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变了变了》及教学反思
小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变了变了》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活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精神,感知木耳等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玩泡发实验,体验游戏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科学《变了变了》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
“变了变了”是省编教材小班主题活动《大大小小》中的一个科学活动内容。活动设计时我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的经验。同时我考虑到对小班幼儿来说趣味性尤其重要,用各种游戏活动和趣味性的语言,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木耳等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玩泡发实验。
2、在活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精神。
3、体验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透明杯幼儿人手一个;盛有热水的水壶若干,;木耳、银耳、紫菜;小盆
【活动过程】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看,是什么?(干和湿木耳),分别问名字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干湿木耳长得什么样子?你可以摸一摸、闻一闻(干干的、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湿湿的、软软的,)小结:干木耳摸起来干干的、硬硬的,问起来还有股香味呢。湿木耳湿湿的、软软的。
2、提问:这两块木耳原来是一样大的木耳,可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使其中一个变的大了,到底发什么了什么哪?(木耳泡水变大),老师现在验证到底是不是泡水后变大的,木耳现在需要一定的时间,老师今天带来了其他一些和木耳一样的食物(银耳、紫菜、腐竹、木耳),小朋友们自己选择一种试一试他们是不是泡水变大的。分三组,每组4人
幼儿动手泡发食物,进一步感知验证。(注意:水很热注意安全,水不用很满,要注意观察食物的变化)
过程中让老师出示自己验证的木耳泡发的变化(变大了、变胖了),然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泡的食物发什么了什么变化。
小结:像木耳、银耳这种泡水后变大的食物叫做泡发食物。
3、刚刚我们实验了几种常见的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胖大海、海参、干鱼翅等等)。
师;恩,小朋友们说了很多,老师这里也有一些不常见的泡发食物的图片,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谁吧!
4、幼儿再次进行泡发实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师:小朋友,还有一些我们爱吃的食品也是可以泡发了之后吃的,比如小馒头,你比较想泡什么吃哪?(方便面、饼干、等)
5、好吃的东西要和别人分享,现在我们带着这些好吃的去和别的小朋友分享吧!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本文扩展阅读:变,bian,从丝从言从攴。本义:弹琴时手指在不同琴弦间移动。〈动〉(1)形声。从攴(pū),娈(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上学期《变了变了》科学教案
【设计意图】
“变了变了”是省编教材小班主题活动《大大小小》中的一个科学活动内容。活动设计时我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的经验。同时我考虑到对小班幼儿来说趣味性尤其重要,用各种游戏活动和趣味性的语言,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木耳等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玩泡发实验。
2、在活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精神。
【活动准备】 透明杯幼儿人手一个;盛有热水的水壶若干,;木耳、银耳、紫菜;小盆
【活动过程】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看,是什么?(干和湿木耳),分别问名字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干湿木耳长得什么样子?你可以摸一摸、闻一闻(干干的、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湿湿的、软软的,)小结:干木耳摸起来干干的、硬硬的,问起来还有股香味呢。湿木耳湿湿的、软软的。
2、提问:这两块木耳原来是一样大的木耳,可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使其中一个变的大了,到底发什么了什么哪?(木耳泡水变大),老师现在验证到底是不是泡水后变大的,木耳现在需要一定的时间,老师今天带来了其他一些和木耳一样的食物(银耳、紫菜、腐竹、木耳),小朋友们自己选择一种试一试他们是不是泡水变大的。分三组,每组4人
幼儿动手泡发食物,进一步感知验证。(注意:水很热注意安全,水不用很满,要注意观察食物的变化)
过程中让老师出示自己验证的木耳泡发的变化(变大了、变胖了),然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泡的食物发什么了什么变化。
小结:像木耳、银耳这种泡水后变大的食物叫做泡发食物。
3、刚刚我们实验了几种常见的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胖大海、海参、干鱼翅等等)。
师;恩,小朋友们说了很多,老师这里也有一些不常见的泡发食物的图片,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谁吧!
4、幼儿再次进行泡发实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师:小朋友,还有一些我们爱吃的食品也是可以泡发了之后吃的,比如小馒头,你比较想泡什么吃哪?(方便面、饼干、等)
5、好吃的东西要和别人分享,现在我们带着这些好吃的去和别的小朋友分享吧!
第三篇:小班科学《变了 变了》
小班科学《变了 变了》
活动目标:
1.感知木耳等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知道水温不同泡发的速度也不同。
2.愿意动手尝试玩泡发实验,乐于参与体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木耳若干,盆6个 小碗个数与幼儿人数相等 热水 冷水 温水 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木耳,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小木耳。请每位小朋友拿一颗木耳,然后回到座位上。”(2)师:“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木耳长得什么样子?你可以摸一摸”(干干的、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
(3)小结:木耳摸起来干干的、硬硬的,有点扎手,皱皱的,蜷缩在一起。2.幼儿动手尝试玩泡发木耳的实验。
(1)师:“小木耳刚刚悄悄的告诉我,它说它太干太难受了,想让你们帮它泡个澡,你们愿意吗?”
(2)师:“现在请你们帮它来泡泡澡,不过,在给木耳宝宝泡澡的时候,你要仔细观察观察泡了澡的木耳宝宝和泡澡前的木耳宝宝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手摸一摸。”(3)幼儿动手操作并观察(4)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观察的结果
师:“木耳宝宝没泡澡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泡了澡之后,它变成了什么样子的?”(5)小结:木耳宝宝泡了澡以后变的软软的,滑滑的了,而且变大了。那么这个现象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泡发。
3.集体实验,感受水温的不同泡发速度的快与慢
(1)师“我这里还有一些小木耳,它们也想泡泡澡,你们想不想也帮帮它呀?”“我这里有一热水盆,一个冷水盆,你们想让木耳宝宝洗热谁澡还是冷水澡呢?请你自己来把它放到热水或冷水里。(2)幼儿操作,“送木耳宝宝去泡澡”
(3)师:“你刚刚送木耳宝宝在那个盆里泡澡了?”(教师将幼儿送的木耳宝宝捞出,让有感知并对比,泡热水澡的木耳变大了,软了,冷水澡的木耳还是有点硬的,没有太大的变化)
(4)教师小结:原来小小的硬硬的干干的木耳宝宝在热水里泡澡以后变大的速度会很快,在冷水里的木耳宝宝变的的速度就很慢。4.迁移生活经验,了解其他的可泡发食物
师:除了木耳,你还知道有哪些食物在水里浸泡后会变大的呢?
5.游戏“变变变”,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木耳等食品泡发变化的过程,感受其乐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做小木耳吗?我们一起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小木耳,们快来老师的身边吧,看看哪个小朋友学干木耳学的最像,这位小朋友把自己的身体抱得紧紧的真像一颗干干硬硬的小木耳。
师:干干的小木耳准备洗个热水澡啦,快跳进水里,在水里泡一泡,翻一翻,扭一扭,小木耳慢慢变大了啦!这个小朋友把小手小脚都伸展开来好大啊,我们也来把手脚伸开变得大大的吧。
师:“游戏好玩吗?那让我们跟这老师到操场上再玩一玩,好吗?”(结束活动)
第四篇:小班科学教案 变了变了 教案
小班科学教案 变了变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变了变了
【设计意图】
“变了变了”是省编教材小班主题活动《大大小小》中的一个科学活动内容。活动设计时我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的经验。同时我考虑到对小班幼儿来说趣味性尤其重要,我就以游戏的形式来贯穿始终,用各种游戏活动和趣味性的语言,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2、在活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科学的精神。
【活动准备】
透明玻璃杯两个,小碗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温水的大盆四个,小碟四个,盘子四个;木耳、菊花茶叶若干;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师:小朋友,您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
师:对,老师的手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2、教师用手指游戏《变变变》,导入活动,(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
过渡:老师还有一个本领,我会把两个一样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你们信不信?”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开始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围绕“变”的小环节,旨在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出示两块大小基本一样的木耳,教师动手实验。
师:知道老师手里拿的什么? 文档仅供参考
幼:木耳。
师:这两块木耳一样大吗?
幼:一样。
师:待会儿老师要把它放在这两个杯子里,在一个杯子里倒上水,另一个被子里不放水,一会儿它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小朋友猜猜木耳会变成什么样?
4、幼儿进行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①木耳变大了;②木耳变小了;③木耳大小没变化;
(大部分幼儿说木耳会变大,理由五花八门:因为它喝水就会长大了;向我们一样吃吃就长大了;水把空空的里面填满了……尽管孩子们的想法很夸张幼稚,但我没有打断和干预,而是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表述,因为那是孩子们智慧想象的火花。)
5、幼儿验证猜想结果,并观察比较干湿木耳的区别。
6、组织幼儿自主选择泡发木耳。
师:小朋友,老师有件事情想请你们帮忙,食堂的阿姨中午要做“木耳炒肉”,你们能帮阿姨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吗?
(以寻求帮助的口吻,更容易使孩子产生积极的行为动机。)
7、幼儿动手泡发木耳,进一步感知验证。
(幼儿在等待验证结果时,启发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联想:你还知道那些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8、师幼共同游戏:变呀变
请幼儿变成会泡发的食物原地不动准备,教师随音乐讲述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过程,幼儿随音乐变化动作,让自己越变越大,变到最大。教师用道具随音乐“搅拌翻炒食品”,幼儿则翩翩起舞。
(科学与音乐活动融合,引导孩子发挥想象,用肢体语言表现食品变大,动静结合,并能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9、幼儿动手冲泡菊花茶,品尝茶水。感受欣赏菊花在杯中开放,引起幼儿美的感受。
(泡茶一方面是对孩子探索的奖励,另一方面是加深他们对泡发食物变大的感知理解。)
【活动延伸】
老师和孩子一起将泡发后的木耳送到食堂,请食堂阿姨炒菜用。
【活动反思】
自我参加了省实验课题《操作材料对幼儿探究式科学学习的支持》的课题研究以来,面对进行的科学活动,我更加注重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实施教学活动。“变了变了”的主题活文档仅供参考
动的目标如果按教材上进行也会上的很顺,对幼儿来说掌握起来比较容易,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我认为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的可参考的活动内容和素材,是提示而不是最适用的。什么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儿呢?除了考虑到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外,还要通过游戏、图片、音乐、肢体语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的奥秘。这次活动总的来说效果比较好,幼儿对活动内容非常感兴趣,发言积极踊跃,当看到水中的木耳变大了后,他们都兴奋地拍起手来“变大了!变大了!”活动结束时好多幼儿还意犹未尽。我觉得活动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和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活动贴近幼儿生活,从幼儿熟悉的一些生活物体(木耳、茶)入手,二是幼儿亲手验证感受变化,满足了参与活动的愿望。三是活动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
电池宝宝(科学)活动目标:
1、通过摆弄电动玩具,让幼儿对电池有初步的了解。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乐意用短句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个电动玩具,内有电池;另备电池若干。活动流程:玩玩具--找电池--了解电池--延伸。
重点提问:
电池宝宝藏在什么地方? 电池宝宝长得怎么样 ? 游戏
一、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阶段的游戏,在“超市”游戏中幼儿已有了“收银员”、“理货员”的角色意识,并能和顾客进行简单的对话。如:“欢迎光临”、“再见”及介绍优惠产品。这些表明D#锥蜗分械闹鞫
慕巧
馐吨鸩郊忧浚栽椒⒚飨浴?
“娃娃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在游戏中得到表现。现阶段常见幼儿自语“我去买菜”、“宝宝来洗澡”。但常出现“一窝蜂”现象,一个幼儿去买菜,一家子都跟着一起去;一个幼儿买饮料,一家子都去买;有时人人在烧菜,有时人人围者娃娃转……
上周我和一幼儿都理了一个新发型,幼儿们围着我们议论纷纷,有的还给“娃娃”剪头发。幼儿对理发有了一定的兴趣,我班的角色游戏又生成了一个新主题“理发店”。
二、游戏目标:
1、让幼儿知道自己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会在游戏中做一些和角色相关的事。
2、引发幼儿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
三、游戏准备:
1、材料提供
(1)、增加娃娃家及其他主题的物品投放,如:娃娃家的电视机、遥控器等;理发店的剪刀、梳子、吹风机、剃刀及洗发水等。(2)、观察、捕捉幼儿游戏动向,根据幼儿游戏行为、发展和需要提供材料。
2、知识准备
带领幼儿参观理发店,了解相关的人、事、物,并取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幼儿积累相关主题的语言、行为。以“做客”、“理发”等内容展开讨论,启发幼儿分清不同角色、不同职责,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角色用语、角色行为。
四、重点观察
“娃娃家”、“理发店”中幼儿游戏情况。
安安全全玩滑梯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2.帮助幼儿懂得用不正确方法玩滑梯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
1.小兔、小狗胸饰若干,照相机。2.编排情境表演。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小兔,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看,那是谁?(小狗)他们在干什么?(滑滑梯)” 2.观看情境表演,向幼儿介绍滑梯及其玩法。(1)狗妈妈是怎样教小狗玩滑梯的?为什么要这样玩?(2)人多的时候应该怎样玩滑梯?小结:玩滑梯人多时要先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拥挤推拉。从楼梯这边上去两手扶好了,一层层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楼梯,爬到顶,坐稳后,两手扶着滑梯两边,两条腿并拢,再滑下来。如果不这样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确的动作,就会发生危险。
3.幼儿练习玩滑梯,教师指导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1)兔妈妈:“刚才我们看了小狗滑滑梯,你们会不会象它们那样玩?”(2)兔妈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再玩一遍?这次,你们玩的时候,妈妈给你们每个拍张照,看谁滑的好。”(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动作,鼓励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活动建议:
1.此活动宜安排在开学初进行,让幼儿一开始就掌握玩滑梯的正确方法。2.日常生活中幼儿玩大型运动器具时一定要有成人保护,引导幼儿正确地玩各种运动器械,逐步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区活动:
1.用在此活动中拍摄的幼儿相片布置成“我会玩游戏”角,对所用正确方法玩大型运动器械的幼儿的在其相片周围贴五角星。
2.引导幼儿在建筑角建构滑滑梯等,教小娃娃用正确的方法玩运动器械。
第五篇:变了变了科学教案下载(共)
【设计意图】
“变了变了”是省编教材小班主题活动《大大小小》中的一个科学活动内容。活动设计时我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的经验。同时我考虑到对小班幼儿来说趣味性尤其重要,我就以游戏的形式来贯穿始终,用各种游戏活动和趣味性的语言,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2、在活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科学的精神。【活动准备】
透明玻璃杯两个,小碗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温水的大盆四个,小碟四个,盘子四个;木耳、菊花茶叶若干;音乐磁带一盘。【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师:小朋友,您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
师:对,老师的手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2、教师用手指游戏《变变变》,导入活动,(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
过渡:老师还有一个本领,我会把两个一样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你们信不信?”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开始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围绕“变”的小环节,旨在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出示两块大小基本一样的木耳,教师动手实验。
师:知道老师手里拿的什么?
幼:木耳。
师:这两块木耳一样大吗?
幼:一样。
师:待会儿老师要把它放在这两个杯子里,在一个杯子里倒上水,另一个被子里不放水,一会儿它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小朋友猜猜木耳会变成什么样?
4、幼儿进行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①木耳变大了;②木耳变小了;③木耳大小没变化;
(大部分幼儿说木耳会变大,理由五花八门:因为它喝水就会长大了;向我们一样吃吃就长大了;水把空空的里面填满了„„尽管孩子们的想法很夸张幼稚,但我没有打断和干预,而是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表述,因为那是孩子们智慧想象的火花。)
5、幼儿验证猜想结果,并观察比较干湿木耳的区别。
6、组织幼儿自主选择泡发木耳。
师:小朋友,老师有件事情想请你们帮忙,食堂的阿姨中午要做“木耳炒肉”,你们能帮阿姨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吗?
(以寻求帮助的口吻,更容易使孩子产生积极的行为动机。)
7、幼儿动手泡发木耳,进一步感知验证。
(幼儿在等待验证结果时,启发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联想:你还知道那些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8、师幼共同游戏:变呀变
请幼儿变成会泡发的食物原地不动准备,教师随音乐讲述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过程,幼儿随音乐变化动作,让自己越变越大,变到最大。教师用道具随音乐“搅拌翻炒食品”,幼儿则翩翩起舞。
(科学与音乐活动融合,引导孩子发挥想象,用肢体语言表现食品变大,动静结合,并能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9、幼儿动手冲泡菊花茶,品尝茶水。感受欣赏菊花在杯中开放,引起幼儿美的感受。
(泡茶一方面是对孩子探索的奖励,另一方面是加深他们对泡发食物变大的感知理解。)【活动延伸】
老师和孩子一起将泡发后的木耳送到食堂,请食堂阿姨炒菜用。【活动反思】
自我参加了省实验课题《操作材料对幼儿探究式科学学习的支持》的课题研究以来,面对进行的科学活动,我更加注重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实施教学活动。“变了变了”的主题活动的目标如果按教材上进行也会上的很顺,对幼儿来说掌握起来比较容易,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我认为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的可参考的活动内容和素材,是提示而不是最适用的。什么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儿呢?除了考虑到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外,还要通过游戏、图片、音乐、肢体语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的奥秘。这次活动总的来说效果比较好,幼儿对活动内容非常感兴趣,发言积极踊跃,当看到水中的木耳变大了后,他们都兴奋地拍起手来“变大了!变大了!”活动结束时好多幼儿还意犹未尽。我觉得活动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和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活动贴近幼儿生活,从幼儿熟悉的一些生活物体(木耳、茶)入手,二是幼儿亲手验证感受变化,满足了参与活动的愿望。三是活动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