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21孔子教案

时间:2019-05-15 05:5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语文上21孔子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语文上21孔子教案》。

第一篇:五年级语文上21孔子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21孔子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教学

要求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通过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认识他的人格和坚持的理想主张,决不放弃的精神。

重点

难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句导读:介绍孔子的名、字、出生时期和国家。]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❶的创始人。[句导读:讲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句导读:讲他作为我国最早的教育家所取得的非凡成就。][①能不能把文中的“相传”二字删去?]

段导读:介绍孔子,指出孔子的弟子很多。

􀀌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最后专心从事整理《诗经》《尚书》《春秋》等古代文献的工作。[②这句话包含哪两层意思?]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把他平时的言行记录下来,编纂成一部书——《论[lún]语》。[③从本句看,《论语》是怎么形成的?]这部著作是我们今天认识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文献。在这部著作中,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样为❷人处[chǔ]世。

段导读:写孔子的贡献和《论语》的核心思想。

第一部分:介绍孔子并指出孔子的贡献和《论语》的核心思想。

􀀍《论语》记载,弟子子贡曾经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人们很推崇这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准则❸,便把这句话概括成“推己及人”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段导读:写孔子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一次,孔子在游历讲学途中,口渴得厉害。[句导读:“厉害”一词准确地描写了孔子当时渴的程度,急需喝水。]他看见路边有一眼泉水,正要畅饮解渴时,发现泉边石头上刻有“盗泉”二字。孔子非常厌恶这个“盗”字,虽然干渴难忍,也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⑤孔子为什么不喝“盗泉”里的水?]

段导读:写孔子不喝“盗泉”里水。

􀀏还有一次,孔子在陈、蔡两国之间的路上断了粮,跟随的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句导读:“饿得爬不起来了”说明因断粮而导致的饥饿状况非常严重。]弟子子路向孔子抱怨❹道:“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⑥从本句看,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什么?]

段导读:写孔子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

第二部分:写孔子和弟子们谈论人生哲理。

􀀐后来,他最得意❺的弟子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儿米,便赶紧埋锅做饭。饭快熟的时候,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出一把米饭送入口中。[句导读:“抓”“送”两个动词把颜回的举动刻画得非常形象。]等到颜回请孔子吃饭时,孔子假装说:“我刚刚梦见了父亲。我想用这干净的米饭来祭祀他。”[⑦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颜回连忙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才烧饭时有些烟尘掉到锅里,我觉得弃之可惜,便抓出来吃掉了。”[句导读:明确了颜回把米饭送入口中的原因。]

段导读:孔子看见颜回吃了米饭,以为弟子偷吃。

􀀑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⑧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段导读:告诉我们了解一个人非常不容易。

第三部分:写应该怎么了解一个人。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的,一部书要写许多竹简,还必须用熟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❻在一起。[句导读:写出了春秋时期书的特点,为下文描写作了铺垫。]平时卷起来放着,读的时候就打开。《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句导读:“翻来覆去”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孔子读书的情景。]这就是“韦编三绝”成语的由来。即❼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句导读:孔子的语言充分体现了他晚年对读书的强烈愿望和从不满足的读书态度。][⑨从本段看,我们应该学习孔子怎样的精神?]

第四部分:写孔子晚年研究《周易》并介绍了“韦编三绝”成语的由来。

❼即,此处读jí,要与“既然”的“既”区分开。

⑨学习孔子谦虚,勤学上进的精神。

.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孔子的相关资料。

一 谈话导入

.导入:同学们,《百家讲坛》栏目中,于丹教授曾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了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二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学生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 交流预习成果

.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仲 儒 祀

笔画:怨 祭 祀

2.需要掌握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 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第一部分:介绍孔子及孔子的贡献及《论语》的核心思想。

第二部分:孔子和弟子谈论人生哲理。

第三部分:孔子教育弟子怎么了解别人。

第四部分:孔子到了晚年喜研究《周易》并介绍“韦编三绝”的由来。

2.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要点: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思考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生可通过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请教等方式了解孔子。

一 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并试着给每个故事加小标题。

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喝“盗泉”之水。

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

小标题可概括为:推己及人、安守节操、识人不易、学而不厌。

二 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默读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感悟孔子的言行。

2.小组间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个故事

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话?

第二个故事

为什么孔子口渴得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第三个故事

你怎样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引《论语》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想象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

第四个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三 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悟到两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几点感受。

总结:本文通过对孔子生活中几件小事的描写,展现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揭示了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突出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四 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孔子的故事》《庄子传奇》。

2.如有兴趣,可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一写读后感。

1.这个学段的学生已经接触过《论语》,对孔子有一些较为感性的认识。课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更多孔子的资料,为学习这篇记述孔子生平活动及成就的作准备。

2.本文脉络清晰,讲了孔子的四个小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概括总结,并试着再列举其他古人类似的故事进行补充。

.看拼音,写词语。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

在《论语》这部著作中,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样为人处世。

3.写出下列成语的含义和由来。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由《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概括而来。

韦编三绝: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4.课文写了与孔子有关的几件事?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品质?

5.你对《论语》中的哪句话有感触?结合生活经历谈一谈。

一 孔子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 中国历史上的十四位圣人

酒圣杜康 文圣孔子 诗圣杜甫 史圣司马迁 武圣关羽 草圣张旭 兵圣孙武

医圣张仲景 茶圣陆羽 谋圣张良 木圣张衡 画圣吴道子 药圣孙思邈 书圣王羲之

三 孔子为何名“丘”

孔子得名“丘”的缘由主要有两种说法。《史记•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圩,读wéi,义同“凹”,即中央低而四周高。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出生时头顶有个小“凹”,因而名“丘”,为什么头顶上有个小“凹”就取名“丘”呢?因为古代“丘”也有“中间低四周高”的意思。第二种说法是,鲁国有座尼丘山,孔子出生前其母曾“私祷于尼丘之山”,孔子因而名“丘”,字“仲尼”。此说源自《孔子家语•本姓解》。

四 中国的儒文化

在我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并存,但三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同,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从儒家思想文化形成的体系来看,儒家所传承的“六经”,都是在孔子以前已经形成的,这些经典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精华;而孔子开创的儒家与先秦各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儒家始终以自觉传承“六经”为己任。“六经”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正是通过和依赖于儒家的世代努力而传承至今的。由于儒家具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由于儒家的积极处世的实践精神,由于儒家表现出来的所具有的浓厚历史感、文化感、道德感,由于儒家在传承历史文化上的自觉努力,它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主流。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哲学、宗教、伦理、文化、艺术、科技、医药以至政治、经济诸多方面,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二篇:21 孔子教案

孔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2、通过四个故事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和形象风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孔子的一生,坎坷而伟大,他广收门徒、传播礼道,将复兴周礼作为己任。他教学的言论以及与弟子们的对话被汇集编纂成《论语》一书,千古传诵。这节课我们一起进一步认识这个中华文化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孔子。

二、复习。1复习生字。

2课文分段。课文分成几部分?分别介绍什么?(第一部分(1、2自然段)孔子的生平概况。这是文章的总起,由此引出后面的故事。第二部分(3—8自然段)讲了孔子的几个故事。选择了他生平中有代表性的几件事一一分述。)

3、填空:孔子名(),字(),()时期()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把他平时的(言行)记录下来,编纂成一部书叫《论语》。引导: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仁爱思想历来为世人所推崇,千百年来孔子也因此而备受中外人民的崇敬。这节课我们通过几个小故事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和他的形象风貌。

三、学习第二段

导入:这一段讲述了孔子哪几个故事?请快速阅读课文

(1、与子贡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一)第三自然段。

1、思考(1)、孔子提出了什么主张?你是怎么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2)、这个主张可以用哪句话来概括?“推己及人”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推;推想,推断。就是用自己的心思来推想别人的心思,也即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3)、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过“推己及人”的时候?(事例:有的同学闹矛盾,总是指责埋怨对方的不是,如果这时你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也许你就会发现原来是自己做的不对。有的同学总是嫌父母唠叨,对父母的教导总是不耐烦,如果你能站在父母的角度,你就会理解父母的心意了。)

小结段意:写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主张。

2、感情朗读

3、小结学法: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小结段意—感情朗读

(二)第四自然段:

1、小组朗读。

2、因为有个盗字,所以孔子宁愿忍受干渴也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通过这件事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盗,即盗窃,不劳而获,是可耻的。赞扬孔子厌恶偷盗的精神。)

(三)第五自然段

1、指一位同学读。

2、这段写了孔子和弟子子路在路上断了粮的时候的一番对话。在这里,孔子是怎样谈论“君子”与“小人”的?(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节操 是一种很高的道德标准。安然的坚守节操。

(君子贫困时仍然安于清贫,恪守节操,不会做出违背良心的事。小人穷困时就会不择手段,为所欲为。)

3、说说哪些德行品质是君子所有?(信守诺言,诚实守信、谦虚正直,乐于助人,富有爱心严于律己,勤奋好学)哪些品行是小人所有?(偷鸡摸狗、坑蒙拐骗,制假售价,抢劫杀人,盗窃,造谣生事、投机钻营、仗势欺人、狐假虎威、巧诈掩饰、挑拨离间、无中生有、巧舌如簧、甜言蜜语、左右逢源、拍马奉迎、嫌贫爱富、唯利是图 为富不仁)

(五)第六、七自然段。

1、指小组读。

2、孔子对弟子们说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他为什么这样说呢? 他看到什么?做出什么判断?事实真相却是什么?(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出一把米饭送入口中,于是认为颜回偷吃。事实真相是烟尘掉进锅里弄脏了米饭,颜回觉得弃之可惜,便抓出来吃了)

3、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话。从他的感叹中,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圣人?(孔子知错即改,有自我反省的勇气)a、《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只有不断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和进步,逐渐走向完美。B、认识和了解一个人,如果仅从表面看到的现象和一时产生的感觉,去做出判断,常常会出现失误。只有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的判断才可靠,结论才正确。

(六)第八自然段

1、孔子是怎样读《周易》的?画出文中描写孔子读《周易》的句子,由此你体会到孔子怎样的精神?(勤奋好学,不断追求的精神)

2、孔子的好学精神是出了名的,他经常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完全是当作一种兴趣,一种乐趣来对待。孔子的学习是很刻苦的,有时还达到如痴如迷的程度,竟忘记了吃饭、睡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3、你能用一些成语和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吗?(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废寝忘食,活到老,学到老。勤学好问,学而不厌 孜孜不倦 手不释卷、虚心好学、好学不倦。)

四、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以四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两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和精神。我们今天所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过去曾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现在则强调半部《论语》学做人。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让我们试着潜下心来读读孔子的书,读读《论语》。如能把《论语》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可以深刻把握做人的道理,对于我们思考怎样做人、帮助我们修身养性,是很有意义的事。)

2、读读阅读链接。来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的一些言论。

五、布置作业。

孔子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它们都能给人不少启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找有关孔子的书来读一读。板书:推己及人

厌恶偷盗

安守节操

勇于自省

学而不厌

第三篇:21 孔子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近来央视百家讲坛,于丹教授在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二千多年来它一直影着中国人的思想。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孔子)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二)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òng)儒(rú)祀(sì)

笔画: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三)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1)(1.2)孔子的生平。

(2)(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2.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

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举生活中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三、练习1.比较.组词。

核()

怨()

育()

蔡()该()

怒()

盲()

葵()2.解释词语。

隐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韦编三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己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孔子名丘,字()、()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学派的创始人。他去世后,他的弟子把他平时的言行记录下来,编纂成了《

》一书。

课堂小结

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

课后习题 《孔子》习题

一、基础题

1.看拼音写词语

jiào yù

hé xīn

bào yuàn

jì sì

()

()

()

()

rú jiā

yǐn huì

()

()2.多音字组词

jiào()jiāo()

lún()lùn()处

chǔ()chù()

céng()zēng()

二、综合题 1.解释词语意思

(1)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韦编三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隐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三段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说一说孔子是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题

1.课文是以什么结构来组织全文的?全文讲述了孔子的几件事情?请为其加上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为什么不肯喝“盗泉”里的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君子”“小人”分别指什么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可结合生活实际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教育

核心

抱怨

祭祀

儒家

隐晦 2.教导

教书

论语

理论

处理

到处

曾经

曾祖父

二、综合题 1.

(1)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愿意;勿,不要;施,加。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勤奋刻苦。(4)隐晦:(意思)不明显,不容易懂。

2.人要学会关爱别人,用自己的心思去推想别人的心思,自己不愿意的,别人未必愿意

三、提高题

1.课文是以“总——分”的结构组织全文的。第三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心系他人

第四段:不喝“盗泉”之水

厌恶偷盗

第五段:谈君子与小人

安守节操

第六、七段:感慨“识人不易”

敢于自省 第八段:晚年读《周易》

勤奋好学

2.可以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

3.“君子”指那些德行端正、品质高尚的人。“小人”指那些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的人。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板书

一、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 不喝“盗泉”水

——厌恶偷盗 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敢于自省

晚年读《周易》

——学而不厌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s版上册教学设计 21、孔子

21、孔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3、帮助学生认识“仲、儒、祭、祀”;会写“仲、育、儒、核、厉、粮、怨、祭、祀、覆”;理解“教育、儒家、核心、厉害、抱怨、祭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推己及人、翻来覆去”等词语。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兴趣导入

1、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那他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请你谈谈你的理想是什么。

2、(针对理想是“当一名教师”的同学)既然你想当一名学生敬佩的、有水平的老师,那你们知道教育始祖是谁吗?(生回答)对,我们教师的始祖就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一个很了不起的大人物孔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来了解我们的教育始祖孔子是何等神圣的。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根据字的不同特点,自主识字。

3、采取生生、师生互动的学习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并思考: 课文介绍了孔子生平的哪些情况?

2、交流

孔子的生平情况:姓氏、历史地位与思想主张。

3、再次小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四、以各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

五、课后作业

多方面收集有关孔子的各种资料。

第2课时

一、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二、品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孔子生前的几个小故事?你能为每个小故事拟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吗?

2、汇报交流

(1)轮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2)汇报,相机板书

A、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推己及人)。B、不喝“盗泉”之水。

C、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和识人不易。D、晚年读《易经》(“韦编三绝”的由来)。

3、品读、感悟

1、选择其中一个你所喜欢的小故事按要求进行学习:(1)说说这个小故事主要讲了什么?(2)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自由合作,相互交流

找与自己选择相同故事的同学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感悟孔子的精神品质。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拓展,总结

1、自主学习《论语》中的部分名句。

2、读了这些名句,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21、《孔子》教学设计(五上)

21、《孔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二、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通过学习孔子的几个小故事,感悟孔子厌恶偷盗,敢于自省,勤奋读书等方面的品德

三、复习导入课文:

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先人的光辉思想令人怀想。谁知道中国最有名的老师是谁?生答:孔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于这个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的古代名人,你了解到了他生平的什么哪些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

四、精读课文,深入学习:

1、默读第1--4个小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故事1: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故事2:不喝“盗泉”水 故事3:谈“识人不易” 故事4:晚年读《周易》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第一个故事:

小黑板出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师生再共同点评。

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做事要将心比心,自己所不愿的,也不要强加于人。

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举生活中自己这方面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第二个故事:

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教师点评和总结: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第三个故事: 学生分角色朗读5至7自然段,思考:

1、小黑板出示:“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

思考1:“君子”“小人”分别指什么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 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适时点评、总结:

“君子”指那些德行端正、品质高尚的人。“小人”指那些道德败坏、品质恶劣的人。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2、小黑板出示:“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思考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 学生小组讨论,选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

3、教师提问: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适时点评、总结: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第四个小故事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边勾画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如: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五、学习升华:

小结: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本文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你又学到了他什么思想呢?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推己及人,厌恶偷盗,安守节操,敢于自省,勤奋读书„„

六、板书设计:

21、孔子

下载五年级语文上21孔子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语文上21孔子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五年级上语文21诺贝尔表格式教案

    XX五年级上语文21诺贝尔表格式教案 XX--XX学年第二学期上年级上册语文活页备月 日题21诺贝尔型新授单元六主备人司爱菊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7个生字,认识“诺、颁、隧”3个字。......

    五年级语文下册21古诗三首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名称: 月是故乡明二、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1、会写18个生字,会认2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教案 《孔子》1

    孔子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字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认识“仲、儒、祭、祀”;会写......

    21 孔子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 21 孔子 (教学设计) 张晓 小河镇张徐庄中心校 21 孔子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仲、儒、祭、祀”等10个生字,掌握“儒家、核心、为所欲为、翻......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教案

    《小麻雀》 一、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教案

    21、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2.理......

    2018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21诺贝尔教案 苏教版

    21、诺贝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孔子教案 语文S版

    孔子 教材分析 《孔子》一文有八个自然段,按“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分为“孔子生平”和以有反映孔子的思想主张、风貌的几个“小故事”两部分,为我们概述了孔子的生平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