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例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
2、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求平均数的方法
3、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建立意义
1、情景引入
师:上周我们学校全校师生开展了“学雷锋,践行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全校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高高兴兴的深入到各条街上捡拾垃圾。这不4年级1班第一小组的男、女生来了一次pk,看谁收集的矿泉水瓶多。我把他们这一组的情况制作成了统计图,请同学们看:
出示统计图(2个小组,女生组和男生组)
师:从这两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情况?
生有可能回答:1、女生组有3人,男生组有4人
我又告诉你们一个信息:
课件出示:女生组3人,平均每人收集了4个矿泉水瓶。
由这个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生答
师:我们再来看看男生组的情况,首先请张小强出场,(同时课件出示张小强收集了5个矿泉水瓶),张小强听到“女生组3人,平均每人收集4个矿泉水瓶”这一消息,高兴的说:“我收集的矿泉水瓶比女生的任何一个人都多”。
师:你们觉得张小强的这句话对吗?
生答
对还是不对,别忙着下结论。得用实际例子证明才行。
接下来请我们看看操作指南:出示课件(操作指南)
弄清楚操作指南的步骤
学生画统计图(强调用一个圆圈表示一个矿泉水瓶)
师:都画好了吗?
再出示第三步要求
学生讨论交流
2、理解意义
师:“3个女生平均每个女生收集了4个”你认为3个女生收集的个数分别是多少个呢?(挑选4、4、43、4、51、2、9)
善于倾听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我们来听听这几位同学的想法吧
挑选一下情况:
可能出现三种情:
学生边说边摆(要求在摆的时候说每个女生几个,张小强的话是否正确)
第一种:每个女生都捡了4个
第二种:(3、6、3)
第三种:(2、8
2)
黑板展示三种统计图后
师:观察这三个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总数都收集了12个,每人收集的个数不同,平均每个人都收集了4个
师继续追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可能出现:
师:哪个统计图能一眼看出平均每人收集了4个?(第一个图)
师:你能想想办法,在后面两个统计图中,也能让我们一眼看出平均每个人收集了4个吗?
(师同时画一条虚线)
生上台移动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你们看清楚了吗?你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师同时板书:移多补少)
通过移多补少后,几个女生的个数就怎样?(板书:一样多)
师追问:一样多的这个4是什么?(平均数)
师:平均数是什么?
师:
在数学上,像这样一组数据,通过移多补少后得到一样多的那个数就是整组数据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师:在这几个统计图中,能看到平均数4在哪儿?
生:第一个看得到,后面两个图看不到4
师:看来平均数有可能和某个数相等,也有可能与任何一个数都不相等,说明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板书:虚拟的数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已经用到了平均数,谁来举个例子
学生举例:一个小组的平均成绩是94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94分呢?
既然平均数不是代表某一个人的成绩,那它代表的是什么呢?(一组的成绩)
(代表的是一组的整体水平)
师:是的,平均数就是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板书:整体水平)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确定张小强的这句话是错的。那么张小强应该怎么说就对了?
生回答
3深层解读
师:了解了女生收集的情况,我们再来了解男生组的情况(课件出示:5、7、2、6)
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说出男生分别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估计一下,男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学生估,师,平均数有可能是2吗?平均数有可能是7吗?
你发现了什么?
统一意见,平均数应比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大,移多补少后才有可能相等
平均数到底是多少?谁来说说?
第一种:移多补少的方法
同时课件演示
得出平均数是4.师: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学生列式:(5+7+2+6)÷4=5个
师:解释一下你的方法吧
师:(5+7+2+6)求的是什么?4表示什么?5又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
师:相当于把几个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得到的数,就是平均数
也就是说平均数可以怎么求?
像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求和均分”法
师表扬:真是个聪明的孩子!把平均数与平均分联系起来了到了。
板书:总数÷份数=平均数
求和均分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男生组平均每人收集5个,比女生组的水平要高一点。看到这种情况,第五个男生陈雷也想加入男生组小组。同学们想一下,陈雷要收集几个矿泉水瓶,才能使男生组的平均数保持在5个?
生:陈雷也要捡5个
师:有道理,陈雷高兴的去学校走了一圈回来后耷拉这脑袋很不高兴,这说明了什么?(说明陈雷一个也没捡到。)
师:如果陈雷一个都没捡到,这个时候男生组的平均数还是5吗?为什么?
生回答并说一说理由
学生可能说算式,然后再出示用移多补少的方法验证
也有可能先移多补少,再列式
师:陈雷很不服气!他说我才不要托你们的后退呢?放学了我去外面捡,如果陈雷去校外捡矿泉水瓶,他要捡几个瓶子才能使男生组的平均数是6个呢?
师:同样是这5个男同学,为什么一会儿平均数是
5,一会儿又是4,一会儿又是6呢?
生:因为陈雷捡的个数不同,师:看来现在的平均数和陈雷的个数密切相关。陈雷拣得多,整个男生组平均数就会提高,捡得少,整个队的平均数就会下降。其实不仅仅是陈雷,男生组中任何一个人的数量都会直接影响整个组的平均成绩,平均数就是很敏感的东西,它会随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这正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拓展展开
师:学习了平均数,你能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
师:瞧,学校篮球队的几位同学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我了解到这么一份资料,说李强所在的快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那么,李强的身高一定是160厘米吗?
师:说得好!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合影,图略)画面中的人,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生:姚明!
师:没错,这是以姚明为首的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老师从网上查到这么一则数据,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00厘米。这是不是说,篮球队每个队员的身高都是200厘米?
生:不可能。
生:姚明的身高就不止2米。
生: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师:看来,还真有超出平均身高的人。不过,既然队员中有人身高超过了平均数
那就一定有人身高不到平均数。
师:没错。据老师所查资料显示,这位队员的身高只有178厘米,远远低于平均身高。看来,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好了,探讨完身高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池塘的平均水深。
(师出示图11)
师: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冬乐开了花,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4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怎么不对?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池塘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50厘米。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
会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况吗?
(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如图12)
师:看来,认识了平均数,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当然,如果不了解平均数,闹起笑话来,那也很麻烦。这不,前两天,老师从最新的《健康报》上查到这么一份资料。
(师出示:《2019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4岁)
师:可别小看这一数据哦30年前,也就在张老师出生那会儿,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只有68岁。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生: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比原来长了。
师:是呀,平均寿命变长了,当然值得高兴喽。可是,一位70岁的老伯伯看了这份资料后,不但不高兴,反而非常难过。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我想,老伯伯可能以为平均寿命是71岁,而自己已经70岁了,看来只能再活1年了。
师:老伯伯之所以这么难过,你们觉得他懂不懂平均数。
师:你们懂不懂?(生:懂)既然这样,那好,假如邱校长就是那位70岁的老伯伯,你们打算怎么劝劝我?
生:老伯伯,别难过。平均寿命71岁,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只能活到71岁。如果有人只活到六十几岁,那么,你不就可以活到七十几岁了吗?
师:原来,你是把我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呀!(生笑)不过,还是要感谢你的劝告。别的同学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老伯伯,我觉得平均寿命71岁反映的只是中国男性寿命的一般水平,这些人中,一定会有人超过平均寿命的。弄不好,你还会长命百岁呢!
师:有没有谁家的爷爷或是老太爷,已经超过71岁的?如果有,那我可就更放心了。
生:我爷爷已经78岁了。
生:我爷爷已经85岁了。
生:我老太爷都已经94岁了。
师:真有超过71岁的呀!猜猜看,这一回老伯伯还会再难过吗?生:不会了。
师:探讨完男性的平均寿命,想不想了解女性的平均寿命?
(师呈现相关资料: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4岁)
师:发现了什么?
生: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
师:既然这样,那么,如果有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妻,是不是意味着,老奶奶的寿命一定会比老爷爷长?
生:不一定!
生:虽然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但并不是说每个女性的寿命都会比男性长。万一这老爷爷特别长寿,那么,他完全有可能比老奶奶活得更长些。
师:说得真好!走出课堂,愿大家能带上今天所学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回顾总结:孩子们,今天你们学习快乐吗?在快乐中学习一定会有收获吧,谁来谈谈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