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广友先进事迹材料(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02:5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班广友先进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班广友先进事迹材料》。

第一篇:班广友先进事迹材料

社会法庭搭舞台 矛盾化解展风采

——记全省优秀社会法官封丘县冯村乡社会法庭 班广友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正是社会法庭这个平台,让班广友找到了这样一个“支点”和“杠杆”,使他在调处纠纷、化解矛盾这块主阵地上,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让辖区的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社会法庭、社会法官的阳光和温暖。

班广友,1957年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原任封丘县冯村乡土地所所长,现任封丘县冯村乡社会法庭负责人。他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担任过学校教师、乡政府工业办公室主任、乡土地所所长等职,2007年退居二线。2009年10月到冯村乡社会法庭工作至今,从此便与社会法庭结下了不解之缘。

班广友自到社会法庭工作以来,充分发挥他在辖区人熟、地熟、了解乡土民俗、深谙社情民意的优势,积极受理当事人申请,及时调处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截止目前,已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80多件,成功调处率在70%以上。其中,2011年已成功调处63件,调处案件均达到了化解矛盾、案结事了的目的,共收到当事人赠送锦旗15面、感谢信20多封。1 2011年3月,他被新乡中院评为全市优秀社会法官,在刚刚召开的全省社会法庭工作会议上,又被授予全省优秀社会法官。

一、从“小案”着手,为“大局”服务

作为一名社会法官,班广友深知,日常调处的虽然都是一些家长理短、邻里纠纷的“小案”,但却时时联系着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

2010年8月份,退休教师张某在从村支书家门口经过时被狗咬伤,花去104元医疗费。村支书不但拒绝赔偿,还打电话威胁:“再要钱,先将你三个孩子撂倒,再杀你全家!”张某非常气愤,声称:“我不信共产党的天下,就找不到说理的地方!”随准备找人打着横幅进京上访。班广友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与社会法官史如兴一起赶到该村,先将村支书叫到法庭进行调解,直到下午四点,连午饭都没顾得上吃。随后又邀请和村支书关系不错的副村长参与,一起给村支书做了大量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最终村支书答应在适当场合给张某赔礼道歉,张某也宽宏大量,表示将放弃前嫌,不再要求赔偿。就这样,一起极具赴京上访苗头的信访案被稳控在了基层,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二、一碗面条、三元车票,感动当事人下跪致谢

几十年调处矛盾纠纷的经历,让他深深地体会到:你只有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他们才能真正把你当“法官”,才能实现与当事人面对面、心与心交流,你说出的话才有分量,当事人才信服!2010年7月2日,封丘县留光乡留光村86岁的老大娘尹素梅冒雨来到冯村社会法庭。一进门,老大娘就泪流满面地说:“我喊冤来了,我实在没法活下去了,我真想去死!”

他急忙搀扶老人坐下,又给老人倒上一杯热茶,安慰老人不要着急,有话慢慢说。原来老大娘有4个儿子,老伴儿生前其大儿子已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现四个儿子对轮流赡养尹大娘产生了分歧,有时遇到农历大进小进,该接老人时没人接,老人一气之下,来到了社会法庭。听完老人的诉说,班广友让老人放宽心,表示将尽快帮助老人解决生活问题。然后领老人来到一家饭馆儿,给老人端上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等老人吃完饭后,又亲自搀扶老人坐上了公交车,并从自己身上掏出3元钱给老人买了回家的车票。

随后他立即通知老大娘的四个儿子第二天一起到社会法庭。在社会法庭,他从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讲到当前老年人群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并给老大娘的四个儿子言明:赡养老人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儿女们应尽的法律义务,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听到这些,他们四人一同表示:“作为社会法官,一不沾亲,二不带故,不但搀扶老人上车,还自己掏钱给老人买饭、买车票。他们都能把自己的老人当亲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养活自己的老人呢?”很快,老大娘的赡养问题当场达成了协议,感动得老大娘非领着她的四个儿子下跪致谢,被他急忙给拦住了。

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纠纷调处才有基础

在纠纷调处过程中,他一直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走群众路线,一起矛盾纠纷,往往需要多次深入案发地走访、调查。

2011年3月,封丘县赵岗镇庞店村的李明华来到社会法庭,向他哭诉了与兄弟、弟媳之间的家庭矛盾。两年前,43岁、高位截瘫的李明华通过网聊结识了一山东女子张某,后来,张某对李明华由怜悯之情升华成了爱情,并主动放弃了山东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封丘与李明华结为夫妻。二人还用自己的积蓄盖起了一个农村小超市,经营得红红火火。然而,好景不长,李明华的兄弟、弟媳唯恐张某贪图李明华的钱财,无心在此长期生活,因而经常没事找事,想借机将张某赶出家门。他了解情况后,在前前后后的十多天里,骑自行车走遍了庞店村的大街小巷,对多名村干部、群众进行调查、走访。在开庭调解的当天,为了督促当事人发扬传统美德、讲究诚信、现场固定证据,他还自己掏钱,对纠纷调解进行了全程录像。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动了当事人和现场的每一位旁听群众。双方当事人均当场表示:从今以后,全家人要搞好团结,和睦相处,不辜负社会法官的一片真情!后来,一家人还专门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了冯村乡社会法庭。

以上选取的这些案例,只是他调处众多纠纷中的一个缩影。这些纠纷的成功化解,使矛盾真正化解在了基层,消灭在了萌芽状态,避免了一场官司十年仇现象的发生,有效减少了涉法涉诉 4 上访案事件的发生,受到了辖区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封丘县人民法院 徐伟 联系电话:0373_8288838;***;Email:fqfyemail@126.com)

第二篇:柏广友个人事迹材料

学习成就了他的人生

-------记吕良镇新型农民柏广友带领农民科技致富的事迹

江苏省金湖县吕良镇军舍村,地处淮河入江水道下游,这里地势低洼,水田和沟渠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水乡特色。该村的专业大户柏广友是前几年群众海选的村委会副主任。他当兵退伍回乡,靠学科技、承包鱼塘,走上了富裕路,被当地传为佳话。柏广友富了不忘众乡亲,更没有忘记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根据所在党总支、村委会分工,团结带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成为媒体跟踪报道的热线人物。近几年,他连续获“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淮安市“农副产品营销标兵”、“淮安市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才”、“金湖县优秀共产党员”和金湖县“学习型个人”等光荣称号。

柏广友获得如此成功,有什么奥秘吗?有。那就是爱学习、善动脑、肯钻研。他无论从事种植还是养殖,都爱看科技书籍。平时,一有空,他就到成人教育中心的图书室翻阅实用技术图书。1995年退伍回乡后,由于原来的家庭经济基础薄弱,田地又少,全家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穷则思变,柏广友决心学习农村新技术,靠科技致富。他不但参加成校的经济管理中专班,还认真钻研水产养殖新技术参加水产养殖培训班。在专业课教师的帮助和指点下,他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思路也更加开阔,他经常教乡亲们关于鱼饲料的选配、精养鱼塘的管理、鱼病的防治等方面的技术。他凭着在部队练就的胆识和眼光,结合家乡水面多、土地广的有利条件,经过思考,他觉得水产品生产商机无限,决定走水产养殖和荷藕种植之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金湖县周边县、市荷藕市场行情看好。柏广友瞅准机会,毅然决定,搞水面种、养。起初,他认为搞养殖业不吃亏,便将本村13公顷水面全部承包下来养鱼。一个小年轻,一下子迈这样的步子,这在当时可谓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说实话,一般人是绝对没有这个胆识的。其实柏广友也有他的经济头脑。没有资金,他就向亲戚、朋友借,或通过镇成校担保,向信用社贷款;没有技术,他就到镇成校学,并请水产专业课教师当常年技术顾问,遇到技术难题,就虚心向专业教师求教;没有市场,他就跟着成校培植的经纪人,参与跑市场,“摸石头过河”。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2004年,他在原承包的35公顷鱼蟹混养面积的基础上,将其中的22公顷水面一边投放鱼苗,一边试种植荷藕,并于当年

第三篇:石友娟先进事迹

石友娟同志个人事迹

石友娟同志,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76年出生,1997年开始任教初中英语至今。该同志十几年如一日,在教育教学战线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该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崇尚教师 立志教书

石友娟同志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把她放在大队小学读书。学校条件简陋,雨天教室漏水,自制泥桌凳常被水浸泡不能趴坐。但工资低微的老师们依然顶着泥雨滴给孩子们上课、改作业。炎热的夏天,老师们就带着学生到小树林,夹着纤维板上课。老师的敬业精神在她幼小的心里根深蒂固,她渴望自己长大了也能站在神圣的三尺讲台。十年寒窗,终如愿以偿。

爱生如子 爱校如家

“孩子们!……”石友娟同志总这样称呼学生,也总这样把学生当做自家孩子。她给生病的孩子送补品,还在病床前单独辅导近一个月直至孩子出院;她给留守孩子买生活用品,并多次在周末带多个孩子回家吃住在一起;雨天,她把伞丢给雨中的学生独自跑掉;晚自习前,她常到教室看看有无学生没吃饭,并把自带零食送给舍不得花钱吃饭的孩子们。

“学校就是家。”这句话也是她最爱说的。在众多人眼里,她爱校胜过家。每天她早出晚归,课上,她激情飞扬;课下,她心静如水;没晚自习也很晚回家,埋头认真备课改作业。校园里操场上、教室里、走廊上还是办公室,所见之处只要有垃圾,她随手捡起;哪块公告牌倒了,她努力竖起;车棚里哪个自行车倒了,她默默扶起;哪棵花草歪了,她会到处找干枝条给撑起……

热爱生活,积极乐观

每天,她都微笑着,大家都说她是快乐的天使。虽然人到中年,可总孩子般天真可爱,好像永远长不大。她拥有最多的朋友,那就是她的学生。课外活动她跟孩子们一起嬉戏;课余还在办公室种些小花小草,还常与之窃窃私语。在家更是个小模范,买菜烧饭带孩子,又照顾老人。但她从不喊苦和累,她总说活着充实才快乐。

热衷公益,服务社会

虽为一名普通老师,但她热心服务社会。她积极参加访问敬老院活动,为老人们刷锅扫地,铺床叠被,还主动跟老人们谈心,给他们唱歌、讲故事,老人们都误以为她是学生。2013年寒假,她一个学生上大学回来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她主动带其去养老院帮老人洗衣服。当老人们问及她哪个单位时,她只是憨笑,临走,老人们都感动地留下了热泪。此外,她还积极参加献血活动,为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付绵薄之力。

不畏病魔,自强不息

如果你看到她,你一定以为她是个再健康不过的人,她每天步伐

矫健,身姿轻盈,很精干的样子,可谁知她做过六次大小手术,柔弱的外表却有一颗强大的内心!03年秋期中考试刚结束,她就带着两个班都名列前茅的好成绩去南京做了声带息肉手术。术后不久她立刻返回课堂,硬是用肢体语言和一支粉笔代替了所有的语言。当孩子们有了成绩,她不归功于自己,而是夸孩子们聪明懂事。这几年,她一直疾病缠身,天天吃药,每次肚子痛厉害,就讲台垫肚子坚持;爬不起来,就趴在凳子上把作业放地上批改,却从不要求减少工作量,坚持带病上课,只有假期才到处求医。今年暑假刚做完手术不久,医生已经开假条叫休息,她却到学校央求做事!她说,“只要我还能站着,我绝不坐着上课;只要我还能坐着,就绝不会倒下!”当领导同事学生担心她的身体时,她总乐观地说,“ 没多大毛病,真的没事!”

改革创新 追求卓越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她始终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在教师队伍人才济济,在竞争激烈、挑战、机遇并存的今天,她不敢有半点松懈,坚持向“做个科研型、学者型、专业型教师”方向努力。哪里有教师培训或进修,哪里就有她的身影。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和信息技术等,扎实教师基本功,潜心研究教学新法,多次赴杜郎口中学、灵童中学、沭阳等中学取金,积极投身课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06年,她光荣得被授予县“先进教师”称号;07年万民教师基本功评比中她脱颖而出;08年再次获得“先进教师”称号;后多次参加县基本功大赛、优课评选、推新人大赛并获一、二等奖;09年荣获市“教学能手”称号;09年万名教师基本功

大赛获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辅导宁健如、屈天一两人参加英语大赛,二人获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的好成绩;10年以来多次参赛获奖并开设观摩课、讲座、及优质课展示和参加送教下乡、同课异构等活动;还多次参加县教学质量命题检测;12年获第三届推新人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带韩晗参加 “希望英语”获省级辅导奖;同年参加网络团队教研比赛荣获市一等奖:

11、12年连续获县“教学质量奖”;13年,被评为县“名师”。在教科研中她也硕果累累。她多篇文章在省级获奖,课题几项并参与省级课题为核心人员;多篇论文在省级正规刊物上发表。她由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快速成长起来,成为县教育教学工作上的“领头羊”。

石友娟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以教书育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以满腔热情、一丝不苟。而她成长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份荣誉也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那些孩子、家长、还有学校的领导、老师们,都是她动力的源泉!她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体现一名优秀教师的先进品质,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不断进取做出突出的业绩,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垫上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第四篇:王坤友先进事迹

王坤友先进事迹

王坤友,男,1948年11月出生,1965年10月参加工作,197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蜀山镇原新安村团支部书记、党支部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原黄姑乡经委主任、副乡长,原建成村党支部书记,原白湖村党支部书记,泊山洞管理处主任等职,现任新安村党总支书记。

王坤友同志参加工作40多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即使是在家人去世、自己身患癌症的时候,仍然牵挂着村里的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王坤友的三件“高兴事”

第一件高兴事——

自来水厂改制,自己的锅虽被人砸了,但让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王坤友刚到新安村时,村民喝的自来水浑浊、杂质多,甚至经常停水,水费还一分不少的缴。因此,村民叫苦不迭。不少村民打井饮用地下水,但是地下水碱性较强,影响身体健康。

水厂技术、设备都不落后,为何出现这样的状况?经过调查,王坤友找到了“病根”——水厂是集体所有,人浮于事,干好干坏一个样。王坤友和村两委班子决定在经营机制上“动刀”。首先对水厂重新“洗牌”,竞争承租。转租后的水厂,自负盈亏,水不干净、不正常,村民拒绝缴费。

决定一出,好声一片。

好是好,但少数人的利益受到了冲击。原水厂厂长怕竞争不上,找到王坤友,要求继续担任厂长并且承包水厂。王坤友对他说:“你有权利继续担任,但必须通过竞争。符合条件的才有资格承包。”这个厂长看王坤友动真格了,嘀咕着就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厂长却带着自己的几个亲戚来到村部旁边的王坤友“家”。找到王坤友,首先是软求,表示要承包水厂。王坤友态度很明确,必须通过竞争。看到王坤友没有商量余地,其中一人走到王坤友的屋里拎起灶台上唯一的一口铁锅就扔到了门外,铁锅被砸得粉碎。

锅是碎了,但原则把住了。那时,一贯笑容可掬的王坤友,依旧笑呵呵的。他想,总有一天他们会理解的。而砸锅的事,短时内在全村传的沸沸扬扬,认为那个厂长没有好果子吃了。

两天后,水厂新一轮机制改革正式拉开。

参加竞争的人很多,其中也包括原水厂厂长。结果令所有人都没料到,最终那个厂长以技术娴熟、业务精湛,获得了承包经营权。这个,令厂长自己都不敢相信。办完相关手续后,王坤友给他三个“必须”:必须转变工作作风;必须保证村民日常供水;流到村民家中的水,必须是通过净化后的干净、卫生的水。同时,王坤友还诚恳地对他说,如果干的好,下一轮优先承租。那一刻,他被王书记不计前嫌的大度折服了。

机制转换增活力。新水厂投产后,水源、水质都得到了保证。看到那清澈的自来水流到村民的灶前,王坤友笑了。

“只要让群众能喝上安全水,个人受点委屈不算什么。”谈及当初“砸锅”一事,王坤友坦然一笑,“虽然村官不大,但是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群众做一点事,这是人生最高兴的事了。”

第二件高兴事——

一口气建了8口当家塘,十几年来的第一次水利工程让建成村受益至今

王坤友另一件高兴事是在建成村建了8口当家塘。现在,只要旱情不太严重,8口塘完全可以满足村中600多亩田所需。

建成村虽位于圩区,但是仍属丘陵地带,不少农田地势较高,这为农田用水带来了不少困难。“只要十几天不下雨,农田就会缺水。每年农忙季节,用水问题总是困扰着村民。”王坤友说。

挖当家塘、建水渠,雨天存水、干旱放水。王坤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村委们都表示同意。建成村两委班子开始了建成村十几年来的第一次水利工程。挖塘修渠虽是好事,可是不少村民们不怎么愿意。

首先就是资金问题。无论是挖当家塘,还是修建水渠都需要资金。建成村村委决定,村集体拿出一部分资金,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可是当筹集资金时,许多村民都不愿意缴纳。王坤友和同事一家家地家访做工作,经过艰苦努力,村委会筹集了一部分资金。但是这些资金根本就不够,王坤友又通过多种渠道向无为县扶贫办申请了一批资金。

池塘放在什么位置?水渠经过哪些田?挖塘过程中,一个个问题再次考验着王坤友。那时天气比较热,王坤友头戴一顶草帽,肩搭一条毛巾,穿梭在池塘和村民家中。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成村挖了5口大塘和3口小塘。

现在,这8口塘不仅满足了附近600多亩农田抗旱时的需要,也方便了村民生活,甚至塘泥都被村民们挖取作为肥料。

“上一次我去建成村,村民们还在说当家塘的好处,听说最近不少村民主动提出再挖几口大塘。”王坤友说,“田是农民的衣 3

食来源,在我的努力下,建成村农田用水不再像以前那么难了,这是一件多高兴的事!”

第三件高兴事——

当了几十年赤脚医生,没出现过误诊;开山放炮,没出现过安全事故

当谈及人生经历时,王坤友说:“在我工作的这几十年中,当过赤脚医生,给病人治过病,但是没有因为我的原因耽误了病人的病情。开过山、炸过炮,我负责了一次次危险作业,但是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这让我很欣慰。”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全国推行合作医疗,王坤友经过培训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每次看到病人的痛苦,我都像被敲了一次警钟。我一次次地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不能出差错,不能给病人增加痛苦。”王坤友说。从那时起,他明白了责任一词的沉重。在当乡村医生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医疗书籍,每次帮人看病,他都会细细的推敲,绝不让自己出现误诊。“所幸的是,当了20多年的赤脚医生,没有因为我的误诊而给病人带来更多的痛苦。”王坤友说。

让王坤友至今心有余悸的是在开发泊山洞期间。“开发泊山洞时,要经常放炮。炮一炸,碎石横飞,一不小心就会将工人给炸到。”王坤友说。开山放炮,一不能让碎石炸坏泊山洞内自然景观,二不能让人受伤。在开发泊山洞时,王坤友经常夜不能眠,每次放炮前,他都要仔细检查,杜绝任何细小问题出现。“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用装满潮湿稻草的麻袋覆盖在所要炸的区域,防止碎石乱飞。”王坤友笑着说。

在开发泊山洞的半年内,王坤友和工友们共用了5吨炸药,没有出现一例人员受伤。“人的生命安全最重要,现在我每次回忆起那时放炮的经历,都心有余悸,所幸的是,没有一人受伤。”王坤友说。

足 迹

——他的身影深深地烙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7月1日,烈日当空,地上的沙石被炽热的阳光烤得滚烫。

我们一行三人沿着王坤友曾经的足迹去寻找那些属于王坤友的故事,从新安到泊山洞再到白湖村,走访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聆听并记录着王坤友的点滴。

清晨的王坤友,依旧起的那么早,吃完早餐刚刚到5点,穿起那身朴素的衣服再次沿着沥青路去村民家中看看,路上一个个熟悉的村民见到他都会向他打招呼。

虽然已是癌症晚期,但是看看村民家中的养殖情况、沼气运用的情况依旧是王坤友必做的事情。修上路灯、通上沼气、贯通水利……新安村村民们见到我们的到来,不停的对我们说着王坤友做过的这些事,我们知道王坤友的身影在这里早已被深深的烙了下来,新安村有自己的印记,那便是他们的村书记王坤友。

告别了新安村,我们来到了泊山洞。曾经和王坤友一起奋斗的人早已不在泊山洞任职了。不过说起王坤友,附近的居民至今记得他。一位村民说:“他是哪里有事,就顶到哪里去工作,记得有个村子问题很严重他就去了那里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是当地人对王坤友最深刻的记忆。

建成村和白湖村合并后,叫白湖村。现任村主任伍秀中接待了我们,随即拉着我们来到了一片树林前,高达10多米的成片的杨树映入我们的眼帘,“这里足足有120亩的杨树,这些都是当初王书记带头搞的退耕还林时种下的,也是他给我们留下的非常宝贵的一笔财富。”伍秀中说,“即使刚上任时他的被子被人扔了,但是他没有记恨这里任何人,而是兢兢业业,努力地做一些事。在他工作期间,荒地被利用起来了,当家塘挖了,抛荒田被人承包了,他办的一件件事到现在还给村民带来方便和利益。”

白湖村张业艮前几天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去看望王坤友。他告诉我们,当他准备出发时,不少曾经和王坤友产生矛盾的人也加入进来一同去看望。

离开白湖村时,我们再次路过那片杨树林。我们想起了中学时的一篇课文《白杨》。“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 5

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王坤友语录

1;他忠诚于党。面对组织,他的微笑是对信仰的执著。他说:“我是个党员,组织上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2;他牢记宗旨。面对群众,他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他说:“老百姓的满意,是我最大的满足。”

3;他乐观人生。面对不幸,他的微笑是百折不挠的品质。他说:“人活一天就要珍惜一天,干好一天事。”

第五篇:周广智先进事迹

周广智先进事迹

在衢州援疆指挥部引发热烈反响

连日来,江苏援藏干部、曲水县委书记周广智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衢州援疆指挥部干部人才中引起热烈反响,并于10月27日专门在指挥部夜校举办了全体干部人才的学习会,通过学习,他们纷纷表示,作为援疆干部和人才,我们更应以周广智为榜样,用心援疆,奋发进取,竭力做到“六个特别”。

“周广智的先进事迹,是榜样,也应该是我们千千万万个援疆干部的缩影。”学习会上,衢州援疆指挥部指挥长乌什县委副书记徐登富深刻提出,指挥部全体援疆干部和人才要从周广智身上汲取力量,奋发有为,大力弘扬勇于拼搏、乐于奉献、开拓创新的浙江精神,为乌什县社会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建功立业。

“他不图享受,到那么远、那么苦的地方工作,不顾自己的小家,一心想着为那里的老百姓好,就是不简单!我们援疆干部和人才更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会讨论过程中,衢州援疆指挥部规划建设组副组长袁鲁峰深刻体会,周广智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诠释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价值追求。与此同时,许多干部人才还一致提出,自身肩负的是国家新一轮全面援疆的重任,更应该学习1

像周广智那样用情援疆。要真正从内心接受新疆各族人民,主动与当地各族人民融合在一起,以主人翁的新姿态全身心投入到对口援疆工作中。

“进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学习会之后,衢州援疆教师领队柴相明在所写学习体会中,也为自己提出了这样三句话。他说,来乌什支教已经一半时间过去了,自己要在有限的支教时间内像周广智那样坚定理想信念,用心、用情踏实做好援疆支教工作。坚决实现浙江省委赵洪祝书记对我们提出的“要做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表率,把浙江的深厚情谊带给新疆各族群众,把浙江干部的良好形象留在新疆各族群众心中”的殷切希望。

下一步,衢州援疆指挥部还将组织开展向周广智学习的各种活动,将接下去11月份的第一周确定为“向周广智学习主题实践周”,充分利用“指挥部夜校”、“每周例会”等平台,组织干部人才集中学习讨论,进一步引导全体干部人才,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援疆工作中。(衢州 徐肖富)

下载班广友先进事迹材料(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班广友先进事迹材料(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广班学年度总结

    平广班班级总结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我们都满怀希望和渴望成功的种子又一次坐进了同一个教室,走在了一起。青翠的校园恢复了往日生机,离去了那寂静,我们也在相互竞争中拙壮的成长,......

    魏德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魏德友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中哈边境新疆萨尔布拉克草原的黄昏,是一种空旷而孤寂的美。当橙红色的日轮坠向辽阔的地平线,草原深处的凉意渐浓,黑夜张口吞噬大地,形影相吊的白......

    卢万友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卢万友同志主要先进事迹 卢万友同志从1989年起从事土地管理工作,至今已有20余年,期间先后担任过地级市局中层干部、副局长、局长,现任淮安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党委书记。该同志......

    彭友同志先进事迹1

    彭友同志先进事迹 彭友同志1972年11月出生,初中文化,1994年7月到内江市双鹰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担任公司楠木寺井采煤二队采煤一组组长。在工作和生活中,彭友同志处处、时......

    王坤友先进事迹[最终版]

    这个人的心仿佛特殊材料制成,在冰与火的淬炼中,始终保持一份罕见的乐观坚定。无论人生如何变幻,他的内心始终充满阳光,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他40多年如一日,扎根农村默默耕耘,......

    储运班先进事迹

    储运班先进事迹 2011年是成都新成石化公司安全、平稳运行的一年,同时也是公司持续有感领导,强化精细化管理的一年,而在分公司内,作为油库运行中心下属的最大班组——储运班可谓......

    七一班主要先进事迹

    在奋斗中成长! ————第十九中学七(1)班主要先进事迹 第十九中学七(一)班是一个朝气蓬勃,积极乐观的班集体,同学们热爱祖国,追求进步,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团结健康。在这个温馨的......

    电工班先进事迹

    电工班先进事迹 我们是一个民主的班集体,因为我们拥有良好的班风——支持宽容,团结而凝聚,博观约取,厚积而薄发;我们是一个求知型的集体,因为我们拥有浓厚的学风——博学之,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