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黑和土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黑和土地》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课是一首诗歌,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课文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作者将我们带回那个年代,感受当时的人们对土地深沉而炽热的爱。学习本诗,也能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重新认识脚下的这片土地,激发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3.能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激起对土地的珍惜与热爱。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能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激起对土地的珍惜与热爱是教学的重点,后一个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教必有法,而无定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是一篇含蕴深刻、耐人寻味的诗歌,形象贴切地表现了那个年代的农民得到土地的发自内心的喜悦和由此产生的希望,作者苏金伞曾被《大公报》介绍说是“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这首诗将农民对土地的挚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利用自己的朗读、体悟,多角度感受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倡导“自主阅读”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点拨式指导法、反馈式指导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以农民耕种图引入,让学生直观感受农民与土地的亲密依恋,出示描写农民与土地的诗歌,从直接描写中体会农民和土地的相依相伴,为感知诗歌感情做好铺垫。
简介作者及背景,让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一个预设,从而帮助理解。
(二)初读感知。
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解决生字词,疏通内容。接着我再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认读,检查学生的识字和课文朗读。对课文中难理解的词语让学生交流讨论,理解词义。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概括内容,理清层次。
(三)品读感悟,体会交流。
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那部分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理解内容,展示交流。
分组汇报。
学生汇报中视情况点拨。引导学习文章写法,体会感情。
根据学生的汇报,补充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旧社会农民的生活,创设情境,想象体会当时儿童的生活,通过对比,感受三黑的心情,并受到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教育。
补充时代背景,让学生体会“翻身的人儿”,理解农民有了土地,就等于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不再遭受盘剥,有了幸福生活的希望。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的感悟。
交流总结,升华情感:结合对内容的学习,理解诗歌题目,交流对脚下的土地的感受。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教育,并在交流中将感情内化、升华,认识到土地的宝贵,知道要珍惜和热爱这片土地。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诗歌,从中体会到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作者选取了三黑这一代表人物,细细描写了他耙地的场景,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农民有了土地后的喜悦与希望。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根据教学的中心和方法,以诗题为中心展开,根据所分的层次以两个大板块进行板书,摘取表现感情的重点词句,表现内容,最后总结诗歌的感情。直观明了,帮助学生串起内容,重点感知。
19*
三黑和土地
农民有了土地:整个生命
活像
恨不得
对土地
三黑与土地
耙地:每一寸
每一块的热爱
三黑
看荞麦:
过去
现在获得土地
憧憬:
明年
心里真甜
后的喜悦
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