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复习课《氢氧化钠变质探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深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认识
2.复习巩固酸碱盐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学会一些除杂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氢氧化钠变质与否、变质程度及如何除杂的讨论、实验,归纳小结,培养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
2.在探究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应用酸碱盐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创新实践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氢氧化钠的变质成因;2、离子的鉴定方法;3、混合的分离及除杂。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的探究,使同学们的科学探究思想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思维导图法、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为生活服务解决问题。展示瓶口出现白色固体氢氧化钠试剂瓶,观察完后学生对这瓶氢氧化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问题一】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了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并思考如何知道氢氧化钠是否已变质呢?要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是要探究什么的存在?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
对学生设计的几种方案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问题一的探究给出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观察试剂瓶,思考老师提出问题,融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氛围中。
通过引导学生得出探究是否变质实质是探究有没有碳酸钠的存在。
通过讨论学生得出几种实验方案①用酚酞②稀盐酸③氢氧化钙④氯化钙,生生互动找出可行方案
学生实验通过观察现象得出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初步学习探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根据出现的实验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联想到化学药品的变质问题。
培养学生设计合理、可行、简便的实验方案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实验和细致地观察现象,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提供佐证或者做出合理的解释的能力。
激发学生通过互相纠错来提高探究兴趣和能力
以思维导图的方式给出探究问题的思路方法培养学生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
【问题二】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
既然已变质,那变质的程度如何?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并提问得出全部变质和部分变质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是探究什么物质的存在?
2、直接用酚酞检验行不行?
通过两个问题得出碳酸钠是氢氧化钠检验的干扰,想要知道变质程度必须先除尽碳酸钠。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
对学生设计的几种方案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通过问题二的探究巩固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再次从微观角度理解检验过程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思考得出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实质是探究有没有氢氧化钠的存在抛出问题,学生思考得出设计实验的思路
通过讨论学生得出几种实验方案①稀盐酸②氢氧化钙③氯化钙,生生互动找出可行方案
学生实验通过观察现象得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巩固学习探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学生从微观角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学会解决物质变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在解决过程中应用酸碱盐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对探究全过程进行考虑,了解物质间的转化及影响。
加深巩固探究性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初步体验运用思维导图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问题,为化学学习的初高中衔接做准备。
【问题三】如何除去杂质的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对学生设计的几种方案请其他同学尝试从微观角度解释点评。
学生交流讨论,加深对除杂原则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尝试从微观解释问题,在高中离子反应学习做好准备。
归纳小结
总结解决探究性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得出物质保存需要注意的事项。
作业布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得出物质必须有合适的保存方法。并通过几个探究问题的学习,总结掌握探究性问题的分析思路。
培养学生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于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化学为生活服务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我的反思
这是一节复习型实验探究探究,学生已知道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一些性质,具有了判断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成分的一些基础知识。
我设计的过程想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证明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将溶液成分的确定设计成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试验、完成实验,体验自己探究获得结论的快乐。二是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用自己预设的实验方案成功的实现了他们的设想时,同学们在分享喜悦的同时会认识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对获取正确结论的重要性,培养应用酸碱盐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创新能力。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三是将更多地说话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意见,使课堂始终充满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气氛,针对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质疑、争论、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