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感知音乐的力度(三)
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辨、做,学会用有控制的声音在歌曲中准确地加入鄂伦春语“xi
na
ye
”。
2、通过简单了解鄂伦春族的民俗,有浓厚的兴趣学唱歌曲。
3、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认知渐强和渐弱记号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4、能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认知渐强和渐弱记号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准备:电子琴、双响筒、课件。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少数民族歌曲,朴实、简洁的歌词表现了鄂伦春人雄健、骠悍的气质,四个方整的乐句与歌词风格统一,有一种亲切感,向人们诉说着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日夜巡逻、守护山林,保卫国家财产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下。(放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2、学会鄂伦春语“xi
na
ye
”
用有控制的声音在歌曲中准确地加入鄂伦春语“xi
na
ye”。
二、了解鄂伦春民族。
1、同学们:你们开心吗?鄂伦春的小朋友也特别的开心,他们请我们去他们的家乡去看一看。鄂伦春人生活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地方,所以他们经常带着厚厚的帽子,穿着厚厚的棉衣,他们带着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帽子,你们看!他们穿着漂亮的服饰在对着我们笑呢!他们的房子也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房子是圆锥形的,每到节日的时候他们都带着这样的帽子,穿上各种各样的服饰,点起篝火,载歌载舞(出示课件及其配乐,老师介绍鄂伦春族的生活习俗)。
2、师:老师提问:鄂伦春人民的交通工具是什么?(老师播放伴奏,让学生听后回答)
师:是的,他们的交通工具就是“马”,他们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吗?所以鄂伦春人也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是一个勇敢、坚强的民族。
三、感知音乐的节奏,认知力度的记号。
1、师:歌曲里的马蹄声可以使用一种打击乐器来模仿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可以模仿马蹄声的乐器,它的名字叫做“双响筒”,老师示范。
2、除了双响筒可以模仿马蹄的声音,还可以用我们身体的哪个部分来模仿马蹄声。(舌头或脚)
3、老师用“双响筒”来敲一个节奏,学生用舌头的声音来模仿。
4、学习力度记号,表示声音从弱到强叫渐强,用“<”,表示声音从强到弱叫渐弱,用“>”。力度强用“f”表示,力度弱用“p”表示。
四、掌握民歌的节奏。
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除了可以用“双响筒”的声音模仿马蹄的声音,还可以用一个象声词来模仿马蹄的声音,小猫我们用?“喵喵”,小狗我们用?“汪汪”,那马蹄声我们用?“踢哒”。
2、用“踢哒”声来模仿两个节拍。
xx xx |xx xx
| xx xx
|
xx xx ‖
xx xx |xx xx
| X
X
|
X
‖
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鄂伦春一首好听的童谣,老师跟着伴奏有节奏的朗读童谣。2、老师分句教学生有节奏的朗读童谣。
3、学生跟着音乐伴奏朗读童谣。
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其实这首民歌就是鄂伦春一首非常著名、家喻户晓的民歌,我们一起来听一下,欣赏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2、这首歌的旋律已经非常熟悉了,请同学们再仔细听乐音,把这几个力度符号加在歌曲中。
3、加上力度记号分句教唱歌曲。
4、老师指导学生跟着伴唱完整地演唱歌曲。
5、老师指导学生跟着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6、老师和学生接唱歌曲。(“踢哒声”一起唱)。
六、加上动作演唱歌曲。
1、要求力度强的时候动作大,力度弱的时候动作小。
2、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演唱歌曲。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使我们了解到鄂伦春族是一个勇敢、不怕困难、很有责任心的民族。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我们的家乡吧!
板书设计:
渐强
渐弱
f
强
P
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