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教研活动
区角材料的选择
材料是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媒介,是幼儿建构知识的托,它起到的就是一个桥俩的作用。只有通过它才能达成教育活动的教育目标。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作,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直接影响到幼儿能否主动参与区角活动。
1、材料要有多样性
区角材料的投放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特点,最大限度上符合孩子的要求。除此之外,同意年龄段孩子各方面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对材料的需求也不一样。所以在同一个区角投放不同的材料,才是明智之举,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从中你就能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并且对同一个材料的使用方法和用途也不尽相同。比如美术区,针对小龄幼儿就可以投放彩纸、铅笔、橡皮泥等材料;而针对大龄的孩子还能投放毛笔、剪刀、胶水、纸杯等辅助材料。
2、材料的数量要保证
区角投放的材料不能太杂,但也不能过于单一,应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密切结合,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数量。可以按孩子的个数或者材料的数量进行有条理的投放,这样就可满足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能力去选择和操作。
3、材料的动态性
区角的材料除了保持数量和种类之外,也不能够一尘不变,孩子都有很大的好奇心,如果材料长时间一成不变,孩子就会对其失去兴趣。所以应该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以及主题的变换,对材料不断的更换,让其保持动态性。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区角都要保持动态性,比如益智区、数学区,是相对静态式区角,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目标进行有的放矢;而美工区、科学区等,它的内容经常性地与主题密切联系,随着主题活动不断更换、深入而不断变化。
当孩子已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区角里的任务,或者对这一区角主题长时间的不感兴趣,那么老师就应该考虑调整材料了。小班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持续时间短,老师就要利用新鲜的材料去刺激他们的兴趣,使之不产生厌烦、乏味感。
4、低结构的材料更易操作
虽然说高结构的材料规范、精细,目标明确,孩子在操作中能很快达到自己的操作结果。但是区角活动中注重不是操作过程和结果,而是让孩子通过对材料千变万化的操作,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激起孩子的兴趣。低结构的材料正好符合此要求。所以,在材料的投放中,注意高低材料相结合。在区角投放的材料,既有买来的现成材料,还应有自制的活动材料;既有成品,还应放置半成品。
区角游戏的材料不仅是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媒介,也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共同话题,是教学方阵与内容的主要载体。在区角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上不仅可以判断教师对幼儿的了解是不是细致入微,而且也反映着教师的教学价值观。
主持人:丁秋媛
2021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