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54页——55页主题图,例1,例2及课堂活动1-3题,练习十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感知三角形的稳定性。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底与高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知三角形的特征、稳定性,以及底与高。
教学难点:认知三角形的底与高。
教具准备:三角板、自制三角形和四边形。
学具准备:自制三角形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
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春天来了,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如果到郊外去玩玩,找找生活中的三角形,那该多好呀!不过,我可以让大家在教室里一饱眼福,请看大屏幕世界公园。(出示世界公园大屏幕)这里多美呀!咦!我们在这里随处可以见到一位朋友,他是谁呢?(生齐答:三角形)
师: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三角形。(师板书:认识三角形)
二.
认识三角形
(一)认知三角形的特点、特征(出示课件)
师: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呢?说给大家听听。
(抽生回答)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在生活中找到了那么多的三角形。
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三角形。它简单,有趣,也十分有用。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认识周围世界,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
1.特点(出示大屏幕:各种有三角形的建筑物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你能找到图中的三角形吗?
(生回答师小结复述)
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是怎样辨别出这些三角形的呢?
生答:因为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师板书出来)
师:现在我们来再仔细的观察数一数它究竟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出示课件三角形)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三角形的确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齐读大屏幕上的内容)
师: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生答,师小结并点出课件而且板书什么叫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学生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说出不是的理由(出示课件判断题)
3.特性(出示课件稳定性)
师:大屏幕上有一个用木条做的四边形框架和三角形框架,老师也做了分别做了两个四边形和三角形。我请两个同学上来拉一拉三角形和四边形。(两个学生上台,其他同学当好文明的小听众,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奥妙。)
师:有什么发现?
四边形怎样了?
三角形怎样了?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师:说明了什么呢?(生答师小结:说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同时点出课件板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稳定性的运用。(出示课件一个孩子钉凳子、篱笆)
(1)木工小组的同学在修理桌椅时,常常在桌椅下边斜着钉一根木条。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使桌椅更牢固。)
(2)为什么电线杆拉线的部分要做成三角形的?为什么自行车的框架要做成三角形的?(三角形不变形,具有稳定性)
(二)认知三角形的底与高
1.观察大屏幕:三角形的折痕。师:你想按照大屏幕上边的方法折出三角形的折痕吗?
2.动手操作,感知底与高。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桌上的三角形纸片,跟着老师一起按大屏幕上的方法折一折。(方法:折痕的一端过三角形的顶点,另一端所指的边被分成了两段,折后两段是重合的。)折完后互相检查,折痕的一端是不是过三角形的顶点,另一端所指的边是不是被分成了两段,并且这两段要重合。
师:观察折叠后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折痕与三角形的一条边是什么关系?(互相垂直)
师:介绍折痕是三角形的高,与折痕相交并垂直的这条边是三角形的底,标出底和高。(点击课件,同时学生也在纸上用虚线描出来并且写出底和高。)
师:你们观察到三角形底与高是什么关系呢?(互相垂直)
(提示:同学们放下手中的三角形,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
2.介绍什么叫三角形的高。
师:我们也可以在三角形里画出它的高。(师黑板上操作演示)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观察大屏幕: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与底分别在什么地方?
4.判断: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画对了吗?(大屏幕)
5.介绍三角形高的画法。(大屏幕)
师:怎样画出三角形的底与高呢?
(1)读一读五字歌
(2)对照五字歌看演示释义
6.课堂活动
(1)巩固:第53页第3题。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2)拓展:大屏幕上的三角形的高(练习)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抽生回答)
四.布置作业:第54页练习十第1——5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特征: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定义:由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