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渔父》教案
一、新课导入
在那飘着秦风楚雨的泽畔,歌者在踽踽独行,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愤怒、孤独。雨无情地抽打着你枯瘦的身躯,心被忧虑撕裂的时刻,你接受了雨的最后洗礼——纵身一跃的姿势定格成永远的风景,你的热血化作汨罗滔滔的波浪,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滋润了一个民族的灵魂!
拨开历史的烟云,我寻寻觅觅,在千年的雨阵中踟蹰,穿行于龙舟粽子锣鼓之间。我听到了你的歌吟在风中作响,那里有你的宏愿与梦想,你的热情和忧患。
二、知识介绍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三、语句分享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余光中)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红山吟》)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李元度题汨罗屈子祠)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
(汨罗屈子祠)
四、疏通课文,整体感知
通假字
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2)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3)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着。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
(4)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一词多义
而:
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何不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承接)
涵淡彭湃而为此也(连词,表因果,因而)
于:
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表被动关系,被)
何故至于斯(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到)
葬于江鱼之腹中(介词,在)
以
是以见放(介词,因为)
安能以身之察察(介词,拿、用)
可以濯吾缨(介词,表目的,用来)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行吟(于)泽畔(省略介词)
②不复与(之)言(省略介词宾语)
(2)被动句是以见放
全文结构(略)
五、诵读要旨(标出需要重读的字)
(1)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要读出渔父偶遇屈原是看到他形容憔悴而流露出的惊奇和关切。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这句要读出昂扬之气,傲然之气,一种执无怨悔的决绝,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隐隐的豪迈之感。
(3)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句语调抑扬顿挫,几处反问语气要语调宜高,表现出一种激愤之情。
朗读是声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叙事文章的诵读需要主义把握人物的性格,读出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语速。“言为心声”,语言最能表达人物的心灵世界,在诵读时需要把握这一点。
六、感受形象
本文以简短而凝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则显得执着,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至死不渝。
七、重点研讨
请你阅读文章二、三段,思考:屈原和渔父在论述各人的观点时,分别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他们的观点分别具有怎样的思想内涵?对于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你是如何评价的?
沧浪歌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传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请你分析一下文章结尾沧浪歌的内涵。
八、比较阅读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两位先贤的选择给予你怎样的启示?你将确立怎样的人生追求?
九、问题探究
“渔父”在文中是一个具体的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具有了某种文化的内涵。纵览古诗文,我们读到了庄子的《渔父》,读到了“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读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
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比如柳宗元《渔翁》:“歙乃一声山水绿”,这位渔父撑着船远远的消逝了。可是消逝,它不是带着一种和光同尘的说法消逝,而是带着屈原这种理想消逝。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
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首先是“渔”,含垂钓之风。号称“惟巢由乃可与并驾”的严子陵,是汉光武帝的同窗,私交颇好,然刘秀多次相请,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所以李白称其“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其次是“父”。“父”又写作“甫”,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第三是“水”,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暗示道家的理想追求。第四是“舟”。有渔父必有舟,又必是小舟。苏轼《赤壁赋》称“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舟如一叶,以况其小,只有小舟才能达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境界。
第三,渔父意象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这种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渔父是真正的隐者,他们留给世界的是一个飘逸的背影,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他们乘扁舟漂游水上,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莫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他们将山水田园当成精神栖居地,在这里,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拯救与升华。
第二篇:渔父(教案)
《渔父》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教学重难点】
1.深入分析屈原的伟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选择对后世的重大意义。2.文中的重点实词(如颜色、形容等)和虚词(为、而、之等)【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相关知识
了解有关屈原、渔父、本文作者、楚辞等知识。1.屈原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名平,战国时楚人。作品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先被楚怀王重用,后因小人谗言被放逐。楚国被秦灭亡后,他的政治理想破灭,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2.渔父
关于渔父其人,自《庄子•盗跖篇》中提到孔子见渔父一事后,即成为后世诗文稗说中的隐逸高士。然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却查无实据。故而屈原江畔遇渔父之事,亦当为民间传说、楚人口碑,本文则应当作为一篇虚拟的寓言来读。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将此文全部照抄,用以赞扬屈原人格则可,用为史实则不可征信。屈原被楚顷襄王放逐到江南后,长期流浪,最后由沅之湘,自沉汨罗。本文以屈原被放逐江南为背景,从篇中“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一句看,文中事件所设置的具体时间地点,是在进入沅江之后,怀石沉湘之前。此时屈原已有以身殉国之志,故而文中屈原的话可当作他的临终遗言来读。3.本文作者
关于本文作者,汉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但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前后矛盾。自此,或论为屈原之作,或论为楚人悼念屈原之作,聚讼纷坛。今人持后说者居多。然无论作者为谁,本文均不失为一篇展现屈原伟大人格的力作。4.楚辞
楚辞是指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它渊
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起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辞”即文辞之意,故也写作“词”。从此,“楚辞”既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也是一种文学体制的名称。“楚辞”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辩》等。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将“骚体”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特别是《楚辞》中的屈原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渔父()枯槁()凝滞()莞尔()餔()其糟而歠()其醨()汶汶()淈()泥 鼓枻()濯()缨 答案:fǔ gǎo zhì wǎn bū chuò lí mén gǔ yì zhuó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意思。
(1)颜色憔悴()(2)是以见放()(3)新浴者必振衣()(4)鼓枻而去()(5)举世皆浊我独清()(6)形容枯槁()(7)新沐者必弹冠()
答案:颜色:脸色。见:表被动。振:抖动。鼓:敲打。举:全。形容:形体容貌。
沐:洗头。
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2)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古义: 今义: 答案:(1)颜色:古义:脸色。今义:由物体反射、发射或透过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形容 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2)至于 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情。4.辨别下列特殊句式: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屈原既放(被动句)
游于江潭(状语后置)是以见放(被动句)
行吟泽畔(省略句、状语后置)圣人不凝滞于物(被动句)自令放为(被动句)
三、研习课文
(一)朗读课文。(多形式朗读)
(二)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可让学生板演译句,然后师生共同评点。)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既: 于: 颜色: 形容: 译句 :
2.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而;何故: 至于斯:
译句: 3.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举世: 是以: 见: 译句:
4.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于;而: 与: 淈: 译句:
5.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餔: 歠: 醨: 高举: 为: 译句:
6.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之: 新: 译句:
7.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以: 察察: 汶汶: 译句:
8.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译句:
9.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译句:
10.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莞尔: 而: 鼓枻: 译句:
1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之: 可以: 濯: 译句: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文本研习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1.层次结构
全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首段点明屈原“既放”的总体处境和具体环境,以及渔父的问话。展现主人公流浪、行吟的行为神情和憔悴、枯稿的面容身影,透露出他内心极度的精神痛苦。屈原回答渔父的问话,阐述了自己遭放逐的原由。“举世皆浊”、“众人皆醉”,揭示世道的黑暗和世人的昏聩;“我独清”、“我独醒”彰显屈原志行的高洁和认识的清醒。
第二、三两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这是渔父与屈原之间的第二次问答,否定了渔父“与世推移”的态度,高扬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精神。“弹冠”、“振衣”的比喻,表明他要永葆高洁的志向;“宁赴湘流”、“葬身鱼腹”的誓言,暗示他将以死殉志的决心。此两段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第四段以渔父离去时所唱的“沧浪歌”收结全文,留下无尽余味。2.问题探讨
(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
明确: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还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明确: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此外,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也刻画出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塑造这一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
(3)本文主要展现了哪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明确:一是屈原的明辨是非、高洁自奉、积极用世,乃至宁死不折、以身殉国; 另一是渔父的不问是非、明哲保身,乃至消极避世、飘然自乐。
“道不同,不相为谋”,结果只好异途殊归,各行其志。总体说来,作者的意图和倾向是:以屈原为主,以渔父为副,以副托主,赞扬屈原的崇高精神,贬抑渔父的消极态度。3.艺术特色
(1)对比
作者没有单一地铺陈颂扬屈原的伟大人格,而是别具匠心地为他设置了一个对立面,让渔父与屈原分别代表两种相反的但各自又十分典型的人生观,并让他们在江畔相遇,展开对话,这就使文章内涵全部熔铸在一个整体对比性构架之中。在这个构架中,至少包容着三个方面的对比关系:
一是两条人生道路的对比。屈原坚持入世,渔父乐在出世。实质上一个是从社会着眼,目的在于济世;一个是从个人出发,意图在于全生。
二是两种“人世”态度的比较。屈原明辨是非、高洁自奉,而且至死不渝;渔父是非不分、随波逐流,乃至混水模鱼。
三是两种结果的对比。屈原积极用世,深思高举,结果却惨遭流放,行吟江畔,痛苦万分;渔父消极避世、钓鱼江滨,反而能身心自由,鼓枻高歌,欣然自乐。屈原那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崇高精神,在层层对比中显得璀璨夺目。
文章在具体阐说人生态度时,也每每采用对比手法。例如:“浊”与“清”,“醉”与“醒”,“身之察察”与“物之汶汶”,“皓皓之白”与“世俗之尘埃”,“深思高举”与“众人皆醉”、“举世皆浊”,“我独清”、“我独醒”与“物之汶汶”、“世俗之尘埃”等等。
(2)比喻
文章运用了一系列比喻,将丰富的人生哲理蕴含在形象生动的喻体之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用水的清浊比喻人的品格高下,用喝酒的醉醒比喻人的认识明暗,借以彰明世道的黑暗、世人的昏聩和屈原的“深思高举”。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这是用把泥水搅得更混,让酒醉得更加沉重,来比喻那些“混世”者的丑恶灵魂和卑劣行径。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这是用洗澡涤污、振衣去尘,比喻人要不断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以免精神污染,借以彰明屈原的高洁白奉。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是以身体的清爽洁白比喻精神道德的高尚,以污垢沾物、尘埃蒙世比喻世事世人的昏暗蒙昧,借以彰明屈原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格。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也是一个隐喻。(3)反问(例句略)
反问手法的运用,强调了人物的坚定决心。
二、比较阅读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认识。
明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他不愿随波逐流,“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选择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师生齐读,再次感受屈原的伟大人格。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古今词、活用字、特殊句式)。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1.B(事—是)
2.C而:连词,表承接。
3.A(A是疑问句,余为被动句。)4.D是以:因为这,因此。
5.D(比较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C 两项对人物精神的理解是“悠然”、“怡然”,而 D 项则谓之“毅然”了。D 项的分析显然与 A、C 不统一,硬是把一个“隐士”说成了“战士”,完全违背了诗意。).
6.行吟(于)泽畔(省略介词)不复与(之)言(省略介词宾语)。7.①楚国 诗歌 《诗经》 ②以生践志,以死明志
8.①人人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流放。
②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污呢?
第三篇:渔父教案
渔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探讨渔父这一特定形象的文化内涵。
3、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教学重点与难点:
1、深入分析屈原的伟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选择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2、对渔父的文化内涵的分析。教学课时:2课时
一、导语: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为难。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那么,屈原为何却选择了自沉汨罗江?
有人说,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司马迁的“隐忍苟活”增加了他的生命厚度,屈原的纵身一跳同样增加了他的生命厚度。余秋雨说,中国文人精神品德上的高峰是屈原和司马迁。这是对屈原和司马迁的最好诠释。今天,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不朽的人生。(中国文人的“原型”是孔子、老子、庄子,中国文人在精神品德上的“高峰”是屈原和司马迁,中国文人在人格独立上的“绝唱”是魏晋名士)
二、关于本文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补充:《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语),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
三、疏通字词,翻译课文。
渔父(fǔ)淈(gǔ)餔(bū)歠(chuî)
醨(lí)汶(mén)枻(yì)濯(zhuï)
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主人公的情况及渔父的问话。时间是“既放”,即屈原因坚持爱国的政治主张遭到楚顷襄王的放逐之后。地点是“江潭、泽畔”,屈原心事重重,“行吟泽畔”。文中脸色憔悴,形容枯槁,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渔父上场,与屈原对话,一问屈原的身份: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二是才是重点所在: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即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
是文章的主体,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思想的信徒。渔父所取的认识哲学、处世态度,正是从老庄那里继承过来的。
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世道既然如此黑暗,又有什么清浊、曲直之分,还不如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作个知天达命的明哲,这是渔父的旋外之音。
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两个形象的比喻,说明自己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
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两个反问句,表明了自己不惜牺牲生命也要坚持理想的态度。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中的屈原正是这样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舍生取义的强者。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2)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3)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著。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4)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3、一词多义 而:
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何不(沽)其泥而扬其波
(连词,表承接)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却)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却)众人皆醉,何不 其糟而 其醴?(表并列)于: 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表被动关系,被)何故至于斯
(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到)葬于江鱼之腹中(介词,在)以: 是以见放(介词,因为)安能以身之察察(介词,拿、用)可以濯吾缨(介词,表目的,用来)
4、文言句式(1)省略句
①行吟(于)泽畔(省略介词)②不复与(之)言(省略介词宾语)
(2)被动句
是以见放
5、倒装句式:
身之察察(察察之身)皓皓之白(白之皓皓)物之汶汶(汶汶之物)
五、问题探讨:
1、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见 对比、衬托的作用。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4、下面的空格处加上一个修饰语,准确表达出说话者的情感:
(1)刑。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史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个是生得伟大,一个是死得光荣)
《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
⑵《报任安书》(节选)和《渔父》真实地展示了司马迁和屈原内心世界的深刻矛盾。请思考两篇作品分别是怎样表现人物复杂心情的。《报任安书》采用书信的形式,面对朋友直接展示自己生死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信中欲言又止,止而又言。自己并非贪生恶死之辈,只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所以隐忍苟活,发愤著书,但生活中“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内心充满了矛盾。
《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
同学们,屈原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至死不渝的精神固然值得后人景仰,然而,这些古人的所作所为更加值得我们学习。直面人生吧,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选择和考验。人,只有在试金石上磨砺过,意志才会坚强,脊梁才会挺直,生命才有力量。
七、深入探究
“渔父”在文中是一个具体的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具有了某种文化的内涵。纵览古诗文,我们读到了庄子的《渔父》,读到了“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读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请查阅相关资料,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
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
八、作业:设想某一天屈原与司马迁相遇,将会发生怎样的情形,展开想象,写一个短剧。
——————————————————————————————————————— 板书:
渔父
屈原(以死明志)渔父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宁为玉碎随遇而安 安能以皓皓之白不为瓦全———————与世推移
而蒙世俗之尘埃
圣人不凝滞于物 而能与世推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第四篇:渔父教案
《渔父》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于、以”等虚词,被动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
2.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认识屈原的伟大人格。
3.背诵文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等名句。
4.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认识屈原的伟大人格。
2、探讨人生态度,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为难。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在人的一生中,难免要遇到重大的挫折和考验,现实与理想总会有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会如何选择„„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渔父》这篇课文,聆听两千年前湘江水畔关于这个问题的那场精彩的辩论。
二、预习检测
1、课前已经让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下面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把文章朗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检查字音。
2、解答学案中字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检测学生对文中重点字词句的掌握。解释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的意思
屈原既放 颜色憔悴
举世皆浊我独清 渔父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形容枯槁 可以濯吾足
请指出下列句式的类型 1、行吟泽畔。2、是以见放。
3、圣人不凝滞于物。
4、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5、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6、遂去,不复与言。
三、研习文本,分析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
课文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主要通过两人的对话,表现了他们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和人生态度。
齐读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感知人物形象。
结合学案中已完成的第四部分的相关问题,学习小组交流探讨:结合课文分析屈原和渔父不同的形象特点。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播指导。教师小结:
屈原:坚持理想,洁身自好;忧国忧民,坚贞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渔父:自由旷达,随遇而安,与世推移,乐天知命,无拘无束,超然物外。
提问:屈原和渔父分别体现哪个派别的处世主张?
儒家
道家
入世
出世
如果说屈原是一位行到水穷处的儒生,那么渔父就是一位坐看云起时的隐者。文中两个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此来凸显屈原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的品质、崇高的人格。
四、深层探究,进一步认识屈原的伟大人格。
(看课件)渔父飘然而去了,带着他的微笑与洒脱,留下屈原独自在江边。(看图)他在干吗?看着远方郢都城破的硝烟,他在思考,他将何去何从?To be or not to be ,这是个困扰了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的问题。司马迁选择了生,隐忍苟活,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应该“舍生取义”。屈原选择了死,纵身一跃,化作永恒的风景。这个结局让我们非常遗憾,他难道没有更好的选择吗?
学生探讨:除了死以外,屈原是否有别的选择?
屈原是否可以选择——像司马迁那样隐忍苟活,在自己的后半实现他的理想;像渔父那样超然物外,放浪行骸,享受山水田园之乐;或者选择离开这个令他伤心的楚国,另谋高就,另栖高枝,去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再次思考:屈原是否会有别的选择?
这几种选择,在屈原身上可能发生吗?
学生思考,可与周围同学探讨。
学生回答。允许有不同的看法。
提示:
隐忍苟活
屈原不能选择苟活,假如屈原没有选择自杀,他活下来了,那么,他就会眼睁睁地看着他钟爱的楚国被彻底灭亡,他就要成为一个亡国奴,作为把高洁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屈原怎么会甘心让自己忍受这样的屈辱?他怎么会忍心看着楚国灭亡而自己却苟活于世呢?他选择自杀,就是要表明他既然无法挽救楚国,就会跟楚国共亡,决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的。…
隐遁江湖
选择隐居的话,需要一颗完全抛开世俗的心,但是屈原或许缺少渔父那样的心态,楚国是屈原的生命,他不可能忘记楚国灭亡的事实而沉浸于山水之乐中,他放不下,所以他也做不到渔父那样豁达潇洒。“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另择高枝
去国这条路,屈原也走不通,因为离开了楚国,就等于离开了自己的根,如果到别国去,他或许还要亲手毁灭掉钟爱的楚国?这在屈原身上是绝不可能发生的,自己钟爱的国家没了,他还有什么动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的政治抱负就是要复兴楚国,统一天下 啊,到别的国家建功立业,岂不更是对他的侮辱,对楚国的侮辱呢? 教师小结:正是屈原高洁的品质和高远的理想决定了他不可能有其它选择。所以,纵身一跃是他必然的选择。与其把他的死看作是生命的终结,不如看成是他与黑暗社会的抗争,看成是对高洁品质的坚守,对高远理想的捍卫。所以,他的死不是怯懦,不是脆弱,不是轻生,是以死明志,是崇高而有尊严的选择!
五、拓展探究
To be or not to be ,这个困扰了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的问题。屈原、渔父、司马迁做出了不同的抉择,你更欣赏谁?为什么?(动笔写两分钟)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三个人面对这一难题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屈原是选择壮烈的死,以死明志,显示了他不屈的气节; 司马迁选择勇敢的生,以生践志,体现了他坚韧的意志; 渔父选择超然的活,以隐守志,彰显了他自由的灵魂。
在他们影响下,后世涌现出一批在生存还是毁灭面前做出自己庄严选择的人: 文天祥、闻一多、老舍用他们的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坚贞不屈; 韩信、勾践、鲁迅用他们的行动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坚韧执著;
陶渊明,张志和、柳宗元用他们的诗篇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潇洒豁达。
【总结】
每一种选择都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
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
六、课堂小结
屈原短暂的生命历程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值得思索的东西,他高举着一颗燃烧的心,在寂寞中奔跑、呼号。我们仰慕他,但高山不能仅仅是“仰止”,我们要走进高山,感受他的精神气息,将他的精神养分内化为一种动力。
那么,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怎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抉择呢?
让我们珍爱生命,用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提升生命的价值。同时,在生命的得失中,不忘拥有一份超然豁达,享受生命的魅力。
第五篇:渔父教案
《渔父》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以读带解,理解文意,探讨屈原和渔父的处世态度。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飘着秦风楚雨的历史天空下,一位踽踽独行的歌者高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末落的楚王朝已不是他那枯瘦的双肩所能支撑的。当楚国随历史化作一缕云烟时,他纵身一跃定格为汨罗江的一道风景。在他纵身一跃前的一刹那他那伟大的灵魂又在思索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他沉江前灵魂的对话——《渔父》(板书)
二、有关文学知识:
1、屈原 : 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首创“ 骚体诗 ”,亦称“ 楚辞体 ”。
2、背景:政治上,屈原提倡“美政”,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谗去职,屡遭放逐。屈原在最后一次被流放时,秦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都城——郢都,屈原悲愤难抑,在湘潭一带,遇到一个渔父,在和渔父交谈后,怀着珍爱一生的理想自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
3、《楚辞》: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三、研读文本: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指名读字音:
渔父()
枯槁()
三闾()大夫
凝滞()
淈().......其泥
餔()其糟()
歠()其醨()
汶汶()......皓皓..()之白
莞.尔()
鼓枻.()
濯.()
2、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注意字音
(二)、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1、解释加点的实词:
渔父.
举.世
深思高举.
沐.
浴.
歌.
2、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2)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3)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着。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
(4)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3、重点虚词归纳:
而: 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何不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承接)于: 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表被动关系,被)何故至于斯(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到)葬于江鱼之腹中(介词,在)以
是以见放(介词,因为)安能以身之察察(介词,拿、用)可以濯吾缨(介词,表目的,用来)2
鼓.枻
4、文言句式(1)省略句
①行吟(于)泽畔(省略介词)②不复与(之)言(省略介词宾语)(2)被动句
是以见放(见表被动)圣人不凝滞于物(于表被动)(3)状语后置句 游于江潭(4)定语后置句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小结:高考考查的句子翻译,要求遵循“直译”原则,有人曾经这样总结过“字字落实,特殊句式,文从字顺。”
(三)、精读,理解内容
1、整体感知:本文通过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来反映了两种处世观。(板书)
2、齐读第一段
①:此节运用什么描写手法写屈原? 外貌、神态,写出了他心力交瘁,忧国忧民。
②:此段那几句话反映了屈原的处世观?并用一个成语或名言概括。
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洁身自好或出淤泥而不染
洁身自好,不与世同流合污(板书)
3、齐读第二段,①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②这两句话反映了渔父怎样的处世观?并用一个成语概括。与时俱进,随波逐流
4、齐读第三段: ①指名口头翻译 ②此段写了什么内容?
答:进一步表明屈原不愿随波逐流,刚正不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节操。
5、齐读第四段:
①本段用了那些手法描写渔父?从文中找出句子。
答案: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莞尔而笑; 鼓枻而去;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②从中可以看出渔父的什么处世态度 ? 答案: 随遇而安、超然物外、潇洒豁达(板书)
6、小结:这是一次灵魂的对话,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目的? 答:对比和衬托,表现屈原的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的品质。
(四)指导诵读:
当我们体会了屈原、渔父的思想情感之后,这时候再读课文应该可以做到声情并茂了吧?
1、朗读是声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叙事文章的诵读需要注意把握人物的性格,读出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语速。“言为心声”,语言最能表达人物的心灵世界,在诵读时需要把握这一点。
(1)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要读出渔父偶遇屈原时看到他形容憔悴而流露出的惊奇和关切。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这句要读出昂扬之气,傲然之气,一种无怨无悔的决绝,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隐隐的豪迈之感。
4(3)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这句语调应抑扬顿挫,几处反问语气语调宜高,表现出一种激愤之情。
2、自由朗读
3、指名朗读,读出感情 五,问题讨论:
我们通过反复诵读,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研读,咱们理解了屈原渔父的两种处世态度,如果说屈原是一位行到水穷处的儒生,那么,屈原就是一位坐看云起时的隐者。
讨论:在现今社会里,你愿意做屈原那样的人还是渔父那样的人?请陈述理由。总结:面对纷繁的社会,我们既不可能像屈原那样决绝,也不可能像渔父那样飘然离去,我们只有选择面对,但无妨,我们可以记住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内不失己,外不拒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