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教案

时间:2019-05-11 21:1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渔家傲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渔家傲 教案》。

第一篇:渔家傲 教案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洛龙六实 郑会锋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渔家傲秋思》里范仲淹忧国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和学生一起反复诵读这首词。

教学难点:读出词的韵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课(幻灯1)

从《岳阳楼记》导入,引出范仲淹,进入幻灯片1(走近范仲淹),介绍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胸怀大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故事中我们看出,他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荒凉、孤寂、萧瑟、胆战心惊的的边塞战场生活,他一去就是四年。四年的边塞生活,让范仲淹更深的了解到将军、征夫们的艰苦生活。他思绪万千。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小词《渔家傲秋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诵读这首词。)

二、读准字音(幻灯片2)

1、指导读重点字音。

2、一起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三、读出节奏

(古诗词是我国经典文化的瑰宝,它语言精练,节奏感强。所以,我们在读诗词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他的节奏。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断句)

1、大家先想一想,判断诗词句子节奏的依据是什么?

(句子意思,自己积累的语感)

2、自己先判断,试读。(两分钟)(幻灯3)

3、小组之内交流,形成一致意见,试读。(5分钟)

4、老师挑小组的支持人朗读节奏。

5、打出正确节奏。范读、一起读。(幻灯4)

四、读韵味(幻灯5)

(同学们已经把握这首词的节奏,但是,读好一首诗词,好像还缺少点什么,对,词的韵味。如何读出这首词的韵味?)配乐、找重音„„

1、请给这首词选择合适的音乐。(定基调沉郁)

2、老师范读,配乐。

3、在老师带领下小声齐读,读书韵味。

4、自己试读。

五、调小组读,小组可派代表,可齐读。(为小组争荣誉)老师给他配乐。

小结(其实重音可以根据自己的朗读特色来处理。可以语气加重,可以语气减轻,可以声音拖长,可以声音减弱,可以声音渐重。)

六、“诵读经典,见贤思齐”,从这首词中,我们又进一步了解到范仲淹是个什么样的人?

七、这节经典诵读课就上到这儿。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忧国思乡之情

反思:收获:以走近范仲淹为整节课的线索,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内涵,使整节课结构严密,同时也彰显了读经典文化浸润人生的精神。另外,利用学生选择配乐来突破难点效果也不错。不足之处:音乐截取不好,已经改进。

第二篇:《渔家傲》教案

《渔家傲》教案

农文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调动学生已有的诗词学习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品味我国古代诗词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词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体验词中的浪漫风格和豪迈气概。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品味词的语言有意境。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

教学方法:

以朗读为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根据我的描述说出古代诗词作家的姓名。

1、他,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李白

2、他,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民生疾苦,有“诗史”之称,他的组诗“三吏”“三别”脍炙人口,他本人被誉为“诗圣”——杜甫

3、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并开创了豪放词派,字子瞻,我们学过他的词《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4、他,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反映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渔家傲》,那是一位跨南北两宋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二、知人论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城人(今山东济南),是婉约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有《漱玉词》传世。

三、感知内容

1、读准字音:帆 殷勤 嗟 谩

2、读出节奏

3、哪些词句你读不懂?谁能帮帮他(她)?

4、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梦)

四、欣赏意境

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

1、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2、看到了天帝: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无依,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3、还看到了自己回答天帝的垂问: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上句 “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一个“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徬徨忧虑的神态。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文章无用。

4、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请看:“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风名。“九”是虚数,是多的意思。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象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

5、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

不是的。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

6、小结:

这首词,“梦归”是关键,全词写梦境,笼罩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风格上走豪放一路,为我们创造了开阔的意境。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第三篇:《渔家傲》教案

《渔家傲》参考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这首词。

2、能力目标: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和哲理。

3、情感目标 :走近诗人、词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当时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情思。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家乡的痛苦。

2、体会豪放词的风格特色

教学难点:

1、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2、感悟该词的豪放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准备: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诵读品味法。通过读使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

2、体会——讨论——点拨法。质疑解难,合作研讨,互动探究,教师相机诱导点拨,引导学生鉴赏词作。

3、描述法。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面,品味词作的意境美。

一、导入新课: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

/ 4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的边塞诗;范仲淹的《渔家傲》学间的竞赛,打破古诗文教学单调沉闷的格局。

那么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范仲淹的爱国之情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来体会体会。

二、初读体会

(一)诵读(节奏

情感

意境)

1、听录音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学生读。

4、集体朗读。

(二)谈体会 指名学生谈

要求:学生根据对课文的朗读,来谈谈对本词的初步体会。

三、穿插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2、写作背景介绍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今陕西延安)。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四、再读,理解词的内容

1.朗读词的上阕,说说词中所写的塞下那些秋景,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个字概括?

2.朗读词的下阕,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五、拓展 延伸

边塞诗联读

(一)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思考:

1.诗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渔家傲 秋思》中的哪一个句子。

2.说说诗中也写到了哪些塞外景象?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边塞题材的诗词呢?

如: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4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边塞诗派的形成及特点。

/ 4

第四篇:《渔家傲》教案

《渔家傲》教案

教学设想:

“韵律、内容、情感、语言”是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四个基本要素。本教学抓住这四个要素的学习来进行。以初读把握韵律切入,进而再读感知内容,接着三读体味词中寄寓的情感,最后四读赏析词中优美的语言。要让学生通过这节的学习,初步掌握李清照词作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调动学生已有的诗词学习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品味我国古代诗词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词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体验词中的浪漫风格和豪迈气概。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品味词的语言有意境。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品味词的语言及意境。

教学方法:

以朗读为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数:一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请根据我的描述说出古代诗词作家的姓名。、他,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李白

2、他,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民生疾苦,有“诗史”之称,他的组诗“三吏”“三别”脍炙人口,他本人被誉为“诗圣”--杜甫

3、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并开创了豪放词派,字子瞻,我们学过他的词《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4、他,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他写了一首词,反映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渔家傲》,那是一位跨南北两宋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二、知人论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城人(今山东济南),是婉约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有《漱玉词》传世。

文本简析:

《渔家傲》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首李清照的词作。李清照本是宋朝著名的婉约派词人,而这首词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一般来说,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词都是些消沉愁苦之作,而这一首却是例外。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飘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她那艰苦的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这样豪迈的气概,不凡的壮举,就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而和她的其他词作风格迥然不同。

三、感知内容

、读准字音:帆

殷勤

2、读出节奏

3、哪些词句你读不懂?谁能帮帮他(她)?

4、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梦)

四、欣赏意境

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2、看到了天帝: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无依,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3、还看到了自己回答天帝的垂问:“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上句“路长嗟日暮”,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一个“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徬徨忧虑的神态。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无用。

4、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请看:“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风名。“九”是虚数,是多的意思。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象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

不是的。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

6、小结:

这首词,“梦归”是关键,全词写梦境,笼罩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风格上走豪放一路,为我们创造了开阔的意境。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五、拓展延伸:

李清照是一位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清新、含蓄、缠绵的。其中《一剪梅》还编成了现代流行歌曲《月满西楼》。我们不妨读一读,会唱的哼一哼,和《渔家傲》比较一下。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一剪梅》写闺情幽怨,它是清新、含蓄、缠绵的。而《渔家傲》则意境阔大,想象丰富,确实是一首浪漫主义的好作品。出之于一位婉约派作家之手,那就更为突出了。其所以有此成就,无疑是决定于作者的实际生活遭遇和她那种渴求冲决这种生活的思想感情;这绝不是没有真实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语的人所能写得出的。

第五篇:渔家傲教案

一、激趣导入:

请根据我的描述说出古代诗词作家的姓名。

1、他,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李白

2、他,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民生疾苦,有“诗史”之称,他的组诗“三吏”“三别”脍炙人口,他本人被誉为“诗圣”——杜甫

3、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并开创了豪放词派,字子瞻,我们学过他的词《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4、他,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词,反映边塞生活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渔家傲》,那是一位跨南北两宋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二、知人论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城人(今山东济南),是婉约派的代表。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幸福美满,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地度过了晚年。南渡以前,李清照足不出户,多写闺中女儿情;南渡以后,“飘流遂与流人伍”,视野开始开阔起来。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建炎四年(1130)春间,她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有《漱玉词》传世。

三、感知内容

1、读准字音:帆 殷勤 嗟 谩

2、读出节奏

3、哪些词句你读不懂?谁能帮帮他(她)?

4、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梦)

四、欣赏意境

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用原句回答)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

师:这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生:写天、云、雾、星河、千帆,师: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生:瑰奇雄伟

师:在这两句中找出四个动词来。

生:“接”、“连”“转”、“舞”

师: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一幅雄伟壮丽的海天相接图,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师: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师: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到哪里?——天国,师:在天国见到了谁?——天帝。

师: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天帝?

生:态度温和、关心民疾的天帝。

师:“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无依,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3、还看到了自己回答天帝的垂问: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师:词人有才华吗?

师:你从那句可以看出来?

生:“学诗谩有惊人句”

师:词人有卓越的才华,辛苦求索,但她找到光明的出路吗? 生:没有

师:从哪可以看出来?

师:“路长嗟日暮”,这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生:用典

师:此句出自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一个“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徬徨忧虑的神态。下句,“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

师: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师:对,意思是我告诉天帝,我所要走的路程还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师: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同时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二是社会**,文章无用。

4、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请看:“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wò chuò肮脏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幸福的生活。

师:“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xǐ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风名。“九”是虚数,是多的意思。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

师:“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句什么意思?

生:看注释

5、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

答:不是的。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有现实意义的。

6、小结:

师:这首词中充分表示李清照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板书)

师: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

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而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而正是这样的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使这首词显示出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这和她的其它词作风格迥jiǒng然不同.师:好同学们,这首词,“梦归”是关键,全词写梦境,笼罩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风格上走豪放一路,为我们创造了开阔的意境。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shù玉集》中语。”

五、拓展延伸:

李清照是一位婉约派的女作家,她的《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声声慢》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这些词多半写闺情幽怨,它的风格是清新、含蓄、缠绵的。其中《一剪梅》还编成了现代流行歌曲《月满西楼》。

下载渔家傲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渔家傲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渔家傲秋思教案

    渔家傲 秋思(教学设计) 范仲淹 一、教材分析 我授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5课《词五首》中的《渔家傲 秋思》,由范仲淹创作,被选入《......

    渔家傲秋思教案

    《渔家傲 秋思》 •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 3、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 4、......

    《渔家傲·秋思》教案

    《渔家傲·秋思》教案 课程名称:《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教材:河大版初中语文第三册(八年级) 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渔家傲·秋思》并默写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

    《渔家傲秋思》教案

    《渔家傲秋思》教案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 2、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这首词慷慨壮烈的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

    渔家傲秋思教案

    《渔家傲 秋思》 均川中心学校 彭玉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吟诵词作并默写。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词作意境,品味词作的内涵。 3、利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

    渔家傲秋思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这五首诗词。2、能力目标: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和哲理。3、情感目标:走近诗人、词人的内心世界,......

    渔家傲复习教案

    范仲淹 《渔家傲》教案 一、 回顾有关范仲淹的作品及生平简介: 1、 背诵《岳阳楼记》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苏......

    李清照渔家傲教案

    《渔家傲》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李清照渔家傲的教案,欢迎借鉴!教学目标:1、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