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的意义
班主任工作总结的意义
工作总结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必要环节。工作总结就是回过头来看看已经做过的事,这样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工作计划中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因而可以对工作做一些理论上的思考。做好学年总结,是提高每位教师工作能力及水平的一个途径。我们应该重视这项工作,让自己不断的成长。
第二篇:《班主任》人物分析及意义
刘心武《班主任》的评论分析
《班主任》发表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在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荣列榜首。刘心武的《班主任》的成绩是比较大的,它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是新时期文学第一朵“报春花”,也是“伤痕文学”潮流中公开发表的最早的一篇。《班主任》发表的社会背景是在“文革”刚刚结束后,写作是出于对文化大革命的“积存已久的腹诽,其中集中体现对‘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强烈不满。”小说通过十年**刚刚结束之后班主任张老师在处理班集体事务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振聋发聩之声。
《班主任》这篇小说要评论的方面有很多,但在这里,我主要评论《班主任》中的典型的个性化人物,以及通过人物所要表达的意义。
首先是个性化人物的有力塑造。小说中的艺术特点有很多,比如深沉的语言,朴实的叙述,真实场景的细腻刻画等,但最让小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的是塑造的个性化人物。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有学生宋宝琦、谢惠敏、石红,班主任张俊石,老师尹达磊等等。我会从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精神面貌、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评论。
后进生宋宝琦,是一个问题青年,他在小说起到的是“提起话头”的作用,对他“小流氓”的定位是展开故事的核心事件。第一,从宋宝琦的性格上来说:他有着资产阶级思想,但不是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博爱等,而是迷信“哥儿们”义气,把扇比他更小的流氓耳光当作最大的乐趣,他认为知识不重要,而无休止地“造反”最好,他还崇尚享乐主义。他这些性格的出现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虽然他的父母亲都有着正式的工作,父亲在苗圃场工作,母亲是售货员,家庭背景并不坏,然而在家庭的教育上却有着严重的问题:父亲有着一个坏习惯,经常在下班的路上与人打扑克,直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对宋宝琦缺乏教育管束。而母亲很溺爱儿子并放任他。家庭对他的疏忽与放任是造成宋宝琦性格的重要原因。第二,从他的精神面貌来说:宋宝琦的知识水平并不高,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程度;而且缺乏起码的政治觉悟;体魄看似健壮但其实对体育活动不在行。小说把宋宝琦写成一个正在被拯救出来的畸形儿。想想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我们不难发现他是文革中极“左”思潮的必然产物,极“左”思想已经侵蚀到他的灵魂,虽然宋宝琦还没有成为直接的政治工具,但政治环境却为他准备了必然的前途。第三,从他的形象所体现的时代意义:宋宝琦身上所反映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并不是极个别的,而是代表着被“四人帮”所毒害的一批青年:有多少像宋宝琦式的“畸形儿”已经出现。
谢惠敏是一个团支书,虽然是一个学生干部,但其实也是一个“问题孩子”。第一,从谢惠敏的性格上来说: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上进,这从她是团支书并且是张老师的得力助手中可以看出。她懂得质疑,如当张老师说《牛虻》不是黄书时她大胆提问不是黄书是什么书。但同时她不相信自己的个人判断,丧失了独立分析能力,如她对张老师为人的怀疑。另外,她很关注同学的发展,自己却没有同龄人的纯真好动,如从“她根本对任何球类活动都没有兴趣,除了随着大伙看看电影、唱唱每个阶段的推荐歌曲,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中可以暴露出。第二,从她的精神风貌来说:她身上闪烁着劳动人民的光芒,这可从“绝不能让贫下中农损失一粒麦子”看出。她有极高的“政治觉悟”,对政治问题敏感,如她认为“穿带褶子的短裙的人”看成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但是,其实谢惠敏也是“畸形儿”,她思想僵化,精神营养匮乏,她竟认为“凡不是书店出售的、图书馆外借的书,全是黑书、黄书。”可以说,她的“忠诚”被导向盲从,她的“坚定”被扭曲为偏执、纯朴与荒谬集一身。为什么会出现谢惠敏这样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根源当然是指向“四人帮”,“四人帮”用残酷的愚民政策给人民打下了黑色的烙印,甚至像谢惠敏这样本质纯正的孩子也会遭到毒害。第三,从谢惠敏形象所体现的时代意义来看:她是绝对的“好学生”,作者对谢惠敏式的“问题孩子”的发现极具思想意义和价值,这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特色:“文革”时期人们的思想被僵化,导致颠倒是非。
从宋宝琦、谢惠敏等孩子中可知道,在“四人帮”的坑害下,许多青年不仅在肉体上受到伤害,精神上也被污染了。他们两人虽然品质不同,但却从不同的途径走向了同一归宿:成为黑暗政治的盲目的支持力量。需要提及的是,在《班主任》中,作者还着力描写了一个正面形象:石红。无论是形象描写,还是对读书的态度,都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所在,作者把石红这个正面形象都归跟于她的父母的正确教育:石红的父母从入党前后起,他们形成了一种阅读的好习惯,石红深受这种读书氛围的熏陶,自己也是小书迷。他们一家即便在“四人帮”推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时,也毅然读被禁的书籍。所以说石红三幸运的。(补充石红形象的意义)
班主任张俊石,在作品中是一个积极的人物。第一,从他的性格来说:他工作认真尽责,如接受后进生宋宝琦,并马上进行家访了解宋宝琦。他立场坚定,言行斩钉截铁,当与同事发生争吵时,一直有自己的观点。同时,张老师同情并关心像宋宝琦、谢惠敏式的“问题青年”。但是,张老师也有不好的地方,他也受“文革”思想的影响,如当谢惠敏知道宋宝琦要来上学时明言要与宋宝琦斗,张老师没有发表其他意见,而是认可了;又如他没有意识到宋宝琦要来学校其他学生会吓得不敢上课,对这些他都没有做充分的考虑。作为教师,应该首先冲破“文革”的阴影,但张老师没有完全做到。第二,从张老师的精神风貌来说:他不但是老师,更是党员,深受党支部的信任,当然,他是一个知识分子。第三,从张老师的形象所代表的意义来说:他是一个教育者,更是一个控诉者、唤醒者,还是一个治疗者。他发出了当时的先声: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张老师的形象,代表党是我们消除“四人帮”精神流毒的坚强后盾。
老师尹达磊,与张老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后进生宋宝琦要来学校时,张老师没有反对意见,并很快投入到工作中,而尹老师却不是这样,他非常反对宋宝琦的到来,认为这种“流氓式”的学生会影响学校和工作。实际上,尹老师正是作为一种歧视学生的代表,他们排斥“差生”。这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在现今教育中也应该引起注意:我们面对一些“问题学生”,我们的态度和做法不是排斥,而是用一颗热情的心包容他,教育他,改变他,使他们得到健康的成长。
通过小说中这些主要人物的描写,我们不但可以了解人物形象,而且可以看出通过人物的描写所表达的意义:揭示了“四人帮”不但给国民经济造成危害,而且也毒害了亿万群众的灵魂;“四人帮”实施的残酷的愚民政策给一批青年打上了黑色的烙印,不仅糟蹋了中华民族的现在,更残害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同时也暗示着时代的“春天”的到来,预示着希望与生机,如在小说结尾的描写可以知道。另外,由于《班主任》出现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初期,它摆脱了虚假、夸饰,转向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真实的情感的再现,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与社会层面上。尽管《班主任》还很粗糙,艺术上不尽完善,但它以过去的“十年浩劫”作为批判对象,揭露“文革”对人民群众的伤害,剖析这种种伤害所造成的难以愈合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疤痕,把文革的反动实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同时党和人民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的不屈斗争的真实再现。也许《班主任》在叙述形式、作品结构包括艺术想象力上,都对文学史可以说没有什么明显的贡献,但好的作品也应具备一定的思想敏锐性,在对生活的认知上有独特的开掘,总能发现一些新鲜的东西,从而令人耳目一新,乃至振聋发聩。就像《班主任》中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心声。
《班主任》对人物的塑造是成功的、典型的、具有个性化的,而对人物的描写反映出的意义也是很有现实性的、有针对性的,有时代意义。
第三篇: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作业内容:
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品行习惯养成。法律、礼仪等众多的工作。一个“无心”的班主任会传授给学生什么呢?一个“无心”的班主任又能把工作做得如何呢?只有“用心”,才会干好班主任;只有“用心”,才会有好的学生;只有“用心”,才会有师生之间绚丽的“心灵之花”;只有“用心”,才会有丰硕的“成绩之果”人的品格是人自我社会层次定位。一个人是高尚的,还是卑鄙的,首先不应看他的出身门第,更不看他的财富多少,最终看这个人的品格。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承者,作为人类美好生活的塑造者,必须具有高尚的品格——大公无私、公正、善良、忠诚等人类的美好品格必须成为教师的永不丢失的精神财富。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从他选择这一岗位起就应该把修炼自己的品格作为自己的终身的必修课。我们认为,有些班主任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没有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可,在教育教育工作中失败了。这种失败是多方面的,首先,他们的失败往往不是失败在方法上,也不是失败学识上,而是失败在品格上。一个人品格低下,他的行为不可能高大,一个人品格卑鄙,他的行为不可能磊落。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班主任”孔子,他的“班主任”工作成绩无比辉煌,他的工作成功了,当然成功在他教育思想与学问上,但更重要的是成功在他的品格上。如果我们仔细考查一下历史上成功教育家的业绩,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位教育家都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及作用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班主任工作是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任务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2.班主任工作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3.班主任工作为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
4.班主任是学校联系各班级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二)班主作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2、班主作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源,在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
3、班主作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4、班主任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联系协调中起着纽带作用。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法的正确运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主要是确定观察什么和为什么要观察;(2)要有科学而可行的观察计划,主要解决怎么做;(3)要及时做好原始记录,主要是确保材料的客观真实性;(4)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去伪存真,透过现象找到本质;(5)写出结论,对观察作出准确、全面的终结性评价。
观察法的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材料直接源于观察过程,真实性强。但观察法也有缺点,观察对象和条件难以控制,表面现象干扰大,情境性和主观性因素多。因此,在观察法运用中,对观察材料的分析处理一定要慎重。
2.谈话法
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通过问答方式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如果说,观察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那么谈话法则是通过学生的心里话,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
谈话法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简单易行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保证谈话取得好的效果,谈话法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好谈话的目的、内容;(2)对谈话的过程有周密思考,如先谈什么,后谈
什么,选择什么地点、时间、采用什么方式等,做到心中有数;(3)谈话态度要亲切、和蔼、诚恳,尽量不使学生感到紧张,更不能造成对立情绪;(4)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地谈话技巧,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说出真心话;(5)和学生谈话时,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6)谈话后写出谈话记录,记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此外,班主任还应注意利用非正式的谈话形式了解学生。非正式谈话是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有意识地在活动和交往中与他们多接触。由于非正式状态下没有特定形式、地点、时间的限制,学生易于敞开心扉,有利于班主任从中了解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有一个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刚组成的教学班,经过班主任长期系统的组织培养工作,由松散的学生群体转变成为健全的班集体,大致要经过组建、初步形成和形成发展三个阶段。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及方法
(1)确立目标
班集体目标可分为远期、中期、近期三种。远期目标就是指全班同学经过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它是中期、近期目标提出和设计的重要依据;中期目标是指阶段性的或者专项性的奋斗目标,是实现远期目标的条件和保证;近期目标是指向于当前的奋斗目标,它是远期、中期目标的具体化。三种目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目标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影响。
(2)建立班委会
(3)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优秀生的教育工作
(1)加强理想教育(2)客观评价 2.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第一,以爱动其心。
第二,以理服其人。
第三,以智导其行。
(四)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建设,首先要从教室布置开始。班级要做到“八有”
(五)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1.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
2.做好班级少先队工作
3.做好家长工作
(六)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总结,是班级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班主任工作达到预定目的的重要保证。
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主要部分,是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而系统实施的,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个阶段。
学前教育,又称幼儿教育,是指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协调发展,为人小学接受小学阶段的教育作好准备。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主要有托儿所、幼儿园、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等,其年限从1年至3年不等。初等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具备基本的写算能力,为接受更高一阶段的教育做好准备的教育。初等教育是国家学制中的第一阶段,又称小学教育。我国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对6至12岁左右的儿童实施教育的普通小学;另一类是为未能接受初等教育的成年公民开办的成人初等学校,主要是进行扫盲教育和基本的文化知识教育。此外还包括承担实施小学教育任务的其他机构,如招收儿童、少年学员的文艺、体育及特种工艺等机构。
中等教育是指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也分为两类,一类主要为普通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还有一类就是初等和高等的职业学校。中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劳动者的素质,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一般分为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的多重任务。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主要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学院、大学等。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发展目标:“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报告还明确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标准的意义与功能:
《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
☆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这也正是各国极其重视课程改革,尤其是极其重视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重要原因。现在英美等国纷纷组织全国最强的力量、投入大量物力经费研制各科课程标准,表现出他们对国家课程标准的日益重视。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教学如何设计,无论评价如何开展,都必须围绕着这一基本素质要求服务,都不能脱离这个核心。
但是,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对某方面或某领域基本素质要求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观
苏联心理学家对心智技能进行了非常系统的研究,其中以加里培林为代表。
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动作既不是神秘的灵魂的特性,也不是人脑固有的特性。心智动作不同于外部的实践动作,但来源于实践动作,心智动作本身是外部的实践动作的反映。心智动作是通过实践动作的“内化”而实现的,“内化”是外部动作向内部的转化,也就是内部的动作映象形成的过程。实践动作的内化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动作执行方式得到不断改造,而关于动作本身的映象也相应地发生质的变化。所以,实践动作的内化过程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过程,并非是机械的“投射”或“延伸”过程。加里培林认为,心智动作是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反映,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反映方面——知觉、表象和概念方面——转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心智动作的形成要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在每一阶段,心智活动的性质与水平都发生相应的变化。
加里培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心智动作形成的研究,并于1959年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果,正式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由于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动作构成的,所以心智动作的形成过程与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一致的,心智动作的形成阶段也可用来说明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以下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也就是了解、熟悉活动,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活动的定向映象。这就不仅要向学生呈现活动的模式,而且要说明活动的目的、客体和方式。以
加法运算为例,它的定向就是要在演示这种运算时,使学生知道这种运算的目的就是求几个数量的和;知道运算的客体就是事物的数量;知道运算的操作程序(步骤及次序)及方法(运算的方式)。
(2)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这个阶段也叫做“活动以物质或物质化形式形成的阶段”。活动的最初形式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物质化的。这两种活动形式的差别,不在于操作。它们的操作都是用手来完成的,都是外观的活动。它们之间所不同的主要是动作的客体。在物质的活动形式中,动作的客体是实际事物,是对象本身。在物质化的活动形式中,动作的客体不是对象本身,而是它的代替物,如模型、蓝图、图解、图样、标本,以至记录等。这些东西模拟出实物的某些本质的特性和关系,使学生能够使用它们进行外部活动,把它们加以对比、测量、移动和改变等。在这些情况下,涉及的是关于实物的特性和关系的物质描绘,是关于这些特性和关系的物质化。因此,加里培林把使用这些客体的活动叫做物质化的活动。
(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的特点是活动离开了它的物质或物质化的客体,以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完成实在的活动。例如,在加法运算的教学中,在儿童面前摆出两组不等的实物,让他们把每组都数一数,然后把实物收起来(或是闭上眼睛,或是把实物盖起来),要儿童用出声的言语计算出它们共有多少。加里培林认为,活动向言语方面的转化不仅意味着用言语来表达活动,而且意味着在言语中完成实在的活动,意味着活动具有了新的言语形式。
(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这一阶段同前一阶段不同之点,在于活动的完成是以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进行的。这种不出声的外部言语要求对言语机制进行很大的改造,因而这种言语形式涉及重新学习及掌握。这一点在儿童学习由朗读过渡到默读时,表现得较明显。这一阶段在智力活动形成的教学上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
(5)内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是活动达到智力水平的最后阶段,也就是名副其实的智力活动的形成阶段。一般认为,由外部言语过渡到内部言语,在言语的机能与结构上都发生重大的变化。在机能方面,如果说外部言语经常是与他人进行交际的手段,是指向别人的,内部言语则完全失去了这些功能,而是“为自己用的言语”。内部言语是为调节智力过程的进行而服务的。它在结构上也发生重大变化,不再是扩展的与合乎语法的,常常被简缩成不合语法的结构。
第五篇:工作总结的意义
又是一年岁尾,也到了各单位忙着年终总结的时候。有总结才会有进步,才会有提高,总结也是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的一项工作,年终总结还是指导、推动各项工作的一个步骤,更好地促进下一年工作的开展。
一、年终总结是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年终工作总结中,全面、深入地回顾一年来本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成绩,总结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方法、分析能力、辩证观点、鼓舞干劲。年终总结还对年初工作规划没有得到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做好来年的各项工作都是很重要的。如果说我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那么年终工作总结也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方法。所以,年终工作总结的过程也是我们自我提高的过程,更是我们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年终总结是寻找工作规律的重要手段
任何一种事物、一项工作,都存在内在联系、外部制约,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运动规律。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办事就能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就会受到违背规律的惩罚而招致失败。而要找寻、发现客观规律的途径就需要总结。工作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本单位的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
三、年终总结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
现在做任何一项工作,不管是个人也好,团队也好干工作都需要一种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要从细处着手,认真思考,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反思,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所进行的事业通过总结才会不断发展、前进。
四、年终总结是指导下一年工作的基础
年终进行总结,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是对全年工作的全面回顾、检查、分析、评判,并从中找出成绩与缺点、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实事求是地作出正确评价,使大家认识统一。以此来给大家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以便在来年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避免各种工作失误,避免重蹈覆辙,为下一年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年终总结,我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这有利于指导把下一年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