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是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
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联系生活,情境激趣
师:希望小学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看,环保小组的同学正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弃的矿泉水瓶呢!(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师:这是第一小组收集水瓶的情况图。
2、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1)
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
师:请和你的同桌之间讨论下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采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可把学生的答案贴在黑板上)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预设学生会相当“移多补少”和“数据总和÷总份数”的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练习纸上画一画、移一移,直观地看出平均数,也可以动笔计算求出平均数。)
(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师:(请所有同学坐正,笔放下。)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水瓶?
生:13个。(指明学生回答)
师:大家同意这个答案吗?13是怎么来的?
①“移多补少”的方法(结合学生口述,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移多补少呢?
师:同学们想到了用多的补给少的这个方法,使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变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可以叫“移多补少”法。(板书)
师:这同样多的数是多少?
生:13个。
师:那么13就是这四个数的“平均数”。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②先合并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指明学生板演)
生:(14+12+11+15)÷4=13(个)
师:看懂这个方法了吗?谁能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每一部分指的是什么?
生:括号里求的是四个人的总的瓶子的数量。
师:为什么除以4呢?
生:要把52个水瓶平均分给4个人,得到的就是13个。
师:像这样,我们先把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合起来,然后利用以前学习的平均分的知识,再除以4,也就能算出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吗?(引导学生初步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到的瓶数,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生:不是。
师:那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13”的?
生: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的方法求出来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水瓶。
师:我们对这4个数量进行了处理,处理的方法可以是“移多补少”,把不同的数量变得同样多,还可以像这样(指向屏幕计算方法)先求出总数,再用总数除以个数,也可以求出平均数。
(3)引入概念,揭示“平均数”这一课题
(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的总数平均分4份得到的数。可能有的同学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多,有的比这个数量少。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师:现在我们来观察这4个实际收集的数量和求出的平均数13个进行对比?看一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谁发现了?
生:学生逐一比较实际数量和平均数量。
师:也就是每个人实际收集水瓶的数量,有的比平均数多,有的比平均数少。
师:再进一步观察,最多的15个比平均数13?最少的数比平均数13?
生:多。……少。
师:也就是说平均数13在最多数和最少数之间,比最多的数少一些,比最少的数多一些。
师:而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2、教学例2,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1)承上启下,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环保小组的情况,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毽子组的活动——踢毽比赛。对于比赛而言,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哪个队能赢?
师:今天何老师就请你来当裁判,希望你能公平公正地裁决,好吗?
(2)旧知再现,比较单人的比赛。
师:下面是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的成绩。
PPT出示表一:
男生
女生
姓名
踢毽个数
姓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杨羽
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19>18,所以男生赢了。
(3)新旧联系,比较人数相同的两个队成绩。
师:一个人并不能代表整个队的实力,那我们就多派几个比一比!
PPT出示表二:
男生
女生
姓名
踢毽个数
姓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杨羽
刘东
曾诗涵
李雷
李玲
谢明明
张倩
师:比较男生队和女生队的比赛结果,此时谁赢了?你怎么知道的?
生:70
76,女生队赢。
师: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
师:看来女生队领先,女生们很厉害呀。那如果男生队再加一个人,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请各位裁判员独立思考后给出最终的裁定?
PPT出示表三:
男生
女生
姓名
踢毽个数
姓名
踢毽个数
王小飞
杨羽
刘东
曾诗涵
李雷
李玲
谢明明
张倩
孙奇
师:为什么不公平?谁再来说一说?
生:不公平,人数不一样。
师:那怎么比呢?
生:求平均数。
师:好!何老师再给大家一点时间用平均数来解决这个问题。(指明男女生各一名回来平均数,然后再请一名学生回答比较平均数,说明谁赢了。)
师:在这种情况下,是谁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平均数)
3、回顾小结
(1)
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师:在统计中,我们常用平均数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可以描述这一组数本身的总体情况。
(2)
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水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师:观察解决男女生踢毽比赛的方法,计算平均数的过程,我们都是怎么做的?
生:先求总数量,再除以总人数,最后等于平均数。(板书公式)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师:接下来,我们就利用学习的平均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拓展练习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
3、进阶练习
课件一一出示三道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习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四、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平均数
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移多补少:不相等
相等
方法:
计算: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