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整理房间教案(北师大小学一年级上)一、教材分析:
《整理房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本节课是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一个实践性的活动课,会应用到在第二单元学习的比较。本节课是分类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分类”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分类”的基础。为让学生能比较直观地认识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教材安排的整理房间中的物品都是学生经常接触的,所以,学生在进行整理时容易产生亲近感,也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分类的应用随处可见,如:书店、商店、超市等等,学生也经常在这样的场所出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三、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通过整理房间等活动展开,使学生体会了分类的思维方式,感受了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并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一步体会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四、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2、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整理身边事物的习惯。3、结合生活情境,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4、结合本课教学对学生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环保知识教育.五、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六、教具、学具准备:装有各种模型的资料袋、几种日常生活物品。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整理房间 同学们,你们会收拾自己的房间吗?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观一个非常特别的房间!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56页,一起来看这个小朋友的房间。就是这间了!1、对课文的初步感知。询问“小朋友,小明的房间给你感觉怎样?”(凌乱、不整洁、找东西不好找)2、仔细观察,你能在小明的房间里看到哪些物品?(书、本、笔、文具盒,还有衣服、篮球、足球和小汽车。)3、限时一分钟,小组讨论该如何整理这个房间。生1:两件衣服要放到衣柜里。生2:学习用的笔、书、文具盒、本子要放在一起。生3:三个球是体育用品要放在一起。生4:小汽车、小熊都是玩具要放一起。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生1:看起来整洁、干净。生2:东西好找。生3:学习用品、玩具要分别放。4、总结:像这样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整理房间的时候就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才能把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5、出示整理好的房间。问学生“整理过后的房间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很舒服,很漂亮,即整洁又美观。)(二)动手实践,体验分类活动一:贴一贴小组合作,利用最短的时间,把资料袋中的物品进行分类,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结果,并在黑板上展示。(可按颜色分;可按用途分;可按大小、长短分类)活动二:摆一摆首先让学生知道老师在讲台上放着哪些东西;接着给时间他们考虑该如何分类、摆放那些东西;然后叫一个学生上讲台摆一摆;再接着问是否有其他分发的,有的话也上去摆一摆给大伙看;最后老师总结学生分得对不对并指导。(三)联系生活,感受分类师: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整理房间,还会分其他物品,现在请你们把咱们教室里的人分一分,你打算怎样分?生1:大人(老师)分一类,小孩分一类.生2:男的分一类,女的分一类。生3:个儿高的分一类,个儿矮的分一类。生4:年龄相同的分在一起。7岁的分一类,8岁的分一类。生5:我把戴眼镜的分一类,不戴眼镜的分一类。……师:你们真能干!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里,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这样的分类摆放现象?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生1:家里的东西是分类放的,鞋放在鞋柜里,衣服放在衣柜里。生2:超市里的东西,用的放在一起,吃的放在一起。(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以后应该怎样去做,使自己成为一个爱劳动爱家的孩子.(五)课外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整理自己的房间,跟同伴说说你们的想法。比一比,看谁是个爱劳动、爱动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