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恐龙世界
人美版美术:
第6
册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
”学习领域的一个内容。
“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喜欢玩有关恐龙的玩具,看恐龙的连环画,听恐龙的故事。通过本课的学习,在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要丰富些,并且,关于美术表现的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恐龙不是学生生活中真实的动物,表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让他们在创作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呢?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和学生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资料收集,教学中注意分析恐龙的身体结构(头、颈、四肢、躯干、尾)以及对各种恐龙的特色进行分析。
三、教学手段:
关键是从学生兴趣入手,结合科学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大量的可视形象促进知识迁移。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猜一猜、听一听、做一做等体验中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联想,在情趣的发挥创造中,让学生学会综合探究,自己来当当小老师,达到乐学目的,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热情,体现信息技术优势。
以问题驱动为教学手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重要载体,以小组合作为表现形式。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检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实践探索,发现学生的关注点和表现力水平,教师抓住课堂生成契机,适时引导,达到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目的。
四、教学设计:
课
题:
恐龙世界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
2、技能目标: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以及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恐龙基本结构,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
教学难点:
不同恐龙造型特征的表现。
教具准备:
恐龙资料、玩具、超轻纸粘土
学生用具:
超轻纸粘土、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教师策略
动态设计
课前自学,了解恐龙的种类及恐龙为何灭绝。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大家畅所欲言。
分析不同艺术形式表现的恐龙
学生观察、制作
学生描述、畅谈
看书观察书上恐龙的形态。
学生创作、展示作品。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前几天,我在我们三(2)班的QQ群里投放了一个资源包,里面有关于恐龙的视频和文字说明,同学们在家学习了吗?现在我要来检测一下大家自学的情况了。
出示问题:
1、从视频中你看到了那些恐龙?
2、恐龙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是怎么灭绝的?
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恐龙,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今天,我们用美术的眼光来观察,用我们灵巧的双手来展现恐龙的世界吧。
揭题板书《恐龙世界》
三、新授:
1、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恐龙作品。
绘画、立体拼装、纸工、泥塑
你喜欢那种形式,为什么?
2、分组谈特点,尝试捏一只恐龙。
不同的恐龙头、身、尾、颈各有特色,请同学们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色。
长颈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请2位同学来介绍自己捏的恐龙:
(教师评说)手法:整体塑造法、局部拼接法
剪、粘、卷、粘
3、关注:外形
动态
色彩
4、这么多的恐龙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然后上台表演一下吧
四、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共同捏制一组恐龙世界。
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拍摄成照片,放置其中PPT中,大家互相欣赏,进行学生互评,表扬优秀作品。
六、课后延伸:
爱护我们的环境
课前自学
相互学习
分析艺术形式
学生自主尝试,发现特点及制作方法
感受不同恐龙的造型特点
恐龙动态及环境
小组合作制作
板书设计与板画
恐龙世界
课件
外形
动态
色彩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