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学生》语文教案[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20-04-23 10:0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子和学生》语文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子和学生》语文教案》。

第一篇:《孔子和学生》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和学生》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孔子和学生》语文教案1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三、理解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

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

四、作业: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

第二课时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三、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五、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二、比较记忆字形

裕 资 择 谨 慎

浴 姿 泽 勤 真

三、练习写生字10个。

《孔子和学生》语文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课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并结合自身树立正确学习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的影响。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电脑、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认识这个人吗?(课件展示孔子画像)你是怎么认识他的?(在书上、电视上、挂图、走廊的名人相框中……)看来咱同学的视野还挺开阔的,那你还知道有关孔子的哪些信息呢?(学生交流),师补充:孔子不仅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还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其言行被他的弟子收入《论语》中,后人为纪念孔子还专门修建孔庙,孔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你们想知道他是怎样教育学生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提出阅读要求。

①在文中圈出不懂的问题。

②思考:孔子是一个 的人,我从文中、、、地方看出来的。

2、学生质疑

老师听说过一句话:“问号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读书贵有疑”,刚才同学们在自读课文时,我发现有的的同学在文中标示出自己的疑问,还有的同学甚至向孔子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觉得同学们读书的境界提高了很多,我很欣赏你们。

(学生可能会对文中的生词和难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问,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引导学生在理解这些词语时可将四个字逐字拆开理解字面的意思,再考虑放在语境中的意思,比如“和颜悦色”引导学生说出四个字的字面意思,“温和的容颜,高兴的脸色”放在此语境中也是指一个态度和蔼)

3、学生释疑

孔子是一个 人,我从文中、、、地方看得出来。

综合学生们的意见,老师随机板书:

孔子是个有爱心、伟大、谦虚、受人尊敬、了解学生、不贪财、善于教育、因材施教的人。

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由此我们对大教育家孔子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了,孔子身上有这么多品质,那么他的哪种品质给你印象最深,对你的感染最大呢?(孔子的谦虚,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孔子的谦虚好吗?

(三)品味赏析,朗读感悟

1、品读第二段

下面请同学们同桌搭档分角色朗读第二段,同学们要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①同学们自愿分角色朗读。

②其他同学点评

师总结大家意见,读孔子时语气应舒缓,读出虚心;子夏的语气要读出疑惑。

③再找2个同学分角色朗读

这次他们读的怎么样?对两个人物感情把握得都很到位,老师我在这里另有疑惑:你说孔子和子夏在对话时会有怎样的动作和表情呢?请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开联想,等会我们来个“孔子论学模仿秀”怎么样?谁愿意演绎孔子?子夏呢?(掌声雷鸣)太精彩了!想不到咱班同学们不仅是课堂上学习的小精灵,更是舞台上的明星,不愧为21世纪的才子才女呀!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刚才两位同学,让我们目睹了春秋时期孔子论学场面。

孔子是一个德高望众的老师,他敢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他的谦虚的确令人佩服,难怪孔子的这一品质可以影响到那么多同学,其实孔子的品质更深深地感染着我,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呢?就是孔子作为教育家,他对自己的学生行为观察细致,对学生的性格了解深刻,我做得还远远不够,所以老师以后也要向孔子学习呢,那让我们大家共同来赏析这一段好吗?

2、品读第三段

①分角色朗读

这次分角色朗读老师也想参加一份行吗?那你们希望我读哪个角色呢?(孔子)那好,今天我就来当回孔子,谁愿意扮演我的学生子夏呢?好,我们来个师生使用。

②学生点评

谢谢同学们对老师朗读的肯定,其实老师觉得我的语速处理得不如子夏,以后我们要互相学习好吗?

③问题探讨:“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一句中,老师对子夏的考评是什么?

(此环节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由个人思考到同桌交流再到小组合作探究)

同学们,子夏经过孔子的指点深受启发,那你呢?

下面我们小组再来次互动,分别说: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四)拓展升华

哪个同学最有勇气能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优点或缺点

(学生交流)

老师相信他敢于说出自己的优缺点以后就敢于去面对,他会做得更好!

(学生交流……)

(此环节当有的学生否认自己有优点失去自信时,我随机调动全班同学用放大镜寻找他的优点,以为其树立自信心)

我真高兴,大家都敞开了心扉,说出了自己的心理话,那你们知道彼此的优缺点后,会怎样做?

大家说得非常棒!我看到了同学们不断改进自己,虚心学习的身影了,孔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说的一样,他是这样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将孔子名言齐读,男生读,女生读,背诵)

(五)小结及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了孔子,知道了他在教育学生方面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他的人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以至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人尊称为“万世老师”(板书)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遇见了孔子,你有什么话对他说呢?

六、作业

《我与孔子的对话》

板书设计:

孔子和学生

孔爱心万

了解学生世

谦虚先

子因材施教师

【《孔子和学生》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1.《孔子和学生》教案

2.《孔子和学生》课件设计

3.《孔子和学生》的教学反思

4.《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

5.《孔子和学生》课堂教学反思

6.孔子和学生的教学反思

7.孔子和学生阅读答案

8.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9.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第二篇:孔子和学生教案

课题:《孔子和学生》

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课件出示:颜回 子贡 子路 子张

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

1、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 谦虚 伟大 受人尊敬 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 大教育家

2、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3、第一段的学习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引导。1)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 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随机出示重点语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 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

4、第二、三段的学习

1)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 A、指名读第二自然段。B、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谦虚?

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

C、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示四句话)

D、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A、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

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B、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

C、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A、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B、指名分角色朗读。

C、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4)(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板写:万世先师)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7)(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三、知识拓展。

1、(出示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四、课堂小结

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五、布置作业

课题:《孔子和学生》

课型:新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二、新授

(一)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二)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三、知识拓展: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复习巩固

1、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2、比较记忆字形

裕 资 择 谨 慎

浴 姿 泽 勤 真

3、练习写生字10个。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六、布置作业

第三篇:孔子和学生教案

孔子和学生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2.学认生字7个,学写10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3.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三、理解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

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

四、作业: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

第二课时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三、拓展思考: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五、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二、比较记忆字形

裕 资 择 谨 慎

浴 姿 泽 勤 真

三、练习写生字10个。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孔子和学生》优秀教案设计

《孔子和学生》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孔子和学生》优秀教案设计,欢迎参考~

【《孔子和学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3、学会写摘录笔记。

发展性目标

1、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课文中,作者开头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答:叩拜至圣先师孔夫子像。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请同学回答,并顺势引出对孔子的介绍)

3、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答:想。

二、整体感知

1、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请学生提问,老师将问题整理归类。

4、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台下同学当评委,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5、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读几遍,纠正发音。

三、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1、什么是有教无类?请同学们根据字面意思试着解释一下。老师评价后给予正确解释。从文中哪几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有教无类?答:

2、3句。

2、什么是因材施教?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答:

2、3段。(从而引出对2、3段的研究)

3、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答:4个。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答: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4、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答: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5、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答:不及他们。

6、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问明白的同学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

7、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8、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优缺点。(讨论后,老师请3-4组同学来回答)

9、大家都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心里话,真好!那么知道了彼此的优点缺点,你们将会怎么做呢?答:……

10、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老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句意。再读。各自背,同位互相检查。

11、“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指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答:……

12、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请大家用两个词概括。答: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13、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

14、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等)

15、可见,孔子是一个多么有远见的人!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答:……

16、整体回顾

四、学写摘录笔记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本子来,我们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找出你们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写到本子上,如果你对有关孔子的知识感兴趣,也可以抄下来,另外,老师课上讲过的有关名句,也可以记下来。

四、作业

1、生字一个四遍,组两个词。

2、背过“三人行……”

3、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教学总结

《孔子和学生》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教学策略: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孔子因而受到学生的尊重。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了每个人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这节课我非常满意的地方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去从课文中理解“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及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

在具体操作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一些语言的精妙之处,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训练和指导。我还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再现孔子和学生颜回的对话部分,然后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理解孔子的品质。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互相说说好友的优点和缺点,然后让学生明白自己也要不断向别人学习。然后及时进行思想教育。

不足之处就是学生课前收集的材料不够充分,还欠缺一定的主动性。

第五篇:孔子和学生教案宋春丽

《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

主备人:宋春丽

预学导航:

1、三读课文:

一读课文:做到三不两标(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标出自然段、标重点词)。自学生字词,结合课文想想重点词语的意思,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二读课文:按照本文“金钥匙”的指导写摘录笔记。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读课文:试着结合文章的写作特点、方法、作者情感点从内容和写作方法方面做批注。试着回答课后探究题,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生字词语:

易读错的字:

易写错的字:

多音字:

形近字:裕—浴 泽--择—译 既—即 虚--虑

3、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4、搜集有关孔子资料简介和孔子名言。

一、教材分析

《孔子和学生》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二、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认字8个,学写7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2、能力目标: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身的阅读感受。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3、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三、教学重点

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四、教学难点

本单元的“学会标注问题”这一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掌握这一阅读方法。

五、教具准备

课件

六、教学时间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孔子,激发探究欲望

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以“仁”为中心,对后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称为“万世先师”,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孔子的言行思想编成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这是一部提高个人修养的经典著作,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的于丹教授讲的<论语>心得,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

孔子不仅在中国受人尊敬,在国外也备受瞩目。德国柏林得月园的人口处,矗立着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塑像花岗石基座上刻着“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的孔子名言。西方将他列入“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称其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万世之师,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呢?它的魅力何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和学生。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

1.小组内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根据要求互相打分。2.课件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贫穷 富裕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远近驰名 严谨 庄重 和颜悦色 谦虚 宽厚 谨慎 严肃 3.我们再来读读生字(播放课件)裕 资 择 贡既 施 及 谨 谦 虚 慎 肃 优

请和同桌互相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肃”字里面的两个点像一把撑开的小伞,别写错了。“及”字第一笔是撇,请看他的笔顺。“谦”字不好写,请仔细看一看。

4.生字掌握了。还记得上节课学过的阅读时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的阅读方法吗?请看金钥匙:(播放课件)

阅读时有的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交流,可以把它们写在自读笔记中。

自读笔记中记录下来的不一定是自己不懂的问题,而是学习课文需要思考和交流的重要问题。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标画或是记录下来。预设问题:

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 为什么被后人称为“万世先师”呢? 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孔子是怎样教育 学生的?

学生汇报:

(1)这位同学说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什么是“有教无类”?(指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

(3)请找出有关句子。出示课件,谈谈你的理解。

(放现在来说,孔子不管你是腰缠万贯的富人子弟,还是下岗职工的甚至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不管你是天资聪明,还是笨的连1+1=2也学不会,都会收你做学生。)

师:多博大的教育思想呀。孔子所在的时期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阶段,他主张,人不分富贵贫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将面向贵族官僚子弟为主的教育转向了贫民子弟,他的这一创举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让我们再来读读写孔子有教无类的句子。

2.了解了有教无类,那什么是“因材施教”?

(对待什么样的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文中是怎样向我们具体介绍的呢。

(1)请同桌分角色读孔子与子夏对话。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有些同学说体会到孔子很谦虚,要向他的学生们学习。(播放课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有的同学说孔子是先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再因材施教的。(2)这里面谈到了对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四个学生的教育,你能不能用这里面的某一个学生为例子,说一说孔子的因材施教么。颜回,很守信用,但不知变通,孔子要教育他随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方法。

子贡,很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孔子要教育他虚心好学。子路,很勇敢,但宽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孔子要教育他学会宽容,懂得谦让。

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孔子会教 育他对人不要整天板着脸,要热情随和一点。

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他针对每个人特点,进行教育,让他们不断地弥补不足,提高自己,变得更优秀呀。

(3)再来读读孔子和子夏的对话,体会他的教育思想,读的时候注意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子夏越听越糊涂,是疑惑不解的语气,而孔子呢,和颜悦色,什么是“和颜悦色”?

(颜:面容;悦:喜悦;色:脸色。脸色和蔼喜悦。和颜悦色形容和蔼可亲。)

孔子是循循善诱,和颜悦色的。开始读吧。

(4)听了孔子的这番话,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他明白什么了?(播放课件)

(子夏“明白这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我们都要不断学习呀。)

孔子的话对你有何启发,想一想,自己在哪方面还需要进步?

孔子的思想对于现在的我们,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能够指导我们做人做事,真是大智慧呀!

3.教师小结

孔子拥有大智慧,而他却是那样谦虚,在孔子的眼里,比如颜回的守信用、子贡的聪明、子路的勇敢、子张的严谨庄重,都值得自己学习; 作为老师,看到这里我也深有感触呀。学生不一定就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呀。这正是韩愈的那句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4.孔子这样一位博学多才、品德高尚、谦虚好学的老师,教了很多学生,我们来齐读最后一段。(播放课件)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尊称他为“万世先师”,(播放课件)更是对他教育思想的崇敬呀,这就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播放课件)

5.再次读课文,回顾全文。

6.同学们,学习了《孔子和学生》,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师: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有改掉自己的缺点,不断地学习,才能进步呀。让我们学习孔子的思想,做一个像他一样品格高尚的人。

四、拓展延伸

你想多了解孔子的思想么?请欣赏《论语十则》中的前五则。老师还建议同学们看看于丹的《论语心得》,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

五、布置作业

1、读一读《论语》,收集几条孔子的语录,背一背。

2、推荐学生阅读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图画《孔子胜迹图》。板书设计:

孔子和学生

有教无类

颜回

信用好

不懂变通

万世之师 子贡

聪明

不够谦虚

因材施教 子路

勇敢

不够忍让

子张

严谨庄重

为人严肃

教学反思:

《孔子和学生》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jiā jìng pín qiïng fù yù cōng míng yú bân bāo luï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yǒu jiāo wú lâi yīn cái shī jiào yuǎn jìn chí míng yán jǐn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zhuāng zhîng hã yán yuâ sâ qiān hîu chǔ shì jǐn shân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圈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

愚笨(yū yú)一束(sù shù)乐意(lâ yuâ)驰名(cí chí)既然(jì jí)严肃(sù shù)谦虚(xǖ xū)尊敬(zūn zhūn)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把部分词语送回家。

()()驰名 万()先()()()无类()()树木()()施教 和()悦()

各()各()远近()()天()聪()1.老师()地跟我谈心,我很感动。

2.()()是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3.超市里()的玩具都让人爱不释手 四.辨字组词:

虚()糊()驰()浴()虑()湖()弛()俗()五.据义写词:

1.不论对哪一类人都进行教育。()

2.依照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法。()3.形容脸色和蔼可亲。()

下载《孔子和学生》语文教案[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子和学生》语文教案[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孔子和学生(教案)

    2、孔子和学生 (四年级第一学期) 普陀区新武宁小学高静 武宁一村40号 200063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辨别多音字“教、处、为”的读音......

    孔子和学生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自主识字本课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的意思,学习用不同的因果句式表达。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孔子和学生》教案(五篇范例)

    《孔子和学生》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2、 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发展性目标 1、 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2、 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

    《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2.学认生字7个,学写10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

    2孔子和学生

    2孔子和学生 (四年级第一学期) 【课前预习】 1.正确朗读课文,将下列读音归类(填序号): 处:A、随处B、处理C、处分D、教导处E、处决F、处长 念ch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chù......

    《孔子拜师》优秀教案

    春夜喜雨学习目标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

    孔子和学生教学反思

    孔子和学生教学反思 孔子和学生教学反思1 《孔子和学生》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

    孔子拜师的优秀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孔子拜师(第一课时)试课稿特好教案(2),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孔子拜师(第一课时)试课稿特好教案(2)(3)概括品行。师:此时,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