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都》读后感
《古都》读后感
川端康成的《古都》,我读了很久,读着读着会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想当年读王小波的小说,讲一个红拂夜奔的故事,捧着书,就像拿着共有一百二十四把的钥匙串,望着眼前六十四个钥匙孔,不知用哪把钥匙打开哪扇门又会衍生出怎样的剧情。(友情提醒:密集恐惧症患者此处请不要联想)
王小波的书读的很慢,因为读着读着发现不知走到哪个路口了,还要停下来想一想,川端康成的《古都》却是读着读着,发现自己怎么还在原地没动呢,于是停下来又想了想。
这本书很清淡,淡到讲了一个还没开始就结束的故事,描写了一对从出生起就被分开的孪生姐妹,长大后重聚、相认相识的故事,姐妹俩就像北杉山上的两棵北杉树,掩埋在土地下的树根紧紧相连,地表上却仅仅是相逢一笑的交集,各自听凭命运的安排,生活在设定好的故事情节里。
评论说,川端康成喜于并擅于写“日本美”,何谓日本美呢?畅游在古都中,我所见的都是黑白灰暗,佐田太吉郎的厌世情绪感染了整幅画面,即使是文中描写的华丽、鲜艳、热闹,想起来却只是清淡寡味,脑海中跃出一只红艳的江鸥,无比寂寥的,在阴郁灰暗的天色中扑棱着飞向远方。
古都更像是一首日本传统民歌,用近世邦乐演奏出别有韵味的旋律,书中提到的时代节,描绘的各种节日习俗,主人公们的盛装打扮,包括太吉郎的厌世清高,水木龙助因爱入赘等等,都像是黑白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古都中的人们,生活是悠闲的、缓慢的,在还没跨入工业时代的古都,男子操作着高机,织出一条条腰带赠予心仪的女子。
读罢,好似川端康成只是叙述着别人的故事,却不参杂一丝自己的感情。他融入情境,揣测着千重子对真一的爱慕,却平淡的叙述着最终嫁给佐助的归宿,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过程中,千重子根本没有想过反抗自己的命运(吗?),她只是隐忍着,接受命运安排的一切。
这是发生在古都的故事,随着古都历史的沉淀,继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份贡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想必不会再有哪个小姑娘,会为树根下的两株紫丁地花哀伤了。
就让命运安静的发生,安静的结束。
第二篇:古都读后感
古都读后感
断断续续读了川端康成的《古都》,喜欢得立刻又读一遍。
正如李渔谈到女人之美在“态”,这本书也写出了“态”,无论是女主角千重子,还是家人,乃至整个京都的风貌。试想和服职人的千金,行走在樱花杉树,阵雨细雪之间,是何等的画面。然而书中既没有描摹衣香鬓影,也没有诗词歌赋的咏叹。不仅是以自然为美,更是以美为自然。就像书中人苗子所说的:“千重子小姐很擅于梳头,所以她的头发一直这么好看。”没错,就是这样,旁人认为出众的事物,在这里一直这么美丽,成为一种习惯。此外,吸收了西洋元素的新衣带和稍嫌朴素的和服,看似不够美,缺乏古都味道,却正是通身之美的点缀,就像调味料。美人既非浓妆艳抹,也不粗服乱头。就这样自然地美着。
川端很赞赏三岛由纪夫的《春雪》,誉为“现代的《源氏物语》”。但那书就像一捧晶莹欲融的春雪,美得有些刻意。主角对感情的态度也让人遗憾。《古都》则是美中有平和。千重子的亲切,苗子的谦逊,父母的慈祥,三位追求者深情又有礼,让人感觉他们无论怎样组合,都能幸福地生活下去。
用本居宣长的话说,这些人都“知物哀”。开头的紫花地丁体现千重子对身世和亲情的思索,中间杉树林体现苗子清幽纯朴的心境,都是很优美的。最后苗子在晨雪中飘然而去,尤为迷离。姐妹相知能否相见?两位少女花落谁家?都没有最终答案,让书中人和读者都很牵挂。但这种微妙的惆怅也是很有滋味的,正如紫花地丁和杉树的寂寥是很美的。
以沧桑男子之笔,写娇柔少女,写得这样好;以娇柔少女之事,写沧桑古都,写得这样好。川端康成真是大手笔。此外,就像贾政说的,并不堆砌光彩晶莹等字眼,以清淡悠远的手法写出,才是古都风味。
第三篇:《古都》读后感
《古都》读后感
环境学院环境工程092班梁安琪0908010203
《古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62年。川端康成的《古都》写一对从出生起就由于物质邪恶而分离的孪生姐妹,在不同的家庭长大成人,偶然相遇又因社会地位的悬殊而再次分离的结局。作者以清淡朦胧的笔触,传达出对纯净不幸少女们的悲悯,同时也融入了自身对自然人生淡淡的哀感、深隐的惆怅。川端康成在《古都》中写的是京都,从京都四季中所举行的传统仪式:赏樱、时代祭、祗园节、大字篝火到名胜古迹:平安神宫、清水寺、南祥寺、园山公园等等都重现了古都的自然美和传统美。小说好似京都的风俗长卷,让读者去细细品味。雅、物之哀、寂等概念所表现的是日本人的美学感觉,暗示的是美与感情世界的和谐。小说全篇贯穿描写的风物,既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又为人物的塑造和感情的抒发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千重子和苗子这两个人物形象,描写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但其主旨并不在铺展男女间的爱情波折,所以既没有让他们发展成喜剧性的结合,也没有将他们推向悲剧性的分离,而是将人物的纯洁感情和微妙心理,交织在京都的风物之中,突出了其既定的宣扬传统美、自然美和人情美的宗旨,这正是《古都》的魅力之所在。在《古都》里,作者独具匠心地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古都的风物时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写景来牵动情节,同时又把景物人格化,借景来塑造人物,表现感情。《古都》让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力。小说里的人物在绮丽的大自然中获得抚慰,得到寄托。作者巧妙地把紫花地丁这一象征物作为展示千重子丰富的精神世界的艺术形象。紫花地丁在千重子看来是多么柔弱的花儿,孱弱无力的花枝依附于大树,遭受风吹雨打,其枝蔓是何等的脆弱!花的这些情状浓缩了主人公的无限哀情愁绪,人与物、心灵与外界交织在一起,“心物一体”表达出千重子微妙复杂的纤细心理。作者有意地进行主观化处理后,使主客合一,情景交融,从而达到审美的境界。紫花地丁成为千重子情感世界的外化。随着季节变化,从抽芽开花,花朵凋谢,叶子枯萎,千重子也从朦胧的伤感过渡到蕴含某种希望。在小说里所有的风物都已经不单是物象的存在,而是与人的心灵、精神以及人的命运相辅相成的。小说以四季为框架,把千重子和苗子的悲欢离合放在同一平面上,让故事情节随着四季景物的变化有秩序地深入展开:春天的苦苦思念,夏天的不期而遇,秋天的北山相约,隆冬的不告而别。作者巧妙地使人物内在心理的演变依托在紫花地丁这一外在景物上,千重子从这种“自然的生命”勾起了一种莫名的惆怅和忧伤。同时它也隐喻了一个基本的矛盾,从而展开作品的线索——对失散的孪生姐妹不同的遭遇和情怀。在“北山杉”一章再次出现这两株紫花地丁,作者又借助千重子的嘴说出“我也像生长在枫树树干小洞里的紫花地丁”来象征千重子的命运。千重子发出的感叹,不仅为故事情节的铺展和人物感情的流动起到了诱发作用,而且还构成了苗子登场后的微妙心理的伏线。后来现实中的千重子和苗子偶然重逢了,但是相遇并不意味着相识相知,于是,千重子陷入了更沉重的哀愁之中。到了“祗园节”一章再一次出现同一物象时,千重子凝望着紫花地丁,噙着眼泪遐思:“上下两株小小的紫花地丁大概是千重子和苗子的象征吧?”这才点明上下两株紫花地丁的隐喻含义。这对孪生姐妹经过春夏的几次欢聚,到了深秋即将悲离,在“深秋的姐妹”一章最后一次出现这两株紫花地丁时,他们的处境更使人感到忧伤,“那棵老枫树上长着的苔藓虽还是绿色的,可寄生在树干上的两株紫花地丁的叶子却已经开始枯黄了”。这简洁的一笔,浓重地渲染了千重子与苗子即将悲离的感伤情怀和沉痛心绪。可以说,千重子感情色彩的变化,许多时候是依托在紫花地丁的出现和变化之中,有时她会被紫花地丁的“生命”所打动,有时她又为紫花地丁的“孤独”而感伤。如果说《古都》中的紫花地丁是千重子的象征,那么北山杉又何尝不是苗子的写照呢?“北山的杉林层层叠叠,漫空笼翠,宛如云层一般。山上还有一行赤杉,它的树干纤细,线条清晰,整座山林象一个乐章,送来了悠长的杉林之声⋯⋯”苗子就生长、劳动在这里。她仿佛是株山杉的精英,也象北山杉一样挺拔、秀丽、温良纯朴、生机勃勃。而她对不曾见过面的孪生姐姐的思念和关切之情,屡屡难拂,浓郁得一点也不亚于北山杉的“漫空笼
翠”。千重子在祗园节听到的“悠扬的杉林的音乐”就是苗子对千重子的幽幽挂念。及至后来姐妹相认后,在杉树下躲雨,这一象征意义就更加明显了。作者在写了苗子扑在姐姐身上为其挡雨之后,又有一段景物描写:“的确,北山杉树的枝丫一直修整到树梢。在千重子看来,呈圆形留在树梢上的叶子,就像是一朵朵淡雅的冬天的绿花。”无疑,作者在喻示千重子和苗子的手足之情犹如杉树一样优雅、纤细和微妙,更以杉树的坚挺、秀丽象征苗子那纯良、正直的心灵美。
小说中的紫花地丁以及北山杉已不单纯是物象的存在,而是与人的心灵、精神以及人的命运、性格相通了。景物变化和位移的过程,就是故事情节展开的性格和人物情感心理的流程,人物性格的发展从忧到喜,又由喜转悲,完全使心灵融化进自然景物的变化之中,从而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川端文学很少直接抒情,而多是移情于景,以景抒情。此时,不管是“我”还是“物”都超越了自身存在,而成为一种意外之象,情外之韵,也就是说,成为一种即深又远的,浸润人心的余情。例如,小说中对以紫花地丁和北山杉为核心的意象创制,其艺术效果,让人觉得它们不只是千重子和苗子性格的象征,更重要的还是人们内心情绪在自然界引起的一种感应。它们在作品中多次出现,不仅连接故事情节、暗示人物命运,而且诱发人物的情感,甚至让人觉得自然景物仿佛是在主动呼唤人的情感一般。将人、事、情、理均溶化于自然景物之中,使大自然蕴聚着一种人的情韵,同自然美的韵致达到一种内在的完美的契合,从而创造出一种灵动飘逸的氛围,形成情景交融的美的意境,不仅很好地凸现了人的情韵美,而且还将自然美提炼成为纯度极高的艺术美。自然随着情感流动,情感随着自然变化,情与景氤氲一体——情已不再是原情,景已不再是原景,而只是成为密集浓郁的艺术氛围的元素,淹没在无限深邃的意象之中。这些意象的外延,不仅加深了意象的内涵,而且延伸了情感表现的空间,在读者心中掀起了起起伏伏层层叠叠的情感波澜,这些情感的余波荡漾开去,就像空谷回音,久久不能平息,极大地催生着余情幽玄之美。
正如前面所讲的日本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以自然景物来感悟人生,体察人情的思维传统,后来又把这传统用之于文学,归纳成为其民族的美学思想——“物之哀”。“物哀”精神是日本古代文学的最重要特征。
“物之哀”简单说就是对“自然万物之情思”。日本人从自然风物的生死荣枯,引发出对生命短暂无常的哀叹,又再把这种生命哀叹投射于自然风物的过程中,感到天物的哀怜,人生的欣喜,并获得一种“物人同命”的心理平衡和“物心冥合”的精神超脱。正如川端康成所言:日本人的“悲哀和哀伤本身融化了日本式的安慰和解救”。
日本民族崇尚自然,钟情于大自然孕育出的自然美。日本人十分关注大自然的变化,对自然界的动一静都十分敏感,热爱自然是日本民族精神生活与“美意识”的核心。从文化艺术到宗教信仰,从日式建筑到庭院营造,还有日本的茶道、花道处处渗透和闪耀着日本人追求与自然融合的感情。“雪月花时最怀友”——就是当看到雪的美、月的美、四季时节的美而有所感悟时,当由于那种美获得幸福时,就会热切地想念知心朋友,但愿能与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就是说,由自然引起的美的感动,强烈地诱发出对人的怀念之情。日本的茶道就是欢会,是在美好的时辰邀集最好的朋友的聚会。沏茶、品茶只是联络感情、陶冶性情的手段。花道更反映出日本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他们喜欢将各种各样的花插入瓶内作为装饰品,以饱眼福。热爱自然、追求与自然的融合是日本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日本文学家尤其是歌人,对自然以及对自然界四季景物的变化,观察得格外细致;有时也会将自己融人大自然当中,以自然为友,以四季为伴,并将自己的灵魂注入到笔下的景物之中,使景物灵性化、使自然人格化。在日本文学家眼里,生生不息的自然美,四季流转的季节美已化作美意识的底流,成为自己寄托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风、花、雪、月是他们袒露情感的最佳道具。日本和歌中就有讴歌四季美的名句“春花秋月杜鹃夏/冬雪皑皑寒意加”。在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情化的统一上,川端文学充分体现了东方“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
日本文学究竟为何对大自然如此挚爱?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那样,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日本人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地处季节风带,其气候的总特征是气温变化大,降水量多,全国面积虽然不大,可是由于南北狭长,所以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南北气温相差约有一个半月,如九州的樱花在3月末即已开放,北海道的樱花则迟至5月才含苞。一年四季界限清楚,变化显著。由于地形狭长且复杂,气候多变,所以日本生长的植物比较丰富,仅种子植物即多达近5000种。总之,日本是个自然景物多姿多彩的国家。川端康成曾深情地说:“世界上再没有像日本的绿色那样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纤细微妙的了。春天的嫩叶那样青翠欲滴,秋天的红叶那样鲜红似血。别的国家恐怕再也没有像日本那样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吧。在这种风土、这种大自然中也孕育着日本人的精神和生活、艺术及宗教。”
正是这种如画的大自然培育了日本人的精神和生活。自古以来,许多著名的建筑,如仁德大皇陵、伊势神宫、日光东照宫、严岛神社等等,几乎都置身于美丽优雅的大自然怀抱中,这是日本由来已久的传统。独特的生活环境孕育出了日本民族独特的自然观,即热爱自然,将自己的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自然之美,追求人生的意义。
在漫长的历史中,日本人便形成了“自然之力不可征服的自然观”,他们力争探求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所以,日本民族对自然既有一种与之共生的亲和力,又有一种将自然神化的敬畏感和崇拜意识,他们本能地把人生、自然与神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四季的流转、自然的律动,视万物为有生命的存在。基于这种感受,大自然在日本民族心目中已成为有灵性的美的存在,成为日本文学家争相讴歌、赞美的对象。所以,日本的和歌集多以春夏秋冬四季分类,俳句则须咏入直接表现季节或暗示节令的季语。否则,则是不规范的,至少算不上佳作。
上述日本列岛的环境特色也影响到日本民族的心理,使得日本人对于四季时令的循环往复感觉十分敏锐,对于应时应节的自然景色观察极为细致;而这种民族的心理又反映到文学上,使得日本文学自古以来特别注重描绘四季的美。特别注重表现自然的美,使得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山川湖海、日月风云、雨雪雷电等自然景观经常成为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对象。川端康成在《古都》中更加以其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描绘,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川端文学”的民族美学思想—— “物之哀”。
第四篇:古都读后感
读《古都》,是在《雪国》和《千鹤》之后,读完这两篇颇有些违背道德意味的文章之后读到《古都》,读到紫花地丁和娇美的樱花的开场,便不由得感到耳目一新了。故事中一直充满了浓浓的日本传统文化气息,袛园会,时代祭,伐竹祭等等各种各样的日本传统祭典。多次出现的北山杉和紫花地丁也象征着一些美好的人和事和品德。因此读来完全像是一次心灵的涤荡,让人感到极美。
故事开头千重子的一番“弃儿”的话使故事多少带了点忧愁的味道,而后出现的一心替千重子织腰带的秀男又好像使故事变成恋爱小说似的。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苗子,也就是千重子的孪生妹妹却是姗姗来迟。一出场就证实了千重子之前的“弃儿”一话,也带来了父母双亡的悲惨消息。然而苗子的性格却是令人赞赏的,坚强,朴实,勤劳又有点羞涩,就好像北山杉一样的挺拔。千重子和苗子在山里的那场阵雨,苗子用身体替千重子挡雨的情节着实是让我感到十分震撼。千重子虽然不及苗子的坚强,毕竟生活的环境有所差异,但有一颗细腻而温柔的心,她爱自然,喜欢樱花的秀美也憧憬北山杉的挺拔。两者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是令人非常喜爱的角色,表现出来的是积极的,美好的品格。
故事并非主要描写这对孪生姐妹的爱情故事,而是着重表现了千重子和苗子的交往以及日本的传统美。虽然故事塑造了两个美好的人物,却因为身份地位的悬殊,使得两人还是无法真正的团聚,苗子不愿意到千重子家住下,尽管千重子的父母都表示欢迎苗子的到来并且也乐意照顾她,苗子还是拒绝了,也许还是觉得身份差异太大吧,秋冬的景色,冷冷清清,小雪下起来的时候,也不免让人感到更加忧愁,小说中的紫花地丁也象征了姐妹俩的无法团聚,因此全文还是笼罩着一层悲伤的感觉。
文章末尾以苗子应邀在千重子家过夜,姐妹两人的谈话结束,使人感到非常温馨,其实姐妹俩的情谊,并不只在结尾体现,千重子多次提出希望苗子可以和她一起住,并且送给她和服和杉树的腰带,苗子则是为姐姐遮蔽风雨,对于姐姐的到来也是异常欣喜。姐妹俩的手足情让人感到非常温暖。
总得来说,相较于前两篇文章,《古都》确实让我感到更加美好,简单的姐妹之情也让人感到充满了人情味,非常多的自然描写和日本的节日描写也让我感到心旷神怡,因此我也很喜欢这部作品。
第五篇:古都读后感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下面是瑞文小编收集整理的《古都》读后感范文,欢迎借鉴参考。《古都》读后感(一)
川端康成的《古都》,我读了很久,读着读着会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想当年读王小波的小说,讲一个红拂夜奔的故事,捧着书,就像拿着共有一百二十四把的钥匙串,望着眼前六十四个钥匙孔,不知用哪把钥匙打开哪扇门又会衍生出怎样的剧情。(友情提醒:密集恐惧症患者此处请不要联想)
王小波的书读的很慢,因为读着读着发现不知走到哪个路口了,还要停下来想一想,川端康成的《古都》却是读着读着,发现自己怎么还在原地没动呢,于是停下来又想了想。
这本书很清淡,淡到讲了一个还没开始就结束的故事,描写了一对从出生起就被分开的孪生姐妹,长大后重聚、相认相识的故事,姐妹俩就像北杉山上的两棵北杉树,掩埋在土地下的树根紧紧相连,地表上却仅仅是相逢一笑的交集,各自听凭命运的安排,生活在设定好的故事情节里。
评论说,川端康成喜于并擅于写“日本美”,何谓日本美呢?畅游在古都中,我所见的都是黑白灰暗,佐田太吉郎的厌世情绪感染了整幅画面,即使是文中描写的华丽、鲜艳、热闹,想起来却只是清淡寡味,脑海中跃出一只红艳的江鸥,无比寂寥的,在阴郁灰暗的天色中扑棱着飞向远方。
古都更像是一首日本传统民歌,用近世邦乐演奏出别有韵味的旋律,书中提到的时代节,描绘的各种节日习俗,主人公们的盛装打扮,包括太吉郎的厌世清高,水木龙助因爱入赘等等,都像是黑白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古都中的人们,生活是悠闲的、缓慢的,在还没跨入工业时代的古都,男子操作着高机,织出一条条腰带赠予心仪的女子。
读罢,好似川端康成只是叙述着别人的故事,却不参杂一丝自己的感情。他融入情境,揣测着千重子对真一的爱慕,却平淡的叙述着最终嫁给佐助的归宿,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过程中,千重子根本没有想过反抗自己的命运(吗?),她只是隐忍着,接受命运安排的一切。
这是发生在古都的故事,随着古都历史的沉淀,继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份贡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想必不会再有哪个小姑娘,会为树根下的两株紫丁地花哀伤了。
就让命运安静的发生,安静的结束。
《古都》读后感范文(二)初读《古都》,便是深深地被川端康成那朴素淡雅的语言所吸引。浅浅一读,并未深刻了解文章内容。后来细细一品,倒是知道苗子和千重子这孪生姐妹之间的悲欢离合,以及年轻一辈之间爱情与婚姻的缠绵。
《古都》讲述了孪生姐妹千重子和苗子的故事。幼年时家里贫寒,不得已将千重子弃于红门格子下的街道。千重子有幸被一批发商收养,当做他们的独生女,悉心培养。后来遇到了苗子。纺织户长子秀男误将对千金千重子的爱慕转移到了苗子身上,把她当做千重子的幻影,对其求婚。“对美的幻影,总没有厌倦的时候吧。”苗子说出此话,内心的无奈,又有谁知道。还有就是千重子,她的青梅竹马真一,她所遇见的秀男,她的爱情。最终她也不过是选择了家庭的产业,选择了真一的哥哥,龙助。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这悲情姐妹的故事。原本她们是一家人,第一次团聚的欢乐,渐渐地被现实所打破。苗子,她只是出卖体力的下层劳动者,又如何去和大家千金的千重子对等?更如何融入到她的家?“苗子摇摇头。千重子抓住红格子门,目送苗子远去。苗子始终没有回头。在千重子的前发上飘落了少许细雪,很快就消融了。整个市街也还在沉睡着。”宁静,苗子的离去就好像细雪消融一样,无声无息。一切都会继续。淡淡的忧愁,隐隐的无奈,带着意犹未尽的感觉,结束全文。
此外,川端康成对京都这日本文化集中的地方的描写,各种节日,寺院,植物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本日本文化百科全书。像时代祭、葵祭、鞍马寺的伐竹会、祇园祭、“大字”篝火仪式等,这些京都民风民俗,带着浓郁的日本文化色彩,出现在文章当中。并且在细腻的文风下,散发着无尽的日本文化美。文章对当地的环境描写,更是将文章的哀愁烘托得淋漓尽致。“春天,西山柔和的暮色,几乎把京都的半边天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霞光。”春愁,傍晚,霞染天。在那里,千重子静静地述说着她那弃儿的故事。
《古都》从一开始就渲染着淡淡的感伤,枫树上的紫花地丁是一开场出现的景物。“上边和下边的紫花地丁彼此会不会相见,会不会相识呢?”虽然这是千重子的美好愿望,事实却不尽如此,这正如文章以后的故事,人生别易聚还难,太多无奈,太多叹息,这就是人生。
《古都》读后感范文(三)《古都》里的一切都在静谧中进行的,无论是千重子与真一在人山人海的平安神宫赏樱花,还是千重子与妹妹苗子在北山杉场里的偶遇,所有的场景仿佛只有两个人的世界,一切就此停止,婉转地却掷地有声地道出各自的台词,这种与年龄不符合寂静心态,文中比比皆是。年轻的千重子喜欢清雅的图案,喜欢在闲暇时参观古老的寺庙和神宫,感受自然的魅力和神秘。这些思想都是川端康成所推崇的,清澈无华,质朴纯真。
当千重子同时面对真一的爱慕和秀男的称赞时,她虽依恋真一,但却对秀男的称赞与关心无法拒绝,她无法马上抉择这两份情感,这种少女的羞涩和犹豫,浅浅的哀思和忧愁,逼真而形象,生动且丝丝入扣。而自从千重子知道自己是弃儿之后,她与父母之间关系也产生了相应微妙变化,常常千重子会因为父母的一两句无关紧要的话黯然流泪,特别是得知其孪生妹妹苗子的下落后,这种情感波动更表现得愈加明显:一方面千重子真心地希望和失散多年的妹妹住在一起,渴望去了解自己唯一的亲人,但另一方面千重子也舍弃不了自己的养父养母,辜负不了那份真挚的爱,承受不住那份难得的感动。
作者川端康成借助生活中宁静祥和的生活片段片断,去抚触古都的自然美、传统美,同时成功地塑造了千重子和苗子这两个人物形象,但其主旨并不是纯粹叙述男女间的爱情波折,所以没有让他们的爱情发展成喜剧性的结合,也没有将他们爱情推向悲剧性的分离,而是将人物的纯洁感情和微妙心理,交织在京都的唯美的风物之中,将爱与感动隐喻在樱花的漫烂世界里,这正是《古都》魅力之所在。
我爱文中对于花的描写和隐喻,它让我想起中学课本中《花未眠》里面发关于美的体会与感叹。古都,美女,樱花,爱情,构成了如梦如幻的组合,浓墨重彩之下表现出惨淡和凄凉的宿命,这正是川端康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樱花的凄美与短暂的生命象征了无常的人生,入世太深往往急功近利追逐名利之尾,入世太浅往往遁入佛门四大皆空,或许只有樱花的境界才是最为理想的人生,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古都文化是那样的美仑美奂,同时它与现代文化又是那样的不合时宜,就像千重子纠结微妙的美丽心灵,犹如绚丽飘渺的玻璃景观,美则美矣,虚则虚矣,但只要轻轻一碰,它便碎了一地。
《古都》读后感范文(四)《古都》是川端康成一九六八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作品之一。它描写了一对孪生姐妹悲欢离合的际遇。
姐姐千重子出生后,由于家境贫寒,无力抚养,即遭遗弃,幸而为一家绸缎批发商所收养,成了一个养尊处优的小姐。而妹妹苗子,虽未见弃于父母,却在襁褓中便成了孤儿,孑立伶仃,长大后自食其力,到山里种植北山杉。
论人物,我最欣赏的就是千重子。千重子优美,文雅,善于感受,赋有少女细腻的心理春花秋虫,是她联想到大自然的永恒,生命的无限;高耸的北山杉,使她感悟到为人正直之道……
《古都》的故事由紫花地丁娓娓道来。古都里的一切都在静谧中进行的,就算是在一开始千重子与真一在人山人海的平安神宫赏樱花,场景里却仿佛只有千重子和真一两个人,婉婉地却掷地有声地道出各自的台词,纹丝不乱,这种与年龄不符合的沉寂的心,在这儿却比比皆是。年轻俊美的千重子喜欢那些清素的图案,喜欢在闲暇时参观一座座参观古老的寺庙、神宫,一次次赏析古都里的自然风光。而这些想必都是川端康成所推崇的,因为整篇的笔法也都如此,清透无华,澄静质朴。
而《古都》的结尾却是最令人心醉的。苗子的离去就好像细雪消融一样,无声无息。一切都会继续。淡淡的忧愁,隐隐的无奈,带着意犹未尽的感觉,结束全文。
从《古都》中,可以读到千重子父亲太吉郎江郎才尽的哀怨、母亲阿繁想放手女儿去追寻自身却又依恋不舍的矛盾的哀怨、千重子得知自己是弃儿的哀怨、苗子找到自己亲姐姐却不能与她亲近的哀怨,真一因为门第而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哀怨……所以《古都》上空的天气是清新的却总有挥之不去的阴霾感,看不见惊喜的太阳。所以他才会在文中隐隐地透露出过“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不觉得道出“幸福是短暂的,而孤独却是永久的”的念头。
因此,《古都》从一开始就渲染着淡淡的感伤,枫树上的紫花地丁是一开场出现的景物。“上边和下边的紫花地丁彼此会不会相见,会不会相识呢?”虽然这是千重子的美好愿望,事实却不尽如此,这正如文章以后的故事,人生别易聚还难,太多无奈,太多叹息……
《古都》读后感范文(五)《古都》是川端康成晚年的作品,描绘了战后京都一户人家中,女儿千重子寻觅到失散多年姐妹苗子的故事。
对日本稍有了解的人便知,日本人民族性中有一种孤傲的个性,与单纯的西欧式傲慢与中国式高傲有所不同。武士道的忠勇——尤其是勇猛——在二次大战中消耗殆尽,但他们行为与思维方式中近乎偏执的自命清高却逐步演化成了现代日本人个性中的一部分。我们看《古都》时,不免感受到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悲愁。这些悲愁,源于孤傲。
千重子是被领养的孤儿——而不是如其父母所称的抢来的孩子。这是千重子灵魂晦暗的底色的由来。因为领养的前提是抛弃,是被遗忘、被放弃。这对于自尊心强烈却从不表现的岛国女孩来说,是一种无法愈合的创伤。因为孤傲,所以力求自身的完美。而力求完美,一方面是追求自身的无罪高尚,即不带给他人忧愁与负担;而另一方面,则是争取与其他出身良好的友人站在同一条人生起跑线上,是要赢得全部应有的尊重……是故,她在心中堵塞了一块顽石的情况下仍需全心全意爱她的父母,投入当下的生活。
一开始,就像书中说的“她并没有改变对太吉郎和阿繁的亲和爱,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当她遇见苗子之后,许多潜在的问题浮现了:亲生父母的归宿、养父母对自己真实的评价乃至应该面对还是回避生活——生活,有时就是“不幸”。尽管文中并未明言。所幸千重子所遇到的问题最终没有带来什么苦难与祸患,因为她的亲人与追求者也都是善良与宽容和博爱的。
命运弄人,千重子生活在虽然没落但依旧殷实的商人世家,有慈爱的养父母。这一切不能使她感受到孤儿应有的痛苦与悲切。她所感受到的只是邈远的呼唤,与近乎闲愁的哀感。但就是这一层淡淡的愁绪已使她离开了那人潮汹涌的京都一小步。她仍在家庭中,但心中的疑惑与悲哀使她与世界隔了一道透明的墙。
若说苗心与千重子有什么隔阂,那是苗子的思想的国界。苗子自幼在农家长大,比千重子更成熟,阶级意识在她心中早就扎根。她一方面充分爱护与接收千重子,但却无时无刻不铭记着他们身份的巨大差异。她无法也从未设法融入千重子现今的家庭。孪生姐妹,因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注定了她们一生中在某些方面的对立。阶级的产生,有时不是什么征服与压迫,而是同一志趣背景的人向一处聚集后产生的团体。共产主义者只认为上层阶级倾轧下层,故阶级是不应存在的。孰不知,社会要有分工,个体差异要正视,个性要有发展的空间,阶级是迄今为止最自必然的结果。苗子,当她静观资产阶级的千重子向她伸开臂膀,只可以去拥抱一次又走回原处。日本人的高傲不容她作分外之念。
太吉郎是千重子的养父,他也是寂寞的。作为店主,他不愿意管理、竞争;他隐居在嵯峨山中,用他并不天才的思绪去创造光怪陆离的服装。他一心结合日本传统文化与西方流行文化,但他的同行们也许是在用西方现代化经营方式推销日本货物。二战之后,日本人第二次对自身历史产生了质疑。没有五四、时的疯狂毁灭,却是在五十、六十、七十年代慢慢淘洗净了古日本的美丽花纹。这与不同,这是良性的改革。但谁说良性改革就没有损失呢?太吉郎眼中的京都,在改变,变得比他更快。没有进取心的人在大潮中落后,但又孤傲得不愿认输,终于孑然一身。
中国人的高傲是自豪和乐观,西欧人的傲慢是自信和刚毅,而东洋人的孤傲却是清高与顽强。《古都》讲述了平凡、可爱又可敬的几个京都人颇不宁静的人生的一刻。有时,我们孑然一身“走过地铁和人海”(孙燕姿《遇见》),此时,大可以去品味一下十六七岁的千重子在老枫树下观赏两朵紫花地丁的寂寥。