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2、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特征。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4、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5、能举例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可结合成新的分子。
学情分析
学生在自然及物理学科中已经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变化及热胀冷缩等知识,在化学前两个单元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学生对简单的物质变化和性质有了判别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分子、原子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肉眼看不到,非常抽象,学生因缺乏微观想象力而感到难以理解。
重点难点
(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
(2)难点: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引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教师先在手上涂一点风油精(或清凉油),在教室内走一圈。
听到学生小声议论:老师擦了风油精。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闻到的。
师:我们为什么能闻到风油精的气味呢?
物质是由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用肉眼看不见,用手摸不着,但这些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活动2【活动】观察:分子、原子图片
观察课本49页图3-2、图3-3,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硅原子图片,感受分子的真实存在。
活动3【活动】阅读体会
资料一: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0.***00000000003kg。
资料二:1滴水中约有***0000000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学生体会】分子质量很小,体积也很小。
活动4【活动】学生实验:品红扩散
分别向盛有等量热水和冷水的两个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1】烧杯中的品红逐渐扩散,水变红,说明微观粒子(如分子)有什么特征?
【问题2】热水中的品红扩散更快,又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微观粒子(如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活动5【活动】探究实验:分子运动现象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出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现象。
【问题1】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了什么?
【问题2】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这个实验为分子的哪个基本特征提供了证据?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
活动6【活动】趣味实验
【演示实验】水和酒精混合:取一个酸式滴定管,向其中注入约半管的水,再缓缓注入无水酒精至接近注满,用记号笔或橡皮筋标记。用手指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观察现象。
【问题1】这个实验说明分子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实验】用注射器压缩等体积的水和空气。
【问题2】这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分子间有间隔,不同状态的物质,分子间间隔不同。
活动7【练习】当堂演练
1、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2、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的原因是()
A.水分子运动加快了
B.水分子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体积增大了
D.水分子数目增多了
3、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B.宏观上看静置状态的物质,从微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D.夏天雨过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水变成了其他物质
活动8【活动】归纳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物质是由
构成的。
2、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有:
①;
②;
③。
活动9【作业】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P52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