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的秋》说课稿

2021-08-24 11:2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古都的秋》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都的秋》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

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

《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

二、学情介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重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好。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高一时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美文》等杂志。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三、教法、学法

《故都的秋》的教学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构思: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

1、朗读感受

重视诵读、美读。诗歌单元养成的诵读习惯在本单元要加强巩固和发展,训练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设疑讨论

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如何鉴赏抒情散文的情志和意趣?我认为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其次,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

(1)表现手法

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关键是处理好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情为主,景为客,景是情的依托物,情是景的主心骨,两者主次分明,但不是油水不分,而是水乳交融的。

(2)品味揣摩语言

重点品读“槐树的落蕊”和“秋风秋雨”两段。这两段文字像轻轻漂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这里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亦情亦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

为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

首先,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现代教学论的核心是确立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认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发出“教与学是双边活动”、“提倡教学民主”等主张,从而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赏析秋景,学习情景交融、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②过程与方法: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深沉的故都之恋和爱国之情。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秋景,学习情景交融、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深沉的故都之恋和爱国之情。

3、教学实施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秋味”是什么?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

朗读、揣摩、体悟。

(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

(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

(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下载《古都的秋》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都的秋》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都的秋-教案

    《古都的秋》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我今天试讲的考题是《古都的秋》(板书课题),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古都的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高......

    古都的秋教案(精选五篇)

    《故都的秋》教案 平顶山一中语文组 史丽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及其作品。 2.了解《故都的秋》的艺术特色。 3.诵读,积累语言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

    读书笔记古都

    从《古都》看朱天文的中年心态 ——朱天心《古都》读书笔记本周,我阅读了朱天心的中、短篇小说集《古都》,其中收录了作家从1989年到1997年八年间先后创作的八部小说,通读下来......

    《古都》读后感

    《古都》读后感1 “当千重子发现紫地丁花时,在院子里低低飞舞的成群小白蝴蝶,从枫树干飞到紫花地丁附近。枫树正抽出微红的小嫩芽,蝶群在那上面翩翩飘舞,白色点点,衬得实在美极......

    古都读后感

    古都读后感 古都>读后感断断续续读了川端康成的《古都》,喜欢得立刻又读一遍。正如李渔谈到女人之美在“态”,这本书也写出了“态”,无论是女主角千重子,还是家人,乃至整个京都的......

    长安,中华古都

    长安——西安 北京是三朝古都,南京是六朝古都,而西安,你知道吗?她可是十三朝古都,这个五一,我们一家就去了西安——这个美丽的华夏古都。 我们在那里玩了两天,兵马俑、半坡遗址自然......

    《古都》读后感5篇

    《古都》读后感川端康成的《古都》,我读了很久,读着读着会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想当年读王小波的小说,讲一个红拂夜奔的故事,捧着书,就像拿着共有一百二十四把的钥匙串,望着眼前六......

    红色古都发展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投资规划作者张绍勤 红色古都发展规划红色古都是哪里红色古都——首先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中国地区,其次是在红色中央政权的领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