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2020-09-09 06:0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计算经过时间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数学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

领域

数与代数

教材

书名:

数学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于光辉

平谷区第一小学

***

实施者

于光辉

平谷区第一小学

***

指导者

王海芝

平谷教育研修中心

***

课件制作者

于光辉

平谷区第一小学

***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计算经过时间》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常见的量部分的内容,计算经过时间其实是对24时记时法的再认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善于利用直观模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同时,直观模型还可以成为一种数学工具,帮助学生习得数学学习的方法,当面对新的问题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教学背景分析

都是用普通记时法表述时刻

都是利用数线图来帮助理解

北京版

人教版

教材分析:计算经过时间是在时、分、秒和24时记时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从教材来看,不论是北京版还是人教版,都是从实际情境出发,借助情境来理解经过时间。在表述时刻上,两个版本的教材都用了普通记时法,其目的是再次巩固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在计算方法上,两本教材都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北京版是语言描述法和数线描述法,人教版则是直观观察法和数线描述法。这样的编排蕴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以口头表达自己的思路,可以用算术方法来计算;二是要会利用数线图模型来理解经过时间。

学生分析:学生对于时、分、秒的认识还剩下多少?对于刚刚学完的24时记时法有理解到什么程度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对三(7)班的38名同学进行了前测。

题目1:你能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吗?

上午8:30

____________

下午1:15

____________

晚上9:45____________

调研结果:正确率89.5%。主要错误类型:上午8:30转化成20:30.题目2:你能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吗?

调研结果:

7:30

19:30

7:30和19:30

人数(百分比)

19人(50%)

16人(42.1%)

1人(2.6%)

题目3:你知道从上午9:00到下午2:00经过了多长时间吗?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调研结果:

结果分析: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三年级的学生对于24时记时法的表示方法、改写方法比较清晰,但是对于在题目中如何运用这个知识,以及何时用这个知识,学生还没有理解的这么透彻。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而且学生对于时刻与时间的含义是混淆的。因此,在本课教学时,首先要区分时刻与时间的含义,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和直观演示,把直观观察和算式、数线图对应起来,来理解经过时间。

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技术准备:ppt课件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区分时刻与时间,建立时间观念,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并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计算经过时间

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借助情境,探究新知

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计算分钟

计算整时

计算全天时间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钟表,因为我们要用到时间。

师:看看老师这里的两个钟表,你能读出钟表上的时间吗?

【设计意图】:24时记时法是学习计算经过时间的必要知识,因此有必要帮助学生复习24时记时法的表示方法,为探究计算经过时间作铺垫。

二、借助情境,探究新知

1、计算分钟

师:如果这是小明上学和到校的时间,你能根据这两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小明从家到学校经过多长时间)

师:这就需要用到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知识——计算经过时间。

预设:45-30=15分钟

师:我们再用钟表验证一下。

小结:同学们能够用原来学过的钟表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计算分钟相对简单,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钟表知识的认识。

2、计算整时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时间,看看这幅图,你看到了哪些时间,请你读一读。

阳光菜店

营业时间

上午

中午

8:00—12:00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师:你能很快知道答案吗?(12-8=4小时)

师:12、8、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谁能借助钟表给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对学生比较困难,在此设计从一个整时到另一个整时的时间,且不跨越12时,以此来分解难点,旨在让学生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有一个初步的思路。

3、计算全天时间

师:后来,菜店生意扩大了,营业时间也就延长了,你看到了吗?

师:你知道延长后,菜店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少吗?

学习要求:

①独立思考,用自己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把你的方法写下来;

②小组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同学听;

全班汇报:

预设1:数出来→数线图

预设2:借助中午12时分段计算

预设3:转换成24时记时法再计算

师:同样的一道题,同学们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你们都是爱思考的孩子!如果再遇到需要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你最想用哪种方法?

【设计意图】:营业时间设计成前整后零的时间,前整是想让学生方便利用中午12时来分段计算,后零是想让学生学会处理非整时的时间。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求经过时间的思考方法,再由钟面抽象到数线模型,对学生进行建模。

三、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1、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需要计算经过时间的情况吗?知道了中间经过的时间有什么用呢?

上午7:40出发

下午3:00回到学校

2、这次秋游一共用了多长时间?下午3:00回到学校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里用到计算经过时间的情况,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课堂观察评价;

2、小组互评;

3、课后习题评价。

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合格

课堂表现

听讲认真,善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质疑。

听讲比较认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会思考,能回答老师的问题。

听讲比较认真,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小组活动

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在小组中明确自己的任务,能清晰表达自己的小组的意见。

主动参与小组活动,能按要求完成小组内的任务。

能按要求完成小组内的任务。

课后练习

能独立完成练习,思路清晰,书写规范,结果正确。

能独立完成练习,结果正确。

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能完成练习。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善于分散难点。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对学生了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中一定要从易到难。我先设计一个计算分钟的题目,让学生对计算进过时间的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接着又设计一个计算整时的时间,让学生会利用中午12时进行分段计算。这两个题目的设计都是为后续的计算全天营业时间做铺垫。

2、善于利用数线解决时间计算问题。

数线模型是能够呈现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的一条线,这条线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本课正是借助数线的这些特点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数出了段的个数,也就数出了经过时间,这要比抽象的计算轻松得多。

下载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24时计时法|北京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24时计时法苏教版

    课题:24时计时法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4时计时法》教案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4时计时法》教案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时钟,记录在生活中见到的时刻,调查同学......

    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

    教学设计:24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相互转化规律。 2、能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以及学......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24时计时法-人教版【小学学科网】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xiaoxue.xuekeedu.com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发现它与普通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运用这两种计时法表示......

    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说课稿(共五篇)

    教材说明:本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内容:第十二课时 数字编码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P77-78综合与实践运用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情况分析 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测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