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海滨小城
【学习目标】
1.认识“滨、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臂”,正确、规范书写“滨、灰”等13个字,会写“海滨、街道”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
3.能找出第四至六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4.能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圈画出各个场景描写的景物,说说它们的样子。
2.关注表达有特点的句子,学习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学习难点】
学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借助图片,通过描写景物的词句,体会海上、海滩两个场景的美丽。认读识记12个生字,指导书写“滨、载、栽”三个生字;积累有新鲜感的语句。
第二课时: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的意思,体会庭院、公园、街道的美。书写其它生字,摘抄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一、播“微视频”,激趣导入
1.播放“微视频”,认识“滨”,理解“海滨”。
(1)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汕头的美景。
过渡:刚才,通过视频我们感受了汕头这座海滨城市的美丽,今天,我们要通过文字阅读走进广东的另一座海滨小城。请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认识“滨”字,理解“海滨”。
注意“滨”字要读准前鼻音,齐读“海滨”。谁知道“海滨”是什么意思? “滨”是一个形声字,“三点水”是它的形旁,表示“近水的地方,水边”。“海滨”就是“近海的地方”。就像课文里说的“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出示)
2.引入新课,齐读课题,鼓励质疑。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文写的是广东的一座海滨小城,而我们家乡汕头就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播放家乡有代表性的图片,就地域之便自然引入课题,能唤起学生的亲切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对课堂教学充满期待。通过创设情境,随课文题目识记“滨”,加深对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规律的认识,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先看“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自读要求:
(1)小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想一想:全文围绕哪一句来写的,写了海滨小城的哪几个场景?
2.检查字词读音。
过渡:先来检查文中生词你们读准了吗?先看第一组。
(1)
认读词语。
A出示第一组词语。海鸥 亚热带 胳臂 指名读。识记“胳臂”
强调读准多音字“臂”,给它的另一个读音组词(提示“臂”在“手臂、臂力”等词语中读bì);
“胳臂”这两个字从字形上有什么共同点?识记“胳”,学过的带“月”字旁的字还有哪些?(肚、腿、脚等)。齐读“胳臂”,摸摸自己的胳臂,再读。
B出示第二组词语。
理睬 满载 除了
指名读。提醒读准平舌音。齐读。
C出示第三组词语。凤凰树 榕树 石凳 每逢
提醒读准后鼻音。(读这一组词要注意什么?)女生读,男生读。
(2)
开火车读词语。(准备好,我们来开火车读词语。)
(3)看图连线,巩固认识。
过渡:这些词语中有不少是事物的名称,(出示词语)你能找到它们对应的事物吗(出示事物)?指名连线。(凤凰树开的花是红色,我们叫金凤花,是我们汕头市的市花;榕树,四季常绿。)
【设计意图:中年级依然要重视识字教学,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的同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类指导,体现统编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多数是名词,是我们身边比较熟悉的事物名称,借助图片帮助识记,能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读准读通。
过渡:大家把字词读准了,把生词放到句子中,你们能读通句子吗?
(1)“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指名读)(长句子能读通)
(2)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指名读)(后鼻音读得准)
(3)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男生读)
(4)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榕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女生读)(强调读准“栽”)
4.指导书写“载”“栽”
有没有发现这两个字很像?它们都是(半包围结构),不同点在哪?
(1)
观察说异同,编儿歌区别“载” “栽”。(有车把货载,有木把树栽)
(2)借助“写字微课堂”在纸质上演示书写。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写字微课堂”,看看这两个字要怎么写才漂亮呢?可要仔细看哦!
(3)强调生字结构及笔画落点。(看了视频,你知道要注意什么吗?)
(强调“十”写小,“车”“木”靠近竖中线写,笔画变化。“斜钩”要到位。)
(4)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生写字,师巡视。点评(两个)。
【设计意图:课标强调: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写字微课堂”的加入,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生字在本子上书写时的落点、笔顺,让学生有样可依,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既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融合,又是语文课堂与书法教学的整合。】
过渡:现在,我们回到刚才提出的问题,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5.整体感知。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2)主要写了海滨小城的哪几个场景?谁来分享一下你的思维导图?(海上、沙滩、庭院、公园、街道五个场景。)
(3)抽查投影生的思维导图,评价。
从这样的思维导图,我们就很清晰地知道课文写了海滨小城海上、沙滩、庭院、公园、街道五个场景。
【设计意图:读,读是课堂教学的活源头。“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是对三年级阅读的第一个目标,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从读准字音、读好词语再到读通句子、读通课文,能更好地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落实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一训练内容。】
三、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感受“海上”的美。
过渡:我们先来感受“海上”的美。板书:海上
1.默读第1.2自然段,看看段中描写了海上的哪些景物,圈画出来。
2.关注景物颜色,感受“色彩美”。
作者是抓住哪个方面描写这些景物的?(景物的颜色)作者用什么颜色来写这些景物? 天是(蓝)的,海是(蓝)的,机帆船是(棕色的),军舰是(银白色的),海鸥是(白色的、灰色的),白云是(跟海鸥一样颜色)。这么多的颜色交相辉映,美吗?
那“来来往往”是怎样一个场面?(点击出示)可见,这种“棕色”“银白色”并不是单一的。
你见过什么场面可以用上“来来往往”?
3.品读好句。
“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再看第二自然段,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图片对比,感受“镀”的意思。
“镀”是什么意思?老师带来两张照片(汕头东海岸的网红桥),第二张因为有了朝阳的照射,就好像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句子里的“镀”就是指海面上的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金灿灿的(出示“海上”图),像披上一层金子,形象地表现了色彩之美。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
★比较句子,读一读,哪个句子写得更生动些?
只是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被镀上了金黄色吗?(还有……)读读这两个句子,哪个句子写得更生动些?
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以及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都镀.上了一层金黄色...。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作者用了一个“都”和一个“也”,就把景物和人物给区分开来,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读的时候可以突出“都”和“也”,把用活泼的语调、稍快的速度,把这种独特的美读出来。师范读,指名读。
4.有感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回味“海上”的美丽。
第一、二自然段,作者紧紧抓住景物的颜色,给我们展示了“海上”的美。读这两个段话的时候,表示颜色的词语可以用加重语气来突出,就能更好的把海上的色彩美表现出来。齐读。
【设计意图:统编教材重视学生阅读技能的习得。设计“默读”环节,旨在进行持续的默读练习,使学生逐渐能够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能在默读的同时思考问题,为学生提升阅读品质、不断提高阅读速度打下良好基础。引导学生关注“来来往往”,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突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及积累运用词语的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关注描写的景物,品味景物的颜色,感受“海上”的美丽。通过组织有层次的朗读指导和训练,让学生不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四、朗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海滩”的美.板书——海滩 过渡:海滨不但景美还格外充实,海滩上又有哪些景物呢?
1.自由读第三段。在海滩,我们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呢?圈出来。
2.反馈。(贝壳、船队、鱼、虾、蟹)
3.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结合课文内容,同桌先说说。
()的贝壳()的鱼
()的虾和蟹()的海螺
指导1: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可以用上“颜色各异”“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等词语来形容贝壳,体会贝壳的美。
指导2: 像“银光闪闪”这样AABC形式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银光闪闪”还可以形容什么?
4.读这一段时,你觉得哪个句子有新鲜感?(生答)(“寂寞地躺在那里”“海滩上就喧闹起来”等)
5.品读句子。
过渡:这两个句子写得特别好。(出示句子)
(1)
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A 好在哪里?(把贝壳当做人来写)“寂寞”是什么意思?(寂寞就是孤单、孤独、冷清的意思。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B海边的贝壳又多又美,为什么还寂寞地躺在那里?(“孩子们见得多了,都不理睬它”,我们可以联系上文帮助理解词语)“理睬”是什么意思?(“睬” 的意思是答理,理会。)
C 这一刻的沙滩是安静的,让我们读出“安静”。
D海边的孩子,见得多的除了贝壳,还有什么?(螃蟹、海螺、海龟……)你能选择其中一种,像作者一样,把它写得生动、有趣吗?
出示:沙滩上除了贝壳,还有----、----、----……瞧,----正-----。
(2)“远处响起了汽笛声,……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过渡:你们这么一写,海滩就显得更有生机了。我们除了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还听到什么声音?(汽笛声、喧闹声)---我们来看看这段话: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A“满载”是什么意思?(装满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B想象说话:喧闹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为什么船队一靠岸就有这喧闹的场面?
6.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过渡:文中写贝壳又多又美和它的寂寞,再写渔船归来时的喧闹,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写静态,后为动态,突出海滨景色美丽、生机勃勃。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语速、语气,读出海滩的安静与喧闹两种不同的状态。分男女生读。
7.小结板书:作者从海上写到海滩,从远到近,抓住景物的颜色,让我们感受到了海上、海滩的色彩美。(板书:色彩美。)
【设计意图:“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是三年级第一单元就要落实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能主动理解这些词句,交流阅读感受并主动积累,使这一语言要素的落实得到巩固和强化。“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是三年级又一个语文要素,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随文理解“理睬”“满载”等词语,巩固“睬”“载”等生字的认识。结合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朗读时关注语气、语速,能更好地感受沙滩在不同状态下的美,落实课标提出的“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1—3自然段,抄写写得好的句子。
2.练写生字 “载”“栽”,抄写词语“海滨”“满载”等词语。
【板书设计】
19 海滨小城
海上
海滨小城 色彩美
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