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班第十三讲教案

时间:2019-05-15 05:2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级班第十三讲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级班第十三讲教案》。

第一篇:中级班第十三讲教案

经典诵读中级班第十三讲教案

一、总结复习课效果

关于离别诗的复习

唐诗:《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诗:《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诗:《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诗:《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学习新课

1、唐诗:《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原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释:白帝: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

江陵:今湖北江陵县。诗意精讲:

《早发白帝城》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途径白帝城,忽然接到赦书,一时悲喜交加,立即从白帝城乘船东下江陵。此时如笼中之鸟冲向蓝天,诗中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畅快喜悦的心情。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写船顺水而下、飞速前行埋下伏笔。不写出白帝城地势的高,就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高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行舟之快、行期之短、耳(猿声)目(万重山)之应接不暇,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的景色,诗人在这曙光初上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其妙处却在“还”字上。“还”归来也。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透露处遇赦的喜悦。江陵并非是李白的故乡,“还”字却亲切得犹如回乡一样,暗处传神,值得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之下的船上,高猿的长啸之声不断在耳边回荡。诗人畅快兴奋的心情跃然纸上。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接说船快,未免显得笨拙;这个“轻”字,别有一番韵味。三峡水急滩险,诗人因流放夜郎逆流而上时,不仅船重,心情更为沉重;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而“危呼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重回康庄的快感不言而喻。最后两句,即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精妙无伦。

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在雄峻迅疾中又豪情欢悦。快船快意,使人神远。后人杨慎赞为“惊风雨而泣鬼神矣”,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视若珍品。诗人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运用了平删韵的间、还、山作韵脚,读起来是那样悠扬、轻快,令人百诵不厌。

2、《弟子规》第四篇

(四)原文: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注释:

年:年纪、年龄。

少:小,年轻。丑:难看,这里指酒后失态的样子。

步:脚步,走路。

从容:不慌不忙。

立:站立。

揖:作揖,古时见面打招呼的礼仪。

拜:跪拜。译文:

年纪还小的时候,不能喝酒。即使是大人,如果饮酒过量导致醉酒,不但有害健康,而且还会丑态百出。做出失礼的事情。

走路的时候要不慌不忙;站立的时候姿势要端正;作揖行礼的时候身体要深深地弯下去,跪拜的时候都要很恭敬。

成年人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了,偶尔少喝点酒有好处,没什么害处;但是过量饮酒不仅会伤害身体,还能麻醉人的神经,容易误事,甚至做错事。小朋友、青少年的身体还没发育成熟,这时更不能饮酒,只有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过量饮酒能乱性,令人失去理智,自古以来,因为饮酒而误事,失败的事件不计其数。如商纣王把酒倒在池子里,不分昼夜地长期饮酒,以致经常失去理智,乱杀大臣,最后导致国破家亡。诗仙李白的死因也是与经常过度饮酒有关。他的死因有三种。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应该比较可信。第二种病死。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可信可不信。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下面再讲一个关于饮酒闯祸的故事。

附:故事《张飞遇害》 三国时,张飞、关羽都是刘备手下的大将。三个人还结拜为异性兄弟,发誓要同生死,共患难。

关羽因为轻敌,导致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敌人杀害。张飞听说后悲伤得正日饮酒痛哭,喝醉酒后还经常鞭打军中犯错误的士兵。很多人都被他给打死了。他急于为关羽报仇,命令部下限期赶制孝衣,准备全军戴孝,发兵去攻打东屋。部下因为完不成任务,被张飞痛打了一顿,张飞还说再完不成任务就统统杀了他们。

部下怀恨在心,夜里趁张飞喝醉了的时候,溜进大帐,将张飞杀死,然后投奔了东吴。

附:故事《张九龄的风度》

张九龄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又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他容貌清秀,衣帽整洁。不管是走路还是说话都显得与众不同。所以,在朝廷的大小会议上,他总是很显眼,连皇帝对他的举止都赞赏不已。皇帝说:“同一位衣帽整洁、举止文雅的人在一起,我们就会觉得愉快,感到精神焕发。”

可见,一个人有良好的修养风度,是非常重要的啊!

三、布置下次课内容

(一)、复习本次课内容

1、唐诗《早发白帝城》(20讲)

2、《弟子规》第四篇

(四)原文: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二)、学习新课

1、论语 八佾篇(共二十六章)第三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千字文》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第二篇:中级班第二十三讲教案

经典诵读中级班第二十三讲教案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1、论语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千字文

原文:世禄侈富,车架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二、学习新课

1、唐诗《浪淘沙》

唐•刘禹锡

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浪淘沙:古代歌曲名,本是民歌,后来用为词牌名称。九曲:形容河道弯弯曲曲。

万里沙:指大量的泥沙。

簸:颠簸摇荡。

银河:天河,天空中由许多星星汇集成的一条明亮的光带。牵牛织女:恒星名。指牵牛星、织女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译文:九曲黄河汹涌奔腾携带万里泥沙,巨浪滔天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跟我一同去拜访牛郎织女的家。诗意精讲:

刘禹锡,唐朝著名诗人。诗作以描写民间百姓生活见长,风格清新,语言质朴,流传较广。

这首诗从极其宏大的空间展开视野,把奔腾万里的黄河尽收眼底。首句写黄河源远流长,携带着黄土高原的泥沙,奔腾万里。第二句描写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巨浪滔天,狂风怒吼,因首句已经做了铺垫,这里直接描述黄河的汹涌仿佛来自天涯。与首句的“万里沙”遥相呼应。第三、四两句紧承“自天涯”,写出了黄河之上云天的英雄气概,并且突发奇想,用夸张浪漫的手法,描绘黄河入海的壮丽情景。同时,诗人借用神话传说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勇敢奋斗的情怀。

2、《弟子规》信

(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wàng),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时,勿佞(nìng)巧。注释:

凡:凡是。

出言:说出的话。

信:诚信,信誉;守信。先:首先,第一。

诈:欺骗。

妄:荒诞。

奚:怎么。可焉:可以这样。

惟:只。

是:真实。

佞巧:花言巧语。

译文:

说出的话就一定要做到,因为一个人做事诚信是第一重要的。欺骗别人、胡言乱语,那怎么能行呢?

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但是要做到说的每句话都是实话;任何时候都不要花言巧语、胡说八道。附:故事《曾子遵守诺言》 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便哄儿子说:“你乖乖地在家呆着,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肉。”小儿子一听有肉吃,便高兴地答应了。

曾子的妻子从街上回来,看到曾子拿出工具真的要杀猪,她急忙阻拦说:“我只不过是哄孩子玩的,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说:“不能和小孩子开玩笑。孩子年纪小,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成长的过程中,只能听从父母的教导,处处会模仿父母。今天你欺骗他,把对他的许诺当成一种玩笑来对待,不对现你说过的话,这本身就是一种欺骗他的行为。你这样做,他以后就会学你的样子,随便说些没有信用的话去骗别人。所以你今天的做法就是教他也学你的样子骗人。当妈妈的欺骗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妈妈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

妻子听了,感到很羞愧,虽然舍不得杀了那头猪,但是那样会给幼小的孩子带来非常大的不良影响。于是,帮着曾子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曾子就是这样以身作则,教育子女的。附:故事《墨子教学有方》

墨子是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教导学生时很讲究方法,常举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墨子有个学生叫子禽,有一次他问墨子:“老师,您认为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回答说:“你看那些生活在水边的蛤蟆、青蛙,还有到处寻找臭味的苍蝇,他们不分白昼黑夜,总是叫个不停,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可是,他们即使叫的口干舌燥、疲惫不堪,也没有谁会去注意到他们到底在叫些什么,人们对这些声音早已经是充耳不闻了。现在你在来看看这清晨报晓的雄鸡,他只是在每天黎明的时候按时啼叫。然而,雄鸡一唱天下白,人们纷纷开始一天的劳作。两者相比,你认为多说话能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准确地把握说话的时机和火候,努力把话说到点子上,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收到预想的效果啊!”子禽听了老师的这番教诲,不禁频频点头称是。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像蛤蟆、青蛙和苍蝇一样,不管时间、地点与场合,整日说个不停。他们应当从这个故事当中吸取教训,改掉夸夸其谈的坏毛病,向报晓的雄鸡学习,多干实事,少说空话。

三、布置下次课内容

(一)、复习本次课内容

1、唐诗《浪淘沙》

唐•刘禹锡

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弟子规》信

(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wàng),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时,勿佞(nìng)巧。

(二)、复习中级班第一讲——第二十三讲所有内容

第三篇:中级班第二十四讲教案

经典诵读中级班第二十四讲教案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1、唐诗《浪淘沙》

唐•刘禹锡

原文: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弟子规》信

(一)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wàng),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时,勿佞(nìng)巧。

二、复习中级班第一讲——第二十三讲所有内容(一)、唐诗

1、唐诗:《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唐诗:《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唐诗:《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唐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唐诗:《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唐诗:《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8、唐诗:《绝句》

唐•杜甫

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唐诗:《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0、唐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1、唐诗《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二)、《弟子规》信

(一)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制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需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时,勿佞巧。

(三)、论语

为政篇(共二十四章)第二

2.1子曰:“为政以德,譬(p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gǒng)之。”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八佾篇(共二十六章)第三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栽!”

里仁篇(共二十六章)第四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四)、千字文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旁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夹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架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第四篇:中级班第八讲教案

经典诵读中级班第八讲教案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1、《论语》为政篇(共二十四章)第二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千字文》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二、学习新课

1、唐诗:《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原文: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长江边上。译文:阳光照耀着香炉峰,升腾起紫色云烟,远望瀑布直挂在山前的江边。

飞泻而下的激流,来自三千尺的高空,让人疑是那高空银河飞落九天。诗意精讲: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壮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山川、崇尚自然的感情。

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主峰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

诗的前两句写香炉峰和瀑布景色。第一句,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生气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诗人用浓墨重彩,把香炉峰早晨的景表现得似仙山琼台。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的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接着诗人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用的很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写瀑布不用“泻”而用“挂”,是由于距离太远,诗人听不到那惊天动地的轰鸣水声,而用目力可以看到,所以把动态写成静态。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神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

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一个“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的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势的高峻陡峭,又可见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当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细品味,诗人明明说的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请看: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凌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2、《弟子规》第四篇

(二)原文: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制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注释:

冠:帽子。

纽:钮扣。

袜:袜子。

履:鞋子。

俱:都。紧切:穿好,系紧。

置:脱,放置。

定位:固定的位置。顿:放置。

致:导致。

污秽:脏。译文:

帽子一定要戴端正,钮扣一定要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戴整齐,鞋带要系紧。

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不应该乱扔乱放,否则的话容易使衣服又脏又乱。附:《王安石的衣着》

王安石是宋朝有名的宰相。据说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太讲究卫生,极少洗澡,整天弄得脏兮兮的。

有一天,皇帝召见王安石和几位大臣商议国家大事。谈话时,一只虱子从王安石的衣领里爬到了他的脸上。皇帝看了偷偷地笑了。可王安石却一点也不知道。后来这件事成了朝中大臣们的笑料。

王安石虽然是一位大政治家和文学家,但它的仪表确实太不讲究,讲究的仪表不仅使自己开心舒服,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尊敬我们可不能像他一样,被别人笑话。

附:《石奋重礼仪》

古代,人们都很重视正式场合穿的衣服和帽子,从不随便乱放。即使破旧了,也要很好地珍藏起来。

汉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石奋。家里很穷,只有一个老母亲和一个姐姐。他十五岁时在宫里做官,侍候当时的皇帝汉高祖。

石奋对高祖皇帝恭敬无比,为人十分谦虚谨慎,官位越做越高,到汉景帝即位时,已经是一个诸侯国的相国了。到了晚年,石奋回家养老,但他仍然十分重视礼仪。他的子孙回家来见他,他一定会穿上朝服接见,孩子们要称呼他的官名。如果哪位子孙说错了,他不是严厉批评,就是静静地坐着不吃饭。直到犯错的人承认错误,并保证改正,他才转怒为喜。已经成年的儿孙,即使平常在家也一定要带着礼帽,衣着都非常整齐。

有一次,他的小儿子喝醉了酒回来,进到庄口大门后没下车。石奋听说了,气得不能吃饭,责备他说:“你是做大官的人,进入乡里,乡里的长辈都让开,而你却坐在车里洋洋得意,这样的行为太不应该了!”

正是由于石奋的家庭教育十分严格,他的子孙都很孝顺。他的四个儿子全和他一样,品德善良,孝敬父母,办事严谨,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三、布置下次课内容

(一)、复习本次课内容

1、唐诗:《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原文: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弟子规》第四篇

(二)原文: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制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二)、学习新课

1、论语 为政篇(共二十四章)第二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千字文》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第五篇:中级班第一讲教案

经典诵读中级班第一讲教案

一、课程目标

(一)、专业简介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礼仪之邦,古代教育家历来都把经、史、子、集作为儿童启蒙的教材,使他们通过对经典名句的背诵,于潜移默化中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言行。几千年的启蒙教育确实也验证了这些,经典中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在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范等方面无不给孩子以极好的熏陶。经典中多样性的文学体裁,更能使儿童在文学方面得到培养,开拓他们的视野。

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能让孩子较早地接触古汉语,逐步学习和感受古文中的语法、句式、字义。儿童学习古诗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发他们背诵的天性,幼时熟背。为他们今后学习古典文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克服以后学习古文的恐惧和困惑,同时对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人文等学科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课程内容

我们少年宫古诗文班从2006年大班开办实验班,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初级班开设《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的部分内容和古诗、《唐诗》的部分内容。中级班开设《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唐诗》、《宋词》、《诗经》、《论语》、《老子》的部分内容。高级班开设《唐诗》、《宋词》、《诗经》、《论语》、《老子》、《孟子》。《礼记》、《庄子》及各朝代代表作家作品等;现代优秀文学作品章节的学习,如毛泽东、鲁迅、朱自清、郭沫若等名家名篇的学习。

(三)、“仁”、“义”、“礼”、“智”、“信”

帮助孩子树立“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是我们学习经典诵读的目的,也是树立正确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一个人要在激烈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光靠知识含量,还要拥有人格魅力。在这一点上,老祖宗们早就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在传统的道德观念里,把自身修养达到“仁”、“义”、“礼”、“智”、“信”的人称为“君子”。“君子”是个人修养达到的最高境界。下面就这五方面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1、“仁”:通过修身逐渐达到个人道德的最高境界,代表着最高准则的道德人格。据有仁爱之心,仁爱之道,品德高尚。

2、“义:正义之心。胸怀坦荡,消除邪恶。

3、“礼”:

a、人与人在社会中互相交往的方式。b、对个人而言就是修身。c、祭祀奠仪。

d、社会秩序,自我克制,自我反省,保持尊严。

4、“智”:智慧,知识。

5、“信”:信用,诚信。

二、课程内容

(一)、论语 为政篇(共二十四章)第二 原文:2.1

子曰:“为政以德,譬(p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gǒng)之。” 注释:

共:同拱,怀抱,环绕之意。

译文:

孔子说:“以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居于自己的位置上,众星环绕着它。”

引文:

《人格的感召力》

仁是内蕴的情感,施于外且惠及他人,因而形成人格者为德。以德来治理国家,亦即以人格的感召力来归附民心。

人更喜欢自己之为人的原因是其所具有的文明、理智、欲求等等特质,和所拥有的对尊严、荣誉和真善美的人格的向往。据说美洲的印第安人如果被包围,可以扔下武器平静地等待着任人宰割,却从不请求饶恕,甚至不能逼迫他们以啼哭和叹息表示屈服。中国的士大夫亦从来就有“士可杀不可辱”的气节、勇气和信念。因此,侵害、统治、侵略、武力可以使人投向却不能使人降伏归顺。所以孟子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桓、文指齐桓公、晋文功,为春秋时五霸之首,称霸于诸侯。孟子这样说是因为仲尼之徒不赞成霸道,孔子提倡的是君道在德,惟德则能。

先时,儒、道并无明显之分,孔子据说出于老子门下,对于君道,道家提倡无为而为,也就是顺其自然无所作为。孔子也有无为、君道以逸之意,如北极星一样安居不动而众星环绕。但是孔子的无为是在有为中达成,有为,是对人格的修为;无为,则是人格的感召之功。不言而重,不令而行,故可以安然泰然逸然俨然,不必作为而威信存矣。

(二)、《千字文》第十二课

原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注释:

孔:很,十分。

同气:指有血统关系的亲属,多用来指同胞兄弟。投:迎合、接近、合得来。

分:志向,兴趣。

投分:情投意合。切磨:切磋,研讨。

箴规:劝戒勉励。

译文:

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彼此气息相通,如同树枝相连。结交朋友要义气相投,要能共同研讨学问,互相切磋劝勉。附:故事《曹植与七步诗》

曹操和儿子曹丕、曹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其中曹植的《七步诗》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这主要是诗的本身包含了深刻的政治内涵,成为历史长河中为争夺权利、地位、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真实写照。

三国时期,曹操经过多年的征战,成为魏国的皇帝。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第三子,在曹操的几个儿子中,曹植是最有才华的,曹操也因此想“废长立幼”,立曹植为太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植常常因好酒、任性而误事,出了不少差错。但是他的哥哥曹丕善于察言观色,笼络人心,终于被立为皇太子。曹丕即曹植。

一次,曹丕刁难曹植在七步内做一首诗,不然,将被治罪,曹植踱步成句,流下千古名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在这首诗里把自己与曹丕的手足兄弟之情比喻为豆子和豆秧,煮豆子的时候用豆秧作烧柴,以此暗喻曹丕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不顾手足之情,多次加害自己的卑劣行径。

曹丕听了这首诗,羞愧的无地自容,不得不收回成命,将曹植放了。

这就是历史上醇香悠远的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

下载中级班第十三讲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级班第十三讲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级班第十八讲教案

    经典诵读中级班第十八讲教案 一、复习上次课内容 1、唐诗:唐诗:《绝句》唐•杜甫 2、《弟子规》第四篇谨(六) 原文: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第十六期党校中级班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第十六期党校中级班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信息工程系 一、活动背景 书籍是人类世世代代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不断发展的智慧的来源,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C语言讲稿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一、内容概要及重点1.教学内容:指针(共4学时,本讲2学时) (1) 地址和指针的概念 (2) 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3) 数组的指针何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2.教学目的及......

    第十三讲物证和鉴定结论

    第十三讲 物证和鉴定结论 Ⅰ、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物证的基本证据法知识 (2)掌握有关鉴定结论的知识 (3)了解外国关于物证和鉴定结论的理论和立法 Ⅱ、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物......

    第十三讲 李清照婉约词★

    第十三讲 李清照婉约词欣赏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理解李清照“别是一家”的词论,掌握李清照词的创作,体味其中的感情内涵。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结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十三讲[精选合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第十三讲 第十三讲 Excel 2003的使用 教学内容 1. 公式及函数的应用 2. 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分析 目的要求 1. 掌握Excel 2003的公式及函数 2. 掌握数据......

    秋季六年级第十三讲宝贵的财富参考教案

    第十三讲 宝贵的财富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作文思路的分析,打开学生思想的宝库,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张扬自己的个性,能够抒写优美的文章,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2、提高学......

    第十三讲 审判监督程序1[推荐]

    第十三讲审判监督程序一、审判监督程序的含义 所谓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依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或者人民法院依职权,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而确有错误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