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鸟瞰风云法
教学目的:1、正确理解并熟练运用鸟瞰风云法。
2、让学生学会贴近生活,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
教学重点:理解和正确运用鸟瞰风云法写作。
教学难点:让学生贴近生活,运用鸟瞰风云法构思和写作。
教学步骤与安排:
第一节课(大约用时60分钟,其中休息5分钟)
一、手提灯——转转转(5——10分钟)
成语互解:有些成语可以用另一个成语作为它的解释。请你给下列成语各写出一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
唇亡齿寒
画蛇添足
卸磨杀驴
前所未有
光明磊落
俯首帖耳
夜郎自大
石沉大海
探囊取物
熟视无睹
得意忘形
绝无仅有
各自为政
仗势欺人
(答案:休戚相关、多此一举、过河拆桥、史无前例、正大光明、俯首称臣、妄自尊大、杳无音信、唾手可得、视而不见、忘乎所以、独一无二、各行其是、狐假虎威)
二、点亮灯——闪闪闪
奇思妙想——猜一猜
1、游戏:逐一出示图片的截图,让学生猜猜图片想表现什么。
第一幅图:
图一、图二、图三、完整的图意、第二幅图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
完整的图意、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是否发现,我们观察图画的时候如果只是观察局部的话,不太容易很快正确理画意,还可能会做出错误的推断。只有把整个画面看完,全面把握才能正确读懂图画所要表达的意思。
2、导入新知:
这就是今天要教给同学们的看图方法,小灯给它命了一个很有气势的名字,叫“鸟瞰风云法”。
(1)
概念和作用。“鸟瞰”的意思是从高处往下整体地看。站得高,看得远,看得全。我们的“鸟瞰风云法”指观察图画要统观全貌,弄懂图片所要表达的意义,不能只观察一个部分,一个局部的一种技法。从整体的角度去看,才能真正把握题旨,有利于下一步的构思行文。
(2)
基本方法。可以分解为“鸟瞰风云四部曲”。
一部曲:整体扫视。
先大体弄清画意,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做什么。如第一幅图,画的是烈日炎炎之下,两只鸟正在讨论着什么。
二部曲:定点观察。
整体把握了画面,就可以正确选择观察点了。看看是按时间还是空间,或者是事情的发展去观察。如第一幅图,我们整体上知道了大体的内容是关于小鸟的对话,那我们就可以从空间上去寻找提示点。发现画面上有很多树桩,地上只剩一片树叶了。那么我们可以确定,这就是小鸟讨论的内容了。
三部曲:关注细部
做了前两步之后,就开始要对局部进行有序地观察了。按一定的顺序,把画面具体内容一部分一部分地看清楚。而且要注意到细部的内容,有文字说明的别忘了要看。(与学生互动,一起完成下面的观察和叙述。)如第一幅图,我们可以有序地观察。如果是按从下到上的观察顺序,首先看见两只小鸟对着一片快被尘土覆盖的树叶激烈地讨论着,表情讶异、惊恐。往上看,是无数被砍伐后留下的树桩,大地光秃秃的,没有留下一棵树木,满眼望去是一片毫无生机的荒漠。天上的太阳如一个大火炉,地上的各种生物也找不到庇护之所了。
四部曲:融通画意。
具体内容看清楚后,还需要我们再次回到整体上来,融通画意,了解整个画面蕴含的作者的意图。那么,同学们想想,刚才我们分析的这幅图,作者是想表达什么呢?(告诉我们,不能随便砍伐树木,要爱护环境,保护自然。)
小结:刚才说的是看单幅图,看多幅图也是一样的,也按整体——部分——整体的步骤,先统观几幅图,再逐幅观察,最后统观全局,融通画意。
(3)范文品读:赏析范文《如此示范》。
①引导学生用“鸟瞰风云法”观察图画。
问:A、统观这幅画,讲述的是关于什么的事情?(关于交通规则的事情。)
B、细细观察每一幅图具体讲了什么内容?(第一幅,一个成年男子在和一个小朋友说着什么,他们面前是一道栏杆。第二幅,只见这个成年男子纵身一跃,要跳过栏杆。第三幅,交警正在教育这个成年男子。)
C、融通画意。这几幅图的主题是表现的是什么?(违反交通规则是错误的,特别是不能给孩子做坏榜样。)
②文章根据画面加入了那些想象的内容?(人物:想象为小朋友林林和他叔叔。事情:去书店买书,栏杆挡住去路。对话:林林与叔叔的对话;警察与叔叔的对话。动作:叔叔翻越栏杆的动作,叔叔接受警察批评的动作及神态。)
教师小结:观察图画之后要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把图画中的故事完整生动地叙述出来。
③小作者从这幅图懂得了什么道理?(违反交通规则,倒霉的还是自己。)
教师小结:看图作文也要有鲜明的主题。
3、“鸟瞰风云”技法要领
※
要透彻鲜明,忌模糊晦暗;
※
要综合推理,忌骑墙居中;
※
要前后一致,忌獐头鼠目。
4、演练场——
口头描绘图片,并讲述一些具体事例。(具体范文见附录)
题目:接××
要求:1.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或其他人)。
2.叙事完整,要有具体事情,有中心。
3.400字。
(1)
(2)、题目:不怕
要求:仔细观察一下各幅图片,展开合理想象,将它连缀成一个完整的故事。500字左右。
第二节课
(大约用时60分钟,其中休息10分钟)
大家现在进入快乐之旅的第三站:灯引路——碰碰碰
三、灯引路——碰碰碰
1、师生互动,复习鸟瞰风云法知识要点:
(1)什么叫鸟瞰风云法?
(2)怎样使用鸟瞰风云法?
(3)在使用鸟瞰风云法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结合范文,举一反三。(赏析范文《花草也有生命》)
学生自读范文《花草也有生命》,边读边圈出文章的好词佳句。
(1)好词:草嫩花红
鲜花吐艳
和煦
稚嫩
情有独钟
竞相开放
情不自禁
羡慕
蹑手蹑脚
娇艳
(2)佳句:第2自然段第1句(入选原因:这句话运用优美的词语,对公园的景色做了细致生动的描绘,并引出了香气扑鼻的鲜花,为下文小花的行为埋下了伏笔)、第2自然段第2句(入选原因:这句话描写了花儿的颜色,色彩斑斓,让人如身临其境,产生喜爱之情)、第3自然段(入选原因:这一自然段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现了小作者对花草的爱护之心)。
(3)教师指导:
a:文章第2自然段第3、4、5句。(这几句话通过对小红和妈妈的动作细致、准确的描写,将人物活动的过程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富有生气。)
b:文章第1、2自然段(在鸟瞰风云的构思方面,这段文字先整体把握图片的大意,确定事
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对图片中的场景分别进行观察、描写,最后将题目与图画
结合起来思考,从整体上确定了文章的主旨。)
c:文章第3自然段(我们可以发现,这一自然段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现了小作者对花草的爱护之心)
总结:从观察的角度来看,作者先观察整幅图片,确定图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确定图
片的重点,然后对图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仔细观察、想象、描写,最后定下文章的主旨,同
时文章语句优美,描写生动,将公园的环境与香气扑鼻的花朵进行了重点描述,体现了鸟瞰
风云的技法。
我们现在进入快乐之旅的第四站:园飘香——乐乐乐
四、园飘香——乐乐乐
1、口头冲浪——比一比(15分钟)(具体范文见附录)
从以下两幅图中任选一幅,用“鸟瞰风云法”快速观察,进行大胆合理地想象并构思情节,然后口述出来,400-500字。
图一:
图二:
第三节课:(共计60分钟左右)
2、我有妙笔——写一写(40分钟)
同学们,我们今天具体学习了鸟瞰风云法的使用方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练一练:
题目A:
要求:
1.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
2.叙事完整,内容具体,中心突出。
3.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题目B:
要求:1、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题目自拟,写一篇记叙文;
2、叙事完整,内容具体,有中心;
3、不少于500字。
(教师巡视,检查上周作业;了解当堂作业整体情况,并在不影响学生习作的情况下,专门针对学生进行个别性的辅导;确定供当堂点评的两篇有较大代表性的学习习作)
五、摘收果——笑笑笑
相互品赏——高乐高
(1)初步自评:学生自评习作,边读边改。(在学生自己修改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字词句的准确表达、段落划分的准确、文章结构的完整、在构思时是否正确使用了鸟瞰风云法……)
(2)老师和学生一起品赏:老师念有代表性的两篇文章,和学生一起逐段分析、点评。
(3)学生分组互改。(评改形式可以多样化:分组改、互改、自改等等)
(4)再次互改作文。(在学生们互相修改的情况下,学生自己结合自身文章的失误进行相应的改动。)
(5)老师检查、评改。
附录:
接妈妈
放学了,我兴冲冲地跑回家,做完作业,刚打开电视,就听到一声刺耳的响雷,接着,狂风大作,只见天空中黑压压的,像蒙上了一块幕布,豆大的雨珠像倒水一样倾泻而下。“哇,下大雨了!”
突然间,我猛得拍了一下脑门:“呀,妈妈没带雨具,回家不变成落汤鸡才怪!我得给她送伞去。”我想都没想,披上雨衣,穿上雨鞋,一手撑雨伞,一手拎雨具,二话没说,钻入滂沱大雨中。一路上,狂风吹在脸上,又疼又冷。黄豆大的雨打得我睁不开眼睛,可我没被“打败”,继续低着头、顶着风艰难迈步。偶尔一辆汽车急驶过来,溅得我满头满身都是。
好不容易来到汽车站,已把我累的上气不接下气。车站上,只有几个人在等车。我踮起脚,伸长了脖子,心里着急地想:汽车啊汽车,求求你把妈妈快点送来。每来一班车,我都仔细地寻找,生怕妈妈从我的眼皮底下溜走。可任凭我“望穿”双眼,一辆又一辆的汽车驶过,就是不见妈妈的踪影。这时,雨又下大了,狂风象顽皮的孩子一样在我的衣服里钻来钻去,我不由得打了个寒战。我心中冒出个想法:妈妈会不会看见这么大的雨,打出租车回家了呢?我转念又想:不会的,妈妈平时很节省,出租车费那么多,她肯定不会去乘的!
天渐渐暗了下来,我已是浑身冰凉,双脚发麻,脖子酸疼,我迈开脚朝家的方向走去。可是每走一步,妈妈对我的关爱便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早晨,妈妈端来热气腾腾的牛奶;晚上,给我准备好营养丰富的晚餐;生病的时候,妈妈总是守在我的身边;当我考试成绩优秀时,妈妈总是鼓励我......不能就这么走了。我又回到车站,既耐心又焦急得等待着。
“嘀嘀嘀”随着一声声喇叭声,又一辆车到站了,从人群中我一眼就认出了妈妈,一个箭步走上去,递上雨伞。妈妈先是一楞,接着就接过伞,“孩子你怎么来了?快到妈妈这边来。”妈妈欣慰地笑了,眼中泛着点点泪花,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泪水。
我和妈妈相互依偎着,踏上了回家的路途。雨,下得更大了,可我们俩却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不怕
黄昏时侯,夕阳慢慢地躲进了地平线,点点余辉洒落大地,镶满树梢。大道上走着一个少先队员,他那圆圆的脸蛋上,有着一双闪亮的眼睛。胸前的红领巾,在晚霞的辉映下显得格外鲜艳。他就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好朋友——小虎子。小虎子刚看完电影《雾都茫茫》,走在回家的路上。
虎子走着走着,只见前面走来一位长着白胡须的老爷爷。这位老爷爷头上系着一块白毛巾,手里提着个大包袱。只见他紧锁双眉,额上沁出汗珠,黑黝黝的脸上布满愁容。老爷爷走到小虎子跟前,把一张写着地址的信递给他看,并着急地问:“孩子,我到儿子家去探亲迷了路,你知道这路怎么走吗?”虎子接过地址仔细一看,哎呀!路还很远呢!他看看夜幕即将降临的天空,心中有些犹豫。但再看看老爷爷那焦急的神情,便决定先送老爷爷去儿子家。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路,小虎子终于把老爷爷送到了家。这时天已经全黑了。老爷爷的儿子亲热地说:“天黑了,我送你回去吧!”小虎子笑呵呵地摇摇手,只说了声“我不怕!”就飞快地跑了。
大道上,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月亮伴随着小虎子回家。小虎子向前后左右望了望,周围黑洞洞的,他心里有些害怕,心怦怦地跳,好像打小鼓一般。他不由得站住了,但这时他突然触到了胸前的红领巾,他想: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学习解放军叔叔的勇敢精神,解放军叔叔死都不怕,难道我们能怕天黑吗?于是他便学着解放军叔叔走路的样子,一边向前迈着大步,一边鼓励自己“不怕,不怕……”走着走着,突然,刚才看的电影里那敲梆老头夜里被害的情景浮现在他脑海里,呀!那夜也是这样黑,四周也是这样静。这时他望了望月亮,那皎洁的月光似乎也变得寒森森的了。虎子的心一下子又收紧了,“咚咚”地猛跳起来,额上渗出冷汗,他加快脚步,越跑越快,渐渐地飞跑起来。但他一边跑仍一边鼓励自己说:“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他好不容易跑到了家,猛地拉开门,闯了进去,妈妈被他吓了一跳,忙问:“虎子,你怎么了?”此时虎子虽然紧张的心情还没有消除,周身感到又累又乏,但当他想到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时,便微笑着说:“我不怕!”
好心
在一个小区里,常常看到一位头戴黑,身穿黑色外套,长着大胡子的老人,大家都叫他大胡子爷爷。大胡子爷爷是个热心肠的人,他要是知道别人遇到了困难,就会马上帮别人解决困难,可这几天,他却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那次,他在小区里散步,看到一个小男孩在门下踮着脚,手在门铃下晃来晃去,却怎么也按不到。他跳了几下,想在跳高的时候按响门铃,但他仍然没有按到,这个小男孩太小了,大胡子爷爷心想:家里有这么小的孩子,门铃哪能安在这么高的位置呢!于是,他走了过去,抱着小孩子,想帮助他按响门铃。“丁零零,丁零零”,门铃按响了,大胡子爷爷心想:他的父母一定会感谢我的。门打开了,里面传出一阵叫骂声:“你们已经是第十八次来捣乱了,让我抓住决饶不了你们。”话音刚落,里面出来了一个人,那个人双手叉着腰,板着脸,眼睛瞪得比铜铃还要大,气得火冒三丈,小男孩见了,拔腿就跑,大胡子爷爷感到莫名其妙,见他跑了,也跟着小男孩一起跑了起来,大胡子爷爷见后面没有人追来,就停了下来。顿时,他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小男孩是个淘气的小家伙,他按的门铃不是他自己家的,他纯属捣蛋,我被他骗了。
没想到,大胡子爷爷帮助了人,反而挨了一顿骂,唉!
追鸡摸蛋
星期天的中午,我想到同学家去复习功课,刚走出门,就看见王大娘在追鸡。她一边追一边说:“真气死我了,这母鸡成天丢蛋。”我急忙说:“大娘,您的鸡下蛋吗?”大娘停下脚步气喘吁吁地对我说:“孩子,这些日子来,明明早晨摸着鸡屁股里有蛋,可一到中午,就不知它跑哪儿去了。回来再摸摸就没蛋了,你说它气人不气人。”我听了大娘的话,低着头认真地思索了一下,忽然想起一条妙计,便告诉大娘说:“大娘,咱甭追了,在后边悄悄地跟着它,它到哪,说明以前丢的蛋就下在哪儿。”大娘听了高兴地说:“嗯,好主意!好一个聪明的孩子。”我听了大娘对我的夸奖,心里也很高兴。
于是,我和大娘悄悄地跟在鸡后边,只见母鸡踱着四方步,慢腾腾地走着,两只眼睛机灵地四下张望,可能是在看有没有人注视它。我忙拉住大娘蹲下,躲到草堆后边,偷偷地观察它。这时母鸡“咕咕”、“咕咕”地叫着,走到大草堆边突然停下来,伸长了脖子,抬起头,瞪着圆溜溜的小眼睛望着草堆顶,闷声闷气地叫了起来。我向草堆上一望,噢,怪不得它眼盯着上面呢,原来上面有一只大花猫和一只大黑猫在打架呢!嗐,真能捣乱!”我自言自语地说,“有了,把它们打跑得了。”于是我就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向两只猫扔去,猫被吓跑了,母鸡安静下来。只见它向四周巡视一遍,纵身跳上了草堆的最低层,然后一步一滑地向上登。母鸡爬到草堆中间停了下来。我仔细一看,噢,原来那里有个小黑洞,洞口放着许多玉米叶,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不用问,母鸡就在这洞里下蛋。果然母鸡进了窝,在里面转了不知几个圈就蹲下了。我在心里不禁赞叹:“好一个机灵鬼啊!竟能安一个这样秘密的蛋窝。”
在看到母鸡进窝下蛋了,便告诉大娘好好看着,我就跑回家搬了一条凳子来,大娘问:“你这是干什么?”我说:“您看,那太高了,我好登着去摸蛋啊!”大娘满意地笑了,过了一会儿,母鸡探出头来望了望,然后跳出洞外,“咯嗒、咯嗒”叫了几声就回大娘家了。我急忙跑过去,登着凳子去摸鸡蛋。我把手伸进洞去,惊喜地喊了起来:“啊!这么多!这么多!还有个热乎的呢。”我把鸡蛋一个个摸给了大娘,大娘用袄襟兜着鸡蛋,最后数了数一共11个。大娘高兴得两只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不知说啥是好。
我看到大娘笑得那样甜,我心里也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