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注意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3,学习诗歌的对比,了解诗人不同作品的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注意边塞诗歌中诗人怀乡思亲之情
2,边塞诗歌中音乐的表达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回忆背诵上学期学过的:
①《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简析】诗人抓住月照关塞的典型环境,极其概括地从秦汉时代的边境战争写到唐代,又借对历史上的名将的怀念,表现对朝廷不能平定边患的不满。全诗音韵铿锵,气势雄浑壮阔。
《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而引出“边塞诗歌”主题。
二、总体感知
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边塞诗特征:
(1)、内容
①将士久戍边关的乡愁(哀怨)和闺中妻子的离恨、报国无门的怨愤;
②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惨烈;
③将士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2)、风格——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委婉清丽
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一样,有的豪迈旷达,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投笔从戎、黄金台、勒石记功)
(4)、常见意象:
烽烟(火)、羽书、长云、秋月、黄沙、金鼓、红(旌)旗、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琵琶、羌笛、芦管。
(5)、典型环境:孤城(长城)、大漠、青海(湖)、黑山、雪山(祁连山)、玉门关、阳关、楼兰、阴山、龙城、碛西、轮台、龟兹、洮河、辕门、受降城、回乐烽、关山。
(6)、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范仲淹。
三、王昌龄背景介绍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漫游四方,到过塞上。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开始了仕宦生涯。先是授职秘书省校书郎,七年后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选,授汜水(今属河南)县尉。开元二十七岁年(739),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旧唐书》本传),终于本年获罪被谪岭南。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自岭南北归,任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但几年后,王昌龄又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发生,王昌龄北还,路过毫州郡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和《从军行》。《出塞》共有两首(均从《全唐诗》)。其一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文本分析
从军行
(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描写边塞将士久戍思归的边塞诗歌。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诗人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五、重难点分析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用自己的话表述。
提示: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一位守卫边疆的战士独自一人在烽火城吹羌笛,在悲伤悠扬的羌笛声中思念自己的妻子。
2)这首诗在写相思之情有什么特点?
提示:借景抒情,借音乐抒情,3)环境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
提示:烽火城(重要的边防城镇,偏僻)
黄昏(暮色思乡
淡淡哀愁)
海风秋(悲秋情节
凄凉)
羌笛(别离乡情
幽怨凄凉)
关山月(关塞山川
距离远)
总结:环境描写对人物内心心理活动起了烘托作用,更加加深主人公内心相思的情绪。
4)比较分析本诗与《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在抒情上各有有什么特色?在环境与心理描写上又有什么不同?
提示:抒情(“其一”曲笔抒情,虚写征人家乡的妻子的无奈而痛苦的思念之情;“其四”是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环境与心理描写(“其一”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心理描写采用虚写方式,以想象写情;“其四”侧重写边塞环境条件的艰苦,心理描写上采用实写方式,直接写戍边将士为国尽忠,慷慨豪情的激情)
六、板书
烽火城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秋
伤春悲秋(衬托人物心理)
羌笛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愁
点明主题
七、教学后记
在这节课中学生朗读诗歌流畅,咬准了字“羌”的音,在复述学过诗歌的时候,古诗再次复述的能力较好。学生在掌握“借景抒情”时,能较快分析出诗歌中景物描写对于主人公内心的烘托作用。学生在比较《从军行》(其一)和(其四)时,比较两首诗表达主题,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作用都回答反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