面积1000亩。全组总户数314户,总人口135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20元,目前的主要支柱产业是玉米和马铃薯,全村通水通电通路,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五保户6户6人,低保户20户72人。全村共有党员23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特色资源:森林覆盖率达80%。
5、基础设施现状:营丰村已实现户户通水通电,全村覆盖通讯信号,但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有待改建、改造危房户145户,待完善连户路近5公里。
6、存在的主要要问题:主导产业不强、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7、发展目标: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注重特色、绿色,通过对农民新居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农村改革等措施,实施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通电话、通电视;改房、改院坝、改厨、改圈、改厕;建垃圾池和沼气池等工程建设,按照“一年试点、二年推广、三年取得成效”的计划,三年内将促进营丰村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8、发展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村班子建设、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三、个人主要事迹:
2007年11月,我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选拔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入围,被分配到水塘堡乡营丰村任村主任助理;2008年3月,因工作出色,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在2008年3月的村委换届选举中,被推选为营丰村副主任。这无疑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全新的转折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对自己现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态感到欣慰,为个人价值取向的转变和进村工作的历练而自豪!面对艰辛的基层工作,我信心百倍。
1、转变观念 扎根基层
我曾就读于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1999年毕业后第一次放弃工作分配报名参军,在广东军区炮一师政治部宣传科服役,从事美术宣传和影像摄制工作,多次荣获嘉奖。义务兵两年服役期满,2001年光荣退伍,再一次放弃分配机会,打报告申请自谋职业,领到民政部门发放的二万元补贴,又自筹资金三万余元,开办了赫章县第一家个体数码影像工作室。依靠独到的审美眼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热情,小小的工作室进展顺利,除了日常经营,还曾经先后为赫章县的若干部、办、委、局和近半数的乡镇服务过,赢得广泛好评的同时,也为自己谋取了可观的利润,月收入曾突破万元。
在探寻人生价值的过程中,由于年轻浮躁,我盲目转型投资,致使辛苦经营多年的积蓄遭受亏损。在生意场上摔打,虽然有亏有盈,但是我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定能东山再起,为自己营造舒适的生活。然而,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人生的价值难道仅仅局限于做生意?仅仅是为了能养家糊口?今后将何去何从,选择怎样的生活道路,既可以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又可以回报国家、社会、学校乃至军队对自己多年的培养——经过一系列思索,我毅然报名参加选拔,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入围“一村一名大学生”,被分配到水塘堡乡营丰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2、不计得失 忘我工作
刚到单位报到时,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加之村里的事务很具体很繁琐,每天忙碌之余,我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搞普查,群众不屑一顾;抓计生,村民不理解不配合。刚参加工作不久就面临三年一届的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对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我从头学起,如何能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任务,如何落实换届选举的宗旨,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地位,我在思索中彻夜未眠。我相信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于是,通过各种途径,我尽可能利用上级部门下发的文
件和网络下载,全面系统地收集了村“两委”换届选举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加班加点地展开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两三个白天黑夜的交替突击中,我熬红熬肿的双眼背后,呈现的是对村“两委”换届选举的透彻理解。
之后,我虚心向乡领导学习,结合县情乡情村情,制订了祥实的选举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一位七十余数的老大爷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说:你们这次组织的选举工作是公平公正的,对你们这样的选举,老百姓一点意见都没有,真不愧是大学生。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感到由衷欣慰的同时,也感受到基层工作的任重道远。
发展才是硬道理。农村工作要见成效,必须为老百姓谋福利,切实调动他们发展的积极性。我结合相关政策,为村民申报茅草房改造和沼气池建设,动员他们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营丰村的参合率达到96%,超额完成任务。一系列惠农项目的有效实施让老百姓受益,坚定了他们谋求发展的信念。营丰村有个叫雷德柱的村民,以前从事土法炼锌,面对取谛“两土”的政策,他转向投资能繁母猪养殖场,我主动把自己的情况及时向乡领导和县畜牧局等相关部分反映,争取支持。现在该养殖场规模已逐步发展到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育有能繁母猪86头,猪仔168余头,肥猪30余头,态势良好,前景可观,必将在村民中起到发家致富的带头作用。
我非常珍惜在基层锻炼的机会,不断挑战,超越自我,力求完美,忘我工作。在水塘堡乡营丰村工作期间,在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的个人价值取向乃至人生观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以满腔热忱投入乡村工作,在意识形态上不再拘泥于做好一件事能为自己带来什么,而是考虑能为政府解决什么,能为村民谋求什么。每办好一件具体的实事,就能为乡镇领导排忧,为农民群众解难,在领导认可和群众赞许的氛围中,我渐渐做到了不计个人得失,忘我投入工作,满足于被人需要,能为群众办事的成就感。
作为“一村一名大学生”,我每个月只能领到由省、地、县联合下发的600元生活补助,面对微薄的工资收入,我从不抱怨,一心扑在工作中。有些人不理解,甚至嘲笑我傻乎乎的,认为我的工作没盼头,不值得太认真太投入。然而,在那个岗位上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切实落实各级领导交给的任务,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的信念支撑着我不屑别人的非议,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忘我地投入工作。
3、发挥专长 服务基层
我所在的水塘堡乡党委书记李纪能、乡长安学珍及人武部长李伟等同志对新分来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比较关心,得知我在数码影像和平面设计方面有一定的专长,之后
找我谈话,把我借用到乡党政办,为全乡的影像资料收集和对外宣传服务。自己熟炼掌握的技能终于有平台发挥,欣喜之余,我由衷感慨遇到了知人善用的领导,于是,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愈发卖力。
因为我原来个人自用的设备老化,乡里专门为我购置了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由于在乡间辗转,三角架不方便携带,我就自己买了一株独臂伸缩支架,酷似警棍,加之我的工作性质还算不上正式职工,于是,我就成了同事们口中戏称的身背双枪手持警棍“混入革命队伍”的愣小子。面对这样的说法,我一笑而过,不管是不是混入革命队伍,干好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于是,只要有任务,我就背上机器,跋山涉水,出现在全乡的每个角落。整治矿山、计生突击、抗击雪凝、两基验收、上级检查„„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前后奔波的身影和“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县委办、政府办、新闻中心、报社、文联、农业局、畜牧局、供电局„„哪里需要本乡第一手资料,我总能按时准确送达。2007年末至2008年初,全县遭受了五十年不遇的雪凝灾害袭击,水塘堡乡受灾情况尤为严重。全乡上下团结一致,奋力抗击雪凝,狠抓恢复重建。我敏感地捕捉到抗击雪凝及恢复重建过程中的一系列感人瞬间,并取得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将之以《在冰封雪凝的日子里》命名,编辑成画册纪念并弘扬抗灾精神。付印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以前干个体时积累的经验,面对纸张价格上涨的趋势,抓住有利时机果断作出决定,为画册的顺利出品节约了一万余元资金,《在冰封雪凝的日子里》画册的出品,全面祥实地反映了水塘堡乡受灾情况和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把该画册的作为宣传载体,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在县委组织部、统战部等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水塘堡乡争取到来自中国扶贫基金会、方树堂基金会、年利达律师事务所以及香港慈恩基金会等机构的大力资助,争取到县民政局、农业局等单位协调的物资援助,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灾后恢复重建的进程,让全乡老百姓感受到了面对大灾时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乡党委书记李纪能的指示下,我迅速连夜设计了题为“抗震救灾、奉献爱心”的宣传海报,并连夜加班赶制宣传布标,在有限时间内把乡党委、政府关于抗震救灾呼吁捐款的信息及时发布到各村组,起到了明显的宣传效果。短短两天时间,就在全乡范围内筹集到善款107720.60元交由上级部门送抵灾区。
4、绘发展蓝图 建美好家园
因工作出色,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在2008年3月的村委换届选举中,我被推选为营丰村副主任。继而被转聘为到村任职人员,工作待遇由原来的600元生活补贴上升到2000余元的参公工资。2009年1月,水塘堡乡营丰村水塘堡组被评定为毕节地区“生态文明家园” 建设示范点,我被委任为为“生态文明家园”项目建设专职人员,工作条件和待遇的提升让我有更大的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我更加不遗余力,以满腔热
忱全身心专注地投入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由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项目在毕节地区才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签,我便通过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和网络下载,广泛收集新农村建设相关资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上级相关指导性文件出台前,便提早运作,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统计,挨家挨户建立农户信息档案,把村民的家庭成员基本情况、住房环境现状、土地利用现状、经济收入情况等资料全部祥实记录在案。为项目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及时向新农办、规划局、建设局等单位上报相关数据,争取支持,在各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项目建设得到有序开展。
通过召开村组干部群众动员大会、深入调查摸底、宣讲政策,选择试点农户、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宣传发动等一系列工作,现已在全村启动10户危房新、改建工程,预计4月底完工,计划2009年6月底前再启动45户的危房建设。
在项目逐步实施过程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营丰村村民普遍经济基础较差,拿不出钱参与建设的现状,除了苦口婆心动员村民积极想办法投入建设改造自身的美好家园,我还及时将情况上报给乡党委、政府,争取支持,经相关领导协调,现已初步达成联系信用社放贷支持建设的方案。
为了高标准把项目实施好,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按照“楼房景观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无害化、庭院生态化、布局规范化”的要求,积极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了实现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取得明显成效的建设目标,我通过一系列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广泛开展思想工作,结合社情民意,在尊重本村的传统文化、生产习惯、生活方式,秉承文化传统、突出人文特色的前提下,我广泛学习,全盘思考,把营造文化氛围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与村庄建设结合起来,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把新农村建设、农村休闲观光旅游、古夜郎民居建筑与文化景观相融合,把森林覆盖率高、与国家级夜郎森林公园毗邻,适宜发展“农家乐”等优势相结合,加班加点制定了祥实的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将营丰村打造成“产业聚集、循环高效、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文艺繁荣”的综合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生态文明家园示范点,我倾注了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日复一日忘我地在各级各相关部门及农户间奔波。目前,除了危户改造的启动,还在全村范围内建设完工15口沼气池,建成共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养猪场两个,育有能繁母猪135头,猪仔270余头,肥猪60余头。另外,现已种植核桃50余亩,计划一年内再扩种200亩。其它诸如垃圾池建设、连户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畜牧、种植等发展项目正在积极筹备,我坚信,在孜孜不倦的工作中,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协调配合,一定能圆满完成“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任务,通过逐步实施,必将以实实在在的示范效果,向各级各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5、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虽然多年持续不断的学习让我在数码影像、平面设计、广告宣传等方面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对农村工作也积累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然而,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若不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学习和提高,便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的时代步伐,势必被淘汰。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非常注重业余时间加强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学习的平台,逐步拓展和丰富自身能力。再通过不断的实践,把所掌握的技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以便能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基层服务。
除了技能的提升,我还非常注重思想道德方面的情操培养,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状态,随时以努力上进的姿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先进党员看齐,时时处处克服一切困难,办好力所能及的每一件事,争取不辱“一村一名大学生”及到村任职人员的光荣使命。
在基层的大熔炉中,我为找准自己的定位而倍感欣慰。我深信,有一个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作后盾,有孜孜不倦的努力上进,有为人民服务的坚强信念支撑,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我就一定能不断发掘自身潜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添砖加瓦,在忘我的工作中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为所在村组的全面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为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美丽画卷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二OO九年三月
第三篇:程文秀先进事迹
程文秀: 从小怀揣绿色梦
■播绿使者
核心提示:“我是大山的儿子,我的生命属于绿色,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把家乡建设成一片绿洲。”从1985年大学毕业后,跨进林业部门的那一天起,他就与树结下了不解之缘。28年过去了,他从小的梦想真的变成了现实,如今,他当年亲手栽下的落叶松苗,已经长成了碗口粗的大树。在他与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塞北林场完成人工造林128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初步建成了一个百万亩生态公益性的大林场,坝头沿线长180公里,南北宽30公里的沿坝绿色屏障已经初步形成,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塞北林场副场长、党支部书记程文秀。8月15日,记者走进了程文秀的家乡,探求他的林业梦。
金秋八月,秋高气爽。
汽车出张北野狐岭,在横跨坝头东西、连接张北和崇礼一线的“草原天路”上行驶。透过车窗,一片片绿油油的人工造林,一层层丰收在望、五颜六色农作物的梯田,仿佛一幅精美的手工刺秀,把坝上草原装点得五彩斑斓,车在画中走,人在画中游。
“快看,桦皮岭到了,这里是我们务林人的骄傲。”随着塞北林场工作人员李刚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 环桦皮岭10万亩工程区内,落叶松层层叠叠,颇为壮观。
这里成了旅游者的天堂,务林人的宝库。
汽车快要出桦皮岭的时候,在一个路段上,被前来这里
观光旅游的游客的车辆挡住了,我们只能下车等待。在路边的一块长满小黄花的地边,游人如织,北京游客李占国说,张家口这几年旅游发展得太快了,桦皮岭真是人间仙境。
因树得名的西一棵村
汽车出沽源县城,向西方向,沿柏油路再上水泥路,蜿蜒曲折行驶26公里后,我们来到了沽源县白土窑乡西一棵自然村。
刚下车,在村边就碰到了刚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东一棵行政村支书宋文军。“东一棵是个行政村,下辖三个自然村, 包括东一棵村、西一棵村、马神庙村,西一棵村有200来户人家。”宋文军说,通过新农村建设,这几年西一棵村的变化可大了,树比以前种得也多了,村里亮化、绿化、硬化搞得都不错,人们的生活比以前强多了。
宋文军边走边说,以前西一棵村可不是这样,村中没有几棵树,路也不好走,每年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土,冬天刮大风,人们生活不好,心气也不高。
在村文化大院,我们遇到了正在和大伙纳凉聊天的李貌老人,老人今年88岁了, 他向我们介绍说,他是土生土长的西一棵村人,西一棵村村名起的与树绝对有关系。早些年间,由于环境恶劣,生长的树木十分稀少罕见, 当地老百姓为了表达对树木的渴望和热爱, 有许多村的村名与树木有关, 因为这个村子位于一棵老榆树的西边,因此,起名西一棵,树东边的村起名叫东一棵。
1964年11月, 程文秀就出生在这个小山村里。
跟着李貌老人和宋文军,我们来到了村边的一棵老榆树遗址旁,李貌说,这棵老榆树被火烧了有六七年了,由于树木生长多年,树干的中间部分都空了,小孩子们不懂事,点牛粪玩,结果把树点着了,现在只剩下树根了,西一棵村就是因为这棵老榆树起的名,以前这棵树长得可茂盛了。
宋文军把我们带到了一块山药地里,他说:“西一棵这个自然村,大部分地都是旱地,水浇地不多,平时就种点山药、胡麻、莜麦等大田作物,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宋文军高兴地说,今年雨水涝,庄稼长得不错,估计收成也错不了。
鼓励同学一起报考林大
李貌老人说,程文秀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家中比较困难,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种地人,他们家有4个孩子,他是排行老大,从小就学会了节俭,从来不乱花一分钱,上小学时,每天放了学,还要打猪草,回到家中帮父母干活,上初中、高中时,每年放假都回到家中帮父母到地里干活,是家中的一个小劳力。
和程文秀一起长大的 “发小”、村民王喜成回忆说,程文秀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绿色,经常领着他们一伙小孩子围着老榆树玩打仗游戏,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到附近山上植树,他第一个报名,植的树最多,成活率也最高。程文秀小的时候,就跟着村里的义务护林员一起保护树木,如果有谁到老榆树上刻刻画画,或者破坏树枝,他都和大
人们一起坚决制止。
1982年,程文秀从沽源一中高中毕业,这一年他参加了高考,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在志愿表上填上了河北林学院林业专业,实现自己从小绿化家乡的梦想。
现任沽源县森林公安局局长李文林回忆说:“我和程文秀高中是一个班的,同一年参加了高考,在填写志愿时,他找到我说,咱们一起报林业专业吧,咱们的家乡太缺乏林业人才了,将来毕业后,咱们一起回来建设咱们的家乡,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这一年李文林和程文秀如愿考取了河北林学院林业专业。
放弃留校机会返乡务林
1985年7月,三年的林大生活结束了。程文秀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条件比较突出,学校有意让他留校任教,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留校的机会,执意要回沽源老家从事林业工作,想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家乡的绿色梦。
回乡前,李文林找到他,劝他说:“你的学习成绩这么好,留校对你来说,是个机会,能留在大城市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程文秀坚定地说:“大城市里,生活条件当然好,将来对个人的发展也许会更好一些,可咱们那穷山沟里更需要像咱们这样的专业人才回去建设,不绿化,咱家乡永远没发展。三年前,从家走时不是有个约定吗, 毕业
后一定回到家乡务林,我不会食言,咱们当初一起回家绿化家乡的约定。”
李文林比程文秀大两岁,是程文秀上大学时最要好的同学、老乡。同生在白土窑乡,两人从小相识。李文林说,程文秀上大学时,就非常刻苦,从来没休息过星期天或节假日,从来没有上过街,不是在宿舍里看书, 就是在图书馆里查资料。
程文秀:树起榜样的标杆
程文秀28年坚守在造林一线,将青春与智慧、汗水与心血无私奉献给荒山沟壑,让昔日的坝头“风沙口”变成了如今百万亩绿色屏障。在他的身上有着一名共产党员干部所应具有的脚踏实地、务实执着的工作作风,不畏艰苦、善于创新、勇于创业的精神追求。像程文秀一样,我市有许多干部职工在不同岗位不同战线上,兢兢业业工作,为事业殚精竭虑,对社会尽职尽责。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务实,代表人品,体现作风,折射党性,成就事业。一个人的职位可能很普通,一个人的事业可能很平凡,但一个人坚持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这种高尚品质传递出的感动就会拥有强大的力量。连日来,随着本报和张家口电视台、电台等媒体的深入报道,以及包括张家口日报社在内的我市各部门、单位对程文秀的事迹组织学习,越来越多人被他的事迹所感动。许多青年学生、退休干部、基层工作者纷纷来电本报,对程文秀表示赞赏。程文秀的事迹所蕴含宝贵的精神
财富,犹如一盏航灯,为人们照亮了前路;犹如一把标尺,使人们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刻度。
学习榜样,以榜样为标杆,重在实践、贵在行动。我们学习程文秀,就要把他身上所体现的崇高品质化为自身的精神理念、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像他那样,永远坚持自己的梦想,忠于党的事业,任艰难险阻犹自逆风而上,任时光变迁始终不渝初衷;始终保持对自己的事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事事带头、永葆先进。就要从他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食粮,对照先进找出差距,脚踏实地不漂浮,埋头苦干不张扬,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以实干苦干的精神、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谱写出张家口跨越式发展的新华章
第四篇:罗贤亮先进事迹
罗贤亮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罗贤亮,男,36岁,中共党员,沙井驿街道司法所副所长,兼任沙井驿元台子社区书记,在他任职几年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在同事的指导下,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宗旨,努力做到与群众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所学之长,为群众服务,以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艰苦奋斗、扎根基层;同时积极认真地做好上级交代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不辜负领导的支持和信任,得到了领导和群众们的认可。
按照兰渝铁路征地拆迁的总体规划,沙井驿辖区的开发力度日益增大,在拆迁过程中主要负责辖区内拆迁违拆的他一直在工作中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吃苦耐劳,心系民心。使得拆迁工作有序顺利的得以进行。
一、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拆迁工作是一个政策性很强、标准要求很高的工作,罗贤亮同志坚信“要想搞好工作,首先抓好学习”这一理念,他深知作为一名拆迁工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法律知识。才能适应新时期拆迁工作,因此他坚持把学习与工作贯彻始终,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深学一点,当好表率,结合自身的思想、工作实际,做到边学边思,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水平。他不断的利用业余时间钻研业务,经常加班加点学习研究与拆迁工作相关的政策及规定,同时还虚心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认真的研究钻研土地法、物权法等法律,使自己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水平日益提高,得到了群众、领导的认可,为在实际中推进拆迁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二、以人为本,积极奉献拆迁工作
该同志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拆迁过程中,他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以换位思考的形式开展工作。
该同志坚信摸清被拆底数是推进拆迁进度的有效办法,于是他以“假如我是拆迁户”的思维方式带领拆迁小组开展入户工作。该同志带领队员进户后,根据政府下达的任务数量,一户一户进行底数核查,根据不同情况分类,认真研究办法,制定措施,反复登门入户做思想工作,通过努力,工作逐步取得突破。针对公房积极宣传政府先拆迁多奖励,迟拆迁少奖励,甚至不奖励的政策,得到了拆迁户的理解,并用政策引导被拆迁户,用事实说服被拆迁户,以自律的言行赢得了被拆迁户的称赞。
该同志坚信做好政策宣讲是推动拆迁工作的有效保障。于是他认真研究区委、政府的拆迁政策和补偿标准,在进点前积极与拆迁办公室联系,就相关政策进行咨询。入户进点后,积极向被拆迁户进行政策宣传,使区委、区政府拆迁标准和拆迁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并认真根据政策规定为拆迁户测算补偿,尤其将优先拆迁的优惠政策宣讲到位,想百姓所想,做百姓所愿,得到了拆迁户的一致认可。
该同志坚信坚持科学操作是推进拆迁进度的有效措施。严格按照规范的法律程序进行拆迁,积极和拆迁办公室联系汇报拆迁工作进度,及时与拆迁办公室工作人员联系,进行实地测量,实地核算,和拆迁户面对面的开展工作,让拆迁户感觉到工作的公开、公正性,我们做到了动员成一户就签订一户拆迁协议,就补偿一户的拆迁奖励款,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和我们拆迁工作者对他们的关爱。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和科学规范的操作,拆迁小组做到了签一户,清一户,没有反悔和扯皮现象的发生。
同时,罗贤亮同志为了做好拆迁工作,日以继夜,长期奋斗在第一线,主动发扬“5+2”“白加黑”精神,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处处为拆迁户着想,及时的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群众当中树立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国家干部形象。
三、创新方法,用心做好群众工作
拆迁工作中,该同志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在政策法律范围内本着“争取群众利益最大化”原则,注重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做到依法拆迁,和谐拆迁。他本着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是拆迁工作的根本的思想。工作中,他一直强调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要求拆迁小组成员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拆迁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把拆迁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到沙井驿地区拆迁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被拆迁户邻里纠纷问题、被拆迁户家庭纠纷问题等,他都通过入户当面调解,将矛盾一一化解,使被拆迁户与政府之间达到共识,从而自愿的签订拆迁协议。同时他在工作中以讲解拆迁政策,宣传拆迁办法为突破口,和拆迁户以朋友的形式谈问题,不打官腔,不摆架子,以心换心,多一分关爱,多一分关心,多一分责任,让拆迁户切实感觉到拆迁小组想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困难,想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利益,想的更多的是他们的幸福,征得他们对政府拆迁的理解,征得他们对政府拆迁的支持,得到他们对区委和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认可!
四、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工作制度
对于工作,该同志严于律己,对拆迁户一视同仁,不徇私情。在工作中坚持实是求事,保持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作风方面,该同志积极保持同事之间的团结、协作的作风,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对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做好各项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该同志在工作中对自己高要求,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一身正气,坚持政策面前人人平等,工作阳光操作,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把好个案排查,接受群众监督,所经手的拆迁户无一差错。无一拆迁上访,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第五篇:吴淑贤先进事迹
奉献在岗位,无悔献青春
——吴淑娴同志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
吴淑娴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
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人做个现代的中国人,跨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呼唤少先队要把素质教育摆到突出的位置。身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严以律己,乐于奉献、辛勤工作,能出色的完成学区党务工作和团队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党务工作中,她能积极协助学区总支书记开展党务工作。为了不影响日党务性工作而影响本职工作,她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在每年的党员发展工作中按程序认真准备材料,能严格按照缴纳党费的标准收缴党费,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正确处理好党务工作和日常工作的关系,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责任和热衷于党务工作事业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担任团队工作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少先队活动,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几年来,她组织过“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有红歌比赛、经典古诗文朗诵、书法绘画比赛、象棋、乒乓球赛;有“争做善行
小富翁”的道德实践活动;有“扬传统美德,做文明新人”的中队会等。尤其是她组织在宋澄小学开展了大型 “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参观演讲比赛活动,这项活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开展“雏鹰行动”的活动中她组织各学校优秀中队争夺雏鹰奖章,使他们投入到生活、劳动、学习当中,提高了“五自”的能力,丰富了少先队的教育内容,拓宽了少先队的教育空间。还开展了“人人争当好孩子”的调查活动,学校、家庭都参与了活动,加强了联系,切实解决了学生在校内外表现不一的问题。这些活动促进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团队的工作历程是她一生宝贵的财富,也是她做好党务工作的铺路石。
她也十分重视知识的更新,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党务和团队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
在政治素质方面,她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较强的政治责任感。在思想素质方面,她能从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入手,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她能积极参与,并按照中央和各级党委的要求,认真学习必读篇目,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党性分析材料和制定整改措施。在积极协助总支书记做了相关材料上报和各类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在业务素质方面,为了能更好地胜任党务工
作,她经常通过加强学习,不断的从书中吸取营养,来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几年来,他就是这样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对待工作的,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
在做好党员的发展工作,几年来,学区党员发展工作很有成效,先后吸收符合党员条件的4名积极分子入党。另有2名积极分子也已进入考察期。每当代表党组织找积极分子谈话时,总是认真细致做思想工作,对符合发展条件的同志,提出更高的要求,输入党的宗旨和思想,充当宣传党的知识的传播人;对不太成熟的同志,以情动人,春风化雨,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和策略,耐心细致地说服引导,并鼓励继续努力。
她这种不为名利的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党务工作的满腔热情,深受党员和群众的好评。
在繁杂的工作面前,她始终保持着微笑面对生活与工作,每天送一个灿烂的笑容给她的工作伙伴,在遭遇难题的时候秉着不气馁的干劲克服难题,在收获成绩的时候怀着谦卑的心感谢所有帮助、支持她的人。
以上是她从教平凡而琐碎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她和她的领导一起研究各学校工作,让她历练和成长;她将与同事朋友一起研修,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她在努力的成长,慢慢的体会自己的收获,也在体验着累并快乐着的幸福,她将不断调整自己一直努力快乐地走下去。不论是团支部的工作还是学区党务工作都让她体会到了一名教师的光荣感和所肩负的使命感。她相信今天的成绩是明天的新起点,她将一如继往把对党的忠诚献给教育事业!
奉献在岗位,无悔献青春
——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
望洪学区:吴淑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