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等微观粒子的主要特征。
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
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认识微观粒子的存在及运动,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难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实验探究→分析探讨→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兴趣
【教学流程】第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1、在教室内喷一些香水,我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
2、对于无色无味的物质,我们如何感知它们的存在?
【引入】
我们为什么会闻到香水味,为什么手背皮肤会感受到有冲击力,这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内容息息相关。
【板书】3-1分子和原子
科学家在近代就得出了结论: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板书】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过渡】物质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那这些微小的分子原子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提问】课堂开始时,我们为什么能闻到香水味?
【演示实验】
1、浓氨水滴加到有酚酞溶液的试管中。
2、P49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在玻璃片上分别放三团棉花,其中两个滴加酚酞,一个滴加浓氨水,然后将滴加浓氨水和酚酞的一个棉花用烧杯罩在一起,另一个酚酞棉花在烧杯外。
3、对比实验:将少量品红分别加入到放有冷水和热水的两只小烧杯中,观察现象。
【板书】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原子)是不停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原子)运动速率越快。
【过渡】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因此我们可以闻到香水味,可以感受皮肤被风冲击,那么为何我们只闻到气味,却看不见香水分子呢?
【板书】2、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过渡】既然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又很小,那么肉眼看不到的细小微粒在构成物质的时候,是紧密的无缝连接还是彼此保持一定距离呢?
【讲述】我们知道,1体积水和1体积酒精相互混合,最终体积会小于2体积,事实是不是如此呢?
【演示实验】
1、在一段封口的玻璃管内先注入半玻璃管的水,然后再注入滴有红墨水的酒精至充满整个玻璃管,用手指顶住玻璃管口,来回混合,观察。
(或增加宏观物质的实验“半杯黄豆加半杯小米,体积小于一杯”让学生通过物质之间有间隔,来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隔)
2、用针筒注射器分别压缩空气和水,来比较分之间间隔大小
【板书】3、分子之间有间隔(通常:气体>液体>固体)
【过渡】在知道了分子原子的性质之后,我们可以如何来解释生活中的日常现象呢?请看练习。
【小结】好,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以及分子原子的特征,至于什么叫分子原子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学习。
1、进入情境,思考闻到香味是什么原因?
2、用嘴对着自己的手背吹起,手背的皮肤感觉到了什么?
阅读书本P3第三行“到了近代,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
看书本P49“通过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最小的汉子”的图片
思考并讨论闻到香水味的原因。
1、观察现象,思考氨水的性质(氨水会使酚酞变红)
2、观察烧杯内外棉花上酚酞试液的变化情况,分析原因。(烧杯内酚酞变红,烧杯外酚酞不变色)
3、对比观察两只烧杯中品红扩散的快慢。
4、综合实验2和实验3思考分析分子具有的性质以及与温度的关系。(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思考看不见香水分子的原因(分子很小)
阅读P48最后一小节,归纳总结分子的性质
观察混合后的现象(混合后玻璃管内有一小段空白气柱,液体体积减小),思考分子的性质。
观察现象,分析比较气体和液体分子间隔大小
进行课堂训练,分析讨论。
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和亲身的体验入手,感受微观粒子的存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了解物质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
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推理能力,认识氨水使酚酞变红的原理,同时改进实验可以节约药品,减少污染。
对比实验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能力。
对知识进行及时巩固。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原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